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2024-03-05 来源:客趣旅游网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一、专业建设的基础

(一)行业背景分析

1.全国及江苏省计算机网络技术产业现状

中国大力发展网络技术和开展网络服务已成定势。据分析,到2010年,网络服务创造的经济产值将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2%,达0。8-1。2万亿元;2020年为3%,达7。6—8。2万亿元.而从事网络服务的人员并不多,2004年全国只有20万多人。在今后的5年中,中国这部分人员的数量预计增加4-6倍,整个行业的需求将达到80-120万人。未来的网络行业将成为中国的“金领行业”。

近几年来,江苏省信息产业快速发展,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超万亿元的历史性突破,达到1.2万亿元,产业规模是2002年的7倍,5年年均增速48.5%;信息产业占全省工业销售收入的比重达20%,占全国信息产业的比重达21%。而在信息产业中,计算机软件和应用技术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十一五”期间,江苏省政府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社区信息化、教育信息化都将有很大的发展.截至2007年底,江苏省网民规模为1757万人,总量居全国第二,全省互联网普及率为23.3%,位列全国第七。江苏省互联网发展水平处于全国前列.根据江苏省的人才优势和计算机产业的特点,省委、省政府把计算机相关产业作为“十一五”期间江苏省第一优先鼓励的产业来加快发展。根据“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计算机产业要实现销售输入上千亿元。

同时,江苏省重点建设“中国软件名城”、推进国民经济社会信息化等方案的实施对于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2.苏州市计算机网络技术产业现状

近十年来,苏州市经济突飞猛进,仅世界500强就有100多家落户苏州市,近年来每年要新增IT企业300多家,而苏州网络公司也有上百家.现在信息化网络技术已经渗透到企业的各个方面,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苏州市的信息化等人才的培养远远满足不了企业的需求,为此,苏州市人事局制定了《苏州市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意见》,大力扶持职业教育,将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列为苏州市紧缺专业人才培养项目。针对目前的实际状况,苏州市将用五年的时间,逐步构建一个与市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适应不同层次人才培训需求,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管理规范的人才培养网络体系。

(二)需求分析

1、在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指导下,急需企业网络化和信息化专业人才

目前我国大型企业信息化建设状况是:92.5%的建设了企业内部网;76。3%的建设了财务管理软件;73。8%的建设了企业外部网站。根据国家人力资源部门的统计,2007年的江苏人才市场分析,需求量最大的是计算机应用和网络专业的毕业生约占总需求的

1

40%,其中绝大部分是软件和网络方面的技术人才,据业内人士分析在今后几年该比例还将增加。现行企业对采购、生产、生产计划、仓库管理、财务、IT、销售等管理部门都需要ERP知识来满足企业需求。当前市场对计算机软件、网络技术人才正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许多企业不得不聘用一些相近专业的毕业生。苏州人才市场中,需求量最大的是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约占总需求的30% ,其中网络方面的技术人才又占到计算机应用专业的40%,目前,苏州市的十余所高等院校,每年为苏州输送的本土信息化网络专业毕业生连两千都不足,然而,苏州每年新增IT企业就几百家,从具体的需求来看,社会机构、信息产业链中的企业,对专业网络人才的缺口有2万以上,预计在未来五年内,随着更多外资的进入,网络人才的需求在3万—4。5万之间,供需的差距显而易见。

2、从专业特点来看,需要的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也在逐年上升

计算机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技术互融性和应用普遍性,这就要求本专业的学生具有较宽的知识面,思路开阔,有创新意识,突出适应社会、应用广泛的岗位需求的职业技能培养。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通常有两个主要依据,一是知识分类,即学科分类;二是社会服务对象或领域的分类,即职业分类.从大学的角度看,专业是为学科承担人才培养的职能而设置的;从社会的角度看,专业是为满足从事某类或某种社会职业所必须接受的教育与训练需要而设置的。就高职高专教育而言,其专业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学科专业”,而主要是“技术专业”。技术专业的知识构成不像普通高校的学科专业那样强调专业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和逻辑性,而是由与职业岗位技术工作相关联的有关知识和职业世界的有关知识所构成.技术专业知识强调职业岗位技术工作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应用性.计算机网络专业就是一个“技术专业”,计算机技术平均3-5年为技术更新周期,因此对高职的计算机网络更能适应技术的更新需求。根据调查,互联网行业受访者中,大专学历的比例占到44。2%,本科学历的比例占到47.1%,硕士以上学历占到4。2%。高学历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从业人员与高职高专教育类的人员基本持平。由此可见,我校建设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是非常有必要的。

3.我校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已经初具特色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是当前的热门专业,将其作为我校的“重点专业”来建设,目的是充分利用和发挥我校创新优势,力求将其办成“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专业品牌。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保持特色,不断创新。归纳起来,我校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办学上的特色与创新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准确定位

在办学过程中,我校始终坚持以应用型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理论与技能为本份,培养符合高职教育素质要求的应用型人才。我校将学历教育、职业技能、职业认证三者紧密结合起来,其教学重心聚焦于“计算机网络应用技能的培养”,实现了打造“具有一定行业知识、掌握最新计算机网络技能、善于独立开发应用”的综合型计算机技术人才作为

2

最终培养目标.

