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将“五心共育”课程思政融入“五环相扣”教学法——以《推拿手法学》课程设计为例

2021-11-21 来源:客趣旅游网
专业领航

ZHUANYE LINGHANG

教师• TEACHER

2021年5月May.2021

将“五心共育”课程思政融入“五环相扣”教学法

以《推拿手法学》课程设计为例

杨莹,张浩

(湖南体育职业学院,湖南长沙410000)

摘要:在人才培养中,教师不但要将“学、研、训、赛、产”有机结合,还要做到“五心共育”,帮助学生 树立自信之心,铸就工匠之心,培育进取之心,培育仁爱之心,激发爱国之心。文章以《推拿手法学》课程的 设计为例,探讨了如何将“五心共育”课程思政融入“五环相扣”教学法,以期有效地实现校企共育,利用五 层进阶的人才培养方式,塑造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五心共育”;“五环相扣”教学法;《推拿手法学》

中图分类号:G712; R-4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20-12-15文章编号:1674-120X (2021 ) 14-0083-02

一、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结构的完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 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高等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 为导向,走‘‘学、研、训、赛、产”五环相结合的道路,培 养适应社会与市场需求的高级技能人才。\"学、研、训、赛、 产”五环相扣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高等职业院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定位下,不断深化产教 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实践。

推拿最早可以追溯到殷代,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我 国中医学中古老的疗法之是我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瑰宝。推拿是一种古老的非药物疗法,产 生于最初当人类的肌体因疾病而发生疼痛时,出于身体的本 能,人们会用手对疾病或疼痛部位进行抚摸或按压,使疼痛 得以缓解。推拿的最高境界就是“手随心转,法由心生\"。 所谓手随心转,乃心之所想,手之所至,知行合所谓法 由心生,乃诸事心中起,神明则法正。要想达到此种境界, 外相之技术及内生之思想缺一不可。

《推拿手法学》是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的基础课程, 以《中医学》等课程的基础知识为理论指导,强调对学生运 动康复专业技能的培养,要求学生掌握各种推拿手法的操作 技能,以期培养出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兼备的专业型、技能 型、实践性人才。推拿疗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集 预防、治疗、康复、保健于一体,教师要培养集理论和实践 为一体的复合型人才,就需对《推拿手法学》进行教学改革。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着重培养学生按照各种特定技术规 范化动作在推拿对象体表进行操作以达到预防和治疗效果的 技能,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促进学生的 全面发展。将‘‘五心共育’’课程思政融入“五环相扣\"教学 法,并应用于(推拿手法学>,可以有效地实现校企共育, 利用五层进阶的人才培养方式,塑造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二、教学分析

(一) 教学对象

《推拿手法学》课程的教学对象为体育类高等职业院校 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的大一新生。大一新生刚刚步入校园,朝气蓬勃,充满活力与热情,但由于刚进入新环境,难免会 在生活、学习、人际交往中遇到各种困扰,自信心不足,对 自身能力有所怀疑,对未来充满迷茫与不自信。在大一时, 学习专业基础课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如果 不能开展适合学生的教学与培养,则会挫败学生的学习积极 性。因此对大一新生讲授《推拿手法学》课程时,教师不但 要注重教授保健与康复的技术手法,帮助学生成为高素质技 能应用型人才,还要注重对大一学生人格的引导、自信心的 培养,帮助其树立当代高职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和优良的道德 品质,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 观和价值观,培养健康的自我与健全的人格,使他们对未来 的工作充满憧憬。

(二) 课程B标

在设置课程目标之前,教师应先对推拿技法适用的岗位 进行调研。推拿疗法立足临床,集预防、治疗、康复、保健 于一体,具有廉便效验、适用范围广等众多优势,专业所对 应的就业岗位为保健按摩师、运动康复师、康复理疗师等。 然后,教师对本专业已毕业的学生也进行调研,以了解专业 的就业状况和毕业生在工作中的适应状况。此外,还应基于 调查确定《推拿手法学〉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与素质目标。 知识目标为掌握社会礼仪规范,掌握职业素养和沟通技巧, 掌握针灸、推拿、康复、保健等各类专业基础知识;技能目 标为具有针灸推拿的实际应用能力,具有保健康复和运动康 复与防护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等;素质目标为热爱祖国,具 有钻研技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树立中医文化自信,坚 定专业自信,培养对病患的仁爱之心,以及不断进取、积极

作者简介:杨莹(1985—),女,陕西富平人,讲师,本科,研究方向:教育教改。

083

专业领航向上的精神,总结为爱国之心、工匠之心、自信之心、仁爱 之心、进取之心的“五心共育”的素质目标。

(三> 教学内容

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重构传统教材内容,打破常规教 学内容的约束,按照岗位需求分为三个模块:保健推拿模块、 运动推拿模块与康复推拿模块。

(四) 教学资源

在教学资源上,申报国家体育总局的核心教材,并成功 立项;建立推拿技法资源库,在展示基本技法操作的同时, 强调职业素养的体现;建立较完整的课程思政资源库,涵盖 学院风采、技术创新、优秀榜样、国家时事、社会活动等, 以支撑“五心共育\"的素质目标。

