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学校三年主动发展规划

2022-01-04 来源:客趣旅游网
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学校三年主动发展规划》总结性评估自评报告

(2007年5月)

自评报告目录:

一、规划实施基本情况及基本评价 二、规划主要任务实施和完成情况 三、规划实施主要体会和存在问题 四、今后三年主动发展的有关说明

一、规划实施基本情况及基本评价

2004年初,《学校三年主动发展规划》经教代会讨论通过,并由市教育局及有关专家论证和同意后正式实施。2005年学校进行了年度和中期评估。同年底,学校开始制定《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和专项规划,根据当时学校升格高职校的具体情况,对2006年的工作作了适当调整,也为从2007年开始的新一轮三年发展规划作了较充分的准备。2007年2月,学校开始进行三年主动发展实施情况的总结性自我评估,校四届九次教代会审议并通过了《学校三年主动发展规划实施情况自评报告》。学校总结性评估,重点是学校的发展目标推进过程、规划达成度和今后的发展潜能,总结成功经验,找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和对策,不断提升学校主动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促进学校的主动和谐发展。

根据总结自评,学校的基本评价是:

(一)学校对三年发展背景分析和形势把握是正确的。地区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决定了经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层次性,也影响着学校多元化发展的构想和学校办学体制模式的改革。从我市建设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和区域中心城市,推进现代服务业的角度看,职业教育资源又面临着新一轮整合,这对我校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根据我国就业矛盾突出和应用技能型人才严重供应不足等现状,学校强调技能和就业为学校的主要价值取向,提出要培养学生就业有优势、创业有本领、升学有希望、终身学习有基础。面对发展优势,学校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要开拓创新图发展,求真务实不浮躁,埋头苦干不张扬。

(二)学校的发展理念和办学思路明确而坚定。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在办学过程中,学校确立了永远“领先一步”的发展思路,树立了“为学生创造价值,为教师创造机会,为社会创造效益”的办学理念,形成了“要求严、学风好、基础实、技能强”的办学特点,构建了让学生充分选择分流的“立交桥”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设置了人性化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创

立了“责任、奉献、理性、进取和影响力”的教师精神,倡导了“因为我的存在而让学生感到幸运”的师德风尚,培育了“自主学习、自主创新、自主创业”的学生“新三自”能力,建立了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民主化管理的体制和机制,营造了学府文化和企业文化相交融的学校环境等。

(三)学校规划实施工作的措施扎实有力。学校实行在“三年主动发展规划”引领下的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行政部门、专业系部和广大教职员工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教代会、民主党派、群团组织的作用,通过民主管理,调动广大师生积极性,根据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情况进行分配制度改革,并逐步完善管理和激励机制。学校于每年初,根据规划制定了年度工作目标及实施计划,并将目标任务具体分解到部门及相关责任人,制定年度计划之前,各责任部门的年度自评同时进行,在广泛调研、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部门和学校的自我评估报告。每年的暑期,在学校行政管理工作研讨会上,还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阶段小结和研讨,并提出相关要求。根据学校升格后发生的具体情况,学校对原规划的办学目标和办学要求作了及时的调整。

(四)学校的办学特色得到进一步彰显。三年中,学校进一步构建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立交桥”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人本观念,增强服务意识,让每一位学生享受良好教育,给学生充分选择课程的权利,帮助学生寻找最适合的教育;给学生多种出路的分流机会,引导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准确定位。学校办学与各类教育沟通,既为社会培养输送高素质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又为高一级院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培养输送合格新生。

(五)学校三年发展成效显着,基本实现三年发展的预期目标。经过三年的共同努力,学校办学规模和综合实力在全国、全省同类学校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到2006年,在校全日制学生达4689人,各类业余培训年均达8200余人次,三年制中职、综合高中提升新水平,五年制高职实现新拓展,机电、信息、财经三大专业门类在办学中日趋成熟,学校被国家教育部等六部委确定为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省市级以上的示范专业达6个,“五考”“团结、廉洁、开拓”好班子和优秀班子称号等。2005年底,经省高等院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实地评审,并经省教育厅批准,学校升格为高职校,再次实现历史性跨越。在此基础上,学校调整对老校区改造计划,抓紧规划并实施“东进扩展计划”,在戚墅堰东方开发区建设新校区。

