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管理科学化范例

2024-08-16 来源:客趣旅游网

管理科学化范文1

【关键词】档案;;;规范

Discussiononscientificmanagementofhospitalarchives

GuoYun

【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ofscienceandtechnology,andsocialdevelopmentofthehospitalfilemanagementoftheincreasinglyhighdemand,inordertoadapttothesituation,wemustacceleratethedevelopmentofscientificmanagementofarchives.Thispaperexpoundsthescientificconnotationofarchivesmanagement,analysisofhospitalarchivesmanagementofscientificsignificance,andcarryoutthemanagementofhospitalarchivesscientificsuggestions.

【Keywords】Archives;managementscience;SPECIFICATION;

【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396-02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是国家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为医院的正常运行及不断发展提供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服务性工作,也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卫生事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1医院档案管理科学化的内涵

档案工作自古就具有“留存历史、记录时代”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档案工作的内涵和外延都有了新发展。医院档案工作既涵盖体制机制改革和运行模式创新,又涵盖内涵要素拓展和外延范围扩大,既包括医疗服务管理“量”的迅速扩张,又包括其“质”的根本提升,其丰富的利用价值对医院科学决策和国际化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历史和现实意义。医院档案是医疗活动的真实记录,包括公文、帐册、图表、书信、日志、录音、录像、盘片等各种门类和各种载体的档案资源,这些真实记录为医疗卫生事业的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提供扎实的文化内涵。

2医院档案管理科学化的现实意义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医学科学迅速发展,医疗新技术的应用、生物医学工程的崛起,先进的医疗设备引进与更新及医院发展建设突飞猛进,使医院档案信息急剧增加,对医院档案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档案原来的经验型事务性管理与先进科学技术已形成显著的差异,已不适应工作发展的需要。为了适应医院发展建设的需要,档案工作要与医院各项工作同步进行,必须提高接受档案信息的能力,加强档案信息意识,实行科学化管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新医改后,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如何主动顺应时展的要求,更新医院档案管理的内容、范围,档案收集的方式、方法以及医院档案服务的对象等,是我们医院档案管理者需要面对和认真思考的问题。

3医院档案管理科学化的几点建议

3.1建立档案管理系统。

医院管理者应清醒地认识到档案资料也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反映整个医院工作效率的提升。

医院要突破以往档案管理散布各格式的格局,建立健全档案管理体系。成立综合档案室,实行各门类档案集中统一管理,建成综合性档案资源信息库;对档案工作进行科学分工和明确职责,建立网络化管理模式;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充分提高档案信息的综合管理和开发利用能力,进一步挖掘和提升档案的利用价值与良好效益。

3.2规范档案管理标准。

加快医院档案标准化建设,规范档案制度,在原有档案制度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归档、保管、利用、鉴定、销毁、保密、库房管理等制度,确保各环节运行有章可循;严格执行登记制度,防范档案的遗失与损坏,确保档案应建尽建、安全保管,不断提高建档、归档的规范化程度,使庞杂的原始资料成为主题明确、纲目清晰、层次与序列分明的档案,努力提升综合管理水平。

3.3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渗透到各行各业,医院档案要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全面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就必须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档案管理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医院建设发展要把档案信息化工作纳入医院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和设计中,与医院院务信息公开和电子政务建设等结合起来,统筹实施,同步推进。

;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将档案由成批检索、联机检索发展为联网检索,实施档案信息传递网络化,实现档案资源共享和网络查询;在确保档案完整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光学技术将档案原件制成缩微制品,提高档案信息的存储密度,缩小体积,有利于保护档案原件。

3.4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医院要重视档案人才队伍建设,根据实际,配备素质高、责任心强的档案管理人员,把稳定提高档案工作队伍素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关心培养档案工作人员,帮助支持档案人员开展工作,使档案事业发展永葆生机和活力。要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继续教育培训,逐步建立健全纳入全系统年度考核的评价考核机制和竞争激励机制,激发档案人员的事业心和荣誉感,不断提高档案队伍的综合素质。

