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丹东市高中体育教学现状与对策的研究
宋野
丹东教师进修学院体育与艺术研训部(118000)
摘 要: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载体与中介,课程改革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和核心内容。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综合性的文化科学基础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是以发展学生体能,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的一门特殊的课程。本课程的设置,对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健康意识,养成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提高全社会总体素质水平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对处于身心发育关键时期的高中生而言,加强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将会对学生的全面而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体育与健康学科的课程改革是影响学校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校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有针对性地对进入首轮课程改革的丹东市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和探究,将有利于全面了解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本学科的重视程度、有利于进一步掌握学校在教学改革中存在的系列问题、有利于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有利于促进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的深化和推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对首轮丹东市普通高中实施新课程改革情况进行完整的调研、分析,针对新课程实施中所出现的问题,重新进行审视、梳理,并提供有效的整改措施。一方面,为丹东市普通高中进一步全面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供理论参考;另一方面,解答学校及体育教师在执行新课标中的疑难问题,努力为学校、教师提供所需的专业支持和服务。同时,因为是辽宁省的首轮普通高中课程课程改革,并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学习,所以,本文确立了对丹东市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后体育教学现状与对策的研究为主要研究内容。并以2001年6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指导思想,以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理论依据,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查阅法、网上资料查阅法、数理统计法,对丹东市5所高中300名学生及40名一线体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资深教研人员进行访谈,针对教学中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探究,完成了体育与健康学科(首轮)两年多实施新课程情况的调研、分析,数据真实、准确。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新课程的实施,促使丹东市高中体育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精选了适合高中生终身发展的运动项目;新课程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引导了学生学会学习;新课程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策略与行为;新课程引发学校领导对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的重视。同时,通过调研也发现:学校教学管理尚未形成体系,缺少新课程评价改革的内在价值追求、对学分制管理缺少相应的理解,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基础性设施、建设欠缺,资金投入不大(不足学校整体资金百分之一),还不能满足现阶段新课程实施的需求;教材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校本课程开发过于狭窄;体育教师队伍相对稳定、师资力量和结构水平,基本上适合新课程实施的要求,但教师的知识和能力结构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教学目标的确立上依然“模糊”,教学中的“点和面”控制得不是很到位;学校领导尚且缺乏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对教师的工作现实或潜在的价值做出正确的判断。所以,必须加强一线教师的在岗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和知识体系的更新;建立合理制度、完善激励机制,调动教师参与
对丹东市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后体育教学现状与对策的研究
课程改革的积极性;完善学校管理措施,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体系;提高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意识和能力;加大对教学硬件的投资力度。只有这样,高中新课程改革才会得以顺利实施。
关键词: 普通高中 体育与健康 教学现状 对策
Abstract
Physical education in school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hancing student body and enhance health awareness, develop the habit of lifelong sports, improve the overall health of the community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sports, school sports goal is to achieve the basic forms of organization, is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Health and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of the common school activities. High school students is at a critical period of adolescent development, strengthen the teaching of high school sports, to improve the nation's physical fitness,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has a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Physical conditions that affect teaching quality of school education and the overall education level of development of important factors. Therefore, targeted to Dandong City High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 is conducive to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leadership at all levels of education-related executive of Physical Education degree of attention and is conducive to the teaching profession and the optimization of integration, can help students interested in the lead Sports classroom and into sports, and promoting school-based teaching and research and promote the deepening of the system, actively promote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Curriculum reform is the core content of the education reform.
School Sports is an important means of education, school curriculum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system, from elementary school as a University of the only compulsory courses, students are also centered on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to the full. By 2006 Dandong City High School has implemented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to complete the research, analysis,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courses in emerging issues, re-examine, organize, and to provide effective rectification measures for the further Dandong City High School The full implement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curriculum standards of reference. At the same time to answer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in the difficult problems, and strive to provide teachers with the necessary professional support and services.
Since 2006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in Dandong City has been gradually implemented, the school conducted a comprehensive physical education system reform, and achieved certain results. Nevertheless, the current high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The topics to June 2001 promulgated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and State Council on deepening the comprehensive reform
对丹东市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后体育教学现状与对策的研究
of the decision to promote quality education\" as the guiding ideology, and to high school, \"Sports and Health\" curriculum standards for the theory. Using a questionnaire survey, interviews, documentation available, access to online information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five of Dandong City High School 300 students and 40 first-lin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conduct a survey and held discussions with senior members of the teaching The problems that exist in a Research and Analysis. The corresponding physical education reform measures: 1 through the city of Dandong five ordinary high school sports and health fields to visit and investigation, completed a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disciplines over the past two year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course of the investigation, analysis. 2 sports contingent of teachers is relatively stable, qualified teachers and the structure is basically the level suitab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rriculum reform. 3 basic hardware construction in place was not high, students can not fully meet the needs of the physical exercises, the students affected the enthusiasm of physical exercise, limiting the school's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programmes implemented. Schools must increase financial input, a good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4 lack of evalua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of the intrinsic value of the pursuit. 5 courses are restricting students to learn the situation and level of development of important factors. 6 on the new curriculum, \"stressed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s the center to help students learn how to learn\" and \"establish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students, students respect for the feelings and needs of students and active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asic idea of the lack of clear understanding.
Key words: high school teaching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status measures
对丹东市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后体育教学现状与对策的研究
目 录
1 前 言......................................................................................................................................... 5
1.1研究的目的意义 ................................................................................................................ 5 1.2体育课程改革国内外现状 ................................................................................................ 6
1.2.1国外研究现状 ........................................................................................................ 6 1.2.2国内研究现状 ........................................................................................................ 8 1.3研究现状 ............................................................................................................................ 9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0
2.1研究对象 .......................................................................................................................... 10 2.2研究方法 .......................................................................................................................... 10
