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文化的生成和发展,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的,地理环境分为两个方面的内容: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是不同的文化类型和不同的文化特性产生的内在物质基础。考察中国传统文化,首先应该对中华文化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有一个总体性的把握和了解。
一、地形、地貌和近万年以来的环境变迁
中国地处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地势走向总的趋势是西高东低,依次递降,呈现出三大阶梯式的地形地貌。青藏高原为第一阶梯,平均海拔高度在4000米以上,许多山峰都超过海拔7 000米,号称世界屋脊,著名的亚洲大河——长江、黄河、澜沧江.怒江,都发源于此。在青藏高原以北.以东和东南一带,有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和塔坚木盆地,惟噶尔盆地、四川盆地相间分市,地形极其复杂,海拔高度下降到2 000—1 000米以下,形成第二阶
梯。第二阶梯以东,北起大兴安岭,中经太行山,南至巫山一线以东以及云贵高原以东的中国东部地区,平均海拔高度低于500米,其中仅少数山峰高达3000米以上,是为第三阶梯。海拔低于200米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淮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江南红土层丘陵盆地,都分布在这一区域。
落差如此显著的三大阶梯.像一把巨大无比的躺椅,西北背靠欧亚大陆.东南面向太平洋。由于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决定了中国复杂多变的气候环境。
就干湿度而言,中国大陆以距海远近形成了从东南向西北由湿润、半干旱到干旱逐渐
递变的明显趋势。东部低阶梯湿润多雨,中部第二阶梯除云贵高原以外,一般为半干旱和干旱气候,特别是西北内陆,由于远距海洋数千里之遥,加上关山阻隔,东方从太平洋,南方由印度洋吹来的湿暖季风鞭长莫及,因此成为中国最干旱的地区。而青藏高原,则以高寒为基本气候特点,这种气候大势,斜向把中国分为东南和西北两大部分,出现了东南以农耕为主,西北以畜牧为主的人文地理景观。
就冷暖度而言,中国大陆由南而北,以山川河流为天然分界,呈现出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的渐次递变。;大体上说,台南、琼西及滇南河谷一线以南为热带;自此以北至秦岭、淮河及白龙江一线为亚热带;秦岭、淮河以北至秦汉长城以南为暖温带;秦汉长城以北,以西为中温带;大兴安岭北端.黑龙江—线为寒温带。这是当代南北气候的基本情况-
同世界上其他事物都在运动、变化一样,人类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地理、气候环境,也随时都在运动变化着。自从直立人在中华大地上出现直到如今,数百万年间,中国大陆地理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正所谓;。沧海桑田”。这里仅就与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和发展关系较为密切的近万年以来,中国大陆的环境变迁,略作叙述·
近万年以来,中国大陆的地形、地貌变化.主要发生在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范围内,明显表现为:
1.海陆变迁。由于受到全球气候冷暖变化以及地质条件变化的影响.此间曾经经历了数次海进和海退的变化,从辽东湾到杭州湾之间,大部分沿岸地区都是在最近二三千年以内陆续成陆的,但也有部分陆地重新沦落,没人大海。
2.水域变迁。在数千年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许多河流都曾经历过多次的决溢和改
道,从而发生丁多次渚多河流。水系的变迁。其中,尤以辽河,海河,黄河.淮河的改道最为频繁。同时,许多著名的湖泊都发生了改变形状、面积缩减以至消亡的变化。
3.高原变迁。土地的过度开垦使高原地带出现了日趋严重的水上流失,地形破碎的结果导致可耕面积的日益减少和生态环境的口趋劣化。同时,在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一带,由于降雨量的渐趋减少和载畜量的日渐增加,使得草原地带的生态条件也日趋恶化。
4.沙漠变迁。由于人类与自然活动的交互作用.沙漠面积日渐扩大,吞没丫许多绿洲和城市。近年来.随着中国人民环境意识的日益增强,治理沙漠取得了重大成果,也出现了沙漠后退,风沙消减的新的景观。
关于气候条件的变化,近万年以来,我国气候总的发展趋势是由暖湿转向凉干。距今8000年前,气候干燥的辽河上游一带,与全国大部分地区一样,曾经是温暖湿润地带。“到了距今5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大陆的亚热带分界线也还北达今华北平原,燕山以南一线。’据竺可桢先生的研究成果:我国在距今5000年前至距今3000年前这2000年间,大部分时间的年平均温度要高于现在2C左右。近3000年以来,我国的气温曾经出现了一系列上下摆动的变化,在公元前1000年,公元400年.公元1200年和1700年,曾经出现四次温度最低期,温度的摆动范围为l。一2℃。在此期间,在每一400至800年的期间里,可以分出50—100年为周期的小循环,温度摆动范围是1。一0.5℃二-R宰先秦典籍都追记我国在夏朝建立之前,曾经有一个漫长的蜒水时呐所谓“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昔上古龙门未开,吕梁未发,河出盂门,大溢逆流,无有丘陵沃衍。平原高阜,尽皆灭之,名曰鸿水,”
