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预算 月刊 第6期总第218期2014年 卧龙湖生态滨水区景观设计 丁舒,杨学文 (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景观设计所,辽宁沈阳110004) 摘要:卧龙湖是辽宁省第一大淡水湖,属内陆型湖泊湿地,是沈阳市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亚 洲候鸟迁徙的重要中转站。卧龙湖的开发建设对于沈阳康平县环境品质的提升,完善沈阳城市功能、 打造沈阳经济区绿色“后花园”、筑牢辽宁北部生态屏障影响深远。 关键词:城市发展湖泊开发生态保护景观文化功能完善 中图分类号:TU984.18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0402(2014)06—0034—04 近年来城市湖泊面临着水源退化和环境污 平原、农耕文化与游牧业文化的过渡地带,生 染的威胁,如何保护好、利用好湖泊,对于城 市的建设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回归自 然和重返自然的城市建设大潮中,湖泊完善了 城市的总体景观格局,使得“园林城市”、“花 园城市”、“生态城市”、“山水城市”等现代城 市理念得以实现,所以挖掘和提升湖泊地区的 环境品质成为滨水城市建设的重点。 态环境良好,自然与人文景观都十分独特,形 成了康平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和旅游资源。康 平县既有辽代古塔、清朝王陵等人文景观,又 有卧龙湖、金沙滩、万亩松、八虎山、沙金台 草地等自然风光。 1.2卧龙湖的规划情况及对城市发展的 意义 1卧龙湖规划发展的基本情况 1.1 卧龙湖区域位置及康平现状自然资 源 2011年底,沈阳市编制了《卧龙湖生态 区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提出内湖概念,并 将内湖区域建设为国家湿地公园。湿地公园的 保护开发对于康平未来实施生态立县,发展第 三产业,带动周边城镇旅游带的发展具有重要 卧龙湖位于沈阳康平县的中心位置,流域 面积1644.6平方公里,湖区东西长16.5公里, 意义。滨湖中心区城市设计及滨水景观带规划 中提出了“内湖、外湖”的双湖格局,外湖生 态保护,内湖生态利用。通过内外差异的双层 格局,柔化了湖与城边界,以生态过渡,协调 外湖生态保护、内湖城市开发的关系。 1_3卧龙湖城市段景观设计的规划范围 南北宽6公里,水域面积67平方公里,滩涂 48平方公里,湖中平均水深为2.2米,湖区最 大蓄水量为1-3亿立方米。是辽宁第一大淡水 湖,更是康平县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 康平县地处科尔沁沙地南缘,属于沙地与 收稿日期:2014—02—23 作者简介:丁舒(1981一),女,工程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会员,主要从事景观规划与设计工作。 E—mail:dingshu622@163.corn 2014年第6期总第218期 结合近远期建设情况及实施操作性,本次 景观设计主要包括湿地公园、卧龙湖人口区、 丰富多样的湿地植物群落,生态敏感度高,生 以及内湖核心区三大板块,卧龙湖滨湖区(城 市段)景观规划总面积146.5公顷。本次详细 设计范围为湿地公园区,湿地公园规划用地面 积约37公顷。 1.4卧龙湖周边现状用地情况 规划区域内现状主要为卧龙湖湖面和周边 态脆弱,如何做好卧龙湖地区的生态保护,对 于利用好卧龙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卧 龙湖长期以来作为鱼塘发展养殖业,做为水源 发展农业,这种开发利用不适合卧龙湖长远发 展。 2.5 由于气候干旱和对湖的不合理利用 导致卧龙湖常年水量不足,水资源缺乏,如何 一些坑塘,部分村屯和耕地,以及卧龙湖森林 公园。卧龙湖城市段滨水区区域内现状水资源 充足,湖内现有部分沙洲、岛屿,南侧有东关 河以及基地内部自然冲沟和人工养鱼池。东北 部的卧龙湖森林公园,以及中心公园地区地势 较高,其余区域地势较平坦。 1.5卧龙湖周边交通情况 规划区域周边交通比较便利,对外交通主 要有沈康、长深高速公路、203国道、彰桓线 省道等。县城内部道路规划结构为十字网格 式,形成以车行为主,同时满足人行系统的安 全通行的道路交通体系。