二、规划主要任务实施和完成情况

(一)关于学校集团化办学和发展

学校坚持“自主办学、自主发展、自我完善”的办学道路,通过校内外资源整合,对外合作联合,扩大办学规模,拓展办学功能,提高办学水平,发挥办学示范作用。学校在中职、

高职、综合高中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建立了民办非企业机构新力培训学校并改制成功,国达出国中介机构经重组有新的进展,正在筹建数控加工、会计记账服务、就业服务中介等实体公司,建立“前店后厂”式的实训基地;开通刘国钧网校建成学校网络课程和远程教育的雏形,牵头筹建沿江数控教育培训集团及大市范围的数控教育培训集团,协助建立总院机电类专业协作委员会;扩大了在陕西和苏北的“三农”服务范围,与陕西铜川耀州、安康紫阳和苏北丰县、高邮等地职业学校的联合办学;校企合作进展良好,信息专业系加强了与ATA和印度NIIT项目的有效合作,机电专业系将强胜公司的生产流水线引进实训工场并将分校办到苏州相城开发区的企业,财经专业系加强与上海物资学校物流专业和常州永诚联合会计事务所以及工商银行常州分行的合作,进行联手培养学生,动画艺术系与泰山动画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培训中心开展社会培训等;各系部在校外各自建立10个以上的教学、实习和产教产学研基地,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向社区和其他职业学校包括初中校开放。

学校招生规模稳中有升,在大市范围的招生三年分别是1222人、1223人和1335人。在苏北招生227人,陕西招生139人。生源质量明显提高。

(二)关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突出重点,适度超前”的原则,抓好一批具有基础性、前瞻性、关键性的建设项目。 1.根据建设高水平示范性高职校的目标要求,在戚墅堰东方开发区一期征地近350亩的有关手续完成后,抓紧完成新校区规划建设。新校区规划建筑面积180000平方米,其中一期建筑面积120000平方米

2.加强高职校基础能力建设,根据高职校建设要求,落实各项专项规划,特别在师生比,研究生、副教授比例,生均占地、用房、图书、仪器设备、产学研等方面已有突破性进展。

3.数控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已完成,并接受省级专家组评估受到好评。中央奖励专项支持款、省市配套资金计520万元所购置的数控类设备已全部到位,华夏实训工场改造完毕并投入使用。市长基金100万元支持的动画专业设备款也已到位。第二实训大楼也得到进一步调整、充实与完善。到2006年,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2437万元,生均设备值6100元。

4.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开发了一批共用和专用的高质量、上规模、动态更新的资料信息库,逐步形成了网络背景下的教学环境、远程教学的条件及与之配套的行政管理网络系统。图书馆藏书近12万册,电子图书折合用书8万余册,合计20万余册,生均图书47册。

5.根据绿化、净化、美化、教育化、整体化的要求,有步骤地改造校园环境,增加校

园特色景点,完善校园教育功能,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学校先后完成主雕“激越的乐章”、雕塑“春风女孩”、雕塑书—“攀”、图书馆阳光花苑、文化书墙、图书广场、“千年回合”园、“璧如园”、“灵璧石雕”、中韩友谊树、“共青林”等十件校园文化艺术小品。并种植和维护纪念性树木16种(片)。

(三)关于专业结构和课程改革

学校开展“专业建设年”专项活动,强势推进专业现代化建设。根据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需求,重点发展汽车工程、动漫设计与制作、现代物流(与财经专业相关的专业)等。学校组织专人,积极调研,多次召开推进会。新开设专业强调必须具有产业和行业背景。对原有专业扩大其专业内涵。学校确定了培育五年制品牌专业的规划,创省级五年制示范专业2个:机电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重点专业2个:数控技术、会计;特色专业4个:动漫设计与制作、汽车工程、国际贸易和商务外语等。另外,积极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模具制造、应用化工技术、金融管理和实务、装潢设计与工艺等专业。

