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地质图岩层厚度计算及相关方法

2021-03-18 来源:客趣旅游网


. . .

2 野外作业

野外作业阶段包括区域地质路线踏勘、地质剖面测制

一、区域地质路线踏勘

踏勘的主要目的是对测区地质状况有一个根本了解,统一生疏,明确填图单位及划分标志等。地质路线踏勘的主要容包括:

1 .地形、地貌、地质体露头特征、河流、交通、人文活动等;

2 .主要地质体类型、时代、总体分布、主要岩性、构造样式、土壤、矿产和环境类型; 3 .选择实测剖面位置; 4 .选择重点工作和解剖的区域

二、地质剖面测制

以沉积岩区地层实测剖面为例赐予介绍:

〔一〕实测剖面的目的、任务和意义

实测地层剖面的目的是为了查明地层的岩石组分、层序、厚度、沉积特点、含矿层位、赋存的生物化石准时代、地层间接触关系;合理划分地层层序并确定填图单位;系统采集各种标本、测试样品和化石;对沉积相和古地理进展争论,以提高地层争论的程度和精度;通过该项工作提高和统一全队地质人员的生疏水平,从而为地质填图工作打下良好的根底。因此实测地层剖面是区域地质调查过程中不行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剖面选择原则及要求

1 .要尽可能选择露头良好且连续、穿越条件较为便利的区段。在地质上则要求层序完整、顶底 界面完全、构造简洁、接触关系清楚、化石丰富、岩性组合和厚度具有代表性。假设有可能则尽量避开侵入岩体和受其它破坏影响的地段。

2 .实测剖面线的方位应根本上垂直于地层走向,二者之间的夹角不宜小于 60°,尽量选择一条直线,避开拐折太多。

3 .为使基岩露头连续程度良好,应充分利用沟谷自然切面和人工采掘的坑穴、壕堑或铁路、大路旁侧的崖壁等作为剖面通过的位置。

4 .当基岩露头不连续时,应布置一些短剖面进展拼接,但需要留意层位拼按的准确性,防止重复和遗漏层位,最好确定明显的标志层作为拼接剖面的依据。

5 .剖面的某一段因浮土掩盖,且在两侧确定围无明显标志层可进展比照,难以用短剖面拼接或 平移剖面导线时应考虑到用槽探等工程予以揭露。尤其是地质界限、接触关系、岩性或产状变化等因掩盖而不清时更应如此。

6 .有关比例尺的选择应按规要求或视具体状况而定,以能充分反映最小地层单位或岩石单位为 原则。通常在剖面图上能标定 l mm 的单层,均可在实地按所选的相应比例尺所代表的厚度划分出来。另外,在剖面图上小于 1mm 但其有特别意义的单层,如标志层、化石层、含矿层以及岩脉等可适当

z

. . .

放大表示,但应在记录中注明其真实厚度。

7 .剖面线起点和终点的位置、剖面观看点、岩层产状要素及地层分界限等都尽可能准确地标定在地形图上或航空照片上。

8 .实测剖面的数量应依据争论区岩相建筑的简洁程度、岩性及厚度的变化、其它地质构造的影 响、前人争论程度及本队实际状况及工作要求等方面因素综合考虑确定。一般而言,各地层单位及不同相带至少应有 l~2 条代表性的实测剖面把握。

〔三〕实测剖面的测制程序及方法

实测剖面位置被选定以后要开展的工作是进展实地踏勘、统一生疏、实测方案和打算的制定以及进展剖面的实测等工作。

1. 具体踏勘及观看

对实测剖面进展具体踏勘和观看,在此根底上对诸多问题进展争论争论,并尽可能到达共识,是区域地质调查工作能否顺当开展的一个前提,所以全队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人员都应参与,其主要容有:

