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讲话

2021-09-09 来源:客趣旅游网

同志们:

今天这次会议,我认为非常有必要,也非常及时。刚才同志对全市经济工作进行了很好的部署,我都同意,也希望大家创造性抓好落实,确保尽快摆脱一季度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全面释放经济社会发展活力。经济发展是国之大计,习XX围绕怎么看、怎么干,进行深入思考,形成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特别是党的十九大关于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历史判断,成为我国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依据,也是我们抓好经济发展第一要务、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从基本遵循看,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新发展理念不是凭空得来的,而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及教训、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也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回看一下走过的路,我们认识就会更加深刻。比如,过去生产能力短缺,供给不足,投资需求空间巨大,劳动力成本低,投入一定资源要素就能推动经济快速增长。而现在,传统产业供给能力已超出需求,过去生产什么都赚钱、生产多少都能卖出去的情况不存在了,要素的规模驱动力正在减弱,过度依赖资源要素投入支撑发展已难以为继,创新驱动发展尤为迫切。比如,过去我们对环境保护没有足够重视,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高消耗、高排放的发展路子再走下去只能是死路一条,挫折和教训已经够多了,我们必须在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上坚定不移。经济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上升不是线性的,积累到一定的量,必须转向质的升。高质量发展,就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以创新发展解决发展动力问题,以协调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以绿色发展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以开放发展解决内外联动问题,以共享发展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这些理念树得牢不牢,事关发展方向是否正确,发展着力点是否精准,发展的成果是否符合人民需要,也可以说,事关未来的前途命运。

从战略目标看,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发展。总书记指出,国家强,经济体系必须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质量第

一、效益优先。现代化经济体系包括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等七个方面,每个方面都很重要。拿产业体系来说,需要推进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强调的是创新引领。从我市情况看,我们虽然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但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仅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仅占全国总量的%,与创新引领的要求相比还有不少差距。我们必须紧密结合实际,坚持问题导向,研究制定务实管用的政策举措,注重长短结合、统筹兼顾,扎实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从基本路径看,高质量发展是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发展。质量变革,微观层面是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宏观层面是提高经济整体素质,使企业有更多的利润、员工有更多的收入、政府有更多的税收;效率变革,就是全提高劳动效率、资本效率、土地效率、资源效率、环境效率;动力变革,就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推动“三大变革”,对我市来说任务十分艰巨。2年,我市生产总值比多亿元,但财政总收入却仅多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个百分点;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全省平均水平的%;全社会劳动生产率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新兴产业增长难以弥补传统产业下拉影响,增长动力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些问题,特别是处理好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不断提升科技进步贡献率,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从根本目的看,高质量发展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变化,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既包括物质和精神生活的丰富,也包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保障和提升,还包括对安全和良好生态环境的需要。判断是否是高质量发展,应当以是否有利于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为根本标准,也就是说是否有利于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比如,现在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清澈水质、清洁环境等生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这就要求我们算好“绿色账”,走好“绿色路”,打好“绿色牌”,做好绿色发展这篇大文章。

同志们,实现全市晋位升级,必须坚持科学发展的正确方向,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总书记要求我们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及竞争力,这是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举措,对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把省委工作要求贯穿于高质量发展各个方面,务求不断取得实效。

同志们,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始终把握好稳增长和调结构这个基本关系。一方面,我市的基本市情是人口多、底子薄、发展水平低,如果增长稳不住,就会影响就业,加剧财政困难,给改善民生带来压力,甚至使积累的风险隐患凸显出来,危及社会稳定;另一方面,稳定经济增长,必须下定决心走好调结构这个“华山一条道”,通过经济结构的优化来稳增长、提效益、保态势,在质的大幅提升中实现量的有效增长。这里,我着重强调几个问题:

第一,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把准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这些年我们也在不断进行调整,但随着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结构调整的要求更高、任务更重,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刚开了个头,更艰巨的任务还在后头,必须进行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的战略调整。一是优化产业结构。长期以来,我市基于资源优势,逐步形成了以能源原材料为主的产业结构,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曾一度达到%左右,经过近年来的调整,目前已降到%左右,但产业仍然偏重、偏粗、偏短,效益差、约柬紧、难持续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已经成为经济下行压力、环境保护压力的症结所在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制约。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坚持优化存量和扩大增量并重,发展先进制造业和壮大现代服务业并举,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并行,推动制造向创造转变、速度向质量转变、产品向品牌转变。在一些新兴产业领域,除少数地方外,各地基本都处在起步阶段,发达地区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要把握趋势、抢抓机遇,用好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等战略平台,积极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增强发展新动能。同时要认识到,传统产业并不都是落后产业,在一定时期内仍会占有较大比重,要通过智能改造、绿色改造、技术改造促其“脱胎换骨”,加快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推动产业链再造和价值链提升,扩大高附加值的中高端产品比例,使其焕发新活力,形成新优势。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的%,要用好这个科学发展载体,使其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战场,培育更具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产业结构调整并不容易,不可能一夜之间就能实现,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多做打基础、谋长远的工作。二是优化城乡结构。我市是农业大市,发展不平衡最突出的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充分最突出的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必须坚持以人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让城县建设和乡村振兴互促共进、相得益彰。要构建以城县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县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现代城镇体系。落实国家城县群发展规划,加快构建“一核一副、四轴四区”的发展格局。突出中心城县带动,要立足建设中心城区这个高标杆,树立世界眼光,协同周边地区全面展开市区建设;要发挥装备制造和军民融合创新的优势,进一步做大做强,提升副中心的功能;强化多点带动和支撑,培育壮大一批区域性中心县,持发展一批增长节点。我市的城市建设近年来提升较大,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完善、精细化管理不到位等问题依然突出,要遵循城市发展规律,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高水平管理,推进城市建设提质工程,加强文明城市创建,不断提高综合承载能力,打造生态宜居、充满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既是必须坚定扛起的重大历史责任,也是破解“三农”困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如果我们能够在乡村振兴方面探索出有益经验,不仅有利于自身发展,还可以为全省作出贡献,这是我们能够出彩的重要方面。要把产业发展好,稳步提升粮食生产能力,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展现代农业,夯实乡村振兴的基础。要把乡村建设好,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全面推进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给农民提供一个生态宜居、乡风文明、和谐稳定的美好家园。要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坚持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倾斜、公共服务在农村优先发展,让城镇现代文明更有效地向乡村辐射,推动人才下乡、资金下乡、技术下乡,推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推动农村人口有序流动、产业有序集聚;不断深化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宅基地“三权分置”、集体产权制度等改革,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要提升县域治理水平。我市县域人口占比超过%,生产总值占比接近,治理好县域,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带动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要认真贯彻总书记要求,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把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带动提升农村发展水平,形成城乡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三是优化区城结构。我市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不同类型区域的发展阶段、产业基础存在较大差异,需要结合实际找准发展方向,形成错位发展、特色发展、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传统农区的人口众多,一产占比较高,尚处在工业化中期偏前阶段,发展潜力很大,要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实现跨越发展。发展基础好的地区,要加快提升创新能力,实现提质发展,增强辐射带动力和区域竞争力。资源型城县要加快培育接续替代产业,打造新的发展优势,实现转型发展。和兄弟市相邻的地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把握城县中心转移规律,重新审视周边和自己,扬长避短,再创优势。同时,要持续加强基础能力建设,优化现代交通、能源、水利、信息设施网络,促进布局更合理、功能更完善、衔接更高效,推动局部优势、单一优势向综合竞争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积蓄更大势能。

