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 (2分)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 不久前去世的撒切尔夫人在马岛战争中指挥若定,一言九鼎 , 凭借此役巩固了“铁娘子”作为女性领袖以及一位为了国家利益不惜一战的英国首相的声望。
B . 窄窄的巷子仅容得下一人通过,所以当地人都叫它“一人巷”,溪水上有一块突出的小石块叫“谦让石”,如果两人在巷中狭路相逢 , 就可以借石块让路。
C . 许多教育界专家认为,鹰式教育的严厉和溺爱式教育的温情平分秋色 , 家长要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和天赋秉性因材施教,抱着积极的借鉴心态学习其真谛。
D . 治理牛皮癣的问题由来已久,令市民深恶痛绝的城市牛皮癣一度销声匿迹,近来又东窗事发 , 而且数量多,手段新,覆盖面广,严重影响了市容市貌。
2. (2分) (2018高二上·长春月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目前市场上的求职主体难以适应高技术岗位,而较强学习能力、又有相应操作基础技能、读过职校的“回炉”大学生往往最受企业青睐。
B . 有分析指出,由于“通俄门”在美国不断发酵,特朗普的对俄政策显然受到有关事件的制约,美俄关系回暖进程远远不如此前预期所料。
C .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过剩产能,是在采取一种倒逼机制,对不合标准的企业就必须关停,这是对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负责。
D . 文化的交流、相遇和融合极大地刺激了艺术家的创新激情,很多成功的文艺作品都展示了个体和民族在跨国和全球流动中的境遇和感悟。
3. (2分)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苏武的爱国气节的一组是 ( ) ①武帝嘉其义 ②引佩刀自刺 ③举剑欲击之 ④武骂律曰:“……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
第 1 页 共 15 页
⑤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 ⑥常愿肝脑涂地 A . ①②④ B . ②④⑥ C . ②③⑤ D . ①③⑥
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
4. (6分) (2020·深圳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19世纪文学作品中,杰克·伦敦笔下的冒险家、巴尔扎克笔下的暴发户、夏洛蒂·勃朗特笔下的灰姑娘、司汤达笔下的凤凰男等生动的文学形象令人难忘。作家们敏锐广博地表现了世俗生活,将文学从神学状态推向了“文学即人学”的广阔大地。但是在20世纪初,“人学”却出现了分化。
其一,“人学”成为“自我学”。尼采的“酒神”说、弗洛伊德的“本我”和“无意识”等,为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弗洛伊德尽管后来在心理医学界光环不再,却在文学领域备受青睐,正如彼德·沃森所言,“现代主义可以被看作是弗洛伊德‘无意识’的美学对应物”。普鲁斯特、乔伊斯、卡夫卡等作家不约而同地把文学这一社会广角镜变成了自我的内窥镜。他们的作品不一定引来市场大众的欢呼,却是学院精英们的标配谈资,成为某种不安的都市文化幽灵。
其二,“人学”成为“人民学”。陀斯妥耶夫斯基在追念普希金的文学成就时,使用了“人民性”这一新词,并阐明了三大内涵:表现小人物,吸取民众语言,代表民众利益。后来,托尔斯泰、契诃夫等俄国作家大多成为这种忧国亲民文学的旗手,影响了为工农大众服务的“普罗文艺”。深重的人间苦难,非同寻常的阶级撕裂和民族危亡,构成了文学新的背景和动力。不过,即便是《双城记》《复活》,也因社会性强和下层平民立场被学院精英们无视,这与它们在别处广受推崇的情形,形成了意味深长的对比。
