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重大灾害防治工作方案范例

2023-02-17 来源:客趣旅游网

重大灾害防治工作方案范文1

一、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充分认识做好汛期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切实把汛期行业安全生产工作摆到突出位置,按照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的要求,对汛期安全生产工作早谋划、早部署、早落实,切实将汛期各项防范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要求,层层落实责任,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措施到位。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专题研究部署汛期安全生产工作,分管负责同志要亲自督促检查落实情况。各生产经营单位要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完善各项安全生产措施,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坚决有效地防范和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确保汛期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二、全面排查、严厉整治安全隐患

各县、区工能局(经能局、经发局)要围绕本地区、本行业领域安全生产重点和薄弱环节,制订详实的检查方案,在汛期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行动,全面检查企业安全制度是否健全、安全责任是否落实、安全措施是否到位,特别是对重点区域、重点部位和重点环节,要组织精干力量,深查细排,全面查找漏洞和隐患,确保不留盲区和死角。对排查发现的隐患,能立即整改的要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要限期整改;对安全隐患,要实行挂牌督办,跟踪落实,逐一整改销号;对一时难以完成整改的,要实施24小时一对一严密监控,措施做到五落实。

三、抓住关键,强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管控

要针对重点行业和领域的突出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一)煤矿。要严格督促煤矿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各煤矿企业必须成立雨季三防工作机构,配备专人,落实措施,完善水文资料档案,进一步摸清矿井周边煤矿及本矿井范围内的水文地质情况,重点排查汛期地表水涌入、临近矿井水害隐患和溶洞水、山塘水威胁,制定严密的防汛、防水、防灾措施,完善预警预报系统和应急预案,备齐防汛物资,落实防范措施。要加大水害隐患排查力度,严防因自然灾害引发淹井、透水等事故的发生。要及时将暴雨、雷电等气象信息传达到煤矿企业,一旦发现险情,煤矿必须立即撤出井下全部人员。

(二)非煤矿山及尾矿库。井工矿山要严格落实防洪和水措施,加强对矿井采空区、塌陷区、积水区的巡检、排查,加强矿井涌水量观测,坚决杜绝淹井事故;尾矿库要加强排洪设施、干滩长度、安全超高和坝体稳定性的监测监控和检查,对存在溃坝、溃堤危险的尾矿库提前治理、除险加固或采取泄载等措施,并要采用有效手段实施24小时监测监控,确保坝体安全可靠。

(三)危险化学品及民爆行业。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要严格执行各项安全技术规程和工艺要求,加强对生产储运设施的监控,做好防雷电、防洪工作。对遇湿或高温容易分解出易燃、有毒气体的原材料和产品,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水、防潮、降温措施。易受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威胁的化工企业要提前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防止危险化学品泄漏。民爆企业必须加强防汛、防雨、防潮、防雷、防静电管理,定期检测,维护防雷和防静电设施。

(四)工业园区。开展园区汛期安全检查,正在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全面排查治理施工作业现场存在滑坡、崩塌、洪水、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全面掌控、超前防范、彻底治理。企业必须加强对施工作业现场的防灾保护工作,遇雷雨、大风等极端天气时,要按规定停止相关作业。

(五)地质灾害。督促工业企业对危及其自身安全和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地质灾害隐患进行排查。。要加强巡查、监测、监控,及时将受山体滑坡、洪水和泥石流威胁的人员撤出威胁区域。不能及时撤出的,要采取果断有效的预警预防措施。

四、加强督促检查

各县(区)工能局要切实履行职能职责,全面排查,层层督导,加强督促检查,督促相关企业落实防汛的各项措施和要求,及时解决处理防汛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确保责任到人、措施到位、科学防范。

(一)企业100%自查自纠。汛期前,要督促辖区内所有企事业单位、作业场所必须100%制定方案,100%开展自查自纠,100%完善管理台账,100%落实整改。

(二)县级全覆盖检查。各县(区)工能局要认真制定检查方案,成立专项检查组,全覆盖开展汛期行业安全检查。

(三)市级专项检查。为切实抓好汛期行业安全生产工作,市工能委成立九个督查组,对各县汛期安全生产工作开展专项督查。

企业汛期安全二: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和市安委办《关于切实做好五一期间和汛期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精神,我委定于20**年5月12日至5月20日,在监管企业开展汛期安全大检查工作。方案如下:

一、检查时间

20**年5月12日至5月20日

二、检查内容

结合汛期安全生产特点,对监管企业全面深入细致地排查整治安全隐患,落实监督管理责任,堵塞安全生产监管的漏洞,对存在的生产安全隐患责令整改,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工作分工

1、第一检查组

成员:颜昌平、陆世球、蔡如贵、钟贻光、刘旭

负责检查钦州矿务局。

2、第二检查组

成员:陈宝元、吴镝、闭庆、刘旭

负责检查市印刷厂。

3、第三检查组

成员:香梅、邝全柏、徐万杰、黄霞

负责检查市百货总公司。

4、第四检查组

成员:陆世球、梁冠礽、蔡如贵、曾传琳

负责检查市食品总公司、市农业机械供应公司。

5、第五检查组

成员:刘文披、郑兆辉、黄善凌、胡晓琳

负责检查市房地产综合开发公司、市银盾押运公司、蓝盾保安服务中心。

重大灾害防治工作方案范文2

幼儿园防汛工作方案20xx【一】为做好今年我园的防洪防汛工作,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威教通发〔20XX〕47号《关于印发威信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安委办关于切实做好防汛期安全生产文件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园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及任务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统一思想,转变观念,立足防洪汛、早部署、争主动,从而实现保平安的目标。

二、防洪防汛工作实施

(一)成立防洪防汛工作领导组织。以园长为组长,分管安全的副园长为副组长,门卫和各组组长为组员的防洪防汛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成立由办公室牵头,班主任和相关教师参与的防洪防汛安全知识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切实保障防洪防汛工作的有序实施。

(二)建立健全和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组长、副组长、和相关处室及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建立汛期工作职责,确保防洪防汛工作无盲点,无漏洞。

(三)落实责任制。认真落实以园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各项防洪防汛工作责任制,细化分工,责任到人,切实保障防洪防汛工作不走过场,收到实效。

(四)制定防洪防汛工作应急预案,提高广大师生的应急避险能力。

(五)认真开展汛期学校各项设施安全检查工作。并在六月下旬前对本单位校舍、教学仪器设备存放及防洪防汛排涝等设施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上报、整改,消除一切不利于防洪防汛的安全隐患。

(六)认真落实领导带班、教师轮流值班、值宿制度,做到24小时有专人值班、值宿,确保信息畅通,妥善应对汛期突发事件。

(七)要做好防洪防汛的保障工作,要有一定数量的防洪工具,储备必要的防洪沙袋,疏通排水渠道,确保汛期校园安全。

(八)根据我园的实际地理位置,分别对师生提出具体的防洪防汛要求,一旦出现山洪爆发,危及生命、财产安全,防洪防汛领导小组有权采取强制措施,或疏散或集中,稳定学生心理,搞好安全工作,采取有利措施,保障师生的人身安全。

(十)对在防汛防洪工作中,因玩忽职守,工作不力造成生命财产损失者,将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对防洪抢险有功人员给予表彰奖励。

三、主要职责

(一)防洪防汛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1、及时接受与传达上级防洪防汛指挥部和上级部门关于防洪防汛救灾的各项指令。

2、部署和指挥实施防洪防汛救灾行动。

3、掌握全园防洪防汛工作基本情况,了解汛情及广大师生的情况并及时上报。

执行上级下达的其他任务。

(二)防洪防汛抢险队职责

1、接收和上报防洪防汛救灾情况。

2、直接参与防洪防汛救灾行动。

3、协调受灾师生安置、运转与接收。

4、执行防洪防汛工作领导小组下达的其他任务。

四、出现汛情后的应急措施

(一)普通汛情应急

1、加强与上级防洪防汛部门和有关部门的协调与沟通,加强汛情监测预报。

2、根据我园地理位置,对师生提出防洪防汛要求,必要时有组织地进行疏散。

3、采取措施,保证整个系统的联络畅通。

4、对抢险救灾的各项准备工作进行督促,检查落实情况。

5、依据防洪防汛指挥部的汛情趋势判断意见,加强对师生的防洪防汛宣传教育,平息谣传、稳定师生的心理,保持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二)重大汛情应急

1、在接到上级重大汛情应急公告后,防洪防汛救灾领导小组成员迅速到位,组织防洪防汛救灾突击队快速集中,投入到防洪防汛抢险工作中。

2、组织力量做好学校师生疏散安置工作,采取有利措施,保障师生的人身安全。

3、组织有关人员维护学校秩序,加强重要部位的安全保卫工作,保护学校财产不

4、组织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开展好宣传工作,平息谣传、误传,保持校园的稳定。

5、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及时检查、监测学校的饮用水源、食品等受污染情况等项工作,在卫生部门指导下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

幼儿园防汛工作方案20xx【二】为了加强我园防汛工作管理,提高防汛能力,保证幼儿园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稳定的生活秩序,保障全园师生的人身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有关防洪法律法规以及市、区教育局有关防汛工作的有关要求,特制定本预案。

一、成立防汛领导小组

组长: (总负责人)

副组长: (现场协调指挥)

当发生紧急事件时,领导小组成员原则上必须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按实际情况对现场进行指挥和协调。

1、现场指挥:一般情况由组长XX负责,如果组长不在指挥现场,则由副组长XX负责;如果二者都不在,则依次由XX临时负责,并及时向第一总指挥汇报情况,此三人不能同时离园。

2、联络员:XX。。

3、秩序维护:各班班主任。按总指挥要求,维护安全事故发生现场的秩序,通知全体班主任立即到班,按要求维护好本班、校园和现场的秩序,避免引起混乱,造成更大的影响和危害。

4、现场医护急救:发生安全事故后,首先赶到现场的人员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向总负责人提出急救方案,该处理和能处理的及时处理,无法处理的通知120和送往附近的医院;当发生安全事故时,各责任人能作出及时正确的反应,将危害和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二、拟订防汛应急处理预案

