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校联考地理试卷

2024-06-28 来源:客趣旅游网


校联考地理试卷

Last updated on the afternoon of January 3, 2021

五校联考地理试卷

2008年12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下图是华北地区某地实测的海拔高程数据,读图完成1-2题。 1.根据图中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A.坡度:甲>乙

B.气温:丙>丁

C.降水:乙>丁D.海拔:甲<丙

2.图中四地中,林木分布最茂密的是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为发展旅游业,我国某地政府在2007年9月20日至24日隆重推出“双龙戏珠”节。该地每年都有几天,在太阳下见到太阳徐徐从鞍部落下,形戏珠”的地理奇观。读该地等图回答3-4题。

3.图中山脉的走向大致是

A.东西走向 B.东北-西南走向 C.南北走向 D.西北-东南走向

4.除上述时间外。还可以观赏双龙戏珠的日期是

A.暑假期间

B.植树节后不久

C.元旦假日

D.春节期间

山时,可成“双龙高线地形

2008年9月27日北京时间16时44分,太阳非常平静,航天员翟志刚走出“神舟

七号”舱门,实现了

中国历史上的首次

太空行走。下

图是

“神舟七号绕地球运行轨道示意图”,读图完成5-7题。

5.宇航员翟志刚出舱时,观察到的现象符合事实的是

A.手中五星红旗,迎风招展B.阳光十分灿烂,天空蔚蓝 C.太阳照射下,船体明亮D.众多流星,划过夜空 6.飞船绕地球运行周期是90分钟,图示时刻地球上“180°经线”刚好正对着地球轨道上的远

地点。飞船绕地球一周后,正对近地点的经线度数是 A.157.5°W B.22.5°W C.22.5°E D.157.5°E 7.图乙为神舟七号轨道在地球表面上的投影。则飞船连续两次在赤道上的投影间距大约为

千米千米千米千米

读右图,图中OP、EF为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时的晨昏线,回答8-9题。 8.此时北京时间可能是

A.6月4日7时

B.1月4日7时

C.7月4日19时 D.2月4日19时

9.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依次④③②① B.①在②的西北方向,③在④的东南方向 C.此时四地白昼由长到短依次是①②③④ D.①②位于西半球,③④位于东半球

下图为2008年1月-2月期间,某条经线上16时的昼夜分布状况(粗线部分为夜,细线部分为昼)。A、B、C为经线上的三点,B、C两点的纬度数相同,读图完成10-11题。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S段全天为昼B.NA段全天为夜

C.BC段都是昼长夜短D.CS段有部分全天为昼

11.若上题图中A点此刻恰好就是某纬线与晨昏线的切点,B点的纬度为α,太阳直射点的

纬度为β,则C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A.90°-α-βB.α+β-90°C.α+90°-βD.β+90°—α

为迎接奥运,北京临街的平顶住宅楼都进行了“平改坡”工程,即平屋顶改成坡屋顶。阅读相关数据表格和示意图,完成12-13题。

北京地区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三角函数的正切值 73°26′ 50° 26°34′ 12.楼顶“平改坡”后,某居民楼楼阳能热水器,由于坡顶的阻挡正午光,一年中有一段时间的正午不能阳光。阻挡太阳光的时间大约有 A.1个半月左右B.3个月左右 C.6个月左右D.9个月左右

顶的原太的太阳照射到太

13.一年中,太阳能热水器被坡屋顶正午阴影挡住的最大面积季节里,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①哈尔滨正值冰雕旅游旺季②南非开普敦正值干燥季节③杭州该天的日出方向是东偏北,日落西偏北④科学家在南极地区忙于考察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下图是亚洲东部某区域两个时刻的等压线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14—15题。 14.左图中A处等压线的数值可能为

A.1004或1006 B.1006或1008 C.1008或1010 D.1004或1008

15.在这6个小时内,关于风速变化的叙述,符合图中实际的是

A.台湾岛风速变大B.珠江口风速明显变大 C.长三角风速变小D.环渤海风速明显变小

9月中旬,浙江地区一般进入秋季(如果连续10天日平均气温低于22℃,则被认为进

入秋季)。读杭州2008年9月中下旬几日的天气状况表,回答16-17题。 日期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30℃ 阴 较强偏北风 最低气温 23℃ 23℃ 24℃ 25℃ 26℃ 27℃ 28℃ 28℃ 28℃ 最高气温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8℃ 天气 风力 多云 弱 晴 弱 晴 弱 晴 弱 晴 弱 晴 弱 晴 弱 晴 弱 晴 弱 16.2008年9月15-23日,杭州日温差的大致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别是

