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公共事务管理实践报告范例

2023-05-18 来源:客趣旅游网

公共事务管理实践报告范文1

妇联作为社会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力量,在当前构建新型社会管理格局的大背景下,如何在其中更好地提供服务、反映诉求,加强协调、化解矛盾,是摆在妇联组织面前的重大课题。近年来,我们积极运用社会化、市场、项目化手段,在党政依托、妇女需求、市场缺位、妇联能为的结合点上找准社会服务的最佳位置,主动承接政府转移出来的部分职能,积极拓展参与的空间和领域,有效探索出了一条妇联有声有色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切实代表和维护妇女儿童利益的新路子。

源头化、社会化参与公共事务管理,是妇联组织适应新型社会管理格局、真正发挥代表妇女利益的非政府组织功能的必然要求和发展趋势。妇联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重点,是协助政府管理妇女儿童事务。。。。民办幼师纳入养老保险、公益性群众文体活动场所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为下岗失业困难妇女提供妇女病普查公共援助、人口出生缺陷社会化干预、外来贫困妇女实行定点限价分娩等一批实事项目的实施,以及促进妇女创业和再就业、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少儿住院大病医保等地方性政策法规的出台,增强了妇联对公共政策制定及地方事务管理的影响力,受到了社会和群众的广泛赞誉。

项目化、实事化打造公共服务产品,是妇联组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代表妇女儿童利益、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现实需要和有效途径。在开发社会事务管理潜能的长期中,我们把握市场需求,协调社会资源,通过政府购买、委托和自主开发等形式,积极承接政府授权的一些社会公共管理和服务项目,打造形成了一批为妇女儿童服务的公共产品。我们充分利用妇儿工委的协调优势,通过“九五”、“十五”规划的组织实施,建设完成了母子医疗保健中心、妇女发展数据库、妇女儿童公园等实事项目,逐步发展成为成熟的社会公共产品。。在妇女再就业领域,我们城乡统筹打造服务妇女再就业和劳动力转移的培训、信息、职介平台,自办联办了近3000个社区再就业咨询服务站和劳动力转移服务站,开发了托儿所、托老所、小饭桌等各类社区服务项目30多个,打响了“春光”、“好阿姨”、“半边天”等“妇”字号公共服务品牌。在未成年人教育领域,我们率先在全省创办了网上家长学校,与全市400多所学校和社区建立了家校路路通,成为50万家长跨时空沟通的桥梁,入选江苏省第九届精神文明建设新人新事。在妇女健康领域,我们推出的“巾帼红丝带”行动,培训了一大批妇女防治艾滋病骨干和志愿者,辐射带动了30万妇女和家庭接受了防艾知识学习。。。我们的公共服务产品,涉及妇女教育、就业、维权、健康帮困等方方面面内容,从创办伊始到初具规模有一个发展过程,这一过程也正是我们学会运用项目化和实事化方式参与社会管理的实践和探索过程。。我们的公共产品也因此经受住了市场经济的考验,实现了良性循环和有序发展,逐步成为妇联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有效载体。

市场化、规范化经营妇联 服务实体阵地,是妇联组织提高参与公共事务管理能力和水平的迫切需求和根本保证。任何事业的持续发展都离不开强大的经济支撑。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要提高妇联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有效性和参与度,促进妇女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紧紧依靠政府的支持,整合社会力量,壮大妇联自身实力,充实群团发展资源。我们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加大对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投入,加大争取社会资源的力度,把党和政府对于促进妇女儿童发展的优惠政策用足用好用活,先后投资千万余元改造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变自收自支为公益性事业单位,协调落实了每年20万的人员经费问题。我们积极推动妇联实体单位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对旅行社进行两次股份制改造,使其成为市场竞争主体,激发了经营活力,顺利实施了几家实体的关停并转改制问题,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我们指导妇联实体遵循市场化发展方向,大力推进资产重组和资源整合,逐步汇聚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规模效应。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荣获全国青少年校外活动示范基地和全国青少年社会教育最高奖“银杏奖”,打造了“故乡合唱团”、“好小子武术团”等多个品牌团队。妇干校被评为市社会办学先进集体。儿童基金会接受社会捐款上千万元,帮助近万名儿童继续学业,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平国旅被评为苏州二家诚信旅行社之一。桐芳巷托儿所成为全市唯一一家集科研、示范、教育一体的以0~3岁为特色的托幼示范点。各大实体的健康发展,切实增强了妇联的公共服务实力,为妇联组织进一步提高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提供了坚强后盾。

《妇联组织应参与公共事务管理打造公共服务产品》

公共事务管理实践报告范文2

一、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实践和思考

。妇联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既是建设民主社会的需要,是社会文明的需要,也是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妇联自身更好地履行职能的需要。妇联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重点是代表妇女儿童利益,协助政府管理妇女儿童事务。只有从源头上民主参与民主监督,才能真正取得参与实效。苏州市妇联双管齐下,一方面针对社会生活中不断显现的涉及妇女儿童利益的社会公共事务方面的倾向性和苗头性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提出建议对策,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二)服务民生,项目化打造公共产品、提供公共服务,是妇联组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代表妇女儿童利益、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现实需要和有效途径。在探索开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潜能的长期实践中,苏州市妇联着力围绕妇女儿童生存发展中的现实问题,找准定位,把握需求,一方面主动争取政府授权,积极承接政府转移出来的社会公共管理和服务项目,另一方面通过活动设计,以项目的方式推出,以社会化、市场化方式运作,集聚社会资源,为妇女儿童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搭建平台。目前,我们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涉及妇女儿童在经济、政治、教育、卫生保健、法律保护、环境发展等方方面面领域,我们的服务和产品从创办伊始到初具规模有一个发展过程,这个过程正是苏州市妇联学会运用项目化、市场化、实事化方式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实践探索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以信誉和质量赢得了社会的认可,得到了政府的支持,畅通了参与管理妇女儿童公共事务的渠道和路径,构建形成了妇联提供公共服务和产品、政府出资购买服务和产品的良性“双赢”机制。