1、加强幼儿园安全管理,汛期尽量避免各种集会和幼儿大型活动,必须开展的小型活动应精心策划、组织和开展,在所有环节包括结束等环节都要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保证参与活动的师生的安全,并制定出发生紧急情况时临时应急方案和师生疏散方案。

3、认真做好抗洪抢险各项准备工作,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强化包括抢险组成员和全体教职工在内的各类人员的宣传培训,提高大家的自防、自救和互救能力。

4、全力做好校园防汛工作。

(1)发生全园性的洪涝灾害时,当班教师立即控制班级秩序,并采取相应措施,班长立即到班;总负责人通过学校的扩音器布置全园性的处理方案。XX和XX负责校园秩序,张亦中清守好校门,全校师生员工都听从总负责人的统一指挥,协调行动,安全有秩序地组织学生疏散。

(2)若因洪水灾害对幼儿园校舍造成威胁的,当班教师应立即报告总负责人,并安抚幼儿情绪,妥善组织幼儿转移至安全的高地,在总指挥作出正确指示后再作行动。

(3)洪水灾害发生后,后勤组人员应加强对食堂的安全管理,通知当地或上级卫生防疫部门到现场进行消毒处理,并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和县教育局报告,请示处理意见。防止因洪涝带来的各种病菌的流行与蔓延,确保师生食品卫生安全。

(4)加强汛期通讯管理。防汛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要确保手机全天候开通,一旦发生紧急情况,立即按要求执行相应处理措施。

重大灾害防治工作方案范文3

一、政治思想学习和职工队伍建设情况

今年以来,面对国土资源工作的新形势,我局重视抓好政治理论学习,先后组织全体职工学习《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大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工作力度》、《国土资源部20*年工作要点》、《国土资源部十项便民措施五条禁令》、《国土资源听证规定》、《行政许可法》等法规政策,进一步明确了工作思路。组建了国土资源监察大队,充实了土地储备中心、土地交易所人员配置,对规划、地籍、矿管、局办等机构人员也作了合理的调整,职工队伍结构明显优化。今年春节假期过后,我局立即组织全体职工集中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业务培训,此后还不定期的组织职工学习,通过培训学习,全局职工业务技能有了明显的提高。制订了《机关考勤制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等一系列制度,推行政务公开,机关工作作风显著好转。

二、业务工作情况

(一)规划管理工作

1、分批次城市建设用地报批工作。为保障我市城市建设发展用地,我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集中力量,放弃节假日,夜以继日,加班工作,在四月底,完成了我市20*年5个批次城市建设用地的报批工作。

2、土地开垦项目立项工作。为了达到非农建设用地“占一补一”的要求,实现我市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我局根据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土地利用安排,搜集组织材料,千方百计地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五月份,完成了上石镇、下石镇两个土地开垦项目立项上报工作,计划实施开垦面积140.367公顷。

3、土地整理项目立项工作。土地整理是国土资源工作中一项新的内容,我局认真结合本市情况,大胆探索。经过努力争取区国土资源厅等上级部门的支持,组织人员和技术力量,今年4月份,完成了夏石镇榴利村土地整理项目立项上报工作,计划实施土地整理面积312公顷。目前该项目已进入论证阶段。该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改良我市耕地的质量和耕种条件,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

4、基本农田保护工作。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坚决制止占用基本农田进行植树等行为的紧急通知》文件精神,切实做好我市基本农田保护工作。4月份,会同市农业局等部门,对我市的基本农田保护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检查,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采取了整治措施,同时,广泛的宣传了基本农田保护法规政策。

5、土地规划日常工作。1—5月份,共完成了56宗建设用地的审核发证工作。

(二)地籍管理工作

1、土地登记清理工作。根据国土部、区国土厅的工作部署,我局从今年3月份开始,着手开展土地登记清理工作。由于时间紧,工作量大,工作质量要求高,我局召集各镇国土所人员强化培训,明确任务,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清理工作。到5月31日完成了全部的清理工作。共清理土地登记12980宗,其中国有土地3019宗,集体土地9961宗。并对登记材料中存在的问题查缺补漏,完善了相关的手续。

2、地籍管理日常工作。1—5月份,共办理土地登记110宗,其中初始登记68宗,变更登记39宗,他项权利登记3宗。积极配合市有关部门对改制中的国有企业的土地权属情况进行审查核实,为我市国有企业改制的顺利进行创造良好条件。

(三)矿政工作

1、积极培育和推进采矿权有形市场建设。去年,我局已成功招标拍卖6宗石灰岩矿山采矿权、挂牌出让4宗矿山采矿权。今年,我局着重做好管理和跟踪服务工作,加强对这些矿山的生产监督检查,维护正常的矿业市场秩序。此外,我局对当前的矿业市场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2—3个石场有偿出让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的论证,以保证市场的供需平衡。

2、依法开展矿产资源开发年度检查工作。根据《采矿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年度检查暂行办法》和上级部门的工作部署,我局对年检工作高度重视,早布置、早安排,狠抓落实。通过年检,进一步整顿了采矿市场秩序,促进了规费的收缴,共追缴矿产资源补偿费近三千多元。通过年检,提高了采矿权人依法办矿、依法年检的意识。

3、打击取缔非法采矿活动。今年,我局同市工商局、公安局和当地镇政府等有关部门加强协作,多次联合行动,对各矿点进行全面的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越界开采、超期开采、无证开采、盗采矿石等违法行为,坚决依法处理。共取缔了四个非法采矿点,没收了一批采矿器械,刹住了非法采矿的邪气。

4、全面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今年是《地质灾害防治条例》颁布实施的第一年,市委、市政府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十分重视,由我局主要负责该项工作,经过组织技术力量对我市的地质灾害多发点进行普查,重点对几个重大灾害隐患点进行细致勘察,形成了地质灾害勘察报告,制订了《*市20*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浦寨商贸城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此处,还建立了群防群测体系,在灾害点设立了警示标志,向灾害点的周边的居民单位发放了防灾工作明白卡。

(四)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

1、严厉查处土地违法案件。今年以来,共查处土地违法案件5宗,面积2426平方米,制止违法建房案件1宗,拆除违法建筑物7间,简易构筑物1间。

2、深入开展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工作。年内共立案查处闲置土地12宗,面积152亩。

3、大力整顿采矿市场秩序。取缔非法采矿点4宗,收缴一批非法采矿器械,处理石场越界开采违法行为一宗。市国土资源监察大队每周星期一、五定期对全市采矿点进行巡查,发现情况,及时查处。

4、做好土地纠纷的调处工作

协助市南友公路指挥部,搞好南友公路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土地纠纷调处工作,做好群众稳定工作,保证南友公路建设的顺利进行。做好市政办等上级部门交办的土地纠纷调处工作,处理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五)土地储备工作

1、土地收购储备工作

今年以来,共召开了五次土地储备工作会议,制订了上半年土地收储工作方案,计划收购土地6宗,面积150亩,目前已成功收购一宗,面积11亩,其他5宗(市酒厂、军事用地等)已经完成了收储工作所需全部材料的整理,收购资金到位,即可收储。对市人事劳动保障局、市技术监督局、区残联等单位的用地问题,做了认真的研究,并作了初步的安排。

2、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企业改制工作

为使我市企业改制的工作的顺利进行,我局认真配合市经贸局、市财政局开展工作,对市酒厂、糖业公司、五金公司、百货公司的土地收购提出了方案,做好收购的各项工作。

3、认真抓好几宗土地的收购和出让工作

我局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已收购了兴达停车场、祥园宾馆、原百色砖厂三宗土地,并完成了资产评估。目前,正着手对这三宗土地的材料整理,并做好各方面协调工作,为下一步成功出让作好前期准备工作。

(六)土地交易工作

土地交易所于今年4月份人员到位后,正式开展工作,我局投入了大笔资金,对交易大厅进行了装修,改善了交易场所的环境条件。制订了土地交易的各项规章制度,接待人员来访近百人。按照中央有关加强土地有形市场建设的规定要求,做好土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事务,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等传媒手段,挂横幅、贴公告,加大土地交易的宣传力度,成功地拍卖了市法院、农资宾馆、五金公司等多宗国有土地使用权,受理私人委托挂牌交易13宗,其中成交7宗,为财政增收500多万元。

三、其他工作

1、完成了南友公路征地补偿费的结算移交工作。

3、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卡凤文明村建设、平而河建设工程、大连城旅游项目的征用地工作。

2、与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做好水厂路口—旧洞口沿道路拓宽、酒厂—热林中心道路拓宽、葫鲁岭—南站旧房改造等市政项目建设的协调工作。

四、存在问题

1、国有农、林土地登记、房改房土地登记和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等工作因受土地登记清理工作的影响,工作进展不大。

2、自20*年以来,中央对国土资源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面对新的形势,全体职工必须加强学习业务知识、法律知识。今年以来,我局多次组织人员外出考察学习,在局内举行培训班,虽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总的来说还不够,有待进一步加强。

3、土地储备中心、土地交易所是新成立的机构,面对全新的业务,工作只能一边摸索一边干,因此工作成效有待提高。

4、我局肩负全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工作量大、任务重,目前全局人员名,但行政编制只有个,事业编制个,其余都是自收自支的,对比其他单位,编制数实在太少了。在国家新的法律政策实施后,行政和事业收费大幅减少,国家明令禁止靠罚没养职工,因此,希望合理地增加编制。

5、国土资源工作职能较多,常年下乡开展工作或野外作业,涉及土地报批、土地整理等事项经常要跑南宁,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巡查工作更是每周都要坚持进行,而本局只有三辆车,车辆缺少,经常影响工作的开展。

五、下半年工作打算

1、进一步加强业务理论和法律法规的学习,认真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

2、继续深入开展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工作。

3、认真抓好土地开垦项目、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工作。

4、努力打开国有农林土地登记、房改房土地登记和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确权工作新局面。