(1) 确定分层原则并进展分层。留意观看岩性特征及其组合规律,观看岩性变化的界限。分层

的厚度取决于剖面比例尺,一般在图示上大于 lmm 厚度的岩性变化都应划分出来。分层的依据和原则有很多标志和特征,重要者有:①岩层组分的显著差异;②岩石构造构造明显不同;③岩层颜色变化;④岩层所含古生物化石容不同;⑤标志层、化石层、矿层及其它分布较广,在地层比照中有普遍意义的薄层均可划分出来。这些岩层在图示中假设小于 1mm,皆可夸大为lmm;⑥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等重要接触关系处应分层;⑦假设岩层厚度不大且多种岩性的岩层呈有规律的重复消灭可作为互层处理。假设厚度较大且岩性单一的厚层中夹有某些不同岩性的薄层则可将其视为夹层。

(2) 接触关系的观看与争论。区分并厘定出地层的整合、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等,假设为

后二者则要认真观看争论沉积连续的各种标志。

(3) 观看争论构造特征。所测地层剖面是单斜区段还是褶皱构造的某一部位。假设剖面线通过

处有断层存在,则要观看地层重复、缺失或错开等现象。

(4) 了解化石赋存层位的岩性特征和化石的丰度、分异度及其类型。 (5) 了解含矿性,包括含矿层位、找矿标志及矿产类型。

(6) 留意观看诸如层理、层厚、波痕、冲刷面等各种沉积构造特征及所代表的地质意义。 (7) 沉积相变的观看与争论。在对选定的实测地层剖面实地踏勘时,观看其岩相变化特征。

2.剖面实测

(1) 测量方法

①直线法:剖面短、地形简洁时用; ②导线法:剖面长、地形简洁时用。

(2) 组织形式及分工

以组为单位进展实测工作,每组 6 人左右,其分工为:前后测手各l 人,描述l~2 人,绘制剖面草图 1 人,填表 l 人,采样和产状测量 l~2 人。

(3) 工作容及要求

① 前、后测手:测量导线的斜距、方位和坡角。

斜距:后测手持 0m 端站定在剖面的起点,每一导线的长度视地形变化确定,前测手沿剖面方位拉测绳至地形折点变化处〔导线应尽量放长〕,使一条导线上的坡角和方位全都。

方位:指导线前进方向,取前、后测手罗盘读数的平均值;

坡角:取后测手所测的仰角为“+”,俯角为“-”,取前、后测手罗盘读数的平均值。

留意连续向前测量时应导线间的连接。测量所得有关数据由后测手通知记录人员。待记录、绘图、取样各项工作完毕前方可前进。

z

. . .

②采样和产状测量人员:要按要求系统采集各种标本、样品和测量各种地质要素的产状。每一分层都应有确定数量的标本。每一个标本都要有具体的层位,并以导线上的数字把握采样位置。尽可能采集完好的标本并使其规格化。采样、编号、写标签以及包装有序进展,不行漏采、误采或使标本的编号和位置发生混乱。上述工作就绪后,将导线编号、采样位置、标本类型和数量通知记录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

采样的种类〔依据地层工作工程而定〕:标本包括岩性标本、化石标本和光、薄片标本;样品包括化学分析样、人工重砂样、同位素年龄样和古地磁样。

样品编号要求准确、系统编号、不准重复,一般有剖面代号、层号,样品类型、序号、班组代号。 ③填表人员:预备好“实测地层剖面登记表”,工作中随时将各种测量数据、有关容准确准时地填入表中的相关栏〔表 1〕。

野外填表:填写除水平距、高差、累积高差、视倾角、分层厚度等其余各项。

导线号:要写导线起止点的位置编号,导线终点位置编号与导线序号一样。如第一根导线为:0—l; 其次根导线为:1—2 等。

各项地质容的记录都要与分层号相对应,如斜距起止点是指所分这一层在该导线测绳围的具体起止点数字,如 35 m~42 m,斜距为 7 m。

需要指出的是分层斜距的终止点不能超过该导线的斜距,即不能跨越两个导线。当某一层跨于两导线之间,这时表重复记录分层号于两条导线栏,如“第 8 层”记录方法〔见表 l〕。

填表人员工作量大且责任重,准时向各工种人员询问所测数据及记录容,有责任检查各类人员工作状况并把握整体工作进度,要随时将遗漏或有误之处告知有关人员并准时订正或补做工作,记录员要将表格填写无误方可移动测绳。

表 1 实测地层剖面登记表

④绘图人员:预备好方格纸,依据野外地形特点和剖面的总体长度确定好剖面的起画位置和整个图面的布局,并写好图名和比例尺。绘图时标出方位,并画出或标出地形线分层位置、岩性符号、采样位置和类别、产状位置和数据、重要地名和地物、各种接触关系等。对于标志层、化石层、矿层或矿化层可以绘出局部放大的剖面图。

(a) 绘制野外草图的目的要求:野外现场绘制平面、剖面草图,以便把握导线方位和室整理时

参考。

(b) 野外平面图的绘制方法〔图 10〕

z

. . .