2.2.1问卷调查法 .......................................................................................................... 10 2.2.2文献资料法 .......................................................................................................... 11 2.2.3访谈法 .................................................................................................................. 11 2.2.4网上查阅 .............................................................................................................. 11 2.2.5数理统计法 .......................................................................................................... 11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11
3.1理论研究基础 .................................................................................................................. 11
3.1.1理论依据 .............................................................................................................. 11 3.2研究结果与分析 .............................................................................................................. 11
3.2.1教学目标的制定 .................................................................................................. 12 3.2.2教学计划的改革现状分析 .................................................................................. 12 3.2.3教学模式的改革现状分析 .................................................................................. 13 3.2.4模块的设置与选择 .............................................................................................. 12 3.2.5课程实施中的教学评价方式 .............................................................................. 16 3.2.6学校现状与分析 .................................................................................................. 16 3.2.7体育教师的现状与分析 ...................................................................................... 20 3.2.8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后学生的现状分析 .......................................................... 24 3.2.9丹东市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 .......................................... 31 3.2.10促进丹东市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对策 ........................................ 33
4 结论与建议 ............................................................................................................................... 35
4.1结论 .................................................................................................................................. 35 4.2建议 .................................................................................................................................. 36 5 参考文献 ................................................................................................................................... 36 6 附 件....................................................................................................................................... 37
1. 前 言
1.1研究的目的意义
《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实验)》及15个学科的课程标准已于2003年正式颁布。在2004年9月,山东、广东、宁夏、海南等四个省(区)率先进入高中新课程的实验。按照教育部的统一部署,辽宁省被列为全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第三批实验省份。从2006年秋季开始,辽宁省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全部进入新课程。这次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是促进高中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
新课程实施前,辽宁省政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为课改保驾护航,并多次聘请国内著名专家、学者对全省进行系统的培训。同时,组织全省相关教研部门,参加国家级培训和赴省外参观、学习,加强了培训者的培训工作。经过系列培训,很好地解决了学校及教师的认识、选课指导、课程实施、评价及教育教学管理等问题。就丹东市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而言,经过两年多的实践与探索,已经形成了具有丹东市特色的体育教学模式,与传统的体育教学相比,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后,无论在学校、教师还是学生等方面的确发生了新的变化和发展。
针对本次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丹东市内高中具有两方面优势:一方面,丹东市内个别普通高中体育教学早在2000年就已经进入课程改革,具有现代课程改革的雏形,并在2000年冬季的丹东市体育教学现场会作了示范课展示。因为拥有了课程改革的成效作为基础,本次课程改革将是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将可以在更高、更全面的层次上展开;另一方面,经过了多次系统培训、研讨活动、外出学习与观摩,绝大部分教师对以往的教学有了深刻的反思,对存在的问题有了共同的认识。因此,教学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实实在在的展开。但是由于这是一次与国际课程改革同频同步的教育改革实验,既是我国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在教育文化领域中的必然反映,也是教育自身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新课程既用领域的完整、科目和模块的必修保证了基础性和均衡性,又以学科、模块的丰富和选学兼顾了多样性和选择性。课程的这种进步和超越,完全体现了教育发展的本质要求。
由于新课程是在问题的解决中推进,所以,新的困惑、新的问题的产生在所难免。诸如学生的体育成绩能否进入学生们未来高考的综合成绩、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是否影响其它学科的学习、体育教学究竟能解决了学生的什么问题等;又如学校整体的课程方案、校内选课指导、教师教学指导、课程实施过程、学习评价和教育教学管理等等。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也出现课时与教学内容的矛盾、三维目标的整合问题、不适应以模块教学为特征的教材体系等障碍,同时还有来自于教育界自身的阻力等等。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很好的处理与解决,必然会影响新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实施。此外,新课程标准在实施过程中必将受制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与新课程的研制、宣传、培训、及接受相比,课程实施的过程更有着多重的艰辛与复杂。因此,若要顺利完成首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任务,有效达成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就必须对可能影响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的因素进行全面地梳理,甚至有时必须回到课程改革的起点重新审视课程改革。所以,本文确立的对丹东市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后体育教学现状与对策的研究为主要研究内容,旨在根据调研结果,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影响新课程实施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鉴于此,本文选取了丹东一中、丹东二中、丹东四中、丹东十四中、丹东十五中5所市内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现状,通过走访(校方领导、学生)、调查问卷(教务处、体育教师、学生)、观摩(教学)等形式对丹东市内5所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进行实施新课程后的调研分析,在全面了解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情况的基础上,针对学校体育与健康学科在实施新课程标准中所出现的问题,提供有效的整改措施与意见。努力促使其转化为体育课程改革的动力,在课程研制者、课程管理者和课程实施者之间搭建平台,通过对课程实施情况的真实反映,为课程研制者和管理者提供反馈信息、为今后体育与健康课
程标准的进一步完善提供理论依据。因此,本研究无论对于新课标的顺利实施,还是对今后丹东市普通高中学校体育的健康发展,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2体育课程改革国内外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现代体育教学的功能不仅仅是传授体育的知识、技术和形成技能,也不仅仅是增强学生的体质,而是要在提高学生未来的生活质量和改善学生未来生活方式等方面起积极的作用。“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未来社会是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地发展”是对未来社会最经典的诠释、体育是现代青年的第二语言已成为共识。正如顾拜旦所认为的:现代生活中最重要的是教育,他倡导奥林匹克运动不是去推行竞技运动,而是把竞技运动纳入教育,把体育纳入一般教育,进而把一般教育纳入人类文化的生活过程中。所以,学校体育教育首先要解决培养能适应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问题;其次要纳入人类的生活去解决终身受益等问题。进入21世纪,学校体育改革和体育教学改革已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因此,借鉴发达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的先进经验与成果,将会对我国现阶段的新课程改革提供帮助。
1.2.1.1关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理念
1)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未来世界对人才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育模式将无法适应社会发展。国外发达国家的教育成功经验主要是体验式教学,并始终坚持以课程标准作为教学的指令性文件,注重终身体育精神、体育意识、体育态度的形成与体育能力的培养。早在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伴随着终身体育的兴起,各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就十分重视学生终身体育态度的形成与体育能力的培养。作为单一文化、单一民族的日本,主要通过发展性政策推进教育改革,在 1978 年的体育学习指导纲要中就指出:应将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联结起来,教师在教学指导上应让学生终身热爱体育运动,不仅要在锻炼体力、塑造人格、培养民族精神及人的全面发展上下功夫,而且要让学生体会各种运动的乐趣。俄罗斯也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经常参加锻炼的习惯、终生的体育兴趣和独立锻炼的能力、自我运动的积极态度和能力、正确理解安全健康和形成自主健康生活的态度。在美国,由于社会性多元文化、种族、宗教的异质性,教育被作为实现社会整合的大熔炉,无论社会的任何问题,美国人都会把学校教育作为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办法。特别是进人20世纪以来,课程及其功能的泛化,有关课程的一个特别重要的现象就是课程几乎无限度地在膨胀。受学科中心、社会中心和学习者中心三种课程主张的影响,美国政府明确了向任何一个“中心”做偏向性的位移在实践中都会造成课程的“失衡”发展。美国高中课程在过去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课程改革所表现出来的“失衡”现象归结起来都是因为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即“非此即彼”思维模式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应急方式在现实中的反映。实践证明,以往历次的课程改革都是在课程设置上“做加减法”或对某些学科进行强调的做法行不通,同时,单一的教育目标、某一种教育哲学流派或课程主张都注定不能使课程改革持久和成功;同样,学校课程及其功能不可能
无限止地泛化,课程也不可能在学校系统之外发挥作用。【1】文章来源:比较教育研究 2005年第2期 如在加州体育课程标准中则强调:学校体育计划是整个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不断强调终身练习习惯的培养和保持,提供关于怎样获得和保持体育运动能力的教育。学校计划必须集中在教育和行为变化方面,使学生在课外能够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
2)突出增进健康的目标。随着各国对健康问题的普遍关注和“体育为健康”这种因果关系口号的提出,所有体育课程的改革都围绕学生的未来发展、突出增进健康的目标来进行。美国一些学校体育专家明确提出:要使社区公共健康逐渐增加的兴趣主要集中在学校体育对儿童健康的贡献方面;体育在公众健康方面的目的是为儿童终身有规律的体育活动奠定基础;体育教师追求学校体育的公众健康目标等。日本体育学习指导纲要也明确提出:要让学生理解有关健康和安全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自主的、健康的生活能力和态度。
3)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通过体育培养健康的人格。英国体育课程标准强调:为了满足学生的广泛需要,教师应该认识到给所有学生同等机会的重要性,并采取一些特别的措施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①营造有效的学习环境;②保护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注意力;③通过适宜的教学方法给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④使用适当的评价方法。俄罗斯体育教学大纲曾明确提出:体育教育切不可局限于增强和发展体质,应使之有助于完成学校的主要任务——培养和谐发展的人。 1.2.1.2关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内容
1)体育与健康教育两门课程开设的模式。加拿大安大略省、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新西兰和中国台湾省等将体育与健康教育两门课程合二为一,设立了健康与体育课程。而在英国、美国(大多数州)等国家将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分设,分别颁布体育课程标准和健康教育课程标准。
2)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设置。由于各个国家的国情不同,因此,各个国家制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也不尽相同。但是,各个国家都十分重视使学生达成体能、体育知识与技能、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体育态度和生活态度等方面的目标。加拿大安大略省、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等地方的体育课程标准注重学生体能的增强和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联邦德国、美国加州等地则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水平的提高;日本、俄罗斯等国家的体育纲要则强调学生养成正确的体育态度和人生态度。
3)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的改革。各国在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中,充分考虑到各地、各校的特点,以及学生的需求、兴趣、爱好等,逐渐由统一性向多样性、固定性向选择性、指令性向指导性方向转变。比如日本为了开展适应学生个性、能力的教学活动,中小学都尽可能地安排了多样化的教学内容,而且教学内容同样具有较大的弹性和选择性。
