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一、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五四制青岛版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认识前、后、上、下之后,本课时认识左右以及左右的相对性。此部分内容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作为一年级学生,判别左右的经验基础来自于双手。本知识点后续对应二年级认识方向。东西南北在地图上即前后左右。 本课在教授学生左右知识前提下,还应注意左右现实应用的区分。只有4%的 人是左利手(左撇子),这就意味着右手握手是人类共同习惯。而交通习惯则不然。右行并非人类天性。人的左脚是承重脚,右脚是运动脚(从事各种活动)。据研 究,人会无意识向左方躲避危险,这也是古代左行的理论解释。右行是人为规定。这种规定在大陆国家通行并不为海洋国家所接受。不能笼统总结为人的习惯。 二、学生分析 一年级学生以两种形式确定空间方位:一是以自我为中心。二是以自然物体为中心。儿童先是发展出辨别自我为中心的空间关系能力,然后发展出以自然物体为中间的空间关系能力。这也是本课的设计所遵循的理论依据。 在进行本课教学时,该年龄段学生基本有能力识别左右(除个别发展落后儿童),但左右的相对性对7岁儿童较为容易,对6岁儿童较为困难,所以是本课的难点所在。一年级学生思维尚处于前运算阶段至具体运算阶段过渡期,还需要借助具体情境和活动帮助理解,但也不能否认已经发展出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在设计课堂流程时,亦应提问一些逻辑思考问题利用最大发展区帮助学生成长。 三、教学目标 1、 通过具体活动,让学生领会左右的意义,认识左右的相对性。 2、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能确定物体的左右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四、教学环境 文化史融入课堂——《认识左右》教学设计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1、 导入:PPT静态呈现甲骨文左右2字图片,预期激起学生好奇心,引发学生求知欲。 2、 讲授(体验身体左右):PPT动画展示口令。人类依靠视觉接受的信息占80%。动画配合声音有节奏呈现,避免一年级学生对陌生口令手足无措。 3、 讲授(礼仪教育):PPT静态呈现各国人士握手图,预期加深学生印象。避免因知识经验不足听不明白教师的解释。 4、 训练(体验以自己为参照点的左右):PPT动态呈现小圆片在哪里。直观呈现结果,避免一年级学生理解教师话语困难。(一年级学生缺乏自检能力,思考判断需直观教学支持。) 5、 探究(体验左右的相对性):PPT静态呈现上下楼图。因一年级学生此阶段尚需直观形象事物帮助思考。预期通过让学生观察图片降低学生思考难度。 6、 讲授(交通右行的故事):PPT静态呈现,帮助学生理解内容,避免因知识经验不足不明白教师的解释。 7、 总结:PPT静态呈现,帮助学生回忆。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PPT呈现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上一节新课,我们一起来认识?(PPT) PPT静态呈现甲骨文左右2字图片,预期激起学生好奇心,引发学生求知欲。 导入 老师给一点提示, 已预先调查一这是我国最古老的年级学生,学生能够猜出文字甲骨文,这两手和脚的答案。 个字实际上是我们学生猜测是什身体的一对好朋么。 避免传统有利手导入法和友,大家猜猜看是回答问题举手导入法的局什么? 限性。 对,是左手和右手。我们国家的古代人最早就是通过左手和右手来分辨左右的。 小朋友们,你猜猜图中这两个字哪只是左手的样子,哪只是右手的样子?你是怎么想到的呀? 学生猜测左边是左手,右边是右手。因为像。 PPT动画展示口令 那举一举你们的左手,再举一举你们 的右手。 学生活动 大家说说,我们常常用右手做那些事 呢? 回答:拿筷右手写字的时候左子 写字 手在干什么呀?拿筷子的时候左手在 干什么呀? 拿碗…… 人类依靠视觉接找个同学试一试用受的信息占80%。 右手剥开糖纸。小 朋友们,他为什么 对一年级学生 剥不开呀? 来说,如果仅凭声音传递 口令信息,这部分内容对左手、右手是一对 齐理解学习过于困难。(因好朋友,配合起来 为此处既要分清楚左右手才力量大。小朋友 又要分清楚左右肩膀,左们,瞧瞧自己的身 右耳等) 上,还有这样的好 朋友吗? 讲授(体验身体左 动画配合声音右) 有节奏呈现,避免一年级(耳朵 脚 肩膀 学生对陌生口令手足无等) 措。 我们一起来做一个 小游戏,找我们身 体上的好朋友:(PPT) 伸出你的左手,伸 出你的右手。 左手拍拍左肩,右学生活动 手拍拍右肩。 左手摸摸左耳,右 手摸摸右耳。 左手拍拍左腿,右 手拍拍右腿。 左手拍拍右肩,右手拍拍左肩。 左手摸摸右耳,右手摸摸左耳。 PPT展示 咱们左右两手都挺有用的。不过右手力气更大一些,干的工作更重要一些。