(三)聚焦民生,市场化经营壮大妇联公共服务载体和阵地,是妇联组织提高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整体能力水平的迫切需求和根本保证。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要提高妇联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有效性和参与度,促进妇女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紧紧依靠政府的支持,整合社会力量,巩固发展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载体和阵地,拓宽服务领域,壮大服务实力,努力提高妇联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综合水平。近年来,苏州市妇联争取政府加大投入,协调资源形成合力,打造形成了一批承接公共服务项目的公共服务平台和阵地。

经过不懈努力,一个生机勃勃的“妇”字号公共服务网络体系正在苏州形成,这一网络体系正在推动协调社会各种公共资源逐步快速顺畅地流动起来,使苏州市的妇女儿童能够最大限度地平等共享优质的公共资源和服务,这既是苏州市妇联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成果体现,也是苏州市妇联孜孜以求的目标和宗旨。

二、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渠道和途径

1.调研入手,源头参与。通过对涉及妇女儿童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尤其是一些倾向性、苗头性等问题进行充分调研和综合分析,利用每年人大、政协“两会”契机,及时反映社情民意,提出建议和对策,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从而提高妇联组织对公共决策的影响力。。

2.市场运作,项目参与。项目参与有两种模式即委托和替代。委托即由妇联组织主动争取政府授权,政府通过合同或协议等形式委托妇联组织承接政府转移出来的事关妇女儿童生存、发展的职能和项目;替代是由妇联组织整合社会资源,通过活动设计以项目方式推出,采取市场化方式运作,为妇女儿童提供公共服务,事实上起到替代政府一部分职能的效果。

3.发挥优势,协同参与。充分利用妇儿工委办设在妇联的资源优势,通过议事协调、监测督导,加强与各成员单位的信息沟通与工作协调,利用妇联与政府机构套挂的运作机制来影响其决策、协调管理活动,推动形成促进妇女儿童事业健康发展的整体优势。同时依托妇联组织的组织网络优势,加强联络,扩大覆盖,通过组织创新推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妇女组织的整合,建立健全妇女工作的社会支持系统,形成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合力。

4.围绕中心,活动参与。。

三、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体会和启示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明确提出工青妇等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为妇女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更为有利的外部环境,为妇联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为妇联组织搭建了新的更广阔的工作平台。纵观苏州市妇联多年开展的各项工作,其实质大多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有关。在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实践过程中,体会和启示主要有:

1.主动承接政府转移出来的部分职能,积极拓展妇联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空间,是妇联组织更好地服务妇女儿童、赢得社会认可、提高组织声望的重要途径。因此,妇联组织在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加快推进社会建设中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2.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必须继续在“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的结合点找准工作定位,抓住密切关系妇女儿童切身利益的问题和领域,突出公益性,体现服务性,注重社会性,有针对性地实施参与,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公共事务管理实践报告范文3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时代,政府是城市管理的唯一主体,而且在管理的方式和手段上表现为权力控制、行政命令、制度约束是主要手段,如以罚代管、管理的非人性化相当突出;在管理的范围上,偏重于经济建设领域,而很少顾及经济和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导致城市发展财政不足,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质量差。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城市已经进入了一个充满经济竞争和社会交换的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中产阶级的迅速壮大、城镇化进程中带来的越来越严重的城市问题等,给现代的城市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压力,也暴露出传统的“管理型”城市管理的弱点,迫切要求政府正视现实问题,勇于变革,寻求和探索一种更为有效的城市管理模式。

一、人类对理想的城市管理模式的追求和探索

日益严重的城市问题和错综复杂的城市矛盾,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城市的健康发展,寻找一种能够有效解决各种城市问题和矛盾的理想城市管理模式,成了古今中外政府和公众的共同理想和追求。早先一些哲人、智者就对人类这一理想的居所作了各种创造性的想象和理想设计,对此,美国学者刘易斯・芒福德在其《乌托邦系谱》一书中,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到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以至于20世纪的乌托邦文学,搜寻出24个乌托邦的系谱,考察了人类近几百年来对“理想的城市管理是什么样子”的思考,发现无论是科学家还是文学家,他们对未来理想的城市设想都有一个共同的理念――“把田园的宽裕带给城市,把城市的活力带给田园”,目标是城市和农村协调发展,两者融合为一体。英国学者霍华德是现代城市科学史上的划时代人物,他的《明日的田园城市》创造性的提出了一种新的城市设想即田园城市。所谓“田园城市是为了安排健康的生活和工业而设计的城镇,其规模有可能满足各种生活,它被乡村所包围,全部土地归公众所有或者托人为社区代管。”霍华德的构思将20世纪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推想到了科学化的高度。1933年,现代建筑国际会议在希腊雅典通过了《雅典》,意味着城市科学在城市建筑学、规划学发展的基础上获得了新进展。《雅典》的重要立论在于城市是居民的生活空间,所以城市规划要以市民为主体,也就是说要以人为规划的主体。从此,现代城市科学开始由近代城市单一规划、设计理念向现代综合管理建设理论过渡的重要里程碑。。2005年5月,联合国人居中心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发表了《关于健康城市管理:规范和框架》的宣言草案,旨在发起一个健全的城市管理全球运动,“该运动的目的是通过改进城市管理而实现包容性城市”。而世界银行在2003年世界发展报告:《变革世界中的可持续发展》强调通过实现良好的城市管理争取城市的最佳功效。;广泛参与战略规划;。。于是,构建治理、善治型城市也逐步成为人们探索理想城市管理模式的希望之光。

二、“善治”城市的内涵和特点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西方学术界,“治理”一词十分流行。正如研究治理问题的专家鲍伯・杰索普所说的那样:“过去15年来,它在许多语境中大行其道以至成为一个可以指涉任何事或者毫无意义的时髦词语”。;管理的主体是政府,而治理既涉及政府又涉及私人部门;管理依靠正式的规章制度,治理主要是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和确立共同的目标来实行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当然治理本身也不是万能的,治理也会失效的,那么如何克服治理的失效呢?对此,在治理理论的基础上,不少学者和国际组织提出了“善治”城市的理论。概括的说,“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善治”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是两者的最优状态。