“自我学”和“人民学”,构成了20世纪两大文学遗产。正常情况下,“自我”与“人民”,作为微观与宏观的两端,不过是从不同角度拓展对人的认知和审美,释放不同的感受资源和文化积淀。在良性互动的情况下,它们就是“人学”的一体两面:真正伟大的自我,无不富含与人民经验、情感血肉相联的大我关切;真正伟大的人民,也必由一个个强健、活泼、富有创造性的自我组成。值得警惕的是,任何一种遗产都可能被后人学偏做坏。鲁迅曾批判过招牌式的“高调革命文学”;当下“人民”的形象也在文学中屡遭扭曲,变得空洞干瘪。而非理性的独行者们或幽闭自恋,或放浪自大的文字,让文学中的“自我”越发雷同,离真正的个性更远,离复制和流行更近。并诱发都市心理病。在舆论场上,“文青”“文艺腔”则是嘲讽或同情的对象,成为文学及其相关教育的负资产。
第 2 页 共 15 页
更重要的是,时代在变化,文学不能止步于20世纪。“自我”与“人民”也在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的大潮扑来,多种视角更应彼此含容统一,重新融铸成一个个血肉丰满的文学形象。当人的大部分智能被机器接管,人类最后的差异性,恰恰表现于人的情感、精神、价值观和创造力。换句话说,“自我学”与“人民学”,都进入了新的领域,都需要注入理论和实践的新的活血。
(摘编自韩少功《“自我学”与“人民学”》)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19世纪作家通过生动的人物形象,敏锐广博地表现世俗生活,将神学推向了“人学”。 B . 学院精英重视普鲁斯特、乔伊斯等人的作品,而无视为工农大众服务的“普罗文艺”。 C . “自我”与“人民”从不同的角度拓展对人的认知和审美,在本质上有很大差异。 D . “文青”“文艺腔”被嘲讽或同情,是因为二者成为文学及其相关教育的负资产。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梳理了“人学”的兴起和流变,既有并列式的论述,又有逻辑上的递进。 B . 文章批评“高调革命文学”和“非理性的独行者”以论证“人民”需要“自我”。 C . 文章在分析“自我”和“人民”时,强调了二者互相含容和促进的辩证关系。 D . 文章末段结合现实,指出“自我学”和“人民学”的发展需要新的理论和实践。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古人说的“国家不幸诗家幸”与托尔斯泰等人的创作都说明,深重的人间苦难可以为文学创作提供滋养。 B . 老舍的《骆驼祥子》、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与普希金的某些作品,都具有陀斯妥耶夫斯基所说的“人民性”。
C . 20世纪“自我学”和“人民学”在屡遭扭曲后仍然持续更新、含容统一,成为了“人学”的一体两面。 D . 文学遗产的继承与发展应当建立在准确理解与合理运用的基础上,在理论研究与实践中要与时俱进。 5. (12分) (2020高一上·大庆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绿窗
第 3 页 共 15 页
何蔚萍
丁茜第一眼就看到对面窗口那湖绿色的窗帘,甚至隐约看出那帘子是手工缝的。不知女主人是过于忙还是疏于女红,针脚歪斜得像一串不规则的音符。她住四楼,那个窗口自然也是四楼。因为它跟她对得那样端正,以致其他的窗口就显得远了。
她想跟新邻居打个招呼,但窗帘始终不肯拉开。且像是固定了,风也吹不动。她一直倚在窗口。到夕阳在玻璃上映出一团亮亮的光圈,绿窗里忽然爆出一句充满喜悦的男声:“琴,瞧!这是什么?”
“啊!”紧接着一个银铃般含嗔带娇的声音:“白杜鹃!白杜鹃!可是,太贵了呀。” “可是,有什么能比你更贵呢?”
那柔情的声音,丁茜已经好久没有听到了。她甚至忘了她也曾有过这种可向任何人夸耀的自豪。她屏住了呼吸。 “可是,我什么都不能给你。” “不准这样说,小傻瓜。”
一时寂静,什么声音也没有。但她知道,那绿窗帘里,涨满了爱,盛满了幸福。心底荡出丝丝缕缕的自怜自爱的感觉,她快快地离开窗口,发现泪已流过腮边。
丈夫竟比搬家前更早出晚归了,她觉得忍耐已到了极限。好不容易有一个休息日,丈夫又拎起了出诊包,丁茜抢上一步,“砰”地关了门:“医院给你多少加班钱?”