5、做好土地变更调查工作。

6、着手开展数据库建设和电子政务建设工作。

7、做好现有石场的管理工作,加大欠款的追缴力度。

8、继续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国有企业改制工作。

重大灾害防治工作方案范文4

【关键词】自然灾害,医疗救援,法律制度

党的十八四中全会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决定,宪法规定国家对于人民负有基本保护的义务,即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应要求用严格的法律制度维护社会生态环境,保护老百姓的国计民生安全。而目前全人类正处于随时可能因为气候极端异常而爆发大灾难的风险社会当中,气候极端已经不再只是自然科学研究的范畴,已经成为人民日常性及公共性议题。浙江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江南山地与长江三角洲大平原的接壤处,山地众多的地理位置、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全球环境异常等原因的综合作用导致自然灾害活动日益频繁,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其风、暴雨、洪涝干旱、山体崩塌滑坡和地面沉降等是浙江抗灾的重点。面对灾害,拯救生命是第一位,浙江省政府本着一贯的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建设平安浙江、和谐浙江为目标,高度重视浙江的救灾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地方性法规与规章,如《全省救灾防病预案》、《浙江省卫生系统防台风专项应急预案》、《浙江省地震应急预案》等,对灾害医疗救援给予全面性的法律规范的指导,以实现最大程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

一、自然灾害医疗救援域外法律制度介绍

抗击灾害,拯救生命,不仅是浙江省、甚至是中国政府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就全球范围而言,也是每个国家需要解决的主要任务.其中美国、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设置了比较先进的灾害医疗救援法律制度,建立一套系统的灾害医疗救援体系,其中的经验可以为我们所了解及借鉴。

(一)美国

1.法律法规。美国《国家应急预案》是有关处置灾害的综合性法法律,将国土安全、紧急事件管理、法律实施、消防、公共工程、公共卫生、应急救助人员的健康和安全、应急医疗服务以及私人部门等统一为一个整体结构,对联邦政府、州长、地方行政首脑和民族行政首脑在应急事件时期的职责作了详细的规定,成为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地方政府和民族政府在紧急事件期间互相协调的基础。《美国突发公共卫生实际应急反应指南―针对州、地方及民族自治地区的公共卫生管理者》旨在帮助州、地方及民族自治地区的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在突发事件或灾难发生后24小时内,迅速有效地采取公共卫生应急反应行动。这是针对灾害医疗应急救援的专项立法。此外,还有《减灾和紧急救助法》、《联邦紧急相应计划》、《联邦紧急事态应对预案》、《国家地震灾害减轻地震灾害法》等。

2.确立包括灾害医疗救援在内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体系。美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三级应对体系,自上而下包括:CDC(联邦疾病控制与预防系统)一HRSA(地区/州医院应急准备系统)一MMRS(地方城市医疗应急系统)二个子系统胡。当出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指挥系统由CDC提升到联邦应急计划,总统有权根据危机事态的严重程度决定是否需要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并启动联邦应急计划;HRSA主要通过提高医院、门诊中心和其它卫生保健合作部门的应急能力,来发展区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主要负责药物获得、急救、运输、信息传递、隔离检疫、医务人员培训以及医院系统协调;MMRS通过地方的各个执行部门,如:消防、自然灾害处理部门、医院等部门,现场救援人员协作,确保城市在一起公共卫生危机中最初48小时的有效应对。

3.非政府机构依法成为灾害医疗救援的法律主体。美国十分重视自愿者和自愿组织在灾害医疗救援的作用。1970年成立全国抗灾志愿者组织,该组织的主席是联邦紧急事态管理局顾问委员会的委员,在《联邦紧急事态应对预案》中被要求固定承担紧急救援和为灾民提供后勤服务方面,被公认为是第一应对者和有效救援者。此外,还有1881年成立的美国红十字会,履行包括国内和国际灾难救援在内的某些美国政府的责任,具有“联邦工具”的合法地位,今天,美国红十字会的日常工作,几乎完全纳入了美国紧急事态管理的工作体系,承担着美国联邦紧急事态管理局的部分工作。

4.设立专门的灾害信息管理系统。美国在联邦 C D C 中专门设有负责与媒体沟通的通讯办公室,负责向公众和医疗救援人员及时告之灾害事态信息,帮助相关人员正确判断灾害发展状态。此外,美国联邦应急管理署主持全球应急管理系统,以灾害信息服务、灾害应急事务处理为目标,主要业务包括同国际系统连接,进行灾害管理、减灾、风险管理、救助搜索、灾害科研等。

美国对灾害医疗救援制度有相关的法律进行规范,体现在基本行政法律、各项专门的减灾法之中,并且还有针对灾害医疗应急救援的专项立法;依法分配了各行政职能部门在灾害医疗救援中的职责,并且该职责是其日常工作的一部分,而非灾害发生后的“临危受命”;把卫生系统与其他系统串联起来,使得公共卫生、灾害事件管理、执法、医疗服务等领域内的人员可以综合有效的协作;重视非政府组织的灾害医疗救援力量,并将其纳入政府的管理体系,发挥其优势作用;依法确立了灾害医疗救援的日常应对体系及具体程序和专门的服务与灾害医疗救援信息管理系统。

(二)日本

1.法律法规。 1 9 6 1 。该法就防灾救灾中政府的责任、地方团体的责任以及市町村的责任等作了明确的规定。公布于1 9 4 7 年的《灾害救助法》是关于灾害应急救助问题的最早的法律。其宗旨是:在发生灾害时,国家要在地方公共团体、日本红十字会、其他团体及国民的协助下,进行应急的必要的救助,以此来保护受灾者和维护社会秩序。此外,针对多发行地震灾害,还制定了详尽的地震灾害对策性法律,如《地震防灾对策特别措施法》等。

2. 确立包括灾害医疗救援在内的三级政府负责管理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即中央一都( 道、府、县) 一市( 町、村 )三级,由主管卫生和福利的厚生劳动省负责建立,并以之为中心,纳入整个国家危机管理体系。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险,日本政府会向国民及有关机构发出紧急通报,通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同召开了干事会,研讨对策。中央主管机构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最主要职责是收集信息并制定和实施应急对策。在日本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理系统中,消防(急救):警察、医师会、医疗机构协会、通信、铁道、电力、煤气、供水等部门,也按照各自的危机管理实施要领和平时的约定相互配合。平时,在灾害疾病的预防工作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全国各都道府县的地方保健所和市盯村的保健中心。

3.非政府机构依法成为灾害医疗救援的法律主体。2007年修订的《灾害基本对策法》把红十字会在内的61个非政府机构制定为全国性公共事业,要求其无条件配合灾害救援工作。

4.快速反应的灾害救援机制。建立灾害发生后24小时内的医疗救援程序,并根据不同时间段设立了应急措施:灾后6小时内,主要救援工作是派遣医疗队救助伤病;灾后12-24小时内,主要救援工作是转移伤病。

5.建立应急信息管理网络,可服务与灾害医疗救援工作。日本建立了完善的灾害通讯网络体系,包括:以政府各职能部门为主的“中央防灾无线网”;以全国消防机构为主的“消防防灾无线网”;以自治体防灾机构和当地居民为主的都道县府、市町村的“防灾行政无线网”;以及在应急过程中实现互联互通的防灾相互通讯用无线网等。此外,还建立了包括紧急联络通讯网在内的各种专业类型的通讯网。另外,还正式设立内阁信息中心,以24小时全天候编制,负责迅速搜集与传达灾害相关的信息,并把有关灾害通讯网络的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日本同样也制定了详尽的灾害应对法律法规,使灾害医疗救援工作可以有法可依;依法分配了各行政职能部门在灾害医疗救援中的职责,同样的该各行政部门是承担该职责的常设机构;把非政府部门规定为灾害医疗救援的法定主体,调动了政府和民间的各方面积极力量,并要求其互相协作;依法确立了灾害医疗救援的政府负责日常应急体系及具体24小时应急救援程序,并重视对灾害医疗救援的日常预防工作;将来完善的专门的服务与灾害医疗救援信息管理系统。

1.灾害医疗救援法律渊源多元。灾害医疗救援属于突发公共事件,在突发公共事件、灾害防治等领域的行政法律法规、卫生法规等不同的部门法中都应重视设置灾害医疗救援的内容,也可制定单项灾害医疗救援法律,使其有法可依;

2.依法建立灾害医疗救援日常应急体系,有备无患。在该系统中,应依法确立非卫生行政机构与公共卫生部门的各自职责和工作程序,部门之间要做好有效的配合,使灾害医疗救援体系成为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

3.依法确认非政府组织的灾害医疗救援主体地位,将其工作与政府相关部门工作给予有效地配合和协调,发挥非政府组织分布广泛,在后反应快速,医疗救援力量专业化的优势;

4. 设立专门的灾害信息管理系统,服务与灾害医疗救援工作,同时也是政府部门对公众知情权的尊重。

二、浙江省自然灾害医疗救援法律制度现状介绍

自然灾害具有的突发性及危害性特点,使其被定义为突发事件的范畴[ 《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三条:本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因此相关的突发事件处置的法律及应对突发事件的卫生法规都包括对灾害医疗救援的适用,主要的法律性文件如下:⑴国家性的法律法规以及卫生部门继而制定的预案与办法等主要是,《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卫生援助应急预案》、《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防震减灾法》、《传染病防治法》、《执业医师法》、《护士条例》、《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尸体解剖检查规定》、《国家地震应急预案》、《抗震救灾卫生防疫工作方案》、《地震灾区重点传染病疫情霍乱等应急预案》、《抗震救灾卫生防疫工作职责》、《全国卫生部门卫生应急管理工作规范(试行)》卫生部《2006-2010年全国卫生应急工作培训规划》、《全国卫生部门卫生应急管理工作规范(试行)》、《医疗卫生机构灾害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置指导意见》、《灾害事故医疗救援工作管理办法》等。⑵浙江省法律性质的规范文件主要是,《浙江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浙江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浙江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应急办法》、《浙江省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应急救援行动方案》、《浙江省重特大突发事件医疗卫生应急处理预案》、《浙江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浙江省救灾防病预案》、《浙江省干旱卫生应急专项预案》、《浙江省防台风应急预案》、《浙江省卫生系统防台风专项应急预案》、《浙江省防汛防旱应急预案》、《浙江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浙江省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浙江省地震应急预案》、《浙江省重大森林火灾事故应急预案》和《浙江省农作物生物灾害应急预案》等。

