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家校联系现状的调查报告
【摘 要】通过对湖北省H市三所教学管理风格上有明显差异的小学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小学家校联系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家校联系次数偏少、时间难以协调,方式和内容单一,家校双方消极参与、实际效能低,联系现状与家长期望值差距较大四个方面。报告对存在的问题和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揭示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小学 家校联系 现状 对策
学校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主阵地,家庭是教育子女的重要基地。家校双方只有以沟通为基础,相互配合,合力育人,才能形成积极的教育影响力并作用于孩子。因此,家校联系工作必须受到高度重视。
一、调查概况 1.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湖北省H市三所较有代表性的小学:广场小学、市府路小学、英才小学。共发出调查问卷200份,回收187份,回收率为93.5%;有效问卷181份,有效率为90.5%。
2.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重点是小学家校联系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对家校联系中出现的问题、家校联系现状与家长期望之间的关系及其中原因进行分析,并对此提出对策建议。
3.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法:本研究采用的工具为自编的调查问卷。问卷包括个人基本信息(您的孩子是否是独生子女及其所在的年级、您的学历)和15道选择题。
(2)文献法:借助图书馆和网络,搜集国内外关于小学家校联系的相关研究资料,作为本次调查研究的基础。
(3)访谈法:与部分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学生家长、小学生进行了深入的访谈,以发现问卷中所体现不出的深层次因素。
4.数据处理
调查采访数据由小组成员输入SPSS11.5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分析,以单变量描述和多变量交互分析为主要统计方法,尽量保证数据分析的客观性和精确性,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和科学性。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调查发现,小学家校联系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联系次数偏少、家校双方时间难以协调 小学家校联系的次数偏少(详见表1),通过深入访谈和调查得知,影响家校联系次数偏少的原因主要在于家校双方的时间难以协调。在家长看来,家校联系存在的问题52.5%是来自时间问题。如家校联系的时间安排上有冲突,许多学校的家校合作活动只是围绕几个大的时段进行,如学期初、学期末和节假日等,其他时间则偃旗息鼓;而大部分家长整天忙于工作,很难抽出成块时间参与学校教育,有空的时间段又与学校教育管理的时间矛盾,因此,双方联系的时间难以协调。
2.家校联系的方式和内容单一
有效的家校联系需要家校双方进行频繁而真诚的交流沟通。调查发现,小学
家校联系的方式和内容都比较单一(详见表2和表3),从而影响了家校联系的效果和教育质量。
“目前,学校与您联系的主要方式有哪些?(可多选)”一题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在众多方式中,较传统的家长会(79.0%)和电话短信沟通(63.0%)为主要方式。而其他方式,有的是由于实施条件的限制(如“电子邮件等网络联系方式”),有的是由于某一方消极配合(如“教师家访”)等原因,采用得比较少,由此可见,家校联系方式比较单一。
由于家校合作的活动缺乏整体的策划组织,随意性、盲目性很强,另外,由于家校双方教育观念的差异、态度和个人素质等也不同,导致家校联系的主要内容只是围绕小学生的学习成绩,很少探讨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问题。根据我们的调查,家长普遍认为,在家校联系的过程中,以学习成绩为主要内容的占84.0%,而家校双方共同探讨学生的道德品质的仅占7.7%,身体健康方面占3.9%,心理状况方面仅占1.7%,由此可见,小学家校联系的内容也是比较单一的。
3.家校双方消极参与,实际效能低
家校联系是双向的活动,只有家校双方积极主动,才能取得好的效果。但从调查和访谈得知,由于家长和学校领导、教师的知识、能力、技巧、时间等方面的原因,造成某一方或双方在家校联系过程中消极参与、实际效能低下的现状。