4)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评价。各国在体育课程的学习评价中,逐步向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绝对性与个体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的方向发展。例如联邦德国在评定学生体育学习成绩时,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美国、联邦德国、日本在体育学习评价方面都鼓励、指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使学习评价真正成为促进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有效手段。 1.2.1.3 国外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给我们的启示
1)在制订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时,既要注意运动技能的掌握、体能水平的提高,更要重视体育与健康意识的培养、体育能力的提高、正确体育态度及人生态度的形成。
2)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的建构方面,要处理好体育与健康的关系、体育运动项目与学生身心特点的关系、统一要求与选择性和弹性的关系。
3)在进行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时,要注意建立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淡化体育学习评价的选拔功能,使评价有助于促进学生的积极学习和不断提高。
4)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管理方面,既要考虑国家的需要和课程目标的实现,体现一定的统一性、严肃性,又要注重调动与发挥各地、各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校与体育教师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 1.2.2国内研究现状
这次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是一次与国际课程改革同频同步的教育改革实验,既是我国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在教育文化领域中的必然反映,也是教育自身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中国虽然没有美国那样巨大的种族、宗教、文化的差异,也不像单一文化、单一民族的日本,但中国作为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各地基于不同的资源、环境、历史、文化的发展性差距(甚至超过了欧洲各国家之间的差异),其课程改革必然存在特殊性。但我国学校教育培养目标始终围绕人的全面发展来进行,党的教育方针并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在人才的培养规格上提高了要求。并且,我国的教育改革主要是通过从整体上对中学课程改革进行全面综述、分析现状、指出问题、提出建议、形成教学文件来完成的,是以整体推进的形式来实现的。有关中学体育课程改革方面的主要内容如下: 1.2.2.1我国中学课程改革的研究
在朱慕菊主编的《走进新课程一一与课程实施者对话》中指出:建立新的基础课程体系是以邓小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工作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
1
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强调基础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陈旭远写的《课程与教学论》一书中对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认识。指出《课程标准》及新教材的编写和试用,标志着课程改革己进入具体实施阶段。并在未来几年,课程改革将逐渐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而本次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改革力度最大、国家投入资金最多的一次课程改革。涉及到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调整、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评价体系的建
2
立和师资培训以及保障支撑系统等内容。
在施晓光主编的《现代教育思想专题》、《现代教学论与体育教学》和《走进新课程一一与课程实施者
3
对话》著作中,也从不同角度提出对现代教育思想和未来课程的构想。特别提出:我国基础教育中长期存在着重视升学率的“应试教育”必须得到改变,应着重推行素质教育,明确义务与非义务教育在不同的教育阶段的各自任务与目标,教育的发展需要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突出学生的全面发展,科学制定课程标准;加强新时期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建立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的评价体系;制定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提高课程的适应性,满足不同地域、学校和学生的需要。 1.2.2.2我国中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整体性研究
主要是针对体育课程的整体性进行研究,此研究主要体现在第三次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之后。对课程的整体性研究,是以体育课程的教学作为研究对象,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学生学习方式、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制订的《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中,既用了领域的完整、科目和模块的必修,保证了课程的基础性和均衡性,又以学科、模块 12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2002 陈旭远.课程与教学论[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
施晓光.现代教育思想专题[M] .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1
的丰富和选学兼顾了课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课程的这种整体进步和超越,完全体现了教育发展的本质要求。突出课程必须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此外,由季浏、国家课程研制组主编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和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全员培训教材编委会编著的《体育》,在两本书中对体育课程的课程结构的重新建构,教学理念与策略的变化,建立发展性课程评
4
价体系等方面进行较为全面的探讨。 这类研究从整体上对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进行全面综述、分析、指出问题、提出建议、进行构建。这两本书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学体育课程的整体改革进行研究,分析了当前体育课程的教学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学校体育和社会需要对体育教学的需求,对体育课程改革提出建议。
1.2.2.3对中学体育课程的各要素的研究
较为细化的研究是以中学体育课程的构成要素为研究对象,对教材,教学方法与手段,学生学习方式、考核评价等内容作较为详细的探讨。毛振明与毛振钢编写的《体育教学内容改革与新体育运动项目》,该书从现有的必选修教学内容及体育教材的目标和要求入手,对现代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各个构成要素进行研究,并认为现代教学内容的设计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意识反映不够明显,传统的教学模式依然存在;课程过分强调教学内容的完整性,缺少开放性和现代性;更没有处理好统一性与灵活性等问题;教学内容选取量偏多、偏杂,仅有的教学时数内难以完成课程目标;内容选取过于死板,比较单一。并认为:这种现象必须得到改善,教学中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并根据学校实际选取教学内容,适时淡化竞技运动体系,给教师、学生留有更大的空间,使体育教学内容真正为学生所喜欢、教材更加
合理、教法更加得当,对学生未来的生活更有用。 1.3我国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中的研究现状
伴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广大的从教者们对新课程投以更多的关注,并进行研究、探讨与实施。我国学校体育界的许多学者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也提出了见解和意见。在王涛,陈益群,
6
牛洪林的《对徐州市区中学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调查研究》、王建民,谢芳的《对甘肃农村中小学
7
实施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现状调查分析》、王利,张弘,刘华,钟沙丽的《农村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实施
8
情况调查与分析》、杨吉春,王月华,张岩,张文利的《吉林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
9
究》等许多文章中,都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现状为研究内容,研究和探讨了近两年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情况。这些研究,为我们更广泛地了解新课程及执行新课程标准情况提供了一些理论支持与实践数据。但是,在这些研究中,尽管对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的实施现状有一定的了解,并提出了一些“合理建议”,却缺乏对可能影响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的因素进行分析和进一步的论证,而这些影响因素恰恰是保证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能够顺利实施的关键所在。
45
5
季 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毛振明,毛振钢.体育教学内容改革与新体育运动项日[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6
王 涛,陈益群,牛洪林.对徐州市区中学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调查研究[[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18(4):
135-136
7
王建民,谢芳.对甘肃省农村中小学实施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现状调查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2,18(2):83-86 8
王利,张弘,刘华,钟沙丽.农村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实施情况调查与分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3,19(4):128-129 9
杨吉春,王月华,张岩,张文汇.吉林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3,19(4):
25-26
课程实施作为一项复杂的综合性社会实践活动,必然会受到各方而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从国内外许多教育改革的失败原因中,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课程改革并不是教育部门所能独自完成,也不在于制定革新计划如何缜密、科学,而在于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操作和实践结果。因此,对可能影响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论证,对于新课程背景下的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而言,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以及网上搜索的结果中发现,对新课程标准实施的影响因素进行细致分析的文章并不多,分别是:新疆孟凡丽博士的《新课程实施的因素及策略探析》,广西曹霞的《影响课程
1011
实施的因素分析》,长春马云鹏的《课程实施及其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深圳李臣之的《课程实施:
12
意义与本质》等。但是,文章中有关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的影响因素及分析的类似文章至今尚未发现,缺少共识。所以,本文认为:课程改革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更需要来自于不同方面的支持与协助(包括理论层面的专家指导和操作层面的教师实践),只有动员所有的力量,提高学校、家长和社会的认识,达成共识,形成良好的课程改革氛围,才会使课改得以顺利实施。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丹东一中、丹东二中、丹东四中、丹东十四中、丹东十五中共5所高中300名学生和40名在职在岗体育教师。 2.2研究方法 2.2.1问卷调查法 2.2.1.1问卷的效度
通过阅读相关资料并与一些体育专家、学者座谈,就问卷的内容和结构进行了研究与讨论,经过多次修改,确定了最终的调查问卷内容。 2.2.1.2问卷的信度
第一次问卷答题后,从填表人中抽出20名被调查者进行再次问卷,将两次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处理,求出相关系数为0.94。问卷中的内容,主要参考《课程标准》和丹东市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指导性文件、教材及相关资料,具有客观性、真实性和科学性。问题答案有利于做量化的数据统计处理,同时,问卷的编制是通过调查分析,请专家审核、试验性填写与不断修正的基础上完成的,说明本次问卷调查的结果是可信的。 2.2.1.3问卷的实施
采用随机抽样法,在丹东市普通高中中随机抽出5所高中作为调查对象并发放调查问卷。其中发放学生问卷300份,回收281份,有效问卷278份,问卷回收率为93.67%,有效回收率为92.67%。发放教师问卷40份,回收38份,有效问卷37份,问卷回收率为95%,有效回收率为92.5% (调查问卷附后)。
1011
曹 霞.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分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20(1):11-12 马云鹏.课程实施及其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J].课程.教材.教法,2001,(9):20-24 12
李臣之.课程实施:意义与本质[J] .课程.教材.教法,2001,(9):13-17
2.2.2文献资料法
阅读体育方法学、学校体育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走进新课程、中国学校体育、体育教学、新课程与评价改革、新课程的评价改革、体育与科学、北京体育大学学报、辽宁教育学院学报等书籍与杂志刊物;上海体育学院以及辽东学院图书馆等收集的大量相关的论文、相关报道和文献资料。 2.2.3访谈法
根据研究的目的任务,针对一些问题与部分学校的领导、体育教师、学生以及资深望重的教研人员进行了座谈。 2.2.4网上查阅
针对研究专题,通过《中学体育网》、《学校体育网》、《体育教师网》、《北京体育大学网》、《上海体育学院网》等相关网络及时了解与掌握有关的信息。 2.2.5数理统计法
利用计算机对收集到的数据资料进行相应的统计处理。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理论研究基础
3.1.1课程改革的理论依据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载体和中介,而课程改革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和教育改革的核心。针对我国传统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新的课程改革必须在关注学科类课程和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基础上,重视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打破“标准化”“规范化”等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必须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必须在注重普通高中均衡发展的基础上,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是促进高中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新课程改革是一项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系统工程,因为有了理论支撑和牵动平台,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将进一步引领高中学校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的教育创新之路。
3.2研究结果与分析 3.2.1教学目标的制定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高中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课程的总目标通过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方面具体描述和体现,并通过七大系列若干模块具体实施,将使学生提高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加深对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学会体育学习及评价;增强体育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运动爱好和专长,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人际交往技能和团队意识具有健康素养,塑造健康体魄;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社会责任感;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充满活力的人生态度。 1.指导思想