卧龙湖城市段滨水区 周边规划有顺山街、顺湖街、迎宾路、中心路 等主要道路。 2卧龙湖开发建设存在的问题 2.1康平县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规 模较小,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对卧龙湖的开发 力度相对迟缓,湖与城的联系较弱,不能很好 的发挥湖泊在城市发展建设中的作用。 2.2卧龙湖现有的旅游服务设施和旅游 基础设施条件较差,要素配套不齐,酒店、道 路、商业等设施的规格和标准都亟待提高。景 区的码头建设、给排水系统、照明系统、标志 标牌等其它基础设施均需要按照旅游需求进一 步完善。 2_3文化挖掘程度不够,还没能开发成 为具有独特性卖点的旅游景点,在景观风貌上 不能很好的凸显新城的魅力,还有一些人文资 源保存的状况不佳,要开发成为特色旅游产品 有一定难度。 2.4卧龙湖的生态环境近年来受到严重 破坏,卧龙湖有着种类繁多的生物物种资源和 补给水成为一大问题。同时由于卧龙湖地区缺 乏科学的开发和管理,湖滨旅游开发建设杂 乱,加之县城和农业的污水直排卧龙湖,给该 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3总体景观规划设计 3.1设计理念 康平县城市段滨水区作为卧龙湖与新城区 的缓冲带,滨水区的开发应平衡社会、经济、 环境三方面,卧龙湖的开发建设已由经济效益 为主的传统开发方式向平衡三者关系的生态开 发方式转变。同时利用当地资源和技术,注重 实施的可行性,实现卧龙湖保护和开发的双 赢,成为卧龙湖后续开发营销和推广的名片, 塑造城市发展的文化品牌。 3.2设计构思 设计旨在通过城市段滨水区的景观建设进 一步增强城市活力,提升卧龙湖地区整体吸引 力,使之走向“生态、自然、活力、宜居”的 城市定位,领军沈阳乃至辽东半岛城市群的 “生态旅游,自然宜居”。唤起景观开发建设的 地域感,维护独特的城市生态景观,打造一个 具有生态、地标性的环境景观设计,创造一系 列标识性的滨水景观,提供市民生动有趣的观 湖、亲水体验。 3.3设计原则 (1)尽量保留和保护基地内现状植物,保 护卧龙湖及其周边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 展。 (2)独特性-成功的旅游区应当具有鲜明 的特色与主题,避免形式上的雷同。强调空间 的记忆性,营造丰富的景观内涵。 (3)多样性:多样化的活动体验可以吸引 一35— 2014年第6期总第218期 不同年龄的客源,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 (4)提供完善的服务设施,满足周边居民 及游客的基本需求,确保长期的活力,带动周 边地区的土地价值的提升,吸引更多人气。 (5)提供合理完善的水上交通、机动车 路、非机动车路的交通流线体系。 (6)充分利用滨水岸线,综合考虑滨水土 地的横向和纵向的发展。 3.4设计定位 创造一个供大众娱乐休闲的滨水目的地; 提升景观环境品质,塑造区域的新形象;注重 生态建设,打造沈阳北部生态屏障。 3.5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特色 (1)生态l绿色——保护提升卧龙湖生态 体系,打造辽东景观典范; a.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对话 湿地方案设计中既有模仿自然的野趣之 美,又有供人们休息活动的空间场地,使人工 环境与自然环境达到和谐统一。 b.选择本土化植物,因地制宜,模拟自然 生态群落,减少人工干预,实现植物的自我生 长和交替。 c.注重生态环保材料的应用,体现可持续 发展理念 设计中多采用防腐木,透水砖,钢板等生 态环保型材料,既节约能源,又很好的融人到 景观环境当中。 (2)印象I地标——创造独特鲜明的城市 景观,打造康平城市名片; a.堤坝的改造与利用 对现有的卧龙湖堤坝进行改造再利用,提 出了朱丘红堤的设计理念,打造湖滨景观的步 行长廊。 b.旧建筑的保护和利用 对原有建筑采用加法的形式进行改造在利 用,既节约了成本,同时也是对原有场地的一 种文化记忆。 c.原有植物的保留 对现有的大面积芦苇、蒲草等水生植物进 行保留,并加以强化,提升景观印象。 (3)展现北方大尺度的景观特色,大面积 一36一 的水生植物与湖区尺度相适宜,体现地域特 色。 (4)诗意I浪漫——营造自然宜居环境, 打造诗意人文的旅游景观。 