在现今医院改革新形势下,档案工作作为一个局部、一个环节不能是单纯的事务性管理,而是要研究如何提高医院档案科学化管理水平,以适应现代化医院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艳军.医院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浅析.河北医学[J].2011,5(17):706-707

[2]王晓红浅谈医院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北方药[J].2011,5(8):119

[3]关于医院档案管理网络化的思考[J].2011,4(19):389-390

管理科学化范文2

摘要:档案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还处于尚未成熟的阶段。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档案和档案工作也在不断的发展,档案学理论始终处于不断的建设之中,对档案的认识就有一个不断丰富、完善的发展过程。档案管理的对象是档案,服务对象是档案利用者,所要解决的基本矛盾即是档案的分散、零乱、质杂、量大、孤本等状况与社会利用档案要求集中、系统、优质、专指、广泛之间的矛盾。

关键词:档案管理,科学化,发展

Abstract: as a new subject of archival science, is still at the stage is not yet. Along with the progress of the socie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chives and archives work is also in constant development, the theory of archival science is continuall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archives have a constantly enrich and perfect development process. The object of the archives management of the archives, service object is archive users, which should be solved basic contradictions that is dispersed, messy, the archives of impurity, quantity, only existing copy and so on the condition and social use file request centralized, system, high quality, and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shows, widely.

Keywords: file management, scientific, and development

0引言

中国档案学界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一直在不断的探讨档案的定义,直到1987年9月5日公布、1988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诞生,才对档案的定义有了一个比较一致的认识基础。该法称: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关、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纪录。”中国档案法所称档案是指凡是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而不少档案学者则认为档案是由档案机关保存备查的历史纪录。档案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还处于尚未成熟的阶段。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档案和档案工作也在不断的发展,档案学理论始终处于不断的建设之中,对档案的认识就有一个不断丰富、完善的发展过程。

1. 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的对象是档案,服务对象是档案利用者,所要解决的基本矛盾即是档案的分散、零乱、质杂、量大、孤本等状况与社会利用档案要求集中、系统、优质、专指、广泛之间的矛盾。社会对档案需求的满足程度取决于档案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则要适应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二者处在从不适应到适应的不断矛盾过程中,从而推动档案管理工作向前发展。从几千年档案管理的历史来看,档案管理是由非独立系统到独立系统、由简单管理到复杂管理、由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由手工管理到计算机管理、由封闭系统到开放系统而发展的。

2.档案管理实施

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和提供利用的活动。。这 8项工作的划分只是相对稳定而不是绝对的,也有分为 6个环节的,也有分为基础工作和利用工作两大部分的。由于现代档案管理工作已成为复杂的系统,故也有按多层次进行划分的方法。其第一层次分档案实体管理和档案信息开发两个子系统,各子系统又下分若干层次小系统。档案实体管理分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等工作环节;。整个档案管理系统及其子系统在运行中都形成反馈机制。随着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发展,还将对档案管理工作的结构产生新的影响。档案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提供档案信息为社会实践服务,档案管理系统的结构即根据这一目的而设置。其中每项工作都必不可少,并有一定程序。它们组成一个有机整体,为实现档案管理系统整体功能而发挥各自的作用,同时也相互关联、相互制约。例如价值鉴定工作有时与收集、整理工作结合进行,甚至在文件立卷归档时就进行初步鉴定。