水灾泛滥,对古人的生存构成了长期的威胁。而在最近的500年间,旱灾明显多于水灾。当今的中国,普遍面临着地下水位下降,导致诸多水源干涸,从而造成全局性缺水的
严重局面。
二、地理.气候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地理,气候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并且依以创造文化的物质基础。·不同的地理、气候环境,对于不同文化类型的生成及其发展趋向,具有重大影响。由于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从来没有达到极限,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程度和利用方式并不一致,所以,在大致相同的地理环境中的活动结果也会不一致,因此产生不同的文化类型。中国大陆在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发展过程中,客观上存在着方方面面的影响,其中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1.文化的多样性与多元一体格局
中国幅员辽阔.气候多样.地形复杂,国土范围内部,客观上存在着纵横交织、特征各异的自然地理区域。由于受季风气候影响,我国的降雨量由东南至西北依次递减,而地势则由东南向西北依次增高,因此出现了东南低平而温润.西北高亢而凉干的地理、气候差异。根据这一特点,1933年,我国学者胡焕庸提出自东北的黑河至西南的腾冲划一条直线,把中国分为东南和西北两个部分,直线东南为南方,占地面积为42.9%,人口却为全国总数的94.4%;
直线西北为北方,占地面积为57.1%,人口仅占5.6%。这便是国际学术界著名的“胡焕庸线。。研究结果表明,唐宋以来1 000年间,我国东南农耕区与西北畜牧区的人口.占地面积基本上保持着三十年代统计的比例数字。即地理,气候条件优越的东南农耕区,占地面积约为40%,而人口比例一直保持在90%以上;地理、气候条件较差的西北畜牧区,占地面积约近60%,产业结构以畜牧业为主,穿插分布着小块河谷.绿洲农业区,
近千年以来,人口比例一直在总人口的10%以下。同时,由于中国的地理环境客观上存在着由南到北的温度和湿度的渐次差异,因此决定了淮河.秦岭以南的中国南方,产业结构以稻作农业为主;淮河、秦岭以北至秦汉长城沿线以南的中原一带,产业结构以粟作农业为主;而在秦汉长城沿皱以北的北方地区,产业结构则以游牧业为土。中国境内地理.气候环境的区域性差异,客观上构成了多民族共居,多种经济成分互立.多种文化类型并存的物质基础。同时,由于中原地区环境相刘
优越,因此形成了各民族内聚,多文化类型融合的历史趋势,从而出现了中华文化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多元一体格局。
2.中国传统文化的开放与封闭
中国的西部和北部连接亚欧大陆,东部面向太平洋来,中国就是世界的中国,与外部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考古界的最新研究结果认为,早在旧石器时代,中国的东半部文化就与环太平洋地区的文化有联系,美洲新大陆的土著居民,很可能就是东北金牛山人的后裔。新石器时代以来,中国文化与东业.东南亚以及环太平洋文化带的联系表现在共同存在的有谷石锛和
以突出眼睛为特征的神人兽面纹饰造型等方面。在西半部,河西走廊和北纬40。至50。之间的狭长草原地带,是连接中华大地与欧亚大陆的纽带。周秦考古成果表明,源干草原地带的周、秦文化都带有鲜明的西方色彩,琉璃器,三棱铜箭头和屈肢葬等中亚、西亚一带的文化因素是通过周人和秦人传播到中原地区的。唐代的首都长安.辽代前期首都辽上京.元代的上都和中都.都是因为西北通道的客观存在,而成为国际性都市的。至—f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之路等国际通衢的存在,更是古代的中国与外部世界有着密bJ的,多种渠道的联系的有力证明。
然而,毋庸讳言,古代的中国也长期以来一直缺乏对外开放、向外进取的动力。相对优越的地理环境加上巾华先民的勤劳和智慧,使古代的中国在西方近代文明兴起之前,长期成为世界东方乃至整个世界最富足.最强大的国度,因而产生了“中华帝国,无求于人”的自我陶醉,自我封闭观念.所以,在古代中外交通史上,不避艰险、不远万男来到中国的各色外国人远较走出国土范围以外的中国人为多。 当迫切要求发展的西方人千方百汁地寻找通向中国的航路时,老大的中华帝国却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连早巳开辟的对外航路也不肯利用。