“我有一个病人……
他是你爹吗?”她想起了那束白杜鹃,心里腾起了烈烈的火。 “你轻点。”
“干吗要轻点?我不是你的奴隶。以后,我只管买菜烧饭,其他的事,全归你。” 他竟答应了。出诊箱消失在楼梯的拐角。
她并非真心要这样做,只想气气他,只想吵一架出口气。可竟也办不到。而就在这个时候,绿窗里传出了歌声,又那么柔美那么深情!她没有要求生活得公平,但幸福和不幸为什么要如此鲜明地对比在一起呢?
她变得心灰意冷。早晨起来,开了煤炉,烧了泡饭。在窗前漫不经心地梳头,一句清脆悦耳却又不知所云的外国话,把她的注意力吸向那总不开启的绿窗帘……
第 4 页 共 15 页
“今天是我生日?哎呀,我怎么会忘啦。好,今天吃长寿面。” “等等,请先打开书橱。”女的声音里含着抑不住的欢喜。
“《鲁迅全集》?上帝呀!你钻进我的脑子里去过吗?你怎么知道我正需要这套书?” “我是上帝吗?哦,不。我出的主意,妹妹出的劳动力。” “可你不能拿这个钱…”
“为什么不能?你不希望我高兴…”声音中断了,断得突然。她急急关严了窗户,怕有什么再传过来。可委屈却关不住,由液态化成了气态,长长地叹了一声。
冬去春来,她已看熟了那块草地般的绿窗帘。她已不希望它开启了,永远。
然而,又是意外。五月里一个春光明媚的上午,那窗帘高高地撩起了,像是剧场的大幕。窗口,两个男的努力搀扶着一个女的。丁茜开始以为是个秃顶的老太婆,当发现是个年轻女子时,不由得大吃一惊。
那女的头发全部脱光,脸因浮肿而又圆又大,很是怕人,她极其无力,却又贪婪地将惨白的脸迎着蓝天和阳光。尽管丈夫成天和死神打交道,她却是第一次懂得回光返照。她怔地望着。直到那女的疲惫地垂下了脸。这时,她们的目光相遇了,丁茜看见她艰难却充满羡慕地笑了一下,便倒进身旁年轻的那个男子的怀里。
一声撕心裂肺的呼唤:“琴——”
就在这一刹那,她看清了旁边站着的,那穿着白大褂、戴着口罩的另一个人—竟是她的丈夫。不等她喊出一声,绿窗帘滑过他们的头顶,飘飘地垂落下来,眼前又只剩一片绿色。
阳光很好。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开头“针脚歪斜得像一串不规则的音符”与下文“她极其无力”等照应,表明这是女邻居病体沉重,不胜操劳所致。
B . “…但幸福和不幸为什么要如此鲜明地对比在一起呢?”这些议论表现了“她”对丈夫刻薄寡恩、不顾家庭的不满。
C . 女邻居在爱人生日这一天为他准备了《鲁迅全集》作为礼物,由此可见“她”是个心思细腻、善解人意、重情重义的人。
第 5 页 共 15 页
D . 小说采用第三人称视角,即全知视角来叙事,“她”的见闻感受贯穿全篇,这样便于作者自由灵活地掌控叙事的节奏。
(2) 小说以“阳光很好”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3) 这篇小说以“绿窗帘”为题,有多方面的考虑。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 (9分) (2019高一上·公主岭期末)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走进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迎面而来的仿佛是一个科幻感十足的“未来世界”——一座长方体建筑被一个椭圆形的开口直接穿过。建筑内部,一个巨大的球形报告厅占据了大厅的中央位置,如同“天眼”凝视外界。环视四周,围绕报告厅逐级上升的阶梯与高挑的空间创造出丰富的层次感,带来如同海浪起伏般的景观效果……近日,几张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的照片在网上迅速“爆红”,吸引了来自世界的目光。
这座图书馆别具一格之处在于它用现代建筑理念和方法创造了一个科技感和美感十足的巨型中厅,让读者拥有极大的阅读、交流以及想象的空间。”滨海新区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广播电视局局长宋俊生介绍,“我始终认为,图书馆并非一个简单的陈列空间。它以丰富多样的、多载体形式的、经过精心挑选的、长期积累的文献信息为基础,是知识与信息的集散地,也是人类文化的传播地。它囊括中外,兼及古今,能够对人们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体育艺术素养进行全方位的熏陶。它们或历史悠久庄严肃穆,或年轻灵动充满生机,不应该都长着相似的面孔。”
(摘编自2017年12月21日《光明日报》陈建强等《用书籍涵养一座城市的品格》) 材料二:
有学者做调研显示:我国城镇居民超过60%的人从来没有去过图书馆;城镇居民中有接近40%的中小学生,在上大学之前没有去过图书馆;有超过20%的居民不知道本地公共图书馆;仅有4%的中小城市有图书馆的道路标识。国家图书馆研究院2014年9月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国民公共图书馆利用率很低:2013年我国公民图书馆持证率只有2.5%,而美国是68%,英国是58%。2013年,我国公共图书馆人均到馆0.36次,美国人均到馆5.1次。
(摘编自2017年第1期《图书馆工作》柴林红《探究基层公共图书馆建设“书香社会”的对策》) 材料三:
省级馆 年份 财政拨款/购书专项经
市级馆 财政拨款 购书专项经县级馆 财政拨款 购书专项经财政拨款 合计 购书专项经费第 6 页 共 15 页
万元 费 /万元 /万元 费 /万元 /万元 费/万元 /万元 /万元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1780.1 2004.1 3102.0 4462.9 300.0 500.0 500.0 700.0 2692.0 3863.7 5646.6 5656.1 641.0 377.0 467.0 544.6 5253.4 5329.4 7433.5 8628.7 453.2 575.3 648.2 803.9 9725.5 11197.2 16182.1 18747.7 1394.2 1452.3 1651.2 2048.5 【注】本表数据根据《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11-2014年)统计得出。 材料四:
在河南许昌市鹿鸣湖畔的一座钢构玻璃房内,一名年轻女孩正聚精会神地看着书,手边放着刚从超市提回来的购物袋。她说,这里环境好,隔着玻璃就能看到湖,而且借阅方便,离家也近,哪怕是买菜的间隙,她都会进来坐一坐。
这座玻璃房便是今年9月正式对公众免费开放、并被当地人津津乐道的“24小时智慧阅读空间”。它是融智慧图书馆、便民志愿服务站为一体的一站式公共文化服务空间,许昌在人流密集、交通便利的路段共建成了12座这样的玻璃房。
随意走进一间50平方米左右的玻璃房,通透宽敞,布置整齐。大书架上,各类图书琳琅满目。阅览桌椅旁摆放着自助办证机、电子图书借阅机、自助借还书机等。此外,玻璃房内还设有应急小药箱、针线包、雨伞架等便民服务设施。
当阅读逐渐实现“零门槛”,氤氲的书香将成为城市最有朝气的文化标签。这些“家门口的图书馆”,如今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市民前来阅读,藏于图书馆的书变成了市民的手边书和案头书。
(摘编自2017年11月10日新华社记者史林静《“家门口的图书馆”构筑24小时智薏阅读空间》) (1) 下列对材料二,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由材料二可知,我国国民公共图书馆利用率很低,超过半数的城镇居民从未去过图书馆。 B . 材料二中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公民图书馆持证率低于美国,人均到馆次数也低于美国。 C . 由材料三可知,2010-2013年各级公共图书馆财政拨款及购书经费都在逐年增加。 D . 从材料三的数据对比可知,各级政府都加大基层公共图书馆的投入,县级拨款最高。
第 7 页 共 15 页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由于创造了一个科技感和美感十足的巨型中厅,所以在网上迅速“爆红”。 B . 河南许昌公共图书馆年轻灵动充满生机,滨海新区图书馆历史悠久庄严肃穆,但都很受欢迎。 C . “24小时智慧阅读空间”的地理环境和服务设施,都体现了政府以民为本、便民利民的理念。 D . 许昌玻璃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市民来阅读,实现了阅读“零门槛”,让书香成为一种文化标签。 (3) 请根据上述材料,概述怎样才能更好地建设“书香社会”。
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7. (11分) (2020高二上·长春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伏湛字惠公,琅邪东武人也。九世祖胜,字子贱,所谓济南伏生者也。湛高祖父孺,武帝时,客授东武,因家焉。父理,为当世名儒,以《诗》授成帝,为高密太傅,别自名学。
湛性孝友,少传父业,教授数百人。成帝时,以父任为博士弟子。更始立,以为平原大守。时仓卒兵起,天下惊扰,而湛独晏然,教授不废,谓妻子曰:“天一谷不登,国君彻膳;今民皆饥,奈何独饱?”乃共食粗粝,悉分俸禄以赈乡里,来客者百余家,时门下督素有气力,谋欲为湛起兵,湛恶其惑众,即收斩之,徇首城郭 , 以示百姓,于是吏人信向,郡内以安。平原一境,湛所全也.
