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学前教育活动实践范例

2023-11-25 来源:客趣旅游网

学前教育活动实践范文1

关键词: “幼儿园活动设计与组织” 实践性教学 教育专业

国家教育部早在“关于十五期间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中就提出了“师范院校要更新教育观念,继续推进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提高培养质量,培养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型教师”。学前教育经历了十年课程改革,提出了“全实践”的课程理念。“全实践”课程重视实践统整境遇下的实践洞察与顿悟;重视实践中的反思和反思中的知识重组重构;凸显实践是学习主体内化、重构知识的前提、中介和归宿。。“全实践”实质上是一种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课程设计、课程实施的思维方式和操作路向。在“幼儿园活动设计与组织”课程中开展全实践教学,就是要求学生在实践中洞察和领悟幼儿园教学活动理念、特点、规律、方法、原则、策略、技巧,学会评价和反思,在实践、评价、反思中逐渐建构起幼儿园活动设计和组织的知识体系,并将知识内化成理念,成为一名具备幼儿园教师基本素质的准幼儿园教师,为从事学前教育工作及未来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一、“幼儿园活动设计与组织”实践课程实施的原则

1.信息积累的原则

要摒弃课本中心、教师中心、死记硬背的观点,引导学生亲历探索,在探索中总结和形成概念。“幼儿园活动设计与组织”知识的实践性强,时代性强,新理念层出不穷,以课本为中心的理论学习已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多种途径吸收信息,逐步建构和完善知识体系。计算机网络、相关杂志和书籍及幼儿园特级教师、优秀教师的示范课等都是本课程学习的信息资源,在深入学习幼儿园五大领域活动设计与组织方法之前,应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输入信息,在大量阅读信息资料的基础上领悟到幼儿园教活动设计和组织的原理,把握教学新理念、在信息交汇中加深体会和认识,总结出理论概念。如,在学习幼儿园语言活动设计与组织之前,让学生首先观看大量幼儿园各种语言活动的优质课录像,逐渐积累幼儿园语言活动类型、发展的特点、活动设计等方面的实践知识和经验,再从理论层面总结幼儿园语言活动的概念、原理、方法,从而建构关于幼儿园语言领域活动设计和组织的知识体系。这样的学习,强调的是信息输入的量,强调的是学生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虽然过程相对单纯的理论学习而言显得复杂且漫长,但是量的积累使学习成为一种能力和结果双丰收的主动活动,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2.合作学习的原则

合作学习、合作创新,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未来的教师更应善于与人合作。这种合作,体现在课前,要求学生共同查阅关于幼儿园各领域活动设计和组织的资料,并进行资源交流和共享;体现在课内,即学生以备课小组为单位共同设计幼儿园活动方案;体现在课后,则是相互评价、质疑、交流。合作是建立在每个个体的知识积累及迫切的合作愿望基础之上的。因此,合作前要引导学生丰富知识经验;合作中要教会学生合作的方法;合作后要引导学生体验合作的成功和乐趣,逐渐使合作学习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通常合作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教师可将学生组成固定的合作小组,在合作小组中可以开展集体备课、制作教具、小组试教、小组评议等活动。

3.体验性学习的原则

“幼儿园活动设计与组织”的学习过程强调体验性。体验使学习不再仅仅属于认知、理性范畴,而是扩展到情感、生理范畴。首先,在学习中,应强调学生的身体性参与。学习不仅要用耳朵听、脑子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嘴说、用手做,即用自己的身体经历,用自己的心灵感悟。体验性学习在课程理论的学习中体现在课前,是学生对教材的自我解读及信息的自我整合;体现在课内,是在模拟情景中的主动参与性学习;体现在课后,则是见实习活动中的观摩和尝试。

三、“幼儿园活动设计与组织”的实践性教学模式

“幼儿园活动设计与组织”的实践性教学模式的核心,就是引导学生通过行动掌握知识,进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其中,活动内容的选择、实施案例——情景教学、活动后的巩固策略是实践性教学的操作环节。

1.选择教学内容

课程与教学应相互整合,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着和开发者。实践性课程需要建立校本化课程体系。首先,可以根据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的实际工作内容确定教学的项目,例如,确立幼儿园教育目标分析和设计、幼儿园教学方法的设计和运用、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案写作、说课、评课、教学环境布置及教具的设计制作等项目,以点带面,帮助学生建构关于幼儿园五大领域设计和组织的完整的知识体系。其次,将教材内容与幼儿园实际活动设计和组织的个案有机结合,用大量的、全面的个案支撑知识体系,帮助学生丰富和利用知识经验。因此,教师需要分析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的基本工作项目,并收集大量案例,将工作项目和案例科学整合,形成校本课程的基本内容。按上述方法整合的校本教材为性教学提供基本素材,是实践性教学的基本条件。