课程改革作为学校实现培养目标、凸现职教特色、增强发展后劲的一项重要举措,已在学校以点带面有序展开。机电类课改,作为常州的试点,已通过阶段性的评估验收,体现了任务型、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课改特色,制定了教学指导方案和相应课程标准,提高了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计算机类引进了ATA课程和NIIT课程,以双证融通、嵌入式项目课程为主要特征,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的认可度;财经类课程和相关文化课程改革也都在不断深化中。学校的远程教育和网络课程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逐步推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继续完善以“必修课、限选课和任选课为主体”的课程体系,扩大学生对课程的选择范围,完成《任选课指南》的编写,可供选择课目174门次,重点培育社会实践及就业指导等方面的品牌课程。根据学分制实施的要求,改革和完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坚持用学分和学分绩点双重评价指标构建学习评价体系,用ABC三个层次对学生分层教学、分层考核、分层评价,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并为学生灵活提供专业分流的机会,为学生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创造条件。

加强了教学研究和课题研究,完善教科研、产学研、课程开发计入教师工作量的制度,提高了教研组尤其是备课组的教科研水平,校级公开课、党员研究课、青师汇报课的影响很大,参与国家级、省市级和校级各类课题研究的人数越来越多,近三年学校承担或主持了3个省级课题、3个国家级子课题、4个市级课题和15个校级课题以及市职业教育2个专业的课程改革研究工作,尤其是国家级“情境—达标”式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课题在全国课题总结交流会上获得赞誉,并获课题一等奖,三年来,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教育教学论文76篇,其中在国家级刊物发表10篇,获市三等奖以上论文219篇;教师主编、参编正式出版的教材或专业用书26本、校本教材13本,学校编辑出版了学报,改版《校园通讯》为《刘国钧

高职》。

(四)关于学生综合素质

1.以“自主学习、自主创新、自主创业”为内涵的新三自教育成为德育管理的重要理念并发挥育人功能;学习型班集体建设、文明校园的创建工作卓有成效,校园文化和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学生的道德素质、人文精神、职业能力、创新精神得到进一步增强,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学生参加体育、艺术、技能等各类各级别竞赛成绩喜人,反映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和综合素质。

2.学校德育管理理念及德育目标的设置紧紧围绕高职校的特点和要求,德育管理的模式、机制突出了系部为主体及学生的自主管理功能,抓好了学生社团的组织及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原有9个学生社团的基础上,发展成立学生新社团26个,有539位同学积极参与,并为2007年成立学校学生社团联合会作好积极准备。2005、2006年学校被评为常州市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并且有多个班级及学生被评为市级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和个人。

3.围绕学生优质就业和创业开展系列活动,如评选首届就业创业明星、举行金秋校企合作联谊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制定并推行实习辅导员制度、强化实习管理十条措施、优秀实习生先进实习辅导员评选办法、聘用兼职实习辅导员、毕业设计管理制度等。学生就业率98%以上,对口就业率85%以上,优质就业率65%以上。

4.学生各类考试水平继续提高。综合高中参加全国高考创历史最好成绩,2305班孙龙同学以612分的优异成绩闯入重点大学“第一军团”

5.面向学生,进行宽口径专业培养,加强优才培养工程,各专业选择5%—10%学生列入“优才”培养计划。2006年确定了26个班次的142人进行专业培训。

6.加大技能教学改革力度,实现专业理论与技能教学课一体化,突出实践教学环节,积极创新技能竞赛导向机制,努力营造“有赛必参,有奖必得”的良好氛围。三年来。技能竞赛取得大面积丰收。以2006年为例,2230班张伟东同学夺得第二届全国数控技能奥林匹克大赛数控车学生组第一名,为省市和学校争得较大荣誉。另外,取得技能竞赛奖项和名次的选手达84人次,其中,市级竞赛一等奖11个、二等奖17个、三等奖16个,省级竞赛一等奖8个、二等奖19个、三等奖5个,国家级竞赛一等奖或金奖4个。

7.体育艺术成绩斐然。学校综合高中体育课改方案被评为江苏省四星级以上高中体育课改方案特等奖;校田径队荣获江苏省中学生田径运动会苏南片男子团体第一名、常州市星级高中田径比赛男子团体第一名;我校已加入江苏省苏南片及常州市大学生体协。在常州市第二届民乐大赛、常州市第四届高中生三独比赛中我校学生荣获二个一等奖、四个二等奖、

