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8 •
(1):28,
ASGE在其指南中列出的有关ERCP并发症有急性胰腺
吉林医学2017年2月第38卷第2期
本组病例只有两例行碎石,大部分无需碎石治疗。
炎(5% ~7%)、乳头括约肌切开后出血(1% ~2%)、胆管炎 (<1%)、消化道穿孔(<1%),以及与ERCP检查中使用镇静 剂相关的轻微并发症(如暂时性低氧血症、低血压,5% ~ 10% )和严重并发症(如误吸、心跳骤停甚至死亡,0. 03% ~ 〇.5%)[5]。目前文献报道ERCP并发症发生率为1% ~ 9% [6]。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胆总管结石ERCP治疗取石成 功率约为91% ~ 97% [7]。本组资料一次性取石成功率为 (92. 8% ),通过二次取石总成功率达(95. 2% ),并发症5例 (6. 0%)高淀粉酶血症,均在3 d内恢复正常,1例(1.2%)术 后因高血压并发脑出血死亡,无胰腺炎、消化道出血、穿孔及 感染等并发症。从本文可知,严格把握胆总管结石ERCP手 术适应症及禁忌症,术前对患者进行充分的评估,加强围手术 期管理,柱状气囊扩张治疗胆总管结石成功率高,创伤小,并 发症少,安全性高,恢复快,值得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4
参考文献
[2] 向国正李科军陈旭峰等EST小切开联合EPBD治疗乳 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分析[J].东南国防医药, 2013,15(3) :238,
[3] 黄雄.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国产球囊扩张 取石87例临床分析[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5,24 (12) : 1440.
[4] 许丰,王金波.将存兵等十二指肠乳头小切开+改 良柱状气囊扩张治疗直径大于1. 〇 cm胆总管结石43例临床 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0,22(11) :1255.
[5] 陈晓燕.老年患者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 石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临床医药,2008,17(11) :63.[6] 陈淦,曹葆强,龚仁华,等.ERCP、EST联合LC治疗胆 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分析[J].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5,20(6) :448,
[7] 陈娟,刘军,邓登豪,等.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治疗老年胆总管巨大结石40例[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2, 28(10) : 782.
[收稿日期:2016 -06 -02编校:王丽娜]
[1]李能平,杨味香,刘江奇,等.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柱状 气囊扩张治疗胆总管结石[J].中华微创外科杂志,2003,3
ABCD2评分法对8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在早期发生
脑梗死风险的有效性
张继霞,王
琳
(新疆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49)
[摘要]目的:探讨ABCD2评分法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在早期发生脑梗死风险的有效性。方法:选 取收治的80例TIA患者,按照ABCD2评分方法进行评分,并依此进行分组,观察患者一周内脑梗死发生率,比较分析不 同危险性分组间脑梗死发生率差异情况。结果:低危组患者32例,中危组患者33例,高危组患者15例。一周内脑梗死 发生率情况为:低危组为2例(6. 25% ),中危组为3例(9. 09% ),高危组为6例(40. 00% )。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
/ = 6. 27,P < 0. 05),且三组梗死发生率具有危险性依耐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尤2 &3. 62,均P < 0. 05)。结论:AB-
CD2评分法对于TIA患者的脑梗死风险的预测具有明显的作用,对于TIA的分层防治,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
的意义。
[关键词]ABCD2评分法;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是常见 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之一。其主要发病原因是由于脑或视网膜 血管的供血不足,继而引起的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发病过程 可逆,且临床症状持续时间不长,常规性约1 ~24 h。另外,其 结构影像学检查无责任性病灶[1]。TIA可被认为作为脑梗死 发生的可靠性报警信反应,临床上常规性认为,对于TIA患者 而言,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该人群中的1/3可发展成为 脑梗死[2],且其中半数将会在一周内发病。因此,初期的危险 性分层以及积极有效的治疗对于TIA患者至关重要。ABCD2
1
资料与方法
一
义(
评分法,起初由Johnston等人于2007年提出[3]。该评分法目 前已得到普遍认可,被认为是预测TIA患者短期内发展为脑 梗死可能性的科学、合理且有效的方法。为探讨该法对TIA 患者在早期发生脑梗死风险的有效性,对我院收治的80例
TIA患者施行ABCD2评分法。现报告如下。
1.1
3月~2016年3月期间于我院
就诊的TIA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44例,女36
般资料:选取2014年
基金项目:“春雨工程”感染科专项科研基金项目(新卫医函[2014 ] 141号)
吉林医学2017年2月第38卷第2期•
379 •
例;年龄34 ~ 90岁,平均(69. 9 ± 11. 5)岁。所有患者参照诊 断标准[4]均进行严格的诊断。人院前均进行头部的CT检查。
