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0年江苏省无锡市江南中学中考物理二模试卷(有答案解析)

2024-06-09 来源:客趣旅游网
2020年江苏省无锡市江南中学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0分)

1. 在门窗关闭的空教室里说话,会感到声音比在门窗打开放有桌椅的教室里声音响亮,原因是

( )

四 五 六 总分 A. 声音的响度大些 C. 声音与回声分开了 B. 声音的音调高些

D. 声音与回声混在一起了

2. 下列关于能量转化转移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蓄电池充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 暖瓶塞跳起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 用热水袋取暖时,内能发生了转移 D. 电动机工作时,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3.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有时要增大摩擦,有时要减小摩擦,下列做法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

A. 足球守门员比赛时要戴防滑手套 B. 郊游爱好者远足时要穿上旅游鞋 C. 地面铺设带有凹凸花纹的地板砖 D. 磁悬浮列车靠强磁场托起离开轨道

4. 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判断正确的是( )

A. 开始计时,晶体开始熔化

C. 温度达到80℃时,晶体开始熔化 B. 第25min后,晶体开始熔化

D. 温度达到50℃时,晶体开始熔化

5. 关于某中学生的估测,下列数据合理的是( )

A. 身高约为160dm B. 步行速度约为1m/s C. 100m短跑成绩约为6s

D. 脉搏正常跳动60次所用时间约为1s

6. 下列关于光学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硬纸板可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B.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使用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C. 探究光的折射特点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会发生改变 D.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当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 7. 图为交流发电机原理图,线圈在磁场中转动,则( )

第1页,共22页

A. 两磁极间的磁场方向向左 B. 线圈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 C. 通过灯泡的电流方向不变 D. 线圈一定不受磁场力作用

8. 长春市“两横三纵”快速路建成后,极大地方便了市民的通行,一辆汽车正在快速路的高架桥

上向北行驶,则( )

A. 以该汽车为参照物,司机是运动的 B. 以高架桥为参照物,该汽车是静止的 C. 以桥上路灯为参照物,该司机向南运动 D. 以该司机为参照物,桥上路灯是运动的

9. 质量为60kg的工人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运送货物上楼,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货物重力变化的

图象如图乙,机械中摩擦力及绳重忽略不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已知机械中摩擦力及绳重忽略不计,则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有物重、动滑轮重

B. 若工人在1min内将货物匀速向上提高了6m,作用在钢绳 上的拉力为400N,拉力的功率为

120W

C. 该工人竖直向下拉绳子自由端运送货物时,此滑轮组的机 械效率最大值是88.9% D. 该工人竖直向下拉绳子自由端运送货物时,此滑轮组的机 械效率最大值是90.9%

10. 小明将铁丝快速弯折十余次,铁丝弯折处的温度会升高,以下四个事例中能量转化与之相同的

是( )

A. 甲、丙 B. 甲、丁 C. 乙、丙 D. 乙、丁

第2页,共22页

11. 如图所示,在接线柱A、B间接入导线(其材料为普通铜丝),在接线柱C、D间接入熔丝,接

通电源,灯泡正常发光,熔丝不熔断;断开电源,在B、D间连上一根导线,再次接通电源时,灯不亮,熔丝熔断。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A. 导致熔丝熔断的原因是电路中电流过大

B. 熔丝熔断时,熔丝中的电流大于AB间导线中的电流 C. 熔丝熔断,但灯泡依然完好

D. 用铜丝代替熔丝不符合安全用电的原则

12.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R0=30Ω,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20Ω1A”,电流表的量

程为“0~0.6A”,小灯泡上标有“3V1.5W”字样。不考虑灯丝电阻变化,并保证电路安全,则( )

A. 当S闭合,S1、S2都断开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是4Ω~20Ω B. 当S闭合, S1、S2都断开时,电路消耗最大功率是3.6W C. 当S、S1、S2都闭合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最小值为2.4W

D. 当S、S1、S2都闭合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小阻值是15Ω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21.0分)

13. 诗句“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掬”意为“捧”)所包含的物理知识有______和______。 14. 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这是用______的方法使物体带

电,带电体具有______的性质。

15. 冰箱内壁的霜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凝华过程中要______热量,市面上销售的“无霜”冰箱

是通过加热系统短时升温,将霜______(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成水后马上恢复制冷因此“无霜”。

16. 扬声器是把电信号转化成______信号的一种装置,它的原理跟______(填“电动机”或“发电

机”)原理相似。

17. 在研究凸透镜及其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

屏按图示位置放置时,光屏上恰能呈现烛焰倒立、______的清晰实像,此时光在光屏上发生______反射;当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后,为使光屏上再次呈清晰像,应将光屏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第3页,共22页

18. 中考体育考试中,小刚投出的实心球在空中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若

不考虑空气阻力,则实心球从离开手后到达最高点的过程中,球的机械能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在最高点时,球的动能______(选填“大于”或“等于”)零。

19. 板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小车自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比

较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如图所示).伽利略、牛顿等科学家

曾多次做过类似的实验,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推理得出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自由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2)三次实验中,小车在______表面上停止得最慢,是因为在该表面受到的阻力最______。 (3)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不受阻力),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______运动。

20. 小明同学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没有把容器的质量测出来,而是多次测出容器和液体的总

质量,并记录在下表中。根据表中的数据求得液体的密度是______g/cm3,容器的质量是______g.

