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宝建
【摘 要】论文从高等职业教育的概念出发,依据教育部人才培养评估要求,结合福建省部分高职院校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实践,对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原则、建设模式、管理规范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四个方面进行探讨,总结出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较为完整的建设与管理模式。
【期刊名称】《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3(000)005
【总页数】4页(P148-151)
【关键词】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模式;人力资源管理
【作 者】周宝建
【作者单位】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信息系,福建 厦门 361000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G718.5
一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原则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高等职业院校的特点是“职业”。高职院校的教学过程分为:理论教学、实训教学、顶岗实习三个部分。高职院校比普通高等学校更强调实践教学,实训教学、顶岗实习两部分总课时超过50%,由此可见,校内实训基地之重要性,有如教室之于学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规模、层次、水平直接体现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实训基地成为高职院校必需的硬件设施,就像学校中的教室一样。教育部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评估要求高职院校生均校内实训基地面积为 8.3平方米,显示教育主管部门对实训基地的重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六个原则是:
(一)可行性
可行性是指实训基地建设经过可行性研究,结论为可行。实训基地建设被当作一个项目,在建设前对其进行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在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社会可行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只有获得通过的项目方可立项。
(二)合理性
合理性是指硬件的投入经过分析得出结论是合理的。硬件的投入包括:实训基地建设所使用的资金、场所、购置的设备、设计等。如果硬件的投入比需求多,必然造成资金的浪费;如果硬件的投入比需求少,这种情况在实践中是经常出现的,因为目前大部分私营高职院校存在资金紧张的现象,这种情况将导致实训基地建设硬件投入不足,直接影响到实训效果,影响到教学质量。
合理性还包括实训基地的设计是合理的。对于无法搬进实训室的大型流水线和重型设备,必须进行模块化、模拟化、仿真化处理,使之既具备实物的大部分特征,又能放在实训室里作为供学生学习;既有助于实训教师的讲解,又能使学生感受到工作环境。实训设备是学生实训使用的,使用频率高,出错频率也高,要求实训设备安全、方便、可靠、适用。
(三)先进性
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要适应当前的需要,因此实训基地必须具有先进性,体现专业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学生学习的效果关系到他们未来就业的竞争优势,运用先进的技术有利于他们的就业和个人发展。建设先进的实训基地,有利于推动课程建设,拓展实训教师的知识面。建设先进的实训基地,要求高职院校领导不仅对实训基地建设具备充分的认识,而且要有足够的战略眼光,还要有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
(四)开放性
开放性是指所建设的实训基地面向实训对象是开放的。实训基地面向所有学生、所有教师、社会开放,在时间上实行全天候开放。面向所有学生有利于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作用,为所有学生提供实训机会;面向所有教师有利于为教师提供再学习的机会,为教师提供教学和科研的平台;面向社会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的实现,有利于与其他职业技术学院共享实训基地,共同发展;时间全面开放有利于使用者安排适合的时间段,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作用,提高投资效益。实训基地不仅为高职院校内学生提供实践训练场所,还可以为社会上相关行业、岗位的在职人员提供培训。国家要求各个工种职业岗位
实行持岗位技术资格证书上岗,实训基地可以成为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证书的指定培训点及考点,为社会提供多方位的服务,成为对外交流的窗口和对外服务的基地。
(五)真实性
真实性是指实训基地建设成为真实的工作环境。真实性要求实训基地贴近产业第一线,体现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在一个真实的工作环境下按照未来专业岗位群对基本技能的要求,得到实际操作训练的培养。
(六)创新性
创新性是指实训基地建设的设计、管理、应用等方面具有创新性。高职院校在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积极主动,自主创新,引入专业先进管理制度,职业技能证书制度,学习创新制度,让学生参与相关科研课题,为学生创新活动开展提供平台和场所。利用先进教学手段提高实训课程的教学质量。利用网络技术、多媒体教室、实景播录等手段,使先进技术的实训教学更加有趣、生动、活泼、有效。
