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关于中国始氏的起源,古代学者如此总结:“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 于谥,则文、武、成、宣。氏于事,则巫、乙、匠、陶;”由此类推,王、侯、公孙等姓氏应源自
A.族号 B.邑名 C.爵号 D.官位
14.唐代中央机构分工明确,互相协调,反映了政治文明的进步。其主要作用是 A.加强对中央官员的监督,防止腐败 B.利于人才选拔
C.提高了行政效率,强化封建统治 D.简化机构,节省财政开支 15.《元明事类钞(木棉谱)》记载,北土广树艺而昧于织,南土精织而寡于艺,故棉则方舟而鬻于南,布则方舟而鬻于北。该材料反映的社会经济现象是 ①南北分工益明显 ②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③商业发达 ④产生了雇佣劳动关系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16.《乾隆御制诗》上元灯词有“间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人事天时诚极盛,盈虚默念惧增哉。”的诗句,该诗句反映了哪些历史信息? ①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②对自然经济的自信 ③手工业技术须先世界 ④统治者妄自尊大的心态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7.1904年,清政府学部颁行《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中学堂课程。课时如下: 课程 课时 修读经中国外历身 讲经 文学 语 史 5 45 19 36 11 地理 11 几何植物代数 动物 20 8 理化 8 图画 4 法制体操 理财 3 1
据此推断,清末中学堂课程内容的特点是 ①科目设置齐全 ②添设西学课堂 ③经学仍占重要地位 ④教学内容与科举分离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18.“向成员国提供贷款,以促进该国的经济恢复和发展,推动并促进国际贸易的均衡增长。”以此为宗旨的是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世界贸易组织 C.亚太经合组织 D.世界银行 19.1949.4.23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被推翻,与此直接相关的战役是 A.台儿庄战役 B.淮海战役 C.渡江战役 D.平津战役
20.《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这一规定可能产生的影响之一是
A.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举步维艰 B.促进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C.中国工业布局趋于合理 D.加强民族工业的技术优势 21.下图是一本历史著作的部分章节,此著作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用心 爱心 专心 1
目录 第一章:火车的发明„„3 第五章:大清帝国的衰落„„79 第七章:逐渐缩小的世界„„90 第十章:西方的欲望—市场„„108
A.近代中国衰落的历史启示 B.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 C.工业文明下的世界 D.交通通讯技术的演进
22.“牛顿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从未有过的自信。曾经葡蔔在上帝脚 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
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这主要说明牛顿的发现 A.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 B.客观上起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C.使人类认识了宗教的实质 D.为相对论的提出扫除障碍
23.20世纪60年代,法国总统戴高乐听到法国首次成功试验原子弹的消息后高呼:“法国万岁!从今天早上起,她更强大了,更加骄傲了。”能和这一情景联系起来的是 A.国际关系的多极化趋势最终形成 B.西欧国家的衰落和美国霸权地位的稳固 C.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加快 D.两极格局的削弱
24.1949底,毛泽东、周恩来访问苏联中苏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体现的外交政策是
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8.(37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2年,梁启超说:“我们这十岁大的中华民国,虽然目前像是多灾多难,但他的禀赋原来是很雄厚的,他的环境又不是和他不适,他这几年来的发育已经可观,难道还怕他会养不活不成,养活了还怕没有出息吗?只求国民不要自己看不起自己,别把志气衰颓下去,将来在全人类文化上,大事业正多着哩。”
——摘编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推荐序
(1)根据材料一概括梁启超对中华民国前十年发展的观点,结合史实进行论证。(12分)
材料二 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中写到:自20世纪50年代初到80年代初,中国的工业和农业的年增长率分别为10%和3%左右,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为5%--6%。
