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基于微焦X-CT的碳酸盐岩孔隙结构精细表征

2023-02-18 来源:客趣旅游网
塑 U22Ⅲ3g U1M DOI:10.3969/j.issn.1006—6535.2016.01.029 基于微焦X-CT的碳酸盐岩孑L隙结构精细表征 赵新伟 ,许红 (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2.国土资源部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71) 摘要:利用微焦x~CT射线层析扫描技术,从精细化、定量化和无损化角度,对西沙海域中新统 碳酸盐岩样品的孔隙结构和微观非均质性进行了精细表征。碳酸盐岩样品的三元组构中,孔 隙、基质和矿物分别具有不同的CT值分布范围,通常孔隙的CT值均小于一70o HU。阈值分割 提取二值化图像确定了各切片的平均孔隙度变化,定量表征了岩石微观非均质性特征,其中处 于同一沉积相的XY-1、XY一2和XY-3样品的平均孔隙度大小和变化趋势各不相同,表明3 块样品的非均质性较其他样品更严重。三维重构后计算的孔隙度略大于传统压汞法测得的结 果,两者之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建立了三维表面模型和立体模型,清晰地识别出碳酸盐岩样 品中孔隙、基质和矿物的空间分布形态及其相互连通性。该技术为评估样品非均质性提供了 新的方法,也为估算渗透率和储层潜力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微焦x—CT;微观非均质性;孔隙结构;三维重构;碳酸盐岩;南海西沙海域 中图分类号:TEl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535(2016)01—0127-05 0引言 较高的三维图像和数据,基于阈值分割图像处理方 法实现了孔隙大小和孔径分布的定量分析。样品各 碳酸盐岩是全球最重要的油气储层,其油气储 组分的三维可视化为精确表征碳酸盐岩储层孔隙结 量约占世界油气储量的60%…。目前对碳酸盐岩 构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和新方法。 孔隙结构描述方法主要包括2类:一类是光学显微 1材料和方法 镜和电子显微镜,用来分析孔隙特征;另一类是传 统的压汞法和氮气吸附法,主要测试孔隙度等参 1.1样品特征 数l2 J。这些方法已经为人们熟悉并长期使用,但 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显微镜仅能观察孔隙的二维 研究样品均取自西沙海域中新统宣德组钻井 信息,无法展示孔隙的空间三维分布特征;压汞法可 岩心,普遍发生了白云化作用,原生孔隙的形态和 测量孔隙度、孔径等参数,但仅适用于相互连通孔 结构经历较大改造,形成大量次生孔隙,包括溶蚀 隙,对孔隙尺寸范围也有限制 J。此外,传统方法都 孔、铸模孔和晶问孔。主要对5块样品进行了扫描 测试,样品直径为5~50 mm,深度为400~546 m, 有一个共同缺点,即在制备样品过程中会破坏岩石 形成环境主要有礁格架相、礁坪和渴湖相等。此 的原生孔隙,产生一些人为孔隙,带来较大误差。微 外,对样品进行压汞测试获得了样品的孔渗性数 焦X-CT射线层析扫描技术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 据,其中孔隙度大小为15.50%~26.80%,平均为 种利用x射线对岩石进行扫描成像,进而三维重构 19.24%,渗透率为36 ̄10一~658x10一 m ,孔渗性 出孔隙空间展布特征的分析技术,其以快速、无损和 较好,易形成良好的储层。 三维显示为特征,可弥补传统方法的不足‘5 J。应用 微焦X-CT射线层析扫描技术对南海西沙海域部分 1.2实验设置与原理 碳酸盐岩样品进行了扫描成像,获得了大量分辨率 实验用CT扫描系统是中科院高能物理所与 收稿日期:20150817;改回日期:2015112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华北地台寒武纪碳酸盐岩生物丘的分布成因特征研究”(41472090,40472065) 作者简介:赵新伟(1987一),男,2011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现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在读博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碳酸盐岩沉积学和储层地质学研究。 第1期 赵新伟等:基于微焦x—CT的碳酸盐岩孔隙结构精细表征 13l 通性好,而直径较小的孔隙不连通,多呈孤立状分 布。 3讨论 通过x—cT扫描所得衰减系数和灰度图像的 CT值可很好地展示不同沉积环境中的岩心孔隙结 构特征,灰度图像的CT值可用于识别孔隙、矿物 和基质3种物质,对灰度图像进行阈值分割能计算 出切片平均面孔率,分析切片的平均面孔率变化可 揭示岩心内部的微观非均质性特征,这些都较传统 方法有很大进步。但微焦X—CT技术也具有一定 的局限性,首先,在三维重构时,图像阈值分割是关 键,分割结果会影响到随后的处理。例如在利用 CT值识别裂缝时,如果裂缝后期被水、矿物或者烃 类充填,导致裂缝边界的CT值与充填物的CT值 重叠,很难通过CT值分布来确定裂缝;其次,相对 于扫描电镜,微焦x—CT在量化方面分辨率偏低 (研究中为5~70 m),且并不能对孔隙类型特别 是晶问孔隙进行有效的区分。因此,结合扫描电镜 方法可更好的对样品中的孔隙、裂缝和矿物质进行 精细表征。 4结论 (1)碳酸盐岩样品的三元结构中,孔隙、基质 和矿物颗粒分别具有不同的CT值分布区问,孔隙 的CT值通常小于一700 HU,基质的CT值为-200~ 600 HU,而矿物颗粒的CT值则大于1 500 HU。 (2)分析各扫描切片的平均孔隙度变化可定 量阐释样品的微观非均质性,为评估样品非均质性 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估算渗透率和储层潜力提供 了新角度。 参考文献: [1]罗平,张静,等.中国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储层基本特征 [J].地学前缘,2008,15(1):36—50. [2]姚艳斌,刘大锰,蔡益栋,等.基于NMR和x—cT的煤 的孔裂隙精细定量表征[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0,15(11):1598-1607. [3]赵永刚,赵明华,赵永鹏,等.一种分析碳酸盐岩孔隙 系统数字图像的新方法[J].天然气工业,2006,26 (12):75—78. [4]白斌,朱如凯,吴松涛,等.利用多尺度cT成像表征致 密砂岩微观孔喉结构[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3,40 (3):329—333. [5]CNUDDE V,BOONE M N.High—resolution X—ray con— puted tomography in geosciences:A review of the current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J].Earth-Science Reviews, 2013,123(4):1—17. [6]GEIGER J,HUNYADFALVI Z,BOGNER P.Analysis of small—。scale heterogeneity inclasticrocks by using comput— eirzed X—ray tomography(cT)[J].Engineering Geolo— gY,2009,103(3):112—118. [7]彭瑞东,杨彦从,鞠杨,等.基于灰度cT图像的岩石孔 隙分形维数计算[J].科学通报,2011,62(26):2256— 2266. [8]IOVEA M,OAIE G,RICMAN C,et a1.Dual—energy X— ray computer axial tomography and diigtla radiography in— vestigation of cores and other objects of geological interest [J].Engineering Geology,2009,103(3):119—126. [9]BECKERS E,PLOUGONVEN E,ROISIN C,et a1.X—ray microtomography:a porosity—based thresholding method to improve soil pore network characterization?[J] .Geoderma,2014(219—220):145—154. [10]王家禄,高建,刘莉.应用cT技术研究岩石孔隙变化 特征[J].石油学报,2009,30(6):887-893. [11]OLIVEIRA M F,LIMA I,BORGHI L,et a1.X—ray mic— rotomography application in pore space reservoir rock[J] .Appl Radiat Isot,2012,70(7):1376—1378. 编辑王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