虽然浙江的灾害救援已经具备了预防和抵抗灾害的法律制度上的保障,并在以往的抗灾救援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有关灾害医疗救援法律制度还需进一步研究和完善,其缘由如下:

(1)完善社会立法,构建成熟的灾害医疗救援制度,为浙江省抗灾救险工作贡献微薄之力,促建和谐社会。国内外的经验表明,凡是法律制度较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对如地震、风灾等灾害事件的防治和应对就较为得力。如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的《应急法服务法》,它规定州长可以根据《健康和安全法》对灾害事故中的救助问题给予豁免;日本有比较完善的国民健康计划。与之对比的是,《浙江省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应急救援行动方案》除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助有明确的规定之外,有关自然灾害的医疗救援是零散的分布在其他地方性法规之中,且对于医疗救援方面的规定也是简单的一笔带过,即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卫生、医药和其他有关部门和单位做好相应的医疗救助和卫生防疫工作,缺乏针对灾害医疗救援的系统性的完善立法,这会导致灾害医疗救援不利,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具体权利,导致社会矛盾出现,不利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2)居安思危,有备无患。汶川地震不仅给我国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而且对中国现有的灾害医疗救援法律制度进行了有力的冲击。在抗险救灾中出现了许多有关灾害医疗救援方面新的法律问题需去研究,如在灾害救援中的医生为拯救生命对遇险者进行截肢的紧急处置的权利与遇险者知情同意权的对抗;灾害国际救援队伍和民间救援组织的法律地位问题;在灾害医疗救援中遇害者的尸体应急处置的法与情的冲突;灾害医疗救援中出现的专业救援人员缺乏和药物等重要救援物资调配等救援中的依法管理等问题。汶川地震出现的这些问题不会是偶然现象,今后也必然会不同程度的在其他省市的灾害医疗救援中有所表现。《左传》有言:“居安思危,思则有备,备则无患。”我们应以汶川地震的灾害医疗救援行动为研究的对象,结合浙江省的现状,对浙江省的灾害医疗救援给予深层次、防范性法律研究和完善,使我省的灾害医疗救援制度更加的法治化,将灾害造成的人员伤害降到最少程度。

(3)填补浙江省灾害医疗救援制度法学研究的空白领域。如前所述,灾害医疗救援制度涉及到诸多的法律问题特别是医事法律问题,法学界对医事法律研究的相对陌生和不重视,导致该研究领域出现研究的空白点,而本课题组成员立足于温州医学院,具有法学研究背景,长期从事医事法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相信可以从法学特别是医事法学的角度,对我省灾害医疗救援制度的完善有所建树。

三、浙江灾害医疗救援法律制度缺陷分析

(一)灾害医疗救援有法可依,但是法律效力不一。

调整灾害医疗救援的法律规范主要有两大类,一是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如《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二是根据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的相关国家和省级的预案或者办法等,如《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浙江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浙江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前者是实施灾害医疗救援的工作所依据的强制性法律法规,并有追究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的相关规定,而后者是落实灾害医疗救援工作所依据的具体操作性政府规范性文件,是行政机关内部指导性文件,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追究要参考其他法律法规规定,因此其法律效力明显低于前者法律法规,导致其执行力度和效果因此受到的一定限制。

(二)综合性规范或者专类性规范有关灾害医疗救援的内容过于简单,缺乏针对自然灾害医疗救援的单独规范。

综合性规范主要指的是针对所有的突发事件的预防、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的等的一部综合性法律规范,如《突发事件应对法》等专类性规范是对具体某一类型的突发事件的预防、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的等的一部单独性法律规范,如《防震减灾法》、《浙江省卫生系统防台风专项应急预案》等。在综合性和专类性规范中,灾害医疗救援只是其中的一项内容而已,相关法律规定内容简单和过于原则性,不利于实际的操作执行。虽然后面制定的医疗应急救援预案有具体救援措施的落实,但是也是针对整体突发事件的卫生应急救援预案,如《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卫生援助应急预案》和《浙江省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应急救援行动方案》,所有的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援规定简单统一,对自然灾害的医疗救援实施缺乏针对性,对于自然灾害而言,拯救生命和控制疫情是首要任务,但如果是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现场事态控制比医疗救援而言更为重要,因此虽二者同属突发事件,对医疗救援的要求也是各有不同的。此外,当今社会地球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频发生,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特别重视自然灾害的医疗救援的法律规范也是形势所逼。

(三)灾害医疗救援中的卫生防疫环节的法律建设优于灾害疾病急救环节的法律建设,立法层次上存在漏洞环节。

国家经过非典事件以后,卫生防疫方面的法律法律已经比较完善,主要有《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尸体解剖检查规定》,其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突发事件应对法》对疫情的预防、应急处理和法律责任等方面就政府和社会该如何行动都有明确的规定,但对灾害疾病急救仅是简单片语而已,如《突发事件应对法》对于疾病急救方面的规定简单的一笔带过,即人民政府可以实施医疗救助、卫生防疫以及其他的法律措施,《防震减灾法》里面也只有一条,地震灾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卫生、医药和其他有关部门和单位做好相应的医疗救助和卫生防疫工作。灾害医疗救援立法体系中上位法的“厚此薄彼”规定必然影响浙江省在制定灾害医疗救援的下位法法律法规时,重疾病防疫,轻疾病急救。

(四)忽略非政府医疗救援组织的法律地位。

在相关的法律法规中,灾害医疗救援的主体主要是政府机构、卫生行政部门及医疗机构。对于上述主体的工作职责和具体任务都在法律法规中有详尽的规定。但对于非政府的医疗救援组织,如红十字会组织、自愿者等仅是简单规定了其可以负责组织群众开展现场自救和互救,协助做好相关工作,进行人道主义援助。但对其开展医疗救援工作的职责、权利范围及政府医疗救援机构的配合和冲突协调等实际会发生的问题都没有涉及。事实上汶川地震的救援经验告诉我们的,非政府的医疗救援力量对实施灾害医疗救援的积极性是非常高的,而且在医疗救援工作上的专业性也是得到认同的。随着非政府的医疗救援力量日益参加到各类灾害医疗的救援工作中,重视其医疗救援法律主体地位,依法规范其医疗救援工作是势在必行的工作。

参考文献:

[1]熊文美、陈进、李幼平、陈燕玲、郑会贤、周丽萍.美日俄中四国地震医疗救援应急管理比较[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8,8 ( 8 )。

[2]熊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机制研究[D].中国知网,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3]唐承沛.中小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与方法[D].中国知网,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4]俞慰刚.日本灾害处置的应急机制与常态管理[DB/OL].维普资讯。

[5]熊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机制研究[D].中国知网,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6]《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三条:本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7]《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二条规定,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对活动,适用本法。

[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第一条规定,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制定本条例。

重大灾害防治工作方案范文5

一、基本情况

据预测,2009年全区出栏生猪38.6万头,同比增长5.7%,存栏18.2万头,同比增长15.93%;出栏家禽XX万只,同比增长2.85%,其中鸡1450万只,鸭280万只,鹅210万只,白鸽65万只,存栏家禽452万只,同比下降24.7%,其中鸡392万只,鸭32万只,鹅18万只,白鸽10万只;肉类总产量达到5.305万吨,同比增长12.9%。

虽然今年我区畜牧业受到年初的冻灾、饲料涨价及下半年大猪价格下降影响,但全区畜牧业生产持续发展,家禽存栏、出栏小幅增长,家禽生产受疫情影响不大,年中生猪补栏正常,存栏量恢复,生猪存栏水平已经基本回复正常。我区实现畜牧业总产值11.62亿元,同比下降6%。

二、主要工作回顾

(一)、全力抓好抗冻救灾工作。今年初持续寒冷阴雨天气影响,家禽抵抗力普遍下降,防疫形势严峻。我中心精心组织,落实责任,扎实工作,讯速开展灾后畜牧业生产抗灾复产工作,把冻灾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我中心把抗冻救灾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连续两次召开救灾抗灾紧急工作会议,对抗灾救灾工作进行部署安排。同时,我中心及区动物防疫监督所组成2个工作组,会同各镇(街)畜牧兽医工作人员,深入四个镇(街道)指导抗灾救灾、核查灾情、慰问受灾养殖场(户)。  加强技术指导,落实各项措施,积极应对。加强受灾的畜禽圈舍损毁的防风编织布、棚舍等生产设施的加固修复,提高畜禽圈舍的抗寒保暖性能,为畜禽正常生长创造良好的饲养环境。强化灾后动物疫病防控,防止灾后疫病流行。针对灾后容易造成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多种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我中心按照《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雨雪冰冻灾害后动物防疫工作的紧急通知》(农明字[2009]17号)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加大灾后动物疫病防控力度,重点加强口蹄疫、猪瘟、猪蓝耳病等疫病的紧急免疫注射工作,禽只重点加强禽流感疫病的免疫注射,防止灾后重大动物疫病发生,保障我区畜牧业健康发展。

(二)、确保奥运会期间畜产品质量安全。为确保奥运会期间畜产品质量安全,我中心及早部署,精心组织,科学防控,采取多项措施全面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一是成立奥运期间动物及动物产品安全监管工作领导小组,确保整个工作有领导,有计划,有措施。二是组织开展动物防疫监督专项整治检查工作行动,督促屠宰场、动物产品加工及冷藏仓库、规模饲养场户全面落实防控和消毒措施,重点检查规模养殖场,让其与区动物防疫监督所签订《动物防疫责任书》,承诺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广东省动物防疫条例》,明确动物防疫责任,认真履行动物防疫义务,自觉配合动物防疫机构的检查、监测和管理;要求畜禽养殖场建立涉及养殖全过程的养殖档案,填写好《佛山市畜禽养殖和免疫档案》,确保畜禽产品质量的可追溯性。三是严格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对已实施强制免疫并经检疫的动物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重点抓好全区4个畜禽屠宰场的屠宰检疫工作,强化进场牲畜凭免疫耳标、产地检疫证明、运载工具消毒证明等入场待宰索证登记制度,有效地杜绝染疫动物及其产品上市流通,确保不让重大动物疫情传入和传播,保证畜牧业生产安全和畜产品质量安全。四是加强我区涉奥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监管,督促相关企业树立安全意识,严格自律措施,并落实了两名动物防疫监管责任人,严加巡查和监管。五是加强对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效果的检测工作和补免工作,确保免疫密度和效果。六是严格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值班制度,责任到人,实行24小时值班。

