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一O6 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 声乐舞蹈 ‘‘ 字正腔圆"在声乐学习中的重要性 马宁妆 (四川大学,四川成都610207) 摘要:歌唱离不开语言,语言是歌唱的生命,大部分的歌曲和歌剧都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上的。要准确地使用语言,做到字 正腔圆和艺术I陆地表现语言的内涵是我们歌唱中极其重要的方面。如果说发声训练使我们具备了声音的话,那么声音中 必须有思想情感的内容才能够,否则就永远是发声练习,而这些思想感情是通过语言文字来表现的。 关键词:咬字;歌词;字正腔圆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7-0101—01 我们在学习歌唱中吐字、咬字的时候,常常会遇到脱离歌唱 状态这个前提,孤立地研究字的形成。比如要求学生像朗诵一样 将歌词唱出,虽然字清楚了,但歌声却往往没练习时流畅,这是 什么原因呢?因为喉咙、口腔等所有说话语言的状态?歌唱发声 的要求改变了,习惯上的说话语言肌肉运动方式不灵活了,所以 在歌唱中往往会种片面的情况。 一含义十分熟悉,从发声技术角度观察,我国传统的戏剧戏曲等艺 术在扩大共鸣腔体的要求上,相对美声概念上的空间要小些,扩 张的部位也有所不同,尤其在喉咙和口咽部位的运用上。我们民 族传统的声音方面的表演艺术是建立在我们自己的语言基础上 的,声音的运用,字、腔的运用都离不开“中国字、汉语”的本质, 许多戏曲的声音技术要求并不高,主要集中在行腔和语言方面, 、美声演唱的语言 譬如沪剧、越剧、锡剧、黄梅戏、京韵大鼓等等,大都是建立在以 说唱为主的基础上,对声音技术的要求不如美声歌唱那么高。而 美声是欧洲民族的声音艺术,它是建立在他们民族的文化语言 基础之上的,所以在字的构成,声音的构成,上肯定不一样,也就 导致了歌唱时字、腔与我们的传统不一样的必然现象。 ‘ 有一些人注意了共鸣、气息等状态,而忽略了语言的重要 性,这大多见于初学美声的学习,只想到了打开喉咙,只想到了 歌唱发声技术,导致语言和字含糊不清。另有一部分同学则为了 调子的准确性,甚至将字唱得如同拼音字母一样拆开来念,字 头、字身、字尾明确分割,表面上似乎,个字都很清楚,清楚得就 和拼音字母一样失去了文字、词、句子融为一体的整体性,失去 了语言的意义。为了追求过分的解剖般的清晰和韵味,而牺牲了 共鸣空间和气息运动,这更多见于初学民歌的学生群体。 另一种情况的人们也并非不想把歌词唱清楚,实在是不太 愿意抛弃刚刚建立的空问状态,所以常常唱歌时吐字含糊不清。 这关键在于这些人往往没有认识到喉咙、口腔等所有说话语言 的状态都改变了,习惯上的说话语言肌肉不灵了,很难用习惯的 说话语言状态来吐字咬字了,要尽量保持已经形成的空间状态, 一三、声乐学习当中咬字和语言的重要性 我们在学习外国作品时如果用比较准确的原文演唱当然不 太存在这种种冲突现象,而在演唱中国艺术歌曲时往往出现这 种对字的要求上的不一致性。许多教师往往以说话的字的形成 方式来严格要求歌唱,在民歌唱法中是完全可行的,但是在传统 的美声歌唱的运动中,字的形成由于空间,声音要求可能会发生 些变化,发声的基本方式也被改变了,于是我们就不太可能继 续沿着说话语言状态来进行歌唱的语言产生方式了,而需要适 应歌唱的运动状态,因此就需要改变一般的吐字咬字的方式,达 到听觉上的“字正腔圆”效果。 作为歌唱运动,美好的声音艺术表现的基础是歌唱的乐器, 没有美好的音质的乐器,歌唱就失去了至少一半的意义。语言和 所以常常唱歌时字含糊不清。既然发声的空间状态已经改变了, 那么吐字咬字的部位也必然相应地被改变,不可能在原有的基 础上进行,必须寻找新的形成字的方式,寻找符合歌唱状态的语 言运用。歌唱的语言状态和说话的语言状态是不同的,如同用毛 来看待书法的所谓清晰程度。我们在很多论文论著里和课堂教 字都是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直接表达情感的具体部分,两者相 笔写书法和用钢笔写字的道理一样,我们不能用钢笔字的要求 互依赖统一,因此我们在研究和进行歌唱声乐教学的时候,不能 脱离歌唱状态去孤立地研究字的形成。 学里也常常听到让学生将歌词反复朗诵,做到一丝不苟,这也许 从语言的表达方面确有帮助,但是只要一回到歌曲,这种朗诵的 后果往往是习惯地套用了说话的语言状态。 四、结语 并不是说民歌要吐字清楚,美声就不要清楚,关键是产生字 的方式和部位有所不同、对“清楚”的认识也由于风格的区别而 不尽相同,歌唱中的字的运用是艺术化的表现,必须符合歌唱审 美需要。我们坚决主张字的准确清晰,一个学声音的人如果字都 二、民族演唱的语言 民歌的歌唱方法与上述的应该有所区别,民歌演唱的发声 方法也相对美声的空间要求小些,气流要求少些,更多地追求比 较靠前的口腔共鸣和鼻、眉心处的共鸣。民歌演唱的字吸取了许 多戏曲的方法,比美声歌唱方式的吐字咬字更靠近说话状态,更 要求符合说话语言的表现方式,更注意声母、韵母、归韵等方面 的清晰。这当然不是说民歌要咬字清楚,美声就不需要清楚,问 题在于对字清楚的认识、程度、方式不同。 字正腔圆在研究或欣赏传统戏剧、戏曲的时候,人们对它的 唱不清楚,他还会有什么能感动别人呢?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