1.1依据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育理念,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教学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努力体现课程的时代性,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注重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
1.2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水平五的学习目标以及 “全面、和谐、发展、创新”的育人目标要求本方案既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理念,同时又体现了学校教育和谐发展及育人目标的实现,使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更具有科学性、实效性、和富有时代精神,进而形成具有丹东特色、易于操作的体育课程实施方案。
2.课程结构中的要求
2.1.教学理念:基本符合新课程总目标和领域目标要求、符合课程发展方向和全体学生学习的发展需要。
2.2.教材选择中体现了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以增进全体学生身心健康为第一要素、以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手段的获得为目的,引导学生通过体育学习,形成理性的认知乐趣,完成和发展水平目标。目前,丹东市普通高中对教材的选择大多采用课标中规定的教材内容、地域性教材、校本教材供学生选择。
2.3教学组织中能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层次、项目的不同特点,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同时,在教学中,努力营造一种和谐、互动的教学氛围,更新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有效学习方式。使教学更具有兴趣性和鼓励性,充分体现了新课程优质、高效、互动、共同参与学习的特点。
2.4.教学评价中注重了选取激励与发展性评价。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在各个学习领域和学习系列中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达成“激励参与——互动学习——形成习惯——终身体育——形成全面的健康意识”目标,努力构建适合学生学习的形式、方法、手段和途径,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现阶段丹东市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评价多采用:以对课程的建设评价为引领,以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为核心,以对教师的评价为突破口,真正实现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系统的和全方位的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促进和发展作用。
3.2.2教学计划的改革现状分析
教学计划是学校根据现有的实际教学条件,制定的关于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具体规定了学校的学科设置、各学科的教学顺序以及在各学年中的分布状况计划,为了达成一定的教育目标而做出的具体安排。制订教学计划,是有秩序地实施教学的依据,是教学组织工作的重要内容。它起着明确任务,统一内容、统一标准、统一步调、协调各方面力量的作用,是部署、检查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以往的学校体育教学计划划分为以下四方面:学年教学工作计划、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单元教学工作计划、课时工作计划四方面的计划。实施新课程改革后,教学计划的制定有了一定的改变。
根据教育教研部门的要求,丹东市普通高中在课程改革初期,要求每个学校依据各校特点,制定出学校整体教学工作计划(高中三年)和模块教学工作计划,并在教育教研部门的参与、指导下,适时对现有的教学计划不断进行修正、补充,保证了计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主要涵盖的内容有:
(1)按照新课程的总体目标和五个领域目标,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学校整体教学工作计划。内容包括:学校提供的三年必修、选修教学内容,时数安排、学习目标、教学评价与考核、学分认定等。 (2)根据水平目标,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科学地制定模块教学计划。内容包括:该模块学习目标、学习内容的纵向安排、教学评价与考核、学分认定等。
(3)根据模块教学计划,制定课时计划,由学校教务处和教育教研部门适时进行检查。
现有的教学工作计划与以往相比,新课程的教学计划制定更加明确、具体、可操作,同时减轻了教师的课业负担,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但是,由于新课程是在问题的解决中推进的。所以,新的困惑、新的问题的产生在所难免。其现象出现在实际的教学实施中,教师并不能完全是按照现有的教学计划来实施,固有的教学模式与模块教学之间发生着一定的矛盾。通过对体育教师的调查显示,这种现象在课程改革实验中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改观。
26%16%有根本改观略有改观没有变化58%
图1
从教师对教学计划实施(图1)反映的调查结果中了解到,教师对现有的教学工作计划并不是很理解,突出表现在课时与教学内容的矛盾、三维目标的整合问题、不适应以模块教学为特征的教材体系等障碍。所以,教学并没有达到想象中的效果。学校提交的教学工作计划中,在一定程度上很“理想”、可“操作”,但很难转化为教学实践。为应付检查,甚至出现了一部分的网上“复制品”。说明仍有部分教师仍有“怀旧”心理,在参与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并不都是积极的、主动的。针对出现的问题,丹东市教育教研主管部门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在学期中对各校执行计划的情况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并发放调查问卷,根据学生所反映的情况、整个抽查情况,写出通报,反馈调查结果,以此加大督导力度。 3.2.3教学模式的改革现状分析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教学过程结构和相应的教学方法体系。目前丹东市普通高中大多采用多项选择性教学(模块教学),其特点在于:教学模式的选择,围绕了新课程的教学目标而设计。教学模式的有效运用,需要一定的必要条件,不存在通用的普适性模式。教学模式的选取,关键在于是否是实现既定目标的最有效形式;多项选择性教学,用很简化的形式反映出新课程的理念的核心部分,为教师提供了具体的教学行为框架,规定了教师的教学行为,使得教师在课堂上有章可循,便于教师理解、把握和运用。在丹东市级优质课的展示中我们看到:
(1)完成了从单一教学模式向多样化教学模式的发展。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导的地位。伴随新课程教育思想、理念更新,部分教师能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学实践。
(2)完成了以“教”为主向重“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发展,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体现了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重视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对教学的参与,并根据教学的需要合理设计“教”与“学”的活动。 3.2.4模块设置与选择
1. 根据课程标准中的规定,丹东市高中学生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除田径和健康教育两个必修模块以
外,其他模块为选修(包括田径运动的继续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爱好和需要,选择学校所提供的运动项目作为学习内容,从而减少了运动技术学习中的盲目性,利于形成运动爱好和专长,满足自身个性化学习和发展的需求。 2.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设置了两个学习水平、六个运动技能系列和一个健康教育专题系列,技能系列包括田径、球类、体操、水上运动或冰雪项目、民族民间体育和新兴运动,每个系列包含若干模块,每一个模块由某一运动项目中相对完整的若干内容组成,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模块的设置,为学生提供了课程修习计划,利于学生自主选择及调整课程。
3.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实行学分制管理,学生在高中三年的学习中必须修满11个必修学分,其中六个运动技能系列为10学分,健康教育专题1学分,(丹东市普通高中一般采取14-16学时,成绩合格,方能得到1学分),才能达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毕业要求。有条件、精力、需要的学生可以选择水平六目标。
4.根据新课程内容中规定的运动系列、学校现有的课程资源、师资情况、学生学习的反馈情况,目前丹东市普通高中在选定模块学习的过程中,教学组织形式主要采取合年、班分组多项选择性教学形式。如丹东一中模块教学设置形成示例:
表1 模块设置、教学目标及任课教师一览表
系列名称 田径
跑、跳、投
(必修)
身锻炼的方法。
篮 球:邵志飞、马金秀
球类 (选修)
篮球、排球、足球
乒乓球
能掌握一般性技术及规则, 了解其运动发展动态
排 球:高源新 足 球:边晓东、张弓 乒乓球:隋明波
新兴运动(选
修) 民族民间 (选修) 健康教育
健美操 健身健美 武术 毽球 体育与健康
能掌握一般性技术及规则, 了解其运动发展动态 能掌握一般性技术及规则, 了解其运动发展动态
了解健康的基本常识,使各项运动都能
健美操:邹立东 健身健美:张世平 武术:李 越 毽球:刘文龙
全体教师
模块名称
模块功能及要求
能熟练合理运用各项技术,掌握一定自
全体教师 教师
(必修) 在健康中得到发展。
5、选项教学操作方法
1、向学生介绍学校设立的可供学生选择的项目(模块)及任课教师
模块(项目)设置: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健身健美、武术、毽球、健美操 任课教师:篮球:邵志飞、马金秀。排球:高源新。足球:边晓东、张弓。
健身健美:张世平。武术:李越。乒乓球:隋明波。毽球:刘文龙。健美操:邹立东。 2、选项方法及要求:(1)按照个人兴趣和爱好,根据学校提供的选项内容,填写选项统计表,每人可填报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某一项目的人员太多,可以根据第二志愿进行分流)
表2 《体育与健康》课程选项志愿表 年级 班级 姓名 性别 第一志愿 第二志愿 (2)学校根据选项统计表,打破行政班界限,按照选项内容重新编排选项班级和学生。
(3)学生选定项目后,经过一个星期的适应时间,如需更换项目,可以向老师提出申请,进行适当调整,但确定后中途不得随便更换项目。
3. 2. 5 课程实施中的教学评价方式 3. 2. 5. 1 学分与学时的分布
丹东市高中三年体育与健康课程设置与安排形成示例 学期 内容 必 修 (健康教育专题) 必 修 (田径) 必 修 选 项 高 一 上学期 3 18 学时 15 2 33 33 33 33 15 下学期 3 高 二 上学期 3 下学期 3 高 三 上学期 3 下学期 3 备 注 1.必修必选科目(2分) 田径与健康教育专题(建议可利用风雨天,引导课或以讲座形式有机地分配在三个学年六个学期中。 2.必修选项9学分,162学时,可在六个技能项学 分 2 2 2 2 1
周学时 2 2 2 2 2 2 目中选择。 3.每18学时的学习,成绩合格经认定即获1学分,累计11学分。 选 修 (水平六) 针对于有志于从事体育或相关专业发展的学生,从水平六、运动技能项目中选取学习内容。
表3 丹东一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学分与学时分布一览表
学期 学年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学 年 学 分
高一年级
1.田径(跑、跳、投)14--16学时1学分。 2.选项教学(篮、排、足、乒乓球、武术、健美操、毽球、健身健美)14学时1学分。 3.健康教育4学时(必修) 1. 选项教学(篮、排、足、乒乓球、武术、健美操、毽球、健身健美)28学时2学分
2.健康教育4学时(必修)
4学分
高二年级
1. 选项教学(篮、排、足、乒乓球、武术、1. 选项教学(篮、排、足、乒乓球、健美操、毽球、健身健美)28学时2学分 武术、健美操、毽球、健身健美)282.健康教育4学时(必修) 学时2学分
2.健康教育4学时(必修) 1. 选项教学(篮、排、足、乒乓球、武术、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不安排学分) 健美操、毽球、健身健美)28学时2学分 2.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不安排学分)
4学分
高三年级 2学分
健康教育
1.健康教育课16学时,在高一和高二四个学期内开设,每学期各4学时 2.以行政班授课或以讲座的形式授课,学生上满课时即获得学分
1学分
3. 2. 5. 2学分的认定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中,是用学分对学生进行管理,这只是一种教育管理中的方法和手段,只是以学分作为计量单位记录学生选课情况,是为实现学生自主选修课程服务的,并不是实行学分制度。目前,丹东市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注重过程评价,学分认定较为科学。
表4 学分认定评定方案
序 1 2 3
评定类别 出勤 技术、技能 评测 自评
40%
10% 分值比例 20%
10% 10% 20%
评价内容
完成该选项目学习14——16学时,并参加学时计划范围
内的评定
个人学习——技术评定 合作性学习——技术评定 选项学习——“达标”测评
个人对学习态度,健康水平提升和技术技能进步幅度的评
价,包括对研究性学习成效的自我评价
备注 每 一 学 分 满 分 为
4 5
互评 教师评
评价等级分类
个人在锻炼习惯养成方面,与他人和睦相处,爱护环境及
个人学习自信心和展示自我的能力评价
教师根据学生对运动参与、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以及课程
20% 五个领域目标的相关的测评,做出对学生个人的发展性评
价
A B C D E F 优 优良 良好 中等 可以 及格 95 90 85 80 70 65
10%
65 分 以上
本文认为:新课程倡导的教育评价体系是促进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和学校教育质量提高的新型教育评价体系。在传统的体育课考核方案中,过分强调通过测试学生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等一些量化指标,评定学生的体育课学习的成绩,在现实中往往会产生不利的影响(逆反心理)。因为学生的运动能力水平,受制于遗传和自身先天身体因素,并不在于后天的努力程度。而新课程标准中,是从五个学习领域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参与情况、学习态度来综合评价学生,通过对学生绝对成绩、相对成绩和进步幅度进行综合考评,重视了学生的进步与发展,符合了新课程要求。 评价的目的明确,评价的标准客观,很好的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在评价方法上,主要采取了学生自评、小组评价、教师的观察与测试等综合评价方式,强调了综合效应。并对学生的参与和表现、学习和认知能力及科学合理的操作方法、知识能力的运用方面进行考评。 3.2.6学校的现状与分析
3.2.6.1 学校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态度
辽宁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管理与指导中指出:这次课程改革,是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关系到全民素质的提高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关系到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各学校一定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和加大经费投入,抢抓机遇,保证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表5 市内普通高中落实文件情况问卷统计表
有(能)
问卷题目
人数
贵校是否有正式文件落实 《体育与健康》课程 贵校是否有新课程的教材和参考书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没有(不能)
28 30
75.68 81.08
9 7
24.32 18.92
贵校能否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活动 15 40.54 22 59.46
通过调查,丹东市教育局学习并传达了有关课程改革的文件,并对体育与健康学科的实施工作做出了部署,教育教研部门也提出了相应的指导意见。在教师和领导的问卷调查中(表6)显示,有正式文件并得到认真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校占75.68%。各学校在具体实施中也存在着较大差异,有81.08%的被调查教师表示学校有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材(几种版本)和参考书,18.92%的表示没有。缺少了运动参与,学生身心根本得不到健康的发展。调查中反映,86.47 %(见表10)的教师和校领导都赞同增加体育课时,以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但在访谈中发现,许多落实了文件的学校,在具体实施中并没有完全按文件的要求去具体实施。当问及“贵校能否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仅有40.54%的被调查者回答“能”。由此看出,时间并不是真正属于学生。 3.2.6.2教学内容的选择
新课程标准是关于“学生学习结果的纲要”,改变了以往“教与学内容的纲要”,提出了内容标准,并对教学内容的选择进行了宏观性的科学指导。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时,教师根据应达到的总目标、具体目标、水平目标,结合学生实际,设计内容和相关知识,并以此为载体开展教学活动。但必须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年龄和性别特征;运动形式活泼,能激发学习兴趣;具有健身性、知识性和科学性;对增强体能、增进健康有较强的实效性;简单易行。从本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中了解,丹东市普通高中实施新课程改革,学校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有一定的自主权,可以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完成课标中的规定内容,并鼓励学校自行研发校本课程、制定评价标准。
