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 小榄镇第二中学 卢江云
摘要:美好的事物总是令人向往,随着文明的进步,人们对美的层次的追求将更高、更深。而人类进步需要全面教育,审美教育在当代中国既面临着现实的挑战,必须促进长期有效地发展.实施素质教育。信息技术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体现其独特的功能,发挥其特殊的作用。 关键字:审美能力 信息技术
马克思说过:“社会的进步是人类追求美的结晶,人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自己”。新的世纪人们将在人类更高层次上、更广泛领域里追求美的结晶;更科学地按照美的规律来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更迫切地要求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和审美能力;更深入地认识、把握和有效地运用美的规律来完善自我。人们已越来越清楚地看到,所谓精神文明时代,没有对“美”的强烈追求,就不能很好地把握“美”的规律,就不能在更高层次、更广泛领域里形成“美”的思考事物方式形成结晶,也就谈不上社会文化的高度发展。在信息教学中必须切实把学生的审美能力的提高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来抓,让学生在数字化的时代能把握美的颜色、美的声音、美的情感。 一、培养“色感”提高审美能力
有人说过,现今时代是个容易浮躁的时代,这并不仅仅表现在成年人群里。在长期的教学中,我发现浮躁象一种通病渐渐在学生中传递。上课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作业马虎了事;考试得过且过。出现这种现象并不奇怪,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突飞猛进的时代、一个几乎可以一夜暴富的时代。社会、家庭、媒体等对学生的影响远远比我们想像中深远。我想每一个教师不无忧心忡忡。笔者曾经在初二的信息技术课堂上遇到这样一个现象:布置的电子文档作业学生完成得很快,但仔细一看没有一篇文档能让人满意。不是文字错漏就是颜色杂乱。整篇文档毫无美感!针对这种情况,我没有立刻批评学生,而是拿出其中几篇让全体学生评价。看着这样的作品,大部分学生都能说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能指出相对的改正办法。接着我拿出事先做好的比较成熟的文档给学生观看,学生里发出阵阵惊呼声。我趁机问学生:你们难道不能做出这样的文档吗?学生们沉默了。然后我从文档的各个方面加以说明:如字体大小搭配、颜色层次、整体布局等,尤其色彩方面,列出最常用的配色方案:1.暖色调。即红色、橙色、黄色、赭色等色彩的搭配。这种色调的运用,可使主页呈现温馨、和煦、热情的氛围。2.
1
冷色调。即青色、绿色、紫色等色彩的搭配。这种色调的运用,可使主页呈现宁静、清凉、高雅的氛围。 3.对比色调。即把色性完全相反的色彩搭配在同一个空间里。例如:红与绿、黄与紫、橙与蓝等。这种色彩的搭配,可以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给人亮丽、鲜艳、喜庆的感觉。学生在评讲的过程中渐渐明白:其实自己也能做出很美很漂亮的作品!只要多一些耐心多一些观察多一些对“美”的追求!
二、培养“乐感”提高审美能力
生活中音乐无处不在:家庭、学校、街头、汽车上、电话里……等。离开音乐的生活将无法想象!信息技术是音乐传播的最好、最快途径,并把这一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无论是网页、电子邮件、电子文档、演示文稿、甚至电子贺卡等,都可以在展示画面的同时播放动听的音乐。青少年是音乐最忠实的拥护者,他们几乎无时无刻不在“享受”音乐。然而因为审美观的差异,他们在选择音乐的时候往往显得盲目跟随,无法正确表达情感,甚至适得其反:如有的同学给老师发电子贺卡背景音乐是《老鼠爱大米》、《死了都要爱》等,让人啼笑皆非。有的同学在自己的空间里收藏了很多音乐,杂乱无章,没有一段能与其年龄该有的朝气、活力相衬托。针对这种情况,我用很长的时间和学生听音乐、聊音乐。让他们知道音乐是用来表达情感的艺术。不同的音乐类型表达不同的情感。选择音乐的时候尽量要贴近作品或信息要表达的内容、情感,反映作者的喜、怒、哀、乐。只有这样,对音乐的“热爱”和“利用”才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 三、培养“情感”提高审美能力
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做事、学会求知、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毫无疑问,青少年的教育最重要是道德情感的教育。一个人不仅要有良好的知识结构,还需要具有优秀的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伟大导师列宁还曾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象其他所有学科一样,信息技术课不是单纯的知识技能教学。同样肩负道德情感教育的重任。网络能让我们的以最快、最全的方式阅读世界、了解世界。但同时网络也是一个繁杂的虚拟社会,既有精华,也有糟粕。青少年往往无法区分善恶、真假。很容易出现沉迷于虚拟网络中无法自拔,有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教师必须时刻引导学生区分善恶、美丑。尽量使学生远离网络对青少年的危害。帮助学生以开放的心态对待社会。要让学生认识自已、认识自然、认识社会,同时,可以借助互联网的便捷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人生观、道德观等的教育。充分提高学生的情感审美能力,为进一步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情感基础。
2
“生活中处处都有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在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不但要教会学生基本技能技巧,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区分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善于运用一切美的教学手段来唤起学生的美感,引导学生到学习和生活中去发现美、用心去体验美、为生活创造美。
参考书目: 1、《美学与美育》王一川
2、《面向新世纪的美育与素质教育》梅宝树注:本文于2008年12月获中山市信息技术论文二等奖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