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蒲公英的种子带着小降落伞,乘着风儿,飘呀飘呀,看到了雄伟的高山,辽阔的大海,茂密的森林,广阔的原野……如果你是一颗蒲公英的种子,你会选择哪里安家落户呢 为什么
生1:我会选择广阔的原野安家.因为原野上肥沃的泥土中有丰富的营养,适量的水分,能使我们茁壮成长.
生2:我要落在华山的顶上.因为在华山顶上能看到无数优美的风景.
生3:我会选择茂密的森林.我喜欢小动物,在森林里我会和他们交朋友.
生4:我要落在一个花盆里,与一株姿态优雅的花朵为伴,看城市美丽的风景.
…………
师:第二年春天,你们能说说你们的命运吗
生1:我在辽阔的原野里茁壮成长,在阳光下开出了美丽的花朵,把原野装扮得无比美丽.
生2:我落在华山顶上,石缝里的泥土使我扎下了根,长大了.可是,我没有朋友,每天只是孤独地看着美景,只有偶尔经过的雄鹰会和我打声招呼.
师:如此孤独,你后悔当初的选择吗
生2:不后悔.我孤独着,但也美丽着.
生4:我在一个精致的花盆里与一株名贵的花朵做伴,欣赏窗外美景,真是太幸福了!
师:也许那株名贵的花朵根本看不起你,主人把你当作一棵杂草连根拔掉,瞬间你便失去了生命,你会后悔吗
生4:我不后悔.不是有一句话说过:"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我拥有曾经的美丽,死不足惜!
师:说到这里,我不禁想到书上的两颗蒲公英的种子,为它们的命运感到惋惜.可是,我不明白,难道它们甘愿选择死亡吗
生5:不是的.第一颗小种子想发财想昏了头,不了解沙漠的情况;第二颗小种子只想找到欢乐,却不知道美丽的表面下隐伏着危机.所以,任何事情,不能光看表面美不美,还要看对自己合适不合适.
生6:俗话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它们不听太阳公公的话,所以才有了这样的结果.
听课评价:
这一教例的成功之处在于老师在课堂上能耐心倾听,民主接纳,巧妙唤醒.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课上,当学生说想去沙漠,对于这个背离了标准答案的发言,老师没有立即打断,而是耐心倾听.这无疑给了学生求异的勇气,批判的锐气.于是,又有了想去湖泊亲自尝试,这时老师没有把自己预设的答案强加给学生,而是民主地接纳了,肯定学生独到的见解.在老师的鼓励之下,唤醒了更多学生潜在的心智,产生了"老师.你错了"的独创的灵气.生生,师生相互启发:凡事并非随心所欲!有时不能选择,无法改变,那就要学会适应.这里面蕴涵了一个多么深刻的生活哲理.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使教学内容得到不断丰富,不断完善,不断增值.
同样的教学内容,同样的教学时机,在学生做出了有悖于"标准"的回答之后,老师给予恰当的评价,友善的尊重,学生就会有截然不同的反应,会得到迥然各异的收获.学生畅所欲言,感悟了更多的东西:不被假象迷惑,不盲从,敢于尝试,追求快乐,向往美好……
的确,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另一种声音,民主地接纳学生的标新立异,从中发现创新的苗头,点燃创新的火花,唤醒创新的潜能.这一教学设计让我真切地感受到:学生的创新精神根植于教师尊重学生的差异,鼓励学生求异,角度可以是多向的,理解可以是多维的,答案可以是多样的,价值取向更是多元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