表6 教学内容选择的依据表
项 目
人 数
百分比(%)
学生的运动兴趣 37 100
教材的安排 21 56.8
目标达成的需要 20 54.1
教师自身特长和爱好 16 43.2
其 它 13 35.1
调查中显示(见表6),学校在选择教学内容时,首先考虑最多的就是满足学生的运动兴趣、尊重学生的选择,其次是根据教材的安排和教学目标实现的需要。此外,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根据自身的专项特长、爱好来选择教学内容的现象。这是由于体育教师对自己专长的项目和内容教学可以从容应对,轻车熟路,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专项选择,这势必会影响到学生对体育课的热情和投入。而只有35.1%的体育教师进行了补充和解释,他们的观点主要就是还要根据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材以及季节的变化等特点来选择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丹东市教育教研主管部门并不十分主张只考虑学生的兴趣与爱好,教学必须真正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而协调的发展;必须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系统的、全面的选择。 3.2.6.3学校硬件设施、资金投入状况
体育场地严重不足、器材不达标、学生人均占地面积不够,是丹东市普通高中共同存在的问题,也是制约丹东市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关键所在。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及对国家后备人才培养示范校的规范要求,学校应具有标准的400米田径场地和相应的风雨操场,并且各种设施齐全,用以满足学生的身体练习空间。但到目前为止,在调查的5所普通高中中没有一所学校有标准的400米田径场。大多数学校只有200-300米的操场,有些学校的操场还小于200米,并且形状各异。每逢阴雨天气,体育课只有被迫停止。调查中还发现最基本的体育场馆,如健身馆、球类馆等也都存在着缺项 (正在迁建的丹东四中按原校址统计) 。
体育设施器材残缺不全,管理不善,资源浪费。五所普通高中体育器材的数量不足,并且由于缺乏妥善管理和及时维护,器材的使用率很低,这也是目前学校教学中存在的一大问题。在调查的5所普通高中学校。所购置的器材大多是多年以前按照原有的竞技体育的规格所配置,如跳马、单、双杠等器械,仅存的器械由于长期闲置不用,又缺少正常的维护,造成自然破损。学校田径场地更是没有设置专人负责,长年失修,缺少相应的管理制度。
学校资金严重短缺,投入不够。学校每年用于修建场地、购买体育设施、器材的资金很少,达不到学校整体资金投入的百分之一,部分学校甚至多年都没有对学校体育场馆建设、场地维护、器械添置等方面进行资金投入(除了低值易耗品),这一问题的存在,严重地影响着正常的教学工作的开展,由于满足不了教学要求,致使教师无法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此外,由于体育器材的价格不断上涨,又是由政府统一采购(学校没有任何的自主权),按照过去的投入标准,难以保证教学所需的场地器材的质量和数量,更谈不上有专款来进行维护。在对教师的访谈中了解,全体教师都认为学校对于体育设施器材缺少必要的投入,而这一问题将会制约着整个学校体育的良性发展。 3.2.6.4课程的总体变化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经学校、教师的共同努力,体育与健康课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见表7
表 7 新课程实施情况教师调查表
变化 内容 人数 百分比 (%)
教学 方法 30
教材
课的 内容 26
组织 形式 29
评价 体系 31
领导重视程度
8
学生 积极性 33
场地 器材 6
10
81.1 27.3 70.3 78.4 83.8 21.6 89.1 16.2
通过上表反映,自实施新课程以来,丹东市体育与健康课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依据反馈结果,首先是学生的积极性方面,运动参与意识普遍得到提高,实现了体育在学生的心中最美好、体育对学生的未来最有用;其次是体育课的评价体系,评价的客观性、评价的人性化,让学生易于接受和认同;此外是体育与健康课的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等方面。由此可见,尽管学校硬件设施不够达标、领导的重视程度没有太大的改变,但实施新课程中,通过教师的努力,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运用得当、组织形式灵活、评价体系的改变,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兴趣逐渐加大。有89.1%的教师认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新课程实施前明显提高。但是,本文认为:这种热情需要得到学校领导的支持和进一步的呵护。 3.2.6.5 学校对新课程实施的督导力度
在对校领导问卷结果中显示, 3 位校领导(60%)认为学校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督导力度很大,学校大力支持课程改革,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进行新课程的实施,只有2位校领导(40%)认为督导力度不够大。在与校领导的访谈中了解到:尽管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积极推动新课程改革,制订了一系列政策、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为新课程实施保驾护航。但是,新课程改革涉及教育乃至社会的方方面面,决不仅仅是教育的系统工程,此次课程改革工作,涉及千家万户的利益,关系到国家民族的未来和长远发展。但是,新课程的实施真正落实到每个学校,具体执行起来情况就不会一样。因为课程是学校教育的载体与中介,课程改革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和核心内容,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和参考,学校不敢贸然行事、盲目督导。
本文认为:高中课程改革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相对丹东市“十一五”教育改革和发展而言,此次课程改革,既是难得机遇,也是严峻挑战。学校应该高度重视,扎实推进,务求实效。针对强调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等新课程理念,相对学校和教师而言,并不是会轻易接受。与新课程的研制、宣传、培训、接受相比,课程实施的过程更有着多重的艰辛与复杂。学校学习不能像为别人定做的鞋,总是不和自己的脚,由此可见,校领导的担忧不无道理。
3.2.7 体育教师的现状分析 3.2.7.1师资情况
120100806040200人数(人)百分比(%)硕士本科特级高、中级初级
图2
从丹东市普通高中教师职称、学历结构一览表(图2)可以看出,体育教师学历虽然达标(都是本科毕业),但是学历层次相对不高。从师资队伍年龄结构情况看,一方面教师年龄年轻化趋势愈加明显,年轻教师拥有年龄优势和饱满的工作热情,但是缺少一定的实际教学经验。另一方面随着老教师人数的减少,中年教师逐渐成熟并成为教学主力军。通过座谈了解,目前丹东市普通高中中,由于各学校教师的聘任指数不同,高级职称名额有限,况且体育又是非高考学科,部分教师职称问题一直得不到很好解决,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很大的影响,在教师的职称评聘中出现“高原现象”。如何帮助教师解决实际问题、保持一种良好的教学心态,不仅关系到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和人生价值的提升,还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3.2.7.2 教师的认知情况
此次课程改革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探索与实践而产生的,改革的力度也是前所未有的,一线教师将会面临着观念的转变、根据课程目标选择学习内容和方法等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准确地领会课标精神,将很难转化为教学实践,课程改革也只能是新瓶装旧酒,失去全部意义。具体情况见表8。
表8 丹东市体育教师的认识情况
新课程 参加新课程培训
了解新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 赞成并理解新课程理念
一级% 100 100 95.6
二级% 100 100 92.5
三级% 100 100 90.1
29%0%积极参与持观望态度反对71%
图3
表9 丹东市体育教师的知识和能力结构能否满足课改需求
知识能力结构能否满足课改需求
知识结构 能力结构
能(%) 31.2 43.3
不能(%) 46.7 33.6
不知道(%)
22.1 23.1
为使一线教师快速适应课改、实施新课程,丹东市开展了多次培训工作会,包括通识培训和学科专业培训,从问卷调查情况来看,丹东市所有体育教师都参加了几轮培训。从表9中反映的情况中了解,新课程改革已在丹东市得到全面铺开,多数一线教师了解并正在实施着首轮普通高中的课程改革。少数教师缺少对课程理念的理解和对教育事业的持续执着,持观望、反对态度也属正常现象。这与丹东市体育教师对课程改革的态度(图3)所反映的调查结果恰好符合。对新课程理念认可的一线教师则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反之,反对新课程理念的教师在课程改革中就持观望态度。
表10 教师的认知态度情况问卷统计表
回答结果
问卷题目
人数
百分比 是 31
能 10
27.03
7
83.79
2
不能
18.92
20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新课程是否符合学生的
身心发展特征
不是
5.4
4
不知道
10.81 不一定
54.05
新课程能否激发学生的
学习的积极性
赞同
你是否赞同增加课时
24
是 32
86.47
4
64.86
7
不赞同
18.92 否
10.81
1 6
无所谓
16.22 无所谓
2.72
你是否赞同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活动
本文认为:观念制约或影响着教学行为,就目前丹东市一线教师对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背景、教育教学目标、新课程理念的理解程度并不高。针对教师与新课程的关系而言,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是课程的解释者,通过教师的实施和解释,课程才能很好地被学生所接受和理解。但是,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教学思想,使得教师真正、很好地实施新课程尚需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只有加强学习,不断探索,才能将新课程理念真正转化为教学实践。
调查中显示(表10),有83.79%的教师认为新课程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表明了教师对新课程课程是认可的。但是,在涉及体育与健康课程能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时,只有27.03%的教师认为可能,大多数教师认为不确定,说明了多数教师对于新课程还存有疑虑,态势并不明朗。在调查中,有64.86%的教师赞同增加体育课时,18.92%的教师不赞成, 86.47%的教师赞同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活动。 本文认为:体育教师是教师队伍中一种特殊的职业,其职业要求是必须自身拥有丰富的体育专业知识、技术、技能以及健康的心理和人格等方面的素养。教师必须保持持续的工作热情,履行自己职责。在周而复始地完成每天课堂教学、组织活动类体育课等任务的同时,必须处理好面临的职业发展的压力,一方面,提高自己的学历程次和教育教学能力;另一方面,将原有的教育教学活动结构进行重新优化组合,适应新课程要求。
3.2.7.3教师的教学情况 3.2.7.3.1教学组织
通过与教师访谈了解,在实施新课程中,最难把握的是课程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变化、课程内容的变化。课堂教学最终是由教师来实施,如何“上课”如今成为了每位教师面临的任务,而体育教学本身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教学组织作为一种活动过程,教学必然要以一定的形式来实现教师、学生、内容以及环境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和结构,这样就形成了教学组织形式的特定范畴。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基本保证、是传递内容的实现形式并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制约教学效率和教学规模。目前丹东市普通高中教学组织形式一般采用多班制多项选择性教学模式。根据学生实际和选择,按不同水平,分项、分组进行学习。教学中基本做到了以学生主体、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3.2.7.3.2教学方法、模式
表12 教师教学方法、模式问卷情况统计表
回答结果
问卷题目
人数
你在教学中注重学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只注重学生的学法 只注重自己的教法 两者同时兼顾
法还是教法
2
采用 10
5.4 6 16.22 29 78.38 不采用
你是否采用多种教
学模式
有时采用 18
48.65
9
27.03 24.32
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新课程标准强调在加强教法研究的基础上,突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有法,法无定法,贵在得法。问卷中显示(表12), 78.38%教师已经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学法指导,但仍有16.22%的教师只注重自己的教法研究。有27.03%的教师经常采用多种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 3.2.7.3.3对学生的学习评价
表13学生学习成绩评定情况问卷统计表
回答结果
问卷题目
人数
有 19
51.35
16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没有
43.25
2 人数
百分比
贵校是否有新的体育成绩
评定方案
不清楚
5.4
您对学生学习评价的重点
是:
仅评价最终成绩 仅评价进步幅度
既评价最终成绩,又评价学习过程和进步
幅度 17
45.95 不是 17
45.95
20
对学生学习成绩评定的内容是否包含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及情意表
现与合作精神
是 15
54.05 0 0
基本是这样
40.54
5
13.51
您对学生学习成绩评定的
形式是
仅教师评定 仅组内互评
教师评定、组内互评和学生自评三者一结
合 14
37.84
23 62.16 0 0
《课程标准》对学习成绩评定的内容、标准、方法和形式都给出了相应的建议,突出对学生进行全面、综合性的过程评价。从表13中可以看出: 54.05%的教师表示,学校有新的体育课成绩评定方案, 46.53%的教师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重点是既评价最终成绩,又评价学习过程和进步幅度;关于评价的内容,40.54%的教师对学生成绩评定的内容包括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及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相符。对于评定形式的回答中,有62.16%的教师是仅由自己对学生进行评定,37.84%的教师认为能够将教师评定、组内评定和学生自评结合起来。并根据学生的成绩,认定学分。
3.2.8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后学生的现状分析 3.2.8.1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认知情况
通过学生对课程的认知情况的问卷反馈,一方面,反映出学生对现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理解、掌握程度,另一方面,反映出学校和教师对课程改革认识和执行程度。从表14中看到,部分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的指导思想还不很清楚,对《体育与健康》知识了解“少”的约占被调查者的14.46%,了解“很少”的占7%,有67.65%的学生认为是“一般”。由此可见,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理论知识和精神实质了解得还不够。也反映出,一方面,现有的体育与健康课本的可读性不强、不够,与学生的需求有差距;另一方面,现有的体育与健康课本专业性强,学生不可能也不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来研究非高考学科的知识。同时从表中还可以看出,很想了解这方面知识的学生占被调查者的32.34%,想了解这方面知识的学生占59.66%;有65.41%的学生既喜欢体育也喜欢体育课,说明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是认可的。另外,有54.17%的学生认为喜欢《体育与健康》课的原因是对这门课感兴趣。
表14 学生的体育与健康课程认知情况统计表
回答结果
问卷题目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指导思想是 你对《体育与健康》知识了解和掌握的 你是否想多了解《体育与健康》方面的知识 你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态度是 你喜欢上《体育与健康》课是因为 你认为体育课上学到的
健康第一 增强体质 发展体能 创造运动成绩
88 31.54 150 53.90 36 12.94 4 1.62
很多 一般 少 很少
30 10.87 189 67. 65 40 14.46 19 7.02
很想 想 无所谓 不想
90 32.34 166 59.66 19 6.92 3 1.08
喜欢体育和体育
课 182
65.41
喜欢体育不喜欢
体育课 45
16.08
不喜欢体育喜欢
体育课 40
14.38
两者都不喜欢
11 4.13
我喜欢体育课老
师 16
5.93
这门课有兴趣 我喜欢这本教材 本课没有压力
151 54.17 19 6.83 92 33.16
非常有用 有用处 用处不大 无用处
知识是否有用
118 42.50 126 45.70 30 10. 96 4 1.44
3.2.8.2学生的学习状况 3.2.8.2.1学习态度
表15 学生学习态度情况问卷统计表
回答结果
问卷题目
人数
百分比 能 78
27.94
178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上课时你是否能主动提出问题
