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2020-09-02 来源:客趣旅游网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LT

高三历史

世界近代的科学、文学和艺术

开始。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为法国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奠定了科学基础。

生物学:

近代科学技术产生的原因:

经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发展。

政治——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建立;专利保护制度。 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宣传人文思想解除了人们的精神枷锁。

个人——科学家面向现实,重视实验,崇尚理性的精神。

天文学:

达尔文:进化论;《物种起源》;进化论的提出从根本上改变了19世纪绝大多数人对人类和其他生物在生物界中位置的看法,是对上帝造人学说的颠覆。 赫胥黎:《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从解剖学的角度论证了人猿同祖的学说,进化论逐渐被科学界所接受。

蒸汽机:

人类使用动力的变化:人力、畜力——风力、水力(自然力)——蒸汽动力——电力

瓦特:解决了工业革命的动力问题,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进入利润蒸汽时代。 富尔顿:1807年发明蒸汽轮船。 史蒂芬孙:1814年发明火车。

电力:

哥白尼:日心说——不仅改变了那个时代人们对宇宙的认识,而且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

伽利略:发现木星的四颗卫星,为日心说找到证据;开创了近代科学,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

物理学

爱迪生:电灯、电话、电影。

诗歌:

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创立微积分;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力学定律;《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意义:是经典力学和天文学的基础,也是现代工程力学以及与之相关的工程技术的理论基础。标志着人类科学时代的

2

浪漫主义:工业革命的推动;欧洲革命和改革成功后没有出现启蒙思想家所描写的那样,使人们普遍的感到失望。这种对现实的不满在文学上就出现了浪漫主义。

特点:文学上的自由主义;渴望冲破个性解放的思想藩篱;揭露丑恶的现实,憧憬美好的未来,体现理想主义。

拜伦:英国人;《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唐璜》——讽刺现代社会积弊的百科全书。 雪莱:《西风颂》。 评价(自己完成)

批判现实主义

高尔基:《母亲》

现代荒诞剧:《等待戈多》世界大战和经济大萧条的冲击,人们从理想主义的梦幻中惊醒,陷入迷惘、怀疑和苦闷之中。

特点: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用夸张怪诞的手法警醒世人,淋漓尽致地渲染苦闷、迷惘、虚无情绪和变态心理等精神创伤。 评价:

音乐和美术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社会矛盾尖锐,促使人们对社会现实进行冷静、深刻的批判。 司汤达:《红与黑》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资本主义世界的百科全书”。 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光辉与阴暗。 评价:

3

古典主义——贝多芬:《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

特点——作品构思广阔,形式宏达、洋溢着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的气息,蕴含着深沉的哲理。

原因——深受启蒙思想和革命的影响;追求自由和进

4

5

有几分真。就自己而论,也还记得怎样读了他的诗而心神俱旺\"。当时爱国青年喜读拜伦作品,主要是因为它

A.与文学革命运动的方向一致 B.继承了欧洲古典文学的传统

D.充满追

C.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特质求自由和解放的浪漫主义精神

13、被西方教会势力指责为“意在扰乱对神的信仰,

企图毁灭上帝”,而中国启蒙思想家严复则认为“其彰人耳目,改易思理,甚于奈端(牛顿)氏之天算格

致”的学说是

A.日心说 B.进化论 C.量子论 D.相对论

14、下列哪些事件冲击了封建神学,推动了生物学的

11、毕加索曾这样形容自己的艺术风格“上有没灭绝吧”发展的是 这种艺术风格是 ①文艺复兴 ②宗教改革 ③启蒙运动 ④资产阶级革A.现代主义 B.古典主义 C.现实主义 命 ⑤工业革命 D.浪漫主义

12、下列四幅作品,从创作风格判断,出现最晚的应该是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⑤

15、20世纪爱恩斯坦的相对论提出是物理学的一场变革。它?