光武即位,知湛名儒旧臣,欲令干任内职,征拜尚书,使典定旧制。时大司徒邓禹西征关中,帝以湛才任宰相,拜为司直,行大司徒事,车驾每出征伐,常留镇守,总摄群司。
建武三年,遂代邓禹为大司徒,封阳都侯。时彭宠反于渔阳,帝欲自征之、湛上疏谏曰:“臣闻文王受命而征伐五国必先询之同姓然后谋于群臣加占蓍龟以定行事故送则成卜上则吉战则胜今京师空匮,资用不足,未能服近而先事边外;且渔阳之地,逼接北狄、今兖、豫、青、冀,中国之都,而寇贼从横,未及从化。渔阳以东,本备边塞,地接外虏,贡税微薄。安平之时,尚资内郡,况今荒耗,岂足先图?而陛下舍近务远,弃易求难,四方疑怪,百姓恐惧,诚臣之所惑也。复愿远览文王重兵博谋,近思征伐前后之宜,顾问有司,使权愚诚,采其所长,择之圣虑、以中土为忧念。”帝览其奏,竟不亲征。十三年夏,征,敕尚书择拜吏日,未及就位,因宴见中署,病卒,赐秘器,帝亲吊祠,遣使者送丧修冢。
(节选自《后汉书・卷二十六・列传第十六》,,有删改) (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第 8 页 共 15 页
A . 臣闻/文王受命而征伐五国/必先询之同姓/然后谋于群臣/加占蓍龟以定行事/故谋则成/卜则吉/战则胜/ B . 臣闻文王受命而征伐五国/必先询之同姓/然后谋于群臣/加占蓍龟/以定行事/故谋则成/卜则吉/战则胜/ C . 臣闻文王/受命而征伐五国/必先询之同姓/然后谋于群臣/加占蓍龟/以定行事/故谋则成/卜则吉/战则胜/ D . 臣闻文王受命而征伐五国/必先询之同姓ノ然后谋于群臣加占蓍龟/以定行事/故谋则成/卜则吉/战则胜/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城郭,城墙。“郭”是指内城的墙,“城”是指外城的墙。 B . 车驾,即“车”。皇帝外出时所乘,亦用作皇帝的代称。
C . 北狄,北狄的称谓最早起始于周代,是古代华夏部落对北方非华夏各个部族的统称。 D . 中国,最早指西周的京畿地区,后演变为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中国以外则称为四夷。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伏湛内心安宁,不为乱局所扰。汉成帝时,他凭借父亲的功绩做博土弟子,任平原太守时,仍然教授学生;兵乱兴起,伏湛安定闲适,仍然继续教学。
B . 伏湛以乡人为念,及时赈救。他教育妻子儿女在百姓挨饿的情况下不能独饱,和家人共吃粗粮,拿俸禄赈济乡里,一时间到他家做客的有一百多家。
C . 伏湛能当机立断,赢得信服。门下有个管事的人,商量为他起兵,伏湛厌恶他蛊惑大家,立即抓住杀了他,拿其人头在城中示众,郡内因此安定下来。
D . 伏湛忠于君王,积极进言。彭宠在渔阳造反,光武帝想亲自征讨,伏湛上疏劝谏,反对光武帝这样做,是为光武帝的安全着想,此意见最终被采纳。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湛高祖父孺,武帝时,客授东武,因家焉。
②顾问有司,使极愚诚,采其所长,择之圣虑,以中土为忧念。
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8. (10分) (2019高三上·扬州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第 9 页 共 15 页
古风(其六) (唐)李白
代马①不思越,越禽不恋燕②。 情性有所习,土风固其然。 昔别雁门关,今戍龙庭前。 惊沙乱海日,飞雪迷胡天。 凱虱生虎鹖③ , 心魂逐旌旃。 苦战功不赏,忠诚难可宣。 谁怜李飞将,白首没三边。
【注释】①代马:北地所产良马。②南朝萧统编的 《古诗十九首》有诗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③虎鹖:虎,指虎衣,鹖,指鹖冠,皆为古代武将衣冠。
(1) 本诗开头两句有什么作用?请加以分析。 (2) 本诗后十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加以概括。
五、 情景默写 (共1题;共10分)
9. (10分) (2019高一上·鹤岗月考) 古诗文默写
