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研究分析围术期预防性护理干预对于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韩树梅河南省息县人民医院 464300【摘 要】目的:分析围术期预防性护理干预对于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到我院进行妇科盆腔手术治疗患者60例,随机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为30例,研究组为30例,给予对照组一般常规护理方法,给予研究组围术期预防性护理干预方法,对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给予两种不同的护理方法后,研究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6.7%)明显低于对照组(13.3%),而护理总体满意率(96.7%)明显要高于对照组(86.7%),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对妇科盆腔手术后患者采用围术期预防性护理干预方法,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大力推广使用。【关键词】围术期;预防性护理干预;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影响深静脉腔内发生血液非正常凝结进而导致静脉腔被堵塞引发血液回流障碍称为深静脉血栓[1-2]。妇女在进行盆腔手术后容易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给身心带来极大痛苦。为此,给予及早诊断和治疗显得尤为关键和重要。此外,在围术期内给予患者预防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本文主要是以60例该疾病患者作为具体研究对象,分析围术期预防性护理干预对于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具体如下。1 一般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到我院进行妇科盆腔手术治对照组中,年龄最大为36岁,最小为25岁,平均年龄为(25.6±4.2)岁。研究组中,年龄最大为33岁,最小为23岁,平均年龄为(24.5±3.2)岁。两组患者经医护人员对其年龄、体质、病情特征等情况资料对比都无统计学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1.2 方法给予对照组一般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围术期预防性护理干预,详细过程如下:①术前护理:在手术前,加强与患者沟通和交流,了解患者内心所需,帮助患者排忧解压,鼓励患者勇敢面对病情[3]率,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下肢静脉血栓例数/30×100%。1.4 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护理满意数据采用SPSS 2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s)方式表示,计数资料析,计数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χ运用χ2检验,组间数据对比差异P<0.05时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2 结果给予两组患者不同的护理方法后,对照组中,患者对护理效果满意为12例,非常满意为14例,不满意为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4例;研究组中,患者对护理效果满意为13例,非常满意为16例,不满意为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2例;组间数据疗患者60例,随机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为30例,研究组为30例。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对比 [n(%)]组别对照组研究组例数满意非常满意不满意下肢深静脉血栓3030121314164142总满意率/ 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86.7/13.396.7/6.73 讨论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来说,如不及时给予诊断和治疗,会引致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最终导致患者下肢部分或者是全部功能丧失,严重的患者还可能会导致肺栓塞,最终造成死亡。妇女在进行盆腔手术后容易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围术期预防性护理干预对防止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重要作用[5]。常规护理主要是当患者出现下肢水肿后方进行,此时患者的皮肤颜色已变紫,同时还伴随有不同程度疼痛感。在后续护理中,虽然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是并不能降低其发病率,同时还会导致患者住院的时间延长,不利于患者预后。而预见性护理在围术期立刻采取,通过早期干预降低发病率,使用压力带后患者脚踝部逐渐向上形成压力,可加快下肢深静脉血液回流速度。同时抗栓泵的使用还可帮助患者改善血液循环,防止血液淤积形在本次研究中,给予两种不同的护理方法后,研究组下肢深满意率(96.7%)明显要高于对照组(86.7%),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围术期预防性护理干预效果好,值得被推广。(下转至第112页),并详细告知各种具体注意事项以及预防性护理对于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性,要求患者积极配合,确保各项治疗和护理工作顺利开展。对于患有心血管、糖尿病等疾病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患者正确地评估病情,针对脱水症状给予对症治疗,避免血液高凝而诱发静脉血栓。正确指导患者翻身、深呼吸、有效咳嗽以及穿衣等。②术中预防:患者麻醉完毕后,给患者穿上压力带并把SCD感应抗血栓泵连接好,以备手术使用。手术完成后间隔6小时使用一次,一次为1小时。③术后预防护理:手术结束两小时后,脱掉患者弹力袜,继续让患者使用SCD感应抗血栓泵一直到患者可自由下床活动为止。指导患者正确卧位,并定时变化体位,保持最佳舒适状态[4]。仔细观察患者外露足趾颜色,成。对改善预后有积极重大意义。并触摸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夜间休息可脱掉弹力袜,并观察有无1.3 治疗效果判定采取我院自制问卷调查表进行护理效果满意度分析,患者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可分为满意,非常满意,不满意。总体满意率=(满意+非常满意)/30×100%。同时分析两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水肿现象、皮肤光泽度以及深压痛情况。弹力袜应持续穿戴一个月。静脉血栓发生率(6.7%)明显低于对照组(13.3%),而护理总体104护理研究善妊娠结局,提高其生活质量。参考文献[1]赵剑秀.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压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5,23(1):7-8.