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猪蛔虫病;病原;诊断染,不利于养猪业发展。下,虫卵在3周内会发育成成熟虫卵。猪蛔虫的致病作用体现在幼虫和成虫的机械作用、继发感染、夺取营养这三个方面。
1.2 流行病学 猪蛔虫的流行病学特点有:一、流行广泛。原因有成熟雌蛔虫的繁殖能力强;虫体对外界不良环境和普通消毒剂的抵抗力强,极易生存,这与各层卵膜有直接关系(蛋白质膜可防紫外线、几丁质膜有隔水作用、卵黄膜和脂膜能保护胚胎,不受化学侵蚀);生活史简单,蛔虫具有卵生、需体内移行、土源性等生活史特点。二、该病的流行没有明显的季节性,所有季节均有可能发病;三、猪为易感动物,
1 猪蛔虫病的病原和流行病学
1.1 病原 猪蛔虫病的病原是蛔虫,是一种大型线虫,包括成虫和虫卵,属于蛔虫科蛔虫属。其中,成虫的虫体呈现两端较细、中间较粗的圆柱状,体表光滑,有厚角质层。新鲜虫体呈淡黄色或淡红色,死亡虫体为苍白色。雌蛔虫长约20~40cm,成熟雌虫1d内可产约十几万只虫卵。虫卵分为受精和未受精两种,受精虫卵为短椭圆形,呈黄褐色,卵壳由四层组成,较厚,从外向内依次是蛋白膜、卵黄膜、几丁质膜和脂膜,最外层凸凹不平。在适宜的温度
目前养猪业是我国畜禽业发展中的重要产业,与国际接轨。但是疫病是影响养猪业发展的一大威胁,其中蛔虫在养猪中较常见,是造成养猪业损失最严重的寄生虫之一,寄生在猪小肠内引发猪蛔虫病,影响猪只发育和健康,且该病的感染率很高,容易引起继发感
母猪每年至少接种3次,最好在第1次免疫后再加强免疫1次;公猪每年接种3次。而对所有猪要4个月疫苗接种1次。当疫病发生时,对猪场或者疫区及其邻近可能会受到威胁的猪只一律用口蹄疫灭活疫苗进行紧急接种。当然,疫苗的选择也要根据当地的情况,选择与口蹄疫病毒类型相同的疫苗,接种次数和剂量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
4.3 加强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是养猪生产中关键的环节,关乎猪只的健康。首先,猪场应坚持自繁自养,严禁从疫区及其邻近区域购入患病猪或者带毒猪,如若需要购入猪种,要严格检测,确认绝对健康后再引入。其次,饲料营养要能满足猪的生长需要,提高体质,进而提高抗病力。最后,猪舍要保持干燥,特别是春冬季节,做好保温工作。4.4 加强生物安全措施 因为猪口蹄疫是由外界传染而发生的,所以要重视猪场的生物安全,从根本上杜绝猪口蹄
疫病毒传入猪场,避免疫病的发生和传播。第一,在疫病易发季节停止从外界购入猪种,坚持自繁自养。第二,严禁运输车靠近猪场,停放在消毒过的专门区域。运输车经过消毒后才可以进入猪场,车辆离开后也要对经过的区域进行消毒。第三,做好人员管理,严禁兽医、外来人员等进猪场参观。第四,出现疫病后,对患病猪、同群猪和疑似带毒猪等采取深埋、焚烧等无公害化处理方式,预防病毒的传播。第五,病猪经治疗康复后不能留作种用,因为该猪终生携带病毒。
4.5 采取灵活的治疗措施 猪只患病后的轻重程度不同,轻者几天后会自愈,重症者一般会扑杀处理。如果确实需要治疗的,应该对其隔离,精心照料,对症治疗。比如对病猪可以用口克星或毒特2000和口康注射液分别肌肉注射;为控制口蹄疫继发感染心肌炎可清开灵+ATP+维生素C治疗。要根据猪只的病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争
取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减少损失。
5 小结
要避免猪口蹄疫的发生和传播要从疫苗免疫接种、科学饲养、严格消毒、针对性的治疗等多方面入手。一方面,做好平时的饲养管理和预防措施,最大程度地避免该病的发生。另一方面,出现疫病后积极做好应对措施,采取无公害处理和全面消毒灯措施,将猪场经济损失降至最低,也可控制疫病的进一步传播。总之,坚持防治结合,早预防、早发现和早治疗的原则,确保猪只健康,避免猪口蹄疫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更藏卓玛.浅谈猪口蹄疫的症状及防治[J]. 山东畜牧兽医,2015, 36(06): 34-35.
[2]郭丽.猪口蹄疫的流行特点及防控策略[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4(01): 7-9.
[3]李晓娟.猪口蹄疫病诊断和防治探索[J]. 中国畜禽种业,2017, 13(07): 99.
