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己成物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思想
成己成物观念是中国体统文化主体思想的精髓,它以“天人合一”为其立论基础,以主客体相统一、相融合为其特征,强调主体在通过成就自身的美德与成就身外的自然和社会之物来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从而确立人的主体性,表现出人的主体思想。从这个意义上说,成已成物观可以称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实现人生最高境界的价值体现。
标签:天人合一 成已成物 内外一体 价值体现
成己成物观念是中国体统文化主体思想的精髓,它以“天人合一”为其立论基础,以主客体相统一、相融合为其特征,强调主体在通过成就自身的美德与成就身外的自然和社会之物来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重视主体在实现“天人合一”方面能起到的决定作用,重视主体道德的实践主义和社会主义,从为何完成生命过程,实现生命价值这个意义上来实现人的主体性,表现出主体思想的特征。
一、“天人合一”蕴含着成己成物的道德要求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天”指自然界,宇宙世界。“人”指人类,指主体自身。古人认为,有天地,然后才有万物,人是万物中的一部分,是自然的产物,人的本性生成于天地的本性。这便是“天命之谓性”。天地万物有以“道”为代表的内在规则和规律,势必要求人必须服从“道”的法则,这便是“顺性而行即为道”。因此,作为物类部分的人应该与其他物类一样,遵循天地这一整体的共通的存在法则,即天地之道,尽到人这一物类和部分对于天地宇宙的责任,即尽人道。也就是说,人的主体通过效法天地之道,从天地之道中意识到人道的本质和本性,获得了人道的启示,并在充分肯定天地宇宙所昭示的“大德”为人道提供丰富的价值源基础上,由天道推及人道,实现天道
与人道的相合,实现生命价值在意义上昭示出人的主体精神的实践意义和社会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效法天地之道引出立人之道,是中国人的价值取向,也是中国哲学关于人的存在的基本价值取向,正是在这样的价值取向精神框架范导下,泱泱华夏几千年,中国的“人”始终在“天”的萦绕下而存在生活。“天人合一”成为古人处理人与自然、社会生活、人伦秩序的指导原则和努力实现的人生最高境界。
成己成物观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所推崇的实现人生最高境界的价值体现。“成己”就是成就自己,成就主体人的自身,按照儒家思想来说,就是通过心性的修养,增进德智,以达到圣贤境界。“成物”则是“成己”的外在行在表现,即是将修成的美德施于万物,并通过施于万物的道德实践,使个体内在的美德呈现于外部世界并落实到实处。具体说来就是身任天下,利济群众,以实现治国平天下的宏大抱负。“成己”属于主体内在的人格世界,其特征在修养自身,实现主体的自我价值。“成物”属于主体的道德实践,即主体人个美德表现于外,实现主体的社会价值。虽然,“成己”于内,“成物”于外,但两者是辨证统一的,“成己”是“成物”的前提和基础,功业必须合乎道德,“成物”是“成己”的目的和归宿,道德必须发为功业,既能“成己”又能“成物”,才是真正称得上主体人生的最高境界。
成己成物观所呈现的内外一体性与儒家倡导的“天人合一”思想有内在关联,“天人合一”是成己成物观的哲学基础,正是天人合一的本体论视域,才担保着人在成己的过程中必然成物的逻辑秩序。
天人关系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问题,传统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在孔子那里已见端倪,他所说的“天生德于予”以及“知天命”就代表着天与人,天德与人的内在贯通性。孟子则将天之性与人之性合一,提出了“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尽心则能知人的本性,由于人的本性与天相通并由天所命,这个性既是天性,又是人性,所以就
有“顺性而行即为道”,道在这里既是人道,又是天道和地道,因为人道的本性与天道的本性在生命哲学上的意义是一致的,所以在儒家的世界观中不仅强调人与天合一,而且还主张人与万物为一体,表达了人与万物和谐相处的生态意识。《中庸》中说:“成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天的根本牲是诚,诚即真诚无妄,是天之所以为天的所在。人为了与天道合一,就必须思诚,求诚,以达到诚的境界。所以,诚也是人之道。天与人在诚方面是相通的。《中庸》进一步指出“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即是说,万物也是诚。由此可以领悟,诚既是天之道,也是人之道,还是物之道。天、人、物皆此一诚,他们在本性上是内在一致的,诚是人之性,也是物之性,他们皆由天之诚所命。由此才说,尽人之性,即可尽知物之性;尽物之性,则可经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人与天地合一而成就自己,即是与万物合一而成就万物。己是内,物是外,将成己成物包含在人的美德完成之中,即是“合内外之道也”。由此可知,儒家的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世界观,内在蕴含着成己成物的道德要求。
二、成己成物的内外一体性
