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广东音乐”

2023-08-11 来源:客趣旅游网
浅谈“广东音乐”

广东音乐是流行于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及广府方言区的传统丝竹乐种,与粤剧、岭南画派并列为“岭南三大艺术瑰宝”。它以轻、柔、华、细、浓的特点和清新流畅、悠扬动听的岭南风格备受民众的喜爱,影响遍及大江南北,流行于世界各地的华人社区。2006年,广东省广州市、台山市联合申报的“广东音乐”项目进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

广东音乐最初因其多演奏戏曲过场音乐和民间器乐小曲而被当地人称呼为“过场”、“谱子”和“小曲”。后来在演奏上逐渐地形成了其独特的旋法、调式和演奏风格特点,作为一个有特色的独立地方乐种而被外省人称呼为“广东音乐”。它的流行地区以广州市以及珠江三角洲一带为中心,湛江地区也很盛行,以后又逐渐流传到上海及北方的天津、北京等大城市,在香港和东南亚的华侨聚居地,亦常演奏。【2】

其实,对于“广东音乐”这一称谓尚存争议。依照现在的行政地域划分,广东音乐给人的概念,应该是包括客家音乐、潮州音乐,以及在广东省内的瑶族、畲族音乐,甚至包括已从广东版图分割出去的海南的琼乐。但艺术形式本身是很难用行政区域来划分的,它的存在于发展有其客观的历史过程。由于客家音乐、潮州音乐、琼月等传播范围有限,影响不大,外省人对广东音乐的了解往往局限于广府民系的音乐,所以通常意义上“广东音乐”应指狭义上的广府音乐。有学者认为这一名称似乎把潮乐、汉乐、琼乐都包含其中, 容易引起混淆和误会。有些专家主张改为“粤乐”,另有一些学者认为称呼“广东音乐”已是约定俗成, 已变成全中国或全世界有华人的地方对此乐种一致的称谓,可沿用而不必改变。【3】 广东音乐形成于清末民初。演奏广东音乐的组织最初为戏曲音乐乐队及亦农亦艺的“八音会”,除用于民间婚、丧、喜、庆等场合外,20年代当地在放映无声电影之前和放映过程中,亦常奏广东音乐,因此,影响很大。当时,群众性的音乐集社纷纷成立,如“济隆”、“素社”、“钟声慈善社”等,自娱性的自由组织活动有着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从30年代开始,城市广东音乐受商业化的影响,常用于茶馆、舞厅之中。

广东音乐的乐队编制早期和戏曲音乐所用乐器相同,由二弦、提琴(与板胡形制同,但较大)、三弦、月琴、横箫5件组成,号称“五架头”,亦称“硬弓组合”。1926年广东音乐演奏家、作曲家从上海丝竹音乐中吸收了二胡(将外弦改为钢丝弦,并夹于两腿间演奏,被称为粤胡),从潮州音乐吸收了秦琴,加上原来流行于广州的扬琴,其编制由原来的“五架头”变为粤胡、秦琴、扬琴的“三件头”。以后在“三件头”的基础上又添加了洞箫、椰胡,变为“五件头”。“三件头”与“五件头”与早期演奏形式相比,亦称为“软弓组合”。30年代由于受西方音乐文化的影响,城市的广东音乐演奏中曾普遍地应用过小提琴、萨克管、吉他、小号、木琴等外来乐器。这种大量吸收外来乐器的后果,可以说是两方面的:一方面它破坏了广东音乐传统的演奏风格,使之舞场化、爵士化;另一方面在演奏上由于演奏家的努力和民间音乐的影响,不少外来乐器在民族化、地方化方面作出了大胆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特别是对小提琴演奏的改造,30年代尹自重以小提琴演奏的《小桃红》等乐曲,开创了广东提琴的演奏风格。他应用了提琴的多种技法,使乐曲的表现力更为生色,这方面的改革亦被群众所喜爱、接受和承认。【2】

广东音乐是一种标题音乐,结构上以简驭繁。它以器乐的丰富音乐和宽广的音域,以及表现手法的丰富多变,写景、抒情、状物,因而地方色彩浓郁,有特殊的艺术魅力。广东音乐擅长于生活小境的描摹,对传统的生活情趣无不流露着关注。欣赏它,并不一定要在其中发现重大的社会人生主题,而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常常带给人娱乐的感受。余其伟先生用“俗世感情、平民意识”来概括广东音乐的品格或说是美学特征,就是说, 广东音乐所描写的、表达的, 大多是平民老百姓的感情,是在我们的世俗生活里面,相对来说它没有像中原音

乐或是一些宗教音乐一样,追求那种隐喻深刻哲理的说教,以及士大夫式面对苍凉历史的感慨,它大量地表现广东人的现实生活,打趣地说就是“提鸟笼、叹茶点”、“山高皇帝远”。【3】