3.档案管理科学化

档案管理就其基本性质和主要作用来说,是一项管理性的工作,服务性的工作,政治性的工作。档案管理工作不生产物质财富,档案主要也不由档案管理机构和档案工作人员产生和利用,它是专门负责管理各部门形成的历史文件的一种专业,所以是管理性的工作。但是档案管理系统不是孤立的,而是各项社会管理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通过提供档案信息为社会实践服务,是档案管理工作区别于其他工作的特点之一。档案部门虽然也研究档案、进行编著等活动,但其目的还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利用需要,仍具有服务性。在社会历史的各个阶段,档案管理工作都必然为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服务,否则就不会存在,也难以发展。在阶级社会中,档案管理工作体现一定的阶级关系和阶级利益,为一定的统治阶级所掌握,为一定阶级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服务,这个服务方向是档案管理工作政治性的集中表现。由于档案的内容关系到国家的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所以中外任何国家对档案管理都有一定的保密要求,一部分档案不对外开放,而多数档案则要在规定期满后才开放。这种机要性也是档案管理工作的一种性质。进行档案管理工作,要遵循集中统一管理国家档案,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便于利用的原则。集中统一指国家全部档案要由国家设立的各级各类档案保管机构分别集中保存,并制定统一的法规进行管理。维护完整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从数量上要保证档案齐全,不致残缺短少;。维护安全也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力求档案本身不受损坏,尽量延长档案的寿命;一是保护档案免遭有意破坏,档案机密不被盗窃。便于利用是全部档案管理活动的最终目的,也是检验档案管理工作的一个标准。档案是历史的见证,都反映一定的历史事实,不允许任意篡改或修正,所以维护档案的真实性,保持档案的原貌,也是档案管理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

4.结语

档案管理系统是整个国家文献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在构成整个社会的科学能力中占有重要地位,成为社会信息系统的基石。档案管理不仅对局部单位的工作和生产有意义,对整个社会也有意义,不仅具有当前的、现实的意义,也具有长远的、历史的意义。

参考文献:

管理科学化范文3

一、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的理论依据

。通过对这些子系统的综合考察、分析和研究,推导出教学管理系统的运行机制及其规律。既然我们可以把教学管理工作用系统的理论加以抽象化,那么,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信息理论,对系统内的信息加以科学化处理。

一般来说,在高校教学管理系统中,必然存在着大量的信息与信息流。这些信息的出现、传递、交换、流动与反馈,必然会全面地反映出教学管理整个系统的活动特点及其规律。如果我们能科学地获取这些信息,整理、分析和利用这些信息,就有可能科学地认识到教学活动中的规律,从而为控制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提供保证。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依托控制理论对教学管理系统进行进一步的科学研究。

另外,教学管理是一个可以构成闭环的控制系统,要想认识这种闭环的控制系统,我们就应该从“过程论”的理论出发,基于系统化理论,将教学管理系统视为一个可被分解、可被划分和可以控制的多维空间。同时,要充分认识到教学管理的全过程有许多有序的节点,这些节点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教学与教学管理的各类环节,而环节与环节之间,即节点与节点之间,可以用某些链连接成为一个主体的空间网络。总之,教学管理科学化的基础就是:依托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充分运用过程理论和网络方法,将我们平时所遇到的杂乱无章的日常工作,进行有序的科学化整理、分类、调度与处理。

二、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的主要内容

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的主要内容是: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以教学管理基本原则为指导,运用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现代科学方法,建立教学管理决策系统、教学状况信息反馈系统、教学过程控制系统,进而实现对教学管理全过程动态的有效管理。

(一)教学管理决策系统是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的核心。整个教学管理系统的运行是依靠教学管理决策系统来指挥的。从一般意义上来说,教学管理决策是指参与教学领导工作的管理者,在实践基础上进行的选择目标和行动方案的活动。由于教学管理所依据的主要是教学过程中知识信息的传递、交流、加工和制造的过程,因而教学信息的管理又成为教学管理决策系统的基础。此外,在有一个科学的教学管理决策系统作指导、畅通的教学管理信息为基础之后,还需要有一个有效的教学管理控制系统作为保障,才能使整个教学管理系统合理运行。

(二)教学状况信息反馈系统是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的前提。正确的决策依赖于可靠的信息,而可靠的信息必须经过畅通的信息网络来获取并进行加工和合理流动。教学状况信息反馈系统要及时得到灵敏、准确和有利的信息,从而使教学管理决策指挥部门在拥有足够信息量的前提下,保证系统的顺利运行。而信息反馈系统的科学化管理则更加重要,主要体现在教学信息的搜捕术、浓缩术、筛选术、提取反馈术四个方面。

(三)教学过程控制系统是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的关键。教学过程控制系统是以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各类教学检查为手段,以教学过程中各类教学环节为重点而形成的。教学过程控制系统主要包括教学质量评估制度、学风评估制度、教学检查制度、作业抽查制度、试卷抽查制度等。通过将这些制度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不仅使我们有效地控制了影响教学质量的各个关键点,而且使人才培养全过程得到优化,确保了人才培养质量。

