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词名句鉴赏写景篇(六)
51、霏霏雾雨杏花天
出处:唐 温庭筠《相和歌辞·阳春曲》 含意:描写暮春景色之句。 原诗
《相和歌辞·阳春曲》 云母空窗晓烟薄, 香昏龙气凝晖阁。 霏霏雾雨杏花天, 帘外春威著罗幕。 曲阑伏槛金麒麟, 沙苑芳郊连翠茵。 厩马何能啮芳草, 路人不敢随流尘。 注释:
相和歌辞:相和歌辞是乐府诗集中的一类,盛行于汉魏时期。《乐府诗集》把乐府诗分为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
歌辞﹑杂曲歌辞﹑近代曲辞﹑杂歌谣辞和新乐府辞等12大类。
相和歌辞又分为相和六引﹑相和曲﹑吟叹曲﹑平调曲﹑清调曲﹑瑟调曲﹑楚调曲和大曲等类。
龙气:一指帝王之气,一指云雾,这里作云雾解释。 霏霏:雨雪的盛貌,繁密。 杏花天:指暮春时节。 著:建立。 罗幕:丝罗帐幕。 曲阑:弯曲的栏杆。 槛:栅栏
金麒麟:一指一种动物,为蝾螈科蝾螈。分布于云南西部。体长可达二十厘米。栖息于山地间的落叶下方或山沟等潮湿区域。雌性体型较肥大,雄性相对瘦小。五至八月为繁殖期,水中求偶、交配。交配后,雌性寻找适合的水草产卵,通常可产四十至六十颗卵。蝾螈除了养做宠物外,也做为药材使用。二指植物,为缀化的仙人掌,即植株形态发生不规则变异的个体。本诗中所指应该是指植物。
沙苑:陕西大荔南洛水与渭水间一大片沙草地,东西八十里,南北三十里。西周秦汉时期灌草植被丰富,动物种类繁多,为历朝的牧马场所。唐在此置牧马监。五代后逐渐演变为明代中后期池涸沙徒、旱涝频繁的环境恶化之地。
芳郊:花草丛生的郊野。 厩马:圈在马厩里的马。
流尘:春天荒野里经常刮起的小旋风。 格律:乐府诗。
古人用相和歌辞这个乐府体裁作诗不少,温庭筠作的这首【阳春曲】是描写暮春的各种景色的。首联“云母空窗晓烟薄,香昏龙气凝晖阁。”是说早晨镶有云母的透明窗户外有一层淡淡的烟雾,昏暗的云雾渐渐的笼罩住阳光照耀的高楼。第二联写暮春时节阴雨绵绵不断,好像在房间外建立起一道丝罗幕帳。第三联描写春天的植物形态,弯曲的栏杆内生长着金麒麟花,城郊沙苑那个地方翠绿的芳草正在茁壮地生长着。尾联描写的是动物和人的景象,关在马圈里的廐马是不可能吃到新鲜的牧草的,而路上的行人也不敢去追逐春天野地里刮起的旋风。总之,温庭筠在这首诗里,描写了一幅和谐的春日景象。 52、万顷江田一鹭飞
出处:唐 温庭筠《利州南渡》 含意:描写田园景色之句。 原诗 利州南渡
澹然空水对斜晖, 曲岛苍茫接翠微。
波上马嘶看棹去, 柳边人歇待船归。 数丛沙草群鸥散, 万顷江田一鹭飞。 谁解乘舟寻范蠡, 五湖烟水独忘机。 注释:
利州:在今四川广元,南临嘉陵江。 南渡:指渡嘉陵江。
澹(dàn)然:水波闪动的样子。 对:一作“带”。 翠微:指青翠的山气。
“波上”句:指未渡的人,眼看着马鸣舟中,随波而去。 波上:一作“坡上”。 棹:船桨,代指船。
“数丛”句:指船过草丛,惊散群鸥。 范蠡:春秋时楚人,助越王灭吴后乘舟离去。
五湖烟水:据《吴越春秋》称,范蠡功成身退,乘扁舟出入三江五湖,没人知道他最终到哪里去了。 忘机:忘却俗念。 格律:平起式七律。 译文
江水粼粼斜映着夕阳的余晖,弯弯岛岸苍茫接连山坡绿翠。 眼看人马已乘摆渡扬波而去,渡口柳下人群等待船儿回归。 船过沙洲草丛群鸥四处惊散,水田万顷一只白鹭掠空孤飞。 谁理解我驾舟寻范蠡的心意,五湖烟波唯他能忘世俗心机。 《利州南渡》是唐代诗人温庭筠的作品。这是一首寓意于景的抒情诗,诗人以朴实、清新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声色并茂、诗情画意的晚渡图,抒发了诗人欲步范蠡后尘忘却俗念、没有心机、功成引退的归隐之情,反映了诗人淡泊仕途、厌倦名利的心境。诗的开头写渡口和时间,接着写江岸和江中景色,进而即景生情,点出题意。