二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模式
(一)学校独资建设
高职院校全额投入所有实训基地建设资金。这是学校初创时期采用的建设模式,也是最好的投入模式。但是资金需求较大,对于民办院校来说是巨大的负担。这种建设模式的优点是可以根据可用资源进行科学规划,根据实训基地建设的可行性、合理性、先进性、
开放性、真实性和创新性六个原则进行建设。
(二)财政资金资助建设
政府财政资金资助实训基地建设,是在具备一定实训设施基础上,向中央、省、市、县各级政府争取政府专项财政资金支持实训基地建设。2005年以来,教育部推出了建设区域性职业教育实训中心的各种措施,教育部、财政部也发文要求地方政府提供相应的配套资金(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支持奖励评审试行标准》的通知)。高职院校根据办学特色,利用自身优势,加大实训基地建设投入力度,争取到各级政府的财政支持,获得区域性示范职业教育实训中心经费,加快实训基地建设,对高职院校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三)企业独资建设
企业独资建设模式是指高职院校提供场地,企业独资投入资金建设校内实训基地。这种模式对学校有利,但是很难找到企业愿意独资在高职院校建设实训基地。一所高职院校面对多个企业,一个企业面对多所高职院校,这是多对多的关系,正是校企合作的困难所在。一所高职院校,如何找到合适的校企合作伙伴,一个企业,如何找到学校为之培养所需要的人才,政府在校企合作方面应该有更多作为,为学校与企业牵线搭桥,有助于校企合作取得成功。
(四)合资建设
合资建设模式是指高职院校提供场地,企业与学校合资建设校内实训基地。通过合资
建设,优先购买企业常用的设备,对培养学生掌握企业所需的技能有利,毕业生符号企业需求,这是一种双赢的建设模式。
(五)合作建设
合作建设模式是指高职院校提供场地,企业与学校合作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合作建设与合资建设的区别在于,合作建设的做法灵活,非限于资金合作,包括实训基地规划、设备选型、课程设置、实训教师培养、培训课程合作等。随着校企合作深入发展,这种模式将被广泛应用,并将取得良好效果。
(六)捐赠建设
捐赠建设模式是指企业捐赠设备或者资金,以学校为主建设校内实训基地。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社会责任不断加强,遗产税、企业所得税法规的不断完善,企业捐赠、个人捐赠的模式将会出现,推动校企合作发展,推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做出贡献。
三 校内实训基地管理规范
(一)场所布置规范
校内实训基地场所布置需要参考实际工作过程,按照职业工作过程的细节要求进行场所布置。但是,高职院校可能遇到一些问题,诸如资金不足、所购设施不足、场地无法满足职业工作过程要求等等。面对诸多现实问题,需要决策者明确场所布置按照职业工作过
程的目标,克服困难,尽可能规范地布置实训场所。
(二)管理制度建设
校内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建设是规范管理的前提。福建省53所高职高专院校中,除了少数几所公办院校外,基本上存在校内实训基地基础设施不足,场地面积不足,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在实训基地基础设施不完善的情况下,要求健全管理制度是不现实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合适才是最好的。正确的做法是在现有实训设施的基础上,建立健全适合的管理制度。
(三)执行管理制度
管理规章制度执行的力度决定实训基地管理的水平。执行管理制度是实训基地管理的重点。常见的问题是执行力度不足,管理松懈。执行管理制度主要分为管人和管物两个部分,人力资源管理将在后面进行探讨,这里先讨论管物的部分。管物的部分包括实训基地中硬件和软件,主要是日常维护、维修,确保实训基地的软、硬件设施处在正常可工作状态。
四 校内实训基地人力资源管理
实训基地人力资源管理包括编制实训基地人力资源计划、组建实训教师团队、实训教师团队建设和管理实训教师团队四个主要过程。
(一)实训基地人力资源计划
实训基地人力资源计划是决定实训基地内部的角色、职责以及报告关系的过程。先进行资源的估计,即估算实训基地需要的人才数量、专业要求职业素养、职业能力等。实训基地人力资源计划包括角色和职责、组织结构图和人员配备管理计划。列出整个实训基地所需要的角色和职责,应当考虑到实训基地的发展状况,分阶段进行人力资源计划。组织结构图是人力资源计划的基本框架,表明管理的层次关系。人员配备管理计划是更加详细的人力资源需求以及如何被满足,包括人员获取、时间表、人力资源培训需求以及人员激励与奖惩。
(二)组建实训教师团队
组建实训教师团队是指根据人力资源计划获得人力资源的过程。选择合适的人担任合适的角色也是重要的。一般从组织内部调动和外部招聘两种方法。高职院校教师资源普遍紧缺,实训基地教师经常采用任课教师兼任的做法。还有很多高职院校采用聘请学生勤工俭学,也是好的方法,一方面解决人员紧缺的问题,另一方面提供机会给家庭困难的学生,同时也提供学生学习的机会。
(三)实训教师团队建设
实训教师团队建设就是培养、改进和提高团队成员个人以及团队整体的工作能力,提高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感和凝聚力的过程。实训基地教师需要具备专业背景,不同专业的实训设备需要不同的专业背景。具备一定的专业背景后,困难的往往是组织的审批流程的执行,实训基地在实训过程中需要的消耗材料,购买的流程大部分情况下很繁琐。
(四)管理实训教师团队
管理实训教师团队是实训中心获得最佳绩效的关键因素。管理者首先跟踪个人和团队的执行情况,其次关注团队的行为、管理冲突、解决问题和评估团队成员绩效。实训教师中有专任教师兼任,人事关系属于系部,实训中心没有行政管理权,就连需要值班都很难找到人。按照定好的角色和岗位职责进行管理。每学期每周进行个人及团队绩效评估,其结果帮助管理者做出关于评价、奖励和纠正措施的决策。
