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治班方略
摘要:如何成为一个班主任是每位新手教师要着重探讨的内容,所以如何管理好班级是非常重要的。作为班主任在治班理念、班级规则、班级活动、班本课程和家校沟通方面都要展开工作。治班方略代表着该班主任在管理这个班级时的思想,如果我是一位班主任,那么下面这些便是我的思想。
关键词:治班理念 规则 学生 良好的沟通
一、 治班理念
1、 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
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班主任什么时候与孩子关系好,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成功;什么时候与孩子关系不好,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失败。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其关键在于“定位”:(1)不当“法官”,学做“律师”。班主任如果看到孩子出了问题,就迫不及待地当起了“法官”,这是很危险的。孩子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班主任要积极地影响与教育孩子,不了解其内心世界便无从谈起。而了解孩子的第一要诀是呵护其自尊,维护其权利,成为其信赖和尊敬的朋友。即班主任对待孩子,要像“律师”对待自己的当事人一样,了解其内心需求,并始终以维护其合法权利为惟一宗旨。(2)不当“裁判”,学做“拉拉队”在人生竞技场,孩子只能自己去努力。班主任既无法替代孩子,也不该自作主张去当“裁判”,而应该给予孩子一种保持良好竞技状态的力量,即“拉拉队”的力量。这样更能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而这正是教育的核心任务。班主任做孩子的“拉拉队”,既要善于发现和赞美孩子,还要引导孩子正确面对失败,在挫折前做孩子的战友。(3)不当“驯兽师”,学做“镜子” 孩子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战胜自己,但他们通常只能依据他人的反馈来认识自己,
这时班主任的“反馈”作用即镜子的作用就很重要了。不做“驯兽师”,学做“镜子”,才能帮助孩子提高自我意识,才能让孩子不害怕班主任的“权威”,转而和班主任沟通。教育是三分教,七分等。“等一等”是很有用的。比如我们被蚊子叮一下,不管它,很快就会没事,若总去挠,却要很长时间才能好。原因就是人体有一定的自我治愈功能,被蚊子叮一下自己很快就会好,施加外力只会适得其反。教育也是这个道理。停下来,等一等,给孩子倾诉的机会,和孩子有效地沟通,不用教育就能解决问题。
2、 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再也没有什么比习惯养成更重要了。班主任如果不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无疑是在葬送孩子美好的未来。(1)一切从习惯培养开始养成教育是管一辈子的教育。智育是良好的思维习惯,德育是细小的行为习惯,素质教育更加体现在人的细小的行为上。大量事实证明,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孩子的一切都从习惯培养开始。(2)习惯养成绝非一日之功习惯是个大问题,是大智慧。良好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其主要原则是:低起点,严要求,小步子,快节奏,多活动,求变化,快反馈,勤矫正。习惯养成关键在头三天,决定在一个月。班主任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权利,让孩子在习惯养成中发挥主人作用。(3)通过习惯培养铸造品格教育犹如海上行船,必须按正确的航线行驶,否则,船越大越有触礁沉没的危险。人的品质,决定了人的发展方向。教育的一个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孩子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但人格的培养问题通常很难落实到具体操作上来。 不过,研究者发现,习惯与人格相辅相成,习惯影响人格,人格更会影响习惯。正派、诚实、责任心、爱心、合作精神、讲究效率等品格都可以通过习惯培养来铸造。
3、引导孩子学会学习
