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99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16 小题 ,每题 2 分 ,共计32分 )
1. 下列叙述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汽车飞驰B.火箭升空C.蝴蝶飞舞D.心潮澎湃
2. 在测量物体长度时,会造成误差的有( )A.对分度值的下一位要估计B.有刻度线的一边没有紧贴被测物体C.观察时视线未能与刻度尺垂直
D.从刻度尺模糊不清的零刻度线处测量物体的长度
3. 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再把瓶内的空气抽出,听到声音变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现象表明手机的振动频率变小B.实验现象表明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C.空气越稀薄,手机扬声器振幅越小D.通过该实验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4. 如图是用木槌敲击同一音叉时,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的二列声波图,一次重敲,一次轻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敲时音调高,甲图是重敲时的声波图B.轻敲时响度大,两次敲击音色相同
C.两次敲击音调、音色都相同,乙图是轻敲时声波图D.甲的音量比乙的音量大,甲的音调也比乙的音调高
5. 防治噪声可以从三个环节入手.以下事例中属于从噪声的传播过程进行防治的是(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B.城市中禁鸣汽车喇叭C.剧院内墙用吸音材料D.机场地勤要佩戴耳罩
6. 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5∘C的是( )A.冰箱冷藏室的温度B.福州盛夏中午的室外温度C.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D.福州冬季最冷时的室外温度
7. 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物质( )
A.是非晶体
B.熔化过程持续了14minC.在ab段处于固态D.在bc段不吸热,温度不变
8. 关于液体蒸发和沸腾的比较,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
)A.蒸发和沸腾都是汽化现象B.蒸发放热,沸腾吸热
C.蒸发能在任何温度下发生,沸腾只能在一定温度下发生D.蒸发有致冷作用
9. 2019年1月6日天空出现了日偏食(如图),下列现象中与日偏食的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通过放大镜看到的“字”B.从岸上看到水中的“鱼”C.路灯下人在地面上的“影子”D.在平面镜前看到镜中的“自己”
10. 如图中甲乙丙丁四幅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A.甲图中装在玻璃鱼缸中的金鱼看上去变大B.乙图中日晷用影子计时
C.丙图中调节坝上的风雨廊桥在水中形成倒影D.丁图中手影摆出动物造型
11. 如图所示是一束光线照在反射面上的反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是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这是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粗糙的投影幕布的反射与此图反射类型相同
)
D.河面垂柳的倒影的反射与此图反射类型相同
12. 关于虚像和实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看到虚像是人的幻觉,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的眼睛B.光的反射一定成虚像,光的折射一定成实像C.实像能在光屏上得到,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得到D.平面镜成虚像,凸透镜一定成实像
13. 光学知识在生活中有很多的应用,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A.人眼睛和照相机一样都成缩小的实像,但人眼的视网膜的像是正立的B.站在岸边看到水中游动的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C.检查视力时,医生让被测者观察平面镜中视力表即可,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知识D.通过放大镜观察地上的蚂蚁,能看到正立放大的蚂蚁像
14. 在以下物体中,质量为50克的可能是( )A.一个鸡蛋B.一只羊C.一辆自行车D.一辆卡车
15. 测量一块金属材料的体积,量筒放平稳且面对刻度线,测量水的体积时视线俯视,测量水和金属
快总体积时视线仰视,则所测得的金属块的体积将( )
A.大于实际体积B.等于实际体积C.小于实际体积D.无法判断
16. 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相同条件下,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是( )
A.
B.
C.
D.
二、 填空题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20分 )
17. (20分) 封闭在容器中的气体,当气体体积被压缩时,它的质量________、体积________、密度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三、 解答题 (本题共计 2 小题 ,每题 10 分 ,共计20分 )
18. 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在0.5h内前进了30km,停车0.2h后又以8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0.3h,求:
汽车停车前的平均速度;(2)汽车在全程的平均速度。
19. 疫情期间,消毒用的酒精有两种,一种是医疗器材消毒用的95度酒精,另一种是生活中常用消毒的75度酒精.酒精度数是指100mL溶液所含酒精的毫升数.例如:95度的酒精是指每100mL这种酒精溶液中含有纯酒精95mL.最近小明家买了一瓶500mL的75度的防疫用消毒酒精,请你根据已掌握的知识计算:(水的密度1.0×103kg/m3,酒精的密度0.8×103kg/m3)
(1)这瓶酒精溶液中含有酒精和水各多少克?