管理实训教师团队需要一定的技巧。观察与对话是管理者最基本的方法,管理者与个人保持工作和思想上的接触,团队成员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
成功的冲突管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并建立积极的工作关系。确定正确的角色和岗位职责可以减少冲突,冲突升级时需要及时提出各方满意的解决方案,冲突持续并恶化时需要使用正式的处理过程,包括一些惩戒措施。
五 一个实训中心与多个实训中心的选择
作为实训基地建设研究,有必要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一个高职院校,设置一个实训中心还是多个实训中心呢?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考虑的是高职院校的状况,学校的规模。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评估要求,高职院校的在校生最少2000人,对专业数量没有规定。因此,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根据学校的状况决定。当学校的规模足够大,专业具备足够的不相关性的时候,应当选择多个实训中心,每个实训中心的设置考虑专业相关程度,并非每一个专业设置一个实训中心。当学校规模小,例如在校生只有2000人,专业群跨度不超
过三,应该只设置一个实训中心。以下针对一个典型个案对这个问题展开分析。
某民办高职院校,已实行院系两级管理多年,在校生4000人,专业数量10个,专业群相关性高,可以说专业群跨度不超过三,目前设置一个实训中心。
该民办高职院校实训中心的管理模式的优点是:(1)学校拥有一个大的实训中心,建筑面积大,对外形象佳。(2)实训中心作为处级单位,有利于与企业联系,达成校企合作协议。实训中心与系平等,人员充足,阵容强大。
该管理模式的缺点是:(1)管理跨度太大,沟通存在困难。应对全院10个专业的学生,管理者无法熟悉每个专业。管理者需要与10个专业所在的系部沟通联系,显然管理跨度太大,加上平级间沟通,困难更大。因此,面对10个专业的学生以及学生所在的系部,沟通存在困难,影响了正常的工作。(2)实训中心教师需求量大,容易造成浪费。实训中心作为与系平级的部门,由于每个专业的学生都需要在实训中心进行实训,高职学生在系里学习两年,然后到实训中心实训一年。根据课时计算,实训中心需求的专业教师是各专业所在系的一半。考虑到第六学期,学生离校进行顶岗实习,那么实训中心需要的老师是各专业老师的四分之一。这样,每到偶数学期,学生离校顶岗实习,实训中心几乎没有学生,实训老师无工作量,实训室闲置。(3)各专业专任教师需要指导实训时难以安排。系专任老师只教学生两年,进入第五学期,学生需要更加深入的实训课程,这时学生不在系里,专任教师无法教实训课程,造成教师浪费。学生学习的连续性被切断。(4)实训室使用冲突。因为全校只有一个实训中心,系部没有实训室,系部需要安排一、二年级学生实训,实训中心安排三年级学生实训,缺乏统一安排,这样造成容易实训室使用冲突。(5)学生管理存在困难。实训中心管三年级学生,但是辅导员在系部,这样的管理
模式在学生管理方面容易出现问题。在系部的辅导员管理在实训中心实训的学生,辅导员同时接受学生处的领导,面对三个方面的领导,辅导员的工作难度大大提高了。(6)指导学生就业存在困难。三年级学生即将毕业,就业指导成为主要工作。学生第五学期在实训中心,辅导员在系里,这样的管理模式对辅导员的工作造成困惑。(7)三年级学生的学生活动难以开展。三年级是学校里最大的学生,系的学生会主要领导往往是三年级的学生,第五学期在实训中心实训,影响系学生会的正常工作,学生开展学生活动受到影响。应该说,学生活动是学生大学生活中相当重要的一个部分。
六 实训基地建设未来发展探索
人才培养评估是高职教育的指挥棒,将从现在的对院校评估发展成为:先评估院校基本条件,再重点评估专业建设,即从评估学校发展成为评估专业。实训基地的基本单元是实训室,实训室建设与具体课程相对应,可以一个实训室对应一门课程,也可以对应多门课程,即实训室与课程一对多的关系。高职院校发展是多专业模式的,在发展初期,由于实训基地规模较小,适合学院统一管理,一个学校设立一个实训中心是可行的。但是,随着学校的发展,在校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实训基地规模不断发展,不同专业的实训室在场所、设备、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等方面差异很大,例如餐饮专业和汽车专业,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管理方法、实训教师都不同,不利于实训中心的管理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建富.职业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杨水根.对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几点思考[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6,(1).
[3]苌建峰,等.高等农业院校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探讨[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5).
[4]张海军.本科院校高职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与实践,2009,(18).
[5]芦丹丹.大职业教育主义述评[J].职成教育研究,2006,(6).
[6]柳峰,等.江苏省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经验与发展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6).
[7]柳纯录.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