实验次数 液体体积V/cm3 1 15 2 22 72.6 3 50 95 4 80 119 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g 67 21. 标有“220V2000W”的电热水器容量50L,当电热水器装满水时,水温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______J.若电热水器的效率为87.5%,电热水器正常工作时水温升高1℃需加热的时间是______min。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22. 用12V的电源为微型电动机供电的电路如图(甲)所示。当单刀双掷开关S1、S2均向上合上时,

电动机开始转动,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当电流稳定时,电动机正常工作。已知电动机转动时欧姆定律不适用,并忽略温度对电阻的影响,试解答下列问题。 (1)当单刀双掷开关S1、S2______合上时可实现电动机的反转。 (2)当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电动机消耗的电功率为______W。 (3)求电动机的电阻及正常工作时的输出功率。

第4页,共22页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23.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住房条件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小明家最近购

置了一套新房,为了帮助爸爸将重600N的装修材料运送到6m高的楼上,小明利用物理课上学过的滑轮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材料搬运方案(其中每个滑轮重30N,绳子足够长,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250N,不计绳重及摩擦)。

(1)计算说明绳子的拉力是否超过绳子的最大承受力? (2)小明爸爸观察了该装置后,他想如果将该装置的滑轮位置颠倒(图乙)是否会更省力一些,请你按照小明爸爸的想法,用笔画线在乙图绕上绳子并说明小明爸爸的想法是否正确。 (3)求两种方案的机械效率之比?

五、作图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24. 一条光线斜射到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这条光线经水面折射后的光

线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它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25. 如图所示,请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作出拔钉子时所用最小力F的示意图。

第5页,共22页

26. 如图所示,插座和电灯(带开关)是组成家庭电路的常用器件,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各器

件正确连入电路中:

六、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9.0分)

27. 如用所示,王老师在圆柱形玻璃杯内装满水,用平滑的塑料薄片紧贴水面盖住杯口,压紧后将

杯子倒置,水和塑料片都不会掉下来,接着将倒置的杯子悬挂在玻璃钟罩内,封闭钟罩后用抽气机持续抽出钟罩内的空气,直至塑料片掉下.已知杯中水和塑料片总质量为100g,倒置后杯和水与塑料片的接触面积为12.5cm2.(不考虑分子间作用力)

(1 )塑料片不掉下来说明了______ 的存在,通过计算可知,当钟罩内气压降到______ Pa时,塑料片会掉下.(g取10N/kg)

(2)王老师在实际操作中发现,抽气至钟罩内气压为30kPa时,玻璃杯内出现了一些小气泡,继续抽气至钟罩内气压为8kPa时,塑料片就掉下了,请你对此时塑料片掉下的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______ .

28. 小敏用如图所示的实物电路图,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恒为3V,

5个定值电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20Ω、30Ω,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10Ω。 (1)请在甲图中将滑动变阻器正确连入电路(滑片向右移电流表示数变小)。

(2)开关S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处在______(填“左”或“右”)端;实验过程中,

第6页,共22页

移动变阻器滑片时,眼睛应主要注视______(选填“变阻器滑片”、“电压表示数”或“电流表示数”)。

(3)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除了保护电路外,还有______的作用,

(4)根据前4次实验所测的电流和电阻值,在乙图中描出了4个点,则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的物理量是______,它的值为______。

(5)第5次实验中,将定值电阻由20Ω换为30Ω时,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端移动。

(6)小敏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始终无法达到实验要求,此时小敏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选填序号)。 A、更换一块新的电压表 B、增加一节干电池

C、用最大阻值为20Ω的滑动变阻器替换原来的滑动变阻器。

29. 小明用六个重力G均为10牛、体积不同的球体,研究放入球体前后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增加

量△F的情况。他分别将球体放入盛有等质量水的相同容器中,待球体静止,得到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增加量△F.实验数据和实验现象见表。

实验序号 放入的球体 △F(牛) 1 A 5 2 B 6 3 C 8 4 D 10 5 E 10 6 F 10 实验现象 (1)观察序号1或2或3中的实验现象并比较△F和G的大小关系,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放入的球体在水中沉底时,______。观察序号4或5或6中的实验现象并比较△F和G的大小关系,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