治理理论提出的“善治”,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方式,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城市管理实践中,是当前西方各国在城市管理改革中所追求的目标,也是我国城市管理改革的方向选择。结合“善治”理论和我国城市管理的现实情况,对比传统“管理型”的城市管理模式,我们认为“善治城市”应该具有如下的特征:

(1)城市管理职能的转换,从传统的全能型、管制型政府向有限型、服务型政府转变。在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下,城市政府充当起整个社会的保姆,城市政府事无巨细,无所不包,政府权力可以不受限制的深入并控制城市社会的全部领域和各个层面,公民社会和非政府组织的活动空间十分有限,作用很小。政府的过度干预不仅使政府管理效率低下,也严重制约了城市社会的活力。而建立服务型政府管理模式就是政府一切工作从服务社会出发,政府社会重管理、重服务,政府除了执行改进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职能外,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注重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城市的教育科学文化和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促进城市管理和谐发展。

(2)城市管理主体的多元化。善治理念下的城市管理要求突破政府作为城市治理的唯一主体的传统城市管理模式,积极发展私营组织和志愿机构,培育成熟的公民社会。允许公众参与提供公共服务和城市政府的战略性决策,把由政府独自承担的若干责任由社会和公民分担,由此来提高政府管理效率,而不仅仅是政府行政管理和政府统治。在这种多元主体参与的治理模式下,“有限政府”是其最突出的特征,政府的作用范围大大缩小,政府不再是无所不包的“全能型政府”,而是在整个社会体系中按照国家和社会的分离、政府与市场边界的划分,不同治理主体对应着不同的治理对象或客体,发挥着各自的作用。这是“善治城市”的基本特点,也是“善治城市”的根本特征。

(3)城市管理机制和手段的变革。引发城市管理模式变革最直接的原因便是对城市政府管理有效性的质疑,因而这一变革的主要目的是如何实现城市有效治理。“善治城市”不仅从规模、活动、范围等方面对政府进行深层变革,而且更重要的是从城市管理体制或运行机制等方面对城市公共部门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对此,“善治城市”的核心理念是引入私营部门管理模式以改善公共部门的组织和管理绩效。一方面,在城市管理中积极引进私营部门较为成功的管理理念、方法、技术和经验;另一方面,积极推进民营企业更多的参与公共事务和公共服务管理,同时,在明确区分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的不同责任的基础上,加强政府的调控和协调作用。

(4)城市管理价值目标的变化。传统的科层式城市管理模式注重于机械性的运用行政权力、命令、手段来管理城市,管理的非人性化相当突出。在管理目标上是对上级负责,为取得上级的满意和嘉奖;而“善治”型的城市管理则主张通过政府与公民和社会的良好合作和互动来有效组织公共资源的供给,满足整个社会的多层次、多元化的需求,其根本目标在于最大限度的提高公共利益。因此,在这一价值目标的指导和驱动下,城市政府能够更加积极、全面、周到的履行职责、提供服务、解决问题。

三、当前我国城市和“善治”的差距

“善治城市”作为一种能有效解决城市社会问题的理想城市管理模式,是当代各种城市管理改革的方向选择。但是,我国目前的城市管理还远没有达到善治的要求,无论是在政府管理层面还是公民参与层面,离善治都有相当的距离。

1、从城市政府管理角度来看:首先,城市政府更习惯于拥有权力,表现为政府管理机制仍然是单向度的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强调的是对社会和公众的监督管理和控制,政府职能仍主要是管制和统治,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弱化。比如,在政府管理的记录上,城市政府的城管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对于那些街头摆摊设点的小贩,他们在处理这些问题时更多的是强制性的要求他们搬迁,是单方面的政府强制行为,而不是通过双方有效的沟通协调、不是通过引导服务的方式来解决城市管理中的问题,为此,在管理的效果上往往表现欠佳。

其次,政府往往把自己看作是公共事务管理的唯一主体,而缺少与私人部门、社会组织和公众进行合作和协调,所以当政府面对越来越多的社会公共事务时,不是让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团体参与其中发挥作用,而通常是增设机构、扩充公务人员的办法来应对日益繁重的城市管理事务,这又往往造成政府机构膨胀、财政入不敷出、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显然,这与“善治”所提倡的公众参与和与公众合作的做法相距甚远。

再次,政府较多的强调公民服从政府管理的义务,而很少强调政府对公众和社会的责任,表现在行政管理实践中,政府往往采取强制性的措施片面的要求公众服从政府的安排,听从政府的指挥,政府与公众缺乏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而“善治”政府提倡的是政府的责任性,强调政府机构和政府工作人员在享有权力的同时,必须履行一定的职能和义务,政府必须为公众和社会服务。

2、从公民参与的角度看与善治的差距。一个善治的城市,应该有一个发达的公民社会,因为善治的本质是政府与公民之间的积极而有成效的合作,这种合作成功与否的关键是公民是否具有参与政府管理的权力。公民必须具有足够的政治权力参与选举、决策、管理和监督,才能促成政府并与政府一道形成公共权威和公共秩序。然而,从我国公民社会的发展现状来看,公民社会的建立和发展无论是现有的制度安排,还是从民间组织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来看,我国的公民社会的载体非政府组织和民间力量尚处在不够成熟的阶段,在参与政府决策、公共事务,制约政府权力方面没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四、走向“善治”城市管理的途径和对策