学前教育活动实践范文2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 校园文化活动 活动课程

引言

大学阶段的教育完全有别于中学教育,中学教育走的是一条以“课本”为中心,以“考大学”为目的,以“应试”为主要途径,采取的是“应试教育模式”。而大学生则应该以“活动”为中心,以未来“就业”为目的,以“锻炼技能”为主要途径,应该说是脱离应试教育模式,向“素质教育”转化和迈进阶段。

一、教育理念――“活动”课程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应以受教育者实际经验为起点,从“做”中学的理论。一切学习都要通过“做”,由“做”而得到的知识才是有效的知识,而不是死知识。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是未来幼儿教师的前身,如何培养合格的幼儿教师,仅有课本上理论还不足以达到培养的目的与规格。福禄贝尔指出:幼儿游戏活动等充分发挥教育儿童的作用,幼儿教师必须对儿童的活动进行指导。蒙台梭利也指出:教师要为儿童提供活动,使儿童、环境和活动三者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学习活动过程。为此,本专业大学生更是要以“活动学习”为主要内容,融活动开发、活动组织、活动管理为专业学习之中,在活动中培养各方面技能。不仅使他们要有学校实训室里的动手操作专业技能,更要有步入社会中的一般通用技能。

二、教育模式――“活动”板块

无论是学校还是系部以及班级还有社团等,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各类文化活动。对于这些众多的常规活动,如何进行有效的提炼和升华,而不是仅仅让学生参与获得体验而已。为此,针对这些活动进行了细致的分解与总结指导,通过这些活动把“授渔”的教育理念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输入学生头脑中,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做一个有血有肉有内容有思想的人。学校开展的所有活动主要凝练为如下五项板块:

1. 人文思想教育板块

大学是其个人人生观及价值观进一步形成与塑造时期,如何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生活态度及价值观理念,作为教育者,是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只有一个人的政治方向感明确,其后面的各方面发展才有其社会意义。。

每年新学期开学,都要进行新生军训活动,今年的新生军训期间,出现了众所周知的事件,如何引导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正确对待这一事件,而不是以青年学子的冲动来解决看似简单的问题。。因此在事件来袭,开展“中华民族与大和民族比较研究”探讨会,正确认识民族文化与政治之间的区别。。

2. 班级管理建设板块

班级的完善不仅需要稳定的思想,优良的学风,更需要建设一个管理机制完善的集体,如何发挥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人翁精神,形成“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积极心态参与班级管理,提升生命质量的层次。

由于学前教育大学新生无论是动手能力,还是现场公众表达、自我展示、能力、反应能力都很弱。为此,要求同学们要抓住学校各类文化活动,积极参加参与各类比赛,学会给自己创造参加及参与的机会,主动突破自我和挑战自我,使得自己在各方面获得发展与提高。积极鼓励大家要根据自己不同的兴趣去寻求和参与学校及系部举办的各类招新面试。学校的各项文化活动根据其部门的举办,顺序依次为:校级、系部、社团、公益、兼职、班级、寝室等,学生可在轮番准备和面试活动中体验着成功和失败,获取心得和感悟,学会总结经验教训,增强自己的勇敢心,提升自己的公众表达力。经过尝试,多数同学做到了第一次主动出击挑战自己,感受前所未有的胜利喜悦。

3. 专业认同构建板块

作为学前班主任,学前教研室主任,以及主修专业课任课教师,三角色齐聚一身,使得自己在教育学生方面,无论是课堂内还是课堂之外,采取课内教学课外活动相结合,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随时对学生进行学前专业学科知识疏导、感受幼儿教师在个体早期教育中的不可替代作用。使学生明白目前社会多么急切需要本学科人才。

由于今年学前专业学生是本校的第一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对专业的认识上,有许多误区,如幼教是否地位不高、是否不好就业、幼教是否就是哄哄孩子等错误理念。针对此情况,利用学校招聘会活动机会,带领同学们去搜索幼教招聘信息,观察用人单位的规模大小、感受用人单位给予的薪资水平等,使学生们对学前就业有个正确和理性的认识,强化他们对本专业认同度,同时提高他们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和信心。。例如在浙江温岭“虐童事件”中的幼儿教师的所作所为,首先启发同学们先从宏观方面,如时代角度、社会发展角度、家庭模式角度以及教育文化角度,深刻剖析产生此事件的原因和影响后果;其次再从微观方面探析个体的性格、受教育水平、家庭教养和早期教育等,进行讨论汇总不同的观点及看法。通过如此方式,使得学生感受到幼儿教师在国家和个体教育中的重要性。