如果我们要和别人握手,是用更重要一些的手比较讲授(礼仪教育) 好呢,还是用不太重要的手比较好呢?是呀,我们世界各地都是用右手跟人握手的,这样才显示对人的尊重。 各国人士握手 PPT静态呈现各国人士握手图,预期加深学生印象。避免因知识经验不足听不明白教师的解释。 小朋友们,和你左边的同学握握手。和你右边的同学握握手。 PPT动画展示 小圆片放在哪里? 学生动手操作说一说你左边坐着训练(体验以自己为然后观看动画 一年级学生缺乏的小朋友是谁,说参照点的左右) 演示并回答问自检能力,思考需直观教一说右边坐着的小题。 学支持。也就是说一年级朋友是谁?(点名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会坚提问) 持自己的观点,忽略教师的纠正话语。PPT动态呈把你的铅笔盒放在现小圆片在哪里。直观呈桌子中间,左边放上一支铅笔,右边放上一块橡皮。老师再给小朋友们一人一个小圆片,请小朋友放在铅笔的右边,橡皮的左边。你是怎么放的呀?为什么呀?(PPT) 现结果,避免一年级学生理解教师话语困难。 小朋友们真聪明,这么快就会辨认左右了。今天呀也有两个小朋友找到了我,说有一个问题搞不明白。老师请小朋友们帮帮他们好不好? 学生回答 PPT情境图展示上下楼情景 出示PPT情境图(上 下楼梯) 大家看,小朋友们 上下楼。一个小朋 友说他们都是靠右走的,靠着右边上学生思考、讨去,靠着右边下来。论,并回答问另一个小朋友说不题。 对不对,他们是靠着右边上去,靠着 左边下来的。你同意哪一种呢? 看来谁也说服不了 谁。这样吧,我们数学呀要讲究证 据,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验证一下。 PPT静态呈现上下楼图。因一年级学探究(体验左右的相生此阶段尚需直观形象帮(找两个同学) 对性) 助思考。预期通过让学生这位小朋友,你面学生思考并回观察图片降低学生思考难度。 向大家,靠着左边。答问题 怎么靠这边了,岂不是要撞了?这是 怎么回事? 小朋友举起自己的右手,大家看看, 是举的右手么? 第一排的小朋友举着手转过身去。后体会左右相对面的小朋友发现了性 什么?(左右是相反的) 所以说呀,第二个小朋友是对的。小朋友们是靠右边上楼,靠右边下楼的。这样撞不到一起。 不光是上下楼靠右走,还有什么时候要靠右走呢?(交通) 这里面还有一个故事呢。PPT PPT演示 古代交通的故事 古代的公路车走在 中间,人走在两边。车少呀就不怕撞。 两车相遇有一辆等 一等就行了。车多 了就不行了。后来,欧洲的贵族们规定 贵族们坐车靠左走,平民靠右走。 法国平民推翻贵族统治后,规定都要 靠右走。这个靠右讲授(交通右行的故走的规矩随着汽车传到了我国。我国事) 也就靠右走了。 总结 一年级学生知识经验缺乏,虽然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但并不具备理解这些故事的知识储备。 PPT静态呈现,帮助学生理解内容,避免因知识经验不足不明白教师的解释。 PPT提示 小朋友们,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学生回答问题 谁来说一说? 学过的内容 以图片形式帮助学生回忆,便于再现学过的知识。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知网有记录至今,我国杂志共刊载《认识左右》教学设计23篇。其结构设计对左右及左右相对性这一教学目标完成较好,对礼仪教育等方面涉及较少。教师在设计辨别左右核心环节时,要么不注意左利手(左撇子)的存在,以右利手代替全体学生,要么以回答问题举右手这一定义性知识开始教学。在教右行知识时往往简单以习惯2字概括,让学生记住、背过。 课标要求我们不仅要教学生知识,还要教学生思考,要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不仅要懂知识还要有素养。 认识左右这一知识点,还能教给学生什么呢?我想可以从文化史开始。 左右2字从何而来?作为最早的象形文字甲骨文自有答案:从左右两手而来。 我们为什么要用右手握手?因为我们人类天生右利手(右撇子)多,右手从事重要工作。右手握手就意味着停下手中重要工作了(比如说无法写字),这是对人的尊重。(礼仪教育) 靠右行是为什么?这恰恰不是人类的习惯,而是人类的硬性规定,是现代国家克服人类天性的一种体现。(法治社会保障公民安全,不需要公民随时预防危险。) 虽然,不能让一年级学生明白所有的道理。但我认为应该尽可能变通着告诉他们文化史实。这就是本课文化史融入教学这一题目的来源。 本课流程 从认识自身开始到认识物体左右然后再到认识左右相对性这一建构,则是参考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研究结论:儿童空间参照系发展呈现从自我中心参照系(儿童本 身)向客体中心参照系(物体)发展的过程。儿童先是建构其自身和自身之外的环境物体间的空间关系,然后再建构自身之外环境中其他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对于 自身和环境中其他物体空间关系的建构优先于对环境中其他物体之间关系的建构。 依靠最早形成的能力,降低学习难度,逐步推广到新形成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