全诗脉络清晰完整,色彩明朗;用词朴实无华,清新自然;境界闲适旷远,极富神韵。此诗入选《唐诗三百首》,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诗人来到了嘉陵江畔,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开阔清澄的江面,波光粼粼而动,夕阳映照在水中,闪烁不定;起伏弯曲的江岛和岸上青翠的山岚在斜晖的笼罩下,一片苍茫。这一联写江景,交待了行程的地点和时间:日暮时江边渡口。因为诗写的就是渡江情景,所以首联从此着笔,起得非常自然。颔联紧承上联,写人马急欲渡江的情形:渡船正浮江而去,人渡马也渡,船到江心,马儿扬鬃长鸣,好像声音出于波浪之上;未渡的人(包括诗人自己)歇息在岸边的柳荫下,等待着渡船从彼岸返回。这两联所写景物都是诗人待渡时岸
边所见,由远而近,由江中而岸上,由静而动,井然有序。 接下来,颈联写渡江,船过沙滩,惊散了草丛中成群的鸥鸟;回望岸上,江田万顷,一只白鹭在自由自在地飞翔。这一联巧用数量词,不但属对工稳,而且深化了诗境。群鸥栖息沙草之间,可见天时向晚,飞鸟归巢,所以万顷江田之上只有一鹭飞翔。这幅色彩鲜明的画面强烈地渲染了江边的清旷和寂静。
后来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中有“争渡,争渡,惊起一滩欧鹭”的词句,其境界正与此联上句所展示的画面相类似,而下句江田白鹭的空阔悠深和王维的“漠漠水田飞白鹭”(《积雨辋川庄作》)更是神韵同出。
前面三联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机的利州南渡图,作为餬口四方、疲于奔走的诗人摹然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不能不触景生情,遐想联翩。所以尾联偶然兴起了欲学范蠡急流勇退,放浪江湖的愿望。这两句的言外之意是,自己便有淡泊遗世,忘却机心之志,也没有人能够理会。
温庭筠的诗中曾有“自笑谩怀经济策,不将心事许烟霞”(《郊居秋日有怀一二知己》)的自负与自嘲,这里却浩然有归隐之志,实际上是失意后的无奈之语。“独忘机”,其实并不能忘机。这一点和范蠡也是共通的。范蠡是因越王勾践难共安乐才辞官隐遁的。所以,两个人都可谓是极有机心的人。 这首诗描写行旅在利州南渡时的所见所感,景物描写江中,
岸上交递着墨,层次分明,色彩清丽,静中有动,栩栩如生,特别是颈联,是被人们传诵的写景名句。最后触景兴感,自然真切。全诗八句,无不与“水”相关,但清隽而不堆砌。在章法上,此诗别具一格,不落俗套。按照律诗的一般规律,前后四联,起承转合,各有所归。此诗前三联却递相承接,景物描写得很充分,意境幽远淡雅。
尾联由写景转而遐思,但仍从“舟”、“水”絻结,以致转中有合,脉络依然清晰完整。有人说,温庭筠的以山水、行旅为题材的诗多感慨深切,气韵清澈,以这首诗来看,确实如此。
53、星随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出处:唐 杜甫 《雨夜书怀》 含意:描写自然景色之句。
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 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注释:
危樯:高的桅杆。
格律:仄起式的五律。下平十一尤。
公元七六五年,杜甫带着家人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飘泊。这首五言律诗大概是他舟经渝州、忠州一带时写的。通过旅夜所见星变、月涌的壮阔景象的描写,抒发了作者自己身世不遇、漂泊无定的感情。
诗的头四句写景。首联写近景,岸上的小草在微风中飘摆,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孤独地停泊在月夜的江面上。月夜孤舟,微风阵阵,寂静和孤独笼罩着一切,揭示了诗人浪游漂泊的孤清处境。颔联写远景,是历来传诵的名句。大笔勾勒,写得真切细腻,创造出一种阔大雄浑但又寂寞空旷的境界,从而再反衬诗人的孤独,景中见情,景与情融。 诗的后四句笔势急转,直抒情怀。颈联“名岂文章著,