一面临海、三面环山的地理环境,使中国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中国人从很早的时代起,就习惯于以“天下”和“四海”概念来构想自己生活的世界的格局。中国古人设想自己生活在四海之内,天下之中,由中而外的顺序是:京师、诸夏、四夷。在“华夏-四夷”的天下模式中,所有的外族都被包容在四夷之内,而四夷又可以通过用华变夷、由夷变夏的过程,被纳人中原华夏的母体之中。这种构想,是中国能够长期维持大一统局面的思想基础,也是中华民族能够在长期复杂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像滚雪球一样不断获得发展,壮大的原因之一。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度,秦汉以降的2000年间,人口数字大致保持在世界总人口的1/3以上。受地理气候环境影响,中国庞大的人口分布很不均衡。秦汉之际,60%%以上的人口都分布在中原一带;淮河以南的南方,长城以北的北方,均属地旷人稀地区。魏晋以后;随着北方民族的南下和江南地区的开发,人口的分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至唐宋以后,形成了东南部农耕区人口稠密,西北部畜牧区人口稀疏的分布局面。由于长期以来,绝大部分人口都集中分布在东南农耕区域,造成了人口的增长和可耕土地面积日益不足的矛盾。人们只能在所能得到的十分有限的狭小地块上,早出晚归,精耕细作,对土地实行最经济的利用,藉以维持生存。时日既久,养成了中国人安土重居、乐天知命、安份守己的民族性格。同时,经济上对土地的过分依赖,一方面限制了中国古
人的视野,从而影响了对外的扩展与开放;另一方面,也培养了中华民族对乡上的无限眷恋和对故国的深切情怀,从而产生了蕴藏在中华民族内部的巨大的凝聚力。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特定的地理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底蕴、丰富的内容和广泛的影响。本文从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的角度来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特点。
文化精神与文化传统是构成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精神因素。普列汉诺夫曾说:不同类型社会的主要特征是在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一个民族早期处于什么样的地理环境,就会产生相应的文化特性。中国传统文化正是其独特地理环境所影响的结果。中国传统文化诞生在中国这一特定的地理环境里,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性,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一、地理环境与中国大陆的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是指一定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气候、土地、河流、湖泊、山脉、矿藏以及动植物资源等。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东临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太平洋,西南耸立着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高低悬殊的地势以及东亚大气环流系统共同作用下,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复杂而多样的气候,世界上有的气候类型,中国大部分都有。季风影响显著,范围广阔。独特的自然发展历史,土壤、生物资源丰富。
二、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与影响
1.疆域辽阔完整造就中华凝聚意识与稳定绵延的文化形态
中华民族栖息在北半球的东亚大陆,太平洋西岸。作为欧亚大陆的一部分,中国地理面积差不多与整个欧洲一样大,广大的疆域,纵深的腹地,为中华文化的滋生繁衍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中国疆域完整,黄河、长江两流域毗连,没有明显的天然屏障可以阻隔,其势宜合而不宜分,因此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军事上都较海洋诸岛易于统一。在数千年的人类文明进程中,中国不曾中断的、具有连续性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不能不归功于中国拥有一块完整而广阔的地理环境。世界古代文明中,古埃及和巴比伦文明是被毁灭了,其问原因很多,有一点应当是与其地理条件有关,即在两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的周围是大片的沙漠,人类能够生存的地方实在太稀少。
历史上,纵使游牧民族南侵,中国仍有地域作为退路供回旋。虽然分裂与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两大现象,但统一总是占主导倾向的追求。天下一家的大一统意识,对中华民族的不断发展壮大有重要作用。历代的皇帝无不以边远的四裔民族的“来朝”为荣耀,即使在内忧外患的危急存亡关头,中国文化的独特风格与完整系统也未曾分裂和瓦解,并生生不息。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在对周边外来文化进行潜移默化中始终保持着自己完整的风格和日趋完善的系统,长期绵延不绝。
2.外部封闭隔绝的环境锻造封闭内敛的大陆型文化