总方位:可在野外大体测量,也可在地形图上测得,以图纸的横线作为总方位线,在图纸上方标明北的方向〔N〕。

剖面起始位置:一般图纸的右端为东或南〔即>0°,≤°〕,左端为西或北〔即>°,≤360°〕, 这样有利于与地形图对应。

画法:在图纸上剖面起点处,沿导线方位画一条射线,在该射线上截出导线水平距。该水平距可以计算,也可作图求出〔先按坡角作地形线,投影量出水平距〕;将导线起止点标好序号,在各导线上依据分层水平距截取各分层位置,每分层段标好分层号,最好用圆圈圈起,标于分层段中间,在适当位置标记产状符号、化石采集部位等。分层界限及产状符号等所画线的长短也要作统一规定。以此类推画至剖面终点。

图 10 家杖子地区野外实测剖面草图

如需平移导线,沿走向平移,如平移距离不大,按比例照实表示;平移距离较大,则不按比例作图,而在图上标明平移距离,平移方向准确画出。

(c) 剖面草图绘制方法〔图 10〕

定位:放在平面图下方,横线即为水平线,竖线则为标高线。起点:一般与平面图起点对应。

画法——开放法:按地形坡角由起点作一条射线,在其上按比例截取第一条导线斜距,依此类推, 各条导线首尾相接即可得到剖面方向上的地表地形线;

在该线上截取各分层斜距,将其分层位置标明,在地形线下按实际产状绘制岩性花纹,标明产状及地层时代。

留意:A:剖面方向上剖面图长度大于平面图长度;

B :剖面上岩层产状不应是实际倾角,而应是各导线方向的视倾角;

C :地形坡度要画准,岩层倾向不要画反〔特别是有小型褶皱时〕,以免将层序及厚度重

复计算。

⑤描述人员:记录各种原始数据,按要求负责层号的编排和地质现象的描述,并将层号和简明岩性告知有关人员。同时还有安排和协调全组工作的责任以及进展信手地质剖面图、素描图的制作和照相等工作。

〔四〕实测剖面的整理

z

. . .

实测剖面的野外作业完毕后即可进展整理工作,实测剖面的室整理实际上是对剖面的系统争论过 程,其中包括:对地层厚度等各项数据进展整理计算;对各种标本、样品进展清点核对,填写送样单, 并对某些必要的标本、样品进展特地分析、鉴定和测试;编绘导线平面图、地层实测剖面图等有关图件;进展剖面小结,编写剖面说明书,划分地层单位及填图单位。 1. 野外原始资料整理

(1) 核对野外资料校核、记录、实测草图、标本、岩性描述等,补充更正,校核野外定名并选

样。

(2) 补填表格空白项

①导线水平距:D=L*cosα ②高差:H=L*sinα

③累积高差:为各导线高差代数和

④视倾角:据剖面方向与岩层走向夹角来计算,或查表得出或投影用几何法求出,从而换算

成剖面方向上的视倾角。 2. 岩层厚度计算〔图 11〕

(1) 厚度概念:是指岩层顶、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即岩层的真厚度。

(2) 意义:厚度资料可说明地层发育状况,不同地段可相互比照,以便确定填图单位。 (3) 计算方法:查表法、公式计算法、图解法和赤平投影法等。这里仅介绍公式计算法。 (4) 公式计算法

利用实测剖面时,所测得的数据:导线方位与岩层走向之间的夹角〔γ〕,导线方向上岩层顶、底面之间的导线距〔L〕、地面坡度角 β、岩层的倾向和倾角〔α〕。依据以下公式:

H=L 〔sinα*cosβ*sinγ±sinβ*cosα〕

当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反时,用“+”号,倾向与坡向一样时用“-”号。假设岩层的倾向与地形的坡向一样,且沿导线方向的坡度角小于岩层的倾角时,应用公式算得负值,可取确定值。 3. 清绘图件〔投影法〕

依据野外草图和记录,最终要清绘出正规的平、剖面图。

图 11 平面图方位的选择

(A) 正确的选择;〔B〕不正确的选择

z

(1) 确定合理的剖面方位

. . .