三、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的形成过程及作用

从哲学意义上来说,人们对事物内在规律的认识过程应该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往返过程,但这种往返并不是在原有基础上的重复过程,而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人们首先通过实践,获得一定的感性认识,然后才可能上升为理性思维。然而,当理性思维形成以后,我们又会发现原来初始实践中的某些缺陷,这就形成了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也从而使我们的实际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的过程,也符合这种认识规律。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在大量的实践基础上,形成一个有效的决策系统,通过一定的理论总结与分析,充分认识教学管理决策系统建立的意义与作用。但是在理论分析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要建立一个闭环的有效决策系统,还必须对相应的环节进行完善。。

第一,使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轨道。教学管理科学化体系主要由前面所述三大系统构成。因此,高校应该围绕这三大系统,建立健全教学管理机构,明确管理职责,科学制定教学规章制度,加强各项教学工作规范化建设,使教学的各个环节有章可循。

管理科学化范文4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科学化 途径

一、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内容

1.人力资源的获取

就是通过招聘、聘用、任命、委派等一系列活动来获取人力资源,丰富原有资源库。

2.人力资源的开发

就是对现有人力资源的能力、潜能、爆发力等进行开发,真正提高员工工作能力。

3.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将企业发展所需一定数量和具备必要素质的员工安排到合理的工作岗位,通过将人力资源和其他资源的紧密结合,达到现实生产力的实现。

4.人员的激励和管理

对已经开发出来的人力资源中具备一定能力和相应素质的员工不单单要进行合理的岗位和任务分配,还要通过必要的激励、鼓励、奖励等方式留住人才,并将他们的工作能力进行进一步的激发,使人才的潜能发挥到最大水平。

二、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化途径

1.树立“以人为本”、“人才第一”的观念

一切工作的顺利完成都要依靠“人”,依靠“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最大效能的发挥,所以在一个企业中应该将人才放在第一位,本着“以人为本”的经营管理理念,营造和谐良好的环境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这里所说的环境既包括企业内部环境也包括企业外部环境,而其中内部软环境的营造是重中之重。构建良好的企业内部软环境就要注重树立良好企业形象,将尊重、理解、关怀、爱护人才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指导理念;构建特色企业文化,加强员工的思想文化管理,以此来引导、影响、规范、约束员工的思想和行动;注重人才积极性的调动和激发,使得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从而保证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展开。

2.合理优化配置人力资源

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员还不能被真正地称为人力资源,只有这些人员被合理安排到适宜的工作岗位,结合其他资源一起成为企业的生产力才能归结到企业人力资源中。在人员向生产力转化的过程中,人力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就显得尤为重要。相同的人员和其他资源,如果采用不同的配置方式,产生的生产力具有很大差异。合理优化配置人力资源包括人员的产生、淘汰、绩效考核、调配、生涯管理等等内容,人员产生过程是为企业内部空缺岗位招聘合格人员的过程;淘汰过程是选择合适的、去除不称职人员的过程;调配过程是使不称职或不需要人员离开原来工作岗位,调配到合理岗位的过程;绩效考核是为人员淘汰和调配机制服务的,帮助审核人员整体能力;生涯管理包含对员工的计划、考核、评定、激励等一系列活动,有助于员工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做好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就要按照以上过程,注重每个员工的考核、委任和评价,使每个员工的潜能发挥到最大。

3.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各项机制

(1)人力资源获取机制。企业获得人力资源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一般情况下,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招聘是人力资源的入口,是影响企业员工数量和质量的最关键因素。企业是否能够通过招聘获得符合企业要求、质量高、满足企业人力资源结构的员工,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该企业员工整体素质的高度和员工可开发程度。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招聘往往采用主观式、伯乐相马式的产生机制,而在这种方式下,科学手段和方法的运用使得招聘更合理、更有效。企业越来越重视采用一些方法比如科学的测评机制、面试与跟踪考察相结合的方式,来获得更准确的被招聘者的能力和素质信息,从而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引入和配置。

