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艺术学院
司汤达的长篇小说《红与黑》以它冰冷的真实叙述、富有激情的哲学性表达以及作品中复杂的人物形象的塑造而被称为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的经典之作,作者也因此而成为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者。《红与黑》的时代早已随着大革命的硝烟飘向历史的深处,但《红与黑》中的人物形象却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日益凸现。于连复杂、矛盾、无法截然界定的多重性格,他在事业、爱情的拼杀中表现出的令人难以言说的情感纠缠和心理动机以及他在短暂的生命里程中骤起骤落的生命选择都让他拥有了超越时代的启迪性,让他成了《红与黑》当中最溢彩流光也最令人着迷的一部分。
从最原始的定位来说,于连·索雷尔是个平民出身的外省青年;而同时,他又苍白、漂亮、有头脑,好学深思、厌恶体力劳动,不甘居人下,决心出人头地。于连生逢的年代是波旁王朝复辟时代,这是一个一切荣誉和优雅只由两种其次,瑞恰兹还论述了细读的操作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瑞恰兹在《实用批评》这部著作中首次提出文学语言有四种不同的意义功能,分别是“字面意义(Sense)”、“情感意义(Feeling)”、“语气(Tone)”和“目的(Intention)”。[1](P181)字面意义是指作者运用语言所谈到的事物它是作者“”,
的情感和思想的载体,也是激发读者感受和思考的契机;“情感意义”是作者对自己所谈到的事物的情感态度;“语气”是作者对于读者的态度,它往往能反映出作者对于自己和读者之间关系的看法;“目的”是作者的写作用意,是他运用这些语言所希望达到的效果。批评者应当仔细地辨析、理解作品中每个词句的这四种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地客观地去评价一部作品。
第二,辨析文学语言的四种意义还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进行。瑞恰兹明确地把结合语境辨析语义作为一种文学批评方法提出来,并且对语境这一概念给予了不同于一般语言学的独特界定。他指出:“一首诗中的全部其他内容就是这个词的语境。”[1](P212)一般我们所说的语境主要是指词句的上下文,而瑞恰兹则将它的涵盖范围扩展到与该词句相关的任何事件及条件,那也就意味着,与该词句意义相关联的整部作品,还有该词的意义演变史和社会文化内涵,等等,都应算作语境的内容。[4](P96~97)批评者需要仔细查明词句的具体语境,才能准确地理解作品。
第三,瑞恰兹还提出细读应当是反复的、多次性的。“对于大多数优秀作品来说,我们需要多次阅读才能够准确把握它的用意。”[1](P206)这是瑞恰兹的细读批评方法的另一要求。
总之,瑞恰兹对于细读批评方法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理论阐释,对于细读的必要性、细读的目标、细读的内容和具体操作方法给出了比较明确的论述。基于以上论述,我们认为,细读法就是以作品文本为中心、细致分析作品语言等形式要素、通过谨慎分析最终对作品价值作出整体评价的文学批评方法。新批评家们都对文学语言的复杂特性有着敏
肖光琴
东西———地位和财富决定的年代。于连的出身决定他除了平庸、木然的生活之外,他不能够生来就享有任何被称其为精神层面的品质。但是,自小接触到的启蒙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精神滋养着于连,使于连在不甘于平庸的生活中野心勃勃,拥有着顽强的反抗意志。这注定了于连性格中个人奋斗的虚伪性和平民出身所决定的理想化的双重性。