从学校方面看,首先,当家长要求介入校内日常运作和决策时,他们怀疑家长的决策能力,认为家长介入学校教育是在监督、挑毛病,甚至只会画蛇添足,他们担心职业和形象受到挑战和威胁,所以往往倾向于自我保护并产生某种程度的消极情绪。其次,学校对于家校联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整体计划,难以与积极参与的家长相互配合,时间上的连续性和效果上的强化较差。访谈中还了解到,部分教师几乎从未与学生家长进行过真诚的交流沟通,也缺乏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和技巧,这些对于进行有效的家校联系也不利。
有效的家校联系还与家长的认知水平、教育和沟通的能力与技巧、工作时间的安排等因素有关。家长受教育的水平,可以部分地表示家长的教育和沟通能力,调查结果显示,大学及大学以上学历的家长与高中和初中学历的家长在与学校联系的主动性上具有显著性差异,显著性数值分别为0.028和0.047(详见表4)。受教育水平即认知水平越低的家长,往往越是怀疑自己的教育和沟通能力,缺乏教育技巧,因此,在家校联系过程中表现得比较消极。另外,有的父母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完全推给了学校,从思想上放松了对孩子的教育。持有这种思想的家庭一般不会热心参与对其子女的教育。
注:Sig.0.05,表示差异不显著。
4.家校联系现状与家长期望值之间的差距较大 家校联系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学校,学校应在家校联系的管理和投入上起主导作用,为了不断完善家校联系工作、满足家长和孩子对学校教育的要求,作为学校领导和教育工作者,必须了解家长对家校联系的期望和看法。
在针对家长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家校联系现状与家长期望值之间的差距仍然较大。从家校联系的方式上来看,当前的每一种联系方式与家长期望的方式之间都具有显著性差异,家长会、教师家访、书信、教师的邀请、电话短信沟通、电子邮件等网络联系方式、家校联系手册、接送孩子时交流等当前现状与家长期望值之间的显著性分别为0.063、0.000、0.009、0.000、0.001、0.000、0.000、0.000(详见表5),这从个方面说明当前的家校联系的方式渠道过于单一,不能满足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情况的需要。再从家校联系的内容上来看,当前家校联系探
讨的内容以“学习成绩”为主,占84%(详见表3),而家长期望探讨的内容,在“学习成绩”的选择上与现状存在着显著差异,显著性为0.000(详见表6);据了解,不少学校组织家校联系活动之前,并没有进行整体策划,对于交流的具体内容并未进行充分的准备,每次家校联系活动就是谈孩子的学习成绩,很少真正讨论家长们对于孩子身体健康、心理品质等方面的看法和建议。虽然有的家长对学校的要求过于苛刻,但现状与期望有如此显著的差异反映出来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注:“a”代表家长会,“b”代表教师家访,“c”代表书信,“d”代表教师邀请,“e”代表电话短信沟通,“f”代表电子邮件等网络联系方式,“g”代表家校联系手册,“h”代表接送孩子时交流。Sig.0.05,表示差异不显著。
注:“a”代表学习成绩,“b”代表身体健康,“c”代表心理状况,“d”代表道德品质,“e”代表其他方面表现。Sig.0.05,表示差异不显著。
总之,当前的家校联系现状不容乐观。诸多问题,亟需从理论和实践上加以研究和解决。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小学家校联系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家校联系次数偏少、时间难以协调;二是家校联系的方式和内容单一;三是家校双方消极参与、实际效能低;四是家校联系现状与家长期望值之间的差距较大。
(2)虽然H市大部分小学的家校联系工作质量整体上比往年有所提高,但当前的家校联系现状与家长的期望值仍有较大差距。而在提高家校联系工作质量和实际效能的过程中,家校双方的换位思考和彼此谅解、相互积极配合等非常重要。
2.建议
(1)与家长共同制定科学的家校联系工作方案,增强联系的计划性和连续性。为了解决家校双方的时间难以协调、每学期家校联系偏少的问题,学校应在每个学年之初,与家长共同协商,制定一套科学的家校联系工作方案,将本学年将要进行的家校联系活动计划、时间的大致安排和分配、采用的家校联系方式及每次家校联系的主题内容等纳入其中,使双方提前熟悉各项工作活动,有效安排协调自己的时间,以保证家校更好地配合,增强家校联系时间和活动的计划性和连续性。
(2)构建家校互动的方式体系,丰富家校联系的主题内容。①畅通双向的信息交流渠道是实施有效的家校联系的关键所在。应将传统的以学校为主的方式如“家访”“家长会”等与新型的以家庭为主的“校访”等方式结合起来,如设立家长学校、试行在国外已较多见但在我国几乎还未出现的“家校研讨会”等方式,通过家庭与学校双方的共同努力探究构建双向互动的家校联系方式体系,摆脱家校联系方式单一的现状,提高家校联系的水平和质量。②加强学校、学生和家长三方的沟通交流,适时调整家校联系的具体内容,丰富家校联系主题。每次家校联系活动开始之前,学校应与学生沟通交流,从学生的具体需要出发,不仅是学习成绩,更应重视学生心理、道德品质和身体健康等方面的发展动态,拟出详细的活动方案交与家长,让家长提前做好互动准备。在家校联系的具体过程中,可引导学生参与进来,家校双方共同倾听孩子的心声,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和途径。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家校联系内容的实效性。