吸引孩子热爱学习、引导孩子学会学习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班主任的真正魅力所在。(1)孩子厌学是有原因的放任不管,任其潇洒;乱管瞎管,种瓜得豆;唠叨数落,肆意打骂;代替包办,制造“机器”……班主任若采取如此种种不明智的做法,只会使孩子越来越不爱学习。孩子不爱学习只是表面现象,背后一定有原因: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没有找到孩子最擅长的方面?是没有科学用脑?是班主任阻碍了孩子的“玩中学”的天性?是孩子没有意识到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找到背后的原因,才可能帮助孩子走出厌学的阴影。(2)孩子的求知欲和学习潜能是可以激发的孩子缺乏求知欲,通常不是班主任的影响或者严格要求不够,而是阻塞了孩子的兴趣。兴趣(好奇心)、梦想、成就感、质疑、感恩、发奋、发愤等都是疏通和启发孩子求知欲的通道。而对于孩子来说,所谓竞争优势就是潜能得到有效的开发而已。心情、开窍、暗示、遐想、砥砺、计划是激发孩子学习潜能的六大原则。潜能开发虽没有绝对的“时间表”,但也有步骤,比如建立目标、控制情绪、磨砺意志、专注于一点等都是非常重要的。(3)孩子考第一是有方法的“爱学”是“会学”的前提,而“会学”是“爱学”的保证,“会学”才能“学好”。孩子要想考第一,必须要掌握一些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好方法,如:按计划完成、认真写字、慢慢看课本、整理错题、随手笔记、无私帮助同学、高效率考试、自由自在地作文等。最有用的真东西是需要静下心来思考、提炼的。教育孩子并没有班主任想象的那样复杂,抓好了师生关系、习惯培养、学习这三件大事,班主任成为杰出的班主任,孩子成为杰出的孩子,就都不是遥远的梦幻了。
二、 班级规则
1、以班委为核心,建立建全监督管理机制。班委是一个班级凝聚力、权威的象征和代表,应该以他们为中心建立监督机制。只有他们内部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监督正气,班级相关制度的执行力自然而然地也就提升了。当然,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对自己的班委的形象和权威心中有数,不要让歪风邪气占据了班级的主流。
2、通过班委会确定监督的班委人选。班主任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地来笼统要求制度的实施由班委来监督,那样容易出现班委内部的相互推诿。确定的时候不妨先让班委成员挑选适合于自己监督的“细则”项目,只有适合自己的才能充分发挥出优势。在这一方面,班主任应更多地与班委成员相互协商,共同制定拿出最好的方案。一般来说,将相对而言监管难度大一点的项目让班长来负责。
3、制定监督人员相应的扣分制度。已经在前面“细则”中的“奖励积分”中设置了班委成员的奖分制度,根据运行的实际情况再加入监督人员的扣分制度会更有利于他们自我权力的监管。讲到这一点,由班级推想国家,现行的许多国家制度不是制定的不好,而是对监督部门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或监管力度不够强,致使违法乱纪的现象堂而皇之地为所欲为。因此,我认为在一个班级中,适时适当地对监督人员的扣分的设置是他们实施权力的一个见证。
4、群众的舆论和评价机制。群众——全班同学的眼睛是雪亮的,不能把班委所组建的监督的机制完全交由他们自己来运行。如果没有更庞大的舆论和评价机制来制约他们,仅仅有“扣分”的一项还不足以使监督的机制趋于完善。定期地通过群众的评价来了解所建立起来的机制的运行状态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这一形式的运行可以多种多样,可以让全班同学给监督人员评分来评选出最优秀的监督同学,可以用匿名的形式写出自己最欣赏的监督同学和最不称职的监督同学。发动群众来评价,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监督的工作,在评价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分寸,切不可对监督同学简单地给予肯定和否定。
5、将形成的监督机制在班级予以公布。先有游戏规则后有执行政策,这样管理起来才会让学生心服口服。
以上五项内容是我根据今天在实施“细则”的过程出现的问题而想到的,还没有召集
班委的成员进行商量讨论。在召开班委会的时候,真诚地期望孩子们能提出更好的办法来。
三、 班级活动
“每周读书日”特色班级活动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从遥远的古代开始,劳动人民便开始提倡读书,书籍是了解世界的窗口,如今的信息时代,一切飞速发展,如果不读书、不学习,那必将被社会所淘汰。好的读书习惯要从小培养,让书籍走进孩子的心灵,丰富他们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活跃他们的思维,陶冶他们的情操。以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学生读书的能力,从中体验读书的快乐!