不能
63.97
偶尔能 22
8.09
你在体育课中是否喜欢表现自己
很喜欢表现自己 55
19.66
喜欢表现自己的才
能 143
51.57
不喜欢表现自己 80
28.79
你喜欢教师讲授的形式是
教师讲为主 17
6.01
学生练为主 48
17.34
两者结合 213
76.65
上《体育与健康》课学习新知识或体育动作时
注意听讲和认真学
练 223
80.24
不注意听讲但学练
认真 44
15.81
不愿听也不愿练 11
3.95
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学生对学习及其学习情境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它通常可以从 学生对待学习的注意状况、情绪状况和意志状态等方面加以判定和说明。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光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客观上也是实施新课程中的真实反映。在调查中(见表15), 27. 94%的学生能够在课中积极主动提出见解、问题; 28.79%的学生不喜欢表现自己,学习的主动性较差;76.65%的学生认为授课形式应该是老师讲和学生练习结合起来;17.34%的学生希望以自己练习为主,不希望老师讲得太多。在实际上课过程中,对于课程新知识的学习,多数学生能够认真听讲并加以练习,说明学生对此课程是感兴趣的、认同的。但这些学习热情,也必须得到教师的进一步呵护。 3.2.8.2.2课堂练习
表16 学生课堂学习情况问卷统计表
回答结果
问卷题目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学习新动作在教师示范前,是否想先试一
下 你认为在学习新技术动作时
最好
非常想 102
36.66
135
想
48.61
33
不想
11.77
8
害怕
2.96
少讲精练 67
24.17
多讲少练 15
5.57
不讲自练 9
3.14
精讲多练 187
67.12
你在技能技术学习中喜欢练习的方式
个人自练 44
15.90
同学间互练 104
37.29 主动 78
28.03 一样 102
36.75 一样 86
31
老师带着练 60
21.46
集体练习 70
25.35
在组织比赛和游戏时
很主动 65
23.45
积极参加 84
30.19
不太主动 51
18.33
你现在上体育与健康课与以前相比 现在上体育与健康课时你的练习时间和次数比以前
积极性更高 137
49.24
积极性更低 39
14.01
增多了 150
54
减少了 42
15
在问卷的调查统计中(表16),36.66%学生在学习新动作前非常想先试一下;48.61 %想先试,合计占到85.27%。说明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主动学习的意识较强、学习欲望强烈。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契机,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技术技能的学习中,37. 29%的学生喜欢同学间的互练;21.46%喜欢老师领练。在组织比赛和游戏时,多数学生是积极响应并参与,18. 33%的学生不够主动。在问及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时,有49.24%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积极性比以前有提高, 14.01%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积极性一般。由此可见,新课程的实施,确实对学生积极性有一定的激发作用。但对有些学生而言,还不能迅速适应这种方式。在学生的练习时间和次数问题上,54.18%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练习时间增加了, 15%学生觉得练习时间反而减少。访谈中,专业研究人员认为练习时间减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教师在课前准备不充分、在教学组织的过程中不科学、缺少教学硬件。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强。积极参与的意识不够。 3.2.8.2.3 学习评价
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应该突显其发展性功能,强调评价主体的互动和参与、评价内容与方法的多元化及评价过程的动态发展。目前,丹东市普通高中在评价的方式上基本采用: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相结合方式。并逐步由单一评价标准向多元评价标准转变、允许体育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评价的内容一般包括:体能评价、知识与技能评价、学习态度评价、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评价、健康行为评价。根据《课程标准》倡导的在对学生进行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成绩进行评价时,既要有教师从外部对学生进行的评价(家长可以参与评价),还要有学生对自己学习情况进行的评价,以及学生相互间的评价等形式,从而使得体育学习评价主体多元化。调查结果显示(见表17), 48. 61%的学生可以在小组评价中客观评价自己,39. 80%的学生 “不全能”,11. 59%的学生认为“不能”。74. 58%的学生同意既评价最终成绩又评价学习过程和
进步幅度, 77. 09%的学生同意教师评定、学生自我评定及组内相互评定相结合,但仍有一部分学生不理解或不认可。学习评价的改革反映了现在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更加关注人的个体差异,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讲,是能够赞成体育成绩的评定包括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及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的看法的,其中非常赞同的占51. 30%,基本赞同的占46. 82%,合计共占98. 11%。
表17 学生的学习评价情况问卷统计表
回答结果
问卷题目
人数
能
135
48.61
111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不能 32
11.59
在小组评价时你是否能说出自己真实看法
不全能
39.80
仅评定最终成绩
对于学习成绩的评定,你同意
48
17.33
仅评价进步幅度 22
8.09
既评价最终成绩又评价学习过程和进步幅度 207
74.58
仅由教师进行评定
关于学习成绩的评定形式你认为
你对成绩评定包括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及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的看法
41
14.65
仅由学生自己评定 23
8.26
教师评定、学生自我评定及组内互相评定相结合
214
77.09
非常赞同 143
51.30
基本赞同 130
46.82
5
不赞同
1.88
3.2.8.3学生的学习效果 3.2.8.3.1学习情感
表18 学生学习情感情况问卷统计表
问卷题目
人数
对你来说体育成绩的好坏是否重
要 遇到困难时,你
最愿意
百分比
人数
回答结果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非常重要 85
30.46
比较重要 119
42.86
不太重要 64
23.18
不重要 10
3.51
自己动脑想 96
34.68 教师 84
30.28
请教老师或家长 42
15.18 家长 17
6.02
找同学研究 85
30.46 同学 50
18.15
看相关书或上网等 55
19.68
对你在体育学习上帮助最大的是
自己的自信心 127
45.55
人类所有的精神活动都伴有不同程度的情感成分,情感活动是超过通常的生理、心理或社会文化标准
的现象。调查中显示(表18 ), 30-46%的学生认为体育成绩非常重要,42.86%的学生认为比较重要,但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体成绩不太重要(占23.18%)或不重要(占3.51%)。说明这部分学生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对新课程的认知程度不够深刻,还需要在教学中逐渐培养、进一步的强化。调查中发现:在遇到问题时,15.18%的学生愿意去找老师和家长帮助解决。更多的学生解决问题时,注重依靠自己的能力来解决,说明了学生的实际能力在不断提高。34.68%的学生选择自己处理,30.46%的学生愿意找同学研究,19.68%的学生选择看教科书或其他途径(如上网、看相关课外书等)寻找解决难题的办法,符合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教师应在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动手能力和团结协作的意识。30.28%的学生认为在体育学习上对自己帮助最大的来自于教师,45.55%认为来自于自己的自信心, 18.15%的学生认为来自于同学。
3.2.8.3.2 学生的健康水平状况
表19 学生健康水平情况问卷统计表
回答结果
问卷题目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身体健康
你认为“健康”应该是指
49
17.52
心理健康 社会适应能力强 前三个方而的综合
34 12.22 11 3.95 184 66.31
开设体育与健康课程后,你的健康状况
比以前提高了 没有变化 比以前降低了
89 32.17 151 54.36 37 13.48
在遇到困难时,你首先想到的是
老师 同学 家长 朋友
52 18.69 75 26.86 51 18.51 100 35.94
上课回答问题时你答错了,经常是
老师批评 同学笑话
心情不好没心思上
课 在老师鼓励下回答
正确了
7 2.52 21 7.46 75 26.86 176 63.25
从表19中可以看出,66.31%的学生对“健康”知识方面的理解是正确的,并通过新课程的学习,掌握了基本的体育与健康方面的知识。调查中发现, 32.17%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健康状况比以前提高了,13.48%的学生却认为自己的健康状况降低了。其原因,可能是各方面压力加大、身体练习时间过少、疾病等导致健康状况下降。在“遇到困难时,你首先想到的是谁”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学生更需要与朋友及同学的合作来解决困难,说明学校培养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表17最后的问题中,回答“在老师鼓励下,终于回答正确了”占63.25%,说明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等方面的重要性。26.86%的学生觉得心情不好时,没心思上课。针对调查结果,本文认为:实施新课程是一个漫长的
的过程,学生的自信心和其他良好的心理素质也非朝夕间形成。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人格,是当今中国乃至世界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3.2.8.3.3 技术技能掌握情况
表20 学生技术技能掌握情况问卷统计表
回答结果
问卷题目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实行新课标以后,你对技术学习掌握情况
提高了 30
10.87
提高了
没有变化 189
68.10
59
降低了
21.03
降低了 78
27.85
没有变化 129
46.54
你的体能状况比以前
71
25.61
在统计表20中可以看出,实行新课程标准后,技术掌握的情况选“提高了”的占10.87%,“降低了”的占21.03%。由此可以看出,课程改革之后,部分教师对技术的教学有所放松,使得有些学生对于技术掌握的情况有所降低。体能状况提高和降低的百分比差不多,有些学生由于对体育课的兴趣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增加了,因此体能也就提高了。在访谈中,专业研究人员认为学生的体能状况降低的原因,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够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不能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致使体能锻炼的时间相对减少而造成;另一方面,现代高中生缺乏一种精神、一种勇气、一种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3.2.8.3.4参加课外活动情况
表21 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情况问卷统计表
回答结果
问卷题目
人数
能 200
71.97 很好 216
是
你是否会积极参加
196
70.36
29
10.33
54
19.30 随便 17
6.11
77.72
38
不 28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不能
10.02 随便
13.74
24
随便 50 人数
百分比
你是否能正常参加学校的课外体育活动
有时能
18.01 不好
8.54
若校运会可以减少跑的项目,增加游戏和趣味竞赛,你的观点是
用游戏或球类等你喜欢的项目进行耐力训练,你是否参加
积极参加 231
82.93
不愿参加 30
10.96
你的家人是否关心你的体育与健康课
关心 161
57.77 经常
90
偶尔
32.43 有时会 166
59.57
67 27
不关心
9.8 从不
23.99
你的家人和你一起做运动
46
16.44
课程资源是包括教材、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所有可供利用的、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人力、物力与自然资源。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处使校内外、社区及地区的体育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在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调查问卷中(表21),71.97%的学生表示能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其余的则不能。在访谈中发现,丹东市普通高中,每年学校举行一次体育节,主要是田径运动会。问卷调查反馈中,在“你不喜欢的项目”的选项中,田径项目是学生最不喜欢的项目,因此在问卷中,问及校运会减少跑的项目、增加游戏和趣味竟赛,77.72%的学生填写“很好”, 70.36%的学生愿意积极参加。同样,如果用游戏或球类等你喜欢的项目进行耐力训练时, 82.93%的学生表示愿意积极参加,说明学生愿意多参加一些趣味性强的项目。次外,在课余时间的安排上,家长对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与效果上有很大关系。学生的回答中有57.77%的家长关心学生的体育课,仅有16.44%的学生能与家长经常一起进行体育锻炼,仍有部分家长“不关心”(占9.79%)学生的体育课程或“从不”(占23.99%)与学生一起进行体育锻炼。在访谈中了解到,有些学校为了更好的加强学生及家长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举行了周末体育“亲子日”,鼓励家长参与校运会、体育俱乐部等形式,提高家长对学校体育的兴趣和重视程度。而有些家长却不愿学生多进行体育锻炼,主要是考虑到体育锻炼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学生的家长认为,只要学生考上重点高中、考上名牌大学,体育锻炼可以不进行。更有甚者,有的家长认为体育锻炼纯粹是在浪费时间。长此以往,学生体育锻炼的热情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3.2.8.4 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认可情况
表22 学生对运动项目的选择一览表
项目
大球类
小球类
田径
(足、篮、排) (乒、羽、网)
人数(人)
226
176
26
(健、舞等)
27
48
体操
其他
百分比(%) 75 59 9 9.4 16
“以学生为发展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一课程基本理念,反映到课程内容上就是要重点考虑学
生的需求。丹东是全国闻名的篮球城、毽球城,在北京第29届奥运会的中国男篮队伍中就有两名丹东籍球员,受这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对学校所开设运动项目的选择,特别是对球类项目的选项人数占有很大比例,从调查结果中看,75%的学生选择篮球、足球和排球,而多数女生选择的是小球类。从调查中可以看出,男生喜欢的项目排在前几位的依次是篮球、足球、羽毛球、游戏和乒乓球;女生喜欢的项目排在前几位的依次是羽毛球、游戏、跳皮筋、踢毽子和舞蹈。学生不喜欢的体育项目中排在前三位的是田径、《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广播操。而调查中各校课程设置排在前几位的体育项目依次是田径、篮球、广播体操、足球、乒乓球、游戏、武术和排球。
《丹东市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建议》中提出:“田径项目系列的必修学分并不是为进行选项学习做体能方面的准备,也不是某一个田径专项练习内容。不要把田径必修当作田径训练来使用,更不能把田径必
修上成专项田径课。应该把掌握田径运动技术当作一种发展体能的基本手段,通过田径的选修为其他运动项目的学习打下基础。”而在调查中发现:学生不喜欢的体育项目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田径。由于田径项目是以跑、跳、投为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仍然采用以往的教学方法,学生会感到枯燥、单调和乏味,学生实际选项与学校开设的项目有较大反差。