(2)培养模式灵活化

我校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采取考证、培训与日常教学相结合等方式,多种渠道培养社会所需人才.要求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参加国家水平考试、信息产业部的信息技术认证考试、劳动厅的职业资格证考试、各IT厂商的专项认证考试等.

通过快速强化学习,使学生迅速达到某一工作领域所需的全部要求。学生不但在技术上可以铸造坚固的知识结构,而且在实际应用能力上可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学生在求职时才能充满自信,上岗后能很快进入角色。

(3)案例教学与现场测评促进培养应用型人才

案例教学的模式将被推广到该专业技术课程,让学生能接触到更多的技术案例,形成更直接的感性知识积累,得到更多的行业技术训练,而相应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如实验课、实训课、工程训练课、技术训练课、项目训练课、毕业实习等等,均结合相关课程和技术领域所涉及典型范例进行案例教学。与此同时,每一次实践课均采用“现场测评”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直观而有效的成绩评定,对成绩好的同学给予鼓励和肯定,让成绩不好的同学知道自己的差距和寻求补救的机会。通过重视案例教学与现场测评相结合教学的过程,强化实践的过程,鼓励操作技能积累,促进培养应用型的专业人才。

(4)企业合作开展校企办学

学校积极开展“校企合作\",通过企业与学校相互渗透,学校针对企业的发展需要设置专业方向,开设课程,为企业进行订单培养或利用学校资源为企业培训人员,为企业节约成本。同时,企业也主动向学校投资,建立利益共享关系,真正实现“教学—科研—开发\"三位一体. (三)专业现状

1.专业历史沿革

2000年本校开办四年制中专计算机专业,04年被评为苏州市示范专业,2005年开办

五年制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2008年开始招收三年制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目前在校生共450人。

2.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专业教师数为8人,兼职教师2人。专任教师中副高以上1名,中级职称2名。硕士7名,工程师1名。已经初步建成了一支年龄、学历、职称等方面结构基本合理,具有较高理论水平、较强实践能力,能胜任主干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工作,能运用理论指导实践、解决问题,对本专业及相关领域最新学术动态和科研成果有一定的了解,能指导实践环节的训练,能开展企业项目开发的专业教学团队。近五年来,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0多篇,主编或参编正式出版教材13部,承担省级以上科研课题3项,市级科研课题3项,院级课题1项,校级课题1项.

3

3.实训条件建设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有良好的实训设施.本校计算机机房已有十个,学校校园网采用千兆干线,百兆交换到桌面的拓扑结构,网络覆盖整个校园,本专业已建有3个专业实训室,分别是:

 与思科公司共建网络技术实训室,并已成功申请成为思科网络技术学院。  与联想公司共建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室.  与开元公司共建综合布线实训室。

我系与苏州地区IT企业有良好的合作关系,江苏兰深科技有限公司、苏州市捷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想苏州维修站)、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安艾艾迪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新宇软件有限公司等都是我系实习基地。这为本专业的学生实习提供了保障.江苏兰深科技有限公司还在我系设立了“兰深奖学金”,奖励品学兼优及有突出特长的学生。

4.教学建设与改革

(1)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突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标准,模块化、分阶段进行人才培养。网络技术专业通过广泛开展校企合作,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校企合作共建稳定的实训、就业基地,聘请行业企业专家作为专业顾问委员会成员。

产学结合、工学结合,聘请企业专家、工程技术人员授课、毕业设计等,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在产学研结合的基础上,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和服务理念为中心,产业和教学相结合、认证教育和学历教育相结合”的办学理念,按照“结合素质+专业技能+实践经验”的培养模式制定专业培养方案。

(2)重构基于工作任务的课程体系

以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为主线,结合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组网、建网、管网和用...........网\"四个岗位群,在企业技术人员和全体教师的共同参与下,制定了“基本能力与基本.

素质教育、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教育、拓展能力与综合素质教育”三大模块构成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在该课程体系中,一方面根据不同素质的培养需要,另一方面根据专业技术能力的形成过程和技术培养要求,划分为相对独立的课程模块。

该课程体系的特点是除了突出核心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外,还将其他能力和素质(如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创新能力、规范化和标准化的代码编写习惯、模块化和软件复用的思维习惯、单元和模块测试能力等)的培养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中。

(3)努力推进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中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成

4

绩。

①在专业课中试行项目案例教学。

②推行双证书制度,实现了技能考核和社会职业资格证书的接轨。

③构建 “单项实训——专项实训—-综合实训”的实践教学体系。整个实践教学体系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安排实训、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环节。

④重视校本教材建设,有计划地组织本专业老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编写。 ⑤改革传统的教育方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观 ⑥注重创新教育和个性发展

⑦积极探索产学结合、校企结合的人才培养途径,逐步形成科学的产学研合作的教育机制.