1、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喜爱读书,让好书成为他们的朋友。
(2)通过活动,扩大孩子的视野,活跃思维。
(3)通过活动,引导学生与经典、好书交朋友,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为营造书香班级奠定基础。
(4)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读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2、活动口号:
“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做个快乐的读书人!”
3、活动构想及安排
第一阶段:启动阶段(9月20日—9月30日)
(1)结合学校“校园读书节”活动方案及班级实际读书现状,制定本班读书方案。
(2)班级集体读书内容:背诵《初中生必背优秀诗文》、读《名人传》、《童年》、《昆虫记 》、《繁星·春水》。
(3)营造良好的班级读书氛围
1)以身作则,从老师自身做起,每天和同学们一起读书。
2)建立好班级的图书角,做到图书内容丰富、数量充实。再次明确“图书管理员”职责,制定班级图书管理制度。
3)记住班级读书要求“走进教室就看书”,每个同学无论是早晨还是中午,走进教室就看书。
4)继续图书评比栏的评比,促进学生养成好的读书习惯。
第二阶段:活动阶段(10月12日——10月末)
(1)开展课前三分钟诵读古诗活动,每周背诵两首古诗。
(2)每天7:30分之前为自由阅读时间,每周二7:30——7:50为“读书方法指
导”时间,借助《初中语文自读课本》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读书方法,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着会读书。
四、 班本课程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我校将以“竖笛”为特色,逐步展开训练。竖笛是一种简便易学的乐器,它发音纯正、音色忧美。学生学习竖笛能培养音准,增强音乐表现能力,尤其在视唱、唱歌和欣赏教学的过程中运用竖笛皆可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对于扩大音乐视野,培养乐感来说,竖笛作为一种乐器,也有着其它艺术表现形式所不可替代的功能。通过竖笛兴趣学习活动,使学生的音乐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进一步了解音乐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及创造能力。通过音乐的艺术形象,培养学生的远大理想,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的发展。
五、 家校沟通
班级管理和教育孩子,仅仅靠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是不行的,而社会又是一个大环境,错综复杂,我们无法如愿的借用社会的力量,那么剩下的就只有家长了。我们和孩子是严肃的师生关系,而家长和孩子们是亲密的父子母子关系。所以我们有着共同的目标,那么我们就有着共同的话题,就能合作无间;而我们又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所以我们又应该有着不同的分工。于是就要和家长们保持着密切的联,凡是有什么大的决策调整或活动,我总是事先和家长沟通联系,征求家长的意见、征得家长的同意。要求家长和老师之间保持互动。学生在校的良好表现和不足之处,及时向家长汇报:一般像获奖、乐于助人、热爱劳动、成绩优秀或进步、成绩总体状况等都会向全体家长汇报,而像调皮捣蛋、身体不适、情绪低落、成绩落后或下降等则向当事者家长汇报。这样一来,受表扬的同学家长会在孩子回家后继续表扬,从而提升其幸福感和荣誉感,增强其发扬优点的信心和动力;而其他
家长又可以利用收到的校讯通旁敲侧击的鼓励自己的孩子像同学学习,尤其小学生,初生牛犊不怕虎,向来不甘示弱,他们要是知道自己的同学让老师和自己的家长赏识和羡慕,他们会在以后的日子中效仿那个同学,以期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赏识的。而对于“犯错”的孩子来说,老师和家长联手则会让他们觉得自己是真的错了,事情是比较严重的,从而改正;也有可能会因为家长的监督而强制改正——毕竟家长是一对一“盯梢”,再说了,家长对孩子的了解更深,可制约的“手段” 更多更灵活,比如,改正前暂时没收心爱的东西,暂时不带其出席各种宴会,暂时不给玩电脑等等。再如对于身体不适和情绪不稳的情况,及时汇报则可以从家长那里得到更多更具体的帮助,比如及时赶到学校带孩子去看医生,告诉我们家里可能影响孩子情绪变化的事情,从协商研究解决办法,这很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反之,孩子在家有什么情况,家长也会及时的向我反映,以便我再从教师的角度关注和引导他们。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