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课的内容是:新世纪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一课。
【教材分析】《比的应用》是在学生理解了比的意义、比的化简、比与分数的联系、以及掌握用分数乘、除法解决简单问题的基础上,把比的知识应用于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的一个课例。教材有两部分内容:分一分和算一算。分一分:鼓励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分橘子,体会到1:1分配的不合理性,产生按比分配的需要,同时体会按比分配在生活当中的实际应用,构建解决按比分配问题的模型;算一算:在有了实际操作的基础上,解决把140个橘子按3:2分给两个班,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鼓励学生运用合理的解题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研究比的应用,也为以后学习“比例”、“比例尺”的知识奠定基础。
【学生分析】学生在二年级上册学习了除法的意义,了解了“平均分”,在五年级上册学过分数的意义,本单元学习了比的意义和比的化简。比的很多基础知识与除法、分数的知识具有明显的、可供利用的内在联系,这些对于学生学习比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基础。
比的知识在生活中有着很广泛的应用,因此,学生有一定的经验基础,但是他们对按比分配的实际意义理解并不清楚。因此,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应当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创设有利于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联系相关的已学知识,进行类比和推理,尽可能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推出新结论,解决新问题。
【教学目标】根据以上的分析,我设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实际意义;
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解题策略的过程,体验策略的多样性,并选择合适的方法;
3、使学生在探索未知、寻求成果的过程中品味学习的乐趣,并养成积极、主动的探究精神。
本课的教学重点: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因为这是本课的重要的知识目标,因此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本课的教学难点: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按比分配的实际意义。因为在分的过程中,孩子会有不同的表现,这也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生长点,是他们面对一个新的数学问题最自然最真实的感受,这一环节为后面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我把理解按比分配的实际意义定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实践与反思】
本课我没有使用教材提供的分橘子的情境,而是对教材做了较大的改动,设计了以调配绿色为主题的配色活动。
一、导入
我以感受家乡的美,描绘大连的绿来导入新课。这种直观的图片不仅会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更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自然地引入到“绿色是怎么调配出来的”这一主题。
二、实验操作
学生进行两次配色活动。第一次的配色活动没有给学生规定统一的数据,目的是让学生在自由活动的过程去观察和发现不同的结果,从而得出结论。学生在观察自己调配出的绿色后惊奇地发现同样都是用黄色与蓝色颜料配,调出来的绿色却不一样。这一矛盾极大的刺激学生各种感官,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并结合数据推断出“只有各组所用黄色与蓝色的体积比相同,各组才能配出完全一样的绿色来”这一结论。根据学生的经验,知道用黄色和蓝色可以根据需要配成不同的绿色,但并不清楚原因是什么。如果弄清楚原因,比的实用价值就会在他脑海里打下烙印,学生会对比的实用价值有初步地感悟。
第二次的配色活动是根据需要调配黄色与蓝色的比为3:2的绿色。这一环节是经过网上研课,在与专家网友交流的过程我逐步体会到“分一分”的重要性,从而加入的一个环节。按比分是平均分问题的发展,当我要调配出不同的绿色来时,按比分的需要就产生了。这一活动设计的主要目的有五,一是复习旧知,沟通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二是通过实际操作,在不断调整一次量取数量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感;三是通过学生交流各自不同的分法,使学生体会到黄色占了3份,蓝色占了2份,这为后面解决问题奠定了基础;四是在观察记录的过程中,巩固比的化简内容,同时为学生今后学习正比例积累经验;五是让学生体会到按比分的必要性,对比的应用价值有了更进一步的体验。而这一环节的设置也正是本课的亮点之一。当让学生按黄与蓝的体积比为3:2来调配绿色,有一个组调配的绿色与其它组有明显的不同。 这个组的学生说:“因为黄色与蓝色的比为3:2,所以我们取了40ml的蓝色和60ml的黄色....... ”立刻就有学生提出:“反了,你们组把黄与蓝搞反了,你们组黄与蓝的比是2:3。”这个错例使得学生对按比分的价值有了进一步的体验。在调配的过程中,各组呈献了不同的分法。我们组黄色与蓝色的体积比是3:2,我们就先假设一份是10ml,那么黄色就占3份也就是30ml,蓝色占2份,也就是20ml,黄与蓝的比是3:2。还有的组是这样一看黄与蓝的比是3:2,就想到了黄色是30ml,蓝色是20ml。取了之后,觉得太少了,于是又取了30 ml的黄色和20ml的蓝色两次,一共是90ml的黄色,60ml蓝色,黄与蓝的比仍然是3:2。这时我及时引导:“同学们发现了吗,当取的黄色颜料扩大为原来的3倍,相应的蓝色颜料也要扩大为——”学生齐说:原来的3倍。师:“比仍然是——”生:“3:2。”
在量取的过程中,学生将体会到黄色占了3份,蓝色占了2份,这为后面解决问题奠定了基础;在观察记录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不管黄色与蓝色的量是多少,黄色与蓝色的体积比都是3:2,不仅可以巩固比的化简内容,还会使学生体会到黄色颜料扩大到原来的几倍,蓝色颜料也要扩大为原来的几倍,为学生今后学习正比例积累了经验。
三、算一算
在实际操作的基础上,解决“绿色是200ml,黄色与蓝色的体积比为3:2,黄、蓝色各是多少ml?这一实际问题。”学生出现了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学生探索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之后,我组织学生将不同的策略进行比较,发现用分数的方法和用整数方法的共同点,有效地沟通了比与分数的关系。
四、交流资料,出示课题
交流课前查找的一些事物各组成部分的比。此环节第一个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按比分配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另一个目的是还可以利用学生搜集的资料,改编成练习题,使学真实地感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五、巩固应用
巩固应用部分的两个练习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这一理念。首先,利用孩子搜集到的资料编题,生活中应用按比分配的例子很多,孩子搜集到的有关资料都是可利用的资源,直接用孩子的资料编题,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可以让孩子进一步感受到这样的知识在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第二个练习是利用人身体各部分的比来算一算、量一量身高与头部的长度。课堂上,孩子对于这一练习有着浓厚的兴趣,学生在学习时兴趣盎然,有一种成就感与满足感,这样“身临其境”地学数学,学生不会有一种陌生感,反之具备了一种似曾相识的接纳心理。
本节课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可见这样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喜闻乐见并乐于尝试的。通过网络研课,许多老师在细节上给予了详尽的指导,使我在预设时考虑了大量的细节问题,因此,本课较为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出现的问题是书中出现的图示法并没有出现在班级学生的做法中。应该说图示法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很重要策略,也是最直接的一种策略,当我们步入社会中,还经常会用这一策略解决很多现实问题。但是学生中却没有出现这一方法的。我思考了一下,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这道题的数量关系比较清晰,对本班学生来说比较容易理解,学生认为不需要借助图形理解题意;另一个原因也是显现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对于计算的方法和结果关注较多,对于图示法、列表法等策略渗透不够,所以使得学生没有利用图示法来解决问题的习惯,这也是老师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注意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