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四川省资阳市川中丘陵地区信息化试点班级2018-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

2020-06-09 来源:客趣旅游网


四川省资阳市川中丘陵地区信息化试点班级2018-2019学年八年级

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

本试卷共6页;全卷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mm黑色墨水签字笔将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只将答题卡收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4 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符合题目要求)

1.如图: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其中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2.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拖拉机和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前进,以拖拉机为参照物,收割机是静止的 B.站在正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是他以身边乘客为参照物 C.站在地球上的人觉得地球同步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是因为他以自己为参照物 D.飞机在空中加油时若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运动的 3.为了践行“绿色环保”的生活理念,小张、小王、小李从同一地点A 沿同一道路同时出发, 最终都到达地点B,小张驾驶电瓶车以30km/h的速度匀速前进,小王以5m/s的速度跑步匀速前 进,小李以每分钟通过0.6km的速度骑自行车匀速前进,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小张先到达B 地 B.小王先到达B地 C.小李先到达B地 D.三人同时到达B地 4.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士兵枕着牛皮制成的箭筒睡在地 上,能及早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这段记载的科学道理是

A.声音不能通过空气传播 B.大地不能传播声音

C.只有牛皮制成的箭筒可以传播声音 D.固体传播声音比空气快

5.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究其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 B.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C.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 6.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看”到自己的声音的实验。把两个纸杯底部用细棉线连接起来,固 定其中一个纸杯,在纸杯口上蒙上胶膜,膜上粘一小片平面镜,拉紧棉线,将激光笔发出的光照 射在平面镜上,小明对另一纸杯说话(不接触纸杯)。会 看到墙上反射的光点在晃动。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明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B.该实验说明声音不能传递能量 C.两个纸杯间声音的传播主要是通过空气实现的 D.在月球上做该实验也能看到光点的晃动

7.小华把0℃的碎冰块放在保温杯中,在冰中撒一些食盐,搅拌后用温度计插在碎冰块内测 量其温度,发现所测得的温度降到0℃以下。小华觉得很奇怪,他认为物体只有放热后温度才会 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都比0℃高,冰块怎么会向周围放热呢?下列能合理解释这一现象的猜想 是

A.盐溶解时吸收热量

B.加盐后冰熔点降低,冰熔化吸热 C.加盐后冰熔点升高,冰熔化吸热 D.一定是温度计不准确

8.暑假的一个晴天,几位驴友在森林中迷路了,要利用风向引导他们走出森林,下面的说 法中正确的是(图中虚线为空气流动形成风的路径示意图

A.森林吸热,温度升高较慢,空气温度低、

密度 大,地面空气从森林流向外界,应顺风走

B.土地吸热,温度升高较快,空气温度高、

密度 小,地面空气从外界流向森林,应顺风走

C.森林吸热,温度升高较慢,空气温度低、

密度 大,地面空气从森林流向外界,应迎风走

D.土地吸热,温度升高较快,空气温度高、密度小,地面空气从外界流向森林,

应迎风 走

9.为了抗旱,向空中云层中发射“干冰炮弹”,就能实现降雨,这是因为

A.干冰熔化变为水B.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液化而成的小液滴 C.干冰在云层中迅速升华又凝华而形成的

D.干冰在云层中升华吸热,使云层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

10.如图漆黑的夜晚,用手电筒照在前方的小道上或平静的水面 上,我们能够看清路面的状况,但却看不到水面上的光斑。对此现象解释较合理的是

A.路面发生了镜面反射

B.水面吸收了手电筒发出的所有光 C.水面发生了镜面反射

D.路面上的光没有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11.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它的独特魅力给课堂教学增添了生机和活力。多媒体教室的投影银幕 是用粗糙的白布制成的,投影仪的折光系统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B.全班同学都能看到画面是因为光射到投影银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C.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全班同学都能看到画面是因为光射到投影银幕上发生了漫反射

12.在透明玻璃杯的杯底放一枚硬币,然后倒入一些水。把杯子端到眼睛的高度,再慢慢下 移。当杯子下移到某一位置时,可以看到杯中有大、小两枚硬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大硬币”在上,“小硬币”在下

B.“大硬币”在下,“小硬币”在上

C.“大硬币”是光在水面发生折射形成的 D.“小硬币”是光在杯侧壁发生折射形成的

13.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 亮的光斑(如图所示),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透镜成像规律”的 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当物体距透镜5cm时,成正立的像

B.当物体距透镜15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小

D.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向透镜的方向移动时,要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屏靠近透镜

14.在大型运动会安保工作中采用人脸识别系统(如图),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可以自动将镜头 前1m处的人脸拍摄成数码相片,通过信号线传递给计算机识别。摄像机的镜头

A.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为0.5m B.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为0.1m C.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为0.5m D.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为0.1m

二、图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12

分)

15.(2分)小明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如图所示,他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mm, 物块的长度是 cm。

16.(3分)如下图体温计的量程是

,分度值为

,示数是

17.(2分)图中的A、B 两架飞机,一架是实际飞机,一架是从潜水艇上观察到的该飞机 的像,作光路图示意。

18.(2分)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请借助如图中的短跑比赛 来说明这两种方法:a图表明 ;b图表明 。

19.(3分)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 化的图象。这种物质的熔点是℃,在第10min时,该物 质处于(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其熔 化过程的特点是吸收热量,但温度(选填“升高”、“降低” 或者“不变”)。

三、探究与实验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20分)

20.(6分)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 ,这说明 了 。

(2)如图②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 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 (3)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 起。该实验能说明 可以传声。

(4)如图④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将听到

,并由此推理可知: 。

21.(6分)小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 (1)小明选用玻璃板而不选用平面镜,是因为这样 ; (2)实验时,小明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甲,还要在玻璃板后面放一支未点燃的蜡 烛乙.对这两只蜡烛的要求是 ;

(3)小明在寻找蜡烛甲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玻璃板放有蜡 烛 (选填“甲”或“乙”)的一侧观察.