4. 校园文化参与板块

学校是一个每月都有很多各类活动的举办,发现此规律后,自己亲力亲为的也主动报名参加与参与,如卡拉ok大赛、运动会、教师技能比赛等,其目的也是为了给学生们做一个示范作用。当然,仅仅让学生参加或参与活动还是远远不够的,时刻告诫学生要以参加各类活动为契机,锻炼观察力和勇敢心、提高思维力和表达力、掌握沟通交际技巧、广交不同专业校友,提取他人身上有用之点,反省自己的不足之处,完全杜绝在活动中充当打酱油的角色。例如在学校“大学生文明礼仪”大赛和学校“好声音”以及舞蹈大赛上,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都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获得了优异名次,不仅提高了他们在赛事上的随机应变等通用能力,也进一步加强了专业技能。

5. 学期总结调研板块

“活动”课程理念不仅仅是让学生参与和体验活动而已,其更关键之点在于如何通过参与活动,获得活动体验、观察活动进程、策划活动方案、组织活动过程,进而达到由活动的实操能力上升到活动的技能内化及活动文化再生产。技能内化包括一般技能(如观察力、表达力、发散思维力、创新力等)和专业特殊技能的内化吸收;活动文化再生产体现在对活动的总价经验基础上的再创造及创新。为此,要求各班同学积极投身于各项创新实践中,在实践中锻炼,在实践中成长。

在“活动”课程理念指导下,在学期终了之时,指导学生做“总结”和两项作业:“总结”主要是对本学期自己所参与或者参加的各项活动进行总结整理,是各项活动的总结和反省,旨在找出成功与失败的经验。“调研”主要是让学生们进行问卷调查活动,作为新开展活动的提纲和内容,主要是围绕其专业角度进行学前教育方面的专业调查,其目的是为学生下一步的科学研究和论文写作奠定初步基础。

三、结语

作为高校教育者,应将活动课程理念长期熟烂于心,长效地应用于指导学生参与参加校园各类文化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更有效地将活动课程理念及活动实践结合,达到课程理念深入学生内心,通过学校的各项各类实践活动使他们能够及时反思自我,内化技能,包括一般技能(如观察力、表达力、发散思维力、创新力等)和专业特殊技能,从而使学生在学校期间,通过教师的鼓励与启发教育与他们自身的努力,获得全面高效地发展和提高,为进入社会就业及专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帅军.教育学[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李生兰.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学前教育活动实践范文3

关键词:教学活动;语言技能;阅读能力;写作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达到教育的最终目标?我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开始了对语文教学课前三分钟的探索与实践。

一、课前三分钟教学活动的作用

课前三分钟的教学活动有着独特的幽默性和趣味性,并且能让学生完全参与其中,无形中增长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课前三分钟的教学活动对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也有很大的帮助。一次成功的演讲、一次精彩的朗诵在给别人以享受的同时,也为自己带来了强烈的自尊与自信。我们班有一个性格内向、腼腆胆小的女孩子,在教师和学生的鼓励下走上讲台时,面红耳赤,不敢看人。我就让她拿着稿子念,结果由于她读得相当好,得到了学生热烈的掌声。后来,她再上讲台时已没有了往日的恐惧。

课堂三分钟可以成为学生了解世界的窗口、学生相互交流与协作的契机,还可以成为培养学生各种兴趣的一条有效途径,如提高学生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辨别是非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还可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课前三分钟的形式

1.古诗词鉴赏,培养高尚的语文情趣

课前,要求每一个学生准备一首自己喜爱的古诗词,在每堂课前轮流抄写到黑板上,上课时进行介绍分析。有大家熟悉的唐宋名家名作,也有鲜为人知的美词佳句。王维、孟浩然清新闲适的山水田园诗;高适、岑参雄浑高远的边塞诗;一曲曲哀婉凄切的清照词;一首首激情洋溢的稼轩词,在学生的口中娓娓道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有一些学生在介绍作家生平时别出心裁,穿插一些名人轶事,更引发了学生的兴趣。

2.讲成语故事,增加词语的积累

为了更好地理解、记忆和运用常见的成语,我在课前三分钟还开展了讲成语故事活动。先让学生寻找搜集,如有广为流传的“前无古人”“味如鸡肋”“两袖清风”等,也有一些“东食西宿”“举案齐眉”“作舍道边”“含饴弄孙”等对其含义不甚了解的成语。通过故事形式,不仅使学生了解了成语的来龙去脉,更便于记忆和掌握运用,增长了知识。