(3)明确重要性,积极参与,相互配合,提高家校联系效能。影响家校联系实际效能高低的关键因素在于学校的态度和家长的素质。因此,只有改变学校
的消极态度,提高家长的素质,才能创设和睦的家校合作气氛,取得预期的家校合作效果。① 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必须认识到家校联系的重要性,提高对家校联系的认识水平,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积极制订学年家校联系工作计划,策划和组织一些大型的有意义的家校联系活动,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家校联系的宣传。二是要全面提高教育工作人员尤其是教师的素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要引导广大教师改变封闭教育体制下形成的传统保守的心理,培养他们对于家校联系的积极主动的精神状态和行为倾向。三是要经常召开家长教育知识培训,为家长提供有利于促进家校联系与合作的教育资源,宣传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指导家长协助参与学校教育工作。② 家长应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身素质,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家校联系工作和教育工作。作为家长,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要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不断地主动学习,提高自身的知识修养与道德素质。二要改变自身不利于孩子发展和家庭和睦的个性特征,提升和完善自身人格,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孩子成长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和需要,才能针对孩子的实际情况主动与学校沟通联系。三要虚心接受学校组织的家长教育知识培训,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
(4)以学校为主阵地,努力完善家校联系工作,缩小现状与期望的差距。第一,物质保障。政府和学校都应加大对家校联系工作的投入,建立并完善相应的硬件设施,为有效的家校联系创造必要的条件。第二,制度保障。学校应在当地相关部门的指导和配合下,诚邀学生家长共同制定科学的家校联系工作制度,统一认识,明确分工与合作,确保家校联系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第三,组织协调。政府在构建家校合作关系的过程中需发挥宏观调控与组织协调、督导的作用,而学校应发挥具体的家校联系活动的策划、组织与落实的作用。第四,思想建设。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和教师,必须重视思想方面的建设,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调整心态。第五,队伍建设。加强教师家校联系方面的理论与技能的培训,在家校联系过程中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针对家长开展一定的教育培训,帮助家长走出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等方面的误区;培养建设一支专门从事家校联系工作的队伍,为家庭、学校和社会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咨询。第六,宣传动员。学校应在家校联系工作开展之前、之后和过程中,重视家校联系的宣传,动员广大家长和社会各界以积极正确的态度看待家校联系和教育工作,通过正确科学的方法参与到家校联系中来,共同促进教育事业和孩子的发展。
四、结束语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因此,家长应积极、主动、理智地参与学校教育,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学校要高度重视家校联系工作,加强对家校联系的管理与投入,结合本校实际,整合共享学校、家庭乃至社区等方面的教育资源,满足广大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期望和学生健康发展的需要,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进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