(2)小明得出“在盛有等质量水的相同容器中,当放入球体的重力相同时,球体的体积越大,△F越大”的结论。由表中______三组实验序号中的现象、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判断小明得出的结论不正确。

(3)分析表中序号1~6的现象、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在盛有等质量水的相同容器中,当放入球体的重力相同时,______体积越大,△F越大。

(4)根据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判断球体B与球体D的密度大小,ρB______ρD。

(5)如果用水把球体C容器中的液面补到与球体D、E、F的容器液面相平,需要补______g的水。球体C的密度是______g/cm3。

第7页,共22页

(6)球体D露出水面部分的体积为球体D体积的十分之一,那么球体D的密度为______kg/m3。

第8页,共22页

-------- 答案与解析 --------

1.答案:D

解析:解:教室的长与宽约8m左右,在空教室讲话时,声音经墙壁反射回仅需0.04s左右,当回声比原声到达耳内的时间差低于0.1s时,原声与回声混在一起使声音加强,这就是空教室内讲话声特别响的原因;开着窗声音会传出室外减小响度,教室内放有桌椅,声音传播过程中会被桌椅等物质吸收,使声音能量大大减少,这样一来即使有回声,也因能量变小而使声音变弱。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回声是声音被障碍物反射而形成的;

门窗关闭,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能加强原声; 桌椅表面粗糙不平吸收声音,减小响度。

本题考查的是回声,回声是声音的反射形成的,在学习声音的知识,应该让学生们从基础知识和实际生活入手。 2.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判断能量的转化,我们主要看它要消耗什么能量,得到什么能量,总是消耗的能量转化为得到的能量。

在自然界中,能量转化的现象很多,但需要通过一些器械装置或在一定条件下。能量的转化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例如用电器都是将电能转化成了其它形式的能。在日常的学习中我们要注意总结归纳。 【解答】

A.蓄电池充电时,消耗电能得到化学能,所以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A错误;

B.暖瓶塞跳起时,瓶内空气的内能减少,瓶塞获得了机械能,所以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B错误; C.利用热水袋取暖时,热水袋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人体获得热量,所以是内能的转移;故C正确; D.电动机工作时,消耗电能,得到机械能,所以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D错误。 故选C。 3.答案:D

解析:解:A、足球守门员比赛时要戴防滑手套,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法增大摩擦力,故A错误;

B、郊游爱好者远足时要穿上旅游鞋,即由于鞋底有花纹,所以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法增大摩擦力,故B错误;

C、地面铺设带有凹凸花纹的地板砖,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法增大摩擦力,故C错误; D、磁悬浮列车靠强磁场托起离开轨道,是通过使得接触面彼此分离的方法减小摩擦力,故D正确; 故选:D。

(1)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 (2)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代替滑动。 这是一道与生活联系非常密切的物理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增大或减小摩擦,要学会学以致用,活学活用,这才是学习物理的真正意义。

第9页,共22页

4.答案:C

解析:解:AB、该物质从第10分钟开始熔化到第25分钟完全熔化完,故AB错误;

CD、由图知,此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保持80℃不变,该物质的熔点为80℃,故温度达到80℃时,若继续吸热,晶体开始熔化,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晶体熔化过程的特点,并且要掌握熔点的概念。

会分析晶体的熔化图象,若有一段时间温度不变,则为晶体。此时的温度即为该晶体的熔点。 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完则为晶体的熔化时间。

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晶体熔化图象的分析,能够通过图象判断晶体或非晶体,同时会判断晶体的熔点和开始熔化的时间。 5.答案:B

解析:解:A、中学生身高约为160cm;故A错误; B、中学生步行速度约为1m/s;故B正确; C、100m短跑成绩约为15s左右,故C错误;

D、脉搏正常跳动60次所用时间约为1min;故D错误; 故选:B。

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 6.答案:C

解析:解: A、如果看不见光的传播路径,就无法对光线进行研究,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安装一个硬纸板后,能够间接的在光屏上看到光的传播途径,故A正确;

B、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用两支相同的蜡烛,便于比较物和像的大小关系,故B正确;

C、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一定会发生改变,但垂直入射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故C错误;

D、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随着蜡烛燃烧而变短,根据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传播方向可知,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故D正确; 故选:C。

(1)光的传播路径我们看不见,可通过一些方法间接看到; (2)用两个相同的蜡烛,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3)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是光的折射现象,注意“斜射入”和“一般”;

(4)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随着蜡烛燃烧而变短,根据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传播方向进行判断。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根据光学规律逐一分析各个光学现象,难度不大。 7.答案:B