总之,新课程的实施,促使丹东市高中体育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以往教学相比,教学中更多地注重了学生的发展,注重了课程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的价值。首先,体现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学校根据现有的硬件条件和师资水平,在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利的基础上,精选了适合高中生终身发展的运动项目。通过“连续性”的模块教学,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学习,奠定了基础。诸如蓝、排、足球、校本课程、地域性教材等。针对传统教学而言,新课程改变了以往学生只有跟随教师的授课内容、组织形式、要求,进行没有选择、没有针对性的学习;改变了以往什么都学,什么又没有形成技能的学习效果。其次,体现在新课程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引导了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对学生进行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指导,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式学习,提高了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变了以往学生接受、被动式学习方式,使体育教学的功能不仅仅停留在承传体育知识,更多的体现在习得和模仿那些被证明为唯一正确的答案和技法,运用于未来的生活。特别是在球类教学中,重点以“体验式”学习作为体育课堂教学的补充、以“领会式”作为主要教学方法,并从整体开始学习的新课程,改变以往只追求技能,甚至是枝节的技能,而忽视了学生对整个运动项目的认知和运动特点的把握的缺陷,以提高球类教学质量的教学模式。此外,体现在新课程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策略与行为。教学不再是单向、静态的知识传授过程和对学生进行“生物学”改造,而是重视生成性教学。改变了以往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进行的机械、呆板的军事化、成人化、放羊式教学方式。在作好教学预计这个必要前提和基础上,教师读懂了课标、钻研了教材、挖掘了内涵、把握了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善于捕捉教学良机,调控教学。最后,体现在新课程引发学校领导对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的重视。新课程是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进行的一次全方位教育改革,是国家意志的表现,各普通高中在已有的基础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来保证课程改革的实施。尽管存在着一些客观因素,但每所高中,都能识大局、顾整体,认真处理好课改中出现的系列问题,特别是学生的体育成绩,进入高中生未来高考的综合成绩评定中,学校不会掉以轻心。
3.2.9丹东市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 3.2.9.1基础性设施建设与学校管理
基础性设施建设是实施新课程的有力保证。调查中发现丹东市普通高中基础性硬件达标率不足60%,在教育评估中由于缺少硬性指标来约束,教学中必然无法把学生的学习面与学习量调控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让课程适应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只能是空谈。这是制约课程改革的又一个因素。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关键是必须有一个健全的制度和良好的运行机制来保证,学校、教师在转变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的同时,更新制度、完善机制同样是本次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教学与学习方式的转变需要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良好的运行机制作为保障。就学校教育内部而言,理念更新、教育教学方式转变的最大阻力来自于相对滞后的教学管理和评价制度。在本轮新课程改革中,教师们呼唤与新课程、新教学相适应的新的管理模式、新的评价体系和良好的课改运行机制。所以,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具有核心性的意义,它将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观念和行为问题。当然,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其本身的重建更需要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与改进。 3.2.9.2课程资源的开发
《课程标准》中把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分为人力资源、课程内容资源、体育设施资源、课外和校外体育资源、体育与健康信息资源六大类。课程资源本身是指富有教育价值、能够转化为学校课程或服务于学校课程的各种条件的总称,也是各种课程要素来源及实施课程必要的条件。它包括教材、学校、家庭和社
会中所有可供利用的、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人力、物力与自然资源,如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培养目标等课程要素;以及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等课程实施的条件。在课程资源的诸多要素中,教材已经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而教师、学生则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否则教师只有用教材教教材,真正成为课程的“消费品”。 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上,每个学校必须进一步研究与探讨课程资源的内涵、类型及利用课程资源的价值和意义;探讨如何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观;探讨高中新课程实施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的需求和困难,否则必然会走进误区。一方面,相对学校而言,学校体育固然重要,但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学校升学压力、学校的资金来源及使用,导致学校不可能拿出更多的精力和物力来支持课程资源的研发;另一方面,开发课程资源,其真正的价值就是在于引导教师和学生真正从基于教科书的教与学走向基于课程资源的教与学。同时每一个(种)课程资源的开发,对每一个从教者而言,都是一个新的课题,特别是刚刚进入课程改革的普通高中,不会有现成的模式和步骤可以参照与模仿,如果是为了课程资源而去开发课程资源是没有必要的,效果也不会太好。 3.2.9.3高中新课程教学操作中的问题
普通高中新课程设置是由必修和选修课程组成,必修课程突出了学生的共同基础培养,选修课程是为了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国家已经规划好的和校本课程)。新课程实验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对人的主体意识、精神的尊重和唤醒;改变了教师和学生的职业与学习生活;冲击了现行高中教育的弊端。但是,就教学而言,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化,许多问题也越发凸现出来。如课时分配与教材内容、三维目标的实现、教材体系的不适应、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客观上使部分学校产生忧虑。在体育教师中也存在着对实施新课程后的教学是否是“求异弃实”、“舍本逐末”、“体育快餐”现象等顾虑。种种因素促使我们必须正视现实,多一些求实精神,多一些实践行动,更多一些理性思维。在调查与问卷中,一部分学校的确顾虑很大,国家规定的学生在校时间和必须的课程设置的确与现实有一定的矛盾,学校只有挤占体育课时(活动类体育课),这种情况在丹东市初中也是屡见不鲜。学校认为体育课不会直接影响升学率、不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将来,只有学生家长满意了、社会认可了,学校教育就成功了。在这种指导思想下的学校体育教学与学生体育活动形如虚无,学生的身心健康无从谈起,中共中央七号文件得不到真正落实,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只能是一种设想与愿望。 3.2.9.4教师的知识和能力结构
新课程标准给予了体育与健康学科准确的定位,诠释了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引进了“模块”教学,并规定了学习领域、科目与模块。从宏观上讲,新课程所传达的理念虽然符合当代教育的发展趋势,符合人的发展需求,但是,新课程的理念要真正转化为学校文化的一部分却有着较大困难,特别是如何变成学校的教学实际。对于普通高中学校和教师而言,在他们身上有着不同的束缚、压力和期待,他们既要对传统的教学进行反思和变革的同时,还要面对决定学生未来的高考。在此基础上,任何的教育教学实验都必须谨慎地进行。所以,这种思维方式的升华和自我超越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在面对过去的经验和新的实践时必须保持一种理性的态度。特别是 06年秋辽宁省跑步进入高中课改,理论支撑层面不够完整,专家太多,实质操作阶段的专家又太少,学校、教师心理准备不足是可以理解的,条件齐全的学校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不可能在改革前就预先准备好。所以,单凭几次培训、几次观摩就想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升教师行动智慧是不现实的。
课改关键在于实施, 实施的主要环节是教学,教学中的关键是教师,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最大问题是如何排课、上课,如何管理、评价及学分认定等来自教育界自身的阻力。如新课程改革方案要求学校建立选课指导等制度,在赋予学校更多自主权的同时,要求其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开设一定量的校本课程,如此等等,这必将增加学校管理的难度。又如教师在原有教育体制下建立起来的教学优势在此次课程改革中也将受到冲击。课程改革在操作层面上改变了原有的教学模式,加大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和选择自主权,但
是也同时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学校在排课、上课问题上不得不加以考虑。一方面,教师必须严格执行新的课程标准,帮助学生认真选课,授课、评价、考核及学分认定,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付出巨大的劳动。另一方面,体育与健康学科并非是高考学科,学校拿不出也不愿意拿出额外的经费来补偿教师的劳动。在调研中,由于这样的问题而影响学校进入课程改革的占有一定的比例。 3.2.9.5 “教学目标”的确立
高中新课程设置中最大的亮点是课程结构的多样化和选择性,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课程的总目标通过五个学习领域来具体描述和体现。如:水平五,①提高田径类某些项目的运动技能水平,②较好的掌握球类项目中某一或某些项目的技术与战术。这将意味着教师可以根据学校及学生的实际,开展足、篮、排及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并且一项运动中教什么技战术,也可以由学校、教师及学生共同来拟定,同时制定出学习某个项目的水平目标、评价标准、考核方式、学分认定等。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学校体育的功能被一些学者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在使学校体育功能扩大化的同时,也使得学校体育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更使教学目标变得相对“模糊”。在一节课中,学生不仅要学到相应的体育知识,增加体能,还要在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得到提高,学校体育解决了其他学科不容易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这不能不导致广大从教者更加迷茫。 3.2.9.6教学模式的选用
丹东市体育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对教学模式选择,依然不能真正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教材的特点入手,如情景教学模式适用于低年级学生而不适用高中年级学生,男女生相比更适用于女生。只有教材和学生身心的特点相匹配时,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学模式的作用,从而达到为教学服务的目的,课堂教学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如果将教学模式生搬硬套,不能解决好教学预设和教学生成的矛盾,其结果只能是导致教学的失败。
3.2.10促进丹东市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对策
3.2.10.1加强一线教师的在岗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和知识体系的更新 加强一线教师的在岗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是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重要内容。课改的关键是实施,实施的关键是教师,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制约或影响着教学行为。所以,新课程的实施,期待着新型的体育教师。如果没有高质量、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新课程的实施,就失去了保障。针对目前丹东市体育教师的实际状况,本文认为:课程改革需要教师的热情投入,更需要教师的冷静思考,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和知识体系的更新,对于实施新课程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一方面,加强教师培训工作的管理制度,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以提高一线教师新课程的实验能力为重点,以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为突破口;实行研训一体,注重培训与研究相结合,有针对性地解决实施中的具体问题,直至解决为止。另一方面,在保证培训经费的前提下,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努力学习先期进入课改的省、市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此外,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结合地域特点与教学实际,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满足实验教师的真正需要。
3.2.10.2建立合理制度、完善激励机制,调动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积极性
建立合理制度、完善激励机制,是学校对新课程实施的有力保障,是学校经过统一的整合和协调后对新课程改革的有力支持。是调动全体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积极性的支撑点。新课程的实施,必须有一个健全的制度和良好的运行机制来保证,学校、教师在转变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的同时,更新制度、完善机制同样是本次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本文认为:课程改革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教师精神上的积极参与与投入,
也需要在一定的物质方面给予满足。,学校必须将体育教师的所有劳动整合到一起,建立合理的制度、机制,保护一线教师的工作热情。否则,对一些因素的处理不当,易导致教师的职业承诺动摇、职业情感萎缩、职业角色模糊,必然会引起教师职业生涯的“高原现象”,有关学校必须认真解决好社会比较的不协调应答问题。
3.2.10.3完善学校管理措施,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体系
在首轮新课程实施中,丹东市的一线体育教师已经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边研究、边实验、边推进,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突破,形成了现有的新课程实施效果。本文认为:新课程的实施必须纳入学校整体教学工作管理的议事日程;必须认识到新课程的实施将带给高考学生更多的体力支撑;处理好新课程与发展性教师评价方面的关系,对教师的工作现实或潜在的价值必须做出正确的判断,体现出新课程倡导的促进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和学校教育质量提高的新型教育评价体系。一方面,是正确对教师工作现实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的活动,积极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与提高教学效能;另一方面,是对学生学习进展与行为变化的正确评价,包括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发展状况的评价。前者是对教师进行系统测量、评定,评价的结果是看是否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发展;后者是学校教育评价的核心,也是高中新课程评价的核心内容。如果学校对体育教学的评价仍然沿袭重结果轻过程不够科学的评价体系,必定会在一定程度上伤害教师的课改积极性,教师也只有是课程的“消费品”,不敢越雷池一步。
3.2.10.4加大对教学硬件的投资力度
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规定,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应当按照国家或者地方制定的各类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备标准,有计划地逐步配齐。学校体育器材应当纳入教学仪器供应计划。新建、改建学校必须按照有关场地、器材的规定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在教育评估中如果缺少硬性指标来约束,教学中必然无法把学生的学习面与学习量调控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让课程适应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只能是空谈。所以,学校基础硬件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学校正常的教学,学生才会根据学校所能提供的现有条件,有计划地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和选择学习内容。
3.2.10.5改革课堂教学管理制度
课堂教学是学校最基本的教学单位,它是一种有组织、有领导的师生共同进行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新课程提出,教学不只是单项、封闭、静态的知识授受过程,而是师生多项、开放和动态的对话交流过程。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处理好教学预设和教学生成之间的矛盾,有利于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应注重课堂教学管理的维持正常课堂教学秩序、创建积极的课堂学习气氛这两个基本功能,加强课堂管理力度,为学生创造和保持愉快和谐的课堂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培养学生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学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3.2.10.6提高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意识和能力