(4)学生参与竞赛崭露头角

09年首次参加“宝时得”杯职业学校师生技能大赛计算机竞赛,获得“园区网组建”项目的二等奖一个,三等奖一个,“动画设计与制作”项目的三等奖一个。

二、专业建设目标 (一)建设思路

以课程建设为中心,通过课程建设带动实训基地建设和师资建设。 1.首先通过社会调研、专业调研和专家论证,明确专业定位.

2.按“专业→企业岗位→工作过程”即专业目标定位——企业职业岗位——对应岗位工作过程重构模块化课程结构体系.

3.在确定的模块化课程结构体系中确定专业核心课程,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共建优质核心课程和精品课程。

4.通过课程建设加强师资建设,突出“双师素质”建设,不单单是拥有一张职业技能证书就成为双师,而是能独立设计、开发、实施一门课的教学,包括实践教学.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和体验性,突出“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大量采用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技能模拟训练法等。

5.实训室建设紧紧围绕课程建设,通过校企合作,引入企业先进设备,模仿真实工作环境。通过校外实训基地和专业顾问委员会的建设,让用人单位参与学校建设,教学计划审定、课程设置和教学活动,并协助毕业生就业。突出“工学结合”,强化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一批知名或大型企事业单位合作. (二)总体目标

按照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本专业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探索IT专业高技能应用性人才的培养模式。树立

5

“开放 融合 实践 创新”的教育理念,构建“前沿 综合 实用”的培养体系。因材施教,重视个性发展;以培养学生的岗位实践能力为核心,注重对学生职业行为的培养;强化对学生科学思维方法、自主创新能力的训练;将企业项目引入专业课程教学,构建企业化的实训环境,让学生融入IT企业的真实环境,实现知识与技能的整合。同时,根据市场需求情况、企业技术发展情况和毕业生就业调查情况,不断调整和更新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积极实践“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满足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需要,把本专业建设成为学院重点专业。 (三)具体目标

表1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主要指标汇总表 序号 1 2 3 项 目 人才培养质量 内 容 与 指 标 中级职业资格证书>90%,一次就业率〉80%,对口就业率≥80%,岗位胜任率≥90%。 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探索出工学结合、项目引领、案例驱动。 建设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以校企合作共建优质课程建设 核心课程,建设立体多维的课程考核方式,建成4门优质核心课程,其中2门建成院级精品课程 培养1~2名专业带头人,4~6名骨干教师,聘请4~6名兼职教教学团队建设 师,双师素质比例达70%,建设专业规划建设团队、专业岗位建设团队、科研与社会服务团队等三类专业团队. 建设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技术研发和技术应用推广等功能于一体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实训基地的实训设备或模拟、仿真的技术水平要保持与同期企业生产使用设备水平相一致,并且实践基地建设 要有一定的超前性,仪器设备配置合理,能满足学生独立操作的教学要求,重视实训环境建设,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与企业开展校企紧密型合作数量≥5个,每年能新增紧密型合作企业1—2家。 教学资源库建完成四门课程的题库、专业技能测试题库和资源上网的建设工设 作。 论文:人均>1篇/每年。 课题:近2年完成横向合作项目≥2项,有一定的技术服务收入.社会服务与对专业教师完成专业课题(项目)≥4项. 外交流 充分利用专业师资和实训室资源,开展社会培训工作,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共享教学资源.到2011年,实现培训社会人员年均50人次。 4 5 6 7

三、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人才定位

根据江苏工业系统信息化需要的生产第一线的网络技术人员的强大需求,在广泛社会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经过与合作企业的反复协商和本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反复研究论证,明确了本专业定位于面向江苏特别是苏州各类工业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化部门和IT行业,培养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质和人文素质,熟悉网络技术相关国际通用标准,熟练掌

6

握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相关实践技能,立足于江苏制造业、工业企业信息化部门,能从事企业网络构建、网络管理维护、网络技术支持以及网上信息发布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突出了以下几个方面:

服务面向:工业企业信息化部门、网络产品制造商、网络技术服务公司等 岗位面向:工业企业网的构建、网络管理维护、网站建设与维护等 层次面向:高职大专

(二)课程体系构建与课程建设

1、建设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建设思路:按“专业→企业岗位→工作过程”即专业目标定位—-企业职业岗位—-对应岗位工作过程构建模块化课程结构.建设思路如图1所示。

市场调研、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工业企业信息化网络平台建设 网络工作岗位 各岗位工作过程 对每一个工作过程进行知识、技能分析 确定整合后的模块化课程 图1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结构建设思路