A.否定了经典力学体系 B.打破了绝对的时空观

C.彻底解决了19世纪以来物理学面临的危机 D.标志着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开始进入微观粒子世界

6

16、物质、能量、信息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要素,但人类对三者的认识和应用却不是同步的。下列

与此相关的科技成就依次是

A.原子能利用——经典力学——相对论——互联网 B.相对论——原子能利用——经典力学——互联网 C.经典力学——互联网——原子能利用——相对论 D.经典力学——相对论——原子能利用——互联网

答案:1——5 B C D D B 6——10 B C A B D 11——15 A A BA B 16 D 高三历史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总论

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和救亡图存以及反封建相结合;经历了“器物”“制度”“思想”这样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经历了:被动接受(洋务运动)到主动选择学习(辛亥革命)的过程;经历了盲目学习全盘接受到把外来理论和经验同本国的实际相结合的过程。

五个阶段: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地主阶级主导学习“器物”;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资产阶级主导学习“制度”;从新文化运动到五四运动——资产阶级主导学习“思想文化”;从五四运动到中共成立——无产阶级主导学习俄国再到“走自己的路”;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现在——把外国的经济建设经验与本国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

地主阶级

:中国传统文化在经历了几千年后到近代遇到了“未

有之变局”,面对着西方文化的挑战,近代中国的有识之士不断向西方学习,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改造先后出现了“抵抗思想”“洋务思想”“维新思想”“革命思想”还有“新文化思想”,产生了“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正是由于这些思想和理论的产生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

学习本专题要抓住一个主题、四个特征、五个阶段。

抵抗派:原因——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冲击的加剧,中国与西方世界联系的扩大;了解西方、抵御未来侵略。

代表:林则徐、魏源 主张: “师夷长技以

制夷” 局限:没有付诸实践。

评价——开创了近代由爱国而研究学习西方的

先河。从此之后、为抵御外侮谋求民族与国家独立自

7

一个主题:“中国向何处去”。

四个特征:学习西方是为了独立、民主和富强,

强而探索、学习西方,逐渐成为中国近代的思想主流。 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洋务派:原因——清政府内忧外患;是否采用西方文化变革社会。

代表: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大;西方思想的涌入,特别是进化论思想的输入;康、梁等维新思想家的大力宣传。

代表——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

主张:“自强”“求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学: 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每中国传统的政治体制和文化。西学:西方的自然科学、个代表人物的主张同学们自己完成) 思想和政治体制以及文化)。

评价:洋务派向西方学习大体上还是局限在

物质文化的层面,没有涉及政治体制问题。冲击了传统的“夷夏之辨”的保守观念,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最终失败;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

比较:相同点——都是地主阶级;都主张学习西方; 不同点——抵抗派仅仅是提出主张,没有付诸实践;洋务派把抵抗派的主张付诸实践。

农民阶级

特点——把西方资产阶级的学说与儒家的传统思想相结合,宣传西学。

评价:是近代先进知识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真

理的一次爱国运动、也是这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对封建思想进行了批判,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是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把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推进到制度层面。最后失败了。

革命派

:1、旧三民主义:原因: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

国的工具;各种救国方案的失败,民族危机加深;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西方革命思想的传入;明末清初民主思想的影响;孙中山等人走上革命道路。 代表——孙中山等

主张——暴力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国;民

洪仁玕——《资政新篇》先进的中国人最早

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由于阶级的局限性和时代的限制没能实行。

资产阶级 维新派

:原因:洋务运动弊端的暴露促使了人们的反思;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其核心是民权主义);(孙

8

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与西方的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其一、增加了“民革命”的内容。原因是当时的中国是由满人统治的,同时还受到西方列强的统治,故要进行民族革命,在当时有个口号是“反清复明、反满复汉”最具代表性;其二、增加了“民生”的内容。这点是孙中山的革命思想与西方的最大不同。因为孙中山考察欧美各国后发现西方国家民权问题搞得很好,但是贫富分化民生问题非常严重,要真正解决民生问题还要再来一次革命,所以孙中山才提出三民主义,毕其功于一役。民生主义在不同阶段的内涵不同:提出的当时是为了“平均地权”,到国共合作时期又增加了“节制资本”的内容。)

