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学校园环境建设范例

2024-05-24 来源:客趣旅游网

小学校园环境建设范文1

是陶冶学生道德情操,培养良好学风最重要的外部环境,是影响和制约学风最重要最直接的因素。与社会环境相比,校园环境更容易被控制和改造,可分为“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前者指师资水平、教学设施、人均物资、绿化美化等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条件;后者指学校沿承的校风传统、文化内蕴、规章制度、理念宗旨等精神文化层面的条件。

1.舒适的“硬件”环境是学风建设的物质基础

高校作为地方文化潮流的领跑者,也是地方经济建设的晴雨表。当今社会经济建设翻天覆地,各地高校物质投入、校园环境建设也日新月异,尽管各地区高校差异较大,但大都汇聚了当地最具实力的人才队伍和雄厚的物质支撑,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教学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充分利用,这是学风建设的前提条件。一所好的大学里有学识渊博的老师,有先进的教学设备,有充足的教学活动场所,有优美的校园环境,必然会使学生产生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感,对良好学风的期望值增大,心情舒畅地生活、学习。相反,在一个师资短缺、教学设备简陋、活动场所紧张的校园环境里,可以想象,大多数学生会抱着怎样的心态去学习。

2.良好的“软件”环境是学风建设的安全绳

只具备充足的物质条件,有优越的“硬件”环境为依托,不一定能形成良好的学风,培养出优秀的学生,还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软件”环境。校风校训就像学风建设的一面旗帜,引领着学风的建设方向;校纪校规好比学风建设的安全绳索,维系着学风沿着合理的路线前进,精神风貌如同学风建设的灵魂,推动学风建设披荆斩棘、一路高歌猛进。很难想象一所具有雄厚经济实力的大学,制度不全,纪律涣散,内涵浅薄,它能够长远走下去。

3.稳定的校园周边环境是学风建设的安全阀

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有利于抵制社会上的歪风邪气,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有利于在全校形成良好学风。校园周边环境不稳定必然影响到校园的不稳定,进而对学风建设产生负面影响。一些商家在高校周围兴建电子游戏馆、台球馆、录像馆,设置歌厅、舞厅,开办溜冰场、网吧等,使不少学生沉湎于“三馆二厅一场一吧”中不能自拔,给少数学生晚寝迟归甚至彻夜不归提供了驻留场所,加大了校方管理难度。高校周围面对学生消费群体的私人出租房也不可忽视,私人出租房已在部分地区高校周围泛滥成灾,严重影响学校风气,败坏学校声誉。此外,高校周围众多的餐馆、饭店也对在校大学生构成潜在危害。低档米、劣质菜、地沟油防不胜防,食品卫生、餐具卫生、员工健康也都难以保障,学生长期在校外周边餐馆就餐,容易染上肝炎、肠道疾病等,出现饮食纠纷也很麻烦。可见,不良的校园周边环境对在校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会造成严重干扰,对高校学风建设产生负面影响。

优化校园环境,搞好学风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1.完善规章制度,优化课程设置

“无规矩不成方圆”,高校应建立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师生员工在校园内的行为,使各职能部门的各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做到有章可循。如将学生考勤、考试、评优、违纪、学籍管理、公共资源使用规程、各项工作报批流程等,编订成册,人手一册,不仅要对入学新生进行宣传教育,也要给在校其他老生时常警醒,使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令行禁止。学风建设也对高校的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调整和优化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高校应压缩一部分脱离生产实际而学生又无心学习的课程,改革落后的教学方法,选配优秀的课程教材。高校可以尝试按照往届毕业生就业率高低来决定是增设还是停办该专业,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应加大学生专业实践力度,课程教材由任课教师自主选订等措施,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利于学风良性循环。

