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ofXinyangTeachersCollege
(Philos.&Soc.Sci.Edit.)Vol.22No.1Feb.2002
试论许慎与汉字构件研究
韩 伟
(信阳师范学院中文系,河南信阳464000)
摘 要:在汉字形体结构研究中,汉字构件功能研究无论是就其符号独特体系,还是汉字构件在表意和识认中的独特功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种研究许慎开其端:一是在对汉字构件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据形系联”的部首;二是在汉字的材料选择和研究方法的采用上具有科学性。许慎对汉字构件的这种开端研究,对后世造成了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许慎;汉字构件研究;开端;后世影响
中图分类号:H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964(2002)01-0073-04
汉字是同汉语并行的汉民族用来交际的工具之一。称其为“并行”的交际工具,是因为汉字虽然以汉语为产生之基础,但与汉语相比,又具有独特性。这种独特性的具体表现,就是以具有独立性、概括性、可读性和直观性形体来记载汉语的词的读音和意义而进行交际,其形体本身具有丰富的意义内涵。所有这些独特性的内容就决定于汉字字形本身的这种符号体系。这种符号体系还具有媒介性,它是人们认识和了解存在于异地或发生于异时的事物和事情的一种媒介符号。既然是一种媒介符号,那就还需要识认或称破译。这种识认或破译就是通过汉字的形体而辨识附着在其上的音与义。由此可见,汉字的形体是第一性的。而在汉字形体之中,组成汉字形体的构件和形体结构的形式就显得十分的重要;因形见义和因声求义常常就是通过对汉字形体结构的分析而得来的,而在这种分析中,构件又常常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从古至今,人们对于汉字构件功能的研究十分重视。这种研究溯其根源,发端于许慎。本文不揣浅陋,从汉字构件研究之意义和许慎关于构件之发端研究以及对后世之影响,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以就教于方家。
收稿日期:2001-04-09;收修日期:2001-09-10
基金项目:河南省社科研究“十五”规划项目:汉字形体学研究(2001EYY003)作者简介:韩 伟(1952-),男,汉族,河南罗山人,现任信阳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73・汉字的构件在汉字形体结构中之所以具有如此
重要的地位,一方面来自于汉字这种独特的符号体系,另一方面取决于汉字构件在表意和识认中的独特的功用。
就符号体系而言,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体系,是具有可视性的而又蕴涵着语言的音义信息的书面符号体系。由此可知其形体是最基本的要素,是汉字的本体,而形体的基本构件则是所谓的独体文。这种独体文就是传统六书之所谓的象形和指事的字,而其基本则又是被称之为字根的象形字,其是组成其他各种形体的字的最基本的构件。因而有人称之为“汉字的基本造字字元”。汉字体系所具有的“以象形为基础表意为主导而又兼有表音成分的表意制”(许威汉语)性质,也十分明显地体现于这种形音义密合的基础组合构件“文”上。因此,在整个汉字体系中,要么汉字的意义与构件有关,要么汉字的读音与构件有关,汉字的意义或者声音就是这样以象形字为主要构件来造字成字的方式传遍整个汉字系统的。也就是说,传统六书意义上的指事字、会意字、
[1](P89)
一、汉字构件研究的意义
第22卷 第1期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2月
