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918・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Modern JournM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2008 Jul,17(19) _-.-同 血压病中医辨证现代化研究 吴冬梅,陈晓虎 I一一I t=,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29) [关键词] 高血压;心血管疾病;体循环动脉压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008—8849(2008)19—2918—02 高血压病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 征,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长期高血压可成为多种心血管 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并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功能,最 终可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本研究选择大样本相关病 例,采用现代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逻辑构思,在中医理论指导 下,把四诊信息和指标信息综合分析的结果纳入中医辨证体 系中,以实现中医证的规范化、现代化、标准化。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取2001--2004年江苏省中医院心脏科门 诊及住院病例739例。 1.2研究方法假设高血压病有7个中医证型即肝火亢盛 型、痰火上扰型、痰浊壅盛型、肝阳上亢型、肝肾阴虚型、阴虚 阳亢型、阴阳两虚型。根据现场研究观查表的设计要求,进行 每个证数100例的总例数控制下的随机临床现场调查,对各 证的四诊信息出现率和证型的分布进行统计,并通过应用 SAS软件和AM0S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对基本证型及主次 症、现代医学检测指标与证型的相关性做进一步分析。 1.3数据处理根据中医临床证的应用性研究科研设计要 求,运用主成分分析,逐步回归方程和判别函数,应用SAS软 件和 vf0S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各种证的调查研究所得 数据进行计算机处理,同时结合理性思维,通过单因素及多因 素分析由传统证至基本规范证,再由基本规范证至规范证,将 四诊信息量化,将现代医学检测指标科学地纳入中医辨证体 系,以此构建现代化的中医辨证标准模式。 1.4统计分析方法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2检 验,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或参照单位分析,指标与证型相关分 析采用直线回归与相关或多元性回归与相关,诊断价值评价 用特异性和敏感性概念分析。 2结 果 2.1基础资料调查的739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中,事先 拟订的7个证型呈偏态分布,其中肝火亢盛型占2.6%,痰火 上扰型占6.1%,痰浊壅盛型占24.2%,肝阳上亢型占 21.8%,肝肾阴虚型占22.2%,阴虚阳亢型占17.9%,阴阳两 虚型占3.5%,其他占1.8%。考虑肝火亢盛、阴阳两虚及其 他证型例数太少,排除在外,仅留下其余5个证型共681例参 与接下来的统计分析。其中男382例(56.5%),女294例 (43.5%);病程最长43 a,最短9 d;年龄最大85岁,最小34 岁。对681份资料中的四诊信息和现代医学检测指标直接计 算概率,将其中阳性率小于1O%的指标剔除,得出73个阳性 率大于1O%的指标。其中的46个四诊信息指标中前1O位 依次为眩晕占94.6%,失眠占67.8%,胸闷占67.7%,舌约占 64.3%,弦脉占63.2%,疲倦乏力占62.4%,心悸占62.1%, 头痛占60.6%,舌苔薄占53.3%,目眩占51.4%,口干占 51.0%;27个现代检测指标中阳性率前1O位依次为收缩压 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血尿酸,舒张压高,T 波低平,三酰甘油(TG)高,二尖瓣区杂音,ST段压低,单核细 胞,心电轴左偏。 2.2单因素分析对681份资料中的四诊信息和现代医学 检测指标中的定性指标进行卡方检验或直接计算概率,将四 诊信息中小于1O%出现率的指标和现代医学检测指标小于 85%完整录入率的剔除,并按。=0.05的标准。分别得到有意 义的四诊信息变量45个,检测指标16个。46个四诊信息指 标中,头晕虽阳性率最高,但在各证中无统计学意义,故有45 个四诊信息指标进入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其中心烦易怒、 小便黄赤、舌苔黄在痰火上扰证型中比例高,在其他证型中比 例低;形体肥胖、呕吐痰涎、头重、胸闷、胸膈满闷、腹胀、口淡、 纳少、舌淡白、舌苔白、舌苔腻、滑脉在痰浊壅盛证型中占比例 最高;面红、目赤、弦脉在肝阳上亢证型中比例最高,盗汗、疲 倦乏力、腰酸、口渴、口干、细脉在肝肾阴虚证型中比例高于其 他证型;五心烦热、腰膝酸软、数脉在阴虚阳亢证型中比例最 高。现代医学指标中有意义的定性指标为T波低平、二尖瓣 区杂音、ST段压低等16个指标,其中二尖瓣区杂音、心浊音 界向左扩大、低电压、心电轴左偏、T波低平、左心室肥厚、心 电图运动试验阳性在痰浊壅盛证型中占比例最高,心律不齐、 房性早搏在肝肾阴虚证型中比例高于其他证型,主动脉瓣区 杂音、尿蛋白定性、ST段压低在阴虚阳亢证型中比例最高。 对定量指标进行秩和检验,按。=0.05水准。发现舒张压、红 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尿素氮、血钙、高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在肝阳上亢证型中比例最高,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在痰 浊壅盛证型中高于其他证型,单核细胞、血尿酸在肝肾阴虚证 型中比例偏高。 