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手术治疗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探讨

2021-03-10 来源:客趣旅游网


手术治疗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接收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小骨窗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均未发生恶化、死亡的病例。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84.44%)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5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再出血率、治疗后神经缺损程度(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明显疗效,且保证患者预后良好,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标签: 手术治疗; 高血压脑出血

高血压脑出血疾病在临床上的三大特点为发病率高、致残率高以及致死率高。该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生命安全,尤其是老年人群[1]。高血压脑出血是常见的高血压并发疾病之一,是长期患有高血压疾病引起的脑内微小动脉瘤发生破裂引发出血。随着微创医学技术的进步,小骨窗微创开颅手术治疗法具有创伤非常小、血肿清除更为彻底、伤口愈合时间较快、费用较低且操作简单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接收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0例,进一步观察其疗效情况,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接收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0例,均通过头颅CT检查后对出血部位加以确定,同时将严重性肾、肝以及心等器质疾病或不全、颅内或全身感染、凝血机制障碍等患者排除。全部患者均未破入脑室,疾病急性发病时间6~70 h,均为首次发病,并且既往没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其中包括女34例,男56例;年龄42~76岁,平均(58.43±4.62)岁;出血部位包括小脑者5例,脑叶者12例,丘脑者22例,基底节区者51例;出血量36~63 ml,平均(46.4±11.8)ml。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开颅手术进行治疗。在全麻的状态下,采取扩大翼点入路,根据常规手术方式实施手术。

观察组采取小骨窗微创开颅手术进行治疗。根据颅脑CT检查确定血肿最大层面,并利用立体定位法,将影像中显示的血肿最大层面中心作为靶点,注意要

避开重要功能部位或皮层大血管。在最接近血肿部位以小弧形切口方式,将头皮切开约为3~4 cm,直至骨膜。在切开头皮处颅骨钻孔,然后使用咬骨钳将骨窗扩大3 cm×3 cm的面积[2]。再做直切口十形方式切开硬脑膜,将脑表面皮层切开,顺着穿刺通道方向应用吸引器把血肿吸出,动作要轻柔。双极电凝皮层与血管约为1.5 cm,应用窄脑压板顺着侧裂处或是脑沟进入到血肿腔。并不断转动显微镜视角,调整患者头位,尽可能将血肿清除彻底,适时止血。使用棉片保护通道,在血肿清除过程中尽可能不要牵拉脑组织。手术结束以后,在血肿腔常规置入硅胶引流管,并且将切口依次缝合。如果血肿腔内具有较多血凝块,不能强行抽吸,以免发生再次出血现象。应在引流管内注入2~5万U尿激酶(加入生理盐水2 ml溶解),并且向残腔中注入溶解残血,然后夹闭引流管。引流管置留时间通常为24~72 h。在术后加强血压控制,给予常规脱水剂,并持续治疗,3 d后作头颅CT进行复查。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在术后均进行3~6个月的调查走访,比较手术治疗效果、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神经缺损程度。

1.4 疗效评价标准

疗效评判标准包括:基本治愈、显著好转、好转、无效、恶化以及死亡[3]。总有效=基本治愈+显著好转+好转。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疗效对比分析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均未发生恶化、死亡的病例。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P<0.05),详见表1。

2.2 各项指标比较分析

观察组再出血率与治疗后神经缺损程度(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观察组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疾病主要发病于中老年人群,是一种急性脑占位性损害。在脑血管疾病患者中其病死率最高,约为卒中患者的10%~30%。高血压脑出血是常见的高血压并发疾病之一,是长期患有高血压疾病引起的脑内微小动脉瘤发生破裂引发的出血,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小动脉微小分层出现断裂[4-5]。高血压脑出

血发病后脑内血肿持续增大,血肿对脑组织产生的毒性作用、血肿占位效应是手术治疗高血压患者的理论基础。通过手术治疗清除血肿可以快速消除血肿对颅脑组织的压迫,降低颅内高压,缓解脑水肿症状,避免形成脑疝,以便受压神经尽快恢复功能。同时还能避免或减少出血后引发的诸多继发性病理改变,突破病理改变的恶性循环,最大程度的保护脑组织。为了最大程度地避免继发性脑损害的产生,加强脑功能的恢复,增强预后效果,应该及早实施手术。一般选择在患者发病的7~24 h之内,实施手术的效果最佳。如果在发病后6 h之内实施手术治疗,能极大程度地降低致残率、致死率。

传统经常采取开颅手术清除脑内血肿加以治疗,但是开颅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很大,极易引发多系统脏器的并发症,严重影响着临床预后的效果。本文研究观察组采取小骨窗微创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疾病,其相对其他方法的优势在于[6-7]:(1)可以避开脑组织的重要功能区与大血管,彻底清除血肿占位,减少脑组织受到的直接机械性损伤,而且不易引发感染与渗漏现象,能够有效降低颅内压,避免颅内压出现波动。(2)可以在显微镜观察下,有效清除血肿,并及时止血,尽可能早、最大程度地清除脑内血肿凝结过程中产生的物质、血块液化过程中代谢产物,能够完全满足传统骨瓣开颅手术清除血肿的全部要求。(3)手术操作非常简单,所用时间较短,并且早期采取微创手术对患者脑组织造成的人为损伤最小。患者手术治疗后恢复较快,且并发症较少。(4)不需要全麻,采取局部麻醉即可实施手术,对于不愿配合手术的患者可以追加基础麻醉,医疗费用明显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对预后的影响因素较多,必须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依照患者病情选择适宜的治疗措施,并且在术后加强电解质、水的平衡,使血压水平保持稳定,避免发生再出血及脑缺血现象[8]。注意控制脑水肿,增强局部脑血流。保证患者呼吸道畅通,防治肺部出现感染,避免消化道出现出血现象[9]。加强引流管的观察以免发生感染。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在手术治疗效果、再出血率、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以及神经缺损程度评分等方面均显著性优于对照组,差异尤为明显。由此说明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方法不但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还能极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还可以降低患者住院治疗的费用、减少医疗负担。总之,小骨窗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具有明显疗效,且保证患者预后良好,值得在临床治疗中积极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玉虎,胡少杰,陈麒声,等.1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3):36-37.

[2]陈锦峰,张子平,林章雅,等.64 例老年人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临床分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0,15(2):108-109.

[3]陈涛,金保山,高文宏,等.显微手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J].中国医学创新,2010,10(10):43-45.

[4]李波,王毅军,杜斌.超早期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J].中国医学创新,2010,10(3):218-219.

[5]张建军,董家振,张俊,等.手术时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康复影响的研究[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0,14(9):550-552.

[6]陈加涛,孙桂良,顾有明.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手术治疗 100 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5(25):78-80.

[7]王高强,张峰涛,赵云栋.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手术治疗临床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9(25):65-67.

[8]李翔.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心得[J].中外医学研究,2011,30(11):51-53.

[9]张献科,熊立芳,江云辉,等.微创术在47例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与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1,8(34):124-12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