官应老病休”写出诗人极度愤慨之情,前句说明其志向未酬,反而因文章而扬名,读来令人心沉;后句诗人以自嘲口吻诙谐地说出自己政治理想不得实现的愤慨。“岂”“应”是关键字眼,上下关联。尾两句触景而情发,景以自况,运用形象的比喻收结全诗。诗人以天地间一只形单影孤的沙鸥来寄托自己功业未成的慨叹,有一种强烈的感染力量。
此诗通过旅途月夜景色的描写,抒发了诗人漂泊生活孤独凄凉的苦闷心情。诗人把这种心情写得含蓄不露,律细笔深,情景交融,浑然一体,不愧为千古名作。
54、蝉声断续悲残月 出处:唐 杜甫 【新秋】
含意:残月衬托着断续的蝉声,一片秋凉萧索之象。 原诗: 新秋 杜甫
火云犹未敛奇峰, 欹枕初惊一叶风。 几处园林萧瑟里, 谁家砧杵寂寥中。 蝉声断续悲残月, 萤焰高低照暮空。
赋就金门期再献, 夜深搔首叹飞蓬。 注释:
敛:收起、收缩。
欹枕:欹 (拼音: qī)歪斜;倾斜。即斜倚枕头之意。 砧杵:zhēn chǔ,指捣衣石和棒槌。亦指捣衣。这里指捣衣声。
萤焰:萤火虫发出的光芒。
格律:符合平起式的七律。上平一东韵。
这首诗既写了新秋季节的物候特征,也表露了诗人感叹时光易逝,功名难就的苦闷心情。
诗题名为《新秋》,确实写出了新秋的特点。一至六句按顺序写新秋黄昏到夜晚的景色,本来天上火云峥嵘,尚未散尽,而凉风却卷着落叶来了。一片树叶带来了秋讯,于是无数园林处于萧瑟的气氛中,捣衣声在寂寥中传来,蝉在残月下悲鸣,萤火虫在夜空中闪烁,这些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新秋图。有意思的是诗人把自己的感受也融进了秋色中。他的“欹枕初惊一叶风”和“夜深搔首叹飞蓬”,一惊一叹,正是诗人在夏秋交替时的独特感受。他功名未就,心有苦衷,眼看夏去秋来,难免有时不我待之感。所以深夜搔首,感叹不已。这样写就使得诗人形象和诗中秋景物我一体,显得情景交融。
55、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 出处:唐 丘为 【寻西山隐者不遇】 含意:描写春谈景色之句。
作者介绍:丘为 唐代诗人。一作邱为。生卒年不详。苏州嘉兴(今属浙江)人。累举不第,归里苦读。至天宝(唐玄宗年号,公元742—756年)初始登进士,与王维、刘长卿友善,尝相唱和。官至太子右庶子,致仕归,时年八十馀,继母健在,给俸禄之半,以孝称。年九十六,以寿终。诗擅五言,善摹湖山景色。 原诗 寻西山隐者不遇 绝顶一茅茨, 直上三十里。 扣关无僮仆, 窥室惟案几。 若非巾柴车, 应是钓秋水。 差池不相见, 黾勉空仰止。 草色新雨中, 松声晚窗里。 及兹契幽绝,
自足荡心耳。 虽无宾主意, 颇得清净理。 兴尽方下山, 何必待之子。 注释:
差池:原为参差不齐,这里指此来彼往而错过。 黾勉:殷勤。 契:惬合。
之子:这个人,这里指隐者。 格律:五言古风。
这是一首描写隐逸高趣的诗。诗以“寻西山隐者不遇”为题,写专程到山中去访隐者,竟然不遇。如此,本应叫人失望,惆怅。然而,诗借写“不遇”,却把隐者性格和生活表现得清清楚楚,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自己的幽情雅趣和旷达的胸怀,比相遇更有收获,更为满足。
这首诗的重点没有写不遇的失望,而是抒发对隐居环境的迷恋,表现了有心去寻、无心相见的飘逸。诗的前八句,写隐者独居高处,远离尘嚣,寻访者不辞山高,等到叩关无人,才略生怅惘。于是猜想隐者乘车出游,临水垂钓,表现隐者的生活恬适雅趣。后八句宕开一层,写周围的草色松声使寻访者陶然,因而寻访不遇亦无所谓,使其悟出隐者生活
的情趣。因此,乘兴而来,尽兴而返,自得其乐,大有君子风度。