1、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限制政府权力,打破政府垄断公共事务和公共服务的局面,并相应的扩大政府的能力,提高政府处理公共事务的效率和效果。政府虽然是正当的城市管理主体,对城市公共事务的管理具有相当的合法性,但并不意味着政府能够有效管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政府应对许多公共事务的能力不足。所以,一方面,应该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通过制度设计限制政府的权力,把政府职能严格限制在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上面,其他政府干不好、不好干的事情转交给社会团体和中介组织处理。另一方面,在限制政府权力的同时,扩张政府的能力,提高政府社会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能,使政府能有效的满足社会多方面的需求。对此,世界银行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变革世界中的政府》提出了加强政府能力的三种互相关联的机制,这些机制是:在社会和政府内部实行有效的规则和制约措施,约束政府的随意干预和腐败行为;将政府置于更激烈的竞争之中,不仅在公务员之中进行竞争,而且在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提供上加强竞争;更多的倾听人民的呼声,鼓励更多的民众参与,使政府更接近人民。

公共事务管理实践报告范文4

关键词:知识经济;治理;公共治理

一、治理的兴起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当中国市场经济与市民的社会发展已经初具规模时,公共行政模式不做相应调整,必将使中国公共行政发展陷入困境。在当今的时代状态下,市场经济与信息技术这两种力量从根本上改变了历史发展的速度、路径、性质,由于市场力量的扩展和知识经济的结构,现代社会的发展从空间和时间上出现了一种伸缩现象,由于技术的飞速发展而使得时间被大大压缩;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使得空间被大大扩展,即市场全球化使得单一国家市场、社会、政府的涉及领域逐渐扩大。这种特异的现象在学界被称为“共时挤压性”。而当代中国公共行政正处于这一历史情境之中,正是这一特性,为起步较慢、摸索着前进的中国公共行政发展带来困难。

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化为市场经济体制,其结果不仅仅是经济体制的转变,在公民与国家及政府的关系上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在释放了经济职能的同时,国家和政府也深刻地感受到了公民对于高品质的社会服务的需求。而传统的行政模式越来越无法满足这种需求。为此,政府开始在某些领域推出,让市场经济支配下的社会体系自发地完成这些功能。首先,政府释放具有经济性特征的社会事务,例如,政府实行的事业单位企业化、放开对电信通讯行业的垄断、结束福利分房商品房货币化等等;其次,政府开始释放一些公共性的领域,例如高等教育、医疗卫生、公路铁路等。国家这样的释放性活动,使得一些介于民间和政府之间的半民间半官方的组织产生,如慈善性机构、学术团体、公民的自主组织、非盈利性咨询服务组织等。以上这些现象的存在说明公共领域已经形成,也意味着公共行政中的“公共”已开始回归于社会。

由于知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国家处于一种特殊挤压环境下,公共行政领域开始出现政府及被称为“第三部门”的多元行政主体。这就意味着为适应当前行政主体多元的变化趋势,中国的行政发展必须实现其发展范式的转换——从传统的管理走向现代治理。

二、治理理论的一般阐释

。长期以来,治理与统治一词交叉使用,用来表示国家更确切地说是政治活动,并主要用于与国家的公共事务相关的管理活动和政治活动中。

与此同时,对于治理概念,诸多机构与学者进行了详细阐发,其主要的代表性观点如下:全球治理委员会在其1995年发表的《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的研究报告中指出,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以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治理理论的另一位代表人物罗茨认为:治理意味着“统治的含义有了变化,意味着一种新的统治过程,意味着有序统治的条件已经不同于前,或是以新的方法来统治社会”。

同传统的统治相比,治理具有完全不同的内涵。。也就是说,治理虽然需要权威,但这个权威并非一定是政府机关,而统治的权威一定是垄断权力的政府。我们知道,统治的主体必须是社会的具有权威的政治统治组织,然而,治理的主体则体现为多元性,可以是政府机构也可以是私人部门,还可以是一种关系即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合作、政府与非政府的合作。二是权力的多向性,在统治的模式中,权力始终表现为集权,它为自上而下的、是单向的,公共行政忠实于政治权威,通过颁布规章、制度、法律来制定政策和实施政策,对社会公共事务实行管理。与此不同的是,治理则是一个民主、上下参与的互动管理过程,它主要通过话语民主、协商民主、伙伴关系、确立认同和共同的目标等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治理的实质在于建立在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认同之上的合作。它所拥有的管理机制主要不依靠政府的权威,而是合作网络的权威。可见,公共管理治理应是指在社会公共事务领域中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政府和公民共同参与、相互协作的双向互动的管理过程。治理的直接目的是追求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为此必须超越政府与市场、公与私的传统二分法模式,并积极探索、采用新的公共事务管理技术。治理的主体可以是政府机关,也可以是私人机构、非政府公共机构或各种机构之间的联合。公共权力在政府与社会、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之间去中心化的重新分配使得治理具有较为明显的新型民主价值。

三、治理理论对中国公共行政发展的启示

1.明确定位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共时挤压性”改变了政府与社会和市场的关系,政府与社会、市场之间的双向互动得以强化,以往建立在传统的政治权威、经济权威、社会一体化基础上的全能型政府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社会公共行政管理的要求。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当逐渐退出微观市场领域而集中力量履行有限的管理职能即“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做到只“掌舵”而非“划桨”。具体来讲,政府要逐步放弃微观经济管理职能,不再直接经营管理企业,把权力交给市场;提供优良的投资空间,把投资的权力还于社会及公民,激发和挖掘社会的投资潜力;把资源配置等应由市场才能做好的事情交给市场,使政府真正成为“裁判员”,而不是“运动员”;进一步放权给市场,政府将主要集中精力在加强与改善宏观经济调控上,按照建立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的要求,大力整顿市场秩序,规范市场,创造一个有效率的市场环境;政府要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外部服务,如法律服务、政策服务、信息服务等。