广东音乐的艺术特色,早期在硬弓编制基础上,演奏特点已初步形成,演奏曲目比较广泛。特别是由于早期在广东音乐方面有影响的人物,多擅长弹弦乐器,如严老烈、丘鹤俦擅长扬琴,何柳堂擅长琵琶等。因此,早期流行的广东乐曲,旋律节奏活泼,变化自由丰富,旋律线多跳进,叠句用得较多,应用加花的手法往往使乐曲获得新的发展,在调式上正线与乙反线的色彩对比已初步形成。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有:《旱天雷》、《连环扣》、《三潭印月》、《双飞蝴蝶》、《雨打芭蕉》、《饿马摇铃》、《小桃红》、《双声恨》、《昭君怨》、《走马》、《下渔舟》等。这一时期正处于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前后,由于受民主主义革命思想的影响,对艺术要求更新改革,音乐性格热情明朗,旋律欢快流畅,乐曲大多反映出人民对民主、进步思想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生活风貌和精神气质。【2】

20年代至30年代,为广东音乐广泛流传与发展的兴盛时期。其主要标志是在早期演奏改编传统乐曲的基础上,出现了大量民间创作乐曲,使广东音乐在旋法、节奏、调式、结构、演奏特点等方面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备。20年代出现了以何柳堂为代表的何氏叔侄三人(其族弟何与年、族侄何少霞),代表作品有何柳堂的《赛龙夺锦》、《鸟惊喧》、《醉翁捞月》、《七星伴月》、《晓梦啼莺》、《回文锦》;何与年的《重阳三复》、《松风水月》、《清风明月》、《晓苑春回》、《广州青年》、《午夜遥闻铁马声》;何少霞的《陌头柳色》、《下里巴人》、《三跳涧》等。20年代中期,广东音乐发展历史上一位重要的演奏家、作曲家是吕文成。他是广东音乐粤胡演奏的开创人、奠基人。他创作改编了近200首乐曲,把广东音乐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其中优秀的作品如:《蕉石鸣琴》、《烛影摇红》、《落花天》、《平湖秋月》、《青梅竹马》、《银河会》、《歧山凤》、《步步高》、《醒狮》、《沉醉东风》、《月影寒梅》等等。这一时期的优秀作品还有丘鹤俦的《娱乐升平》、《狮子滚球》、《双龙戏珠》;何泽民(艺名何大傻)的《孔雀开屏》、《花间蝶》;陈德钜的《西江月》、《宝鸭穿莲》;易剑泉的《鸟投林》;陈俊英的《凯旋》;陈夕达的《惊涛》;谭沛鋆的《柳浪闻莺》;尹自重的《华胄英雄》等等。 50年代后,在发扬广东音乐优秀传统,恢复广东音乐清新健朗面目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并创作了一批反映现实生活的优秀广东音乐作品。如陈德钜的《春郊试马》、林韵的《春到田间》、刘天一的《鱼游春水》、乔飞的《山乡春早》、廖桂雄的《喜开镰》等。【2】

本文开头曾援引《中国民间艺术大辞典》对“广东音乐”的定义,说广东音乐是源于粤剧的过场谱子、小曲等,但是还有另外一种观点,“广东音乐” 并不是完全土生土长的东西, 而是外省音乐在本地扎根,和本地风俗习惯、语言、艺术相结合的产物,是因为众多外省戏曲艺术入粤,包括昆曲、弋阳腔、梆子、高腔、徽剧、汉剧、乱弹、祁阳戏等,为广东形成本地的粤剧、曲艺和广东音乐提供了营养,创造了条件。这两种观点其实并不矛盾,而恰恰反映了广东音乐的传承流变过程。根据民间艺术的普遍传承规律,一种纯器乐乐种的形成,一般情况都是先伴随歌唱或舞蹈而产生, 然后才独立演奏乐曲。从目前我们掌握的历史资料和现实情况来看,“广东音乐”无论乐器、乐器组合,还是乐队、曲目都和粤剧、粤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二者之间的关系难以分清,“广东音乐”乐师和粤剧棚面乐手经常是合一为一,一分为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广东音乐”经过了作为伴奏音乐到纯器乐化的开场、过场、间奏音乐之后,逐渐从戏曲音乐中独立出来,最后形成民间器乐合奏形式的“广东音乐”,这一点正好符合了全国各地民族乐器的发展规律。因此,从“广东音乐”的流变过程来看,第一种观点有其正确性一面。但如果追溯“广东音乐”的源头,这种说法显然就不够深入了。【4】

作为土生土长的广东人,对广东音乐吸收外地音乐元素特质的体验不甚明显,而每当听

到广东音乐,第一反应总是联想到粤剧、粤曲。的确,广东音乐与粤剧、粤曲的相互影响非常深刻。“一流珠江水,饮用百族人”。由于历史上的音乐文化源流的作用,及在相同的历史社会、政治经济、地理文化背景的影响,粤剧、粤曲和“广东音乐”经常会有同名同曲、同腔同调及异曲同工的现象。“广东音乐”名曲《三宝佛》、《送情郎》、《昭君怨》等,不仅粤剧、粤曲有,而且潮乐、汉乐也有。这种现象是同源分流现象,或经粤剧流入粤曲,或经粤曲流入“广东音乐”,或经“ 广东音乐”流入粤剧等等。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广东音乐”、粤剧和粤曲保持了水乳交融的天然联系,但三者之间的发展方向不同,各自按照自身的艺术特点和规律发展,自成体系,分门别类。【4】

参考文献

【1】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2】 刘波 主编. 中国民间艺术大辞典.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6. 【3】 吴迪,张曦. 俗世感情 平民意识——余其伟谈广东音乐. 星海音乐学院院报. 2010, 3. 44-51

【4】 陶诚. 关于“广东音乐”源流的思考.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