2.配备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应该包括专任教师、政工干部和班主任、机关行政后勤人员以及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队,他们都对高校学风建设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专任教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崇高的治学精神以及显著的学术成就,对学生形成良好学风起示范和带动作用。只有严把用人入口关,选聘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较高的专任教师,他们才能在日常的教学科研活动中担当起“传道、授业、解惑”的育人重任,创造出浓郁的科学技术文化氛围,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被动乏味的学习变为主动有趣的学习,从而为学风建设奠定基础。政工干部和班主任队伍是学风建设师资队伍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他们担负着除课堂之外学生所有的学习和生活的组织与思想政治工作,与学生交往最密切。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高素质政工干部队伍,已逐渐成为众多高校发展所必需。近几年,许多高校在选聘专任教师,特别是专职辅导员时,都以超常规的标准和速度引进,以期为学校形成良好学风创造契机。机关行政后勤人员,是高校正常运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工作方式、工作态度、工作成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高校其他各部门的正常运转,从而影响学风建设。

3.合理引导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学风建设的关键在于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确立端正的学习动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可以从思想引导和开展文化活动等几个方面来促进学风建设。

(1)因材施教,正面引导学生思想

不少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挫折时,会产生消极的甚至破坏性的行为,如焦虑、抑郁、自我认知失衡,人际关系障碍,扰乱课堂秩序等,不利于良好学风的形成。教育者尤其是学生工作一线的辅导员,首先应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有针对l生地加以个别引导。如专业思想不稳定的学生,可以向其全面介绍本专业学科的现状和未来,及在相关学科领域的地位和作用,稳定学习情绪;对于不思进取,“60分万岁”的学生,可以树立先进典型,加大奖励力度,赏罚分明,或引导其设计大学生涯规划,引入竞争机制,适度淘汰;对于满足现状,自我感觉良好的学生,可以通过举办讲座,组织社会实践及人才需求洽谈会等,使其充分认识到社会竞争的残酷性,学无止境;对于情感受挫或人际障碍的学生,应多一分关怀和鼓励,有必要的话可以取得学生家长的协助,或求助于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对违反校纪的学生,除按照相关条例给予处分,还应耐心做好后续说服教育工作,使其心悦诚服接受处罚,使其改正错误。

(2)开展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青年大学生展现自我、完善自我的舞台,是课堂学习的有益补充,不仅可以教会学生怎样为人处事,怎样处理好专业学习与能力培养的关系,而且能激励他们以积极的心态学习、生活,不断进取。如可以通过组织党校、团校、社团活动、文体活动、学术讲座、知识竞赛、技能培训、社会实践、科研立项等特色活动,来拓宽学生视野,发展个性,提高综合素质,激发学生成材的欲望,从而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优良学风。部分高校举办的富有特色的科技文化节、社区文化节正是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良好载体,对促进高校优良学风的形成具有良好成效。

4.精心打造优美舒适的校园物质环境

小学校园环境建设范文2

关键词:学校文化;水品文化建设;环境文化建设原则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6-147-01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教育思想影响下,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创造并积淀下来的能够反映学校整体风貌和形象气质的一种稳定、独特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它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是推动学校发展的根本动力。学校文化包括有管理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课程文化和环境文化五个方面,环境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校环境文化的营造如何,不仅能说明营造者是否在理论上认识到环境文化的意义和价值,是否在实际中重视了对物质性文化的建设,而且能反映出学校文化建设主体在营造学校文化时所拥有的文化观念、文化品格。那么,在营造学校环境文化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东西呢?