A.日温差降低,天气状况B.日温差增大,地面状况 C.日温差增大,风力状况D.日温差增大,天气状况 17.2008年9月24日,杭州地区

A.气温变化与风向、风力无关B.大气的保温作用和削弱作用增强 C.开始进入秋季D.阴晴变化与“副高”北移有关

读“全球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局部示意图,完成18-19题。 18.图中的“丙气压带”是指

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 C.极地高气压带D.副极地低气压带 19.根据图中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A.受丙气压带影响,撒哈拉沙漠炎热少雨 B.受甲风带移动影响,南亚地区夏季多雨 C.受乙风带影响,西欧地区全年温和湿润

D.受丙气压带和乙风带交替控制,新西兰形成地中海气候

下图为沿30°N部分区域垂直剖面和该区域对应的6000米高空水平面的某时等压线(单位:hpa)分布状况。读图回答20--21题。 20.N′地区比M′地区

A.年降水少B.年均气温低C.气压高D.光照强 21.影响M气压系统形成的根本因素是

A.海陆分布B.地形地势C.太阳高度D.季风环流

某研究人员依据我国多年平均气候资料,按一定方向分别选取了A→F和①→⑥共十

二个地区的数值,分类绘成甲、乙两图。读图完成22-23题。

22.甲、乙两图反映的地理环境分

异规律分别为

①由赤道向两极分异②由沿海向内陆分异③由山麓向山顶分异④由平原向高原分异 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①④

23.如果某地水热状况与D和④地区比较相似,则对该地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带可能是热带草原带B.可能是温带季风气候 C.水热资源丰富,盛产水稻 D.可能是我国甘蔗重要的种植基地

读“我国某地区土壤中空气月平均分布图”,完成24-25题。 24.该地区最可能是

A.广州B.石家庄 C.武汉D.哈尔滨

25.导致该地区六月土壤中空气较少的原

A.植物生长快,消耗了土壤中的空气 B.大量抽起地下水,灌溉农田 C.该时期受准静止锋天气系统控制

因是

D.该时期受西北太平洋高压脊控制

二.综合题(共50分)

26.甲图中的半圆弧是30°N纬线的一段。O为北极点,M、N分别为晨线和昏线与30°N的纬线的两个交点,∠MOX和∠NOY均为°,0Y为本初子午线;乙图是甲图Q点(70°N)一日之内的太阳视运动情况。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3分)

(1)写出M点的经度(1分),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2分)。该日P点的昼长为小时(2分)。

(2)当Q地的太阳位于H处时,北京时间是(2分)。

(3)下面四幅图示,符合N地的该日物体影子情况的是()(2分) (4)此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分)

A.地中海沿岸阴雨霏霏B.巴西草原上的动物向南迁移 C.杭州湾的盐度达到一年最大D.澳大利亚的冬小麦正在越冬 (5)请在图中绘出晨昏线,并用斜线表示出夜的范围。(2分)

27.读“我国西北地区及周边地区多年平均总云量百分比分布图”,完成下面问题。(8分)

(1)图中AD两地区多年平均总云量百分比较小,其共同原因是。(2分) (2)图中BC两地区多年平均总云量百分比较大,其共同原因是()(2分) A.海拔高,气温低,水汽容易凝结B.位于山地迎风坡,水汽易被抬升凝结

C.地表水丰富,蒸发水汽较多D.植被茂密,蒸腾作用强 (3)按要求绘图。(每图2分,共4分)

(表示出C处云量较多的成因。要(表示出A处云量较少。要求

28.青藏高原的隆起是近数百万年来地球史上重大的事件之一。中国科学家对青藏高原隆起过程与环境变迁等方面进行了多年科学考察和研究,取得许多最新进展。阅读青藏高原隆起前后大气环流图和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材料1:青藏高原隆起前后的西风带情况变化示意

材料2:青藏高原隆起前后的“大气环

流”和“高原季风”剖面示意图

(1)分析图1,青藏高原隆起前夏季和冬季西风带的位置的不同之处(2分),其原因是(2分)

(2)分析图2,AB之间的风带名称是 。(2分)

(3)青藏高原隆起对我国和亚洲地区产生许多方面的影响。根据题目材料和下面的关联示意图。从备选项目中一一对应图中①②③④序号内容(字母代码):