诗是从所要寻访的这位隐者的栖身之所写起的。开首两句写隐者独居于深山绝顶之上的“一茅茨”之中,离山下有“三十里”之遥。这两句似在叙事,但实际上意在写这位隐者的远离尘嚣之心,兼写寻访者的不惮艰劳、殷勤远访之意。“直上”二字,与首句“绝顶”相照应,点出了山势的陡峭高峻,也暗示出寻访者攀登之劳。三、四两句,写到门不遇,叩关无僮仆应承,窥室只见几案,杳无人踪。紧接着下两句是写寻访者停在户前的踟蹰想象之词:主人既然不在,到哪儿去了呢?若不是乘着柴车出游,必是临渊垂钓去了吧?乘柴车出游,到水边垂钓,正是一般隐逸之士闲适雅趣的生活。这里不是正面去写,而是借寻访者的推断写出,比直接对隐者的生活做铺排描写反尔更加灵活有致。“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远路相寻,差池不见,空负了一片景仰之情,失望之心不能没有。但诗写至此,却突然宕了开去,“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由访人而变成问景,由失望而变得满足,由景仰隐者,而变得自己来领略隐者的情趣和生活,谁也不能说作者这次跋涉是入宝山而空返。“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结句暗用了著名的晋王子猷雪夜访戴的故事。故事出于《世说新语·任诞篇》,记王子猷居山阴,逢雪夜,忽
忆起隐居在剡溪的好友戴安道,便立时登舟往访,经夜始至,及至门口又即便返回,人问其故,王子猷回答说:“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诗人采用了这一典故,来自抒旷怀。访友而意不在友,在于满足自己的佳趣雅兴。读诗至此,读者似乎遇到了一位绝不亚于隐者的高士。诗人访隐居友人,期遇而未遇;读者由诗人的未遇中,却不期遇而遇──遇到了一位胸怀旷达,习静喜幽,任性所之的高雅之士。而诗人在这首诗中所要表达的,也正是这一点。
56、皎皎银河渡鹊桥。 出处:唐 李洞 【赠庞炼师】。
含意:描写七夕景色之句,俗传天上有织女牛郎二星,七夕相会于银河。
作者简介:李洞,字才江,京兆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 原诗
赠庞炼师(女人) 李洞 家住涪江汉语娇, 一声歌戛玉楼箫。 睡融春日柔金缕,
妆发秋霞战翠翘。 两脸酒醺红杏妒, 半胸酥嫩白云饶。 若能携手随仙令, 皎皎银河渡鹊桥。 注释:
炼师:旧时以某些道士懂得“养生”﹑“炼丹”之法,尊称为“炼师”。起初多指修习上清法者,后泛称修炼丹法达到很高深境界的道士。本诗写的庞炼师就是一个女道士。 金缕:这里指柳条。
戛:象声词,歌戛指歌声悠长。
翠翘:古代妇人首饰的一种。状似翠鸟尾上的长羽。 饶:富足,这里是丰满的意思。
格律:仄起格式的七律。娇:通字,下平二萧,上声十七筱,这里是平声,戛:入声八黠。
这首诗是李洞写给一个女道士的。首联点名女道士的来历,颔联和颈联描写女道士庞炼师的绝顶美貌,尾联是企盼庞炼师能够还俗和自己长相厮守。 57、春到人间草木知。
出处:(宋)张轼 【立春偶成】
含意:描写初春景色之句,春天的到来,连草木也都知道。 作者简介:张栻 (1133~1180) ,字敬夫,又字乐斋,号
南轩,南宋汉州绵竹(今属四川)人。为南宋“中兴”贤相张浚之长子。以父荫补右承郎,先后知严州(今属浙江)、袁州(今属江西)、静江(今属广西)、江陵(今属湖北)诸州府,在朝曾充侍讲,后进直宝文阁。少时从胡五峰问程氏之学,五峰以孔门论仁亲切之旨告之,益自奋厉,以古圣贤自期,作《希颜录》以见其志。公元1167年(绍兴三十一年)于碧泉书院从胡宏受业,胡得之甚喜,为湖湘学派主要传人。 原诗 立春偶成 (宋)张轼 律回岁晚冰霜少, 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 东风吹水绿参差。 注释:
律回:即大地回春的意思。黄帝命伶伦断竹为筒(后人也用金属管),以定音和候十二月之气。阳六为律,即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阴六为吕,即大吕、夹钟、仲吕、林钟、南吕、应钟。农历十二月属吕,正月属律,立春往往在十二月与一月之交,所以曰“律回”。 岁晚:写这首诗时的立春是在年前,民间称作内春,所以
叫岁晚。
参差:高低不齐的样子。
格律:平起式七绝。觉:去声十九效,入声三觉,差:平声 上平四支、上平九佳、下平六麻,这里读cī音。 “草木”泛指一切能受到季节变化影响的事物,如动植物、水、山等等。“春到人间草木知”这句运还用了拟人的手法:开春草木最先发芽,故说它们首先知道春到人间的消息。“眼前生意满”是说处处生机勃勃。最后一句通过春风吹水这种具体物象来表现“生意”。