由上述可知,人性与天性相通,二者都具有善的本质。然而理应看到,天人之间的关系并非是平面的,并列的,而是有从次之分和从属之别。也就是说,人的本质之所以为善,是因为人禀承天道自然本性具有的伦理意义,一方面是天地宇宙所昭示的本质属性为人提供了丰富的价值源,另一方面是人继天地之善,获得了善的特质,这是“继善成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善”就是目的,就人而言,以继承天的德行为使命,所以说“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是指人能成其善性而言,说明只有继善,才能成性,成性而后才能“至于命”。反之,违背天地之性,就会具有恶的特质。因为人作为万物之灵,有其人文价值规定性的一面,也就是说,人的属性与天地万物有所不同。天的属性为阴阳,地的属性为刚柔,人的属性为仁义。虽然人的属性乃是禀受天地的阴阳刚柔属性形成的,但天地万物不具有仁义的属性,只有人才有这样的属性和本质的规定性,所以相对于天地万物而
言,人具有自我为主要力量的规定性,使人比物性高了一个层次,成为万物之灵,最为天下之责。这就是常说的人所具有的主观意识。所谓主观意识,就是人主体自我生命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而人主体的这种主观意识本身就含有“我”自己的自私因素,大自然没有这种因素,宇宙自然客观无我,绝对公平,中和无私,是一种协调万物创造万物的因素。而人的意识中存在着“自我”为主要力量的规定性,使人在对自然和社会的态度上表现出两重性,一种是积极的态度,指人在处理与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关系上,能自觉意识到自然规律的重要性,并能主动地去效法天地,顺应自然而不是违背自然,从自然天地之道中意识到人道的本质和本性获得人道的启示,并在宇宙生命和人类社会生命互为见证,互为贯通,互为交感中彰显出主体的精神,实现主体的全部价值,做到为天地立心,并与天地参。另一种是消极态度,人的主观意识中存在着“自我”私欲杂念等诸种因素,这种因素是意识中唯一可以和自然对抗的因素,它不安于自然状态,总是试图尽情反抗,强调社会秩序不同于自然秩序的特殊性,从而造成人与自然的对立,导致人道不彰,自然失序,整个人类生存环境居于崩溃和人类文明社会出现大危机、大滑坡和社会动乱,这便是人性变恶的一面。人性的这种变恶、沦丧决定了人修善心性的必要性,而人也易为善人,优于禽兽,又决定了人修养成圣的可能性,因此,儒家通过道德修养来“成己”,成就人的自身,使主体自身成为拥有道德之人,成为人之为人。《中庸》讲“成己,仁也”,意思是说,“成己”是价值上的仁德,成就主体人之为人的可能性。所谓“仁德”的人的“性命之德”又为“天所命之德”,其所对应的“性命之德”不是外在的命令,而是内在的赋予,所以儒家强调的道德修养的重心在于修身,广义的修身包含形、气、神三个方面,其中“神”是指人的意识活动,在这三者中,古人认为意动是主宰。《大学》把修养意识活动的重要途径称为诚意正心,也叫修心,通过修心来达到修正人的形体和言行,进而提高人的生命状态。由于修身的实质是修养人的意识活动以及它的源头,而人的意识活动在内不在外,因此使得中国古人的修身活动带有一个本质的特征就是内求,反求诸己,克己复礼,在主体人的内心人格世界达成“仁”的境界,使主体自己成为有道德人格的人,具体说来就是在人格修养中,要树立自强不息、孜孜好学、身体力行、日新其德的上进意识,从事内省、慎独、敬
静、正心诚意、致中和的涵养工夫,恪守仁、义、礼、诚、信、忠、孝悌、温、良、恭、俭、让、慈等道德规范,培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道德情操。由此可知,儒家的成己是指主体内在美德的养育和修成,通过修身养性不断完善自我的美德,最后实现主体个人的至善存在。
如果说儒家的“成己”是以人性为基础,其特征在于修身养性成就于主体个人的美德,达成于精神的自觉,并将这种精神自觉的成德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追求成己的本质在于追求成人成为真君子、大丈夫的话,那么,儒家的“成物”则是以德业一致论为依据,强调主体的道德实践,即个人美德表现于外,落实在自然社会的现实之物中。儒家认为,德行只有表现在事业上,才能尽善尽美,人也只有在社会群体中才能实现主体自身的人生价值,因此必须“成物”。要“成物”必须有兼容天下之志,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中庸》曰:“成物,知也”,“知”就是智慧,强调必须具备才干智慧,这是“成物”的基础。因为“成物”的道理就是要在事物自身的道理上去成就事物可能的形态、结构、特征和功用。有德无才,只是“昏德”,必须尽忠报国,关心民瘼,一心为公,勤勤恳恳,任劳任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儒家思想可贵之处在于自我完善不是目的,真正目的在于兼济天下,由成己而成,再到成物,由独善到兼善,再到谱善,是一个从自私到大公,再到无我的升华过程,做到无我,便与人与物融为一体而无隔阂,从而成为替天地自然行道的至诚君子和圣人。
儒家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人性本于天命,人道本于天道。“成己”在于复去除人欲,复其天性,达到与天地合德的最高境界。天下一家,民胞物与 。“成物”在于超越小我,对人类对宇宙尽其仁心,达到人我相亲,天人和谐,物我均调的境界。由此说,“成己”是“成物”的前提和基础,功业必须合乎道德。“成物”是“成己”的目的和归宿,道德必须发为功业。既是“成己”又能“成物”,才是儒家的理想人格。
传统儒家的成己成物观将主体内在的人格世界修养与外在的道德实践统一起来,使人尽人之性与尽物之性,即人成为其人与物成为其物一致化,这对当下社会主义道德的教育和实践仍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牛海桢.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及其演变[J]. 甘肃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02:13-19.
[2]张宁. 儒家“成己成物”观的生态伦理启示[D].南京师范大学,200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