近几年,洛溪新城小学依据现代教育发展规律和学校实际状况,围绕“水品文化、上善教育”的办学理念,明确提出建设“水品”文化这一主题型学校文化。通过学校的管理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课程文化和环境文化五个方面的系统建构与实践,师生获得了更好的、主动的、个性的发展,逐步走上了文化建设的快车道。下面结合洛溪新城小学的“水品”环境文化建设实践,探析学校环境文化建设需要遵循的原则:

一、思想性原则:

学校环境是展现学校文化的象征,是学校文化的外在表现,反映特色教育品牌的文化理念,也是通俗意义上的显性文化,它通过具体的符号、环境的布置和设施的建设来传递学校文化思想。

洛溪新城小学的环境文化建设不仅仅限于环境美化的功能,更重要的是渗透了“水品”文化的办学理念和文化内涵。比如在学校的图书馆墙体立面显眼位置的水主题景观图,水帘墙;“向上、向善”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办学理念展示墙;各教学楼楼层墙面、楼梯转角休息位装饰有老子的《道德经》第八章中关于“上善若水”的论述,悬挂有学校根据自身的地域特色和文化传统提炼出的“水之八德”,让显性的环境成为隐性的课堂。精致典雅的水背景图案和精炼准确、富有思想启迪的水品(水德)论述,使水润万物的奉献之德,奔流不息的进取之德,水滴石穿的柔韧之德,水准持平的公平之德,源头活水的创新之德,虚怀若谷的谦虚之德,海纳百川的包容之德,流水不腐的清廉之德,在潜移默化之间成为师生们认可并遵循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生活信念和行为准则。

二、发展性原则

学校的环境建设要牵引学校师生的发展。对于教育而言,应该充分利用一切有利于它的素材,有效的运用环境空间资源,创设具有教育性、开放性、生动性且安全性的“硬环境”,对于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启动学生的创新思维有着巨大的积极作用。

首先,洛溪新城小学的环境文化建设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比如:作为“上善若水”理念的具化,学校设计了以一颗小水珠为原型,眼睛大而有神,嘴巴小巧,精灵可爱的“水精灵”卡通形象标识――洛小学子的化身,出现在校园每一处角落,深入每一个师生的心,同时设计了水精灵的上善口号:为人谦逊如水,求学坚韧如水,交友恬淡如水,思维灵动如水,体艺活泼如水,处事通透如水,心胸博大如水。将水精灵的卡通形象形成系列化,德育评比宣传栏中有“上善水精灵”、“习惯水精灵”、“礼仪水精灵”,运动场上布置有“运动水精灵”,艺术展示活动评选“艺术水精灵”,科技实践活动设立“环保水精灵”等等,引导孩子进行自我努力、自我教育和自我超越,全面提高、发展综合素质;学校文化墙、班级墙报设有“水精灵成长墙”,营造浓重的评比氛围,粘贴“上善水精灵”孩子的照片、事迹,促使孩子们向善、向上不断成长,

其次,洛溪新城小学的环境文化促进了教师观念的更新、发展。学校通过对水文化环境的美化塑造、水品(水德)文化的墙面展示、“上善”师德的标语宣传、“上善”教师的事迹宣传栏等,营造向上向善务实高效校园环境文化氛围,对教师的固有教育教学观念形成冲击,更新了教育理念。“水之道,师之德”,提倡引导老师们用水一样博大的胸怀去爱工孩子;用黄河万里奔腾和水滴石穿的热情与执着去面对生活工作和的困难压力;如水一样稀释、包容、淡化所有的误解与不满;用水一样的各种优雅的方式去展示自己的风采与魅力。

三、参与性原则:

学校的环境建设过程就是教育的过程,需要全员参与,全方位配合,师生齐动手,发挥整体、个人、家长及各方面的积极性,通过共同参与学校文化建设,使学校的校园环境文化更加贴紧师生的生活,优化了育人环境,提升了学校品位,同时,增强了师生对学校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增强了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整体交织交融、鲜活灵动的环境文化建设特色。

小学校园环境建设范文3

关键词:建筑;设计;功能;形式

中图分类号:J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1-0037-01

一、图书馆周边环境的视觉质量

青岛大学图书馆是校园视觉的焦点,在图书馆周边环境中,百卉广场起到了衬托的作用。

我们的校园需要有景观设计,但在大学校园环境中,应在设计方案中考虑环境的视觉质量。何为景观?景观,是第一眼我们觉得它好看,当从它身边经过的时候,又能倒回来继续观赏它。景观设计必须考虑诸要素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各种关系是否合理、妥当;作为设计者,则应考虑景观的造型、空间及色彩,使人在视觉、听觉、触觉等诸方面都得到享受。因此,环境的视觉质量对一个学校的形象会产生持续的影响。