但是于连的性格又决非仅仅只是如此简单的双重性。于连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单一的个人奋斗者和野心家形象。个人主义者是于连的表面形象,理想主义者是他的深度形象,个人主义与理想主义在于连身上悖谬地结合一体。于连在小说中的表现,是一种个人主义和理想主义同时发生、压抑、转折、高扬的过程。可以说,在这个曲折起伏的过程中,于连所有的个人奋斗行为,都为他理想主义的最终爆发做铺垫,形成了一种理想主义极端性的尖锐表现。于连对拿破仑的崇拜以及所受的卢梭和伏尔泰的影响,使他的生命展感的认识,往往倾心于对文学语言的精细分析,对复义、悖论等语言现象乃至一个单词发音、一个句法结构往往给予“捻断数茎须”的谨慎揣摩。
当然,每一种文学批评方法都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它的缺陷和弊端。细读批评方法最大的缺陷在于它偏执于文本分析而割裂了文学与社会、作者和读者的天然联系,导致了孤立和偏颇。我们务必要看清它的这些缺陷,但是,我们也应该充分重视并吸收其中的合理成分。因为,在当下批评界中,文本细读的缺乏恰恰是很多批评不尽人意的原因所在。当我们在很多批评文章中看到的只是对作品所进行的浓墨重彩然而却又是隔靴挠痒的描述时,我们深感文学批评远离了它的要义,深感我们的文学批评者对于文本分析还远远不够重视。另外,随着西方各种思潮、主义的传入,我们学习到了很多文学批评的新方法,许多批评者都尝试着将这些新的方法运用于实践。但是,无论是何种批评方法,它都必须要与文本细读结合起来才能确保不误入“言语拜物教”和“方法拜物教”的歧途,才能真正有益于文学批评的发展。
正如瑞恰兹所说,细读乃是文学批评之基础,没有文本细读则文学批评终将成为空中楼阁。我们应当从浮躁和喧嚣中冷静下来,认真看待并充分吸收细读批评理论和方法中的合理成分,将其融入我们当下的批评实践,并且可以结合实际将其加以发展,从而将我们的文学批评推向一个更有生气的局面。
参考文献:[1]I·A·Richards:PracticalCriticism,London;NewYork;Routledge,2001。
[2][英]瑞恰兹.文学批评原理[M].杨自伍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2。
[3][英]瑞恰兹.科学与诗[M].曹葆华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4]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113
《红字》的明暗色彩反衬意象分析
□河北经贸大学
摘要:《红字》是美国作家霍桑的成名作,小说细致入微的描写是作品的一大特色,其中色彩的描述尤为突出,作者通过明暗色彩的运用及其反衬作用既展示小说人物的内心世界,又传达了自己对历史和现实的评判。
关键词:《红字》;霍桑;色彩;衬托《红字》是美国浪漫主义作家纳撒尼尔·霍桑的代表性作品。该书出版于1850年,这部在作者自己看来比较沉闷的作品却给他带来了巨大成功,最终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开了一个理想主义的起点。但他毕竟生活在复辟王朝的特定时代,阶级的偏见、矫饰的习惯和“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思维方式让他明白,要想出人头地往上爬,单靠勇气和才能未免太天真了。于连转而去追求教士的出人头地和贵族的权势地位。他烧毁了所崇拜的拿破仑肖像,还要当众咒骂他;他穿起架裟,加入最憎恶的僧侣行列,还要故作虔诚顺从,孜孜修道不倦……于连正常的性格被扭曲了,他变成具有强烈野心又为伪装藏起了真面目的人。在侯爵府上,他能以有礼貌的轻蔑、聪明的言词和勇敢的行为周旋于“漂亮的坏蛋和带勋章的恶棍”之间,也只是为了不失尊严;他为侯爵效劳十分卖力,甚至不惜为复辟势力出卖民族利益的黑会忠实记录并冒死送出情报。为了实现他所谓精神品质的需求,他几乎无所不干了。他受到重用,得到勋章,而且决心不辱没这份“荣誉”。就此而言,于连几乎已经进入了他所憎恨和反抗着的统治阶级行列里了。就像苏联文艺评论家布尔索夫在评述于连时写道:“将丰富的智慧和高尚的精神同无耻和伪善结合起来,这就是司汤达长篇小说《红与黑》中的主人公于连·索雷尔的最主要的特点之一。”[1](38)