(2)资源开发机制。除了人力资源产生机制外,最能决定人力资源整体数量和质量的就是人力资源开发机制,尤其是在人员数量一定的情况下,人力资源的开发将在决定人员素质方面起到关键的作用。在人力资源开发这一方面,要注重构建系统的人员培训、深造及身心保健等机制,确保现有数量人员拥有发展空间和提升机会,促进他们身心双重健康发展,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效益。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结合企业长远发展目标,制定出可操作的、有实际作用的人力资源开发计划,将现有所有有潜力员工纳入计划之中,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有步骤的培训和锻炼,既可以帮助企业提高整体人力资源水平,还可以充分激发员工积极性,使得人员管理更加顺畅。

(3)力资源调配机制。人力资源的调配涉及到企业内部员工岗位的变化,尤其是员工的晋升,对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结构的稳定有很大影响。在构建调配机制时,科学的分析是必不可少的,包括对工作性质的分析、岗位特点及要求的分析、人员能力及性格分析,特别是人员能力的分析,包括人员知识素养、综合能力及心理状况的分析。只有进行科学的分析,才能做到有效的岗位安排和人员调配。

(4)补偿决定机制。按照决定主体可以将补偿决定机制分为内部领导、内部专家、外部专家、集体商裁、个体商裁机制。一个良好的补偿决定机制应该是内外兼顾、公平科学、遵规守法、体现所有者的补偿决定政策,同时还要适当考虑到企业效益和周围环境变化。

(5)考核评价机制。考核评价机制包含对员工绩效、态度及能力的考核机制,将这些考核结果作为评定人员晋升、淘汰、换岗、培训、补偿等客观标准。该机制由人力资源部门总体规划、组织和协调,由各个部门落实。

(6)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相比其他的机制,激励机制是一个更加系统、更加综合的运行机制,是建立在一定的管理知识和补偿制度的基础上,根本目的是充分调动员工积极主动性,像上述对员工的生涯设计、奖励补偿、薪酬设计、职位晋升、生活关心等都属于激励的方法。按照激励方法的不同可以将激励机制具体分为精神激励、物质激励和综合激励机制。

4.规范人力资源管理各项规章制度

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制度体系是否完善、规范,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工作,要求具有很强的原则和政策性,就是要确保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高效率、科学化、公正性、公平性及群众的满意度,那么强有力的制度是保证人力资源工作顺利展开和完成的保障。首先要确保规章制度建设的科学性,在不断结合实际情况的前提下,经常性地对人力资源相关制度进行总结、修订和健全,保证各项制度能够与时俱进、切实可行、科学合理,以更好地满足企业管理的需求;其次要确保规章制度的严谨性。仅仅完善制度还不够,制度的执行和维护是非常关键的,各项工作应该在严格按照规章制度的前提下展开,只要有违反制度的现象,无论亲疏远近、无论职位高低都应该按照制度进行惩治。

5.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自我调整

(1)做好各级领导的战略辅助工作。任何一个企业都会有自己的发展战略计划,而这些计划是必须依靠良好的人力资源环境来实现的,如果企业没有优秀的人力资源,战略计划是注定不能完全落到实处的。所以人力资源管理者要充当好各级领导战略计划实施的得力助手,为企业战略发展保驾护航。

(2)做好行政工作。。

(3)做好人力资源专家的工作。人力资源管理者,从字面意思上就不难看出,人力资源知识是其必备的专业素养,如果其连人力资源的基本要素都不能掌握,那这绝对是不称职的。对从事人力资源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要求是硬性的,要结合企业战略计划完成人力资源的规划;要对各项工作及岗位特点进行分析和整合,设计和组建科学的岗位,安排最合适的岗位员工;要设计合理的薪酬薪资和绩效考核体系;要做好员工的生涯管理;要有效地管理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劳动关系,预防各种合约风险的出现。