二、建筑的功能与形式

建筑的本质是功能性的,建筑审美必须与它的功能结合在一起,由居住它、使用它的人来体验和判断建筑有无审美价值。任何一个只强调美学或只强调功能性的建筑师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建筑师。图书馆具备了报告厅、阅览室、借阅室以及自习位等等一系列的功能需要,但在卫生间的设计上存在问题,特别是一楼卫生间。首先是它的位置不当,让一个不熟悉青岛大学的人想在这里找到卫生间并非易事;其次,卫生间内部的设计不合理,由于受图书馆外部造型的制约,其卫生间内部空间狭小且有不能充分利用的V形空间,只设计了两个蹲位,给人带来了不便。可见图书馆的整体造型没有很好的与其内部功能相吻合,没有很好地考虑到内部功能的需要,脱离了建筑设计的人性化。建筑的人性化应考虑建筑使用者的需求以及符合人的尺度,具体表现在考虑建筑的空间尺度、细部等。这里所说的尺度并非尺寸,而是一种对建筑体量的视觉估量和心理感受,它是对一幢建筑最基本的印象。建筑的尺度感把握恰当会给人一种亲切宜人的感受。再次,正对青岛大学校门的图书馆主入口是不开放的,这可能是基于管理方面的考虑,但设计出来的建筑功能如果不加以充分利用,难免会给人一种设计脱离实用的感觉。我们假设主入口是开放的,那么师生穿梭于图书馆主入口的阶梯之中,将给学校增添一份生气与活力。

三、建筑的“和而不同”

(一)建筑的“和而不同”

包豪斯创始人格罗佩斯主张:为机器生产的产品好好设计,提倡简洁、明快、实用及服务于大量生产。其中的包豪斯校舍教师典型的“方盒子”建筑,不可否认的是包豪斯作为特定经济条件下的产物,是为当时的经济服务的。以柯布西耶为例,为解决二战以后的欧洲大量住宅建设问题,柯布西耶开发了一套比例体系――“模度制”,但他本人的设计却不受模度制的制约,模度制只是一个工具,如果模度制让他的设计不好看,他会马上放弃这个工具。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大学校园,尤其是近些年刚发展起来的大学新校区,在规划校舍是,将节约成本作为一个重要的因素考虑在内,并一味地照搬甚至西化,由此便形成了大学校园建筑的“同”,没有把建筑的艺术性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在青大中心校区中,大多数的建筑仍然是方盒子建筑,建筑应该是艺术作品,建筑的问题不能靠艺术解决,但建筑的问题最终还是要靠艺术解决。虽然图书馆在风格上对这种方盒子建筑有所改进,但在艺术性上做得还不够。

要使建筑在艺术性上有所突破,首先要使建筑“和而不同”可以通过平面及立面造型两个方面来达到要求。

(二)从平面造型看建筑的形式美

建筑的平面形状基本有正方形、矩形、三角形、圆形等,或者是这些形式的跌跤、错位或自由组合,通过对几何体的平面构成可以使建筑形象更加丰富。青大建筑在平面造型上,青大图书馆采用几何形组合,打破了建筑的“和”,突出了艺术性。

(三)从立面造型看建筑的艺术美

立体构成对建筑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如日本建筑师桢文彦设计的Spiral,使建筑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青大图书馆虽没有采用立体构成的形式,但我们可以从设计的基本语言要素:形、色彩、肌理等方面考虑,可通过在建筑的顶部增加简单的几何形体来增强视觉质量,如慎行楼;在肌理表现上,可在立面上采用多种材质,如西院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馆),玻璃与石材的结合产生出了不同的肌理效果,从而使整个建筑看起来更加丰富。