解析:解:A、在磁体的外部磁感线都是从N极出发回到南极,故图中两磁极间的磁场方向向右,故A错误;

BC、发电机是根据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的原理

第10页,共22页

制成的,感应电流的方向和磁场方向、导体切割磁感线的方向有关,由于导体切割磁感线的方向在改变,所产生的电流也会变化,故B正确,C错误;

D、根据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的原理可知,此时线圈一定会受到力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B。

(1)在磁体的外部磁感线都是从N极出发回到南极;

(2)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

(3)交流发电机工作时,电流的大小和方向是时刻变化的; (4)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

知道磁铁的磁场方向、感应电流的产生、能理解发电机工作时其内部电流大小、方向的变化特点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8.答案:D

解析:解:

A、一辆汽车正在高架桥上向北行驶,司机与汽车的位置没有变化,以该汽车为参照物,司机是静止的,故A错误;

B、一辆汽车正在高架桥上向北行驶,汽车与高架桥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变化,以高架桥为参照物,汽车是运动的,故B错误;

C、汽车正在高架桥上向北行驶,以桥上路灯为参照物,该司机向北运动,故C错误;

D、汽车正在高架桥上向北行驶,桥上路灯与司机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以司机为参照物,桥上路灯是运动的,故D正确。 故选:D。

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 本题直接考查参照物的概念以及对运动静止相对性的理解,属于基础题目。 9.答案:D

解析:解:

A、机械中摩擦力及绳重忽略不计,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还有物重、动滑轮重,故A正确; B、由图可知,n=3,则绳端移动的距离:s=3h=3×6m=18m, 拉力做的功: W总=Fs=400N×18m=7200J, 拉力的功率: P=

=

=120W;故B正确;

CD、由图乙可知,物重G=300N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60%,

因机械中摩擦力及绳重忽略不计,克服物重做的功为有用功,克服动滑轮重力和物重做的功为总功, 所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即

=

==60%,

=60%,

解得:G动=200N;

已知工人的质量为60kg,

第11页,共22页

则该工人竖直向下拉绳子自由端运送货物时,绳子的最大拉力: F最大=G人=m人g=60kg×10N/kg=600N, 由F=(G+G动)可得,提升的最大物重: G最大=3F最大-G动=3×600N-200N=1600N, 则滑轮组的最大机械效率: η最大=

=

×100%≈88.9%,故C正确、D错。

故选:D。

(1)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提升物体的重力、动滑轮的重力、绳重及摩擦;

(2)由图可知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n,根据s=nh求出绳端移动的距离,根据W=Fs求出拉力做的功,利用P=求出拉力的功率;

(3)由图乙可知,物重G=300N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60%,机械中摩擦力及绳重忽略不计,克服物重做的功为有用功,克服动滑轮重力和物重做的功为总功,根据η=

=

=

求出动滑

轮受到的重力;

该工人竖直向下拉绳子自由端运送货物时,绳子的最大拉力等于人的重力,根据G=mg求出其大小,根据F=(G+G动)求出提升的最大物重,然后利用η=

=

=

求出滑轮组的最大机械效

率。

本题考查了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和做功公式、功率公式、机械效率公式、滑轮组绳子拉力公式的综合应用,要注意绳子的最大拉力和人的重力相等。 10.答案:A

解析:解:

反复弯折铁丝,铁丝弯折处温度升高,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铁丝内能增加;

甲、用力将活塞压下,活塞对空气做功,空气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达到了棉花的着火点,棉花就会燃烧,此过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乙、酒精燃烧后产生的高温高压的燃气,体积膨胀,对外做功,使盒盖飞出去,内能转化为盒盖的机械能;

丙、汽油机压缩冲程中,活塞压缩气缸内混合燃料,使燃料的内能增加,此过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丁、汽油机做功冲程中,的高温高压的燃气,体积膨胀,对外做功,内能转化为的机械能; 与弯折铁丝,使铁丝温度升高,能量转化相同的是甲和丙,故A正确。 故选:A。

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对物体做功的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物体内能减小。

此题考查了做功改变物体内能两种情况,需要注意的是: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小。 11.答案:B

解析:解:A、断开电源,在B、D间连上一根导线,再次接通电源时,灯发生短路,不亮,熔丝熔断,是由于电流过大导致的,故正确;

B、此时熔丝和导线串联,故电流相等,故错误;

第12页,共22页

C、由于灯泡发生短路,所以虽然熔丝熔断,但灯泡是完好的,故正确; D、据安全用电的知识可知,绝对不能用铜丝代替熔丝,故正确; 故选:B。

(1)熔丝熔断的原因是:短路或总功率过大导致的电流过大; (2)串联电路电流是处处相等的;