一般是将剖面的起点和终点的连线方向作为剖面的方位,假设全部导线都在该方位两侧,则该方位适宜〔图 11〕,否则分段选择;要使剖面线尽量垂直于岩层的走向,剖面线方位尽量成为各导线的平均方位;要使剖面线尽量垂直于岩层的走向,剖面线方位尽量成为各导线的平均方位。

(2) 清绘平面图〔图 12〕

定向:图上的横线就是剖面方位线,据此将图定好方向,画好图上北〔N〕的方向。作图:按的作图方位,据野外记录画出正规平面图,其画法和容同野外草图。

图 12 家杖子地区实测剖面图

(3) 清绘剖面图〔图 12〕

画法:用投影法作图,使剖面上起点和终点与地形图吻合,将拐来拐去的导线上的地形及地质容都投影在统一的剖面方向上。这不同于野外草图的开放法。

具体作法:由已画好的平面图向下投影〔把握水平位置〕

①绘地形线:平剖面起点要全都,每根导线的起、终点都按图的竖线向下投好水平位置,与野外草图绘法不同,既不用坡度角也不用斜距,而是在投影好了的导线连接位置用累积高差确定该点地形高度〔垂直位置〕,然后再与前一点的地形线相连。

②绘地质界限:由平面图上相应地质界限点直接投影到地形线上。依据岩层产状画出各种地质界限,下方标出产状要素、地层时代。

③ 整饰图件:标方位、明显的地物、图名、比例尺等。 〔五〕编写剖面说明书

主要容有:

1 .剖面测量一般状况:时间;位置;容;手段;取样;室整理剖面的方法及需说明的问题。

z

. . .

2 .地层的争论状况:

(1) 时代划分及化石依据;

(2) 划分岩性段:将各分层归纳整理并划分岩性段,分析韵律关系、岩性段特征、顶底标志、

接触关系及其依据。

以上局部是说明书主体,要具体加以说明,有时要按层列剖面,以说明各层及各岩性段演化规律。 3 .矿产状况:所见矿层〔点〕、分析结果及找矿意义。 4 .建议:对地质测量及今后工作的建议。

〔六〕编制地层综合柱状图

2.

(1)

〔l〕作用:它可直观反映该区地层时代、岩层发育特征、接触关系、岩浆活动、矿产层位、化石等。

(2) 依据:分析工作区各时期地层和全部实测剖面资料,有时要参考邻区资料。

(3) 主要容:地层时代、厚度、岩性特征、接触关系、化石层位及种类,各时期岩浆活动、矿

产层位等。

(4) 比例尺:比例尺一般大于地质图,通常依据任务及区地层发育状况而定。如 1∶50000 地

质图可附 1∶l0000 或 1∶5000 比例尺的柱状图。

三、路线地质调查

〔一〕地质填图中观看线、观看点的布置原则和方法

选择确定的路线和把握点进展系统的野外观看是区域地质调查的根本方法。它的作用是便于对野外观看材料进展系统的编录。

地质填图中观看线、观看点布置的是否合理,将直接关系到地质填图的质量及填图的工作效率。1.观看线的布置原则和方法

依据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要求,观看线的布置原则,一般实行穿越法和追索法相结合的方法

(1) 穿越路线法:根本上垂直于地层或区域主要构造线的走向布置,以最短的路线,观测较多、

较全面的地质现象,解决较多的地质问题,按确定的间距横穿整个调查区。

(2) 追索路线法:沿地质体、地质界限或区域构造的走向布置。用于追索化石层、标志层、含

矿层等层位,以及接触界限或断层等。

穿越路线法的优点是易于查明地层层序、接触关系、岩相的纵向变化以及地质构造根本特征,且投入工作量最少。缺点是相邻两条路线之间的地带未能直接观看,连绘的地质界限可能与实际状况有出入。