四、结论

在大学校园中,建筑既要突出学院特色,还要从平面造型及立面造型上综合考虑以达到建筑的艺术性。。

小学校园环境建设范文4

【关键词】生态心理健康 教学环境 校园文化

生态心理健康由个体生理、个体心理、生态外环境三部分内容构成,它包括个体心理内部的平衡、个体心理内部与生态环境的平衡及个体生理与心理的平衡。生态环境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巨大的,对于学生来说,教学环境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影响尤为突出。

一、加强建设高效的高职院校生态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管理机构

1.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加强生态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

院一级的管理层应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日常的管理工作中,采取自上而下的办法,在二级院(系)主任的直接领导下,由教研室在开展教研活动中采用集体备课的方法,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动态地揉入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中教学管理的辅助作用

要发挥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中教学管理的辅助作用,首先,应考虑科学设置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参考本科院校宏观型的做法,注重思政的宏观管理,但忽略了系部乃至年级、班的微观层次的管理,忽略了教学管理的辅助作用。

其次,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二是培训年级政治辅导员,增强辅导员的学生心理辅导意识,使辅导员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导师,生活的益友,心理的医生;三是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全员培训,将心理健康教育揉和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

3.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教师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要发挥高职院校教师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一是应加强教师队伍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工作、学习、生活上面临着知识更新、社会舆论、竞争等方面的重大压力,在这些压力之下,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教师必须要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才能引导学生发展个人的智力和培养个人的健康心理。二是要提高教师“育人”的意识,明确育心理健康之人的重要性。三是要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技术的培训,要求教师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技能,并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融合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二、在具体课堂教学中加强生态心理健康教育

1.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心理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相应知识的掌握,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让每个学生都能系统地学习相关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方法,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

2.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特别是社会科学方面课程如基础文科类课程、管理类课程、公共关系学类课程、礼仪课程等。

3.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网络、多媒体教学的作用,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具体课程的网络资料和多媒体课件中,使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良好的心理暗示,从而培育出健康的心理。

三、努力建设生态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场所环境

加强教学场所环境的建设,做到让学生在明亮整洁的教室中学习,在设施先进的实验室中做实验,在雅静宽敞的图书馆中阅读,在优美谧静的校园中漫步这些良好的环境因素,会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保持愉悦的心境,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培育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1.教室、实验室、图书阅览场所的建设

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教室、实验室、图书阅览场所建立“三个网络,一个系统”。“三个网络”,是指以卫星电视和校园电视台为中心,建设双向闭路电视有线网络;以中心机房为中心,建设各系(部)、各教研室、教室、电子备课室、电子阅览室等室联网的校园计算机网络;以音频电台为中心,建设语音室及无线、有线自动广播网络。“一个系统”是指“三个网络”在“网络中心”汇合,构成一个真正的“多体媒体智能双向控制教育系统”,整个系统中的信息和资源都将共享,教师可通过网络检索信息,学生可以在计算机室,电子阅览室或教室利用校园网或双向闭路电视进行“主动式”、“交互式”学习,也可在网上接受远程教育。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学生必定心情愉悦。

2.校外实习实训环境建设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实用型的人才,在教学课时安排上理论与实践的比例是1∶1,而校外的实习实训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所以,校外实习实训和谐的环境建设,是学生实习期间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具体心理环境建设主要包括:一是实习前对学生进行心理动员,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迎接实习过程中的意志、知识、技能等方面的挑战;二是实习过程中使学生在校内带队教师与指导教师、基地管理人员与师傅的共同引导和指导下完成心理与技能的调整――适应――平衡的过程;三是实习结束后,在总结的基础上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工作。这三个阶段的顺利完成,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生态调整的一个完整过程,这一过程的完成为学生进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生态心理基础。

