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包政论形成营销战略的领域

2021-08-05 来源:客趣旅游网
包政论形成营销战略的领域

西方人把“战略”理解为“选择正确的事情”,把“战术”理解为“把事情做正确”。中国人擅长趋利避害,喜欢事半功倍,自古就有发达的战略思维,这一类的词汇不胜枚举,诸如,计策、谋略、韬略、方略、

权谋、权术、策略,等等。我们不妨来个“东西合璧”,把“战略”解释为一种“选择正确事情去做”的智慧或艺术。营销作为一种创造价值的职能,应该和战略大智慧相联系,而不仅仅只是作为一种小技巧。

1、营销战略的思维

不知何故,我们在营销上缺乏战略思维,以为营销就是4P,就是在“既定的事情上”进行策划。这种认识,与实践相去甚远。殊不知,营销的本质特征是“战略”,是“选择正确的事情去做”,有效地创造顾客。因此,要想理解“营销战略”,还需从教科书的概念逻辑中跳出来,去看看当年丰田汽车销售公司的董事长神谷正太郎,是如何思考并从事营销实践的。营销绝非灵机一动的事情,也绝非简单应用心理学的成果、搞搞策划可以奏效的。营销需要战略上的筹划,外加艰苦卓越的努力。

有一个实例:当年丰田汽车濒临破产,被迫接受银团的建议,正式成立销售公司,由其极力主张者神谷施展才干,主导市场营销活动,引导整个公司发展。销售公司成立之后,神谷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明确“产销关系”,即“顾客第一、销售第二、生产第三”。换言之,销售不再是生产的推销者,而是市场的采购者、顾客的创造者;产销关系必须倒转过来,生产必须响应销售的要求。这是关键的一步,即明确“市场决定销售、销售决定生产”,使丰田的战略营销思维,得以形成并发挥作用。摆脱生产系统约束的神谷正太郎,其后又依据美国汽车业“厂商一体化”的基本经验,形成了最初的“营销战略思维”,这就是依托销售公司以及银行的支持,整合外部经销商,结成“工商策略联盟”或“专卖体系”。同时,帮助各“指定经销商”组建“门店网络”,使之转变为“网络经销商”。

一般而言,任何大规模经营的公司,都必须在“工商直接结合”的基础上,通过各地经销商网络,才能广泛联系目标顾客群,才能进一步组织“客户顾问”、依托经销门店,展开营销活动,培育忠诚的顾客。培育“忠诚顾客”或留住“回头客”,是营销职能的核心内容。真正的营销是从卖出每一辆汽车开始的。而随着经销商能力的提高,各个区域的市场占有率自然会提高;区域市场销量的增加,以及价格体系的维护,经销商的利益自然会增长,至少可以使之资本报酬率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上。进而,产生利益上的“示范效应”,吸引更多的经销商加盟丰田体系。使丰田公司更有力量,向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发展,不断蚕食竞争对手,

逐渐成长为一个世界级大企业。

作为战略伙伴,丰田对指定经销商的选择非常严格,如同求偶;并努力帮助每一个经销商提高分销能力和管理能力,共享丰田汽车品牌,共同开拓区域市场。并且,尽可能根据经销商的实际销售能力,以及下属经销门店的数量和质量,控制每个销售区域的放货总量。以维持市场的价格体系,减免串货乱价,维持经销商的利益基础。而不是简单地给经销商“压指标”,更不是杀鸡取卵,放货冲量,压垮经销商。这不同于中国本土企业的通常做法。

2、营销战略的基础

古人说,黄河之源不能滥觞。西人讲,罗马不是一天盖起来的。要想成就大事,必先抓住根本、站稳脚跟。神谷非常清楚,要想与大大小小经销商,结成稳固的 “策略联盟”,关键是要开拓需求,确保经销商的盈利水平或资本收益率。营销的本质是创造顾客,“需求是创造出来的,是可以不断加以开辟的”。企业没有别的选择,必须在更大的时空范围内,寻找潜在的机会,集聚更多的顾客,建立广泛而持久的顾客基础。

按照战略的思维逻辑,开始着手培育目标顾客群。营销和销售的本质区别,如同“种庄稼”和“打粮食”。借用华为老板任正非的话说,只有多种庄稼,才能多打粮食,这就需要营销。

有意思的是,一些没脑子的人,常取笑“营销”为不务正业、乱投资。其实“销售和生产一样,也需要先投资;投资在先,收获在后。”不考虑五年、十年以后的情景,一味掠夺现实的需求,企业很快就会走上绝路。为了持续发展,必须牺牲一些眼前利益,加大长期投入,开拓潜在需求,奠定市场基础”。

开发市场需求只是基础,要为“加快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以及扩展产品系列”创造条件,同时,为经销商“发育下家门店网络、以及维持单店销售利润率”创造条件。从而,使两个条件相互作用,形成良性的互动机制,不断强化经销网络及策略联盟,引导企业迅速崛起。

可以说,一个企业最初都是始于集聚和培育顾客,始于市场需求的开发。由此而论,战略营销的着眼点或基础,就是目标顾客群的开发;市场或顾客基础一旦建立,全盘皆活。然而,要想开辟市场需求,必须谋定后动,必须下得了苦功、耐得住寂寞。本土企业大都急于求成,缺乏长远眼光或战略头脑,往往采取简单而粗暴的策略手段,或扩大销售区域、增加销售通路,或降价促销。结果在供求水平很低的情况下,发一轮又一轮的恶性竞争;导致全盘皆输,既弱化了自己的市场基础,又动摇了整个产业的根基。

3、营销战略的演绎

在战略层面上设定的营销策略,只要迈开第一步,就不能随意改变,不能推倒重来或另起炉灶。无论竞争形势发生何种变化,营销战略只能沿着内在的逻辑演绎,形成所谓的“策略流”。可以肯定,这种战略上的稳定性或连续性,包含着内在的定势和外在的风险,左右着企业进一步的选择,甚至左右着一个企业的命脉,或彻底成功,或彻底失败;没有中间“不死不活”的道路可循。

好在战略是与“智慧”相联系的,充满智慧的营销战略,意味着更大的发展前景,失败的概率应该更小些。而构想的营销战略,要切实展开、落地、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企业的成长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障碍要努力翻阅,保持营销战略上的延续性和有效性。还不能离了营销战略的引导,表层上的营销举措,如同吗啡或强心剂,无济于事。无法有效规避风

险或不确定性,保持盈利性增长的势头。衰败终成定数,或等死、或找死。

要在营销的不经意中,深化与顾客的联系,控制了各自的顾客及其档案信息,可谓“市场扎根”。进而,企业设置一道道屏障,阻挡着“潜在竞争者”的进入,维护着市场的秩序和利基;这样客观上也帮助企业掌握自己的命运,减免未来不确定性的威胁。这一点,值得中国企业界的“创业者”们深思。

“寻找一个深港,放下一条大船”,这只是产品的成功,不是企业的成功。中国人往往把“买卖人”当作“企业家”;把“有钱人”看作“大学者”。缺少了营销战略思维,就只是一个产品营销的高手。只会就事论事,围绕着产品找机会,致使整个企业始终处在创业或不断创业的状态,所谓“创业终老者”。

企业运营,要懂得战略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懂得把营销战略转化为具体的业务形态或经营模式,不断超越竞争对手,牢牢控制市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