2.规范市场边界、政府边界、公共领域边界的界定

政府治理的合作和不可分割性这样的特质决定了行政实践中三个边界的划分以及行政约束的形成。三个边界,即市场边界、政府边界和公共领域边界,这三个边界的界定能够促使治理范式各个主体间相互约束,保证公共行政的民主、公平、公正。其一,市场边界的规定,决定了应选择市场导向模式,私人性决定了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则是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市场竞争的原则决定了社会资源在配置过程中最大的合理化,这为市场的优势,界定其边界则是政府在治理过程中自觉借用市场力量及时调节和干预市场的公共性;其二,政府边界的规定,决定了应选择绩效导向模式,即政府行为具有先天性不足,因此,建立在政府边界基础上的绩效导向的基本思路,就是旨在克服政府效率低下时,应用市场的手段来分化其公共权力;其三,公共领域边界的规定,决定了应选择客户导向模式。公共领域的界定使得公共服务以客户为导向,无论市场、政府都要了解公民需要,要听取顾客的呼声,建立公民的抱怨追踪体系,赋予顾客更大的选择权力等。

3.多元化治理促进第三部门建设

公共事务管理实践报告范文5

关键词:社会组织;应急管理;研究

社会组织参与应急管理有利于减轻政府的负担,有利于提高应急管理的效率,有利于社会组织自身的成长。但是由于社会组织自身发展的欠缺和我国目前的社会体制存在缺陷,社会组织参与应急管理还存在很多困境。如何推进社会组织更好地参与应急管理成为―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这首先要求对相关的理论要有深刻的理解,对现实的状况有明确的分析。

一、社会组织参与应急管理的一般理论研究

(一)相关概念

1.社会组织的概念

社会组织是指由一定数量的社会民众按照一定的规范、为了共同的目标聚集而成的,具有非政府、非营利性质的社会团体。社会组织又有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等叫法。在不同的国家(时期),其称呼和具体定义有所差别,然而总体上说,社会组织通常作为“政府”、“企业”以外的第三部门存在。其运作模式以自愿性为原则,是具有性质上非官方、宗旨上非营利、管理上独立自主、形式上灵活多样的民间组织,其组建原因往往是一定的公共利益服务目标,如环境保护、应急救援、公共服务等等。

2.突发公共事件的概念

对于“突发公共事件”,我国学术界并没有统一定义,常与“突发事件”、“公共危机”等混用。本研究为保持严谨性,采用统一概念。本研究认为,突发公共事件指的是突然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生态破坏以及其它严重社会危害的,危及社会公共安全秩序的事故或其它事件。通常来讲,突发公共事件应包括四类:一,自然灾害,例如地震、海啸、森林火灾、洪涝、干旱等;二,事故灾害,例如矿难、交通运输事故、环境污染等;三,公共卫生事件,例如传染病疫情、食品安全等危害公众健康、生命安全的事件;四,社会安全事件,例如恐怖袭击等。

3.应急管理的概念

一般来说,所谓应急管理,指的是政府、企业或者其它公共组织为了减少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危害,在对引起突发公共事件爆发的原因、发生发展的过程以及产生的不利后果等因素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调动人财物等有效的社会资源,在遵循突发公共事件发展规律的前提下,采取的诸如预警、上报、处置、恢复等应急活动。应急管理是一个循环的过程,主要包括三方面的活动:预防,其目的是尽可能减少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处置,其目的是迅速妥善地对已经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进行控制和处理、减少社会危害:恢复重建,这是事后的处理,目的是消除或减少由于突发公共事件爆发引起的不良后果。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1.公共治理理论

。公共治理理论倡导一种以政府为主体的,各种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共存,且共同协作、协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治理模式。同时,此理论强调,治理是一个持续的互动的过程。

公共治理具有主体多元化、客体在广度和深度上扩展、治理手段和方式多变等特点,强调的是多元的、民主的、合作的、非意识形态的公共行政。在这种治理模式中,治理不仅仅依赖于政府权力及其权威性,同时也建立在政府与社会组织的互动和协助之上,具有合理性和接受性。作为新时期公共事务管理的手段之一,将部分政府职能转移给社会组织,有利于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需要注意的是,在公共治理模式下,政府和社会组织是伙伴关系,而不是隶属或者依存关系,它们各自是独立的、平等的。同时,政府要不断调整好自己的定位,不仅要和其它组织一样担负着管理社会的责任,还有指导其它治理主体、为它们提供制度性保障的任务。

2.多中心理论

多中心理论是相对于单中心理论提出的。“多中心”这个词最早出现在经济学领域。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多中心”逐渐得到了更多的阐释和认同,并被成功地引入到公共领域。多中心理论提倡以自主治理为基础,允许存在多个权力中心,通过竞争、协作生产给予公民更多的选择和更好的服务,是政府与市场、社会之间相互形成的资源协作机制。这个理论认为,介于政府指令和完全市场化之间,还存在着许多其它的有效治理方式。在多中心治理模式下,社会组织是社会治理的有效补充,有利于促进政府与市场、公民与社会之间的合作和竞争,有利于降低公共服务的成本以及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

二、社会组织参与应急管理的优势分析

(一)专业优势

社会组织具有民间性和自愿等特点,一般在成立之初就有其明确的存在价值和目标,并且吸纳了一定的成员和志愿者,其成员构成往往是为该社会组织的目标服务,因此在一定领域内更具科学化和专业性。。。比如在汶川地震后,一些专注心理学方面的社会组织的成员开展了心理健康疏导服务。又比如在野生动物保护、环境保护方面,一些社会组织的积极参与也有利于问题得到快速、科学的解决。

(二)效率优势

政府组织的构建更注重全面化和整体化,是一个相对笼统的组织构成。相较之下,社会组织则广泛分布于各行各业,根植于民间,与基层民众关系密切,社会组织的领导者也没有政府组织结构上的制约。这些特点就使得社会组织在遇到一些突发公共事件时,能够快速地予以反应,拥有更强的执行力和灵活性。其广泛的群众基础也使社会组织成员能够深入到应急管理的各个环节,比如,突发公共事件一旦发生,它们就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抵达现场并采取措施,避免矛盾激化或者破坏蔓延,为应急处理的快速展开提供有力支持。