观看点的布置原则和标定方法

在野外路线观看过程中,需准时标定观看点。观看点的作用在于能准确地把握地质界限或地质要素的空间位置;使原始资料的编录条理化、系统化;把握各种地质资料间的联系以及文、图资料与实地位置的符合;便于原始资料的整理、查阅和检查工作质量。

观看点的布置原则

观看点的布置以能有效地把握各种地质界限和地质要素为原则。一般应布置在具有明确地质意义的位置,如填图单位的界限、标志层、化石点、岩相或岩性发生明显变化的地点;岩浆岩的接触带和部相带以及单元或超单元界限;蚀变带、矿化点和矿体;褶皱枢纽、断层裂开带;节理、劈理的测量或统计地点;线理测量和统计点;代表性产状要素测量点、取样点等。不允许机械地等距离布点。

(2) 观看点的标定

z

. . .

野外填图过程中在手图〔地形图〕上标定观看点的位置不能超过规精度要求的允许误差围,即不管何种比例尺,一般要求在野外手图上误差不超过 lmm。标定的方法主要有:

①当地形地物明显时,可直接目测标定点位;

②当地形细部特征不明显时,则可借助地质罗盘用前方交会法确定点位,一般应三点交会,其方位线间夹角应大于 45?,以削减绘图误差。如三线相交不在一点而消灭视差三角形时,则以其中心做点位。

③GPS 定位仪读出观看点的经纬度,然后再在地形图上标绘观看点的具体位置

〔二〕路线地质观看程序

路线地质观看的一般工作程序是: 1 .标定观看点的位置;

2 .争论与描述露头地质和地貌;

3 .系统测量地质体的产状要素及其它构造要素; 4 .采集标本和样品; 5 .追索与填绘地质界限

6 .沿前进方向进展路线观看与描述;

7 .测绘信手剖面图、素描剖面图等地质路线剖面图

地质人员在路线上必需连续进展地质观看。当某一观看点工作完毕后,无论沿穿越或追索路线皆应连续观看和记录到下一个观看点,以了解和把握诸如层序、岩性、产状要素、接触关系以及地层厚度等地质要素从这一点到下一点的变化状况。假设只孤立地对观看点进展争论描述而放弃路线地质观 察,中间缺乏足够的系统性、综合性资料,很难对区域地质特征得出完整的生疏。

〔三〕路线观看的编录要求

野外观看容和收集资料的编录形式,包括野外记录、地质素描和地质摄影等。1.野外记录

野外记录目前通用的仍为野外记录本。现对野外记录本的使用要求和记录容赐予说明: 〔l〕野外记录本的右页做文字描述,记录工程包括工作日期、观看路线的编号及路线的起始点和经由地点、观看点编号及位置、观看容和各种测量数据、标本和样品编号等〔见下面例如〕。

路线:***-***——界地质路线

目的:观看绥中花岗岩、青白口系和早寒武世府君山组地层 、岩性及其接触关系〔例如〕 点号:001

点位:186 高地 200 度方向 580 米、地理/行政标识、GPS

点性:岩性分界点〔或岩性、构造、矿点、古生物、地层、地貌、区测把握点等〕

具体岩性描述〔颜色、构造、构造、矿物组成…..定名〕 构造产状,褶皱、断层、节理、劈理、线理 空间位置关系:点东 5m 处片麻理产状 135D62° 其它地质说明:矿、相互关系、重要界限等。 标本:编号、岩性

照片:方位角、比例尺、主要关系简述

(2) 每本记录本都应在封面上粘贴编录标签,并编制容名目。

(3) 对观看点和观看线上所见到的全部客观地质事物,原则上都要进展认真而全面地记录。文

字记录要准确、充实、切忌概念含混、词不达意。

(4) 记录时必需重点突出、主次清楚。对重要的地质现象或首次观看的地质事物要具体描述其

z

. . .