评价:进步——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

纲领;集中代表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方面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发展经济的愿望,是孙中山指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局限——带有明显的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没有明确提出反帝要求和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2、新三民主义;原因——十月革命的影响;共产国际的帮助;孙中山历次斗争的失败;北洋军阀的专制统

9

治。

内容: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变化:民族主义:反满——反帝、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民权主义:反对专制、建立共和国——授予反帝和反军阀的一切团体和个人自由和权力。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

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评价: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基本相同,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国民革命运动在全国范围内的开展。

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又是相互联系密切的概念。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实质和内涵,新三民主义如果缺少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就是假三民主义。我们常说蒋介石叛变革命主要是指他违反和抛弃三大政策,只是打

着三民主义的旗号罢了。

激进派

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局限在知识界;对东西文化存在着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片面性;提不出切合实际的反帝反封建方案;不能给中国人民指明正确的道路。

实业派:

: 原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专制制度;资本主

义经济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思想的传播;袁世凯复辟,复古逆流思想的产生;历次救亡运动的失败;一批具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的推动。

代表: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 主张: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前期的核心内容。陈独秀);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陈独秀、鲁迅);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胡适、陈独秀)。

新文化运动的开始: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发表《敬告青年》提出“科学民主”的旗号。

指导思想:民权、平等以及进化论。 办学方针“兼容并包、思想自由”。

评价: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是知识分子受到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基础;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推

10

原因:一大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

的侵略,中国民族工商业获得了一次发展的机会;辛亥革命也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较为有的社会条件.

代表:张謇、周学熙等 主张:民主共和、实业救国。

评价:对外国经济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实业救国”思潮是爱国的和进步的。中国民族工业处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夹缝中,不可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不可能得到正常的发展,实业救国也只是一种空想。

补充: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都是反封建的资产阶级运动;反封建的斗争一次比一次彻底。 无产阶级:

背景:政治——北洋军阀统治政治腐败;经济

——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队伍壮大;文化——新条件。

毛泽东思想

沉重打击了封建势力;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思想,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创造了

它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

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中国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而形成的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适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背景:1、20世纪前中期世界和中国政局的

变动 。

2、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和革命运动发展

的客观需要和历史产物.

3、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运动的发

展.

4、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列宁主

义的传入与传播.

5、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人民革命是毛

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实践基础 历程 发大革《中国社会坚持无产阶解决了端 命时各阶级的分级对革命的民主革

11

期 析》《湖南农领导权。依靠命的根民运动考察农民进行革本问题 报告》 命。 形土地《井冈山的工农武装割开辟了时期 之火可以燎城市,最后夺的革命原》 取全国胜利) 道路。 主主义总路革命的线,解决了领道路。标导阶级、革命志着毛目标、革命前泽东思途。 想的成熟。 成 革命斗争》《星星据(农村包围一条新成抗日《新民主主确立了新民指明了时期 熟 战争义论》 指导地位确立 中共《论联合政指出当时中指明了七大 府》 国存在着两中国社个命运、两个会的前前途。 途。 时间 文章 内容 影响

新发解放《论人民民指明了由新为民主战主专政》《论民主主义向革命的新中国义、毛泽东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理论基础;总结我国和国际社会主义事业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形成过程:酝酿(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产生(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的政策)——逐步发展(十二大提出建设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十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成熟和体系化(南巡讲话、十四大提出建设市场经济目标、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指导思想)。 基本内容:

发展道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路 发展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段 发展战现代化的战略步骤(三步走)和战略略 务 证 12

展 争、十大关系》社会主义过胜利和新中《关于正确度的总任务 立后 部矛盾》 国成处理人民内提出了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建做了准设的方针;创备;为中造性的突出国社会两类不同性主义建质矛盾学说。 设指明了方向。 理论精髓: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意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取得民主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也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根源。

注意:毛泽东思想不包括晚年的错误,只包括其正确的东西。

邓小平理论: 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

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目标 两极分化,共同富裕 根本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除贫困,消除政治保四项基本原则 背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马克思列宁主

