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三 我的朋友在哪里
作者:马三粉
来源:《江苏教育·心理健康》2019年第01期
一、让人烦恼的“野小子”
小P,9岁,三年级学生,留守儿童,特别好动,像个“野小子”。上课经常随便说话,乐于参加活动,成绩尚可,做事毛糙。小P从小就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父母长年在外开店。 班主任希望我能提供帮助,尽快解决小P好动、不遵守纪律、爱打闹的问题。小P告诉我她愿意咨询并期待得到帮助。小P说老师、同学都不怎么喜欢她,没有好朋友,邻居的小伙伴也不愿意跟她玩,为此她常常感到孤独、苦恼。小P希望我能帮她改掉管不住自己的毛病,让大家喜欢她,并交到好朋友。 二、“我行我素”的根源分析
认知行为疗法认为,个体的不良行为或消极情绪都是由不合理认知引起的,只要改变认知,就可以解决情绪和行为方面的问题。小P随便说话、打闹的本意是想吸引他人注意、寻求友情,但因为不懂与人交往的方法和技巧,引发了新的问题和矛盾,令她苦恼。焦虑、孤独、自卑等情绪感受,使小P遇到挫折时更敏感,容易动怒或实施打闹行为,导致更深的负性情绪和自我认知。
通过走访了解到,小P基本由祖辈抚养长大,爷爷忙于上班,奶奶爱打麻将,他们对孩子过于宽容、放任,同时对学习特别重视,周末都将小P送去培训机构补课。亲子关系淡薄和友情需求得不到满足,致使小P愈加自卑。 三、辅导帮扶,重塑自我 1.首次咨询。
首次咨询,目标是建立与小P的信任关系,确定咨询目标,树立信心。小P反映父母不关心她,老师、同学都不喜欢她,没人愿意和她玩,同学还常报告老师说她“打人”。一番倾诉和宣泄后,我对她进行了共情,她的情绪平和了许多。然后通过提问帮她确定具体问题,共同商定了咨询目标:增强自控力,学会管理情绪,学习与他人交往;同时多与家人相处,改善人际关系。布置作业:观察同学是怎样和朋友相处的,学习关注他人。 2.第二次咨询。
第二次咨询的目标是加深关系,识别、改善不合理认知和行为,指导交往方法。小P反馈与同学相处的情况,认识到交往时要让同学快乐。我通过谈话让她自我审查“同学报告她打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是什么情况,她觉察到自己是用“打闹”的方式与人交往。接着我让她同忆自己被别人“碰”的感受,体会被“碰”的不适感,改变她“交朋友就是一起玩闹”“打闹问题不大”的错误认知。小P表现出对交友的渴望,主动问我怎样交朋友。我指导她要大胆表达、真诚相处、尊重别人的习惯、乐于和朋友分享等,并通过模拟交往情境,让她体验到和朋友快乐相处的积极情绪。布置作业:留心观察自己与同学相处的情况。
这次咨询后,班主任反映小P有了一定的纪律性,其他人讲话时能专注地听;课间失去监管时,偶尔会以“打闹”的方式吸引他人注意。 3.第三次咨询。
这次咨询主要是巩固重建的认知及行为,学习控制情绪、化解冲突。反馈时小P谈了与同学相处能注意控制自己的行为,尽量不去“碰”别人,并认识到自己约束力不够。我让小P着重分享了与朋友相处的快乐,一方面巩固在实际生活中调节认知、情绪、行为的效果;另一方面激发其内在的潜能和信心,纠正“我不会交朋友”“我无能”的错误观念。通过观察视频学习化解冲突“五步法”:保持冷静一了解他人一多想办法一有效解决一寻求帮助,并进行情境演示,进一步改善其认知和行为。布置作业:做“小调解员”,协助老师解决同学之间的矛盾冲突。 咨询结束后我联系了班主任,请班主任多给小P表现机会,发动同学与她交往。班主任反馈小P喜欢帮老师做事,与同学的冲突变少,集体活动不随便插嘴了,能注意控制情绪。 4.第四次咨询。
这次咨询的主要目的是巩固咨询效果,改善社会支持。小P反馈,帮同学化解矛盾后感受到与他人相处要友好、宽容,我给予了鼓励。为了巩固咨询效果,我让小P同顾与父母团聚的快乐时光,并要求她担任“家校联络员”,向班主任汇报每周与父母交流的情况。咨询结束后,我与小P父母进行了电话沟通,请他们常与孩子交流,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温情关爱。 这次咨询后,班主任和同学反映小P的笑声多了,常向老师汇报父母的情况,大家信任她,选她当了小组长。家长反馈,小P明自不能让爷爷奶奶生气,受到表扬或高兴时会主动与父母分享,对父母的关注和依赖增加。小P说自己的朋友变多了,她觉得很开心。 四、反思启示,收获成长
儿童来访者对自己的求助问题、求助原因和咨询期望往往不能表达清楚,咨询师应予以充分的尊重、理解和积极关注,引导他们准确表达心理诉求,注重激发他们自我探索的内驱力,实现自我成长。
留守儿童最需要父母的陪伴关爱,父母要做到“离家不离爱”,经常与班主任、监护人联系,及时掌握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及行为表现。特别要建立好亲子关系,加强与孩子的交流沟通,给予正确的教育和引导,提供更多的情感性支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