2.3多因素分析 应用SAS软件和 0S软件进行分析。 对进入多因素分析的45个中医四诊信息和31个现代医学检 测指标进行了EFA(探索性因子分析)。CFA(证实性因子分 析)以载荷系数0.2有意义,其中对45个四诊信息进行五因 子分析,以标准系数大于0.4者为主症,0.2~0.4者为次症, 头晕为共同主症,得出以下结果:肝肾阴虚型主症:疲倦乏力, 腰酸,口干,腰膝酸软,舌苔白,气短,盗汗,细脉,弦脉,胸闷;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Moder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2008 Jul,17(19) ‘2919・ 次症:舌红,失眠,健忘,舌苔薄,耳鸣,口渴。阴虚阳亢型主 症:目眩,数脉,五心烦热,头痛,健忘,耳鸣;次症:失眠,口淡, 胸痛,心悸,多梦。肝阳上亢型主症:心烦易怒,小便黄赤,目 赤,舌苔黄,口干,头胀,便秘,弦脉,面红,多梦;次症:目胀,失 眠,舌红,头痛。痰郁气虚型主症:呕吐痰涎,口淡,舌淡白,纳 少,失眠,面色无华,疲倦乏力;次症:精神萎靡,目胀,目眩,头 重,视力模糊,头痛,舌苔白,滑脉。痰浊壅盛型主症:胸膈满 闷,腹胀;次症:舌苔白,胸闷,气短,头重,便秘,滑脉,头胀。 76个指标五因子EFA及CFA结果示胸膈满闷、胸闷、舌苔 白、腹胀、纳少、气短、心悸、胸痛、ST段压低、T波低平在F1 中载荷系数大于0.2,在其他证型中较低或为负值,与前四诊 本次调查中男性所占比例高于女性,发病年龄平均大于 60岁,平均病程在10 a以上,与流行病学调查基本一致,说明 高血压病是一种长期慢性疾病。在5个证型中,痰浊壅盛、肝 阳上亢、肝肾阴虚、阴虚阳亢4个证型相差不大,这说明高血 压病是多因素长期相互作用所致。四诊信息显示头晕在各证 型中的比例都很高,总阳性率达94.57%,可作为各证型的主 症。二尖瓣区杂音、心浊音界向左扩大、低电压、心电轴左偏、 T波低平、左心室肥厚、心电图运动试验阳性、三酰甘油、总胆 固醇在痰浊壅盛中占比例最高,提示痰、脂与左心室肥厚有一 定的关联,这为现代从痰论治左心肥厚提供了一定依据。 本研究多因素分析显示,F1与F2的相关系数为0.676, F4与F5的相关系数为0.618,说明他们之间有较大的关联 性,可将证一(肝’肾阴虚证)看作证二(阴虚阳亢证)的演变证 型,证四(痰郁气虚证)为证五(痰浊壅盛证)的演变证型。而 76个指标五因子EFA及CFA分析未得出满意结果。 本次研究由于资金所限,所收集的病例仍较少,所选的现 代医学检测指标绝大多数是常规检查,缺乏特异性的指标。 证与现代医学指标的关系在多因素分析中未得出满意结果, 相信以后随着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会得出各证型的有 关现代医学指标的金标准,以揭示证的实质。 [收稿日期]2007—11—05 信息F5一致,为痰浊壅盛证;在F2中小便黄赤、心烦易怒、 目赤、便秘、多梦、口干、头胀、面红、舌红、舌苔黄对应与前 F3,为肝阳上亢证;F3中左心室肥厚,心浊音界向左扩大,心 电轴左偏,二尖瓣区杂音,心悸,面色无华,T波低平,细脉,胸 痛,此证四诊信息太少,证型不明确;F4中以健忘、耳鸣、腰膝 酸软、盗汗、五心烦热、舌红、舌苔薄、脉细数、脉搏、心律不齐 为主要表现,本证为阴虚阳亢证,与前F2相应;F5中目眩,头 痛,视力模糊,纳少,失眠,低电压,T波低平,血尿酸,心电图运 动试验阳性,主动脉瓣区杂音,四诊信息较少,不能明确证型。 3讨 论 治疗高 血压病疗效观察 厄贝沙坦联合双氢克尿噻 邓俊义 (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浙江丽水323000) [关键词] 厄贝沙坦;双氢克尿噻;原发性高血压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8849(2008)19—2919—02 如服药1周未达目标血压,则服用厄贝沙坦增至300 mg,每 日1次。2组患者均连续服药4周,开始1周测血压2次/d, 以后每周测血压3~5次,治疗前后测血钾、血钠、血糖、血脂、 肝肾功能。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有效控制血压是降低心 血管病病死率及病残危险的关键,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 延长生命。现已证明,小剂量联合用药能较单一种类药物更 大幅度降低血压,且不良反应少。2004年3月一2o07年8 月,笔者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用厄贝沙坦联合小剂量双氢克 尿噻治疗,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上述时期在本院住院及门诊就诊的原 1.3疗效判断标准[ ] 按卫生部制定的心血管系统《药物临 床研究指导原则》评定。显效:舒张压下降≥10 mmHg(1 mmHg=0.133 kPa)并降至正常或下降≥20 mmHg;有效:舒 张压下降虽<10 mmHg,但降至正常,或下降10~19 mmHg; 无效:未达到上述水平。 2结 果 发性高血压患者76例,按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 高血压学会(ISH)《高血压处理指南》制定的高血压分级标 准,为轻、中度(1~2级),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 竭、肝肾功能不全、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及不能配合者。随机 分为2组:A组男20例,女18例,平均年龄61岁;B组男22 例,女16例,平均年龄62.5岁。2组性别、年龄、血压等指标 具有可比性。 2.1临床疗效A组显效23例(60%),有效11例(29%), 无效4例(11%),总有效率89%。B组显效10例(26%),有 效14例(37%),无效14例(37%),总有效率63%。经)(2检 验,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不良反应2组治疗前后血钾、血钠、血糖、肝肾功能未 1.2治疗方法 A组口服厄贝沙坦150 mg、双氢克尿噻 12.5 mg,均每日1次;B组口服厄贝沙坦150 mg,每日1次。 见明显异常改变。A组出现头晕、乏力3例,心悸1例;B组 出现头晕、乏力2例,心悸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