7

工业企业信息化 网络平台建设 网络构建 网络管理维护 网站建设与维护 工作岗位 1.企业网需求分析 2.企业网组网技术选型 3.企业网设备选型 4.综合布线与施工 5.综合布线测试 6.网络设备安装与调 试 7.工程验收与评估 1.网络管理软件平台构建 2.网络实时监控 3.网络故障申报 4.网络故障处理 5.数据安全防护 6.数据备份与恢复 1.Web平台搭建 2.信息收集与整理 3.企业网站制作 4.网站管理 5.企业信息发布 6.网站数据库维护 7.网站更新与管理 工作过程 计算机网络技术 网络管理平台构建 网络管理与维护 企业网站设计 综合布线与实施 网络设备配置与调网络规划与实现 无线网络 网络新技术 企业网站实现 网络安全技术 模块课程 数据存储平台与安全管理 网络数据库技术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企业文化基础 、沟通与职业素质培养、社会实践 公共课程 8

针对工业企业信息化网络平台建设而需的三个工作岗位(网络构建、网络管理维护、网站建设与维护,分别对应为建网、管网和用网),通过调研和考查得出每个岗位的工作过程,确定工作过程对应的职业技能目标,确定关键能力目标,得到如图2所示的基于工作过程的三个大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将摒弃学科化的“三段式”课程模式,是我们针对计算机网络专业而进行的课程体系改革探索.

2、以校企合作共建优质核心课程、精品课程 建设目标:通过与企业合作,邀请企业一线工程技术人员参与课程建设,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要目标,开发以项目化、职业化为特征,充分体现岗位技能要求的综合性核心课程及核心技能实训课程.

建设内容:对应三个模块化课程,每个模块建设一门优质核心课程,并将核心课程建成精品课,其中2门院级精品课程,努力创建1门省级精品课程.

表2 核心课程建设计划表

核心课程 建设内容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修订《网络管理与维护》教学大纲、实训大纲、课程考核大纲、完善教学资源库,出版教材。 建设目标 成为院级精品课程,努力争创省级精品课程 与Cisco公司校企编写《网络设备配共建,共同确定与课程对应工作岗位的职业技能目标,《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 设计学习情景,制定课程标准、课程教学大纲,建立《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精品课程网站,创建院级精品课程。 置与管理》校本教材,建立教学资源库,争创省级精品课程。 9

与公司进行校企共建,共同确定与课程对应工作岗位的职业技能目标,设《网络操作系统》 计学习情景,制定课程标准、课程教学大纲,整合教学内容 修订《网络操作系修订《网络操作院级精品课统》课程教学大纲,系统》教学大纲、程 制订课程实训大实训大纲、课程纲、课程考核大纲,考核大纲,完善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编写校本教材,建立教学资源库,创建院级精品课程。 教学资源库。 与公司合作校企共建,共同确定与课程对应工作岗位的《网页设计》 职业技能目标,设计学习情景,制定课程标准、课程教学大纲,整合教学内容 与公司校企共建,共同确定与课程对应工作岗位的职业《计算机网络基础》 技能目标,设计学习情景,制定课程标准、课程教学大修订《网页设计》课程教学大纲,制订课程实训大纲、课程考核大纲,改革教学方法与手修订《网页设计》院级精品课教学大纲、实训大纲、课程考核大纲、完善教学资源库,出版教程 段,编写校本教材,材。 创建院级精建立教学资源库 品课程 修订《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大纲、实训大纲、课程考核大纲,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编写《计算机网络修订《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大纲、实训大纲、课程考核大纲、完善教学资源库,出版教材。 院级精品课程 纲,整合教学内容 基础》校本教材,建立教学资源库 通过核心课程建设,促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师资队伍、实训条件等方面的建设与改革.

3、教学环节实行“教、学、做合一\"

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中,将部分课程采用“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实施,如案例教学、现场教学、仿真教学等。“教、学、做\"合一的实现必须做到理论课堂和实践课堂合二为一,让学生在教师的教学引导下边学边练,从而达到真实工作过程的情景化呈现。

10

4、建设立体多维的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是对课程建设和对学生学习效果鉴定的重要方式 ,“学习过程+职业态度+行动结果\"为主导的职业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体系为评价依据,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核:

(1)课程考核分数的确定方法:

①过程性、终结性考核想结合:以项目任务驱动的方式组织教学,在项目的完成过程中进行相应的过程考核;某一个大模块结束或期末时进行终结性考核,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②理论、实践操作考核相结合:理论知识有助于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以便指导实际操作;实际操作有助于基本原理的理解;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学生培养成既懂理论,更会实践操作的技能应用型人才。

③校内、校外考核相结合:校内考核主要对真实/模拟工程项目素材,校外考核主要以实际工程项目为素材,将两者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

④职业道德、团队合作考核相结合:在实际工程项目实施时,将职业道德、团队合作有机结合起来进行考核,促使学生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能达到职业标准,并且适合企业文化。

(2)不同专业方向的考核要求的确定方法:

针对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其专业核心课程必须达到“良好”及以上水平。

(三)教学团队建设

1、建设目标

通过“内培外引,校企互聘”等方式,建立一支“能说会做,专兼互补”的专业实战教学团队。

到2010年,专职教师人数达到11人,其中高级职称人数2人;中级职称人数6人;双师素质比例达70%;45岁以下硕士及以上学位人数10人;兼职教师人数达5人,与专职教师比例为1:0.5。具体建设目标如表3所示.