一个三等奖。

(五)关于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推进的“4020师资队伍建设工程”王猛老师获得“常州市机电职业教育王猛名教师工作室”资格。文化学科和专业学科的“大循环”结构的师资配置已基本完成。学校升格高职校后,师资结构进行了较大的调整。教师职称评聘逐步转入高职校系列,产生了首批副教授,研究生比例和双师型教师比例逐步提高。公开选拔专业负责人推动了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建设,为骨干教师培养创造了专业成长的条件。

学校加大师资培训的投入,2006年度师资培训费为2206元。从2003年建立的教师“后备人才库”经多次调整充实,已储备教师人数的三分之二作为重点培养对象。按“三年内专任教师普遍轮训一次”的要求,截止2006年底,培训人数已基本完成。继续实行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引领下的个别化培养。以进校五年新教师为对象的“新生代教师培养计划”和与之配套的督导评估机构全面启动。学校联系并鼓励教师个人在校内外自主选拜指导教师,并吸引外校专家包括行业专家帮带本校教师。2006年度,有18名师生分赴德国、英国、新加坡、韩国等国进行研修。

(六)关于管理和规章制度建设

学校加快实施专业系部的“部门管理责任制”,通过完善两级聘任制,将管理重心下移,并逐步扩大部门的职责和权利。在全员聘任制的基础上,推行竞争上岗、低职高聘、流动调整等制度,实行“聘用制、代理制、雇员制”的不同身份管理。行政人员加强了“绩效制度”管理。充分发挥教代会、民主党派、工会、团委和学生会作用,认真处理代表的各项提案。不定时举行各层面的“沙龙式”的座谈会。

为适应高职校建设和办学体制改革的需要,根据市编委的文件精神,逐步增设了新的系部和基础部,调整和充实了学校有关行政部门。学校对主要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整理,并就制定和修订规章制度进行全面部署。制度改革的重点主要凸现高职校的基础能力建设和体现教职员工本身价值上。新规章制度的出台,将对高职校制度文化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

(七)关于办学效益

三、规划实施主要体会和存在问题

(一)主要体会:

1.从审时度势的角度,注重把握学校自身发展的形势和机遇

在三年发展规划中,我们用较大篇幅进行发展背景分析,力求把握形势和机遇,以确定学校发展定位、发展方向和发展策略。学校要求各部门、各系部组织教职员广泛社会调研,认清形势,统一认识,协调行动。2005年学校升格高职校后,学校及时引导教职员对学校发

展转折及定位的认识,增强对五年一贯制和高职专业的认识,增强对学校自身能力的认识,从而增强忧患意识和发展意识。

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注重形成自身的学校文化和办学思想

学校发展规划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作为学校,既要完成三年规划中确定的具体工作任务,又要完成三年内所不能全部完成的工作任务。我们认为,这就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道理。在三年发展规划中,我们较多地渗透多年来逐步形成的学校文化和办学思想,其目的是保持学校的鲜明特色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每次自评和年终总结时,学校都积极引用鲜活的人和事诠释学校文化和办学思想,并逐步内化为全体教职员工共同遵守的自觉行为。

3.从量化质化的角度,注重目标管理的实绩实效

制定总体目标和年度目标以及各部门行动计划时,注意量化和质化,并按部门分解目标工作责任和任务。学校和部门行动计划主要涉及的要素为:具体项目任务(含量化标准),可行性(含成本核算和经费支出),确定完成时限,负责人和分管人,检查方式,评估方式等。

根据三年主动发展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学校从2004年开始,按年度制定了工作目标及实施计划,并将目标任务按六个项目20个子目标具体分解到部门及相关责任人。在年度和终结性自我评估时,我们较多的引用了量化的数字和质化的描述性语言,并将具体结果作为考评干部和教职员工的主要依据。

4.从教育和市场规律结合的角度,注重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发展

创一流学校是个相对概念,各类学校都能办成一流。我校面临的状况不宜一味地拼规模,而是立足拼效益和水平,拼结构优化,规模、结构、效益、质量之间协调发展,这是我们制定发展战略目标时必须坚持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