形声字均由象形之文孳乳而成,无论是义旁还是声旁,都有象形之文所载之义。从这种意义上讲,所谓“以象形为基础”的汉字,无论其构形采用何种模式,即或指事或会意或形声,究其实质,都属于象形的范围,是象形的衍生和深化。其理据就在于其构件是以象形字为基础或根本,在组构成各种模式的汉字中,其原来所载之意义无论强弱均依稀可见,而且就渗透在整个汉字体系之中;这种构件与汉字体系的性质形成相互制约的关系,即构件决定汉字体系的性质,汉字的性质又必须通过其构件来体现。这种汉字的具体实际,也就是汉字符号体系的这种独特性,就是在汉字已经发展到失去其形象性的现代汉字这种时期,由于传统汉字理论和人们长期形成的这种认知汉字的心理习惯的影响,仍然具有一定的意义。就表意记音和识认的功用而言,汉字构件也是独特的并且具有重要意义的。这种意义就在于它在整个汉字系统中具有意义或者声音上的通连性。因而,构件成为人们研究汉字之首选对象。就上面所言,由于汉字是由具有表意性质的构件所组成,而不论采用何种造字方法所造之汉字,在形体上均具有意义或者意义之痕迹;由于构件原本是一个记载语言词的音义载体,除意义因素之外,还有语音的因素,以之而“据其音”造字,所构之新字有语音之信息。为了辨识汉字所载之意义和音读,人们就必须在汉字形体上进行研究,或者说首先必须进行构件的研究。清代《说文》四大家之首段玉裁指出:“学者之
[2]
考字,因形以得其音,因音以得其义。”王筠也说:“后人之识字也,由形以求其音,由音以考其义,而文字之说备。”于省吾说:“字形是我们实事求是地进
[4]
行研究的惟一基础。”由此可见,无论古今,人们研究汉字,总是离不开字形,并且将其放在首位。这也是对于汉字来说,“字形才是它的本体”的原因所在。而对于字形的研究,研究构件是其基础。构件所以为基础的原因,则因为构件为汉字之字根或称之为初文的汉字形体所充当。掌握了由字根或称之为初文的汉字形体所充当的构件及其孳乳繁衍再生功能之道理,就能轻而易举地以简驭繁,辨别具体的汉字所载之义,识认所遇到的汉字。有人以为古汉字具有便于识认学习之优点就因为此。当代学者林尹就认为,文是“依类象形”的,字是“形声相益”的;文是原始构造的“初文”,字是由“初文”相配合而产生的“孳乳字”;所以文是“独体”的,字是“合体”的。中国文字里的初文并不多,《说文解字》记载的,只有489个,所以它是有限度的;可是由初文繁衍而生的字,却是无限度的,可以随着事实的需要而不断增加,《说文解字》9353个文字中,就有8864个是合体的・74・[5]
[3]
字。我们如果认得有限度的初文,知道配合成字的道理,就是所造的字多到几万几十万,也能很方便地全部认得它们[6](P3)。也正是此种原因,古往今来,人们对于汉字形体结构的研究,首先就著力于组成汉字的构件上,就是这个道理。
二、汉字构件研究许慎开其端
据语言学史所载,我国的语言学理论的形成是在汉代,同语言学理论一样,汉字学理论也是形成于汉代,它们共同的奠基之作均是许慎的《说文解字》。由此可以推测,汉字构件的研究最早也在这个时期,其开端者是许慎,其研究成果是《说文解字》,则是必然的了。许慎的《说文解字》的基本原则是以“六书”分析字形,因形以说音义,因形以说音义之“形”就表明许慎此书的基本点是落实在对字形的分析说解上,其又首先落实在构件的研究上。那么,他是如何具体说解的呢?
1.在汉字形体构件分析的基础上,建立“据形系联”的部首系统
这是许慎在编排汉字上的一大创举,也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更是许慎系统地尝试分析研究汉字构件的科研成果。许慎据小篆系统“义著于形”的特点,选择一些能反映出文字类属的基本汉字为形旁,以此为依据来建立部首系统。这种部首在具体的汉字中就是字的构件,是以其是否具有构字能力而选定的。因而他归纳文字的具体原则是“凡某之属皆从某”。“某”即部首。其既有古汉字的基本形体,即独体之文,也有具有构字能力的合体字。许慎立540个部首,依类统辖收入《说文解字》的全部汉字,形成一个义属之大系统。当然,其立部之初衷并非为汉字构件而为之,然此举在客观上却研究了汉字的构件。这种研究虽然没有具体详尽地阐述,甚至几乎属于简单、客观地罗列的阶段,但在当时那种文字学理论处于刚刚创立,还很粗糙的时期,这种研究已经是难能可贵的了。
如,“句”为构件,一方面,句为一个偏旁,与另外的构件组合成字;另一方面,与句组合成字的字或者在意义上或者在读音上与句有关联。《说文解字》第50页:
句:曲也。从口
侯切,又久遇切。
声。凡句之属皆从句。古
拘:止也。从句从手,句亦声。举朱切。 笱:曲竹捕鱼笱也。从竹从句句亦声。古厚切。
钩:曲也。从金从句句亦声。古侯切。另如它页:
韩 伟:试论许慎与汉字构件研究
羽句:羽曲也。从羽句声。其俱切。(四上羽部)
句:曲脊也。从疒句声。 疒其俱切。(七下疒
属皆从齿。昌里切。 古文齿字。(《说文解
字》44页) 败:毁也。从攴贝,败贼皆从贝会意。薄迈切。籀文败从贝贝。(《说文解字》68页)