(三)、迎接省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规范年考核工作荣获好评。9月22日-23日,省动物卫生监督工作考核组对我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规范年”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考核。考核组听取了我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规范年”活动开展情况汇报;查阅了我区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执法体系建设、执法队伍建设、执法制度完善及行为规范、动物及动物产品流通监管、动物卫生监督证章标志管理及动物卫生监督综合执法能力建设情况等方面的材料,实地检查了荷城肉联厂和杨和镇动物防疫检疫站、屠宰场。检查结束后,考核组进行了座谈反馈意见,对我区的“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规范年”活动开展情况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我区领导重视、部署得当、措施有力、成效显著,区镇各项工作全部到位,各种资料、制度、方案、记录、设备齐全,尤其是生猪的产地检疫以及屠宰检疫监管到位,这在全省范围内都是走在了前列。最后,检查组要求我区要发扬成绩,继续加大动物防疫工作力度,不断完善工作制度,进一步做好各项工作,为迎接全国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规范年考核工作做好准备。

共4页,当前第1页1

(四)、开展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工作。

。。2009年10月前,对试点工作进行前期验收;在12月中进行全面总结。;我区农业局、动物防疫监督所负责制订、组织和实施试点工作方案;;夏少珍猪场负责有关数据的采集和报送,及时将有关情况向明城镇农业服务中心和高明区农业局报告。试点工作过程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沟通反映,我中心会同各级参与部门协调解决,不断摸索出实际操作经验。。

(五)、以防控重大动物疫病为重点,狠抓动物防疫工作。

 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是我区动物疫病防治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我区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的工作,始终贯彻 “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技,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工作方针,坚持预防为主,扎实开展了以预防接种为主的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对猪口蹄疫、猪瘟、猪高致病性蓝耳病和高致病性禽流感实行常年免疫和及时补针相结合,免疫密度达到100%,确保我区清净无疫的态势。

1、做好防疫物资贮备、发放

我畜牧中心采购了足量的疫苗和消毒药,保证了免疫注射、畜禽栏舍及周围环境消毒等工作的顺利开展。据统计,今年共组织发放禽流感疫苗1482万ml,猪口蹄疫浓缩苗89.8万ml,猪口蹄疫合成肽苗15.8万ml,牛亚洲ⅰ疫苗1.3万ml,猪瘟90.7万头份,猪瘟脾淋苗4.7万头份,猪蓝耳疫苗24万ml,消毒药物31吨。

2、全力抓好畜禽免疫预防接种

我区推行畜禽常年免疫结合冬季集中免疫的做法,制定畜禽免疫程序实行常年免疫,耕牛、家禽散养户实行冬季集中免疫。对散养的猪只,由各镇农业服务中心(兽医站)的兽医人员进行免疫接种。。我中心的工作人员对规模场进行监督检查,对存栏应免未免疫的禽畜,督促场主免疫;对超过免疫保护期限或经监测抗体水平不及格的禽畜进行再免,提高抗体水平,确保免疫效果。据统计,今年免疫注射疫苗:猪口蹄疫疫苗56.8万头,猪瘟疫苗56.8万头,耕牛亚洲ⅰ疫苗0.4万头,家禽规模场禽流感疫苗2457万羽份,家禽散养户畜禽禽流感疫苗110569羽份,应免免疫率100%。。

3、加强疫情监测

今年我区抽样送往佛山市农产品检测中心检验样品数量如下: 猪口蹄疫血清样品960份、鸡血清样品1800份。送检样品其中猪口蹄疫、猪瘟抗体水平合格率达98%以上,禽流感、新城疫抗体水平合格率达95%以上。我中心实验室还要自行对各个养殖场和交易市场进行监测抽检,据统计,今年合共检测猪血清500多份、家禽血清600多份。通过检测,及时、准确掌握免疫情况,查漏补缺,对不合格的畜禽再次进行注射疫苗,提高抗体水平。

4、无害化处理病死畜禽

依照法律、法规,染疫动物及其排泄物、染疫产品、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动物尸体,都应进行无害化处理。对于畜禽饲养、屠宰、加工等环节中发现染疫病死畜禽及废弃产品,我中心全依照法规的要求对现场进行消毒并将其收集到指定地点集中无害化处理,消灭疫源,防止疫病传播与扩散。我中心的工作人员及各镇(街道)的兽医人员会不定期地巡查我区的河涌、山沟,如发现被丢弃的动物尸体,便立即组织人力进行打捞、清理,并进行无害化处理。据统计,今年以来我中心共无害化处理在屠宰场检出的病(死)猪220头,合共20多吨。为推进我区畜禽养殖健康发展,切实解决养殖过程中病死动物的无害化处理问题,进一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确保公共卫生安全,根据《动物防疫法》和农业部《病死及死因不明动物处置办法(试行)》的相关规定,结合我区实际,要求我区所有规模养殖场都必须建有动物养殖无害化处理设施。具体要求如下:一是建动物化尸井,选择建在远离畜禽圈舍、道路、水源和畜禽放牧区。化尸井为圆柱形,混凝土结构,直径1米以上,井深3米以上,井底及井壁四周作防水处理,预留井口并加盖密封。进行处理时,在每次投入动物尸体后,应加烧碱覆盖。化尸井在使用时为防止漏臭气,盖好井盖后必须用粘泥浆密封口盖缝隙。二是配套高温蒸煮设备,要有相应高温蒸煮设备。共4页,当前第2页2

5、加强消毒灭原

实践表明,实施大规模、大面积、高频率的清洁消毒,对于控制动物疫病发挥了关键作用,因此,要坚持实施日常的清洁消毒工作,特别是加强对防疫重点地区的消毒。据统计,今年以来共发放使用消毒药物28吨。

6、完善应急机制

健全应急反应队伍,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我中心制订了防疫工作,安排专人值班,值班人员保持24小时开手机,如有情况,立即向值班领导汇报。同时抽调中心、监督所及各镇兽医站动物防疫人员健全防疫应急反应队伍,确保快速处理,防止疫情的传播和扩散。

(六)、狠抓畜产品质量安全

1、开展奶牛专项检查情况

 。根据农业部的紧急部署,我区农业、畜牧兽医部门迅速成立专项检查工作小组2个,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于9月16日开始,联合各镇(街道)农办的畜牧兽医人员,对全区奶牛养殖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至19日止,共出动执法人员30人次。据检查,我区只有杨和镇清泰村有一养殖场饲养后备奶牛。9月17月下午,区畜牧中心会同杨和镇农业服务中心对该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检查。该场现存栏黑白花后备奶牛10头,从广西购回已两个月,均为怀孕母牛。该场在顺德龙江有一存栏200头的奶牛养殖场,主要从事鲜奶供应。据老板介绍,在高明分场主要是从事未开产奶牛养殖,待母牛产仔后,便即转移到顺德龙江进行挤奶。据现场检查,该场没有任何挤奶设施设备。我中心一直密切监管该奶牛场养殖情况,不时派人检查,确保其安全生产。

2、迅速展开饲料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自10月8日市农业局召开会议部署全市饲料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以来,我区高度重视,成立饲料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小组,迅速行动,对辖区内的饲料生产企业、经营单位、奶牛养殖场展开拉网式检查。从目前的检查结果来看,我市尚未发现三聚氰胺流入饲料使用环节(养殖场)的情况。我中心会同区农业局领导在周末休息时间仍坚持带队对辖区10家饲料生产企业、10多家饲料经营企业、1家奶牛养殖场进行地毯式检查,并对辖区内的10家饲料生产企业的所有蛋白饲料原料及部份产品进行了抽样送检。检测结果均不含三聚氰胺。根据市农业局要求,从11月1日起,我区对辖区内所有饲料生产企业抽样送检佛山,每个企业每月抽检2次,每次抽检1-2个主要产品和原料,今年共送样66 份。

3、常年组织开展“瘦肉精”等禁用药品专项整治行动,保持打击“瘦肉精”的高压态势。加强了对生猪生产环节进行检测监督,对区内规模养猪场进行了“瘦肉精”残留的抽样检测。据统计,今年共对300多个猪场抽取了600多个尿样进行“瘦肉精”残留检测。今年共在屠宰环节没收、销毁“瘦肉精”阳性猪3批共10头。在我们严格监管下,我区全年无发生因食用“瘦肉精”的动物产品而中毒的事件。

4、在进行防疫的同时,根据《动物防疫法》的规定,通过认真抓好动物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监督工作,对已实施强制免疫并经检疫的动物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重点抓好全区4个畜禽屠宰场的屠宰检疫工作,有效地杜绝了染疫动物及其产品上市流通,确保不让重大动物疫情传入和传播。据初步统计,今年全区牲畜屠场检疫共检肉猪20万头,检疫肉牛3000多头,检出病猪220头,计20多吨,对检出的病死牲畜全部进行无害化处理,通过开展动物产地检疫,屠宰场的屠宰检疫,市场畜禽产品的检疫等,有效地控制病(死)畜禽,不合格畜禽产品上市,有效地防止了动物疫病的传播和扩散,使广大市民吃上“放心肉”,保障了市民的身体健康。