(4)如果小明在寻找蜡烛甲的像的位置时,无论怎样沿桌面移 动蜡烛乙,都不能使它与蜡烛甲的像重合,可能的原因是 ;

(5)在玻璃板的同一侧,小明同学通过玻璃板看到了蜡烛甲的两个像。形成两个像的原因 是 ;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 。

22.(8分)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 点由静止开 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 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若图中计时秒表的分度值为1s,刻度尺分度值为1cm,请根据图示完成下表:

路程/cm 时间/s

(2)某同学计算A 至C这个过程的平均速度,采用了下列两种方法计算:

s

方法1:vAC 

小车由A 至B 小车由B 至C 小车由A至C sAB= cm s sBC=40cm sAC= tAC= cm s tAB= tBC= s AC tAC

方法2:v

1(v

sBC 1sv )(AB AC )

2 AB BC

2 tAB

tBC

以上两种方法正确的是方法 (3)分析表中数据,小车全程

(选填:“1”或“2”)。

(选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4)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 点由静止自由释放, 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不正确的理 由是: 。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26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方程式 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结果的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写出明确的数值和单位)

23.(6分)激光的亮度高、方向性好,利用激光束测量月球和地球间的距离是目前最为精 确的方法。1969年7月,阿波罗11号的宇宙航行员第一次登上了月球,在上边放置了一台角反 射器(角反射器其实就是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镜,如图所示),角反射 器刚放好,各国立即向它发射激光。宇航员还没有离开月球,科学家就 捕获到了反射光。若光速c=3×108m/s,求:

(1)请在图上画出所给入射光线经过两个平面镜的反射光线; (2)若从发射激光开始到接收到反射回的激光共用时t=2.56s,求月 球和地球间的距离s。

24.(9分)长度为L=200m的火车在笔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在从山崖驶向大桥的过程中, 如图所示;火车头距离桥头d=200m处鸣笛,鸣笛后t1=10s时火车头到达桥头,此时车头的司机 听到来至山崖的回声;听到回声后t2=30s时车尾驶过桥尾。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v0=340m/s,求:

(1)火车的速度v; (2)大桥的长度x;

(3)鸣笛时火车车头到山崖的距离l。

25.(11分)研究发现:人在饮酒后驾车的应急反应时间是未饮酒时的2~3倍。反应时间是 指司机从看到意外情况到踩刹车需要的这段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 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如图所示,某人酒后驾车沿马路直线行驶,车头中央距马路边沿x=3m, 车在到达某位置时,发现一人正从路边出发闯红灯过人 行横道,此时汽车的速度为v=15m/s,距离人的行走路线 为l=30m,若该司机的反应时间为Δt=1.2s,刹车后汽车 由于惯性还要继续行驶,再经过t1=1s刚好驶到人的行走 路线。若人以

该车的宽度 d=1.8m。v1=1.5m/s的速度匀速行走,求:

(1)这辆汽车的反应距离s;

(2)计算说明汽车是否有撞上行人的可能。

资阳市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 川中丘陵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教育教学改革试点班期中质量检测 八年级·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B 答案 C D C D B A B A D C D B D 二、图示题 15.1,2.10;(每空1分,共2分) 16.35℃~42℃,0.1℃,37.6℃。(每空1分,共3分) 17.如图所示(机头和机尾两条光线各给1分,共2分); 18.在相同的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越多,运动得越快;物体通过相同的路程,用的时 间越少,运动就越快。(每空1分,共2分)

19.240℃,固液共存状态,不变。(每空1分,共3分) 三、探究与实验题 20.(1)乒乓球被弹开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在桌面上洒一些纸屑(或其他轻小物体);(3)空气;(4)铃 声越来越小;真空不能传声。(每空1分,共6分)

21.(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高度、粗细相同;(3)甲;(4)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5)玻璃的两个表面同时反射, 每个表面成一个像;换较簿的玻璃板。(每空1分,共6分)

22.(1)40;80;4;2;6;(2)1;(3)不是;(4)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或小车从A到C 的过程中 通过B点时的速度不为0或小车通过AC段的时间与AB段的时间之差才是下半程BC段的时间)。(每空1分,共8分)

四、计算题 23.(6分)解: (1)如图所示;

(2)由题意可得:

t

2s c

………………①

解得:s=3.84×108m

………………②

评分参考意见:本题满分6分,其中作图3分(两条法线1分,光线OB 和BC各1分,共3分);①式2分;②式1分; 若有其它解法,只要正确可以同样给分。

24.(9分)解:

(1)根据速度公式有:

d vt1

………………①

解得:v=20m/s) (2)根据题意有:

………………②

Lxvt2

………………③

解得:x=400m

(3)根据题意有:

2ldv0t1

………………④

………………⑤

解得:l=1600m ………………⑥

评分参考意见:本题满分9分,其中①③⑤式各2分,②④⑥式各1分;若有其它解法,只要正确可以同样给分。 25.(11分)解:

(1)根据题意及速度公式有:

svt

………………①

解得:s=18m ………………②

(2)汽车从发现行人到运动至行人的行走路线用时:

ttt1

………………③

设在这段时间内行人行走的路程为x′,则: xv1t

………………④

设人与车不发生碰撞行人行走的最大路程为x0,则:

d

x0 (x) 解得:

2

x3.3m

………………⑤

………………⑥

x0 2.1m

………………⑦

由于xx0,故汽车有撞上行人的可能。 ………………⑧ 评分参考意见:本题满分11分,其中①③⑤各2分,②④⑥⑦⑧式各1分;若有其它解法,只要正确可以同样给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