(2)这瓶75度酒精的密度是多少?
四、 实验探究题 (本题共计 3 小题 ,每题 9 分 ,共计27分 )
20. 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________,它说明了声音是由________产生的.
(2)如图②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3)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________可以传声.在月球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塑料球弹起.
21. 如图甲所示,是小蕊同学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
(1)图甲的实验装置,安装时应按照________(选填“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的顺序;实验中除了图甲的器材之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2)图甲装置中硬纸板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
(3)小蕊用质量为m1的水做实验,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出图乙中的a图线,由a图象可知: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_.
(4)若换用初温相同的质量为m2(m2>m1)的水做实验,得到的图线是图乙中的________(选填“b”“c”或“d”).
22.
(1)清晨,小草的露珠下面的叶脉看起来比较大,这是露珠产生了________镜的功能;
(2)小明学完“凸透镜成像规律”后,用凸透镜看“照相机”三个字,并在笔记本上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其中________图是画错的,________图反映了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3)小明的爷爷和爸爸都是老花眼,爷爷的老花眼更重一些,小明的妈妈则是近视眼,他们的三副眼镜都放在报纸上如图.现在爸爸要看书,让小明把眼镜递给他,小明应该拿图________中的那一副,图________是小明妈妈的眼镜.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八年级上物理人教版期末
试卷
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16 小题 ,每题 2 分 ,共计32分 )1.
【答案】
D
【考点】机械运动【解析】
(1)机械运动是指一个相对于别的物体有位置的改变;
(2)物理上的运动都是相对的,判断物体是不是做机械运动,关键是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别的物体是不是有位置的改变。【解答】
A、汽车飞驰,汽车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属于机械运动,不符合题意;B、火箭升空,火箭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属于机械运动,不符合题意;C、蝴蝶飞舞,蝴蝶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属于机械运动,不符合题意;
D、心潮澎湃,是心理活动,不是物体位置的变化,不属于机械运动,符合题意。2.
【答案】
A
【考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解析】
①误差是客观存在的,只能在条件允许时尽可能的减小,而不可能避免.错误不是误差.②结合刻度尺的正确使用和读数方法来进行分析.【解答】
解:A、对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要估计,而且测量者的估计能力有所不同,这样造成的结果偏差属于误差,符合题意;
B、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刻度尺的刻度没有贴近被测长度;会产生错误,不是误差;不符合题
意;
C、观察刻度尺时,视线没有跟刻度尺尺面垂直;会产生错误,不是误差;不符合题意;
D、从刻度尺模糊不清的零刻度线处测量物体的长度,会产生错误,不是误差;不符合题意.故选A.
3.
【答案】
D
【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声音的传播条件.【解答】
解: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再把瓶内的空气抽出,随着瓶内空气减少,听到声音变小,通过该实验推理可得出真空不能传声,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4.
【答案】
C
【考点】
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解析】
(1)频率是1s物体振动的次数,相同时间内振动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2)振幅是物体振动时偏离原位置的大小,偏离原位置越大,振幅越大。响度跟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3)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解答】
由图可知,两幅图中音叉振动的快慢相同(都有3个波峰和2个波谷),因此声音的音调相同;由图知,物体振动时偏离原位置的程度不相同(即振幅不同),因此响度不相同;甲振动时偏离程度大,甲的振幅大,所以甲的响度大,即音量大,所以,甲图是重敲时的声波图,乙图是轻敲时声波图。
用木槌敲击同一音叉,音色是不变的,只有C选项说法正确。
5.
【答案】
【答案】
C
【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解析】
噪声的减弱办法有三个:在声源处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逐个分析选择项中的措施,与以上三种方法相对应即可得到答案.【解答】
解: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不合题意.B.在城市中禁鸣汽车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不合题意.C.剧院内墙的吸音材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符合题意.D.机场地勤要佩带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D不合题意.故选C.
6.
【答案】
C
【考点】温度【解析】
此题考查我们对常见物体或环境温度的认识,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温度单位摄氏度的认识,选出符合实际的选项。【解答】
A、冰箱冷藏室的温度在4∘C左右;
B、福州盛夏中午的室外温度超过35∘C;
C、人的体温在36∘C∼37∘C之间。故C符合题意;D、福州冬季最冷时的室外温度约为4∘C左右。7.