立春是一年之始。诗人紧紧把握住这一感受,真实地描绘了春到人间的动人情景。冰化雪消,草木滋生,开始透露出春的信息。于是,眼前顿时豁然开朗,到处呈现出一片生意盎然的景象;那碧波荡漾的春水,也充满着无穷无尽的活力。从“草木知”到“生意满”,诗人在作品中富有层次地再现了大自然的这一变化过程,洋溢着饱满的生活激情。 58、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出处:宋 叶绍翁 【游小园不值】
含意:描写春天杏花盛放的景象,由“一枝红杏”联想到“满园的春色”,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 后人往往套用红杏出墙来比喻妇人不守妇道。
作者简介:叶绍翁 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叶氏。生于1194
年,卒,不明。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葛天民互相酬唱。
叶绍翁是江湖派诗人,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如《游小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历来为人们所传诵。其他如《夜书所见》写儿童夜挑促织,景象鲜明,反衬出客中的孤寂;《嘉兴界》写江南水乡景色,颇饶风味;《田家三咏》写田家的生活片断,平易含蓄,词淡意远,耐人寻味。另外,周密《齐东野语》载其咏史诗《汉武帝》一首,颇尽讽刺揶揄之能事。叶绍翁诗集《靖逸小集》,有《南宋群贤小集》本。他别著《四朝闻见录》,杂叙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轶事,颇有史料价值,有《知不足斋丛书》本、《丛书集成》本。 原诗
游小园不值 (一作游园不值) 应嫌屐齿印苍苔, 十扣柴扉九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注释:
游园不值:想观赏园内的风景却没有人在。值,遇到;不值,没有遇见。
应怜:应该爱惜。应,应该;怜,可惜。
屐齿:屐,本作木头做的鞋子,这里泛指鞋,屐齿,过去做鞋,多用麻绳纳底,故有许多隆起如齿一般。 小扣:轻轻地敲门。
柴扉:用木柴、树枝编成的门。
格律:平起式七言绝句。上平十灰韵。出:古仄入声。 《游小园不值》这首七言绝句又有题《游园不值》,它描写了作者游园不成,反而看见红杏出墙的动人情景。不但表现了春天有着不能压抑的生机,而且流露出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描写出田园风光的幽静安逸、舒适惬意。这首诗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切美好、充满生命的新鲜事物,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发展,任何外力都无法阻挡。
头两句“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交代作者访友不遇,园门紧闭,无法观赏园内的春花。但写得很幽默风趣,说大概是园主人爱惜园内的青苔,怕我的屐齿在上面留下践踏的痕迹,所以“柴扉”久扣不开。将主人不在家,故意说成主人有意拒客,这是为了给下面的诗句作铺垫。由于有了“应怜屐齿印苍苔”的设想,才引出后两句更新奇的想象:虽然主人自私地紧闭园门,好像要把春色关在园内独赏,但“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后两句诗形象鲜明,构思奇特,“春色”和“红杏”都被拟人化,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引起读者许多联想,受到哲理的启示:“春色”是关锁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