四、发展有利于生态心理健康的学习型校园文化

1.建设美丽校园,营造优雅的学习与生活环境。

2.高职院校的制度文化应体现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理念,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要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广阔的舞台,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最佳的教育教学服务,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制度保障。

3.充分利用学校的校报校刊及网页、校园广播来营造校园的学习型的精神文化氛围。

4. 引导与支持学生成立心理社团,发挥社团的群体效应作用。

综上所述,管理严谨、教学手段先进、教学气氛融洽、实习实训场所和谐的教学环境有利于高职学生健康心理的培育,也就是说,要实施高职学生生态心理健康教育就必须抓好教学环境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杨峰.大学生生态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研究.合肥工业大学.中国优秀硕士论文数据库,2007,(03).

[2]肖二平,燕良轼.生态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研究的新视野.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04).

[3]易芳,俞宏辉.生态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模式的转向.心理学探新.南昌.江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01).

小学校园环境建设范文5

[关键词] 网络环境;校园文化;探索\

“网络环境下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是指充分利用数字化校园营造高信息化程度的校园文化,融合校园文化建设于数字化校园一体,形成数字化时代人文化、个性化、现代化的校园信息文化。

一、理论依据

校园文化是全校师生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反映着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有别于其它社会群体,具有校园特色的文化活动和文化环境,以及反映师生共同信念和追求的校园精神的总和,是维系学校团体的一种精神力量。它是一个系统,包括四个方面的层面结构: 物质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行为文化层面和精神文化层面,其中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纽带,行为文化是载体,精神文化是灵魂。在数字化校园中,中学校园文化的各个层面都将表现出新的特征。

在物质文化层面上,校园网络将成为最重要的校园文化的物质依托。在网络时代,传统的有形的校园社区仍是校园文化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但是一种新的物质力量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即校园网络。能够跨越时空限制的信息网络将使校园文化全方位地渗透在师生校园生活的每一环节甚至影响其社会生活。

在制度文化层面结构上,数字校园的校园文化将体现出高效和规范的特征。由于校园网络将行政管理、信息管理、教学服务、研究开发等各类系统连接起来,实现这些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和信息服务,给教师、科研人员和学生带来极大的方便。在数字校园,管理者不是对学生进行支配或者控制的角色,而是转变为学生提供帮助和服务的角色。

在行为文化层面结构上,数字校园的校园文化主要表现为学生的个性化特征更加明显,同时教师的作用也发生了变化。对学生而言,数字校园强调学生对学习环境的设计,认为学习环境是学习者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在学习环境中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还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水平确定适当的学习进度,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减少学生学习的依赖性,从而增强学生网上生存、网上学习的能力。

在精神文化层面上,数字校园使校园精神的积淀更加丰富,同时也更具有时代性。这种时代性体现为网络文化对已有校园文化的冲击,这既是对已有校园文化的部分否定,也是对已有校园文化的超越,它具体表现为民主意识、开放意识、创新意识和未来意识的增强。

创新意识是由于在网络时代,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教育方式逐渐弱化,代之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方式,让学生成为探险家和发明家,创新意识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特征。未来意识是指在网络时代,人们将从未来社会发展。

二、网络环境下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与趋势

学校要开展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就必须加强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把德育的功能有机地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适应了学生精神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可塑造学生形成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空间。这也是是一个学校以自身物质因素为基础,在特定的环境中,通过长期积累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精神生活的整体,真正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1.体现发展的理念,建立创新、竞争为理念的校园文化。

开放式教育面临教育主体来自社会各个阶层,其年龄、阅历、能力、素质等方面都要复杂起来。且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校之间处于一种“准分离状态”。在这种松散型管理的模式下,要完成培养目标,就必须有先进的思想理念和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有先进的教育方法和先进的网络支持,让学生在先进的校园文化氛围中自主学习和健康发展。这些学生走上社会,将会用他们的品质影响社会风尚,用他们的人格影响未来的社会道德,使他们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生产力发展的中坚力量,成为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先进文化的弘扬者和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维护者。