汀类药物予以治疗[9]。而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而言,除 了给予及时的药物治疗以外,还应具有针对性地对患者的病 因进行查明,从而制定更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治疗方案。本次 研究中,与国外相关报道相比[3],患者的低、中危脑梗死发生 率差别不大。与国内的相关报道相比[1°] ,TIA后脑梗死发生 率明显更低。需要注意的有:高危患者由于年龄、血压或糖尿 病等干扰因素较多,致使颅内供血不足,经治疗,脑梗死发生 率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但仍较高;另外,本次研究样本量不 够大,可能也是致使脑梗死发生率偏高的原因。
综上所述,ABCD2评分法对于TIA患者的脑梗死风险的 预测具有明显的作用,对于TIA的分层防治,提高患者的生存 1.2评分:ABCD2评分法的详细参考内容较多,主要的判定
标准[3]为:①患者年龄&60岁得1分;②患者收缩压&140
mm Hg( 1 mm Hg = 0. 133 3 kPa)、舒张压為90 mm Hg 得 1 分;
③患者一侧躯体无力酸软得2分,话语不清但躯体有力得1 分,此外得〇分;④症状持续h得2分,10 min~l h得1
0分;⑤伴有糖尿病得1分;该法总分共计7 分。患者于人院后施行ABCD2评分,依此进行危险性分层, 进而分组,其中对于得分介于〇 ~3分者纳人低危组,4 ~5分 者纳人中危组,6 ~7分者纳人高危组,观察患者一星期内的脑
分,<10 mm得
梗死发生情况,比较不同组别间脑梗死发生率。1. 3诊断标准:患者梗死情况依据梗死判定标准[4]进行判
定。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 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y检验。当P <0.05时,差 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
三组患者一周内脑梗死发生情况:低危组患者32例,中 危组患者33例,高危组患者15例。
一
周内脑梗死发生率情
况为:低危组为2例(6. 25% ),中危组为3例(9. 09% ),高危 组为6例(40. 00%)。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尤2 = 6. 27,P <0. 05),且三组梗死发生率具有危险性依耐性,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3. 62,均P < 0. 05)。
3讨论
TIA是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之一,治疗不及时短期内
可致脑梗死。对于TIA早期患者若能较快地测定其中风的风 险性,辨识脑梗死发病的高危人群,针对性施行有效的预防干 预措施,对减少脑梗死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作用[5]。相关研究 报道,脑梗死发生情况依据病情资料的不同而不同,对于高龄 者(60岁以上)、短持续期者(约1 h)、四肢无力酸软者、高血 压者以及伴有糖尿病者等,该类患者在短期内脑梗死的发生 率明显较另类人群更高[6]。也有文献表示,血管内的相关病 况如动脉阻塞、心源性栓子等会影响患者的预后情况[7]。
ABCD2评分较为全面,其涵盖了 TIA发生后短时间内可
能致梗死的危险性因素,可认为能较客观地评估TIA后卒中 发病的风险性,临床应用价值较高[8]。本次研究中,低危组患 者32例,中危组患者33例,高危组患者15例。一周内脑梗死 发生率情况为:低危组为2例(6. 25%),中危组为3例 (9. 09% ),高危组为6例(40. 00% )。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 <0. 05),且三组梗死发生率具有危险性依耐性,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 〇.〇5)。
急性TIA发作时,临床上多采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或他
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4
参考文献
[1 ] Hill M D, Yiannakoulias N, Jeerakathil T,et al. The high
risk of stroke immediately after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 a population-based study[J]. Neurology, 2004 ,62( 11) :2015.
[2] Chandratheva A,Mehta Z,Geraghty OC,et al. Population- based study of risk and predictors of stroke in the first few hours after a TIA[ J]. Neurology,2009,72(22) :1941.
[3 ] Johnston SC, Rothwell PM, Nguyen - Huynh MN, et al. Validation and refinement of scores t o predict very early stroke risk after transient ischemic at tack [ J ] . Lancet, 2007, 369
(9558) :283.
[4]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 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 :379.
[5] 赵振强,胡兰,蔡美华,等.ABCD、ABCD2和ABCD3 评分法预测TIA患者发生脑梗死风险的比较研究[J].中国 现代医学杂志,2014,24(28) :51.
[6] Johnsion SC, Gress DR, Browner WS, et al. Short - term prognosis after emergency deparment diagnosis of TIA[ J], JAMA, 2000,284(22) :2901.[7] 李韧,赵桂梅,崔丽颖,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危险
因素及全脑血管造影对预后评估的价值[J].中国全科医学,
2010,13(14) :1499,
[8] 陈建光,叶惠雅,唐风云,等.ABCD2评分法对短暂性脑 缺血发作患者近期发生脑梗死的预测价值[J].现代实用医 学,2012,24(5) :577.
[9]
Johnston SC,Nguyen - Huynh MN,Schwarz ME,et al. National Stroke Association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J], Ann Neurol,2006,60(3) :301.
[10] 刘宏顺,王志红,芮汉臣,等.ABCD2评分结合MRA对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发生脑梗死的评估价值[J].解放军医 学杂志,2010,35(11) :1388.
[收稿日期:2〇16-06_23编校:陈伟/郑英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