说明:上图为新中国1952—1983年国民生产总值曲线图(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
用心 爱心 专心
2
绘制)。
(2)根据材料二可知,1952—1983年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整体很快,但中间也经历了几
次波折。结合史实,概括中国在时期Ⅱ的经济发展状况,并分析其原因。(10分)
材料三 下图是1950年欧洲复兴计划宣传画。下方的等式意思是:欧洲复兴计划=和平+工作。画面上有一桥梁——由与计划相关的欧洲各国的国旗组成桥梁,连接着美国和欧洲。
(3)请结合史实谈一谈对这幅宣传画的寓意的理解。(4分) 材料四 中国、印度和某些西欧国家1980—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预测(摘编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4)根据材料四概述肯尼迪对中国1980—2020年的经济发展状况的预测。简要分析其作出这样预测的原因。(11分)
41.(15分) 历史
在A、B、C中任选一题作答。答题时请在答题卡对应位置上填涂选答的题号。如果多选多做,只按第一题的答案计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A. 【人类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甲午战后,维新人士认为:“教育不当仅及于士,而当下达于民;不当仅立于
国,而当遍及于乡;必使四万万之民皆出于学”。 ——(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天下积弱之本,则必自妇人不学始。 ——梁启超 (1)概括材料一、二的主要思想主张。(4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百日维新中体现上述思想主张的措施及意义。(6分) B.【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康熙)命南怀仁以西方“治炮妙法”,督造适用于南方山地作战的轻便火炮;平定准噶尔之战,他登高用望远镜观察地形,部署兵力,指挥军队;他邀请传教士绘制全国地图„„康熙成了中国追求近代自然科学的先驱者,一位卓有成就的
用心 爱心 专心
3
学者专家。康熙纵然走进了无涯学海,涉猎了新鲜的自然科学,却走不进生产关系变革的浪潮之中。——摘编自张研《原来康熙》
材料二 1933年,爱因斯坦倡议通过军事手段对抗希特勒的纳粹德国;„„1947年他写了一封致联合国大会的公开信,建议建立包括苏联在内的“世界政府”,管理核武器。——摘编自安德鲁·罗宾逊《爱因斯坦相对论一百年》
(1)指出材料一中康熙帝对待自然科学的态度。结果怎样?(9分)
(2)材料二中,身为科学家的爱因斯坦有着怎样的政治理想?试从康熙帝和爱因斯坦的科学态度谈谈你的认识。(6分)
历史
选择题
13—17 :C C C D D; 18—22:B C A C B; 23—24 :D C
必考部分
38.(1)梁启超认为中华民国前十年的发展多灾多难,但也取得许多进步。 (4分)
“多灾多难”: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北洋军阀进行独裁统治,割据混战;帝国主义的侵略加剧等。 (3分)
“许多进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一定程度上维护民主共和;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起了思想解放的作用;巴黎和会拒签合约,开始在国际舞台上维护自己的利益。(答对四个给5分)
(1) 时期Ⅱ:经济先下滑后有得到恢复和发展。 (2分)
原因:“左”倾错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自然灾害;苏联的背信弃义。(答对三个得6分)后政府纠正经济工作中的“左”的错误,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八字方针和七千人会议)(2分)
(3)寓意:马歇尔计划给欧洲带来和平的政治局面,以及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4分) (4)预测:中国经济将会保持连续、较高的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将会超过英、法、德等
国。 (3分)
原因:中国结束“文革”错误,社会恢复稳定;实行改革开放;政府重视科教;制
定符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8分)
选考部分 41.A.
(1)主张全民教育;重视女学。 (4分) (2)措施:普遍设立中小学堂,设立京师大学堂;(2分)兴办女学堂;(1分)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取士。(2分)
意义:培养了具有新意识的近代知识分子;有利于国民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民族意识的觉醒;促进了教育的近代化。 (6分,任答三点即可) B.
(1)重视学习并运用西方自然科学。(3分)结果:一方面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另一方面未能使近代科学成为社会进步的动力,使中国失去了发展的机会。 (6分) (2)政治理想:追求世界和平。 (2分)
用心 爱心 专心 4
认识:要重视科技,把握发展科技的机遇;合理利用科技,趋利避害。 (4分) 用心 爱心 专心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