此类例在《说文解字》中很多,许慎的处理方法不仅是列举出来,一般还做形体上的解说,使读者可以参照。
当然,因为当时许慎不得见甲骨文和金文等更为古老的文字,在形体的说解和汉字构形的构件说解上难免有缺点和错误,我们在研究中给予指出是正确的,但不得因此而刻意要求古人,甚至否定其的功绩。
在研究态度上,许慎务求真实,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还汉字的真实面目。首先表现在《说文解字》中倡导和贯彻的从客观现实中寻求说解字形字义的依据的原则,此正如王筠《说文释例.序》所总结的:
其字之为事而作者,即据事以审字,勿由字
以生事;其字之为物而作者,即据物以察字,勿泥字以造物。
为遵循此原则,在研究分析每一个文字时,既不宥于成说,也不单凭一己之私,而是搜考群籍,考之于师友,博问于“通人”。其次就是他的科学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就是通过博览群籍、博问通人、研讨于师友,从众说中寻求最为科学之说;还通过研究不同的文字形体,比较、验证最为准确的文字形体的说解。许慎的这种研究方法概括起来,就是独立、比较、祛伪、存真。故此,在《说文解字》一书中,诸如“虞书曰”“诗曰”“周礼曰”“逸周书曰”“周礼有某某”“礼记曰”“春秋曰”“春秋传曰”“孔子曰”“董仲舒曰”“尹彤说”“司马相如说”“杜林说某从某”“杜林曰某某”“楚谓之某、晋谓之某、齐谓之某”“江夏有某某”;“古文”“古文某”“古文从某”“古文某从某”“古文某从某从某”“古文省某”“籀文某”“籀文某省”“籀文某从某”“籀文不省”“某或从某”等等,可谓开卷即见。
部)
苟:部)
凵丨丿凵
也。从凵丨句声。古厚切。(一下凵丨丿凵丿凵
句攵:击也。从攴句声。读若扣。苦侯切。(三下攴部)
句刂:镰也。从刀句声。古侯切。(四下刀部)
以上字例在客观上表示:一是许慎已经对构件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否则,他不会这样去处理具有相同构件的这些汉字;二是许慎把具有相同声旁而又意义相同或相近的构件所组成的汉字放在一起,在客观上具有把一类同声旁的字类举在一起,为后世研究以某一根字为核心而派生出一组同源词提供了最早的研究实例;三是为后人研究形声字的一种基本的来源形式,客观上有一种启示作用,即同一语根的字不仅声音上有联系,而且在意义上也有联系;与此同时,还为形声字的形体构造形式和研究提供了范例,即以某一根字或某一构件为基础,再添加另一个构件——表示一个具体字的义类的形旁而组成一个具体的字。
总之,从汉字形体结构研究的角度来观察许慎确立汉字的部首系统,实际上就是在汉字构件的研究基础上而产生的。可以说,没有对于汉字构件的较为深入的研究,是不可能产生出在当时的水平下那样科学的系统的汉字部首的。
2、材料的选定和研究态度的正确是其取得成功的两个基本点
研究汉字的构件,最终是为研究汉字学理论和指导认识掌握总结完善创制汉字的方法,为人们认识已有的汉字和指导创制新的汉字服务的。这种研究就需要在汉字的材料选择上和研究方法的采用上具有科学性。许慎正是紧紧地抓住了这两点。在材料的选择上,许慎“今叙篆文,合以古籀”,这表明,他在研究汉字构件上是网罗“古”“籀”“篆”三体文字以集古文之大成,但侧重点是在小篆。这种做法,总体上是抓住了汉字的主流。因为在古汉字阶段,小篆已是根据史籀大篆省改而成的最为成熟的文字,其字形既能较好地体现商周古文字的印痕,又是汉字形体演变的一个重要的中间环节。为此,运用其来进行汉字构件的分析研究,毫无疑问具有承前启后性;同时,兼采古文和籀文,对于说解和研究古汉字的形体以及构件具有参照和补充意义。如:
齿:口齿斤骨也。象口齿之形。止声。凡齿之
三、许慎汉字构件研究对后世影响
汉字构件研究,自许慎开其端,后世学者即随之而起。晋代杨泉著《物理论》论“臣又”字:“在金曰鉴、在
草木曰紧、在人曰贤。”他的这种研究,虽然后世被人称为右文说的萌芽,实际上,称其为研究汉字构件则更为确切。真正形成气候的此类研究,当在其后。宋代在汉字构件研究上,有两个不同的派别。这种不同的派别,其实是从不同的角度对汉字的构件进行研究。从表面上看,其研究的对象虽然不一,一是研究所有的构件,一是研究形声字的声旁,但其研究的目
・75・第22卷 第1期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2月