(三)沟通优势

面对突发公共事件,政府及其部门常常采用行政手段进行处理,这种自上而下的运行模式大多是固定的,一旦遇到特殊问题往往难以及时做出调整。而社会组织的主导力量一般是普通公民志愿者,他们以公共利益为价值取向,能够引导公众广泛参与,并取得民众的支持。在应急管理中,社会组织的参与有利于发动民众自救、组织民众短期救援培训,有利于更快速地了解民众的需要,从而有针对性的展开工作。这种自下而上的运行模式在取得民众信任的同时,相较于政府机构具有更为明显的沟通优势,能更好地帮助政府部门收集信息、在民众与政府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同时还能在控制恐慌传播、修正政府决策偏差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三、社会组织参与应急管理的实践现状研究

突发公共事件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破坏性等特点,如果处理不当或处理不及时,很可能带来很多严重后果,比如,人员的伤亡、财产的损失、环境的破坏、心理的受挫等等。这就要求在设计应急管理的过程中,为了最大限度地防灾减灾,必须争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全力以赴参与危机应对。而拥有广泛群众基础、专业性、灵活性等特征的社会组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政府所不具有的独特优势,弥补政府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时的缺陷和不足。但是由于社会组织自身以及当前我国社会体制不健全等方面的原因,社会组织参与应急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和困惑,需要我们仔细剖析,以便改进措施。

(一)社会组织参与应急管理的现状

1.社会组织发展的基本情况

十的召开使得社会组织迎来了“增速发展”的新阶段。十报告中提出的很多观点为我国社会组织建设和发展指引了正确方向,同时也表明了政府对社会组织发展提供了大力的支持。比如,报告中针对社会组织的体制就提出“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等要求,强调要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而且要加大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力度。在政府的鼓励和扶持下,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也越来越快。马庆钰教授于2015年6月发表的《中国社会组织发展指标体系构建与预测》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的社会组织自然增长数约为4.8万个,以此作为基数进行测算,预计到2020年,我国社会组织的数量将会多达88一116万个。我国的社会组织种类很多,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医疗等多个领域,它们在公共服务、应急救援、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我国已经逐渐形成一个覆盖面广、种类趋于齐全的社会组织构架体系。

2.社会组织参与应急管理的基本目标

社会组织参与应急管理,一方面可以补充政府机构应急管理运作体系,另一方面可以完善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机制。时代在发展,应急管理的目标也在随之变化。社会组织参与应急管理的目标在社会发展的各个时期不尽相同,但不变的是,社会组织仍需要以合理的、可持续的方式参与到应急管理中。同时,政府应对社会组织参与应急管理的具体行为进行规范和引导,将权力下放到有能力参与应急管理的社会组织中,促进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协同合作。

3.社会组织参与应急管理的现状

当前,我国社会组织已经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特别是在环保、应急救援、公共服务和慈善等方面,具有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理中,也不乏社会组织的身影。比如在应对汶川地震等自然灾害时,社会组织不仅积极组织捐款捐物,而且组织志愿者结合自身专业与业务特点,积极参与到抗震救灾的过程中来。社会组织还积极参与化解社会矛盾,在稳定社会关系、促进民主法治建设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有利于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

(二)社会组织参与应急管理存在的困境

社会组织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大多数社会组织积极开展工作,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一定成就。然而,由于突发公共事件具有突发性、不可复制性、破坏性等特点,它的应对工作需要一定的专业素养,就目前来说,这对于部分社会组织而言仍然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很多社会组织及其运行机制不足以达到配合政府展开应急管理工作的程度。。

1.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制度不完善

社会组织进行登记管理是参与应急管理的基本前提,也是政府对其进行组织和调配的基本依据,同时这还是对社会组织进行管理、开展监督工作的重要基础。根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社会组织需主动申报、备案。然而实际情况是,这种由社会组织“主动申报”进行登记的管理办法使得政府对社会组织的掌握往往处于被动境地,不利于政府机构对社会组织的基本情况以及人员变动及时地了解和掌握。登记制度的不完善无疑加大了对社会组织进行管理的难度,一旦发生突发共公共事件,政府机构可能因为掌握信息的不全面而无法及时、高效地对社会组织进行调配,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组织参与应急管理,而且很可能导致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出现延缓,对社会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和应急管理体系的完善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不利影响。

2.社会组织参与应急管理缺乏政策性保障

虽然从理论上看,社会组织参与应急管理有其必要性及优势,然而在政策上来说,我国并没有任何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障社会组织参与应急管理的权利,社会组织在应急管理中没有明确的地位和具体的职能分配。

一方面社会组织有参与应急管理的意愿和技能,另一方面在突发公共事件处理中,社会组织很可能因为其尴尬的“非正式、非政府”形式而受到阻挠,因此,在社会组织管理中,明确其参与应急管理的地位、使其获得政策保障,是完善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必然前提。

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时,不同的社会组织应当赋予其相应的救助职能,职能分配应当以社会组织的专业范畴为依据,根据实际情况对社会组织在突发公共事件处理过程中的具体职责进行分配,从而提升社会组织参与应急管理的效率,实现应急资源利用的最大价值。

3.部分社会组织参与应急管理的效率较低

社会组织参与应急管理的效率跟组织自身的条件有直接的关系,在突发公共事件爆发时,能否有效地参与到应急管理中,取决于社会组织自身的人员构成、专业水准、资源配备等因素。我国虽然社会组织数量庞大,然而由于其非营利性、民间性的构成因素,很多社会组织往往依靠志愿者进行运作,这往往就导致当面临突发公共事件时,很多社会组织缺乏专业的人员、设备或者资金,从而不能有效地对其进行处理。与此同时,组织能力、组织领导者现场处理能力的欠缺都有可能降低应急处理的效率。不具备相应能力的社会组织参与应急管理无疑是对救助资源的浪费。社会组织只有提升其专业水准,建立更完善的组织成员网络,才有能力更高效地参与到应急管理中来。

