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分析综合》专题导学案教师版

2023-05-12 来源:客趣旅游网


《文言文阅读—分析综合》导学案

年级 班级 姓名 学号

学习目标

1、掌握文言文筛选信息的方法,有效筛选信息。

2、能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正确概括中心意思。

重点难点

1、筛选信息 。 2、归纳概括要点和中心思想。

自主学习 交流展示

一、考点分析

2012《考试说明》对本考点的要求是:①筛选文中的信息;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1、“筛选文中的信息”,要求考生在读懂阅读材料的基础上,根据题干的要求,将试题各选项所述的所有信息,回归阅读材料文本,找到各选项所对应的信息区,进而进行比、分析和判断,筛去错误信息,选出正确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是在筛选信息基础上的拓展和深化。它不仅

要求考生能够“归纳”和“概括“,还要求考生对阅读材料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综合判断或推理,要求考生就某一论点立论的根据、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某种发展导致的结果等等作分析和推断。

二、命题规律

1、“筛选文中的信息”

通常有两种命题方式:一种是题干中规定两个信息指向,列四组句子作选项,要求考生选出符合提干要求的一组。另一种是题干中规定信息指向,将6个句子组合成4个选项,要求考生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一项。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选择题形式,给出四个选项,通常是让选择对原文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三、解题方法

(一)筛选文中的信息

1、精读文章,初步筛选。对文章的整体理解是准确筛选的重要前提。所以,我们在阅读文章的时候,就应该同时进行初步的筛选。从筛选信息的角度出发,阅读时应当重点关注主要人物在文中的语言、行为,并分析其中所表现的人物的性格特点及价值取向。读原文,要明确说几件事,几个人物,人物之间的关系。

2、看清题干,明确方向。答题时,首先应审清题意,明确筛选方向。不明方向,筛选

信息必然南辕北辙。需要注意题干中的精细性的要求,比如“直接表现”“分别表现”等。如果感觉文章读懂了,题目依旧做错,很可能是审题不明造成的。

3、仔细分辨,识别障碍。这种题型,大多采用以下设障方式:(1)张冠李戴,把别人的言行安到中心人物头上。(2)游离限制,信息表现的内容超出题干的要求。(3)混淆因果,用结果代替原因。比如人物因清廉而受到百姓的爱戴,但得民心是结果,并不是清廉的行为。

4、分析比较,排除错误。对给出的句子,要认真地逐条分析,理解其内容,判断其是否符合题干要求。对模棱两可的句子,可暂且放下,先由干扰小的句子入手,确定不合要求的内容,即可迅速排除一部分错误选项,然后比照其他选项,对疑难点做重点辨析。这样可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示例:高考江苏卷文言文

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人也。汉为人质厚少文。及得召见,遂见亲信。建武二年,封汉为广平侯。明年春,围苏茂于广乐,周建招聚十余万人救广乐。汉将轻骑迎与之战,不利,堕马伤膝,还营。诸将谓汉曰:“大敌在前而公伤卧,众心惧矣。”汉乃勃然裹创而起,椎牛飨士,令军中曰:“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于是军士激怒,人倍其气。旦日,齐鼓而进,建军大溃。时鬲县五姓共逐守长,据城而反。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曰:“使鬲反者,皆守长罪也。敢轻冒进兵者斩!”乃移檄告郡,使收守长,而使人谢城中。五姓大喜,即相率归降。明年,贼率五万余人夜攻汉营,军中惊乱,汉坚卧不动,有顷乃定。即夜发精兵出营突击,大破其众。十二年春,汉乃进军攻广都,拔之。遣轻骑烧成都市桥。帝戒汉曰:“但坚据广都,待其来攻,勿与争锋。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须其力废,乃可击也。”汉乘利进逼成都,阻江北为营,使刘尚将万余人屯于江南。帝闻大惊,让汉曰:

“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与尚别营,事有缓急,不复相及。”诏书未到,谢丰、袁吉将众十许万攻汉,使别将将万余人劫刘尚,令不得相救。汉与大战一日,兵败,走入壁。汉乃召诸将厉之曰:“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成败之机,在此一举。”于是多树幡旗,使烟火不绝,夜衔枚引兵与刘尚合军,丰等不觉。明日,汉悉兵迎战,遂大破之。汉从征伐,诸将见战陈不利,或多惶惧,失其常度;汉意气自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及薨,赐谥曰忠侯。 (选自《后汉书·吴汉传》,有删节)

