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诚面对
最近读蔡礼旭先生《做孩子一生的贵人》一书,更是心情激动,体会更甚。作为一个从教二十多年的教师,许多情况的学生都经历过,有的顽皮、有的执拗,有的轻声细语也会默不作声,有的大声呵斥也会无动于衷,教育学生的方式、方法似乎出了问题,但更多的问题根源在哪里呢?如何成为学生喜欢的贵人,让教育的魅力如涓涓溪流滋润学生的心田呢?
记得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与网友微信“对话好老师”,针对部分学困生说:“教师要有平常心,要深入了解,找到(学困生)问题的根源:学生是因为生病落下了课程,还是思维慢跟不上进度?是因为学习习惯不好,还是学习态度的问题?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真诚面对’就是这个道理……”
这“真诚面对”一语道破成为好老师的玄机,是老师的最高境界,同时也是对学生人格与生命的尊重。大家知道,于漪之所以成为优秀教师的一面旗帜,就在于的她的教学始终贯穿着“真诚面对”的宗旨,充分调动人的积极因素,把死的语文知识变成学生生命里充满活力的文化元素,从而给学生带来学习的乐趣,打开一个无限广阔的语文天地和人生大舞台。
真诚面对,强调老师要在心里时刻装着学生,所有的活动围绕着学生的成长进步而设计,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引导学生的心灵成长。人生的意义不仅在于学习知识的多寡,更在于学习历程中的思维发展与人格素养的提升。教师的备课不再是仅仅盯着教材,仅仅着眼于教法研究,还要把学生的各种状况考虑进去。根据学生实际,针对学习困难,在关键处、重点处、疑难处给予学生适时必要的点拨指导,从而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取得大面积的学习丰收。
真诚面对,还要领会孔子“有教无类”的深刻内涵。就是指老师教学既要立足学生整体水平的进步提升,还要考虑学生的智力秉性的差异性,而后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方式加以指点引领。这就是大家熟知的因人施教。众所周知,每个学生在观察、记忆、思维和想象能力上都存在着特殊个性,这一点是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不能只看到那些“尖子生”,而忽视了那些“学困生”的存在。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这种差别的客观影响,正确看待这种差别造成学习上的不同表现,切不可追求整齐划一,对学困生揠苗助长。即便是学生出现理解方面的错误,也要正确引导,绝不能漠视嘲笑。
真诚面对,要重视学生主体的发展自觉性和创造性精神。就是尊重学生的自主思维和探索,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因素,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就是学习的主人。课程改革强调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说的就是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把学习的主动权交到他们自己的手里。课堂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如果老师的教学设计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把他们推到前沿阵地,就能够形成主动探求知识、发展思维的能力,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人。
真诚面对,归根结底是面对人的发展,在传承优秀文化的同时,着重发展学生的智慧。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学生的才能和天赋都可在教育过程中得到发展。日后,一些人将成为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另—些人将成为工程师、技师、医生、教师,又有一些人将成为钳工、车工、农业机械师,但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会使他们很相似,这就是智慧和创造性在劳动中起主导作用。”发展智慧和培养能力的方向是一致的,目标是相似的,但起主导作用的还是人的智慧。
教育大家陶行知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老师心里有学生,爱学生,真诚面对每一个鲜活成长的生命个体发展,教育教学的过程里始终以学生为主,就能够实现“成才、成人”的教育教学目标。做孩子一生的贵人,我们想达到古圣先贤那样
的教育教学境界,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