主要待征;对一般的或屡次见到的状况则可以简洁描述,着重记录其消灭的特别性或变化性。

(5) 野外记录本中应记录观看者对客观事物的分折推断、推理和综合归纳以及每条路线的小结,

以便准时总结规律、觉察问题、深化生疏。在文字上应有明确说明,使资料利用者或验收者能一目了 然地进展区分,并确定哪些是第一手资科,哪些是观看者的理性生疏。

(6) 文字描述应当有系统性,由点到面,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条理清楚,前后连贯。对路线

地质上的连续观看容更应将描述对象在空间上的相互关系表达清楚。

(7) 文字记录中使用的地质术语应当符合通用惯例,有关专业名词应严格符合其定义或涵义。

使用略语或代号应当全队统一,并前后全都。

(8) 两个观看点之间应有前进方向、距离和地质观看记录。

2.地质素描

地质素描是野外地质编录的另一种形式,除文字描述外,地质人员应养成画信手剖面图和各种地质素描图的习惯,记录本左页的方格纸是供做地质素描图或信手剖面图所用。素描应有主题,分清主次,突出重点;素描线条要简洁,与素描主题无关的景物应尽量简化,切记凭自己主观意图取舍地质容。使记录文图并茂,相互印证。

3. 地质摄影

地质摄影比素描图更真实准确,所以也是地质编录的重要手段。但因受各种自然景物的干扰,照片上往往会消灭地质主题反映不鲜亮,所以地质摄影不能取代地质素描,倒是常常需要以素描做补充。野外记录中应对每照片具体编录、记录中注明照片编号、拍摄地点及拍摄对象的性质等。

〔四〕地质界限确实定及标绘

地质图是反映各种地质体在空间地层展布规律及相互关系的最根本的原始资料,地质手图上应表示的地质界限必需在野外现场填绘。

1.地质界限确实定

准确地标定地质界限是保证图面构造合理的前提条件。在基岩出露的地区可直接依据填图单位的标志及地质体的接触关系来确定地质界限的位置。但在森林、平原、草原戈壁等植被或土壤发育区给 地质界限确实定带来了难度。除了关键部位需承受人工揭露外推想地质界限。

利用残坡积物推断地质界限的方法是,以低处分布的某种岩屑的最高消灭位置作为其与不同岩性的界限所在地。利用此法是在已经确立标准地层剖面,对主要界限性质和构造状况都根本清楚的状况下才具有较大的牢靠性。

利用地貌特征推断地质界限,特别是在利用航空照片进呈现场地质解译是比较重要的间接确定地质界限的手段。

利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资料也可在某些状况下有助于地质界限的推断或确定。但要留意的是实际状况往往比较简洁,所以要多种手段结合,且相互验证,以保证地质界限确定的牢靠性。 2.地质界限的标绘

填图过程中,在图上只填绘按比例尺折算直径大于 2mm 以上的闭合地质体的界限和宽度大于lmm,长度大于3mm 以上的线状地质体的界限。假设小于上述限度,但具有特别意义的地质体或断层,可按图的比例尺夸大至 l×3mm 表示在图上,但要留意尽量反映其真正的平面形态和产状。

地质界限的标绘应在现场依据地质界限的出露状况直接填绘在地形图上,其方法是以观看点为基点,测量地质体产状后,依据“Ⅴ”字型法则将地质界限沿地层走向向两侧延长1/2 线距。假设露头好且视野开阔的地段,除由观看点把握的一段地质界限外,还可选择地质构造转折部位、地质界限通过山脊及沟谷底的位置等处,按目测标定观看点的方法遥测一些关心把握点,然后依据“V”字型法则 将整段地质界限连绘出来。

更多则是借助间接标志或其它方法来

z

〔五〕标本和样品的采集

. . .

标本和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是地质填图过程中一项必不行少的工作,需要采集的类型繁多,工作量大,所以对其总体要:采样的目的性要明确;采样应具有代表性和真实性,不行顺手捡来源不明的岩块;一般要实行颖岩石〔但可适当保存一点风化面,以便全面再现岩石的野外直观特征〕;认真进展标本样品的整理和编录工作。

不同类型的标本应按不同要求进展采集。列标本一般不应小于 9×6×3 cm3;供鉴定用者一般 不应小于 6×4×3 cm3;对于矿物晶体、化石、构造等标本则规格不限。

z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