(3)据实际情况可以分析灯泡是否完好及安全用电的原则。

能准确的判断出熔丝熔断的原因,并能结合安全用电的知识分析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12.答案:D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了电路连接关系的识别、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欧姆定律以及电功率的计算,是电学典型的综合题,考查全面,难度较大,需要熟练掌握电路特点、计算公式和规律。

(1)S闭合,S1、S2都断开,滑动变阻器与灯泡串联。根据滑动变阻器的规格和欧姆定律可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

(2)S闭合,S1、S2都断开,滑动变阻器与L串联,根据P=UI求得电路消耗最大功率;

(3)S、S1、S2都闭合,滑动变阻器与R0并联,要使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最小,则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最大,据此求得流经滑动变阻器的电流,与R0的支路上的电流之和为干路上的电流,然后利用P=UI求得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最小值;

(4)S、S1、S2都闭合,滑动变阻器与R0并联,当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最大时,根据电流表的量程确定干路中的电流,利用R=求得电路中的总电阻,然后可求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 【解答】

A.S闭合,S1、S2都断开,滑动变阻器与灯泡串联。 由P=可得,小灯泡电阻RL==

=6Ω,

=0.5A,

=

=6Ω;

由P=UI可得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I==

当电路中电流最大时,电阻最小,则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小阻值:R小=

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20Ω 1A”,则最大阻值R大=20Ω,故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是6Ω~20Ω;故A错误;

B.S闭合,S1、S2都断开,I最大=滑动变阻器与L串联,电阻最小时电流最大,其最大电流:0.5A=3W;故B错误; 电路消耗最大功率P最大=UI最大=6V×

C.S、S1、S2都闭合,滑动变阻器与R0并联,通过R0的电流:I1==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最大时,此支路上的电流最小,则I2=

=

=0.2A,

=0.5A

=0.3A,

则干路上的电流I最小=I1+I2=0.2A+0.3A=0.5A,

0.5A=3W,故C错误; 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最小值P最小=UI最小=6V×

D.由电流表的量程可知,干路中的最大电流为0.6A,则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最大, 电路中的总电阻R总==

=10Ω,

=

+,

滑动变阻器与R0并联,则=+,即:

第13页,共22页

解得R滑=15Ω.故D正确。 故选D。

13.答案:光的反射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解析:解:掬水月在手,属于平面镜成像现象,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弄花香满衣是因为香气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到衣服的缘故。 故答案为:光的反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平面镜成像的原因,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要知道任何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此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现象及扩散现象。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扩散是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14.答案:摩擦 吸引轻小物体

解析:解: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塑料梳子与头发相互摩擦,发生了电子的转移,使梳子和头发带上异种电荷,而相互吸引,使得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 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故答案为:摩擦;吸引轻小物体。

摩擦现象生活中很常见,晚上睡觉前脱衣服时有火花;衣服上易沾有灰尘;梳子梳头发,头发随梳子飘起来等;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对生活中的一些摩擦起电现象要了解,并会分析摩擦起电现象。 15.答案:放出 熔化

解析:解:冰箱内壁的霜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是凝华过程,凝华放热;

市面上销售的“无霜”冰箱是通过加热系统短时升温,是霜吸热从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过程。 故答案为:放出;熔化。

(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2)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的认识和了解,是一道基础题。 16.答案:声;电动机

解析:解:扬声器是把电流信号转化为声音信号的装置;

当扬声器中的线圈中通过变化电流时,线圈会受到永久磁铁的磁场力的作用,而带动与线圈相连的纸盆振动,将电信号转化成声信号,因此与电动机的原理一致。 故答案为:声;电动机。

扬声器是把电流信号转化为声音信号的装置;

扬声器的线圈中有随声音变化的电流,因为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使得线圈就不断地来回振动,纸盆也就振动起来,便发出了声音。

电动机的原理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的原理制成的。

对比记忆扬声器和话筒:话筒把声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机械能转化成电能,是利用了电磁感应原理;扬声器把电信号转换成声信号,电能转化成机械能,利用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的原理。 17.答案:缩小 漫 右

第14页,共22页

解析:解:由图知,像距小于物距,所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能够从不同方向看到光屏上的像,所以光在光屏上发生漫反射;

近视镜是凹透镜,当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后,光线将比原来发散,所以像将远离凸透镜,为使光屏上再次呈清晰像,应将光屏向右移动; 故答案为:缩小;漫;右。

根据像距和物距的大小关系判定成像的特点; 漫反射时,能够不同的位置看到同一个物体; 近视镜是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本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及凸透镜及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要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18.答案:不变 大于

解析:解:实心球从离开手后到达最高点的过程中,不考虑空气阻力,只有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实心球的机械能守恒,即球的机械能不变;