1、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吴汉 激励士气的一组是( )

①勃然裹创而起,椎牛飨士 ②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

③军士激怒,人倍其气 ④敢轻冒进兵者斩

⑤汉乘利进逼成都 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

A.①③⑥ B.①②⑥ C.③④⑤ D.②④⑤

(二)、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1、整体把握,对照选项。首先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对全文的内容有一个大概了解,从而形成“整体文意”。然后按四个选项把握关于内容的四个切入点,试题中拟设的四个选项是对文中相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也就是选文四个方面的内容要点。要用笔划出区域,一般用斜线隔开,并在有关区域表明A\\B\\C\\D, 以便后面寻找。

2、了解规律,借以排查。构拟试题中的错误项有如下类型:①事件杂糅――不同时空的

事糅合起来表述。②内容错位――故意在时间、地点、指代、因果等方面张冠李戴。③无中生有,添枝加叶――平添原文中没有依据的内容。④表述夸大或缩小――以偏概全或者化全为偏,违背原文事理逻辑。⑤颠倒是非――选项中的表述与原文正好相反。⑥强加关联――文中本无关系,硬加因果、条件等关系。⑦对错参半――有对有错,融在一起。借助这些类型排查选项,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特别要注意关键词的理解,实际上好多题考得是翻译,不能理解关键词,就肯定做不对。如:

3、利用选项,排除错项。在一般情况下,试题的设置常常是从四个选项中选出错误的一项。明确正确的,也就推出错误的了。

4、认真检查,全面验证。

如: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吴汉从马上摔落伤了膝盖,撤回营帐。将领们提出,大敌当前,主帅因伤而卧,会使军中产生恐惧心理,吴汉立刻接受了他们的意见。

B.吴汉面对五万多敌人趁夜进攻、军中惊恐混乱的情况,处变不惊,镇定自若,坚卧不动。他的这一做法,一会儿便稳定了队伍。

C.吴汉没有听从皇帝告诫,以致落败。他吸取教训,在与刘尚的队伍会合后,树起许多旗帜,不熄烟火,蒙骗敌人,终于转败为胜。

D.吴汉具有朴实淳厚的品质,对家人的要求也很严格。他外出打仗时,妻儿曾经在家购买田产,吴汉回来后,责备了他们。

四、巩固练习

廖刚字用中,南剑州顺昌人。宣和初,自漳州司录除国子录,擢监察御史。时蔡京当国,刚论秦无所避。以亲老求补外,出知兴化军。钦宗即位,以右正言召。丁父忧,服阕,除工部员外郎,以母疾辞。绍兴元年,盗起旁郡,官吏悉逃去,顺昌民以刚为命。刚喻从盗者使反业,既而他盗入顺昌,部使都檄刚抚定,刚遣长子迟喻贼,贼知刚父子有信义,亦散去。寻召为吏部员外郎,言:“古者天子必有亲兵自将,所以备不虞而强主威。愿稽旧制,选精锐为亲兵,居则以为卫,动则以为中军,此强干弱枝之道。”又言:“国家艰难已极,今方图新,若会稽诚非久驻之地。请经营建康,亲拥六师往为固守计,以杜金人窥伺之意、”丁母忧,服阕,复拜给事中。刚言:“国不可一日无兵,兵不可一日无食。今诸将之兵备江、淮,不知几万,初无储蓄,日待哺于东南之转饷,浙民已因,欲救此患莫屯田。”因献三说,将校有能射耕,当加优赏,每耕田一顷,与转一资,百姓愿耕,假以粮种,复以租赋。上令都督府措置。时朝廷推究章杰、蔡卞误国之罪,追贬其身,仍诏子孙毋得官中朝。至是章杰自崇道观知婺州,章仅自太府丞提举江东茶盐事。刚封还诏书,谓即如此,何以示惩,乃并与祠。时徽宗已崩,上遇朔望犹率群臣遥拜洲圣,刚言:“礼有隆杀,兄为君则君之,己为君则兄之可也。望勉抑圣心,但岁时行家人礼于内庭。”从之。郑亿年与秦桧有连而得美官,刚显疏其恶,桧衔之。金人叛盟,刚乞起旧相之有德望者,处以近藩,桧闻之曰:“是欲置我何地耶?”改工部尚书,而以王次翁为中丞。初,边报至,从官会都堂,刚谓亿年曰:“公以百口保金人,今已背约,有何面目尚在朝廷乎?”亿年奉祠去。明年致仕。以绍兴十三年卒。(节选自《宋史·廖刚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部使者檄刚抚定 檄:文告。