11

表 3 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规划表

项 目 专职教师人数 高级职称人数 中级职称人数 45岁以下硕士及以上学位人数 兼职教师 2009年 8 1 2 7 2 2010年 11 2 6 10 5 2、师资建设

从专业带头人培养、骨干教师培养与引进、专业教师培养、兼职教师库建设等四个方面进行师资建设。通过国外考察、高校进修、企业锻炼、行业培训等途径全方位实施。具体建设模式如图3所示:

图3 师资建设模式图

①专业带头人

目标:至少培养一到两名双师型的专业带头人,每年至少有两篇文章在市级以上交流发表,能在各级评优或竞赛中获奖,在学科教学中起带头作用,每年上好一次以上示范课或观摩课,完成一到两项省级课题研究,到企业兼职,参与企业项目研发一到两项。

12

措施:

(1)加强对专业带头人培养的组织领导,从教研科研立项、论文撰写、教材编写等各方面督促教师做好工作.

(2)加强业务培训,为专业带头人牵线搭桥,积极支持他们参加各类学习,有计划地送入高校进行进修,千方百计创造条件让他们外出进行学术交流,每年至少安排一次外出学习交流活动,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快速提高。

(3)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每年要下企业做访问工程师,积极参与企业项目研发。 (4)从科研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根据文件规定,学校给予相应的配套资金支持。 (5)从教学设备、人员上给予大力支持,优先使用科研设备,组建教学科研团队。 ②骨干教师

目标:通过培养,骨干教师能领略专业带头人的专业规划建设战略思想开展专业岗位建设,能跟踪专业技术发展动态,提高其专业教学能力及技术服务能力。培养4名骨干教师,每人每年至少有一篇文章在市级以上交流发表,能在各级评优或竞赛中获奖,在学科教学中起带头作用,每人每年上好一次以上示范课或观摩课,共完成三项课题研究,到企业兼职,共参与企业项目研发三项。

措施:

(1)加强对骨干教师培养的组织领导,从教研科研立项、论文撰写、教材编写等各方面督促教师做好工作。

(2)加强业务培训,为骨干教师牵线搭桥,积极支持他们参加各类学习,有计划地送入高校进行进修,千方百计创造条件让他们外出进行学术交流,每年至少安排一次外出学习交流活动,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快速提高。

(3)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每年要下企业做访问工程师,积极参与企业项目研发。 (4)从科研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根据文件规定,学校给予相应的配套资金支持. (5)从教学设备、人员上给予大力支持,优先使用科研设备,组建教学科研团队。 ③青年教师培养

目标:加强学历培训,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到2010年获得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达80%以上。加强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建设,继续实施访问工程师制度,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IT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或参与企业的项目开发,使青年教师中的“双师”素质教师达到70%以上。

措施:

(1)继续贯彻老教师帮带新教师的制度,每年新教师上岗前,首先进行新教师岗前培训,然后建立新老教师帮扶对子,加强对新教师的培养。

(2)加强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建设,继续实施访问工程师制度,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IT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或参与企业的项目开发。

13

(3)建立教师访学制度,加强与国内外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每年选送1名以上教师以访学形式进行交流和学习。

(4)进一步加强与合作企业的合作力度,使企业技术人员、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展项目开发。通过项目开发实践,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确保每年至少完成1项社会服务项目.

④兼职教师队伍

目标:有计划地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建立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使专任教师与外聘教师的比例不低于1:0。5。

措施:聘请苏州大学教授为学院客座教授,指导和参与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和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及学生能力培养实际项目开发及指导工作;聘请IT企业中一线技术人员和技术能手参与核心课程建设和教学任务,同时担任工作室项目开发指导教师;聘请一线技术人员和技术能手担任生产性实训指导教师;聘请顶岗实习的企业的人担任顶岗实习指导教师。

3、团队建设

根据岗位能力培养需求、主攻方向、专业地位以及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将专业教师划分为专业规划建设团队、专业岗位建设团队、科研与社会服务团队等三类专业建设团队。

表 4团队建设计划表

团队名称 专业规划建设团队 专业岗位建设团队 建设目标 更新专业建设的整体思路,及时调整专业岗位,设置岗位能力 根据专业岗位和岗位能力的调整,对专业岗位的需求、能力培养、课程体系设置等方面进行具体建设 完成社会服务项目不少于5项,发表论文人均1篇/年、参与省级课题不少于1项、主持院级课题不少于3项 科研与社会服务团队 ①专业规划建设团队 由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组成一支专业规划建设团队.主要负责从战略角度对本专业发展前景作出规划,设定专业建设总体思路与发展方向,根据行业发展和企业需求变更及时调整专业岗位群,为后续的专业岗位能力和专业岗位课程的建设提供依据。

②专业岗位建设团队

按照“依岗建设,按主攻方向培养”的原则,围绕不同的专业岗位方向、能力要求、岗位课程组建三支专业岗位建设团队,每支专业岗位建设团队由该专业岗位方向1名专

14

业带头人或2名的骨干教师带队,成员包括各岗位能力所需求的专业教师、企业兼职教师。主要负责从战术角度对该专业岗位的需求、能力培养、课程体系设置等方面进行具体建设.各专业岗位建设团队师资配备情况如表5所示:

表5 专业岗位建设团队师资配备情况

团队名称 类型 专业带头人 岗位能力 网络需求分析、设备性能及产品分析、综合布线施工与测试、网络设备安装与调试 网络需求分析、设备性能及产品分析、综合布线施工与测试、网络设备安装与调试 人数 1人 1人 骨干教师 网络构建方向岗位建设团队 企业兼职教师 合计 骨干教师 网络管理与维护方向岗位建设团队 企业兼职教师 合计 骨干教师 专业教师 专业教师 网络需求分析、设备性能及产品分析、综2人 合布线施工与测试、网络设备安装与调试 网络需求分析、设备性能及产品分析、综2人 合布线施工与测试、网络设备安装与调试 6人 网络管理平台构建、网络故障诊断处理、数据备份、网络系统安全 网络管理平台构建、网络故障诊断处理、数据备份、网络系统安全 网络管理平台构建、网络故障诊断处理、数据备份、网络系统安全 2人 2人 2人 6 WEB平台搭建、企业网站制作、企业信息发布、1人 网站更新与管理 网站方向岗位建设团队 专业教师 WEB平台搭建、企业网站制作、企业信息发布、2人 网站更新与管理 企业兼职教师 合计 WEB平台搭建、企业网站制作、企业信息发布、1人 网站更新与管理 4人 16人 总计 15

③科研与社会服务团队

组建一支由专业带头人牵头,骨干教师主持,专业教师参与的科研与社会服务团队,主要负责本专业的教研教改、科研项目、撰写论文或编写教材等科研工作,同时参与企业技术改造、与行业或企业技术合作、开发工程实践项目等社会服务活动。

(四)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1。 建设目标

按照学院发展规划和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以专业教学、科技开发以及社会化培训需求为依据,整体规划建设“网络技术实训中心\"。通过科学的管理,逐步形成完善的管理制度、基于工作任务的实训项目、一流的指导教师,确保实训教学优质高效,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使网络技术实训中心成为学院的学生实践教学基地,信息技术技能的培训基地,信息技术职业技能训练考核鉴定基地,网络、软件、多媒体应用的推广基地。

2。功能和组成 (1)校内实训基地

网络技术实训中心包括:网络技术实训室,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室,综合布线实训室,操作系统实训室,师生创新创作室,其功能见下表。

实验室名称 网络技术实训室 表6 网络技术实训中心功能一览表 服务专业(课程) 实训项目 社会化考试接轨情况 全校师生 1.计算机网络基国家职业资格网计算机网络技术础 络中级工、高级工专业 2.网络通迅基础 考试 3.网络设备管理思科CCNA、与配置 CCNP认证 4.计算机病毒防治 5.网络安全技术 全校师生 1.微机安装与维国家职业资格计计算机类专业 护 算机维修中级工、2.局域网组建 高级工考试 计算机网络技术1. 网络工程 专业 2. 综合布线 计算机类专业 1.windows操作微软MCSE认证,系统 江苏公共技术2.Linux操作系linux认证 统 全校师生 创新项目设计、竞 赛 社会服务功能 对社会承接网络设备管理技术培训、安全技术培训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室 综合布线实训室 操作系统实训室 对社会承接计算机安装与维护技术培训 对社会承接网络工程技术培训 师生创新创作室 对外承接项目 2009年,对网络实训室,综合布线实训室进行改造和补充,网络实验室计划补充其它厂家的网络设备2到3套,综合布线实训室扩充光纤熔焊项目,经费约10万元。

16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密切与行业和企业的联系,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的力度。在与企业签订协议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邀请其技术人员全程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共同开展项目课程开发和实践,保证学生顶岗实习半年以上。同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完善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使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受益,使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主要建设内容:

①在现有4家校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到2010年,再建立至少3家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

②与校外实训基地共同开发项目课程的项目化校本教材,包括配套教学资源,如项目指导书、项目任务书和项目考核标准等。

③与校外实训基地共同建立顶岗实习的管理机制,规范顶岗实习的管理制度、过程控制和考核标准,共同推进顶岗的力度和广度,提高顶岗的效果,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3)社会化考证基地建设

加强社会化考证基地的建设是更好地推进双证书制度的保证.和校外实训基地共同开展社会化考证基地的建设也是今后三年的重点工作之一。预计要建设2到3个社会化考证基地,并提高社会化考证基地为社会服务的能力。

(五)社会服务与对外交流

(1)利用专业师资和实训室资源,积极开展社会培训工作,实现培训社会人员50人次/年的目标。

(2)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共同开展技术攻关,共同开展参与现场施工,与企业合作项目不少于2项。