实心球在最高点时,仍有向前的速度,所以其动能大于零。 故答案为:不变;大于。

不考虑能量损失,动能和势能转化过程中,机械能总量守恒; 球到达最高点时,仍有向前运动的速度。

此题考查了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动能大小的判断,其中最后一空容易出错。 19.答案:小车运动到水平面上的初速度相同 木板 小 匀速直线

解析:解:(1)因为该实验是要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所以应该采用控制变量法,即控制其它因素都相同,只让水平面的阻力大小不同,所以三次实验中应使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相等。要想让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相等,就应该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处释放。 (2)在这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木板表面上运动的距离最长,停止的最慢,这是因为木板表面最光滑,小车在该表面受到的阻力最小。

(3)由此我们可以推理得出: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即小车不受摩擦力),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1)小车运动到水平面上的初速度相同;(2)木板;小;(3)匀速直线。

(1)要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应该采用控制变量法。小车从斜面上会自由下滑,在不同的高度,下滑到斜面底端的速度就不相同,根据这个关系则可得出每次应该让小车在什么位置由静止开始向下滑;

(2)小车运动的距离长短与所受的摩擦力大小有关,小车运动的距离短,表明受到的摩擦力大; (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如果物体不受力,则物体的运动状态就不会发生变化。 该题是一道实验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该实验所采用的方法是否掌握以及对该实验的推理结论是否了解。该实验用到的方法是物理中经常采用的控制变量法,该实验是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基础。 20.答案:0.8 55

解析:解:

根据ρ=,并由题意得ρV1+m容=m1-----①,ρV3+m容=m3-------② 二式联立可得m3-m1=ρV3-ρV1, 所以液体的密度为ρ=

=

=0.8g/cm3。

第15页,共22页

15cm3=55g。 代入①式可得m容=m1-ρV1=67g-0.8g/cm3×

故答案为:0.8;55。

任取两次,液体的密度与第一次测出的液体体积的乘积是第一次测出的液体的质量,加上容器的质量就等于第一次测出的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液体的密度与第三次测出的液体体积的乘积是第三次测出的液体的质量,加上容器的质量就等于第三次测出的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根据两个等式列出方程组求出液体密度和容器质量。

本题考查利用方程组求液体密度和容器质量的计算,关键是根据所给条件列出方程组求出液体密度和容器质量。用方程组解决问题是我们解题过程中常用的解题方法,一定要学会。 21.答案:2.1×105 2

解析:解:(1)电热水器装满水时水的体积: V=50L=50dm3=5×10-2m3, 由ρ=可得,电热水器装满水时水的质量: m=ρV=1.0×103kg/m3×5×10-2m3=50kg, 水温升高1℃吸收的热量: Q吸=cm△t=4.2×103J/(kg•℃)×50kg×1℃=2.1×105J; 100%可得,电热水器消耗的电能: (2)由η=×W=

=

=2.4×105J,

由P=可得,需要的加热时间: t′==

=120s=2min。

105;2。 故答案为:2.1×

(1)电热水器装满水时水的体积和其容积相等,根据m=ρV求出水的质量,根据Q吸=cm△t求出水温升高1℃吸收的热量;

100%求出电热水器消耗的电能,利用P=求出需要的加热时间。 (2)根据η=×

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和吸热公式、效率公式以及电功公式的应用,计算过程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22.答案:均向下 4.8

解析:解:(1)根据开关的控制作用可以看出,单刀双掷开关S1、S2均均向下闭合时流入电动机的电流方向改变,则可实现电动机的反转。

0.4A=4.8W, (2)由图乙可知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的电流I=0.4A,则P=UI=12V×

(3)由图乙可知电动机刚开始转动时的电流I′=1.2A, 由欧姆定律得:则电动机的电阻R==

=10Ω,

电动机正常工作时P热=I2R=(0.4A)2×10Ω=1.6W, ∴P输出=P-P热=4.8W-1.6W=3.2W。

故答案为:(1)均向下;(2)4.8;(3)电动机的电阻为10Ω,正常工作时的输出功率为3.2W。 (1)根据开关的控制作用分析。

(2)由图乙可知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利用P=UI求功率。

第16页,共22页

(3)由图乙可知电动机刚开始转动时的电流,此时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阻,正常转动后,根据P=I2R求出电阻产生热量的功率,则P输出=P-P热。

本题考查了开关使用、欧姆定律的应用和功率的计算,要注意刚开始转动时电路中只是电动机的电阻产生电流,电动机正常转动时欧姆定律不适用。

23.答案:解:(1)F1=(G物+G动)=(600N+30N)=210N,210N<250N,拉力没有超过绳子的

最大承受力。

(2)绳子绕法如下图,虽然省力,但不能改变力方向,人在高处很危险,这种方法不正确。

(3)η甲===,

F2=(G重+G物)=(600N+2×30N)=165N, η乙=

=

=,

η甲:η乙=:=22:21;