的和结果则相同,或为构件有意,或是形声字之声旁有意,都是研究汉字构件的表意功能。对汉字所有构件做全面研究的是王安石。他的代表作是后来亡佚的《字说》;对汉字形声字构件声旁进行研究的代表是王子韶。他的代表作也是不传于世的《字解》。他们的著作虽然没有流传后世,但在当时都有很大影响,否则,也不会在同代人的笔记或其他书籍中有其记载,还有随之而研究的学人。许慎的汉字构件研究,到宋元间,被今人称之为“对于文字的见解,是许慎以后,惟一的值得在文字学史上推举的”人(唐兰语)的戴侗,在其《六书故》中比较圆满地研究了汉字形体结构之“声旁表意”这种现象,比王子韶又有所发展。他揭示了形声字产生的一大途径,即为某个词的引申义构制专用的后起本字,从而研究了加注的构件在整个字体中的功能。这种研究从另外的意义上则又揭示了研究同源词的字源义的途径。以宋代郑樵为代表的关于汉字构件孳乳功能的研究也是许慎对于汉字构形功能研究的一个发展。在汉字构件中,郑樵十分关注两种构件,这两种构件在汉字孳乳过程中具有不同的作用,他为之名为“母”与“子”,进而创立了他的“子母”理论。在他看来,象形指事当为文,而母之基本成分皆为独体之文,会意谐声转注皆为由此种文和不是独体文的子所组成的字,汉字之大家族就是如此而孳乳繁衍起来的。这种研究,毫无疑问,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使汉字构件向具有符号性质方面前进了一大步。正是郑樵的这种研究以及他对文字学方面的其他研究,博得后世学者的好评。如沈兼士在《影印元至治本郑樵六书略序》中说:“郑
氏在文字学史是为第一派之创始者,固自有其时代
之价值。”郑樵所创之“子母”理论,如体育比赛中之接力棒一样,一轮一轮地被接过来向前继续奔跑开来,展示着此种理论的一阵子活力。
综上所述,汉字构件研究对于汉字构形学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这种研究同语言学理论的创立一样,同样是由许慎开其端,许慎首创了其实为汉字构件的部首,并在《说文》一书中研究了部首亦即汉字构件的功能。许慎这种研究的更为重要的价值则在于启迪了后世学人,使后世关于汉字构件功能方面诸如表意功能、记音功能、孳乳功能等等得到充分的研究,为汉字构形学增添了十分丰富的内容。
参考文献:
[1] 牟作武.中国古文字的起源[M].上海:上海
人民出版社,2000.[2]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3] 王 筠.说文释例[M].武汉:武汉市古籍书
店,1983.
[4] 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M].北京:中华书局,
1979.[5] 王宁.系统论与汉字构形学的创建[J].暨南
学报(哲社版),2000,(2):15-21.[6] 林尹.文字学概说[M].台北:正中书局,
1974.责任编辑:吴圣刚 责任校对:吉家友
AstudyonXUShenandthestructuralcomponentsofChinesecharacters
HANWei
(Dept.ofChineseLanguageandLiterature,XinyangTeachersCollege,Xinyang464000,China)
Abstract:InthestudyoftheformandstructureofChinesecharacters,itisofgreatsignificancetostudythestructuralcomponents,includingtheiruniquesymbolsystemortheiruniquefunctionofexpressingandrecognition.XUShenwastheforerunnerofsuchastudycharacterizedbythefollowingcontributions.First,heestablishedradicalsinasystemof\"formandmeaningcategories\".Second,headoptedscientificmethodsinmaterialselectingandresearch.Thesehaveinfluencedthelaterresearchers.
Keywords:XUShen;beginning;thestudyofstructuralcomponentsofChinesecharacters;influence
・7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