(五) 教卞策略

根据技能精进的规律,湖南体育职业学院采用(以下简 称“我院”)\"学研训赛产'’五环相扣教学法。第一环为学 知识,即学习推拿手法的基本知识,掌握手法的动作形态, 以达到“形似\"。第二环为研技术,即研究推拿手法的动作 要领,规范操作,以达到‘‘形是”。第三环为训技能,即不 断训练推拿手法,能取得一定治疗效果,以达到“神似\"。 第四环为赛素养,即以技能比赛的方式,测评解决问题的能 力,以达到\"法正_’。第五环为产成效,即以课外实践活动 的方式,服务社会,提升自我职业素养,促使个人思想升华, 使技法达到\"神明\"的效果。

同时,将五心素质培育融入’‘学研训赛产”的五环相扣 教学法中,通过学知识、研技术、训技能、赛素养、产成效, 帮助学生树立自信之心、铸就工匠之心、培育进取之心、培 育仁爱之心、激发爱国之心,在技能精进的同时,最终实现 个人思想的升华,以达到‘‘手随心转,法由心生”。

(六) 特色创新

在特色创新上,‘'五环相扣”教学法贯穿每个模块每个 项目,以技能为主线,技法层层精进,最终达到‘‘神明”之 效果。要达到\"神明”之效果,不仅需要“学研训赛产’’的 五环相扣教学法,还需要通过融入课程思政,以爱国之心、 工匠之心、自信之心、仁爱之心、进取之心的“五心共育” 模式作为内核,才能确保个人思想升华,技术娴熟,真正起 到立德育人的作用。

三、教学实施

以运动推拿中的比赛期推拿八个学时为例,第一环:学 知识。学生通过学习基本运动掌握推拿手法知识,使手法达 到‘‘形似”。在新课导入阶段,可以播放优秀学长的推拿视 频案例,引导学生在学习技能的同时进行思考:为什么运动 员需要配备专业的推拿康复师?学长为什么能为奥运冠军服 务7然后,讲述优秀学长浦士勇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利用 推拿帮助向艳梅带伤夺冠的故事,帮助学生树立中医文化自 信,坚定专业技术信心,树立自信之心。第二环:研技术(2 课时)。学生通过研究动作要领,使手法达到“形是’’。在 课前,教师发布奥运冠军向艳梅在里约奥运会期间的伤病情 况,并将其作为学习任务,学生在查阅资料后制订推拿处方。 在课中,教师介绍实际治疗过程,通过肌筋膜疗法与推拿手 法的结合帮助向艳梅带伤夺冠,以激励学生钻研技术、不断

084

2021年5月

创新,铸就工匠之心。第三环:训技能(2课时)。学生通 过训练技能,使手法达到\"神似\"。教师以通关训练进行因 材施教,即第一关假体练习,第二关仪器测评,通关后,再 进入第三关情境模拟练习。三个关卡,层层递进,激发学生 不断进取、努力向上,培养进取之心。第四环:赛素养(2 课时)。学生通过测评推拿方案,使手法达到“法正’’。通 过模拟技能比赛,三人组队参赛,其中A学生考核单一手 法技能操作;B学生考核案例手法套路操作;C学生阐述案 例操作方案。评分标准中的职业素养测评,包括仪容仪表、 操作暖手、推拿部位保暖、与病患交流、爱护设备等细节考 评,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培育学生的仁爱之心。第 五环:产成效(2课时课外实践活动)。教师先布置本次实 践活动的任务与要求,再带领学生参观奧运榜,学习奥运精 神。然后,由举重队医展示训练前手法,学生参观学习,并 根据所学知识对即将训练的运动员一对一地进行手法放松, 再由运动员给予评价。奥运冠军向艳梅讲述自己在里约奥运 会带伤夺冠的故事,学生最后提交实践总结报告。

四、 教学效果

在将\"五心共育”与\"学研训赛产”五环相扣育人模式 融合后,从实践活动总结来看,学生的思想得到了明显的洗 礼。职业素养平均测评分从2017年的12分到达了 2019年 17分。技能水平也取得了明显进步,我院学生参加2017 年全国体育职业学院技能比赛,荣获一等奖及三等奖;参加 2019年全国高校专业技能比赛,荣获特等奖,获得个人总 分及团队总分第参加2019年体育行业创新创业大赛, 获得华中赛区二等奖及三等奖;获得2020年湖南省第十一 届太极拳锦标赛男子组第一名、第二名,女子组第三名、第 五名。毕业生将推拿和传统文化结合,成功申请了两项非遗 技术。学生在就业单位的好评度越来越高,湖南省及全国各 个运动队都活跃着我院体育保健人的身影。

五、 结语

在技法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提升,是职业教育 的核心思想。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技术、服务社会,更要 让学生思想进步,内心强大。教育工作者最质朴的追求,永 远是希望学生不断成长,希望他们真正做到德技兼修,内圣外王。参考文献:

[1] 谭焱良,唐年生.高职“学、研、训、赛、产”五环相

扣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 ( 36): 37-39.

[2] 陆晓燕.体育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训、赛”五环相扣人才培养模式理论与实践探索——

以湖南体育职

业学院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6 (48) : 241-243.[3] 何沛锋.“学训赛、产研创”融合式地质实训平台的创

建与实践——

以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地质全真实

训场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8 ( 24 ) : 80-81.[4] 陈锋,李志文.基于“教、产、研、训、赛”五位一

体的专业建设与实践—

以福建工贸学校为例[J].闽西

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21 ( 2) : 79-8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