教育与经济关系日益密切。学校既要遵循教育规律,又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特别要研究教育与经济如何结合并寻找其中的结合点。许多现实表明,学校在发展过程中的实力比较和学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这就要求学校必须由单纯的行政管理型转为经营管理型。在实践中就要用市场的观点审视教育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问题,用市场分析的方法解释教育问题,把经济智慧、价值规律与教育规律有机加以结合。

5.从区分主要和次要矛盾的角度,将学校规划重心放在学校所需的优先发展项目上。学校工作千头万绪,不可能一下子完成所有的事情,如只是忙于繁杂事务,找不到方向,使学校工作老是处于应付和低水平重复的状态。这显然会降低学校管理的效率。在实施过程中,经常检讨学校当前状况。主要目的是了解学校的优势和劣势,确定学校的优先发展项目,明确学校的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方向。围绕上述思路,学校在规划中重点突出了五项优先发展的项目。

6.从学校共同体成员组合构成的角度,在规划实施中注重发挥协同作用。按学校共同体的概念,它包括校长、教师、行政人员、学生家长、专业指导委员会和教育行政部门等。原先存在的现象是,有人认为规划仅是为了校长任期目标制服务的,是“校长个人的规划”,各方的认同程度差别较大。当初搞规划时有点操之过急,少数人忙起草,好多人参与不够。实际上,学校发展规划在本质上是一个协同的过程,它把学校共同体的各种力量聚集在一起,共同勾勒学校发展的蓝图。这一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长、中层管理人员和教职工的协同作用。除之以外,还包括校外其他人员。为此,重点强化规划实施过程中的责任意识和主观能动作用,进一步完善学校两级聘任制,将规划实施成效、实绩与员工奖惩挂钩。同时形成和谐发展的氛围,争取上级部门及社会各界的支持,通过校内外各种媒体,宣传学校规划主要精神,以促进学校的进一步建设和发展。

(二)主要问题和困难:

1.学校的发展现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高职教育办学尚未形成优势,专业结构、课程结构调整缓慢。

2.学校的办学体制、管理体制需要改革和完善,适应市场需要和内部管理需要的机制还不够灵活,对高职校的管理还缺少研究和经验,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还不够协调。

3.师资队伍特别是骨干教师队伍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师资结构不够合理,名教师、研究生师资、副教授师资、从事教学和课程研究人员和产学研的双师型人才还严重缺乏,人才引进和培养的力度还不到位。

4.教学质量特别是技能教学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就业优势和创业精神不够突出。

5.教育观念特别是新课程观念还有待进一步更新,适应分流需要的专业课程体系不完善,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发挥不够。

6.规划实施过程中,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积极积极参与的力度不够大,规划实施的检查还不够规范,反馈不够及时。

7.教工福利待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虽然总收入有了新的增长,但增收的结构和分配的制度还不尽合理,等等

四、今后三年主动发展的有关说明

《学校十一五期间发展规划》已在2006年初经教代会讨论原则通过,鉴于升格高职校后发生的变化,学校在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的指导下,于2006年的下半年对规划又作了部分调整修改,并于当年底在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刊出。因此,学校《2007--2010年三年主动发展规划》基本上依据了《学校十一五期间发展规划》。下面将规

划的主要内容说明如下:

(一)学校发展的总体思路,突出抓住升格高职校的有利契机,稳步推进五年制高职教育,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层次,提升学校综合竞争力,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和培训基地。

(二)学校发展的预期目标和定位:学校办学规模和综合实力在全国、全省同类学校中位居前列,全面完成新校区建设。到2010年,在校全日制学生达到5500人左右,各类业余培训年均达10000人次,省级以上五年制示范专业2个以上,教育教学水平特别是专业建设水平继续提高,学生就业率达98%以上,其中优质就业率达60%以上,教师高、中级职称比例稳定在75%以上,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含市级双师型骨干教师)比例达40%左右,研究生师资比例达20%以上,副教授师资比例达25%以上,高水平形成信息化、数字化教育教学环境,使学校成为以五年制高职教育为主体,以品牌专业为特色,多专业、多层次的新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三)按照建设高水平示范性高职校的目标要求,抓紧规划并实施“东进扩展计划”,2008年建成新校区,实施校区的整体搬迁。具体要求是:

1.切实加强高职校基础能力建设,在广大教职员工中进行“为高职校的生存和发展而努力”的大讨论,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强有力措施,改善师资结构,在研究生、副教授、双师型师资比例、图书资料、仪器设备、产学研、校企合作等方面要有较快较好的进展。

2.适度扩大办学规模,招生逐步向苏北地区及全省范围扩展,五年制高职招生规模每年增加150人左右,逐步扩大至每年招生1000人左右。目前,学校已开设五年制专业7个,到2010年将达到12个。新校区建成后在校生人数由现在的4500人逐步扩大到5500人,每年的社会培训由现在的6000人次扩大到10000人次。

3.稳步推进体制改革,形成多元化办学格局。积极引入社会多元投入机制,通过校内外资源整合,吸纳国外、境外和社会民间资金,争取政府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加强校企合作、中外、境外合作,进一步扩展办学功能,提高办学水平。创设学校发展的外部环境,建立校董事会,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校务委员会、校学术委员会、家长委员会等组织的作用。

4.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校园数字化、信息化。创造条件,实行全校管理“一卡通”。加快建成较高水平的数字化图书馆,完善设施和功能,满足广大师生和各类专业的需求,图书馆藏书量到2010年达35万册,其中印刷图书20万册左右,生均图书达70册左右。

5.继续推进专业现代化建设,加强重点专业、示范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完善机电类、信息类、财经类实验实训场地,重点围绕示范专业、拟申报示范专业和新开设专业需求更新

和添置设备设施。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国家教育部等六部委确定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并争取汽车工程、计算机及应用等基地建设项目。新校区按“理实一体化”的要求建设教学设施。到2010年,教学设备投入1100万元(不含引进项目),生均教学设备值稳定在6000元左右。

6.继续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后勤服务社会化后要增强竞争机制和监督管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师生的满意度。学校继续在后勤设施上加大投入。在新校区建立社会化性质的服务中心。

(四)要加大各专业课程改革力度。课程结构与内容要与培养目标、质量标准分解相衔接并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技能证书考试要求接轨。主要专业课程尽可能要以项目型、任务型课程要求进行整合,整合课程的目标明确具体,内容的深度广度适当,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课程之间边界与接口清楚,每年对部分专业课进行相关内容更新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联系。

参照精品课程要求,有计划培育校本品牌课程。品牌课程建设是一系统工程,涉及师资、课程结构和内容、条件装备和质量水平等,课程开发涉及专业教师、课程专家、生产一线技术专家三方面人员组成。按照教学质量检查与评估的要求,重点专业的主干课程优秀率达到75%,一般专业达到50%以上,所有专业均达到合格标准。建立和健全专业建设与管理的规章制度,按照省厅对五年制高职教育专业建设的要求和学院重点专业建设标准,制订本校专业建设的计划,分解目标任务,同时定期对专业建设的进展和质量进行检查、评估。

(五)要在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方面下功夫,重点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任务分解到在校的每一年。第一、二年,以选修课为主;第三年以社团组织为主;第四年以组织社会调研为主;第五年以组织实习和在实践中搞毕业设计为主。

充分认识就业率和优质就业率的重要性,牢固树立为学生和用人单位服务的意识,按要求不折不扣完成学生就业的推荐工作,严格按培养规格检验学生的就业质量,真正让学校、家庭和社会满意。要树立毕业生就业创业典型,每两年评选一次校级就业、创业明星,并大张旗鼓宣传优秀毕业生的先进事迹。充分发挥学生创业基金的作用。逐步把毕业生就业创业情况与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绩效挂钩。

(六)培养和引进并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调整和改善师资结构。文化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比例逐步调整到3:7;专业“双师型”教师由目前的70%上升到80%;聘请高水平兼职教师(主要指专业实践教师)在三年内分别达10%、15%和20%;研究生师资2007年达8%、2010 年达20%;保证高级职称教师在教育教学一线的比例;副教授在三年内要占高级职称人数的60%以上,占专任教师比例2007

