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缓刑制度适用条件是什么

2020-05-26 来源:客趣旅游网

缓刑制度适用条件有哪些呢?我国《刑法》第72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第74条规定:“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根据上述规定,适用缓刑需符合三个要件,即前提条件、实质要件、排除要件,齐备三个要件即可适用缓刑。

(一)缓刑适用的前提条件缓刑适用于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的犯罪分子,这是缓刑适用的前提条件,即对象条件。理解这一条件,应当注意:第一,其适用于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的短期自由刑的犯罪分子,而不能是被限制自由的犯罪分子,如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第二,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是指宣告刑,而不是指法定最高刑。第三,我国将缓刑适用对象限定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是因为我国的犯罪构成标准较高,轻罪数量较少,且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的犯罪分子,相对来说,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较小,行为社会危害性不大,因此,对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的犯罪分子适用缓刑符合我国刑法的逻辑。

(二)缓刑适用的实质要件缓刑适用的实质要件是,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

(三)缓刑适用的排除要件排除要件,是指法律明文规定排除缓刑适用的情形。我国《刑法》规定:累犯不适用缓刑。对累犯不适用缓刑的原因主要在于累犯具有较强的人身危险性,累犯多次犯罪,表明其对社会的危险性较大,从宽的刑罚对其缺少威慑或改造作用。因此,对累犯不应适用缓刑。综上所述,在行为人同时具备以上三个法定要件时,司法机关可以对犯罪分子适用缓刑。在适用缓刑时,要严格依照规定的条件进行,反对符合缓刑条件者不适用缓刑,同时也反对不符合缓刑条件者适用缓刑。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 第三十一条规定,对于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依法可能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悔罪态度较好,具备有效监护条件或者社会帮教措施、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未成年被告人,人民检察院可以建议人民法院适用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未造成严重后果的;

(二)主观恶性不大的初犯或者胁从犯、从犯;

(三)被害人同意和解或者被害人有明显过错的;

(四)其他可以适用缓刑的情节。

人民检察院提出对未成年被告人适用缓刑建议的,应当将未成年被告人能够获得有效监护、帮教的书面材料一并于判决前移送人民法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