普通高中新课程应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合理开发和利用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和谐发展的课程资源,是保证新课程顺利实施的重要条件。在课程资源的众多要素中,应明确:教材已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必须高度重视教师、学生这两个重要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结合校本课程),要与学生学习的内部条件相一致,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要与地域特点相一致,利于本项目的外展与延伸;要与教师的现实水平相适应,使教师易于操作、掌握。特别是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与利于的程度以及发挥效益
的水平。只有这样,才会真正帮助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走出学校。
4 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通过对丹东市内五所普通高中学校体育与健康学科的走访与调查,完成了体育与健康学科首轮(两年来)实施新课程情况的调研、分析,数据真实、准确,基本上实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新课程的具体实施中,精选了适合高中生终身发展的运动项目、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策略与行为、促使了学校领导对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的重视。并表现在:所调查的市内高中,能依据《标准》和《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实验)》,结合本校课程资源、学生身心特点、师资队伍情况,制定了完整的课程实施方案及符合本校实际的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并成立了相应的体育学科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并组织具体实施;有明确的校内选课制度,包括学校所提供项目菜单、教师进行选课指导;同时聘请有关专业人员加入,共同参与新课程实施。
4.1.2体育教师队伍相对稳定、师资力量和结构水平基本上适合课改发展的要求。在首轮的新课程实施中,教师们历经了从进入课程改革初期的极度企望,到课程改革中期的顾虑重重、后期的工作比较顺畅这个过程。并且,教师也有了从理念上的认可、操作中的迷茫、实施中的探求与完善这样一段经历。在具体教学中,教师们能履行自己职责,保持工作热情,促使了自身教学策略与行为的改变,并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关注学生的发展与需求、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与学习策略的转变、关注学生的相关能力培养。但是,也有极少部分教师的知识和能力结构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教学中还不能够摆脱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在观望中表现出消极的情绪和态度。
4.1.3基础性硬件建设到位率不高。尽管与丹东市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有关,但是,学校在体育学科的资金投入上还存在不足(个别学校的资金投入远不足百分之一),现阶段学校还没能很好地解决基本建设问题。由于不能充分满足学生身体练习的需求空间,从而影响或减弱学生的体育锻炼热情,客观上限制了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的进一步实施。
4.1.4缺少新课程评价改革的内在价值追求。评价作为课程教学中一个基本的反馈环节,是为了改进学生的课程学习和人生设计提供依据。是为了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总目标服务的。尽管目前的学校教学体系中,注重了选取激励与发展性评价,也采用了以对课程的建设评价为引领,以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为核心,以对教师的评价为突破口。但是,在真正实现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系统的和全方位的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促进和发展作用上,并没有具体的方案和量化指标,评价缺少科学性,尚需完善。
4.1.5对新课程“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情感和需要,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这一基本的理念缺乏清楚的认识。在新课程设计到新课程生成的每个环节中,还不能完全充分尊重学生的情感和需求;学生缺少足够的可选择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机会及权利;缺乏对学生学习热情的进一步呵护,教学中存在着教师主导作用的扩大化倾向,我的地盘我做主;一些所谓的“体育快餐”,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的实际问题,不能从根本上满足学生的身体练习需求。
4.2建议
4.2.1进一步提高学校、家长和社会的认识,形成良好的课程改革氛围,动员所有的力量支持课改,使本轮课程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带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同时每所普通高中应建立健全相应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为课程改革保驾护航。同时,新课程的实施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校长和老师必须做到从内心接受新课程;二是去除安于现状、得过且过的保守思想。同时,学校必须形成完整的课程方案和校内选课制度,加大学校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课程管理能力的提升。
4.2.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转变思想,转变观念,不断提高思想素质,业务素质,不断改革教学模式,适应新课标、新教材、新形式的发展,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在提升自身素质的同时,应准确解读、诠释新课程方案,注重教学科学性。进一步加大体育教学改革的力度,鼓励体育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从教学的指导思想、学习目的、学习方法、教学内容和方式、考核和评价方式上进行创新,努力构建新的科学的体育课程体系。培训工作仍需大力加强,重点放在操作层面上的培训,解决教师对新理念、新课标、新教材执行中存在的模糊认识。
4.2.3不断完善新课改的评价体系建设,制定新的考核办法,科学系统的对教学情况、学生情况进行科学评价,做到公平、公正,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教学的创新性,努力体现课程改革的新理论、新方法、新策略,在实践中逐步建立与新课改相适应的评价制度和评价机制。
4.2.4教师应注重课程改革的实效性和灵活性,关注与解决实际问题,应用方法灵活。新课程有一整套新的概念与理论体系,却缺乏与之相对应的、具有实际效果的可行性操作方式,教师是课程的实践者,更多的精力应放在操作层面上。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4.2.5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确保场地器材的需要,保证教学质量,使新课改顺利实施。
5 参考文献
[1]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2]课研开发中心.体育与健康教师培训手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M].2002
[4]龚雄飞.高中新课程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 [5]龚雄飞.高中新课程选课实施问题与对策[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 [6]课程研究中心.普通高中新课程研修手册[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7]周卫勇.点击高中新课程[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8]于秀.学校体育改革的前景与体育教学未来之路.辽宁省骨干教师培训会讲稿 [9]高凌飚.模块学业评价[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0]辽宁省课改项目组.辽宁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学科教学指导[M].辽海出版社 [11]广东教育厅教研室.选课指导[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2]教育部教育司.校本研修的实施与推进[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3]刘建.走进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现场[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4]于文谦.体育方法学[M].辽海出版社,2004
[15]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6]课程教材研究所.教师培训手册 [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
[17]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修[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18]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
写,2002
[19]施晓光.现代教育思想专题[M] .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1
[20]毛振明,毛振钢.体育教学内容改革与新体育运动项日[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21]现代教学论与体育教学[M].今秋启动个省级实验区.科技日报.2002, 04 [22]英国体育课程标准[J].中国学校体育,2002,4
[23]新西兰健康与体育课程标准简介[J].中国学校体育,2002,2 [24]日本保健体育教学指导纲要简介[J].中国学校体育,2002,5 [25]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体育课程标准简介[J].中国学校体育,2002,6 6 附 件
附件一 教师问卷 尊敬的领导和老师:
答案没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只代表您个人对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的看法,请您在百忙之中给予帮助、指导。谢谢您的合作!
您的学校是________________
说明:请在下列备选项中打“√”或作简单填写。
1、您对课程改革是:A积极参与 B持观望态度 C反对 2、您的知识和能力结构能否满足课改需求: 知识结构:A能 B不能 C不知道 能力结构:A能 B不能 C不知道
3、原来的体育教学与计划中存在着计划是计划,教学是教学,计划与教学不相符的现象,您认为这种状况在课程改革后:
A有根本的改观 B略有改观 C没有改变
4、丹东市对体育课程改革非常重视,多次组织课程改革培训,您参加培训的动机是:A为迎接课程改革做好准备 B行政指令要求
C为“继续教育” D对新事物感兴趣
5贵校有正式文件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吗? A有 B没有 6贵校有新课程的教材和参考书吗?A有B没有
7贵校能否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活动吗?A能B不能 8体育教师选择教学内容的依据是(可多选):A目标达成的需要
B教材的安排 C学生的运动兴趣 D教师自身特长和爱好 E其 它 9课程标准实施后体育教师感觉体育课在以下哪些方面有变化?
A教学方法 B教材 C课的内容 D组织形式 E评价体系 F领导重视程度G学生积极性 H场地器材
10的学历是:A硕士 B本科 C专科 您的职称是:A特级 B高、中级 C初级
11认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A符合 B不符合 C不知道
12认为《体育与健康》课程能否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A能 B不一定C不能 13对增加体育课时赞同吗? A赞同 B不赞同 C无所谓
14您是否赞同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活动? A是 B否 C无所谓 15您在教学中你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尊重个体差异了吗? A做到了 B不完全做到 C做不到 16您在教学中,采用那种分组教学形式?
A按男女分组 B按学生兴趣分组 C按水平层次分组 D没有分组 17您在教法的选择上:
A只注重学生的学法 B只注重自己的教法 C两者同时兼顾 18您是否采用主题教学情景教学和复式教学? A采用 B有时采用 C不采用
19贵校有新的体育成绩评定方案吗? A有 B没有 C不清楚
20对学生学习评价的重点是:A仅评价最终成绩 B仅评价进步幅度
C既评价最终成绩,又评价学习过程和进步幅度 21对学生学习成绩评定的内容包含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及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几个方面吗? A
是 B 基本是 C 不是
22对学生学习成绩评定的形式是:
A教师评定 B组内互相评定 C教师评定、组内互评和学生自评三者结合
附件二 学生问卷
答卷说明:
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回答。回答问题没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只代表你个人对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的看法,希望你的回答要尽可能符合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看法。请先填下表: ┌────┬──┬──┬──┬────┐ │被调查者│年龄│性别│年级│所在学校│ ├────┼──┼──┼──┼────┤ │项目 │ │ │ │ │ └────┴──┴──┴──┴────┘ 1,《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A健康第一 B增强体质 C发展体能 D创造运动成绩 2、你认为你对体育与健康方面的知识了解和掌握的: A很多 B一般 C少 D很少
3、你想多了解体育与健康方面的知识吗? A很想 B想 C无所谓 D不想 4、你对体育与健康的态度是:
A喜欢体育也喜欢体育课 B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
C不喜欢体育但喜欢上体育课 D既不喜欢体育也不喜欢上体育课 5、你喜欢上《体育与健康》课的原因是:
A我喜欢教这门课的老师 B我对这门课感兴趣 C我喜欢这本教材 D学习这门功课没有压力 6、你认为体育课上学到的东西有用吗?
A非常有用 B有用处 C用处不大 D无用处
7、上课时,你能主动提出问题吗? A能 B不能 C偶尔能 8、在体育课中:
A很喜欢表现自己的才能 B喜欢表现自己的才能 C不喜欢表现自己 9、你喜欢教师讲授的形式是:A以教师讲解为主 B以学生练为主 C以两者结合 10、上体育课学习新知识或技术动作时:
A注意听讲和认真练习 B注意力不集中但学练很认真 C不愿听也不愿练 11、学习新动作在教师示范前,想不想先试一下? A非常想 B想 C不想 D害怕 12、你认为在学习新技术动作时最好:
A少讲精练 B多讲少练 C不讲自练 D精讲多练
13、在技能技术学习中喜欢:A个人自练B同学间互练C老师带着练D集体练习 14、在组织比赛和游戏时:A很主动 B主动 C积极参加 D不太主动 15、现在上体育与健康课时,你的练习时间和次数比以前:
A增多了 B一样 C减少了
16、你现在上体育与健康可与以前相比:A积极性提高了B一样C积极性降低了 17、在小组评价时你能说出自己真实看法吗? A是 B不全是 C不是 18、对于学习成绩的评价,你同意:A仅评价最终成绩 B仅评价进步幅度 C既评价最终成绩又评价学习过程和进步幅度 19、关于学习成绩的评定形式,你认为:
A仅由教师进行评定 B仅由学生自己评定 C教师评定、学生自我评定及组内相互评定相结合
20、你对体育与健康课中学习成绩评定的内容应包括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及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
几个方面的看法:A非常赞同B基本赞同C不赞同 21、对你来说体育成绩的好坏重要吗?
A非常重要 B比较重要 C不太重要 D不重要
22、遇到难题,你最愿意:A.自己动脑想 B请教老师或家长 C找同学研究 D看教科书或其他途径(如上网、看课外书等)寻找解决难题的办法 23、你认为对你在体育学习上帮助最大的是?
A教师 B家长 C同学 D自己的自信心 24、你认为“健康”应该是指:
A身体健康 B心理健康 C社会适应能力强 D前三个方面的综合 25、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后,你的健康状况:
A比以前提高 B无变化 C比以前降低了
26、遇到困难时,你首先想到的是:A老师 B同学 C家长
27、上课回答问题时,你答错了,经常是:A老师批评 B同学笑话 C心情不好,没心思上课 D在老师鼓励下,终于回答正确了
28、实行新课标以后,你对技术学习的掌握情况:A提高了B没有变化 C降低了 29、你的体能状况比以前:A提高了 B没有变化 C降低了
30、你能正常参加学校的课外活体育活动吗? A能 B不能 C有时能 31、若校运会可以减少跑的项目,增加游戏和趣味竞赛,你认为是:
A太好了 B好 C随便 D不好
32、你会积极参与吗? A是 B不是 C随便
33、用游戏或球类等你喜欢的项目进行耐力训练,你参与状况是: A积极参与 B不愿参与 C随便
34、你的家人关心你的《体育与健康》课吗? A关心 B偶尔 C不关心 35、你的家人和你一起做运动吗?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36、下列向中你喜欢的项目有: 你不喜欢的项目有:
A篮球 B排球 C足球 D乒乓球 E羽毛球 F网球G田径H游戏 I跳绳J跳皮筋K踢毽子L武术M体操N艺术体操O广播
操P健美操Q街舞R健身迪斯科S舞蹈T游泳U理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