年达7%,2010年达25%,并抓紧培养教授级后备人才;引进师资时具有工作经历的优秀人才要占30%左右。到2010年,教职员工数达350人,专任教师270人左右。师生比稳定在1:20左右。

2.抓紧构筑学校在职教界的人才高地。加快中青年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加快专业系部主任和分支专业负责人的培养。到2010年,学校有60名以上市级专业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含双师型)、教学能手、教坛新秀,60名以上市级优秀班主任,120名以上校级专业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含双师型,不含优秀班主任)。到2010年,高级职称人数达35%,中级职称人数达40%。并培养出校内外有影响的10名德育专家、10名心理健康教育专家、10名课程研究与开发专家、10名产学研开发专家,还要建立10个校级名师工作室(专业教师占50%)。

3.建立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新机制和优胜劣汰、动态流动的竞争激励机制。充实和完善校级“人才后备库”,完善科学、规范的师资培训体系,每年投入师资培训人均不低于2000元,三年内稳定在人均3000元。三年内专任教师普遍轮训一次。学校鼓励在职攻读研究生博士生学历学位。加快培养五年内的“新生代”骨干教师,实行专家骨干引领下的个别化培养。创造条件,选送优秀教师赴国外、境外培训,专业教师每年要有一个月的时间进行见习和实践性培训,并列入规定进行专项考核。学校其他人员要利用学访时间深入企业行业学习考察。

4.积极发展学校福利事业,为教职工“致富”创造条件,逐步提高福利待遇,教职工的年均总收入要保持一定的增幅;增进身心健康,保持学校的“政通人和,积极进取,协调和谐”的人际环境。

(七)积极开展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

1.要巩固和发展原有的与国外境外的合作与交流。如与香港华夏基金会和刘国钧教育基金会加强联系,争取进一步支持;与韩国顺天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交流领域要拓展到专业建设和培训项目的合作上;与印度NIIT的合作要深入到课程改革的领域等。

2.根据学校建设特别是围绕示范专业、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寻求国际合作交流。重点推出数控技术、汽车工程、信息网络、动漫艺术等专业,并联系与意大利、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法国(欧盟动画协会)等国的院校或其他组织的合作办学,引进国外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包括师资、课程、教材、培训项目、职业资格证书等。常年引进外教2名在校任课。

3.积极组织师生到国外学习或研修,并纳入学校培养计划。尤其将专业领军人物分期分批送到国外、境外培训培养。有计划开拓国际劳务就业市场。

(八)坚持经营学校的理念,努力提高办学效益。

经营学校的关键,要注重投入产出效益。要尊重教育规律,又要尊重市场经济规律,降低教育成本,盘活学校资产,实现办学效益新的突破。学校自筹收入年均同比增长15%以上,其中社会培训、产教结合、产学研开发等方面的收入年均同比增长20%以上,全年日常开支(同口径比例)同期下降5%。

(九)未来三年主动发展保障措施,主要有:

要从职业教育的本质和高职校管理的特点出发,提高教职员工特别是管理干部的认识;要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出发,设计人才培养标准;要以社会实际要求,构建科学的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要从质量和效益角度,促进学校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继续推进管理干部(包括专业负责人)的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公开选拔、竞争择优、民主监督的用人机制,全力打造一支靠得住、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队伍。

在全员聘任制的基础上,推行竞争上岗、低职高聘、流动调整等制度,实行“聘用制、代理制、雇员制”的不同身份管理,进一步完善以“五评”条例、工作量津贴、综合奖考核条例为主体的教职工管理制度。

创造条件实施专业系部管理的“部门负责制”,全校实行“两级聘任”,并根据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情况进行分配制度改革。行政人员要加强“绩效制度”的管理。

要充分发挥教代会、民主党派、工会、团委和学生会的作用,坚持民主管理和校务公开,调动广大师生积极性,增强凝聚力。要切实维护师生的权益

未来的三年是充满希望、大有作为的三年。我们正站在新的起点,开始新的征程。我们全校师生员工将同心同德,开拓创新,刻苦学习、扎实工作,为建设学校美好的今天和灿烂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