[2]段冬梅.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妊娠结局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6):75-76. (上接至第97页)④饮食护理: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饮食进行干预,禁止患者进食辛辣、油炸、生冷的食物,多补充维生素及蛋白质,增强患⑤日常生活护理:护理人员细致周到地照顾患者,督促患者保持个人卫生,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优质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均高于常规组患者,说明对心血管内科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质量,推荐临床应用。(上接至第99页)[2]王薏,杨宏.护理干预对预防神经内科留置导尿患者漏尿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8):3-5.[3]陈红,蒋红.神经内科护理工作量的时间序列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3):267-269.(上接至第101页)参考文献[1]杨枢.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分娩期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2,13(14):315-316.[2]温磊,张雷.妊娠合并子宫肌瘤50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4,11(6):101-102.(上接至第102页)参考文献[1]陈赫.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3):276-278.[2]吕舒灵.心内科护理中协同护理模式的作用[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5):465.(上接至第103页)参考文献[1]叶艳巧,李雅琴.呼吸机治疗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的护理[J].中国美容医学,2010,11(5):139.(上接至第104页)参考文献[1]赵涤.妇科盆腔手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干预[J].中国病案,2014,25(6):110-113.[2]李坤,侯春霞.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性护理[J].中外医疗,2014,10(10):99-101.(上接至第108页)[2]史盼.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护理干预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3,19(31):226-229.[3]鹿丙荣,黄世芳.急性脑梗死早期继发癫痫的临床护理研究[J].[3]李琼.对产妇实施产后精细化护理的意义及效果评价[J].吉林医学,2013,34(10):1952-1953.[4]陈明珠.产前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焦虑及生活质量影响的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12):149-150.[5]张根兰.精细化护理心思妇产科肥胖者围术期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2):213-214.参考文献[1]李霞,吕美娜,蒋安侠,等.优质护理服务对心血管内科患者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5,9(3):229-230. 血管病防治知识(下半月),2014,12(6):93-95. [3]卢叶玲,李桂娇,蒋慧,等.心血管内科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实践与思考[J].全科护理,2011,9(27):2503-2504. [4]权开花.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4,21(9):264-265. 者的抵抗力。对于不能自主用餐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协助患者进食。[2]刘传芬.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心[4]周在霞,赵娜,李芹,等.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神经内科病房的临床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7):1493-1495.[5]雷微.探讨神经内科重症感染患者感染原因、临床特点及其护理对策[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53(10):2880-2881.[3]杨晓红.1例妊娠中期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4,17(14):431-432.[4]李桂花.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对妊娠并发症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6(16):323-324.[5]闫峰.心理护理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8(36):98-99.[3]王睿.心内科护理中协同护理模式的探索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2):223-224.[4]王晓俊,鲁春燕,丁梅,等.协同护理模式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8):1816-1817.[5]赵力立,曹明英,姚朱华,等.协同护理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16):1463-1465.[2]杨成,邱国繁.21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院前急救探讨[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9,15(6):478.[3]伍分淑,周坤.关于院前急救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及对策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0,25(7):45.[3]钱多.一例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4,90(5):772-775.[4]林素琴,林剑芳,洪飞.妇科盆腔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23(2):444-446.[5]张易.盆腔手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措施与护理[J].上海护理,2014,12(3):890-893.药物与人,2014,30(7):112-115.[4]吴建华.62例脑血管病继发癫痫患者的观察治疗与分析[J].中外医疗,2014,61(16):444-446.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