摘要:10kV配电系统接地方式对配电系统的可靠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是配电系统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当前,对配电系统接地方式有着不同的看法,本文针对不同接地方式对配电系统的影响的阐述,根据不同接地方式的特点,结合10kV配电系统的线路的不同组织方式,探讨不同10kV系统接地方式。 关键词:接地方式;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消弧线圈接地;小电阻接地 一、引言
配电系统在电力系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过去,由于配电网比较小,电容电流不大,配电网采用中性电绝缘系统是比较合适的。近几年,城市配电系统网络的不断发展和壮大,配电系统中大量采用电缆化、绝缘线和中压环网设备,中压网络用户迅速增加,配电网络的密度快速提高,导致了配电系统的电容电流急剧增加,再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方式的接地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需要,逐步向采用消弧线圈补偿接地和小电阻接地方式过渡,但是,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网络对接地方时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本文根据不同配电系统情况提出不同的接地方式,以达到最优化的目的。
二、10kV配电系统接地方式 1、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中性点不接地的配电网如果三相电源电压是对称的,则电源中性点的电位为零,但是由于架空线排列不对称等原因,使各相对地导纳不相等,则中性点将会产生位移电压。一般情况位移电压是比较低的,对运行的影响不大。当中性点不接地的配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非故障的二相对地电压将升高,由于线电压仍保持不变,故对用户供电影响不大。
实践表明,单相接地时,当接地电流大于10A时,有可能产生不稳定的间歇性电弧,随着间歇性电弧的产生将引起幅值较高的弧光接地过电压,对设备有较大威胁,同时当接地电流较大时,接地点电弧不易熄灭,对故障的消除不利。 由于中性点不接地配电网的单相接地是可以继续向用户供电,对用户的影响小,同时接地电流很小,对邻近通信线路、信号系统的干扰小,这是这种接地方式的一个优点。
2、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
中性点接有消弧线圈的配电网络,当发生单相接地时,可形成与接地电流大小接近但方向相反的感性电流以补偿容性电流,从而使接地电流变得很小,同时可以减小故障相电压的恢复速度从而减小电弧重燃的可能性。当系统处于完全补偿状态时,中性点位移电压将很高,因此一般都采取过补偿方式。
消弧线圈接地方式的网络发生单相接地时,系统仍可以继续运行,对用户供电影响比较小,出现的过电压水平也比较小,所以目前大多数网络采用这种接地方式。但是消弧线圈接地的网络也有着很多的问题:
接地选线比较困难,当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由于消弧线圈的存在,使电流方向发生了改变,虽然目前有多种选线方法,但是都没有达到非常理想的结果,这也导致运行人员在单相接地后频繁地“拉路”,对用户的供电可靠性有一定的影响。有资料表明,对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单相接地选线正确率在60%左右,这样导致供电可靠性比较低。运行经验表明,当电容电流达到200安培以上时,使用消弧线圈进行补偿变得比较困难。 3、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
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发生单相接地时,零序回路中会产生一个很大的电流,这个电流作用于零序继电保护动作而跳开接地线路开关,从而可以保证其他线路的正常运行。对于这种接地方式,系统单相接地时,健全相电压不升高或升幅较小,同时,接地时由于流过故障线路的电流较大,零序过流保护有较好的灵敏度,可以比较容易切除接地线路。这是此种接地方式很好的优点,但是,由于不论瞬时故障还是永久性故障,都做用于跳闸,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用户的用电可靠性。 但是对于电缆线路组成的网络,由于电缆和中压环网设备的使用,单相瞬时故障所占的比例是比较小的,而且电缆所发生的单相接地故障大多数都是永久性故障,并且当电缆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由于电容电流比较大,单相接地故障发展为相间故障的概率比较大,因此,对于电容电流比较大的以电缆组成为主的配电网络,采用小电阻接地方式是适宜的。 4、三种接地方式的比较:
通过比较不难看出,三种接地方式各有优缺点:中性点绝缘过电压水平最高,但供电可靠性较高(接地后可运行两个小时);小电阻接地过电压水平较低,但其供电可靠性低,且较大的接地电流易造成较大的接地点跨步电压和通讯干扰较大。通过南方一些城市的试验数据表明,选择合适的中性点电阻,在保证继电保护灵敏度的前提下,跨步电压是能够满足规程要求的。在对通讯干扰方面,日本的研究表明,小电阻接地方式下,接地电流小于400安培时,对通讯不会带来很大影响。
三、10kV配电系统现状 1、配电系统电容电流情况
近几年,随着线路的增长,电缆线路和配出的增加,电容电流不断加大。对五十三个变电所进行了10kV系统电容电流测试:电容电流小于10A的只有4变电所,大于200安培的变电所有2个,而其他47个变电所电容电流全部在
10~200安培之间。这表明90%以上变电所10kV系统电容电流超出规程规定值,而目前大部分变电所仍然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显然已经不满足要求。 2、单相接地情况统计分析
通过对全市11个变电所的10kV配电系统单相接地情况统计发现,在近三年全部接地故障中,瞬时接地占全部单相接地总数的80%,其中以架空线路为主变电所单相瞬时接地次数占总数的60%。在全部单相接地过程中,有8次引起10kV电压互感器一次侧熔丝熔断。
在全部永久性单相接地中,有10次单相永久性接地在2-30分钟之内自动消除,占全部单相永久性接地的17%;其余单相永久性接地均是因为电缆故障或电缆受到外力破坏所致。可见,电缆自身故障产生的单相接地故障是永久性单相接地故障的主要组成部分。
当永久性单相接地后,因为小电流接地选线不够准确,仍然采用“拉路选择”的方法,效率低且降低了供电可靠性。
3、从实测和统计数据来看,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看法:
1)10kV配电系统电容电流的范围是比较宽的,从几个安培到上百安培不等,10kV中性点接地方式也不应该是唯一的接地方式,可以允许多种形式并存; 2)单相接地故障80%左右是瞬时故障,并且基本上都发生在架空线路上,对于电缆线路发生瞬时单相接地故障的概率比较低;
3)当电缆发生永久性单相接地故障,且电容电流比较大时有可能发展为相间短路故障;
4)10kV电压互感器发生一次熔丝熔断都是在单相接地故障发生后,而且都是在电容电流比较大的变电所,这主要是因为单相接地故障消失瞬间,各相电压恢复到线路额定电压时线路电容对地放电导致电压互感器饱和所致;
5)当前,永久性单相接地故障仍然采用“拉路”的方法,每次永久性单相接地故障需要拉开一条及以上配出回路,对用户的连续供电有一定影响。 四、10kV系统接地方式
配电系统接地方式应结合不同地区、不同的线路组成及其规划进行选择,达到最优化方式。三种接地方式各有其长处和缺点,因此应该针对不同的配电网络选择不同的接地方式。
1、中性点不接地系统:适用于农村和郊区变电所,配电网组成形式主要以架空线路为主,电网的电容电流小于10安培,同时安装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 2、消弧线圈接地系统:适用于城区变电所,配电网的组成主要由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组成,电容电流在10安培到200安培之间,消弧线圈选用自动调谐系统,同时安装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
3、小电阻接地系统:适用于城市中心变电所,配电网的组成主要以电缆线路为主,或电容电流在200安培以上。 五、结论
配电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也是一个经济性问题,针对不同的区域、不同的配电网络组成形式以及其发展趋势,选择一个适宜的接地方式是很重要的。
对于接地方式选择应因时制宜、因地制宜,不能一概而论。一般情况下,对城区10kV系统且以架空线为主的配电网络选择消弧线圈接地方式是适宜的;对城市中心配电网络以电缆网为主10kV系统采用小电阻接地方式更合适一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