① ,② ,③ ,④ 。(每空1分,共4分)

A.阻挡印度洋和太平洋暖湿气流深入 B.中亚和西亚粉尘东输,沉积形成高原 C.改变海陆分布和亚欧大陆轮廓D.东亚和南亚地区形成最强盛的季风区 (4)青藏高原的隆起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性。(2分)

29.下图是世界某两个地区沿340纬线的地形剖面图。据图完成有关问题。(10分) (1)甲乙两地沿海共有的气候类型是(2分),B、C两处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的差异之处是(2分)。

(2)下面四幅图,能正确表示D海域盐度分布规律的是()(2分) (3)简述AD两处海域的海底地形不同之处(4分)

30.模拟实验法是探究地理自然规律的重要方法。下面是关于“内力作用过程和地质构造”的探究学习过程,请你根据有关地理知识,完成相关实验项目(7分)。

实验过程

(1)研究方法:模拟实验法。

(2)研究目的:把大尺度的时间变化过程“浓缩”在几分钟内完成,通过模拟实验感悟地质变化过程。

(3)实验材料:4cm×30cm的“竹片”2片(也可以用“木片”、“三合板”替代)。

(4)实验设计的合理性:内力作用过程,是一个受力的过程;竹片与岩石都具有“刚性”和“塑性”,竹片的受力形变过程与岩石的受力形变过程比较相似。

(5)实验过程和现象:在方框内画出相对应的地质构造示意图(每图分,共3分)

(6)研究结论

①褶皱、断层和火山(地震)都属于作用。(1分) ②背斜容易成谷的原因是。(2分)

③地球上最容易发生地震和火山活动的部位是。(1分)

五校联考地理试题答题页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11 21 2 12 22 3 13 23 4 14 24 5 15 25 6 16 7 17 8 18 9 19 10 20 二.综合题(共5题,共50分) 26.(13分)

(1)(1分),(2分)。小时(2分)。 (2)(2分)。 (3)()(2分) (4)()(2分)

(5)请在图中绘出晨昏线,并用斜线表示出夜的范围。(2分) 27.(8分) (1)。(2分) (2)()(2分)

(3)按要求绘图。(每图2分,共4分)

(表示出C处云量较多的成因。要28.(12分)

(1)(2分),原因(2分) (2) 。(2分)

(表示出A处云量较少。要求

(3)① ,② ,③ ,④ 。(每空1分,共4分) (4) 性。(2分) 29.(10分)

(1)(2分),(2分)。 (2)()(2分)

(3)简述AD两处海域的海底地形不同之处(4分) 30.(7分)

(5)在方框内画出相对应的地质构造示意图(每图1。5分,共3分)

(6)①作用。(1分)

②。(2分) ③。(1分)

2008学年浙江省五校第一次联考地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 答案 题号 1 C 11 2 B 12 3 C 13 4 B 14 5 C 15 6 B 16 7 B 17 8 B 18 9 B 19 10 D 20 答案 题号 答案 D 21 B B 22 A B 23 B B 24 C D 25 C D B B B C 二.综合题(共4题,共50分) 26.(共13分)

(1)172.50E(1分),(200N,900W)(2分),13(2分)。 (2)14时(2分) (3)④(2分) (4)D(2分) (5)见右图(2分) 27.(共8分)

(1)深居内陆,且地形阻挡,海洋水汽难以到达(2分) (2)B(2分) (3)略(4分) 28.(共12分)

(1)夏季位置偏北(2分),太阳直射点北移,气压带和风带随之向北移动(2分) (2)东北信风带(2分)

(3)①C②D③A④B(各1分,共4分) (4)整体性(2分) 29.(共10分)

(1)地中海气候(2分),B处洋流对沿岸气候起到增温增湿作用,C处洋流对沿岸气候起到降温减湿作用(2分)。 (2)A(2分)

(3)A处海底地形较陡,大陆架较窄,有较深的海沟分布(2分),D处海底地形坡度相对小,大陆架相对宽阔,海沟不明显(2分)。 30。(7分)

(5)(给分要求:褶皱要体现出“岩层连续”和“弯曲变形”,断层要体现出“断裂”和“上下错动”)(每1.5分,共3分) (6)①内力(1分)

②背斜顶部因张力作用,岩石比较破碎,容易被外力侵蚀成山谷(2分) ③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的断层处)(1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