(七)、加强畜牧兽医行政执法工作

1、积极加强对兽药的监管。我中心认真贯彻《农业部关于印发〈2009年兽药市场专项整治方案〉的通知》(农医发[2009]9号)文件要求,我区以规范兽药生产、经营、使用环节为重点,加强兽药生产环节监管,抓好源头治理。对辖区内的兽药生产企业进行全面认真细致的检查。大力整顿和规范兽药市场,今年以来全区共出动执法人员60人次,按方案要求,做到每季度检查,平时不定期抽查,检查兽药经营门店300个(次),检查面达到100%。农资打假共查处案件1宗,查获销毁假劣兽药数量20多公斤,涉案货值1万多元,罚款2万元。通过市场检查和加大兽药使用的规范管理,使全区兽药市场保持秩序规范有序的局面,预防了畜产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为全区兽药安全使用,畜牧业健康发展进行奠定基础。

2、加大兽药使用领域的监管力度。通过重点查处规模养猪场(存栏1000头以上)、种畜禽养殖场非法购买使用兽药的行为,加强对兽药使用的指导和服务,组织好对大型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兽药的使用情况进行重点监督检查。今年组织对全区规模养殖场进行全面检查,出动执法人员100多人次,共检查规模养猪场1200多户。通过对养殖场的用药行为进行全面检查监督,对其不定期地抽检,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整改要求,责令其限期整改,保障畜产品的安全。通过市场检查和加大兽药使用的规范管理,使全区兽药市场保持秩序规范有序的局面,预防了畜产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为全区兽药安全使用,畜牧业健康发展进行奠定基础。共4页,当前第3页3

(八)、积极开展能繁母猪养殖保险工作。为了降低农户养猪风险,调动广大农户的养猪积极性,保护能繁母猪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养殖户抵御重大病害、灾害等风险能力,努力构建新型生猪产业保障体系,加快建立健全生猪产业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稳定生猪市场供应,我区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扶持生猪生产政策,出台了《佛山市高明区政策性能繁母猪保险实施方案(试行)》(明府办[XX年]362号),我中心从5月份开始,积极开展了对能繁母猪养殖保险工作,同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高明支公司相互协调,积极配合,安排专人深入各乡镇规模养殖场和农户家中,进行广泛宣传。为得到养殖场户的理解和支持,中心领导多次亲临养殖场和养猪农户家中,进行宣传动员,使养殖场户真正认识到开展能繁母猪保险的重要意义,切身体会到国家对养猪产业的关怀和重视,因而能够积极参加能繁母猪保险。截止目前,共办理能繁母猪保险4.2万头,能繁母猪赔款宗数共600多宗,猪只600多头,赔款金额60多万元。

(九)做好我区能繁母猪饲养补贴资金发放准备工作

根据粤农电[2009]149号《关于抓紧做好2009年能繁母猪饲养补贴有关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我中心迅速展开组织对区内能繁母猪的调查与登记造册工作及收集帐户工作。经核查,今年我区能繁母猪户数为

4821户,存栏量为52189头。目前资金发放工作正有序进行。

(九)大力宣传推广畜牧养殖防疫技术

针对动物防疫形势,我中心采取多种形式,积极组织开展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疫病防治知识宣传,积极指导养殖场户进行科学防控、依法防控,切实提高广大养殖者防控疫病的知识水平和意识。据统计,合共举办十期的畜禽养殖技术培训班,各镇(街道)畜牧兽医站技术人员、规模养猪场户负责人及技术人员参加了培训,培训人次近1000多人次;我中心还参加有关单位举办科技下乡6次;平时下乡深入各养殖场,广泛宣传。以上活动合共派发有关宣传资料XX0多份。

三、存在的问题

1、基层兽医防疫人员少、经费不足,难以适应繁重的防疫任务。

2、动物防疫体制不完善。我区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文件已出,但体制还未理顺,队伍不稳定,严重影响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和质量。

3、动物防疫工作开展不平衡,存在疫情隐患,动物疫情形势复杂,防疫压力大。

四、2009年工作思路

1、加强畜产品的安全监管,进一步开展“瘦肉精”、三聚氰胺等禁用药品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在养殖环节使用“瘦肉精”、三聚氰胺等禁用药品的违法行为,确保畜产品安全。继续开展兽药市场整顿行动,加强兽药经营环节的监督检查,清缴非法兽药产品。

2、进一步加强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的工作,力争不出现重大疫情。一是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抓好重大动物的防疫工作,加强消毒灭源,做到不留防疫空白点,确保畜禽重大疫病的免疫密度达100%,严防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二严把检疫关,重点把好“五关”,即产地检疫关、进场(点)检疫关、宰前检疫关、宰后检疫关、市场监督检查关,防止畜禽购销中疫病的流入和病猪死禽进入市场;三是坚持实施卫生清洁和防疫消毒制度。

重大灾害防治工作方案范文6

为加强消防安全专项整治,结合我镇消防安全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整治目标

通过三年时间,强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精准治理,深入推进打通消防生命通道、重点场所治理、突出风险整治、重点行业管理和消防基础建设等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消防安全风险,全面提升消防信息化管理能力、公民消防安全素质,建立完善从根本上消除火灾风险隐患的消防管理责任链条、火灾防控体系、监测预警机制,推动消防安全形势持续向好发展。

——消防安全突出隐患有效根治。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治理,全面打通消防生命通道,集中整治高层建筑、地下空间、危险化学品企业、人员密集场所、“九小”场所、老旧场所等场所领域的消防安全突出风险隐患。2022年底前,全镇消防安全突出风险隐患有效根治。

——消防治理责任机制明显加强。全面推行行业消防安全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建设,重大火灾隐患政府挂牌督办、行业集中约谈、社会曝光警示机制更加完善,火灾隐患举报奖励制度全面落实,社会单位自主评估风险、自主检查安全、自主整改隐患的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

——火灾风险防控能力明显提升。建立健全风险研判、精准治理、源头管控的火灾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全面应用大数据、物联网信息化技术,依托智慧城市建设,实时化、智能化评估消防安全风险。2022年底前,火灾监测预警预报平台基本建成,差异化精准监管全面推行。

——全民消防安全素质明显改善。全民消防安全素质提升工程全面实施,消防安全纳入主要行业领域职业培训内容,推动企业单位建立常态化全员消防培训制度,重点人群分级分类培训全面落实。2022年底前,实现全民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明显提升。

——社会消防安全总体环境全面优化。2020年至2022年,火灾总量和亡人数量总体下降,较大火灾事故有效控制,重特大火灾事故根本杜绝,消防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社会消防安全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显著增强。

二、主要任务

(一)开展六个方面重点整治,集中解决突出风险隐患。

1.实施打通消防生命通道工程

(1)单位和新建住宅小区按标准划线管理。组织公共建筑以及新建住宅小区的管理使用单位,按标准对消防车通道逐一划线、标名、立牌,实行标识化管理,确保消防车通道畅通。2020年底前全部完成。规划所要将新建住宅小区消防车通道标识化管理纳入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消防验收以及备案抽要内容。

(2)老旧小区实行“一区一策”治理。规划所、专职消防队对辖区老旧小区进行摸排梳理,结合老旧小区的建成年代、建筑高度、周边环境、道路管网等方面情况,按照“先急后缓”原则,结合城市更新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打通消防“生命通道”。

(3)加强综合执法和联合管理。派出所、规划所、安监站、专职消防队每月组织开展一次联合治理。。

2.开展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综合整治。一是严格落实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有关规定要求,探索建立并推行高层建筑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履职承诺制度及高层建筑“楼长”制度;二是采取管理使用单位自查或聘请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等方式全面排查测试高层建筑室内消火栓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指导高层建筑管理使用单位建立维护保养制度,鼓励聘请消防专业技术人员从事消防设施维保工作,逐栋解决消火栓无水以及消防供水不足、压力不够等问题;三是管理使用单位全面自查高层建筑电缆井、管道井防火封堵不严等问题,逐项登记整改修复;四是每栋高层公共建筑和每个高层住宅小区依托社区网格员、保安人员、管理使用单位人员、志愿者等力量,建立一支微型消防站队伍,配齐配全消防器材,开展实战演练。

3.开展化工企业消防安全综合整治。一是建立消防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定期开展自查评估,全面落实重大消防安全风险管控措施;二是依据规范和行业标准组织更新改造老旧消防设施器材,确保完好有效;三是依法建立完善企业专(兼)职消防队,建立安全事故工艺处置队或工艺应急处置机制,加强贴近实战的技能训练和综合演练,优化事故工艺处置措施。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制定工作方案、投入专项经费、明确工作责任,利用三年时间,分步完成重大消防安全风险管控、老旧消防设施改造、企业消防力量建设三项任务。

4.开展“九小”场所及老旧社区消防安全综合整治。

(1)抓好“九小”场所突出风险治理。组织综治网格员、公安派出所民警、专职消防队员等力量,运用“九小场所”登记管理系统逐类场所、逐类风险进行登记排查,分类建立台账;各有关站所督促所属行业小场所开展自主登记并自查隐患。对发现的火灾隐患和违法行为,采取行政处罚、约谈警示、挂牌督办等措施,并通过落实合用场所“4+1”、沿街店面“3+1”等物防技防举措,逐一督促整改到位;对问题突出的开展联合执法,形成整治合力。2020年9月底前,以街道为单元,全部排查完毕,做到底数清、情况明。2021年底,“九小”场所突出隐患有效整治。2022年,建立有效的“九小”场所消防安全监管机制。

(2)抓好老旧社区突出风险治理。针对老旧小区、城乡结合部等突出风险,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分类施策、分类整治,组织升级改造消防设施,推动落实基层消防安全管理措施,有效改善消防安全条件。2020年起,逐年将老旧社区消防风险治理列入实事工程、民生工程,每年督办整改一个老旧社区火灾隐患问题。2022年,以街道为单位,老旧社区基本落实火灾风险差异化防控措施。

5.开展新材料新业态消防安全综合整治。

(1)抓好电动车突出风险治理。市场监管分局要依法查处违法违规生产、销售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以及改装电池行为。专职消防队要对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的违法行为依法进行查处。各村(居)委会要牵头推进居民住宅区尤其是无物业管理的老旧居民区的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停放场所的增设工作;规划所要将住宅区设置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停放场所纳入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消防验收以及备案抽要内容。