领导核中国共产党 心 依靠力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各族人民,量 一 外部环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坚持独立自境 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扩大对外开放 理论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意义: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相结合的产物。科学的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水平,指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益。 理论精髓: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意义: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的宣言书,是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民族复兴的思想武器。

科学发展观:(略)

爱国统一战线 祖国统一国两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三民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中国革命论 邓小平理论——建设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建论 科学发展观——发展论

孙中山的贡献:创立三民主义学说、领导辛亥革命、建立共和国、颁布《临时约法》。

毛泽东的贡献:创立毛泽东思想、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中国、领导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邓小平的贡献:创立邓小平理论、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关系。

都遵循实事求是原则;都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

13

背景:世界形势多变、政治多极化、经

济全球化;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面临新问题。 过程:2000提出——2001“七一”讲话做了深刻阐述——2002十六大确立为指导思想。

内容: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新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都坚持了与时俱进;后种理论都是前种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继承和发展。都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起到了指导作用。

一、选择题

1、有人说:“康有为不是一个政治家,实是光绪帝和全中国的不幸。假如康氏能像他的热情那样,他也许在十三年前展开维新,早就带来了未来中国。”这段话主要说明

A.只有政治家才能带来“未来的中国” B.康有为性格对维新运动的重要影响

C.康有为性格中的弱点与优点 D.改革家应兼具谨慎与热情的性格 以今日之见

A.该书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并不科学,但警醒国人的作用巨大

B.该书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在中国思想界

14

起了振聋戋发醒作用

C.该书的理论是中国近代革命派的重要思想武器 D.该书是中国近代第一本介绍西学的著作 3、近代有学者呼吁,青年人应该摆脱是非荣辱听命他人的奴隶地位,脱离无常识之思、无理由之信仰的蒙昧时代。由此他主张

A.求强求富 B.变法维新 C.共和革命 D.民主科学

4、徐继畲在《瀛环志略》中对华盛顿有如下评述:“呜呼,可不谓人杰矣哉!米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这表明作者

A.鼓吹共和制,反对君主制 B.对君主C.已成为洋务运动的先驱 D.主张仿效美国发展资本主义

5、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下列言论属于维新派的 是

2、严复译著的《天演论》被誉为“中国西学第一”。制的反思走在时代前列

A.“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B.“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

C.“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 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

D.“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

6、《新青年》创刊即大力提倡民主与科学,但其后十余年间所发表的专门论述民主与科学的文章并不多。尽管如此,“民主”与“科学”被认为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基本口号。这主要因为民主与科学是 AC

..

改西

造方

中兴

国起

的的

迫历

切史

要经

B.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 D.倡导文学革命的需要

7、诗人徐志摩(1896-1931)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

A.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 B.新青年追

15

求“德先生”和“赛先生”

C.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 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

8、某思想家在20世纪初大声疾呼:“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其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天已耳!”从中可见,该思想家A.打破保守观念,为新文化营B.剔除传统糟粕,重建儒家信C.宣扬改革理念,为康梁变法 D.遵循进化理论,任凭自然选择

然淘汰主张

造空间 仰

造声势

求 9、右图为1878年天津首发的中国第一套邮票中的一

枚。

验 与该邮票设计理念无关的是

A.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B.近代西方文化的影响 C.“师夷长技”的思想D.兴民权、倡新学思想 10、“九州缩地凭挥翰,四海披图当泛槎(木筏)”。这是近代诗人张维屏对一部著述的称赞。这部著述是 A.《海国图志》B.《资政新篇》C.《变法通议》D.《孔

子改制考》

11、迄今所知,在中国出版的书刊中,最早介绍马克思的是1899年上海广学会编译的《大同学》,其中称:“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由此可见 ①新兴的中国工人阶级找到了自己的领袖 ②当时介绍到中国的马克思身份是“工人领袖”