第二,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激活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实现经济高品质发展,就是创新发展、转型升级。这几年,我市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但是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在全国排位靠后,产业链与创新链对接不紧,创新领军人才匮乏。在新一轮创新大潮中,通过市场机制和政策引导,我们可以直接获得最优秀的智力支持,可以直接利用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实现技术应用“一步到位”。只要找到自身发展与科技大势、科技创新与发展优势的结合点,敢为人先、勇于突破,就有可能在一些领域实现弯道超车,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费求导向和问题导向“两个导向”一起树,坚持自主创新和开放创新“两条途径”一起抓,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两个轮子”一起转,加快产业链、创新链、金融链、政策链高效融合,构建更具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着力打造中西部地区科技创新高地。一是抓好创新载体。自主创新示范区作为省级级示范区,不能满足于在市内领先,还应放眼全省,勇于同先进比、向高处攀。要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加快建设步伐,强化科技体制改革、科技开放合作、科技金融结合、创新环境优化,大力培育创新引领型企业、人才、平台、机构,集聚高端创新要素。坚持“一顶帽子大家戴”,放大政策辐射效应,带动全市创新能力提升。二是壮大创新主体。企业是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XX客车正是把创新作为发展的“生命线”,科学谋划、前瞻布局,不断推出技术领先、市场亟需的产品,已发展成为国内客车行业的第一品牌,大中型客车市场占有率近,企业对科技创新的需求最迫切、嗅觉最敏锐、转化最直接,要引导创新资源更多地向企业聚集,让科技创新更多地由企业来实施,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持续推进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鼓励建立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中介组织等组成的创新联盟,让企业真正成为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应用的主导者。同时,要鼓励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在重视基础研究的同时,加强应用性研究,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三是完善创新机制。让创新活力充分进发,关键在破除制约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县大力推行科技创新券制度,以政府引导资金撬动企业研发投入;县设立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管理改革,有效促进一批科技成果的转化;等县持续深化“科技贷”业务,满足科技型中小企业资金需求,这都是好的探索。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创新决策、成果转化、利益分配、金融支持、科技管理、协同融合等机制,统筹用好各类创新资源,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汇集强大创新合力。完善军民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统筹运用军地两种资源和力量来解央核心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培育新的增长优势。四是建设人才强市。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如果说过去人才的作用已经得到显现,今天就更加突出。这些年,我市之所以能够在可见光通信、硬岩盾构、新能源客车、特高压输变电设备等核心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都是因为关键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市劳动适龄人口有多万,高考考生数量和考研生源数量均居全省第一,人力资源极为丰富。但要看到,人力资源没有真正转化为人才优势,人才总量、人才层级与创新创业的要求还不适应,人才培养引进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短缺问题突出。我们要把人才强市建设作为一项战略性、基础性工程,把握人才工作规律,围绕经济结构调整需要优化人才结构,重点培养造就一批科技领军人才、企业家人才、高级管理人才,深入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做大做强高技能人才队伍:靠搭建平台、创造环境来大力引进人才,完善柔性引进机制,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注重引才和引智相结合,注重引进人才团队,以团队带项目、兴产业,创新人才激励保障政策措施,构建良好的人才生态,最大限度集聚人才、用好人才。

第三,深化改革开放,走好高质量发展必由之路。深化改革开放是新时代发展关键一招,必将为高质量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活力。全面深化改革是一篇大文章。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全面启动,标志着全面深化改革在上层建筑领域有了新的突破。改革将进一步触及深层次利益格局的调整和制度体系的变革,改革的复杂性、敏感性、艰巨性更加突出。要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统筹领导,紧密结合深化机构改革推动改革工作,统筹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部署的改革举措和党的十九大部署的改革任务,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突出重点、攻克难点,着力推进国企改革、产权保护、财税金融、乡村振兴、社会保障、开放型经济、生态文明等关键领域改革。当前,深化改革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扎实推进我市机构改革。我们要从践行“四个意识”的高度来认识和推进我市机构改革,将其作为带动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次历史机遇,抓好改革组织实施工作,准确把握各项政策标准,严格执行各项纪律要求,确保改革工作压茬推进、相互衔接、有序开展,按照中央确定的时间节点稳步推进。把握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确保思想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干劲不减。二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放管服”改革是转变政府职能的“牛鼻子”,也是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的关键举措。这方面我市有不少好的做法,在全国率先实行“35证合一”,将多部门、多窗口办事压缩至一个窗口,日均新登记企业数量是改革前的倍。我们要大力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的问题,深化“互联网十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构建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体系,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让企业和群众到政府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在优化服务的同时,也要强化市场监管,使市场活而不乱,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三是推进国企改革攻坚。我市国有企业资产规模比较大,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深化国企改革,是其增强活力、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比如,XX集团通过实施产权制度改革、深化内部机制改革等,实现了转型发展,由一家濒临破产的企业发展成为行业龙头。要持续推进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四是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我市民营经济贡献了全市%以上的生产总值、%以上的税收、%以上的新增就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许昌县连续两年经济增速居全市前列,就得益于一大批优质民营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要以更大力度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聚焦企业反映较多的问题,在政策制定上精准发力,在政策落实上持续给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更好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因开放而崛起振兴,也必须以扩大开放赢得更大主动。当前,扩大开放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升开放通道优势。近年来,我市在这方面抢占了不少先机,但已经形成的优势还不够稳固,又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比如,继我市经济综合实验区之后,省又先后批复了个临空经济示范区,呈现出竞相发展的态势。我们要以更大力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全面提升“空中丝绸之路”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在枢纽功能提升、航线网络拓展、特色产业培育等领域实现新突破,加快建设连接和的空中经济廊道;加密“陆上丝绸之路”,不断提升运输水平;拓展“网上丝绸之路”,朝着“买全国、卖全国”的目标大踏步迈进;对接“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海铁联运,推进内河水运与沿海港口无缝衔接。二是提升开放平台优势。高质量建设经济综合实验区,高水平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高标准建设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积极申建自由贸易港,加快形成制度创新优势和发展优势。三是优化营商环境。根据有关研究机构发布的企业经营环境指数排名,我市在全省居位左右,这说明我们的营商环境还不够优。要把营商环境作为发展的“命门之穴”,强化亲商安商的意识,看看是否存在“只爱凤凰不栽树,只引投资不服务”的思想,是否存在“有政策欠落实”“新官不理旧事”等问题,实实在在为投资者排忧解难。要认真研究制定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措施,推动政务环境、法治环境、社会环境全面提升,以优质的制度供给、服务供给、要素供给形成招商引资的“强磁场”,让一流营商环境成为新标识。

