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轮驱动”带动教师专业化发展
作者:林伟
来源:《广东教育·综合》2015年第03期
教师队伍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影响到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近年来,深圳市第二实验学校努力践行“以人为本,成长为先,追求卓越”的理念,积极实施“四轮驱动”策略,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快速的提升,成效显著。 一、目标驱动,唤醒教师自主发展的“潜意识”
教师成长,目标的引领是非常重要的。目标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指南针”。学校制订实施了《教师专业发展报告书》,对新教师、骨干教师、名师等不同层面的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和发展方向,以《教师年度发展计划书》为载体,《计划书》包括自我分析、目标要求、具体措施、条件保障这几个组成部分。引导教师梳理自身优势与不足,明确发展的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同时建立教师发展电子档案,对教师教育、教学、科研、交流与培训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记录,并形成自己个人发展的状态分布图和雷达图,教师可结合自己所教学科、专业能力和个性特点,每学期进行一次反思,及时调整成长策略。学校积极为教师发展创设多种平台,成长过程实行动态考评,结果纳入个人年度考核,着力促进教师自主发展,焕发教师的“潜意识”。
二、管理驱动,铺设教师专业成长的“快车道” 1. 转变管理理念,提供多元发展的保障
在学校管理当中只有人文激励和制定约束并举,付约束于激励,教师受到尊重、信任和理解,才会让学校彰显人性的光芒。一切管理行为只有以人为本,才能实现人的价值,表现人的尊严。
变垂直化管理为多枝条管理。实施教师“岗位责任制”、“分工协调制”、“学科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形成了纵横交错、上下互动、齐头并进的立体管理网络,有效地激发各个层面的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变检查式管理为交流式管理。在管理当中不仅注重教师完成任务的情况,而且更注重在管理的过程中发现教师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梳理难点,改变教学策略。开展“同伴互助、名师引领、课例示范、竞赛激发、论坛导向、课题带动”等多项活动。实行“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个人加减、注重反思、各显特色”的教学管理策略,积极发挥教师团队的作用,把检查转化为交流,挖掘教师潜能,激发教师的兴奋点,发现教师的创新点,放大教师的闪光点。 2. 把握四大阵地,落实“质量会诊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树立“全校一盘棋,六年一贯制”的质量目标长效意识,倡导教师大质量观意识,把握四大阵地,落实“质量会诊制”。一是各年级主任牵头,全年级任课教师参加的各班级各学科的质量分析;二是班主任牵头,各班任课教师参加的具体到每一个学生的分析;三是备课组长牵头,同学科教师参加的学科教学质量分析;四是班主任牵头,班内全体学生的学情分析。从知识到能力,从课内到课外,从教法和学法等方面进行纵横交织的多层次、多方位的分析,总结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查找影响教学质量提升的“点”,制订整改计划与措施,做好跟踪落实。 三、教研驱动,激活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驱力”
出点子:教师成长需要引领,其最大的意义在于不断地完善和超越。对于教师的培养,更需要注入新的思想。点子的策划在于两个方面:一是精心组织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开阔视野。如举办“二实论坛”、“二实文化沙龙”,成立学术委员会等,论题涉及学科教学、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教育管理、学生德育等。二是教学上多出点子,与教师共同探讨,只有让教师走进教学世界,才能让教学精彩。
搭台子:创造机会、搭建舞台让教师注入新理念。学校选派优秀教师参加各种类型的培训,如海外培训、国培计划培训、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培训、省骨干教师培训、市各类培训;推荐教师参加市级以上名教师、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评选。学校有15人次参加海外培训,有5人次参加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名师培训对象培训,有5人次参加省骨干教师培训。学校出台了《名师阶梯培训方案》,并把教师培养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在学校日程表中有:学习活动、观摩活动、专家指导、讲座课程、学术沙龙、微课比赛、课题研究,等等。学校还开展“学生最喜欢老师”评选和“感动二实人物”评选,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选拔教师参加各级评赏课和交流等。有了好的平台,就能让教师在活动中成长,在成长中成熟,在成熟中成名。 交尺子:开展“备课组长共商讨”进行智慧共享,“班级交流同分享”关注爱,“质量调研同步行”增强信心,“教学经验共探讨”碰撞思维,“学校文化齐提炼”凝聚智慧。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培养、历练、反思,让教师们经历“合格教师——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教师”的蜕变过程,并积极创建名师工作室,培养校本化、专家型的领军教师。同时努力做到名教师的责、权、利相统一,在最大程度上发挥教学名师的引领、示范、辐射作用。目前学校有广东省、深圳市名师工作室各1个。
结对子: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制订“传、帮、带”计划,实行“导师制”,开展“一帮一”、“结对子”活动。通过案例开发和集体研讨,碰撞智慧的火花,达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时,大力提倡“民间自主教研”活动:鼓励教研组、备课组、教师个人与校外的优秀群体、个人进行交流,相互研究,如上课、基本功比赛、网络交流、小型论坛等,努力使教研走出“封闭”,走向“开放”。
走路子:跨出去,走一走,让他山之石成为一份经验。小学校要有“大视野”,这是学校提倡的管理之路。同时,学校构建了培训体系,形成了校本培训体系模型(如下图),培训就变得更具有目的性、操作性和方向性,便于教师有意识、主动参与培训的过程。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抓课题:组织教师参与教育科研课题研究。让教师在教学中开展研究,在研究中提高教育科研能力,是提高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方法。近年来,学校建立了课题常态研究机制,以小课题、微课题为主,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制订方案——行动研究——问题解决——反思总结”的基本流程,引导教师开展教研,解决实际问题。目前,学校教师主持国家级课题2项、省级课题5项、市级课题15项。 四、机制驱动,注入教师专业成长的“强心剂”
教师专业化成长是一个长期、复杂而又富有挑战性的工程。学校不断完善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激励机制,建立了校内触动、校校互动、区域联动的“三动”研训机制。 1. 校内触动,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活力
重引进,抓整合,优化教师队伍。2005年学校实行初高中分离办学,从重点大学引进了毕业生,通过公开招聘从全国各地引进了一批骨干教师。凝聚好引进的骨干教师、招聘的毕业生两支教学力量,就能打造出一支师德高品位、专业高学识、能力多方位、研究高水平的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抓课题,建平台,更新教育理念。以“人师”为目标,以“反思”为方法,以“培训”为手段,以“良性学校机制”为动力,努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一是加强对新教师的岗位培训;二是加强对骨干教师的培养,建立以校为本、以备课组为点的教学研究制度,为教师提供培训进修机会。
严要求,重培养,推进名师工程。建立名师阶梯培养机制,采取有力措施促进教师思想素质、业务素质、技能素质和科研素质的全面提高。 2. 校校互动,实现校际优质资源共享
与全国各地一些名校建立友好交流关系结成教研的共同体,以学科基地为依托,通过联动教研、集体备课、骨干示范、联动月考、网上研讨等方式,充分发挥各校的学科优势,努力实现教研水平,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3. 区域联动,力求突破学校发展难题
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市级以上组织的各类培训、教研活动,从学校、干部、教师、学生四个层面入手,围绕办学水平、德育研究、队伍建设、教法学法等专题进行学习研讨,找准学校发展的“突破口”,实现跨越式发展。
众所周知,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已成为当前教师教学管理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学校将继续完善教、研究、训三位一体的培训体系,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帮助教师实现人生价值。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