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东汉末年乱局,了解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意义。 2)知道三国鼎立政权的名称、政权建立者和定都地点。 3)知道北魏是由鲜卑族建立的政权,实现了北方的统一。 4)了解孝文帝改革的内容,理解孝文帝改革的历史意义。 2方法与过程
1)通过读图填表,了解魏晋南北朝政权更替与特点。
2)通过对孝文帝改革影响的评价,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 3)通过学习材料,认识民族融合是双向的过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曹操统一北方以及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中国由分裂割据走向局部统一,由混战趋向相对稳定的过程,是历史的进步。
2)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前进。 二 重点与难点
1 重点: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2 难点: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三 课时:1课时
四 课前准备:课件、学生活动表
五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导入 教师活动 展示秦朝、汉朝、东汉地图以及汉末军阀割据地图。 出示民谣“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犹不生”, 根据《东汉末年割据图》分析能结束战乱的人选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58页第一段,从政治、用人、经济、军事四个方面来看看曹操的作为。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通过地图对比,东汉末年割据状态点出时代特征,导入新课。 帝国分裂 袁绍与曹操 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 用人:唯才是举 经济:组织屯田 军事:官渡之战 出示曹操统一北方示 意图,引导学生得出官渡之曹操统一北方 战的影响。 展示诗句:“老骥伏枥, 培养学生读历史地图,获得相应的历史信息,分析汉末军阀情况。 阅读课本,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通过示意图得出官渡之战影响 通过诗歌引入赤壁之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引出曹操南下统一中国遇到阻碍——赤壁之战。 展示《赤壁之战形势》图,简述赤壁之战。 指导参照课本和地图册完成表格一《三国鼎立》 过渡 填写活动表格 三国鼎立局面的确立使国家由分裂走向了局部统一。而后魏国重臣司马炎建立西晋,全国统一。可惜,西晋也是个短命的王朝(280-316),国家很快又陷入了四分五裂中。 指导学生观察地图册17,18页,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政权更替图。并思考这些朝代的更替有何特点? ppt简介孝文帝 导入汉化改革之迁都 观察北魏迁都图,引导学生回答迁都的三项原因 孝文帝改革具体内容 提问孝文帝改革对鲜填写表格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国家是分裂;但分裂中仍有局部统一;北方政权大多是少数民族建立的 观察地图,回答问题 学生介绍太子反对迁都的故事 四位学生介绍孝文帝改革的具体内容。 学生1 服装变化 学生2姓氏变化 学生3婚姻变化 学生4 官制变化 战 结合地图,完成表格,完成三国政权建立的知识点学习。 民族融合 培养学生观察地图的能力,并能对规律性的变化得出一定的结论 通过观察地图,分析平城状况,得出迁都的原因 通过小故事的讲述,表现出孝文帝改革的强烈决心 通过小演讲培养学生收集史料,整合材料的能力。 卑族产生的影响 补充民间交流 经济:《洛阳伽蓝记》、贸易图 引导学生观察贸易图 文化生活:胡床、褶皱裤 提问:为什么南方的汉人会流行北方少数民族的胡床和服装? 引导学生再举例民族交流 展示伎乐俑图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小结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国家分裂的时代,但分裂中孕育着融合与统一,国家有了局部的统一。这也是一个民族大融合的时期。 民族融合是双向互动的,南北民族在相互交流中取长补短。缩小了各民族间的差异,增进了友谊和团结,民族间得到进一步融合。 加快北方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鲜卑族融入汉族。 不同民族间的贸易往来和经济交流。 方便、舒适 孝文帝改革把北方少数民族文化带入中原,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 归纳所学内容,得出结论 培养学生观察历史图片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通过阅读材料分析得出民族融合是互动的,汉族也会向胡族学习优秀之处 六 作业布置:练习册第10课 七 板书设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