(4)做好公关工作。人力资源工作从本质上讲是一项结合企业和员工之间矛盾于一体、又要解决或平衡矛盾的工作:企业希望员工发挥最大潜能、创造最大效益,员工希望企业最大限度地用物质回报自己的付出;企业希望员工将工作当做自己的事情来做,员工希望企业给予自己更完善的生活保障等等。诸如此类的琐碎但影响巨大的事情都需要人力资源管理者凭借自己超高的公关能力来协调好。

三、结束语

随着社会现代化和科学化进程的日益加快,科学化管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运用合理的科学,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效率,解决如何利用有限资源完成特定目标的难题,切实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要促进人力资源的科学化,就要在充分了解人力资源工作的基础上,从管理理念、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完善各项管理机制、规范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者的自我调整等方面入手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管理科学化范文5

关键词: 工程机械设备管理问题完善措施

一、工程机械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1.相关的组织机构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一般好的工程类企业要想搞好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就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明确各级管理机构与人员的职责,这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组织保证。工程项目繁多,设备与人员调动频繁,而大部分企业却普遍存在着管理机构不全,人员力量薄弱等现象。。此外,相当一部分企业仍缺乏完整、严格的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对工程机械设备的台账、技术资料档案的建立等工作尚未完善,管理工作无章可循、管理无序,有些企业甚至在购买了新设备后,没有及时或根本不入账,造成管理工作相当被动,设备糊涂使用。

2.保养制度不能落实,工程机械设备磨损老化程度加快。

企业在设备管理使用上常常是重使用轻保养,虽然实行定人定机制度,却忽视了工程机械设备保养制度对人的活动的制约性,没有能明确落实到人。机械操作人员只是注重使用,对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处理;另外,在工程机械设备出现故障需要维修时,许多维修保养人员责任心不强,不从根本上解决故障问题,从而造成设备故障的不断扩大和发展。一般出现问题时,操作与维护人员往往互相推卸责任,不能意识到问题的重要性。不仅影响到了施工的质量和进度,也增加了维修费用、运转费用,致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降低。

3.机械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不力,操作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较差。

虽然现在大部分单位根据自己工人的实际情况专门设立了机动管理部门,但由于机构、人员更替频繁,机械设备管理及维修人员接受专业教育的时间较短,管理人员对机械设备管理的整体认识较模糊,技术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还未能很好地开展机械设备管理的工作。

二、完善机械设备管理的措施

1.明确各部门的管理职能。

各单位应建立健全加强设备管理的规范和措施,做到“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结合”,维护学校设备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保证教学、科研、行政等工作的正常进行。学校的设备实行注册到户管理,各单位应明确分管领导和财产管理员(专职或兼职)负责本单位设备账、卡、物的管理和日常的使用、维修、调拨、报废等监督管理工作。设备管理一般涉及采购、资产管理、生产和维修保养等部门,有的单位采用的还是传统的分散管理,有的单位则将除使用外的职能都归于一体,成立“设备管理中心”,后者是前者的发展,是设备科学管理的内在要求,应当成为一种方向。但无论采取哪种方式,明确职能、建立健全责任制都是必需的。设备的前期管理是指设备计划、论证、购置、安装的管理。有关研究表明,设备前期管理决定了其寿命周期费用的90%,设备安装定位时,未来问题的70%已被确定。设备的后期管理是指设备的使用、保养、维修、调配和报废等管理工作。设备的后期管理对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和提高设备利用率有着重要影响。而设备管理软件则能有助于企业建立这样的一个“设备管理中心”。

2.建立完善的机械设备技术档案。

每台设备从购买到批准报废为止,都要建立技术档案、机械履历表、台班登记、维修保养记录、交接班记录、机械运行状况,这些都将详细记录这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表现,为将来对该设备进行维修提供依据。设备档案指反映各种设备运动变化过程的档案,是在设备的购置、验收、安装、使用、维修、改造、更新及报废等全过程中形成的。根据我国各单位的实践及国家有关规定,单位设备档案管理应采用集中统一管理模式。这里的“集中统一管理”一方面是指将设备从购置到报废全过程中形成的材料集中统一保管在档案部门,由档案部门对其进行管理,另一方面是指档案部门要将设备档案作为一个独立的分类进行管理。这里的关键问题是:一是入档设备的起始点,是以价值还是以稀缺性或其他指标;二是入档的内容,是仅限于设备的基本情况,如设备类型、购置日期、价值、使用部门等,还是要求其购置过程材料、使用说明及其他随机文件等全部材料;三是入档的工作流程,各部门的义务;四是查阅档案的权限和销毁档案的权限,等等。以上这些繁琐的步骤,没有超易设备管理软件的协助是无法做好的。