4.社会组织参与应急管理缺乏统一管理和合理调配

公共事务管理实践报告范文6

【关键词】 公共行政 绩效 考评

杜永伟,阜阳市颍州区文峰办事处高级统计师。

【中图分类号】 D5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3)07-0058-03

公共行政绩效考评是探讨公共管理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和提升优质服务,以满足社会公众对行政责任心里认同的一项评价活动。该活动是“本世纪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管理课题①”,是公共行政运行机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展现行政效率、引导行政目标、完善行政考核办法的制度设计和管理手段。在政府绩效考评发源地的英国,“绩效评估已经成为一种国家制度,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为公众服务②”。在现代民主国家,公共行政更加注重民主取向和公共利益、更加注重公共产品质量和社会效益的价值追求。我们研究和力求落实“公民第一,效益至上”的绩效管理原则和绩效示标来促进公共事务优化,不仅成为公共行政绩效考评的目标,而且也是管理考核体系的核心内容。

一、公共行政绩效考评的意义

我们探讨公共行政绩效考评,是为了追求公共行政的人本价值,实现考评的设定目标,努力做到绩效考评的客观性、科学性,使绩效考评的方案实用、有效。因此,做好公共行政绩效考评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社会意义。

在理论方面,通过探索公共行政绩效考评的特征及实现途径,我们可以理解现代公共行政治理所具有的系统工程的科学性和民生工程的社会性,懂得公共行政历史发展的进步性和局限性,把握公共行政绩效考评实现的一般理论途径,在“公民第一,效益至上”现代公共行政治理主旨引导下,创新设计出既有公共服务,又有公共行政;既有公平利益,又有对话协商;在考评上经济、效率、效益、质量及环境等考查因素和谐发展的示标体系,为实际操作找出更可行的方案、做出科学的引导。

在社会方面,任何理论都有它适用的范围,不同的理论也有它实践的源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历史和现实因素对理论的影响和交融无不对理论的现实功能产生影响。我们以科技哲学的科技伦理精神赋予绩效考评社会意义,更好地让公共行政为公民服务,用科技哲学的科学范式把握公共行政服务的侧重点,用经济学、管理学、行政学等诸学科的科技理性和方法来实现行政绩效上水平,使绩效考评的管理更科学、更实用。在现实生活中,“实行绩效考评有利于转换政府公共管理的理念。在组织内部形成浓厚的绩效意识,敦促管理者增强对政府公共项目的责任感,改进政府对公共事务管理和公共服务传递的方法”③,利用科学的绩效考评方案来推进公共行政功能的优化和质量的提高,从而尽可能地满足社会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需求。

二、公共行政绩效考评的特征

首先,体现系统工程特点的科学性。依据科技哲学对其他学科的作用,科技哲学为绩效考评作为系统工程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公共行政绩效考评作为管理学科中行政管理的技术操作项目,涉及“组织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具有自已的基本信念和理论基础,不是一种技术而是多项技术的集合,并且实际操作中体现自己的特点。”④按照詹伟、吴肖天的观点,绩效考评步骤和相互关系的模型是战略规划―行动计划―监测反馈―绩效评估―战略规划。从考评的战略规划开始到下一个战略规划,完成了一个循环,又开始进入另一个循环的起点,是新方案范式的开端,过程具有螺旋上升的循环性、工程特征的系统性、环节实施的组织性、绩效评价的整体性。这一循环过程不仅需要经费、人力、制度保障,而且需要社会监督、社会信息反馈和社会效果评价。每一过程和环节,都是建立在系统科学、组织科学和工程管理学基础之上,力争做到科学性。

其次,表现民生工程主题的社会性。“公民第一,效益至上”是现代公共行政管理的主旨。当下,公共行政已经“从追求形式合法转向追求行政绩效,努力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保证行政过程与结果的正当性与可接受性。”⑤绩效评价也从过去侧重于经济效率过度到既讲求节约行政成本,又讲求社会效益上来,侧重点放在公共行政服务的效果和质量上,不仅形式上、行动上民主,而且内容上讲求的是公共利益的实现。在当代,公共行政不仅要完成保卫国家的任务,而且要保障好公民人权和民利,维护好公民人人平等和社会公正;不仅在经济职能的公共产品供给方面实现制度化、资源配置方面实现合理化,做到分配公平、调节有力、保障稳定供给,而且在社会职能的公共服务供给方面实现环保、公正、有序。绩效考评多涉及公民民主和生计等公共事务管理情况的考核和测评,以及以行政机关为主体的公共部门在服务效率和效果方面的评估和评价,具有突出的民生特点和社会性,其公共行政的社会使命、取向、任务以及复杂、综合程度表现出显性的民生特点和社会工程特点。

三、公共行政绩效考评的步骤

公共行政绩效考评是一项系统工程,力求科学、有效,必须首先进行战略规划,然后开展行动计划,把绩效考评落到实处,同时发挥绩效考评激励和诊断作用,提升公共行政服务水平。在规划时应把绩效考评的目标讲明白、原则讲清楚,做到任务明细、步骤有序、措施可行、意义突出,然后按照规划实施考评计划。下面将全面展现绩效考评全过程。

第一步,绩效考评组织建设。即考评主体的确定和力量部署。对行政主体来讲,因行政设计的主体范式不同,考评主体应随之作出变化。对公共行政一元主体,可由该主体本身,或主体的上一级机构,或是被委托的社会中介机构来考评;对于公共行政多元主体,因参与公共行政管理的主体多样、多元,有政权机构、委托机关、民间团体、授权私人,对他们绩效评价已不限于授权机关,还需要社会广泛参与。多元行政主体的系统性与民生性,要求确定评价主体必须客观、科学,得到社会认可。否则,即便地位合法,在公民心目中得不到认可,评价的主体也就称不上公正。现代公共行政管理,绩效考评应根据行政机构阶层性和公共管理的内容综合考虑,如果针对组织内部管理需要和工作目标实现,考评主体应有行政机关组织本单位的全体公务人员进行考评,或由上一级行政机关组织下一级机关的全体工作人员进行考评。如果针对组织外部公共管理与服务的社会效果进行考评,那么行政机关应根据服务对象确定考评的社会力量,通过有效的考评网络建设,把服务的社会对象组织成为参与绩效考评的广泛力量。在对绩效考评时,使评定主体的力量能够胜任绩效考评的专业化、广泛化,实现考评主体和力量分布的科学化,防止由于考评主体组织力量薄弱和人为违反随机原则对组织建设科学化的影响,从而导致评价主体对考评结果的影响。