2.坚持创新的观点,创建新型一流的校园文化。

网络环境使学校网络教育蓬蓬勃勃,充满了活力。学生们在课堂上、活动中所表现出的高涨热情,正是网络参与活动,参与教育带来的生机。先进的教育信息技术已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显示了无可比拟的作用,要以全新的观念、方法去创建新型一流的校园文化,树立终身教育、创新教育理念,使校园文化传递融为一体。提供创新思维平台,引导学生把梦想变为现实,激发热情,张扬个性,启发创造,让每一位学生经过多种实践活动,展示特长,体现自我价值,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实践活动的开展,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和提升学生创新思维、学习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等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3.建立校园网络文化,传递先进思想和时代最强音。

网上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活动的特殊形式,它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存在于网络这一虚拟的特殊空间,是现实空间的无限扩大和延伸。网络能为大学生素质教育提供丰富的资源,拓展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扩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增强其时效性,消除盲区和空白。二是必须依托于网络设备和网络技术开展。网络设备是开展网上校园文化活动的基本物质条件,网络信息技术使网上校园文化活动具有极高的科技含量,并为传统的校园文化活动穿上了现代化的外衣。。

小学校园环境建设范文6

关键词:网络环境;中小学图书馆员;队伍建设

传统的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构成要素仍然是馆藏、读者、管理人员和技术力量,但其内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馆员如何发挥电子化,网络化的信息资源优势?如何采用先进技术手段,提高服务质量。这是我们图书馆工作需要认真研究不断探索的新课题。

网络环境对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的工作方式、工作价值、工作效率等方面都将发生较大的变化。相应地对图书馆员的知识结构与自身素质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时期的图书馆员除了拥有图书馆专业知识和管理学知识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多学科文化素质,成为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

一、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

思想素质的核心是具有坚定的信念,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图书馆员要以德为立身之本,树立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思想,恪守“一切为了读者”的职业道德标准,安于平凡、乐于奉献、甘为人梯、开拓进取、积极向上、尽职尽力做好本职工作。

二、成为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

首先应该熟悉计算机操作及应用,掌握网络信息技术和图书馆现代化的业务操作技能,具有准确、快速地进行信息检索、应用分析及信息加工的能力。其次还要具备敏锐的信息意识和较强的信息能力。信息意识是指图书馆员对信息的敏锐度,捕捉分析、判断和吸收信息的自觉程度,信息能力则包括信息的获取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信息传递能力。最后还要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由于因特网上80%以上的信息都是英文信息,因此,要利用网络系统传递获取信息,必须掌握英语,以更好地了解国际信息,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成为“网上信息导航员”,真正成为新型的图书馆员,才能适应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三、图书馆员要利用网络做好网上资源的导向导航服务

中小学图书馆员要利用网络在数量庞大、高度分散的网上信息资源中,筛选出对教育教学、科研有参考价值的网址和信息,建立网上资源分类索引,使分散的网上资源集中使用,构建虚拟馆藏。这样既让教师了解本馆的实际馆藏,也让他们看到世界各地的资源和服务。。。

四、图书馆员要学会利用网络做好读者的信息咨询、跟踪服务

。图书馆员只有将网络资源的组织与服务和图书馆馆藏资源的组织与服务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开发和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以补充馆藏的不足。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员,只有以全新的服务领域、服务手段、服务方式不断深化服务层次、提高服务质量,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一)中小学图书馆员要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开展信息服务。建立和完善图书馆计算机公共检索系统,加快本馆信息资源的数字化进程,建立网上图书馆。

(二)中小学图书馆员应在校园网上,建造好网络信息资源主页及信息专栏,向读者展现丰富的网络资源,介绍服务项目及内容。针对读者需求提供信息查询和咨询服务,对读者的网络咨询应快速反应及时答复,帮助、指导读者利用网络资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