(2)抓好彩钢板建筑突出风险治理。自然资源所、城管队、规划所要对人员密集场所、施工现场违规搭建、违规采用易燃可燃材料的彩钢板房开展专项检查,每年依法组织整改一批、拆除一批。

6.开展乡村消防安全综合整治。加强对小微企业等乡村新兴产业消防安全评估和管理,集中治理消防管理责任不落实、消防设施不足、消防培训不到位等突出问题。结合脱贫攻坚,乡村房改、水改、电改、灶改、路改等工作,有计划地改造防火间距不足、木结构建筑集中连片的村庄,加快乡村电气线路、炉灶等用火用电安全改造升级,重点要对乡村住房内堆垛柴火、稻草以及独居老人住房与灶台未分隔设置的情况进行全面摸排和有效治理,有效降低乡村火灾风险。持续深化消防安全扶贫工作,加强乡村地区“老幼病残”和建档立卡贫困户等特殊人群居住场所的消防安全检查和消防宣传。

(二)推进重点行业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

开展行业单位火灾隐患排查整治,组织行业单位开展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和达标创建活动。镇消防专职队要发挥综合监管作用,加强工作检查协调,提供消防技术服务。2020年,组织对学校及幼儿园、养老服务机构、文化娱乐场所、宾馆饭店、大型商场超市及农贸市场、卫生院、宗教活动场所、文物建筑等行业单位集中开展排查整治,列出隐患整改计划,明确整改时限,及时消除火灾隐患。2021年,全面推广典型经验做法,50%的行业单位落实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2022年,行业单位突出火灾隐患基本整改完毕,有效落实行业标准化管理,社会单位自主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三)不断夯实火灾防控基础

1.加强专职消防队站建设。到2022年,基本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城乡消防救援队站体系。

2.加强消防装备建设。对标“全灾种、大应急”的任务需要,坚持快补短板、优化结构的原则,按国家标准配齐配强各类攻坚及专业装备,完成各类器材装备的统型建设,强化器材装备的信息化、全寿命管理。

3.加强消防水源建设。按照“快补旧账、不欠新账”原则,加快推进城镇市政消火栓建设,并督促供水单位加强市政消火栓的维护保养。2020年,圩镇新增建设消火栓6个,全圩镇消火栓达到10个。

(五)实施消防安全素质提升工程。

1.加强消防安全素质教育。镇宣传办将消防安全教育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内容;司法所加强消防普法宣传的指导协调和督促落实,将消防安全知识纳入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内容;学校将消防知识纳入中小学、幼儿园教学内容课程。

2.加强重点人群分级分类培训。结合“一警六员”消防基本技能实操实训,分批次、分类别组织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和管理人、社区民警、村(居)委工作人员、网格员、安保人员、管理单位人员、重点单位员工、小企业主等重点人群开展消防教育培训,2022年底实现全覆盖培训。企业单位建立常态化全员消防培训制度,落实入职必训、定期培训、转岗轮训等要求,全面提升员工消防安全意识。

3.开展消防安全宣传体验教育。按照《应急消防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标准》要求,依托各类安全宣传教育资源,持续推进“一警六员”消防体验站。

三、整治步骤

从即日起至2022年12月,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2020年6月)。

按照镇安委会统一部署,启动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各村(居)、各有关站所结合实际制定本地、本站所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治理目标、重点任务、责任分工、工作措施、治理时限等内容,全面做好本村(居)、本站所行动的部署发动。

(二)排查整治(2020年7月至12月)。

各村(居)、各有关站所对本行业消防安全风险隐患全面排查,建立问题隐患和整改责任“两个清单”,明确排查时间表、整改路线图、工作责任人,积极发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群策群力、群防群治,确保各项排查任务精准推进落实。

(三)集中攻坚(2021年)。

各村(居)、各有关站所对照前期排查的“两个清单”,坚持由表及里、由易到难,细化各项治理举措,实施差异化整治。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全面落实政府挂牌督办和跟踪整治,强化政策支持,配套资金保障,确保按时整改销案,达到预期治理效果。

(四)巩固提升(2022年)。

各村(居)、各有关站所结合实际,在推进消防安全突出风险隐患整改的同时,分析共性问题,研究治本之策,因地制宜出台一批配套举措、形成一批经验做法,建立健全本地区本行业防范化解重大消防安全风险的系统性、机制性治理举措,提升整体治理水平。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各村(居)和相关站所要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对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进行研究部署,明确各项任务责任主体。

(二)强化监督执法。

对排查过程中发现的火灾隐患和消防违法行为,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舆论等手段,依法采取罚款、临时查封、责令“三停”、行政拘留等措施,逐个督促落实整改,始终保持火灾隐患整治的高压态势。

(三)强化统筹推进。

要将消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结合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行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等重点工作,整体规划部署本地消防工作,保证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因地制宜、因情施策,针对不同行业领域特点,研究采取差异化的工作举措,提供相应的治理政策支撑,确保治理实效。

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

(消防)

序号

整治项目

整治内容

突出问题

责任单位

整治要求

完成时间

1

开展七个方面重点整治

实施打通消防生命通道工程

单位和新建住宅小区按标准划线管理

单位和小区消防车通道被占用、堵塞、封闭

各村(居)委会、派出所、规划所、专职消防队

公共建筑以及新建住宅小区按标准对消防车通道逐一划线、标名、立牌,实施标识化管理;未完成的实行政府挂牌督办整改。住建站所将新建住宅小区消防车通道标识化管理纳入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消防验收以及备案抽要内容,支持已建成的住宅小区从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中支取消防车通道改造划线费用,督促指导物业服务企业对住宅小区消防车通道实行标识化、规范化管理。2020年底前未完成的,政府挂牌督办整改

2020年底长期坚持

2

老旧小区实行“一区一策”治理

多数老旧小区为开放式小区,没有物业公司管理,加上初期规划不足及后期调整滞后,消防车通道被占用、堵塞、封闭现象大量存在

各村(居)委会、派出所、规划所、专职消防队

结合城市更新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制定实施“一城一策、一区一策”消防车通道治理方案,完成2020年治理任务,2021年底前,全部老旧高层住宅小区完成消防车通道治理。其他住宅小区利用三年时间分类分批督办整改。

2022年底长期坚持

3

开展七个方面重点整治

实施打通消防生命通道工程

加强规划建设提供基础保障

初期规划不足,停车场、停车位、停车设施配置数不够

各村(居)委会、派出所、规划所、专职消防队

将新建停车场列入“十四五”相关规划;列出三年工作计划,新建一批公共停车设施;严格落实建筑物配建停车位有关标准要求

2022年底长期坚持

4

优化停车资源管理使用

停车场、停车位、停车设施等停车资源少,老旧住宅小区“停车难”

各村(居)委会、派出所、规划所、专职消防队

建立完善弹性停车、错时开放、潮汐停车、共享停车等政策机制;老旧住宅小区周边的路侧停车场等公共停车设施,对老旧住宅小区居民实行优惠停车;对于没有物业管理的老旧住宅小区,引进专业停车管理公司,合理利用空间规划建设停车位

2022年底长期坚持

5

加强综合执法和联合管理

占用、堵塞、封闭消防车通道

各村(居)委会、派出所、规划所、专职消防队

依法查处违法行为;

2022年底长期坚持

6

开展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综合整治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不落实;消火栓管网无水或消防供水压力不足;电缆井、管道井防火封堵不严;使用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不落实;微型消防站建设不符合要求

各乡镇政府;县住建、消防救援及其它有关行业主管站所

各村(居)委会、派出所、规划所、专职消防队

2020年

排查登记的电缆井、管道井防火封堵不严、消防供水不足、压力不够等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整改,建立完善消防管理机制

2021年

打造示范引领单位,推动市政府出台《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全面优化提升高层建筑消防安全能力水平

2022年底长期坚持

7

开展七个方面重点整治

开展地下空间消防安全综合整治

地下空间消防安全主体责任不明确;擅自改变建筑结构和使用性质;消防通道、安全出口被占用、堵塞、封闭;消防设施设备损坏;违规用火用电用气

各村(居)委会、派出所、规划所、专职消防队

全面排查测试,清理占用堵塞封闭问题,依法查处违规行为,建立问题隐患清单和整改责任清单,制定地下空间消防安全三年整治计划,重点督办整改一批地下空间严重问题

2020年

排查登记的地下空间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整改,建立完善消防管理机制

2021年

全面优化提升地下空间消防安全能力水平

2022年底长期坚持

达标率达到80%以上。

2021年

达标率实现100%。

2022年底长期坚持

8

开展七个方面重点整治

开展石油化工企业消防安全综合整治

工艺设备复杂,火灾风险高,爆炸危险性大

各村(居)委会、派出所、规划所、专职消防队

建立消防安全风险评估机制,更新改造老旧消防设施器材,建立完善企业专(兼)职消防队,探索应急资源共享和应急联动机制。石化企业列出三年计划,分年度开展重大消防安全风险管控、老旧消防设施改造、企业消防力量建设。

2022年底长期坚持

9

开展七个方面重点整治

开展“九小”场所及老旧社区消防安全综合整治

抓好“九小”场所突出风险治理

点多面广,普遍存在安全投入少、硬件设施差、安全管理水平低、员工消防安全意识差等问题;基层监管力量不足,监管盲区较大

各村(居)委会、派出所、规划所、专职消防队

各村(居)委会、派出所、规划所、专职消防队

各村(居)委会、派出所、规划所、专职消防队

逐类场所、逐类风险进行全面排查整治,分类建立台账

2020年9月

对发现的火灾隐患和违法行为,采取行政处罚、约谈警示、挂牌督办、媒体曝光、信用惩戒等措施,落实合用场所“4+1”、沿街店面“3+1”等物防技防举措,逐一督促整改到位;对问题突出的要开展联合执法,形成整治合力,年底突出隐患有效整治