第四,打好打赢三大攻坚战,补齐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短板。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跨越非常规的我国经济发展现阶段特有的关口,特别是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这三大攻坚战,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是补齐高质量发展短板的重点,必须全力打好。一要从政治高度来认识三大攻坚战。三大攻坚战都是总书记反复强调、亲力亲为抓的大事。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总书记为什么如此重视三大攻坚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让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要求;环境问题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能否得到人民认可。可以说,打好三大攻坚战,就像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对新中国的成立具有决定性影响一样,直接决定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我们千万不能把三大攻坚战看轻了,必须用更大的决心、尽更大的努力,拿出更加有效的办法,以更加扎实的作风投身到战役中。二要打好打赢三大攻坚战作为重大机遇。中央在打好三大攻坚战方面出台了大量政策措施,含金量很高,用好这些政策措施,就能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推动金融业健康发展,引导更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就能用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带动发展水平整体提升;就能以生态约束倒逼发展转型,催生新的增长点,拓展发展空间。比如,作为贫困县,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把抓好脱贫攻坚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在首批脱贫摘帽、兑现“三年脱贫”承诺的同时,还带动了改革发展稳定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实现了传统农业大县质的变化。当前,有的地方在推动工作时还缺少系统思维和科学谋划,习惯于就事论事,没有把打好三大攻坚战和推动当地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有的甚至把三大攻坚战当包袱,认为影响了发展。这些错误认识不解决,三大攻坚战就不可能打好。三要有针对性地解决突出问题。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方面,关键是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社会稳定风险摆在突出位置,充分认识严重性和紧迫性,摸清风险底数,认真查找地方政府债务是否可控、企业资金链会不会断裂,有哪些因素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公共安全、社会治安存在哪些薄弱环节等,坚持科学统筹、标本兼治,完善信息搜集研判预警机制、应急处置机制、社会矛盾常态化排查化解机制,确保不发生影响全局的事件。在脱贫攻坚方面,今年我市要实现个省定贫困县脱贫摘帽,可以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年。要深入贯彻习XX最近重要指示精神,把转作风、抓落实的导向更加旗帜鲜明地树起来,对出台的政策措施一件一件去落实,对贫困人口一户一户去帮扶,扎扎实实答好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首份重量级答卷。在污染防治方面,通过这次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和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生态环境质量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改善生态环境必须走绿色发展之路,否则永远走不出被动局面。比如,我市去年煤炭消费占比仍高达%、比全国高出约个百分点,是大气污染偏重的根源,不从这些问题入手,很难确保大气质量根本性好转。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和中央最近下发的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XX的理念,深化标本兼治,在坚持污染治理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同时,研究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结构的有效举措,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落地见效,从投资、生产、消费、生活方式等方面推进全方位绿色转型,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快建设美丽。

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导向明确。要抓紧出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办法,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挥棒”,引导各地区各部门主动对标看齐,对得上的加紧推,对不上的及时改,把目标找准,使精力聚焦,朝着高质量发展方向不懈努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