15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疫病防控 2021年第2期3~6月龄的仔猪最易感。四、传播途径包括消化道和胎盘。健康猪只采食带有虫卵的饲料、饮用被蛔虫污染的水等都能被感染。
困难、急促而无规律、呕吐、拉稀等症状,身体逐渐虚弱,甚至死亡。对于6月龄以上的猪群,如果蛔虫数量不多且营养状态良好,则不会表现出明显的症状,但是大多数因肠道机能的受损而出现食欲不振、生长发育缓慢等问题。成年猪群由于较强的抗病力,能忍受部分蛔虫的侵害而无明显病状,但依然是该病的传染源。
该病的致病因包括蛔虫的机械运动,幼虫在移行过程中导致肝出现小点出血、肝细胞混浊、脂肪坏死和肺部出血肿胀,而成虫可损伤小肠粘膜,导致肠破裂、肠穿孔引发腹膜炎和胆道蛔虫症。因此,当蛔虫数量过多引起肠道堵塞时,出现发烧、拉稀、食欲废绝、腹部剧痛,常经6~8d死亡。
3.2 病理变化 蛔虫危害猪的三大器官是肠、肝脏和肺脏。初期有肺炎病变,肺组织致密,表面有大量出血斑点,用幼虫分离法处理后发现肺、支气管和肝有大量幼虫。大量成虫寄生时,可见卡他性炎症、出血或溃疡;肠破裂时可发生腹膜炎和腹腔内出血。因胆道蛔虫症死亡的病猪可发现蛔虫钻入胆道,使胆管堵塞。
www.zgzysy.com月和4个月各驱虫1次以降低仔猪的带虫量;母猪在配种前和怀孕期间各驱虫1次。
4.2.2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 猪场要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条件,猪舍内外要勤打扫、及时清除粪便、通风、更换垫草料。应格外注意产房舍的卫生清洁,保障其内无蛔虫。此外,注意猪舍内的阳光充足,避免阴冷潮湿。猪舍内的料槽、用具、圈舍等要定期消毒处理,消灭蛔虫,避免受到粪便污染,消毒水可采用20%~30%热草木灰水或3%~5%热碱水,保证猪只的饲料和饮水安全。有条件的猪场可引进先进的饮水设备,减少猪只活动而污染饮水。
4.2.3 加强饲养管理 哺乳仔猪易受感染的原因在于其抵抗力水平低,因此要加强饲养管理,提高抗病力,保持健康体质。首先,饲料营养要均衡、科学,尤其要保证微量元素、矿物质、蛋白质等能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另外,也要注意观察猪只是否有拱土和饮用污水的习惯。断奶仔猪及时分群,且饲养密度不宜过大,减少不同猪舍间的猪只互相接触。进行户外活动时,尽量是同猪舍的猪只一起活动,避免不同猪舍的猪只自由混合活动。
4.2.4 严格引种管理 严格控制从外界引进猪种,在该病流行期间,最好全进全出管理。若需引进猪只,最少驱虫处理1~2次后再混群饲养,以免病原体带入猪场。
4.2.5 无公害化处理粪便 粪便必须进行无公害化处理,清除出圈的粪便和草料等物运送到离猪舍较远的场地,最好建设沼气池或发酵池,进行堆肥发酵,或挖沟沤肥,彻底消灭蛔虫。
参考文献:
[1]蒋世茹,王长德.猪蛔虫病的防治[J]. 畜禽业,2017, 28(08): 112+115.
[2] 毛家林.猪蛔虫病的诊断与防治[J]. 农技服务,2011, 28(03): 320-321.
[3]陈兴邦.猪蛔虫病的诊断与防治[J].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3, 29(10): 137.
2 猪蛔虫病的致病原因和诊断方法
2.1 致病原因
2.1.1 卫生条件差 如果猪舍内的粪污不及时清扫,大量蛔虫虫卵被排出后可污染猪舍,猪只的随意走动会导致虫卵污染饲料、饮水、舍栏等,人工在清理粪便时鞋底可能也会黏连一部分虫卵,将其带到其他猪舍,这样就会导致虫卵的散播,感染健康猪只。母猪乳房若带有蛔虫,哺乳仔猪吃奶时也会被感染。另外,不重视饲料仓库的清扫,地面、饲料运送车、饲料袋等常带有粪便,也会引起群发感染。
2.1.2 饲养管理不当 猪蛔虫病的流行与饲养管理不当有很大关系。一是猪舍设计不合理,导致猪只任意走动。二是饲养营养不合理,特别是维生素缺乏,增加仔猪被感染的可能性。三是工作人员对消毒和饲养等各项工作细节落实不到位,未做到科学、全面、细致的饲养。
2.2 诊断方法 该病的诊断方法有实验室诊断和剖检法。前者可采用饱和盐水浮集法:若在1g粪便中检出1000个蛔虫卵,即可判定为猪蛔虫病;涂血片镜检法:取1滴耳静脉血制成血涂片,干燥后进行瑞氏染色、镜检,观察未发病细菌和形态异常的红细胞。后者是通过剖检查看是否含有蛔虫,因为蛔虫会侵袭猪体内的肝脏和肺脏等器官。
4 猪蛔虫病的防治措施
4.1 治疗措施 目前已经有一些用于猪蛔虫病的治疗药物,包括伊维菌素、驱蛔灵、噻苯唑、丙硫苯咪唑(抗蠕敏)、敌百虫、左旋咪唑等,不同药物的使用剂量和方法不同,比如伊维菌素的剂量是0.2~0.25mg/kg,可口服、混饲或肌肉注射;而丙硫苯咪唑的剂量是20~30mg/kg,1次服用。当然,具体的药物选择、使用方法和使用频率要根据病猪的病情而定。4.2 防控措施
4.2.1 定期驱虫 因雌蛔虫的高繁殖力,蛔虫数量较多,因此定期展开猪场的驱虫工作是预防该病的最佳策略,以保障猪场内无蛔虫,降低发病概率。在该病的流行期内,猪场在春秋季各驱虫1次。育肥猪分别在断奶后2个
3 猪蛔虫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3.1 临床症状 较其他猪群,3~6月龄仔猪的临床症状最严重,仔猪在感染早期有轻度湿咳、体温达40℃,较严重病猪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不振、营养不良、呼吸困难、营养不良、消瘦、出现全身性黄疸等。有的生长发育变缓成为僵猪。感染更严重时,伴随呼吸
16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