告春天的来临。同样,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也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它必能冲破任何束缚,蓬勃发展。
因游赏受阻而扫兴又得兴,这应该看作是一种精神奇遇。此诗就是记录这种精神奇遇的,它是一首无法成游、却胜于成游的别具一格的记游诗。“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两句成了传颂千古的名句。
59、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出处:宋 苏轼 【惠崇春江晚景】 含意:描写春天的景句。
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原诗
惠崇《春江晚景》
宋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lóu)蒿(hāo)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注释:
惠崇:北宋早期僧人,苏轼的朋友。能诗善画,尤其喜画鹅、雁等禽鸟与河湖等水景,《春江晓景》是他的名作。 晓:一作“晚”。
蒌蒿:一种野草,多生在河滩,春天开白色小花,茎可以吃。
芦芽:芦苇嫩芽。
河豚:一种味道鲜美但有毒的鱼,加工处理后可食用。看来自古中国人就有食河豚的习惯。 格律:仄起式七律。鸭字古仄入声。
竹林外,桃花刚刚绽放了两三枝;江水渐暖,鸭最先感受春天的气息,蒌蒿已满地,而芦苇刚长出嫩尖,这正是河豚要沿潮水而上产卵之时。
这是一首著名的题画诗。作者因为懂画、会画,所以他能紧紧抓住惠崇这幅《春江晚景》的画题画意,仅用桃花初放、江暖鸭嬉、芦芽短嫩等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早春江景的优美画境。尤其令人叫绝的是“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一句,他
把画家没法画出来的水温冷暖,描绘得如此富有情趣、美妙传神!此外,他的高妙还表现在幽默的想象上,他能看到画外,以画上并没有的“河豚欲上”,来点染初春的气息,深化画中的意境。如果说惠崇的画是“画中有诗”的话,那么这首诗便是“诗中有画”了。难怪它能作为一首人人喜爱的名诗而传诵至今。
惠崇的《春江晓景图》没有流传下来,不过从苏轼的诗中,我们已经知道了他的大概。
60、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出处:宋 苏轼 《湖上初雨》。
含意:西子即西施,诗人把西湖比作西施乃赞美西湖之娇娆似国色天香。 原诗 湖上初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注释
潋滟, 亦作“ 潋灎 ”,读liàn yàn,水波荡漾。 空蒙:指缥缈、迷茫的境界。
相宜:般配。
格律:平起式七绝。“欲把西湖比西子”七言格律诗的特殊格式仄仄平平仄平仄。
一天,苏轼和朋友在西湖边上饮酒。开始天气晴朗朗的,不大工夫竟阴了天,下起雨来。这样,饮酒未尽,诗人便饱览了西湖上晴和雨两种截然不同的风光。湖泊上水光艷麗,在晴朗的天氣,自然特別好看,而山色朦朧不清的景象在下雨的時候,也顯得非常奇妙。于是诗人赞叹说:晴天的西湖,水上波光荡漾,闪烁耀眼,正好展示着那美丽的风貌;雨天的西湖,山中云雾朦胧,缥缥渺渺,又显出别一番奇妙景致。诗人由衷地在想,最好把西湖比作西子,空蒙山色是她淡雅的妆饰,潋滟水光是她浓艳的粉脂,不管她怎样打扮,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天生丽质和迷人的神韵,沒有不合適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