【答案】
C
【考点】
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像
【解析】
从图象中辨别晶体与非晶体主要看这种物质是否有一定的熔点,即有一段时间这种物质吸热,但温度不升高,而此时就是这种物质熔化的过程。晶体在熔化前处于固态,在熔化过程中晶体处于固液共存态。【解答】
解:A.读图可知,BC段时这种物质吸热,但温度不再升高,说明此时物质达到了熔点,正在熔化,因此这种物质属于晶体,而且此时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的状态,故A错误;B.熔化过程持续了8min−4min=4min,故B错误;C.在ab段晶体还没有熔化,处于固态,故C正确;
D.bc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的状态,此时吸热,温度不变,故D错误.故选C.
8.
【答案】
B
【考点】蒸发及其现象沸腾及沸腾条件【解析】
(1)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都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2)蒸发是发生在液体表面的、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进行的缓慢的汽化现象;沸腾时液体表面和内部同
时发生的、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解答】
解:A.蒸发和沸腾都是汽化现象,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蒸发吸热,沸腾也吸热,该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C.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进行,而沸腾必须在沸点温度下进行,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9.
【答案】
C
【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解析】
(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解答】
月球遮住太阳的一部分形成的日食叫日偏食,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A、通过放大镜看到的“字”,变大了,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从岸上看到水中的“鱼”,是鱼儿反射的光线通过水和空气折射进入人的眼睛的,因此看到鱼儿在水中游动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路灯下人在地面上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
D、在平面镜前看到镜中的“自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10.
【答案】
A
【考点】
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
11.
【答案】
C
【考点】光的反射定律【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
12.
【答案】
【答案】
C
【考点】实像与虚像的区别【解析】
由实际的光线汇聚成的像是实像,由虚拟的光线汇聚成的像是虚像.【解答】
解:A.虚像并非幻觉,也必须是光线进入人的眼睛,故A错误;
B.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中时发生折射会看到物体的虚像,故B错误;C.实像可以用光屏承接,而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到,故C正确;
D.当物体放在凸透镜焦点以内时,会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D错误.故选:C.
13.
【答案】
A
【考点】眼睛及其视物原理【解析】
①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u A、人的眼睛和照相机一样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不同的是来自物体的光线通过瞳孔,经过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再经过神经系统传到大脑,经过大脑处理,我们就看到物体而产生视觉了,故A错 误; B、因为鱼儿是在水中的实际物体,是由于光线从水中通过空气进入了人的眼睛,我们看到水中的鱼,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鱼的虚像,从上面看时,会感到鱼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一些,故B正确;C、检查视力时,如果房间不够大,用一个平面镜反射视力表,观察平面镜中的视力表即可,这是利用平面镜成像时,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的特点的应用,故C正确;D、通过放大镜观察地上的蚂蚁,u 【答案】 A 【考点】质量的估测【解析】 此题考查我们对常见物体质量的估测,根据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和质量单位及其进率的认识,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解答】 A、10个鸡蛋的质量大约1斤,而1斤=500g,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左右,故A符合题意;B、一只羊的质量在20kg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C、一辆自行车的质量在15kg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D、一辆卡车的质量在2t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15. 【答案】 C 【考点】量筒的使用【解析】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高.根据量筒的读数与实际值的关系来判断该金属块的体积大小.【解答】 解: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高.在放金属块前俯视液面,示数为V1,其读数会比实际偏高,放金属块后俯仰视液面,示数为V2,读数比实际偏小,则测量的体积V=V2−V1,因为V1偏大V2偏小,故V偏小,故小于金属块的实际体积,C正确.故选C 16. 