3.推荐一本喜爱的书

开设“推荐一本喜爱的书”这个栏目,可以推动学生阅读面,开阔视野,还培养了他们的概括能力、表达能力和鉴赏能力。有些作品如《简·爱》《家》《花季雨季》等,不只一次地被学生推荐介绍,引得其他学生争先恐后一睹为快。

以上几种形式可以分阶段有计划地进行,在内容、语言表达、表情等方面逐步提高要求,也可以把“新闻联播”“故事接龙”“人生AB剧”等形式搬进课堂。同时,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每项活动均评分设奖,让学生也参与打分。这样一来,学生真有一股“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劲头。由此,活动的效果也就达到了。

三、课前三分钟的操作流程

课前:教师提供活动内容学生课下收集材料形成自己的意见或观点形成书面的材料。

课堂:学生在讲台发表自己的观点找两个学生进行品评教师做简短的总结。

课后:演讲的同学根据老师和同学的意见修改自己的材料修改后的材料上交,作为今后的作文材料形成班级资料库,以备为今后作文创作服务。

学前教育活动实践范文4

。综合实践课程和语文学科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使学生头脑中形成更概括、更高级的知识信息,发挥着系统教育的不可估量的作用。语文教材上的许多文章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当学生在阅读中提出问题时引导学生自己从生活中,从大自然中去观察、体验,寻求问题的答案。将语文课堂教学与自然生活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语文实践机会,拓宽了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渠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这些活动,使语文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学生学习情绪高涨,培养了低年级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培养他们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二、在语文教学中开发的综合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恩格斯说过:“从事实践活动是能力发展的基本途径。”实践活动经常把口语表达,书面报告融合在活动之中,从而促进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实践活动可以较好地整合知识和能力,注重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语文教学中开发综合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对语文内容的深刻理解,语文实践活动大部分需要学生密切合作,这样会培养他们的交流合作能力。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必然要运用学过的多种知识去认识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又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实际操作的能力。

三、在语文教学中开发的综合实践活动有利于课文延伸拓展

拓展往往可以帮助我们找到综合实践的广阔空间,它虽然立足于文本,但又从根本上超越了文本,如果能借助于教材的延伸拓展,就能体现学生的自主实践活动。比如学《用冰取火》时,让学生了解凸透镜的作用,让学生在课外应用凸透镜的作用进行发明小创作,积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同志说:“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因此,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出发,以贴近孩子们的生活经验为切入点,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完全自主的探索体验中,在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中,以良好的心境主动地去参与,培养他们从小爱科学、爱家乡的良好品德,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在语文教学中开发的综合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走进大自然

生活处处有语文,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观察自然现象、观察社会生活,从而形成敏锐观察力。如在教完《春》后,设计一个“找春天”的活动:结合课文内容,学生选择地点,确定观察时间和范围,仔细观察,找出春天天气、树木、花草、虫鸟、人们衣着等方面的变化,之后写出相关作文,画出美丽的春景图,再让学生朗诵诗文,欣赏图画,体会到春天是美好的,最后放声歌唱《春天在哪里》。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是让学生体验生活,积累生活素材,提高习作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教师应当将综合实践活动与习作教学结合起来,凭借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在活动中,学生细心观察,用心体验,积累丰富的作文素材。活动结束后,教师捕捉学生强烈的表达欲望,让学生自由选材,自由写作,教师只作适时适度的点拨真正使“新课标”中倡导的“要引导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能说假话、套话、空话”得以贯彻落实。不仅激起了学生热爱生活、探索自然的热情,更促进了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

学前教育活动实践范文5

如今,品德教学中知性脱节的现象非常普遍,品德课堂中,课堂上明理到位,学生说的头头是道,但在实践中又是说一套做一套,观点与行为分离。因此教师要使品德教学向学生的生活领域拓展、延伸,让学生在现实生活的特定环境中进行探索,给学生体验生活的机会,使道德规范扎根到学生日常行动中。下面我就阐述一下本人在品德教学中的具体做法。

一、淡化品德课的说教功能,让学生感悟道德规范

作为一名品德教师,一周两节课,与学生在一起的时间不多,而小学生在道德知识的理解上是从比较肤浅的、表面的理解逐步过渡到比较精确的、本质的理解。。二年级下册《做诚实的好孩子》这一主题中,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⒂氲娇翁媚谌莸那榫持校真实感受,这样既能明理又能导行。并且让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和老师各自敞开自我,相互倾听,把儿童放进教材之中,借助“教材”中的儿童和“教室”儿童进行一种对话,通过对话让学生融合到教材中。教师可以在设置道德情境的前提下,让学生通过纵向比较看自己是否比以前进步,或者横向比较看别的做得好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自己是不是和别人做得一样好。在比较中学生自我教育、相互教育,从而产生德育效能。