第二步,绩效示标体系设计。确定了考评主体,考核内容的设计变得尤其重要。其原因是它要实现评价激励功能,内容要反映公共行政目标,发挥绩效示标主旨的引导功能;要考虑评价诊断改进功能,内容要体现公共机关的职能,发展好和利用好绩效示标的调整导向;要兼顾评价的沟通与民主作风,内容要体现公共管理的社会环境,注重绩效示标的可行性和技术性。绩效示标设计是一项系统性、技术性要求很强的科技项目,服务于公共行政管理,作用于公共部门对资源、投入、支出和效果的监测和考评。因此,现代公共行政绩效示标的设计一定要建立在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文化因素和社会因素全面兼顾的考量基础上。在经济因素方面,把经济与效率纳入示标设计,讲求成本与投入的比率,激励节约行政成本,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如行政成本人均开支、居民人均纯收入等。在政治因素方面,把民主与民权体现到示标设计中,讲求制度政策产品对公共行政的贡献。如辖区领导干部权力腐败率,可从反面监测与考评。在文化因素方面,把文化与文明融入示标设计,因实施公共行政的范式原则不同,示标设计的特点会不同。如“经济人”与“行政人”不同的行政文化,嵌入示标考评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前者多突出市场机制下的平等与经济利益,忽视了政治利益;后者多强调法制下的平等和政治社会地位,彰显公民“维护公共利益的道德人”和“公共人人格”。在社会因素方面,把公平与正义列为示标设计起点,把质量和社会效果指标作为考查的内容,强调的是公共行政服务质量和社会满意度。如社会福利覆盖率、社会治安满意度等。同时,绩效示标设计要体现历史性和现代性,用现代公共管理目标去引导和激励公共行政管理上水平、职能有改进,用历史目标、现代社会环境来修正和调整现在的目标,在绩效考评中,用技术示标沟通、凝聚公共部门。如对一级政府年终绩效考评,它的绩效示标体系设计要以历史为基础,根据时代需要、职能转变设计出考评示标。

第三步,绩效考评目标分解。在公共行政绩效示标体系设计好后,相当于绩效计划和公共管理总目标制定结束,下一步落实的关键就在于考评目标的分解。由于“目标分解属于部门内部管理,”⑥因此,考评目标分解应在部门内部进行,以便划清行政责任。示标设计体系是从行政职能与公共服务的整体方面进行考评,而考评目标分解是对示标整体各项目的细化,是对绩效考评目标可测量的技术设计与责任划分。绩效考评目标分解不同于定性档次的测评,而是以可计算、能量化、分任务、定责任人为特征。具体技术包括绩效目标、绩效测度、绩效指标、负责人四个方面。绩效目标是考评示标展现考核项目的内容,是制定绩效测度的依据。而绩效测度是对绩效目标进行分解和细化后的子目标。而绩效指标是对绩效测度考查的数量表达,它与绩效测度一起把绩效目标转化为可量度的考评示标。每项绩效测度对应一个公共行政负责人,其负责人同该绩效测度、绩效指标一起构成一个示标项目的任务分解。绩效测度、绩效指标、绩效责任人分别用来实现绩效目标的量纲和量化,绩效考评数据的收集与记录以及绩效责任划分。

第四步,绩效过程管理与考评。根据管理成果记录和绩效监测得到的考评数据,判断绩效目标是否脱离实际,以便及时矫正绩效目标,以及调整和补充示标项目来弥补旧考评范式和内容的欠缺,努力实现绩效考评的科学化和合理化。通过绩效监测和绩效测评,完成绩效测度的指标数据,然后根据历史连续的绩效指标和计划指标,判定绩效完成情况,是未实现计划目标,还是比历史攀高。通过对比,对绩效作出评价和分析。

第五步,考评报告的信息利用。绩效考评的落脚点是绩效考评信息利用。一般有三种情况,第一种作为绩效奖惩的依据。这是传统做法,也是年终机关考核表彰先进,鞭策后进的依据。通常以工资和奖金来激励公共行政效率和效益。第二种作为公共权力扩大的依据。对于公共部门,因绩效管理有方,绩效成果显著,在考评激励功能下,往往公共部门会获得更大的管理自,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有马太效应。第三种作为诊断与指导的依据。不仅把考评信息作为排行榜或荣誉的依据,而且作为分析绩效薄弱点及差距的依据,以便找出问题和导致差距的原因,从而为改进公共管理提供针对性解决办法。

四、结论

公共行政的目的是谋取社会整体利益,以提供优质的公共产品和周全的服务来满足社会公共需求,而公共行政绩效考评是敦促行政活动按照既定目标尽心尽力地履行好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并对职责效果进行考核评价。“‘公民第一’的原则是公共行政的核心原则。”⑦如何提升公民的社会主人感、存在幸福感,是公共行政面临的课题。公共行政绩效考评是推进公共行政提供优良公共产品和优质公共服务的最有效的办法。以科技哲学的致思范式和方法论为指导,把绩效考评定位在一项系统工程和民生工程来对待,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努力实现绩效考评的科学性和社会性。同时,发挥绩效考评的激励和价值引导功能,促进现代公共行政治理上水平。

注 释:

①④⑥⑦ 詹伟,吴肖天.公共行政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353;354;373;10.

② 唐志敏.英德两国政府政绩评估比较及启示[J].第一资源,2011(3):15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