【答案】 A 【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解析】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由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常量,它反映了这种物质的一种特性。【解答】 解:同种条件下同种物质密度一定,根据ρ=点的倾斜直线,故A正确.故选A. m ,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所以m与V的关系是一条过原V二、 填空题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20分 )17. 【答案】不变,变小,变大【考点】质量及其特性密度及其特性【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 三、 解答题 (本题共计 2 小题 ,每题18. 【答案】 (1)汽车停车前的平均速度为60km/h;(2)汽车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54km/h。【考点】 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 10 分 ,共计20分 )19. 【答案】 (1)这瓶酒精溶液中含有酒精和水分别是300g、125g.(2)这瓶75度酒精的密度是0.85×103kg/m3.【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密度的计算【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 33,解:(1)500mL的75度的消毒酒精溶液中含有酒精的体积为:V酒精=500cm×0.75=375cm 333,含有水的体积为V水=500cm−375cm=125cm 由题意可知ρ水=1.0×103kg/m3=1g/cm3,ρ酒精=0.8×103kg/m3=0.8g/cm3, 33=300g,所以,酒精的质量为:m酒精=ρ酒精V酒精=0.8g/cm×375cm 33水的质量为:m水=ρ水V.水=1g/cm×125cm=125g (2)这瓶酒精溶液的总质量为:m=m水+m酒精=125g+300g=425g, 这瓶酒精溶液的密度为:ρ= 425gm3=0.85×103kg/m3.==0.85g/cm V500cm3 四、 实验探究题 (本题共计 3 小题 ,每题 9 分 ,共计27分 )20. 【答案】 (1)乒乓球被弹开,物体振动(2)在桌面上撒碎纸屑(3)空气 ,不能 【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解析】 (1)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物理实验中常遇到一些微小物理量的测量;为提高测量精度,常需要采用合适的放大方法,选用相应的测量装置将被测量进行放大后再进行测量,这种方法叫放大法;常用的放大法有累计放大法、形变放大法、光学放大法等. (2)利用转换法解答,把发声体的振动转换成一些较明显的小物体的振动.(3)声音的传播需要靠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解答】 解:(1)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弹跳起来,说明发声体在振动.(2)桌子是较大的物体,振动不易观察,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可在桌子上撒一些小纸屑,通过观察碎纸屑的振动情况确定桌子是否在振动. (3)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说明空气可以传声,月球上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所以不能看到塑料球弹起. 21. 【答案】 (1)由下到上,秒表 (2)减少热量散失,缩短实验时间(3)不变(4)c【考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解析】 (1)用酒精灯加热物体时,安装装置时,先从下到上,方便调节;根据需要测量的物理量确定实验器材。 (2)在烧杯上覆盖的中心有孔的硬纸板的主要作用是减少热量散失,缩短加热时间。(3)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水开始沸腾,吸收热量,此时水温保持不变。(4)改变水的质量,水的沸点不变。【解答】 解:(1)在该实验中,先安装下面器材,再安装上面器材,便于调节器材间的距离,且便于利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实验过程中需要测量加热时间,因此需要用到秒表. (2)在烧杯上覆盖的中心有孔的硬纸板的主要作用是减少热量散失,缩短实验时间.(3)由图象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4)改变水的质量,水的沸点不变,只改变加热的时间,得到的图象可能是图乙中的c. 22. 【答案】(1)放大(2)甲,乙(3)乙,丙【考点】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解析】 (1)圆形的透明的露珠,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利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即可知道露珠下面的草木叶脉为什么变大更加清晰。凸透镜成像的实质是光的折射现象.(2)根据凸透镜成像情况和应用判断凸透镜的应用: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u 【解答】 解:(1)圆形透明的露珠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草木的叶脉距离透镜很近,小于一倍焦距,该凸透镜成为了放大镜;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叶脉在这个“凸透镜”下,叶脉看起来比较大,这是露珠产生放大镜功能的结果,形成了正立,放大的虚像. (2)由图可知:甲图是正立缩小的像,凸透镜成像中,像的性质没有正立缩小的,所以甲图是画错的; 乙图是倒立缩小的像,符合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丙图是倒立放大得像,符合幻灯机和投影仪的成像原理. (3)甲和乙都是成的正立、放大的虚像,与放大镜的成像情况相符,所以甲和乙是凸透镜。远视眼要带凸透镜来矫正,因此在甲和乙中选取一个; 由于报纸上的字在甲中成的像大于在乙中成的像,所以甲凸透镜的焦距小于乙凸透镜的焦距,乙眼镜的度数小于甲眼镜的度数,所以小明要给爸爸拿图乙中的那一副;小明的妈妈是近视眼,眼镜应是凹透镜,因此选择丙图中的眼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