③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④当时的介绍者连马克思是哪国人都没有搞清楚

发展观。据此判断他是

A.顾炎武 B.林则徐 C.洪秀全 D.严复

13、历史上大凡激烈变革和动荡的时代,总不免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要砸烂一切旧传统的革命倾向,一种是要维护旧传统的保守倾向。中国历史上符合这种

现象的时期有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①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 ②7世纪初期

D.②③④

③20世纪初期

12、”君为主,则必尧舜之君在上,而后可久安长治;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民为主,则法制多纷更,心志难专一。究其极,不为

D.①③

流弊。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

亦得以下逮”.根据材料和所学,判断这段文字的作14、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指出:在这

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能够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者是

A.魏源 B.王韬

C

仁 D.胡适

13、图六为某名人陵墓护栏上镌刻的文字,其含义反映了该名人的社会

16

A.朱熹继承并发展了儒学 B.康有为借用孔子的名义宣传维新思想

C.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眼中的孔子 D.法国启蒙思想家笔下的孔子 15、下图是1908年《申报》上刊登的一幅反映清末立

宪的漫画,作者的意图是 蒙方面的局限性认识不足

C.肯定了反对专制、追求民主的愿望 D.基本上不符合辛亥革命的历史事实

A.立宪制度与君主专制一脉相承 B.立宪制度与君主专制性质相同

C.立宪制度与君主专制不能相容 D.立宪制度与君主专制互不相干

16、下边是份售书广告,其中有可能在洋务运动中成为畅销书的是

18、1917年,李大钊撰文指出:“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宪法者,现代国民自由之证券也;专制不能容于自由,即孔子不当存于宪法。今以专制护符之孔子,入于自由证券之宪法,则其宪法将为萌芽专制之宪法,非为孕育自由之宪法也。”李大钊在此强调的是

A.批判封建皇权 B.反对尊孔复古 C.捍卫《临时约法 D.倡导科学精神

19、李大钊说:“历史的真实,有二意义:一是说曾经

A.①⑤ B.②④ C.③⑤ D.①③

17、辛亥革命“不过是宗法式的统一国家及奴才制的满清宫廷瓦解之表征。至于一切教会式的儒士阶级思想,经院派的诵咒书符教育,几乎丝毫没有受伤”。这一评价

A.代表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认知水平 B.对思想启

17

遭遇过的事的记录是正确的,一是说关于曾经遭遇过的事的解喻是正确的。前者变动的比较少,后者则时时变动。”这是因为( )

A.历史学是人文学科,具有不确定性 B.历史学家阐述历史,难免主观因素

C.人类知识不断增长与历史观的变化 D.历史认识总是越来越接近历史真实

20、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宣称“批评时政,

非其旨也。”这预示着新文化运动 将思想革命作为救国的根本 以陈独秀的右倾思想为指导 21、下图是一份报纸的号可获取的准确信息

外,从中

主义性质的,加上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加上个体经济,人民共和国的集中主要经济成分。”这些构成了 济形态

C.社会主义经济形态 D.半社会主义经济形态

23、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中共七大 B.遵义会议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开国大典

A.纯粹是一场学术文化运动 B.加上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就是 C.旨在推翻当时的共和政体 D.A.旧民主主义经济形态 B.新民主主义经

是 A.开国人创办政论性报刊之先 B.使用白话文报道新闻

C.抨击国民政府失败的外交政策 D.表明工人阶级已登上政治舞台

24、

电影《高考1977》反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如果让你老设计这场考试的场景,可能出现的是

A 背景音乐:反映粉碎“四人帮”的歌曲 B 外景:考场门口悬挂这“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横幅

C 内景:考场中张贴有实施“科教兴国”战路略

22、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的标语

“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半社会D 特写:作文题目“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

18

讨论’”

25、根据毛泽东同志的论述,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理解不正确的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终结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之间的过渡阶段

B.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新民主主义革命禁止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新民主主义革命为社会主义革命创造前提 26、列宁在辛亥革命后指出,孙中山的思想首先是同“防止资本主义的愿望结合在一起的”。列宁具体指的是孙中山的