(3)通过与相关院校的合作,共享教学资源。

(4)加强国际交流,每年选派1~2名骨干教师到国外进行学习和交流。

(5)加强对专业教师的技术培训,每年至少安排4人次教师参加新技术培训。 (6)每年选派1~2名教师担任访问工程师,到软件企业中参与项目开发,提高教师的项目开发能力。

(7)鼓励教师参与国内外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每年不少于4人次。

(六)专业群相关专业建设

1。 专业群的构成

本专业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尽管专业规模不大,但已经形成了一套具有

17

时代特征、紧跟行业发展的网络应用人才培养体系,专业办学能力得到了提升,具备了扩大办学规模的基础和条件。

今后三年在专业建设上的重点工作有两个方面,一是扩大办学规模,二是以“网络技术专业”为龙头,带动信息服务类专业群的发展,做特软件技术专业,大力发展计算机多媒体类专业,积极拓展信息服务类专业,争创院级特色专业。

拓展专业及专业方向设想如下。 (1)计算机网络技术 方向:网络管理 网络安全 网站开发与维护 计算机信息管理 (2)软件技术: 方向:软件测试 软件开发 软件外包(对日)

软件外包(对欧美) 嵌入式软件开发 (3)多媒体技术

方向:平面设计

二维及三维动画

影视制作 2. 专业群整体功能的发挥

拓宽和加深现有基地功能,将实训基地建成集教学、科研、工程、培训、技能鉴定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信息技术工程中心。推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能开设网络技术、软件技术、多媒体技术三个专业技能课的一体化课程,能开展以完成真实项目为特点的生产性实训;实训基地对外开放,共享实训资源;实训基地引进企业管理制度,完善基地管理机制,提高基地运作效率,使实训基地整体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18

四、专业建设的进度安排

建设内容 负责人 2009年 预期目标:初步建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2010年 预期目标: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验收要点:1.修订2.继续开展项目教学,制定3门专业核心课程标准. 2011年 预期目标: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1。 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唐灯平 验收要点:1.制定突出工学结合的2009级专业培养方案; 2009级专业培养方案;验收要点:完成其它课程标准制定。 探索工学结合模式;3. 预期目标:构建以工作任务、2。优化课程唐灯平 程体系 工作过程为主线的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预期目标:全面实施以工作任务、工作过程为主线的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验收要点:课程体系、教材 验收要点:课程体系 预期目标: 开发1门工学结合重点课程;制订相关课程标准、课程文件和教学模式。 预期目标: 开发1门工学结合重点课程;制订相关课程标准、课程文件和教学模式;建成1门院级精品课程 预期目标: 开发2门工学结合重点课程;建成1门院级精品课程。 验收要点: 1。 开发《网络设备配置与管验收要点: 1。 开发《网页设计》、《计算机网络基础》2门工学结合课程内容; 2。 课程标准、课程文件、教学文件2套;2门课特色教材; 3。 《网络操作系统》建成院级精品课程; 人才培养模式与 课程 改革 3。工学结合 唐灯平、课程建设 李小航 理》工学结合课程内容; 2。 课程标准、课程文件、教学文件1套;特色讲义1门. 验收要点: 1。 开发《网络操作系统》1门工学结合课程内容; 2. 课程标准、课程文件、教学文件1套;1门课特色讲义; 3.《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 1门课程建成院级精品课程。 预期目标:按国家精品课程标准建设1门校级精品课程 验收要点:1门校级精品课程 预期目标: 启动3本工学结合特色教材建设,开发1本特色教材. 预期目标:按国家精品课程标准建设1门校级精品课程 验收要点:1门校级精品课程 4。教材建设 唐灯平 验收要点: 1.3本工学结合教材建设方案; 2。 《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1本特色校本教材. 预期目标: 完善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启动一门课程的题库、专业技能测试题库建设工作。 验收要点: 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1套。 预期目标: 搭建本专业群教学资源库框架,重点建设《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资源库 预期目标: 建设《网络操作系统》、《网页设计》、《计算机网络基础》资源库 5. 教学资 源库建设 唐灯平 验收要点: 《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资源库 验收要点: 《网络操作系统》、《网页设计》、《计算机网络基础》资源库 19