B.刚遣长子迟喻贼 喻:开导。

C.愿稽旧制,选精锐为亲兵 稽:查考。

D.以杜金人窥伺之意 杜:制止。

2.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廖刚“对下采用安抚方式”和“对不公事敢于抗争”的一组是( )

A 顺昌民以刚为命 谓即如此,何以示惩

B 从盗者使反业 有何面目尚在朝廷乎

C 贼知刚父子有信义,亦散去 是欲置我何地耶

D 百姓愿耕,假以粮种,复以租赋 但岁时行家人礼于内庭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廖刚是南剑州人,任监察御史时正值蔡京当权。他敢于直言,奏事议论无所避忌。又很孝顺双亲,以亲老求往地方任职,父亲去世后又因母亲病辞任工部员外郎。

B.廖刚认为古代天子亲自率军,是为防备不测增强主威。当今也应精选亲兵,平时守卫,战时打仗。他又认为,当前国家危难,应率军往建康固守,防备金人入侵。

C.廖刚提出国不可一日无兵,兵不可一日无食,如今储将率领部队布于江淮之间,

人多粮少,因而要重耕战、行屯田,将校若既能打仗又能种田,应当给以优待。

D.廖刚敢于直言,郑亿年因秦桧的关系而得美官,廖刚上疏奏其恶行,秦桧因此忌恨廖刚。金人叛盟,廖刚起用有德望的旧相,以遏制秦桧,又引起秦桧的强烈不满。

4.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日待哺于东南之转饷,浙民已困,欲救此患莫若屯田。

译文:

(2)兄为君则君之,已为君则兄之可也。

译文:

(3)刚显疏其恶,桧衔之。

课后积累(或反思)

请你将本专题学习的收获、遇到的问题、课后的反思写下来。

课外拓展阅读

刘毅传(节录)

○房玄龄

刘毅字仲雄,东莱掖人。幼有孝行,少厉清节,然好臧否人物,王公贵人望风惮之。侨居平阳,太守杜恕请为功曹,沙汰郡吏百余人,三魏称焉。为之语曰:“但闻刘功曹,不闻杜府君。”魏末,本郡察孝廉,辟司隶都官从事,京邑肃然。毅将弹河南尹,司隶不许,曰:“攫兽之犬,鼷鼠蹈其背。”毅曰:“既能攫兽,又能杀鼠,何损于犬。”投传①而去。

武帝受禅,以毅忠謇正直,使掌谏官。转司隶校尉,纠正豪右,京师肃然。司部守令望风投印绶者甚众,时人以毅方之诸葛丰、盖宽饶②。皇太子朝,鼓吹将入东掖门,毅以为不敬,止之于门外,奏劾保傅以下。诏赦之,然后得入。

帝尝南郊,礼毕,喟然问毅曰:“卿以朕方汉何帝也?”对曰:“可方桓灵。”帝曰:“吾虽德不及古人,犹克己为政。又平吴会,混一天下。方之桓灵,其已甚乎!”对曰:“桓灵卖官,钱入官库;陛下卖官,钱入私门。以此言之,殆不如也。”帝大笑曰:“桓灵之世,不闻此言;今有直臣,故不同也。”

毅夙夜在公,坐而待旦,言议切直,无所曲挠、为朝野之所式瞻③。妻子有过,立加杖捶,其公正如此。然以峭直,故不至公辅。帝以毅清贫,赐钱三十万,日给米肉。太康六年卒,武帝抚几惊曰:“失吾明臣,不得生作三公!”即赐仪同三司,使者监护丧事。

(《晋书•列传第十五》)

注①传:任官的符信。②诸葛丰、盖宽饶分别是汉元帝和汉宣帝时的司隶校尉,均以

刚直敢言闻名。③式瞻:敬仰、景慕。

1.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

A.王公贵人望风惮之(风:风声)

B.少厉清节(厉:磨砺、磨练)

C.以此言之,殆不如也(殆:大概(表推测))

D.犹克己为政(克:克制)

2.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皇太子朝,鼓吹将入东掖门

B.转司隶校尉,纠正豪右

C.司部守令望风投印绶者甚众

D.妻子有过,立加杖捶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方之桓灵,其己甚乎②则或咎其欲出者