(1)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上半阕着重写景,写景的角度多样,从仰视和俯视角度写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写河畔金柳的倩影在心头萦绕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3) 《荆轲刺秦王》易水送别片段中表现宾客同仇敌忾的画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部方面说明了导致亡国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 (5) 《渔家傲 秋思》一词中写边塞将士因为边患未平,而不能做归家打算的一句是:________。 (6) 曹操《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六、 语言表达 (共2题;共9分)
第 10 页 共 15 页
10. (5分) 下面两个文段中都存在一定的逻辑问题,请分别说明。
①当一盘喷香美味的糖醋鱼端上饭桌时,鱼嘴能张合,鱼鳃会扇动……我们不解地问邹经理,鱼已经烧熟了,嘴和腮为什么动弹?邹经理告诉我们,这是厨师绝妙的烹调技艺。做好的鱼可活二三十分钟,有时一条鱼吃得只剩骨架,鱼嘴还能张合。
②晚报上周刊登的《北京的塔》一文说:“北京的塔多建在中轴线西侧。”北京的塔都是建在中轴线西侧的吗?答案是否定的。
11. (4分) (2019高一下·阿城期中) 从下列人物形象中任选两个,仿造画线句子续写两句话。 林黛玉 祥林嫂 哈姆雷特 周朴园 高觉新
性格决定命运。好的思想决定好的行为,好的行为决定好的结果,好的结果养成好的习惯,好的习惯才能决定自己好的性格,最后决定成功的命运。反之则不然。方鸿渐既意志薄弱毫无主见又不懂得人情世故,永远也走不出“围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2. (5分) (2017高二下·浦东期中)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新学期开始,湖北随州二中校长王桂兰以“不读书,不吃苦,你要青春干嘛”为主题,为学生做了开学后国旗下的第一次讲话。她认为,“叛逆和疯狂的青春当然可以,但几年的放纵,换来的可能就是一生的卑微和(活在)底层!”“怕吃苦,苦一辈子;不怕苦,苦一阵子。”“若想成为非常之人必须学会吃非常之苦。要知道,青春最好的营养就是刻苦!”
她的讲话迅速在网络走红,大家纷纷转发、讨论关于“吃苦”的话题,王校长犀利的言辞也引发了社会广泛热议,有赞成的,当然也有人表示质疑。
对于王桂兰校长的观点,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第 11 页 共 15 页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1、
2-1、
3-1、
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
4-1、
4-2、
4-3、
5-1、 5-2
、
5-3
、
6-1、
6-2、 6-3
、
第 12 页 共 15 页
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7-1、
7-2、
7-3、 7-4
、
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8-1
、
8-2、
五、 情景默写 (共1题;共10分)
9-1、
9-2、
9-3、
9-4、
9-5、
9-6、
第 13 页 共 15 页
六、 语言表达 (共2题;共9分)
10-1
、
11-1、
七、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2-1
、
第 14 页 共 15 页
第 15 页 共 15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