从地理环境看,三面陆地,一面临海,北面多沙漠,西面从北到南由帕米尔高原和青藏高原把中国和西亚隔开,东面和南面是大海,形成一种与外部世界半隔绝的状态,也是造成中国文化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的原因。针对中国文化产生并成熟于与外界隔绝的半封闭的大陆之上,著名学者冯天瑜在《中国古文化的土壤分析》一文中提出了大陆型文化的观点:他认为地理环境、生产方式、社会组织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属于大陆型文化,是一种与中世纪亚欧的等级制度和印度的种姓制相出入的宗法制度文化。大陆型文化所面对的外在环境比较稳定,故较安土重迁、保守,不要求创意创新及想象力,从而形成自我封闭、
向心凝聚和独立自足、稳定绵延的文化形态。如先民曾以中原为天下,对域外知之甚少,加之周边国家文化在历史上又落后于中国,易于产生“中华帝国,无求于人”的自我陶醉、自我封闭观念。
外部封闭隔绝也使闭关锁国政策易于长期实行,加上历代的统治者禁止海上交通闭关锁国的政策,使国力趋向衰弱。但自鸦片战争以后,门户洞开,节节失败,国人觉悟到要向先进的文化学习的必要性。当然,地理环境并不是决定文化开放与否的唯一条件,文化的开放与封闭关键取决于是否存在文明的发源地以及接受者的态度。其实,中国传统文化曾有开放性:如西汉的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文化交流的通道;唐朝文化就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允许外国人到中国经商、留学,甚至参加科举考试和出任官职;唐朝社会人士也很接受外国文化,很多人都喜欢穿胡服,以及欣赏外国风格的歌舞表演等。
3.多样的地形气候促成多元格局的文化形态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使人们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复杂的地形地势和气候使中国文化的发生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
(1).地形东西有别
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高低相差很大,自西向东构成“三大阶梯”:青藏高原海拔在4 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为最高的一级阶梯;青藏高原以东到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之间第二阶梯,海拔多在100O一2000米,主要由山地、高原和盆地组成;东部宽广的平原和丘陵是最低的第三阶梯,沿海地区多处于第三阶梯。地形多样,既有广袤的平原,也有纵横的山脉,还有蜿蜒的海岸。“不同的地形,构成了不同的经济区域,孕育了不同的人文,铸就了文化的多元性。”中国多山多水的地形地貌,既哺育了
古代文人,也造就了富有特色的中国山水文化,主要表现在游览、文学、和绘画等方面。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以山比仁,以水喻智,以物比人的品性格调,屡见于中国的政论、品文和文学艺术中。特别是魏晋以后,文人墨客盛行游山玩水,在文学界形成了山水诗派,在绘画界有山水画派。
(2).气候南北有异
气候从南到北,既有热带,又有寒温带,气温差异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期,对农民的垦植发生吸引,所以形成人口南移、文化南进的趋势。以年降水量400毫米为界,中国约略分为温润的东南和干寒的西北两大区域,自然条件的差异,使前者被人们开辟为农耕区,养育出一种以定居农业为基石的农耕文化;后者则成为游牧区,繁衍出以游牧为生,善骑战的游牧文化。农耕与游牧文明构成了中国古代文明的主体。一般来说,农耕民族依恋土地,重农轻商,居安思稳,保守平和;游牧民族迁徙不定,重牧轻农,勇猛好斗。在中国历史上,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有过长期的对垒,如军事上有长城的建筑、战争的对立,文化观念上如中原与周边,内地与边疆,蛮荒之地与礼仪之邦等的对立。但是,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通过迁徙、聚合、战争、和亲、互市等等途径,达到彼此交流,互相融合。如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便积极推展大规模的汉化运动:“禁胡服”,“断北语”,“通婚姻”,“改姓氏”,“重文教”。由于这些政策的推行,胡人的生活型态有了很大的转变,胡、汉的血统彻底混合,彼此之间的隔阂逐渐消弭。
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与地理环境关系的意义,在于充分吸取和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有价值思想,加深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强化对文化环境的热爱和保护,在强调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更要注重区域文化的建设与协调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和发展于中国这一特定的地理舞台,它已经而且必将在这一舞台上、甚至在整个世界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