答:(1)拉力没有超过绳子的最大承受力。

(2)绳子绕法如图,虽然省力,但不能改变力方向,人在高处很危险,这种方法不正确。 (3)两种方案的机械效率之比为22:21。

解析:这是一道实际应用题,要先分析滑轮组的组装形式,得出绳子段数n=3,然后根据拉力F和G物+G动的关系判断绳子能否承受;图乙绳子绕线方法要利用“奇动偶定”原则画出,可以画4段绳子,但不能改变方向。

在最后一问中,要先求出两种不同绕法下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然后再求出它们的比值。 现实生活中的题目要考虑实际情况,特别是第二问中的滑轮组装问题更要符合实际。 24.答案:解:

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方向偏折,根据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在法线左侧的空气中画出入射光线。

图中已经画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的空气中画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第17页,共22页

解析: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由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在光路图中,法线要画成虚线,如果能够确定反射角,在光路图中,一定要标出反射角的度数;画折射光路时,一定注意光从哪种介质进入哪种介质。

25.答案:解:力臂越长越省力,最长的力臂是支点与作用点的连线,即AO,然后根据力臂的画法作出垂直于力臂的作用力即为最小力F.如图所示:

解析:由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当动力臂最大时,动力最小,即最省力。

求最小的力是常见的题型,关键是找到最大的动力臂,一般来说,支点与动力作用点的连线就是最大的动力臂。

26.答案:解:首先辨别上面三根线地线、火线、零线。

(1)灯泡接法:火线进入开关,再进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接入灯泡的螺旋套,这样在断开开关能切断火线,接触灯泡不会发生触电事故。既能控制灯泡,又能更安全。 (2)安装安全用电原则,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 如下图所示:

解析:(1)灯泡的接法:火线进入开关,再进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接入灯泡的螺旋套。 (2)三孔插座的接法: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

本题考查了开关、插座的接法。开关接在火线与电灯之间,可以使开关断开时,电灯灯座上没有电,这样在换灯泡时不会发生触电。

27.答案:大气压;800;当逐渐抽出里面的气体时,里面的压强会慢慢减小,大气对塑料片的压力

第18页,共22页

会减小,当压力小于水和塑料片的重力时,塑料片就会下落

解析:解:(1)塑料片不掉下来是因为受到了大气压的作用;

10N/kg=1N;水和塑料片的总重力为G=mg=0.1kg×由于大气压力的存在使得玻璃片不下落,则大气产

生的压力等于水和玻璃片的重力,即F=1N; 则大气的压强为:p==

=800Pa;

(2)塑料片由于受到大气的压力,所以才不会下落,当逐渐抽出里面的气体时,里面的压强会慢慢减小,大气对塑料片的压力会减小,当压力小于水和塑料片的重力时,塑料片就会下落.

故答案为:(1)大气压;800;(2)当逐渐抽出里面的气体时,里面的压强会慢慢减小,大气对塑料片的压力会减小,当压力小于水和塑料片的重力时,塑料片就会下落.

(1)塑料片由于大气压的作用而不会掉下,当塑料片向下落时,说明大气产生的压力小于其重力;根据公式p=求出气压的大小;

(2)气压越小,产生的压力就越小,当压力小于水和塑料片的重力时,塑料片就会下落. 解决此类综合性的题目,要知道各种现象与大气压的关系,利用相关的物理知识去分析解答. 28.答案:右 电压表示数 保持电阻R两端电压不变 电压 2V 右 C

解析:解:(1)实物图连接如下:

(2)①闭合开关之前,滑片要滑到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处,故应滑到最右端;

②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在不断的改变定值电阻的同时,必须不断的移动滑动变阻器,使得电压表的示数是一个定值,故在移动滑片的同时,眼睛观察电压表的示数;

(3)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的关系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一是保护电流,二是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4)阴影部分为横、纵坐标的乘积,即阴影部分的面积为:S=IR=U,即测量的是电压; 电压的值为:U=IR=0.2A×10Ω=2V;

(5)将定值电阻由20Ω换为30Ω时,闭合开关,电路总电阻变大,根据串联电路具有分压作用可知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的示数增大;为保持电阻两端电压不变,要移动滑片使电阻间的电压减小:当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增大时,即滑片向右移动,电路中电流变小,则电阻两端电压变小; (6)由前面解答可知,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控制为2V,电源电压为3V,则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1V; 由串联分压的规律可得:=, 将定值电阻由20Ω换为30Ω时,则有=

,解得R滑=15Ω,而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10Ω,

所以,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始终无法达到实验要求,原因是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太小,需要用最大阻值更大的变阻器来替换原来的变阻器,故选C。 故答案为:(1)如图所示;

