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15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1905年8月,孙中山创建了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中国同盟会
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民族: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
民权: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 民生: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平均地权。
三民主义思想集中代表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利益,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孙中山还以三民主义思想为指导,制定颁发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
1924年1月20日,国民党一大召开。 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使国民党明确了反帝反军阀的政治方向。
民族:反对帝国主义,谋求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各民族的独立和平等,对内反对民族压迫,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强调各民族的平等和自决;
民权:授予一切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个人与团体一切自由和权力;
民生: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改善农民和工人的生活状况。
孙中山实行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实现国共合作,有力的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
毛泽东思想
1924-1927(国民革命时期)
1925-1927《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阐明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农民问题的重要地位和无产阶级领导农民运动的极端重要
性。
1927-1937(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井冈山的斗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探索出了中国式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以农村包围城市,工农武装割据,最后夺取全国政权。
这条道路打破了以城市为中心进行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的俄国革命模式,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创举,也是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主要标志。
1937-1945(抗日战争时期) 1940年1月《新民主主义论》
提出反对日本,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 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1945年中共七大 《论联合政府》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共指导思想(独立自主 群众路线 实事求是) 1945-1949(解放战争时期)
1949《论人民民主专政》(七届二中全会) 1949-1956(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
党中央按照毛泽东的建议,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在这条路线的指引下,我国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1956-1966(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毛泽东主持召开的中共八大认为,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毛泽东不久又提出了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发展我们的经济和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战略思想。
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做出了正确的探索。
邓小平理论
1982中共十二大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
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解决台湾、香港、澳门问题的“一国两制”理论。
1987中共十三大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制定了分三步走的战略发展目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1992中共十四大
(江泽民:正式确立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
生产力,消灭剥削,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的南方讲话,深刻的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再次强调了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这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深化了改革开放,使“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论断深入人心。 1997中共十五大
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