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秦岭-淮河的地理位置及对南北气候的影响;
2.了解南北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差异及其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收集、分析南北方地区不同的生产特点和生活习俗等方面的资料;
2.引导学生观察、阅读、逐步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阅读和运用资料的能力;
3.能熟练识读各类地图,如“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图”“中国气候类型图”“中国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等,并能从中获取有用信息;
4.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问题,让学生初步尝试从不同角度分析和归纳南北差异形成的原因;
5.具有一定的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力求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践,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出发,发现问题,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增进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之情;
2.感悟人类适应和改造自然环境的智慧和能力,树立各地区文化多元性,尊重不同地区文化的价值观; 3.树立与人合作学习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南北方地理差异的表现。秦岭—淮河一线成为南北方分界线的原因。
2.难点:秦岭—淮河一线成为南北方分界线的原因。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合作探究能力。 三、教学策略
1.采用探究──研讨的模式进行教学,贯穿讲授法、讨论法,指导学生开展小组探究和合作讨论。
2.采用情境创设法,融入生活元素,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生活实践能力。
3.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各种类型的反映南北方差异的图片、生活场景。
4.学生准备:预习课本,利用书本和互联网等途径调查南方和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生产特点和生活方式。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2023年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设计2
秦汉王朝与匈奴的和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匈奴在我国历的贡献。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有一个初步认识。 2、过程与方法
师生互动,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培养分析问题、概括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两汉时期汉与匈奴的关系,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重点和难点]
两汉时期汉与匈奴的关系的事例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方式与方法]以讨论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教学 [授课过程]
一、教师可以导入框中的歌谣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匈奴
1、匈奴的首领称为单于
2、秦末汉初,匈奴首领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 2)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进攻匈奴,取得胜利。 3)昭君出塞:
公元前1世纪匈奴分裂,其中一部的首领呼韩邪单于归附汉朝,汉元帝把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呼韩邪单于和昭君为汉匈两族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4)东汉时,匈奴分为南北两部,东汉明帝派窦固、窦宪攻击匈奴,取得胜利。 三、小结:列举两汉时期汉与匈奴的关系的事例 1)西汉初年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
2)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进攻匈奴,取得胜利; 3)公元前1世纪匈奴的首领呼韩邪单于归附汉朝;
4)汉元帝把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呼韩邪单于和昭君为汉匈两族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5)东汉明帝时,派窦固、窦宪攻击匈奴,取得胜利。 四、作业:举例说明两汉与匈奴的关系。 附:板书设计 一、匈奴
1、匈奴的首领称为单于
2、秦末汉初,匈奴首领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
二、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 三、昭君出塞:公元前1世纪,汉元帝把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 四、东汉明帝派窦固、窦宪攻击匈奴,取得胜利。 五、列举两汉时期汉与匈奴的关系的事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