2020年

建立健全“九小”场所消防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2022年底长期坚持

10

抓好老旧社区突出风险治理

建筑耐火等级低;消防水源不足;消防设施缺失;疏散通道不畅通;防火分隔不到位;电气线路老化;易燃可燃材料装修多;私搭乱建,“三合一”现象普遍

各村(居)委会、派出所、规划所、专职消防队

各村(居)委会、派出所、规划所、专职消防队

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镇棚户区改造,将老旧社区消防风险治理列入实事工程、民生工程,分类施策、分类整治,督办整改一批老旧社区火灾隐患问题

2020年

落实火灾风险差异化防控措施

2022年底长期坚持

11

开展七个方面重点整治

开展新材料新业态消防安全综合整治

抓好电动车突出风险治理

违法违规生产、销售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以及改装电池;违规停放、充电

各村(居)委会、派出所、规划所、专职消防队

组织开展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强制性国家标准宣贯;依法查处违法违规生产、销售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以及改装电池行为,建立公布曝光、联合管理机制;出台居民住宅区设置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停放场所政策意见,作出三年规划建设部署,2020年,对需设置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停放场所进行排查,摸清底数

2020年

50%的居民住宅区落实电动自行车集中管理要求措施

2021年

居民住宅区全部落实电动自行车集中管理要求措施

2022年底长期坚持

12

抓好彩钢板建筑突出风险治理

在人员密集场所、施工现场违规搭建、违规采用易燃可燃材料的彩钢板房

各村(居)委会、派出所、规划所、专职消防队

对违规使用彩钢板房开展专项检查,每年依法组织整改一批、拆除一批

2022年底长期坚持

13

开展七个方面重点整治

开展新材料新业态综合整治

抓好物流仓储场所突出风险治理

底数不清、消防安全情况不明;消防管理责任不落实;公共消防设施有短板

各村(居)委会、派出所、规划所、专职消防队

组织对辖区物流仓储场所开展一次全面排查检查,摸清底数,督促整改火灾隐患。分析评估本地物流仓储场所消防安全风险,强化行业消防管理措施,明确和落实物流仓储场所集中区域的消防管理责任,完善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2022年底长期坚持

14

开展七个方面重点整治

开展乡村消防安全综合整治

抓好乡村火灾隐患突出风险治理

乡村新兴产业消防管理责任不落实、消防设施不足、消防培训不到位;传统村庄防火间距不足,木结构建筑集中连片,火灾冈险高

各村(居)委会、派出所、规划所、专职消防队

相关地区加强对乡镇工业园、特色小镇、小微企业等乡村新兴产业消防安全评估和管理,集中治理消防管理责任不落实、消防设施不足、消防培训不到位等突出问题。结合乡村房改、水改、电改、灶改、路改等工作,有计划地改造防火间距不足、木结构建筑集中连片的村庄,加快乡村电气线路、炉灶等用火用电安全改造升级,有效降低火灾风险。持续深化消防安全扶贫工作,加强乡村地区“老幼病残”和建档立卡贫困户等特殊人群居住场所的消防安全检查和消防宣传

2022年底长期坚持

15

推进重点行业标准化管理

加强重点行业标准化管理

行业站所消防安全监管责任不落实,管理不规范,工作机制不健全;行业单位火灾隐患整治不彻底

各村(居)委会、派出所、规划所、专职消防队

各村(居)委会、派出所、规划所、专职消防队

各村(居)委会、派出所、规划所、专职消防队

各村(居)委会、派出所、规划所、专职消防队

2020年

全面推广典型经验做法,50%的行业单位落实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

2021年

行业单位突出火灾隐患基本整改完毕,有效落实行业标准化管理,社会单位自主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2022年底长期坚持

16

不断夯实火灾防控基础

加强消防站点建设

消防站点布局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不适应,队站欠账率较高,辖区保护盲区较大

各村(居)委会、派出所、规划所、专职消防队

各村(居)委会、派出所、规划所、专职消防队

各村(居)委会、派出所、规划所、专职消防队

完成消防栓6个,达到10个。

2020年

按照省、市政府年度消防工作目标任务执行

2021年

按照省、市政府年度消防工作目标任务执行

2022年

17

加强消防力量建设

城乡消防服务不均等,消防力量占地区人口数低于国家平均水平,远低于国家标准要求

各村(居)委会、派出所、规划所、专职消防队

建精建强国家综合消防救援力量;加大专职消防队伍征招力度,到2022年,实现各类队站满编执勤;加强社区、单位微型消防站和其他社会志愿消防力量建设。将各类消防力量纳入119指挥中心统一调度指挥,建立完善联勤、联训、联调、联战“四联”机制

2022年底长期坚持

18

加强消防装备建设

对标“全灾种、大应急”的职责,各类攻坚及专业装备缺配,装备结构有待优化

各村(居)委会、派出所、规划所、专职消防队

坚持快补短板、优化结构的原则,着眼城市主要灾害类型特点,按国家标准加快配备各类攻坚及专业装备。到2022年,基本形成与综合性应急救援任务相适应,与消防救援队伍专业化、职业化能力相匹配的装备体系

2022年底长期坚持

19

不断夯实火灾防控基础

加强消防水源建设

消防水源与城乡建设不同步,覆盖盲区大,因消防供水不足导致初期控火不及时,小火酿成大灾

各村(居)委会、派出所、规划所、专职消防队

结合老城改造、新城区开发、工业园区和特色小镇建设,按照“快补旧账、不欠新账”原则,加快推进城镇市政消火栓建设,并督促供水单位加强市政消火栓的维护保养。消火栓完好率不低于98%

2022年底长期坚持

20

加强消防通信指挥系统建设

现有消防信息化实战指挥能力与“扁平化、可视化、精准化、智慧化”要求仍有差距,各级指挥中心软硬件建设滞后,当前接处警效率不高,灾害信息采集、分析、展示能力不强,各级信息资源掌握不一致,辅助指挥决策效能不佳,指令传输手段、范围单一,移动作战指挥终端应用不足;应急通信体系不够完善、机制还不健全

各村(居)委会、派出所、规划所、专职消防队

按照“扁平化、可视化、精准化、智慧化”的要求,对消防接处警系统智能化改造,打造智能指挥系统和智能指挥中心,按标准配齐关键通信装备,定期开展“多站所、多力量”通信演练。完成公安三台合一切割和消防接处警系统智能化升级改造,市级指挥中心完成实战化升级改造

2020年

畅通各社会联动单位的指挥平台对接,推动形成政府主导、多站所联合应急并资源高度共享的指挥平台体系并实现五级贯通

2022年底长期坚持

21

不断夯实火灾防控基础

推进乡村公共消防基础建设

乡村消防专项规划不完善,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应急救援能力不足

各村(居)委会、派出所、规划所、专职消防队

依托乡村振兴地方规划实施,将乡村消防工作纳入总体规划统筹管理和系统衔接,研究完善乡村消防专项规划,同步推进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管理。针对不同地区建筑特点、生活习惯,配置适合乡村地区使用的消防器材装备,逐步解决乡村电气线路老化、敷设不规范等问题,明确乡村消防基础设施的管护责任,做到“建管一体”。2022年,乡村消防安全条件明显改善。

2022年底长期坚持

22

提高消防信息化防控水平

建成“智X119”消防大数据中心

平台建设混乱无序、数据不能兼容共享,未按“四个统一”和“共建共享”工作要求建成财政分级保障、统一运维的“智X119”消防大数据平台

各村(居)委会、派出所、规划所、专职消防队

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建成全省统一的“智X119”消防物联网大数据平台和县级“智X119”消防物联网运维中心,并融入政府的智慧城市大数据中心;出台运维管理办法,明确县级财政保障标准

2021年

23

推进消防物联网规模化应用

消防物联网规模化应用程度不高,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和高层公共建筑自动消防设施未完成物联网改造;NB-IoT终端连接规模量级低;消防安全重点行业未建立物联网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市场化推广规模化应用机制不健全,“智X119”品牌示范区建设滞缓

各村(居)委会、派出所、规划所、专职消防队

重点场所消防设施实施物联网改造升级,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和高层公共建筑自动消防设施完成物联网改造。在老旧高层建筑、学生(员工)集体宿舍、养老福利机构、集贸市场、群租房、棚户区、“三合一”场所和其他“九小”场所普及应用智能独立火灾(可燃气体)探测报警器。在寄宿制学校、员工集体宿舍、医院等电气火灾高风险的人员密集场所安装使用智慧安全用电装置。消防维保服务企业建立消防维保物联网监控系统,对所服务项目的消防设施运行、故障报警等进行实时监控,规范消防维保服务工作流程,提高维保服务质量。打造一批消防物联网规模化应用示范区,卫健、教育、民政、文旅、邮政、石化、电力、燃气等重点行业建立物联网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实现全县NB-IoT终端连接数不低于15万个

2020年

消防领域物联网连接规模分别实现50%以上增幅

2021年

消防领域物联网连接规模分别实现50%以上增幅

2022年

24

提高消防信息化防控水平

加强基层消防管理信息化共建共治

消防工作未能有机融入基层综合治理体系,基层站所管理服务资源未整合,基层消防管理体系未构建

各村(居)委会、派出所、规划所、专职消防队

基层综治、社区、网格等信息化管理平台嵌入消防安全管理模块,消防工作纳入基层网格信息化管理平台

2022年底长期坚持

25

实施消防安全素质提升工程

加强消防安全素质教育

全民消防安全意识不高,火灾防范、应急处置及逃生自救等消防常识缺乏

各村(居)委会、派出所、规划所、专职消防队

县委组织站所、宣传站所,县委党校(行政学院),司法行政机关、教科体、人社站所,按职责组织实施消防安全素质教育

2022年底长期坚持

26

加强重点人群分级分类培训

重点人群消防基本技能不高,企业单位常态化消防培训制度不健全

各村(居)委会、派出所、规划所、专职消防队

分批次、分类别组织重点人群开展消防教育培训。制定企业单位常态化全员消防培训制度

2022年底长期坚持

27

开展消防安全宣传体验教育

群众对消防安全常识、应急处置及逃生自救等常识缺乏亲身经历和体验,消防科普教育场所匮乏

各村(居)委会、派出所、规划所、专职消防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