第19页,共22页

(2)右;电压表示数;

(3)保持电阻R两端电压不变; (4)电压;2V; (5)右; (6)C。

(1)滑动闭合开关之前,滑片要滑到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处,变阻器正确地连接在电路中,必须“一上一下”,滑片向右移电流表示数变小,即滑片向右移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故接左下角接线柱;

(2)①闭合开关之前,滑片要滑到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处;

②实验研究的是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因此必须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值一定,所以眼睛应注视电压表的示数,移动滑片保持电压表示数不变;

(3)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中,滑动变阻器有两个作用,一是保护电器,二是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4)阴影部分为电流和电阻的乘积,应该为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值;

(5)在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时,应移动滑片,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6)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始终无法达到实验要求,说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太小。 此题从实物图的连接、滑动变阻器的使用及控制变量法的应用等方面较为综合的考查了学生,从中加强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是一道不错的电学中考题。

29.答案: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增加量△F小于浮力 当放入的球体漂浮时,△F与小球G相等,

103 与物体体积的大小无关 4、5、6 物体排开液体 > 200 1.25 0.9×

解析:解:(1)观察序号1或2或3中的实验现象并比较△F和G的大小关系(5N<10N、6N<10N、8N<10N),故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放入的球体在水中沉底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增加量△F小于浮力;

观察序号4或5或6中实验现象并比较△F和G的大小关系,可看到物体漂浮,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增加量△F等于浮力,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放入的球体在水中漂浮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增加量△F等于重力G;

故当放入的球体在水中漂浮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增加量△F等于重力G,与物体体积的大小无关;

(2)当放入的球体在水中漂浮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增加量△F等于重力G,与物体体积的大小无关,小明得出“在盛有等质量水的相同容器中,当放入球体的重力相同时,球体的体积越大,

6的现象,△F越大”的结论。由表中实验序号4、5、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判断小明得出的结论不正确;

(3)由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水的重力,物体排开的水的体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而容器是柱形的,故水柱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水柱的重力;分析表中序号1-6的现象,数据及相关条件,

可得出:在盛有等质量水的相同容器中,当放入球体的重力相同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F越大;

(4)球体B在水中沉在水底,球体D在水中漂浮,由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 ρB>ρ液; ρ液>ρD; 故ρB>ρD;

(5)球体D、E、F的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增加量比球体C的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增加量: △F′=10N-8N=2N; 由阿基米原理:

第20页,共22页

△F′=△mg,

增加的排开水的质量: △m=

=

=0.2kg=200g,即如果用水把球体C容器中的液面补到与球体D、E、F的容器液面相

平,需要补200g的水;

(5)球体C的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增加量为8N,由阿基米德原理,即排开水的重力为8N, 即ρ水gVC=△FC=8N, VC=

----①

球体C的密度是: ρC=

----②,

将①代入②得: ρC=

=

=

×ρ水=

×1.0×103kg/m3=1.25×103kg/m3=1.25g/cm3;

(6)球体D露出水面部分的体积为球体D体积的十分之一,故排开水的体积为0.9VD,

由漂浮的特点:

F浮D=GD=mDg=ρDVDg-----③, 由阿基米德原理: F浮D=ρ水g×0.9VD-----④, 由③④得: ρD=0.9ρ水=0.9×1.0×103kg/m3=0.9×103kg/m3。 故答案为:

(1)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增加量△F小于浮力; 当放入的球体漂浮时,△F与小球G相等,与物体体积的大小无关; (2)4、5、6;

(3)物体排开液体; (4)>;

(5)200;1.25;

103。 (6)0.9×

(1)观察序号1或2或3中的实验现象并比较△F和G的大小关系,初步得出结论; 观察序号4或5或6中实验现象并比较△F和G的大小关系,由结合物体所处的状态得出的初步结论; (2)根据“在盛有等质量水的相同容器中,当放入球体的重力相同时,球体的体积越大,△F越大”的结论不正确”确定分析实验序号;

(3)根据表中序号1-6的现象,数据及相关条件,分析球体排开水的体积的关系结合阿基米德原理及水柱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水柱的重力得出结论;

(4)球体B在水中沉在水底,球体D在水中漂浮,由物体的浮沉条件分析;

(5)求出球体D、E、F的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增加量比球体C的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增加量,结合阿基米原理求出增加的排水质量,从面得出需要补水的质量;

(6)球体C的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增加量为8N,由阿基米德原理得出排开水的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解;

(5)球体D露出水面部分的体积为球体D体积的十分之一,可得出其排开水的体积,由漂浮的特点和阿基米德原理求出球体D的密度。

第21页,共22页

本题考查数据分析、控制变量法及阿基米德原理和密度公式、漂浮的特点的运用,综合性强。

第22页,共22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