B.①三魏称焉②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

C.①又能杀鼠,何损于犬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①毅夙夜在公,坐而待旦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4.以下诸句的解释,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然好臧否人物

——但喜欢评论人物的优劣

B.毅将弹河南尹,司隶不许

——刘毅将到河南当府尹,司隶校尉不准

C.时人以毅方之诸葛丰、盖宽饶

——当时人们把刘毅比作西汉时的诸葛丰、盖宽饶

D.然以峭直,故不至公辅

——但由于(刘毅)严峻刚直,没有作到三公辅相

5.以下六句话,分编四组,都能表现刘毅忠謇正直的一组是( )

①幼有孝行,少厉清节②司部守令望风投印绶者甚众③皇太子鼓吹而朝,毅止

之于门外④言议切直,无所曲挠⑤妻子有过,立加杖捶⑥然以峭直,故不至公辅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①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毅从小就孝敬父母,品格清正,容居平阳时,太守杜恕请他做郡里的功曹,他淘汰了郡里大小官吏百余名,后因弹劾河南府尹不成,弃官离开平阳。

B.晋武帝时,刘毅奉命担任司隶校尉,听到这个消息,他管辖范围内的不法官吏有不少都弃官而逃。他连皇太子不合礼仪的行为,也敢制止。

C.在答武帝问时,刘毅指出皇帝在卖官一事上还不如汉末昏庸的桓灵二帝,武帝不仅不恼怒,还十分赏识他的直言敢谏。

D.刘毅一心为公,言议切直,为朝野所敬仰。武帝对其关爱有加,赏他金钱米肉。当听到他去世的消息时,武帝十分伤感,追赐他三公的仪仗,并派人督办他的丧事。

7.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毅夙夜在公,坐而待旦,言议切直,无所曲挠,为朝野之所式瞻。

译文:

• 文言文的分析综合巩固练习参考答案

1、【参考答案】A

2、【参考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在文言文阅读中,该考点是出现频率较高的一种题目类型,是“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力的最有力的体现。在命题时,命题者往往选取某一个标准(如人物的性格特点、能力才干、思想品质,文本表现的思想、主旨,事情的原因、某种情况的具体表现等)为依据,将若干个文句分别编为四组,要求选出符合或不符合某种标准的一项。注意在作答该类题目时,一定要注意题干要求中的“符合”“不符合”,“和”“或”“分别”等字样;并且一定要在审准题意的前提下,准确理解所列文句的含义,推敲文句所表达的内容是否与题干中的某种标准相契合;采取筛选、排除的方法,可以更便捷、更准确的得出答案。选项A中,“昌民以刚为命” 是廖刚安抚百姓的结果,虽谓即如此,何以示惩”一项符合“敢于抗争”也不能选;C项中“贼知刚父子有信义,亦散去” 与 “是欲置我何地耶”都不是直接表明廖刚“安抚百姓”和对“不公事敢于抗争”的,也不能选;D项中“百姓愿耕,假以粮种,复以租赋”符合“安抚方式”, 而 “但岁时行家人礼于内庭”一句是对圣上的劝谏之言,谈不上“敢于抗争”,只有B项“从盗者使反业”是他安抚百姓的一个方面, “有何面目尚在朝廷乎”是他直言抗争的语言表现,故选B。

3、【参考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该类试题在命题时一般从以下角度设题:时间的错位、人物的错位、事件的错位、词语含义的误解等。作答该类题目在理解词句含义的基础上整体理解文章的含义,把握人物的活动范围,事件发生的事件、地点及前因后果,文中人物的观点态度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区分等,尤其对选文细节处的理解非常重要。就本题而言,题干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 A项是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理解,正确。B项是对文章重要

内容的理解与概括,正确。B、C两项分别概括了廖刚如何鼓励民心发展生产的,正确。D项写廖刚敢于直言,原文是“刚乞起旧相之有德望者,处以近藩”,“乞”是求的意思,这里说成“廖刚起用有德望的旧相,以遏制秦桧”,因此该项不正确。

4、【参考答案】

⑴每天等着吃从东南地区运来的军粮,浙地人民已经困乏,要解救这一患难不如屯田。

⑵兄长为国君时就用国君礼对待他,自己为国君时用兄长礼对待他就可以了。

参考译文:

廖刚字用中,是南剑州顺昌人。宣和初年,从漳州司录授为国子录,提升为监察御史。当时蔡京掌权,廖刚谈论时政无所顾忌。因为双亲年老要求授予地方官职,出朝任兴化军知军。钦宗即位,以右正言召回。父亲去世服丧,期满,被授予工部员外郎官职,因母亲有病在身而推辞就任。绍兴元年,邻郡出现盗贼,官吏全都逃走了,顺昌人听从了廖刚的命令。廖刚规劝跟从盗贼的人并让他们回来从事正业。不久,其他盗贼进入顺昌,路政司下令廖刚安抚平定。廖刚派大儿子廖迟规劝盗贼,盗贼们都知道廖刚父子有信义,也都纷纷散去了。不久又被任命为吏部员外郎,他进谏说:“古时天子一定有自己的军队并亲自率领,用它来防备意外和强化君主的威势。希望您考查旧制,挑选精兵强将作为亲兵,平时就把它当作卫队,战时就把它作为中军,这是增强王权强盛国家的办法啊。”又说:“国家目前艰难已经到了极点,现在才图谋革新,像会稽这样的地方确实是不可以长久停留的,请赶快营建建康,亲自率领六军前往并把它当作固守的计策,来断绝金人攻占的野心。”母亲去世服完丧期,又被授予给事中。廖刚进谏说:“国家不可以一天没有军队,军队不可以一天没有粮食。现在各位将领的军队都防守着江淮地区,不知道有几万人,开始没有粮食

储备,现在每天都等着东南运来的粮食开饭,东南的百姓已经因此困苦不堪了。要解决这个忧患,最好的办法不如屯田。”于是献上三条计策,将校中有擅长射猎耕种的,应当给予优厚的奖赏,每耕种一顷土地,给他升一级军级,百姓愿意耕种的,就把粮食种子借给他们,以后在用租赋偿还。朝廷下令都督府安排处理这件事情。当时朝廷正在追究章,蔡卞误国罪过,追贬他们官职,还下诏书规定他们的子孙不得在朝廷中做官。在这时候章杰从崇道观升任婺州知州,章仅从太府丞提升为江东茶盐监事。廖刚就密封交还了诏书,认为象这样做,以后还拿什么来表示惩戒,于是全部交还了祠禄官。当时徽宗已经驾崩,皇上遇到初一十五还率领群臣遥拜。廖刚说:“礼节有厚薄,兄长做君主就用君主的礼节待他,你已经做君主了用兄长的礼节来待他就可以了,希望你好好抑制自己仁慈的心,只是逢年过节时候在内廷行家礼就可以了。”皇上听从了。郑亿年与秦桧有关系因此得了美差,廖刚上奏清楚地揭发了他的罪恶,秦桧恨死了廖刚。金人背叛了盟约,廖刚请求起用德高望重的旧相,安排到邻近的藩县,秦桧知道了这件事说:“这是想把我放到什么地方呢?”改授官工部尚书,却把王次翁任命为御史中丞。年初,边关来报(金人背约),各位官员会集都堂,廖刚对郑亿年说:“你千方百计为金人袒护,现在金人已经违背盟约,你还有什么脸留在朝廷呢?”郑亿年身为祠禄官离开了朝廷。廖刚第二年辞职回家,在绍兴十三年辞世。

课外拓展阅读训练

1.A。风:仪容、风采。

2.C。A.鼓吹:古义为“弹奏乐器”,今义是“吹嘘”。B.纠正:古义为“督察管理”,今义为“改正”。C.望风:古今都有“听到消息”之义。D.妻子:古义“妻和子女”,今义“夫人(女方)”。

3.C。A.①其:语气副词,②其:指示代词,那个;B.①焉:代词,他,②焉:语气词

(表陈述语气);C.两个“于”都是介词,译为“对,对于”;D.①而,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②而,连词,表递进关系。

4.B。不是“到河南当府尹”,而是“将要弹劾河南府尹”,关键是对“弹”的理解。

5.C。①是说他少年时孝顺,严格要求自己。②是说“司部守令”的行为,均不能表现“忠謇正直”的性格。

6.A。弹劾河南府尹不成离职,不是在平阳,叙述错位。

7.译文:刘毅从早到晚忙于公事,坐等天亮,言谈议论恳切直率,不屈不挠,被朝内外的人敬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