3.大型仪器设备要加强购前论证。

内容包括:购置理由、设备选型、安装条件、人员配备、机时利用、运行费用和效益预测等。大型设备的论证报告要作为考证设备利用率的重要依据。项目负责人和单位负责人要对学校投资购置的大型设备的使用、管理、维护承担责任。大型设备建设要以构建学科研究平台为准则,要避免因某个项目购进专业性较强的大型设备在项目完成后,没有后续项目而使设备闲置。应了解企业或周边单位同类设备的拥有情况,要避免设备的重复引进。同时对购入设备维持其正常运行费用和维修费用是否能有稳定的经费支持也要考虑。

4.做好维修保养工作,加强机械设备的管理。

现在很多工程机械设备,一般都是集液压、气路、电路、机械自动控制于一体,元件众多、品种繁杂,在使用过程中必然会发生磨损、变形、腐蚀等现象。如果不及时处理,久而久之就会使机械设备无法正常工作。因此,要做好机械设备定期的维修保养工作。机械设备管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主要解决各工地机械设备轻保养的问题。

(1)在时间上,维修保养工作要配合施工计划,尽量不要影响工程施工进度。每天的保养都放在施工任务完成后及时完成当天的保养工作。

(2)在人员的安排上,要做到定人、定岗、定责任、定任务,写在日常任务黑板上,竖在设备旁,让机组人员每天上班、下班都可以看到,对照自己,检查每天的工作。

(3)在配件更换的安排上,除常用更换的配件做到详细登记,以旧换新,其余基本都要实行“零库存”管理。库存备件目的是要在生产过程中,设备需要修理时,不致因没有配件而耽误工作时间。可库存配件不但会占用大量资金,而且在地点转移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有损坏、丢失,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结合这些情况,对主要的配件实行“零库存”。其次是要组织几名技术人员,要求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有一定技术专长和能力。当设备发生问题时,能及时会诊,做到较准确地判断。当配件到达后,会和技术人员尽快抢修设备,使设备能够较短时间恢复工作,同时让技术人员要做好详细的维修记录,以备存档。

(4)控制好设备运行成本。根据每台设备的新旧程度、性能、状况,制定详细的成本账目和考核标准,核算工作量,维修费、动力消耗、配件消耗等,将考核结果与人员的工资待遇,奖金挂钩,厉行节约,奖优罚劣,使他们更关心爱护设备和设备的生产和使用成本。根据机械设备的构造、性能,配齐配足易损件,建立严格的配件、油料采购审批制度、严格执行出入库收发登记制度;坚持以旧换新,防止虚报冒领,增加使用成本。集中维修,养护、采购储备配件和油料,不要为了买某个不重要的配件也要跑一趟,路费比配件还要贵。同时,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对维护好、保养勤劳、技术高的职工给予奖励,使其起好带头作用。

5.引入现代设备管理机制。

管理科学化范文6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in practice teaching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practice teaching management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in the e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strengthening the scientific practice teaching management.

关键词: 实践教学管理;管理现状;重要性;教学措施

Key words: practice teaching management;management status;importance;teaching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4-0168-02

0 引言

1 高校实践教学管理的现状

1.1 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 目前,高校的实践教学是教学内容的一项重要内容,每个专业都会设置相应的实践课程,但从人才培养方案的角度出发来看待高校实践教学管理仍然是不够完美的,因为大多数高校的实践教学使学生将课堂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的效果仍然不够明显,甚至没有一点作用,根本无法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1.2 对实践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长期以来,高校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理论教学之上而忽视对学生的实践教学,重视知识的传播而不是能力的培养。高校的实验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学校教学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影响,导致实践教学经费少,实践教学材料的落后,实践基地不能满足要求,同时还表现在一些大学的实践课只是一个附属课程,设置实践课的目的不在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而是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课程。

