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学英语课堂小组活动的意义

2024-04-29 来源:客趣旅游网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小组活动刍议

新《英语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而在当今中国现有条件下,大多数中小学都是大班教学,班级人数一般有六、七十人,甚至更多,大班容量给教学带来了很大困难,特别在英语学习中,学生“说话”的机会就相对减少了。面对上述原因,我们有必要采取行动,探索如何上好大班课,小组活动便是其中一个非常好的形式,这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相互交流、合作学习、共同发展,使课堂教学达到较好效果。

一、进行小组活动的意义。

1、增加语言实践机会,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大班教学存在的困难很多,几十个学生面对一个老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讲得兴趣盎然,学生听得索然无味,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并且学生语言输出的机会实在太少,仅有的几次交流机会也大多落入少数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之手,大多数学生无事可做,处于被遗忘的角落,甚至有时课上注意力不集中,长此以往,导致学习兴趣下降,语言运用能力低下,为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充分利用小组活动,通过小组练习、小组讨论、信息交流、竞赛、角色表演等活动,大大增加了全体学生主动参与语言实践的机会和时间,学生的个性将得到发展,语言运用能力将不断提高。

2、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个体差异

大班教学往往使有些学习基础较差,有自卑心理,觉的不如别人或性格内向不重言谈的学生感到有压力,害怕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甚至不敢举手发表自己的见解。能够得到锻炼的只是极少一些表现欲强、学习较好的学生。在小组活动中,那些同学觉得有安全感,面对的是与自己平等亲密的同学,不会担心在众目睽睽之下出错会使同学嘲笑,对于自信心的重新树立或培养十分必要,而对于少数较好学生,亦可在小组活动中,通过介绍自己的思维方法,提高表达能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并提升概括能力以及培养合作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参与热情

认知心理学认为,如果输入到大脑的信息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或实用性的话,那么当它到达大脑这一中心加工器时,便会产生出兴奋的情感,输出活跃的思想与行为,在小组活动时,学生“私下交流”的内容往往是生活化、社会化的,联系学生实际的,身边的事物或事情,如询问家庭成员的情况(喜好、交通方式、职业、年龄等),校园生活中的现象问题,社会生活中正在发生的事情等,学生感到“有话可说”、“有话能说”、“有话想说”甚至非说不可,说得不过瘾,使他们产生说的冲动,觉得学以致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参与热情高涨,自然会乐于学习,使学英语变成乐趣。

4、培养合作精神,尊重合作伙伴

现在的中小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比较缺乏合作意识,在小组活动中,要想完成教师布置的活动,孤军奋战是不行的,任务的完成有赖于与他人的不断交流、合作。在合作中,学生还会培养克服困难的毅力,逐步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在交往中,小伙伴之间会建立起团队精神,共同承担责任,共同分享荣誉。现代社会所要求的合作能力将得到发展。另外,在小组合作中要想顺利完成活动,合作技巧和与人沟通的策略非常重要,所以要学会合作,先要学会相互尊重,才能较好完成任务。由于我们的小组是异质小组,每个学

生的能力、风格、学习程度都不相同,礼貌、真诚、虚心在合作中是非常重要的品质。只有尊重同伴,才能使合作愉快顺利,才能共享合作成功的喜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