建设内容 1. 专业带带头人培养 负责人 2009年 预期目标:引进1名副教授 验收要点:1名副教授 2010年 预期目标: 引进1名副教授 2011年 凌云 验收要点:1名副教授 2。 骨干教教师培养 凌云 预期目标:骨干教师4人 验收要点:培养方案及成果 预期目标:骨干教师4人 预期目标:骨干教师4人 验收要点:培养方案及成果 验收要点:培养方案及成果 预期目标:提高教学水平,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素质。 验收要点:1.参加青蓝工程建设2.到国内院校或知名IT企业培训学习,并获得相应的证书或职业资格认证 验收要点:1.参加青蓝工程建设2。到国内院校或知名IT企业培训学习,并获得相应的证书或职业资格认证;3。每人联系1家以上紧密合作的企业,下企业兼职或锻炼1个月;4。论文1篇/人,参与课题研究 验收要点:1。参加青蓝工程建设2。到国内院校或知名IT企业培训学习,并获得相应的证书或职业资格认证;3.每人联系1家以上紧密合作的企业,下企业兼职或锻炼1个月;4。论文1篇/人,参与课题研究 3。 青年教学团队建设 教师培养 凌云 预期目标:聘请1-2名兼职教师 验收要点:1.聘请1名兼职教4. 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凌云 师;2.开展合作办学商议,参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参与制订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和评价标准;3.参与顶岗实习管理,到校授课,开技术讲座; 预期目标:聘请1-2名兼职教师 验收要点:1.再聘请1—2名兼职教师;2。 参与完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和评价标准;3。对学生进行成才指引和职业生涯规划;4。参与顶岗实习管理,到校授课,开技术讲座; 预期目标:聘请1-2名兼职教师 验收要点:1。再聘请1-2名兼职教师;2。 参与完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和评价标准;3。对学生进行成才指引和职业生涯规划;4.参与顶岗实习管理,到校授课,开技术讲座 预期目标:进一步完善 验收要点:新增先进技术组设备,引入无线网,IP电话设备 预期目标:为满足交换机、路由器配置等网络基本技术训练和真实网络构建项目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网络设计、网络结构和设备选型、网络配置的能力,与思科网络公司共建。 2验收要点:面积160 m,新增8套网络实训设备,同时容纳48人实训 预期目标:为满足综合布线产品与材料、布线链路系统等认识实践—-—配线架端接等基本技能训练—-—综合布线工程项目工程实训三个层面的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施工、工程管理能力。 2验收要点:1.面积120m,能同时容纳48人的综合布线一体化实训环境 预期目标:进一步完善 验收要点:1.开展网络技术职业资格认证;2.开展网络技术应用推广工作。 网络技术实验室 唐灯平 实训基地建设 预期目标:进一步完预期目标:进一步综合布线实验室 徐华 成综合布线实训室扩完成综合布线实训室建任务 扩建任务 验收要点:开展综合验收要点:开展综布线职业资格认证;对合布线职业资格认外承担网络工程任务。 证;对外承担网络工程任务。 20

建设内容 负责人 2009年 预期目标:使学生通过做实验,了解计算机部件的作用、性能、特点及使用环境;学会组装电脑、对硬盘进行分区、格式化及安装、维护系统。 验收要点:1.面积120m2,能同时容纳48人实训2。用于拆装电脑若干3。用于系统安装电脑8台4。工具若干 2010年 预期目标:进一步完善,开展维修工职业培训 验收要点: 开展维修中级工职业资格培训 2011年 预期目标:进一步完善,开展维修工职业培训 验收要点: 开展维修中级工职业资格培训 计算机拆装实验室 曹国平 预期目标:开展服务器硬件构建、服务器系统配置、构建应用服务器、服务器性能评测实训,具备对外培训能力。 验收要点:1.同进容纳48人实训;2。完成服务器系统的硬件安装与调试;3.完成服务器软件安装与调试;4。主要设备:企业级服务器1套、部门级服务器4台、入门级服务器12台、UPS系统1套、服务器系统软件1套、邮件服务器软件1套. 操作系统实验室 李小航 预期目标:重点建设4个校外预期目标:重点建设4预期目标:重点建设5个校外实训基地,新增1—2个校外实训基地,创新运行管理机制,建立互惠互助的校企长效合作机制。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唐灯平 实训基地,创新运行管理机制,个校外实训基地,新增建立互惠互助的校企长效合作1-2个校外实训基地 机制。 验收要点: 验收要点: 1.进一步建设已有基1。有4个校外实训基地; 地 2.新增1—2个校外实训基地 验收要点: 1.新增1-2个校外实训基地 2.建立校外实训基地的合作机制 3。建立校外实训基地的运行管理机制. 预期目标:进行社会培训;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展技术攻关 验收要点:1.建立2个以上工种的中高级职业资格鉴定站 2。与企业合作项目不少于1项。 预期目标:建立1个职业资格鉴预期目标:进行社会培定站,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共同开展技术攻关,共同开展参与现场施工. 验收要点:1.建立计算机操作工的中级工职业资格鉴定站2.与企业合作项目不少于1项。 训;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展技术攻关 验收要点:1。建立维修中级工职业资格鉴定站 2.与企业合作项目不少于1项。 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徐华

21

五、项目建设投入预算表 需要学院投入经费(万元) 建设内容 2009 2010 2011 小计 课程体系 0.5 0。5 0.5 1.5 课程体系精品课程 2 2 2 6 与课程建设 教材建设 0.5 0.5 0。5 1。5 小计 3 3 3 9 网络技术实验室 10 5 5 20 实训基地操作系统实验室 30 30 建设 师生创新创作室 10 5 15 小计 20 40 5 65 专业带头人 1 1 1 3 骨干教师 2 2 2 6 教学团队建设 青年教师培养 2 2 2 6 兼职教师队伍 0。5 0.5 0.5 1。5 小计 5。5 5。5 5。5 16。5 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 0。5 0.5 0.5 1。5 合 计 92

2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