1.3 实践教学的师资力度不够 实践教学中,虽然学生是实践教学的主体,但实际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水平往往也能发挥到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国的高校中一些教授实践课程的老师往往存在知识结构不合理,实践教学模式单一,重视程度不够,整体队伍结构不合理等诸多的问题。同时对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也缺乏应有的激励机制。

2 高校实践教学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高校实践教学管理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高校作为人才的培养基地,有责任也有义务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

2.1 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 高校实践教学管理将课程和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系统的对高校的实践课程和活动进行规划和管理,学生积累实际工作经验不仅依靠自己的主动性,更多的是靠学校的规划与组织,同时,高校实践教学活动是根据学生的课程专业特点来安排的。虽然是对高校教学活动的管理,但实际上是一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实践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增进学生的科研能力,帮助学生积累以后工作中需要用到的实践经验。

2.2 可以为企业培养高素质人才 大学生作为高校实践教学的主体,从大学生各项素质全面提高的需要来看,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需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企业需要的是具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大学生,因此,高校实践教学管理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就业能力和水平,通过开展各类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理论知识以外的技能,可以有效的增加学生的实战经验,从而为众多企业提供了真正高质量的人才。

2.3 可以推动高校特色化发展 随着高等教育不断大众化,越来越多的大学正沿着国际化和综合化的趋势发展,但许多大学也因此失去了自己的特色,无论从专业课程还是教学成果和科研成果上来看,这些高校都无法体现自身独特的特点,在这种窘迫的境况下,高校开展高校实践教学管理工作,将会是高校现代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方法。在实践教学中,高校可以使用现代教学模式,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从而可以很好的彰显高校自身独特的文化,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一批批专业实践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有效提升高校的社会影响力和在学术领域中的地位。

3 高校实践教学管理科学化的措施

高校实践教学管理的成功实施与顺利开展不仅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能符合时代对大学生的要求。高校实践教学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探索学科形成的过程中的积极性和科研能力,同时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高校要加强对实践教学的研究,创新教学方法,全力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3.1 增强对实践教学管理的重视程度 建议通过明确责任、加大检查等形式,明确高校领导在学生实践教学管理方面的职责,让高校领导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管理的重要性,充分明确学校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方面的责任,并建议对校领导实施“问责制”,比如可以从实践教学管理的具体内容方面对学校领导进行考核与问责。

3.2 完善实践教学管理机制 要想保障实践教学管理在高校内顺利开展,就要强化实践教学的规范化建设,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建立和完善一套科学合理的高校实践教学管理机制。为了保证教学实践的顺利开展并取得效果,高校实践基地应实行实践教学责任机制,指定具体负责人,负责提升学生的科研能来和实践能力,以确保实践基地的建设。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实施实践教学激励机制,既提高教师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也要提高学生对实践教学课程的参与性。另外还要实施严格的实践教学管理评价考核体系,从更深的层面上提升高校整体对实践教学管理的重视程度。

3.3 转变高校传统的教学理念 进一步推进和深化教学模式改革,建设完善实践教学管理体制,对实践教学的内容加强管理和引导,积极改变目前高校存在的关于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促进讨论教学,研究学习,实践教学与其它教学结合的新形式,并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各种学术观点交流活动,及时跟踪新的学科领域的发展,进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只有这样,高等教育才会拥有强大的生命力,才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尽快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创新,营造改革与创新的浓厚氛围,引领学生注重实践活动的开展,并加强对实践教学体系规划的重视程度,通过开展实验促进实践教学,将实践和专业技能训练有机融合,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切实解决专业教学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用人需求的问题,从而将学生们的研究能力和社会工作能力相结合。

3.4 加强实践教学队伍建设 为了使实践教学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作为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确保实践教学取得预期的效果,教师队伍的建设是一项重要保证,其中尤其是实验队伍建设的整体规划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高校顺利开展各项教学活动的保证,因而加强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赵燕.新形势下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化工高等教育,2003,78(4):90-9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