通过各个不同步道流线的设计,让人们体 验不同的景观特色,塑造一个富有内涵的景观 文化体验。为游客提供一条以生态教育为特色 的旅游路线。打造多个生态教育展示主题,湿 地公园教育展示系统。 湿地景观(红色步道——朱丘红堤、金色 步道——花岛区域、绿色步道——芦苇生态湿 地、白色步道——白桦步道) (5)项目包含景观设计、扩初设计、施工 图设计以及施工现场对接四个阶段,使项目从 设计到具体落实形成一个完整的实践过程,是 体现规划设计实施操作的典范。 3.6卧龙湖人口区景观设计 卧龙湖入口区占地面积约25公顷,布置 人口标志雕塑、特色跌水池,并对现状两处岛 屿进行整理,布置特色游桥,将人流引至岛 上,实现人水互动,增强卧龙湖人口滨水区的 活力。塑造良好的城市对外形象。 3.7内湖区环湖道路及滨水景观设计 规划不同形式的旅游道路断面,控制进人 卧龙湖自然保护区的出人口,环湖旅游路是进 入景区的主要道路,注重内湖区沿线滨湖路景 观的营造,塑造高品质的滨湖城市形象。 3.8建立完善的道路交通体系 卧龙湖滨水区作为康平县重要的自然资 源,必将吸引周边居民,当地市民及国内游 客,人流资源丰富,内部的交通分为以电瓶车 和自行车为主的车行系统、注重亲水性的步行 系统和通达的水上交通三种方式。内湖水上线 路设置通过小型的生态电瓶船组织游客从县城 北部向南游览各特色景点,尽量避开鸟类的主 要停留区域。借助环湖路的完善,可组织环湖 马拉松、自行车赛以及小型的民间体育健身赛 事,提高卧龙湖的知名度,提高当地居民的体 育健身热忱。 3.9水质净化策略 内湖区水循环较差,湖体污染的风险较 2014年第6期总第218期 大,因此,未来在卧龙湖水质维持上,需采取 定的措施,主要采取以下两种措施: 一域,进行林地复育; (1)物理措施 由于将原有堤岸打破,新防洪堤后退至湿 地公园边缘,确保堤顶高程90m。 喷泉:可设置水下曝气设施,增加水体溶 解氧。 (2)生物手段 生态护岸:保证环湖一半以上的岸线采用 生态护岸,增加湖体自净能力。 人工浮岛:人为辅助增加人工浮岛,增加 植物对污染物质的吸收。 自然湿地:在湖体的水循环死角处,设置 自然湿地,防治局部水体的富营养化。 人工湿地:在湖体内部设置人工湿地,形 成内湖一人工湿地一内湖的水系循环。 水生植物群落:通过投放鱼苗等措施,逐 步建立湖体自生的水生态系统,使其具备自净 能力。 3.10植物种植策略 总体植物种植以乡土树种为主,划定合理 的植物景观种植分区,突出植物的季相变化, 注重人性化的植物景观设计。 湿地公园区的植物种植主要依据高程进行 植物的搭配种植,形成丰富而又稳定的植物群 落。 高程<88.3m的范围,属于设计水位以下 的区域,主要以自然湿地群落和景观湿地群落 为主; 高程88.5~88.1m范围,属于湿地边缘的 交错地带,从湿草甸过渡至灌木林地; 高程88.5~90.0m范围,不易被水淹没, 以林地为主; 高程>90.0m的范围,主要为森林公园区 4结语 城市湖泊作为重要的城市水体形态和城市 资源,对城市的生态和微环境的营造起着决定 性的作用,能够更好的改善城市形象,整合城 市功能,增强城市活力、提升城市实力。我们 在利用城市湖泊营造城市景观的同时,应该好 好思考如何做到利用和保护相结合,更加科学 的进行城市建设和湖泊景观的开发。 参考文献: [1]郑化敏.论城市湖泊对城市的作用[J].南平师专 学报,2007,2:132—135. [2][美]R福尔曼,M戈德罗恩.景观生态学 [M].肖笃宁,张启德,赵羿,译一E京:科学出 版社,1990. [3][美]弗雷德里克・斯坦纳.生命的景观一景观规划 的生态学途径[M].周年兴,李小凌,俞孔坚, 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郑华敏.论我国城市湖泊景观发展及现状[J].福 建建筑,2008,4:82—84. [5]毕凌岚.城市生态系统空间形态与规划[M].北 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6]曾庆祝.浅谈城市河湖的生态作用及建设[J].江 苏水利,2001,12:12—13. [7]王东宇,李锦生.城市滨河绿带整治中的生态规划 方法研究[J].城市规划,2000,9:27—30. [8]胡晓彬.武汉市主城湖泊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及对策 [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7,5:105—108. 一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