A.民族主义思想 B.民权主义思想 C.民生主义思想 D.国民革命思想 二、非选择题

27、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史书多以纪传体编撰而成。 “盖纪者,编年也; 传者, 列事业。 编年者, 历帝王之岁月……; 列事者, 录人臣之行状。 ”

历史者, “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

19

公例者也” ;史家必 探察“国民全部之经历及其相互之关系” ;史学者, “国民之明镜也, 爱国心之源泉也” 。

— —据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回答问题:

据材料一,古代纪传体史书记载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梁启超的 史学观受到哪些思想的影响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泰西风俗,以工商立国,大较恃工商为体,恃商为用,则工实尚居商之先;士研其理,工致其功,则工又必兼士之事……夫泰西百工开物成务,所以可富有以激励之之故也……中国果欲发愤自强,则振百工

— —据(唐)刘知几《史通》 可强,可大可久者,以朝野上下敬之慕之,扶之翼之,

以前民用,其要端矣。欲劝百工,必先破去千年以来科举之畦珍,朝野上下,皆渐化其贱工贵士之心。 ————薛福成《振百工说》

回答问题: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薛福成等早期维新思想家关于工商业的主要观点,并分析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29、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苟有新民(指经过思想启蒙和教育培植而具有公民权利责任意识的新国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非尔者,则虽今日变一法,明日易一人,东涂西抹,学步效颦,吾未见其能济也。

——

20

梁启超《新民说》(1902年)

材料二吾国之社会,其隆盛耶?抑将亡耶?……予所欲涕泣陈词者,惟属望於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青年乎!其有以此自任者乎?……谨陈六义……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三、进取的而非退隐的……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六、科学的而非想像的。

——陈独秀

《敬告青年》(1915年9月)

材料三欲改造吾国民之德知,俾之脱胎换骨,涤荡其染于专制时代之余毒,他者吾无望矣,惟在染毒较少之青年,其或有以自觉。此……之所以专对我菁菁茁茁之青年,而一陈其忠告也。

——高一涵《共和国

家与青年之自觉》(1915年10月)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位作者提出培植“新民”与“新青年”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陈独秀期望培育的“新青年”“新”在哪里,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精神。

(3)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梁启超“新民”理念与陈独秀“新青年”理念之间的关系。

30、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1958 年 5 月,毛泽东发表讲话说: “我

21

们……是先生救出来的学生,应当高明些,后来者居上嘛!我看我们的共产主义,可能比苏联提前到来。 ”

——转引自沈志华等

《战后中苏关系若干问题研究》

问题:

(1) 在向“先生”学习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探索了一条怎样的中国式革命道路?1958 年前,新中国取得了哪些建设成就?

(2) 为了“后为者居上”,毛泽东发动了哪些运动?这些运动出现严重失误的主要原因 是什么?(4 分)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 对我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有何历史意义?

答案:

11——15 BB D 13、D B C

16——20 C A B C B 21——26 C B A A C C 二、非选择题:

27、统治者的活动;西方的平等思想、进化论思想、救亡图存思想。

28、观点:工商立国、与列强开展商战;破除传统,培养和重用工商人才。

22

背景:重农抑商、闭关锁国、落后于西方工业国家;列强侵略和对华商品资本输出;洋务运动。

29、1)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失败(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有名无实),使他们意识到,以旧国民、旧心理驾驭新制度是不能取得成功的。必须通过思想启蒙改造国人意识,培养新的国民,为社会变革奠定基础。 (2)“新”在成为自主的、进步的、开放的、富于进取和科学精神的新青年。集中体现了民主与科学的时代精神。

(3)梁启超提出要建立新国家必须先培植新国民,突出了国民素质与国家兴衰、社会进步之间的重要关联。陈独秀继承发展了梁启超的“新民”思想,将目标具30、(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短时间内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2)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会运动。忽视经济规律;超越国情。

(3)第一次比较系统的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指

一、选择题:1——5 B A D B C 6——10 A B A DA 体锁定在“新青年”上,更符合实际

导中国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

2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