然而于连并未变成统治阶级的成员,理想主义一直是他精神领域中的不死鸟。他的行动最终表明,其强烈的平民意识和反抗精神并未泯灭,而纯洁的天性也一直有力地支配他。枪击德·瑞那夫人使他的命运一落千丈,但这桩罪行的动机却正好可以说明他绝非彻头彻尾的野心家和卑劣之徒。因为他的怒火并不在于夫人的告发断送了他的前程,而在于毁灭了他对于她的信任和纯真感情;他不能容忍真诚情感的背叛,受不了寄托着他的美好理想的梦幻的破灭!正如李托正确指出的:“野心和虚伪只是于连·索黑尔性格的表面。……如果他只是一个庸俗的野心家,他就不会去杀人而断送自己的前程……以如此戏剧性的方式———在教堂里,在星期日的盛大弥撒仪式上,正当神父捧起圣体饼这个最庄严的时刻———杀人,这就不是一个虚伪者的行为,而是一个充满感情的人的行为了。”[2](163)可见,于连本质上并不是野心家和虚伪之徒,其作假之举,不过为了显出峥嵘而自觉或不自觉采取的手段,或者如他自己所谓“是按照时代的精神行动”罢了。正如他在狱中所反思的:“我曾有那个有力的责任的观念。我为我自己规定的责任,无论正确的或是错误的,好比一根坚强的树干,在风暴中我可以倚靠;我动摇过,
史立英
的地位。
故事发生在十七世纪上半叶马萨诸塞州的一个清教徒聚居的地方。在故事发生的数年前,女主人公海丝特·普林到新英格兰等待在欧洲办事的丈夫。而丈夫被印第安人掳去没有如期到达,两年内杳无音讯,甚至有传言说他已经葬身海底。孤独的海丝特与年轻牧师狄梅斯代尔发生恋情并怀孕。当地法官将她关入狱中,并令其在胸前佩戴一个红红的字母“A”向世人昭示其罪行。海丝特出狱后在绞刑台示众那天,她失踪许久的丈夫齐林沃斯来到了新英格兰,面对我受过颠簸……但是并没有被风暴卷去”[3](655)“理想主义者”成为于连的一个重要标志。于连最终放弃上诉和忏悔,在法庭上慷慨陈词、控诉黑暗而迎向死亡,于连成为一个人们乐意看到的回归理想主义的天涯浪子。《红与黑》以于连的性格刻化明显地表现出一种精神导师的倾向。
于连生命中的两次爱情也决非仅仅只是虚伪和野心的产物。《红与黑》描写爱情的独特在于爱情阴谋的伴随。于连的爱情的奇异和尖锐之处,是爱情从阴谋开始,这既包括于连自己的阴谋,也包括他人对于连的阴谋。一开始就是阴谋的爱情,最后却演变为真正的爱情,无论于连还是玛特尔都是如此,这既出乎他们自己的意料,又证实了阴谋对爱情的不可战胜。
于连的第一次爱情中,他对德瑞那夫人的最初情爱确实以报复和野心为动机。于连这个最初并无爱情的举动,却引出了一个最动人的爱情故事:单纯而善良的德·雷纳尔夫人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终于把对于连的同情和怜悯发展成为爱情。而于连在德瑞那夫人的温柔和善良中也萌生了真正的爱情,他真正爱上了德·瑞那夫人。第二次爱情中,于连虽然仍以野心的实现为目的,但于连为维护自尊而表现出的高傲和玛特尔的高傲产生了对等的校量,玛特尔真正爱上了他。由阴谋产生了两次爱情,阴谋最终都被爱情所消解,于连的情感本性净化了自己的心灵。玛特尔崇敬自己的一位祖先,并效仿这位祖先的精神去爱于连,这暗示着一种人类精神传统在爱情中的延续。而另一些人,如瓦列诺这样的人,是用阴谋去摧毁爱情而不是激发爱情的人,当于连与德·瑞那夫人衷情倾诉、当玛特尔亲手埋葬了于连的头颅时,证明爱情是任何阴谋都无法摧毁的。
于连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但于连复杂矛盾的性格和短暂生命中的骤起骤落却给着我们永恒的精神启迪。
参考文献:
[1]苏红丽,梁兆存.于连形象分析[J].河南教育学院报,
2005,(3)。
[2]维克多·李托,《斯丹达尔》;转引自《外国文学教学参考资料》,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3月版。
[3]斯丹达尔,《红与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4月版。
1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