二、给学生创造体验机会,理解道德规范

《弟子规》被视为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是不可多得的道德规范教材。今天,它对于提升青少年儿童的思想道德素质,指导现代家庭教育,乃至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指导和借鉴意义。但是《弟子规》毕竟是古代流传下来的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倘若仅仅依靠单纯地说教来教育学生,就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在阅读和背诵的时候,有一定的难度,在理解方面也更加困难,这样他们学习的兴趣就会大打折扣。那么怎么才能提高学生学习《弟子规》的兴趣呢?就得让它“接地气。”

孩子的天性是爱表现,善于模仿。把《弟子规》中小故事帮助学生编排成课本剧,孩子们以不同的角色参与其中,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理解接受,学生的参与热情极高。经历认同、模仿、演化、自觉行动这样一个从“知”到“行”的过程,不但加深了对德育教育内容的理解,更是在活动中深化道德知识。

三、拓展思品课中的实践活动,遵守道德规范

。本土是孩子的根所在,本土的内容也是学生最现实、最熟悉的生活。三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最深恶痛绝的做法就是上课照本宣科,要让品德课的内容“落地”,让品德教育入学生的心。。

五年级上册《生活中的你、我、他》这一单元中围绕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展开。范围由家庭、学校拓展到了社会生活领域,包括邻里和不同群体的人。这一主题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课前布置学生搞好社会调查,听父母讲邻里之间的故事,收集一些谚语,如:“远亲不如近邻”,“邻家失火,不救自危”等,邻里之间相互帮助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许多方便,反之邻里之间矛盾冲突使我们的生活不愉快。课堂中以小故事呈现课文内容,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省略了老师的说教,教学效果也非常好。

这一单元的难点是让学生通过对自己生活周围各种职业和劳动者的观察,懂得他们的劳动与自己的生活的关系,进而学会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我们是农村小学,我的教育对象都是农村的孩子,父母大多数都是农民,平时他们不论年龄的大小,一般都会参与父辈的农活,更能理解父辈的辛苦和不易。课前布置学生调查自己的父母的职业,这既是课前调查的内容,也是课后延伸的体验。谈谈自己喜欢的职业、不喜欢的职业及其原因。不喜欢农民和清洁工的理由大多为:又脏又累,文化程度低,社会不尊重,工资低。。我为孩子们的诚实回答喝彩,不使时机地教育学生尊重各种职业的人,职业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我们都应当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四、家校合力,强化学生遵守道德行为规范

学前教育活动实践范文6

我们传统的英语教学以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学生在学习中很少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自从新课改实施以来,我尝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提倡个性化学习,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英语的能力,努力营造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课堂。我希望伴随着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能在课堂空间里充分展现自己,通过英语的听、说、读、写,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课堂上与英语“亲密”接触,建立感情,最终有所收获。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理念为我们的英语课堂提供了一种开放式的环境,能够让学生在开放式的课堂教学中有所收获,愉快地学习与成长,这与新课改的理念恰巧一致。

一、基于兴趣,立足生活

综合实践活动课要求以学生的需要、动机、兴趣和直接经验来设计、实施相关课程活动,恰巧英语的学习也需要回归到学生的生活,让学生的学习发生在有意义的背景中,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将课堂设计调整为以学生为主,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实践性、现实性的问题、事件、现象来设计活动内容,引发学生对某种事物的兴趣,有冲动去研究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因而在表达观点与思想的过程中,学生就会发现自己欠缺用英语作相应表达的能力,从而有了想要学习用英语表达思想和观点的欲望,这就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超过任何责任感。所以我为学生准备丰富的相关词汇和材料,并进行相应的指导,通过反复训练使学生能真正掌握该表达方式,在实践生活中能运用自如,这就达到了我的教学效果。

二、注重实践,着眼创新

综合实践活动课注重实践,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从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英语学习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东西,在实践中运用才算是真正懂了这门语言。同时,在实践中学生才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学生要主动地去探索、发现、体验、重演、交往、亲力亲为,从中获得真实经验,培养实践能力。同时,我们还要在实践中创新,传统教学中对英语语言知识点的讲解是精讲多练,把活生生的语言变得乏味。结果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无精打采。尽管学生学到了不少语言知识,但在生活中却连基本的交流都困难。因此,我们的教学应该有所创新:第一,我们高中英语中的知识点要放在情境中去讲解。第二,课堂上不要讲解太多知识点,应多给学生示范该知识点的运用,教会学生如何应用。

例如,我在教学新教材第三单元的Grammar The Future Passive Voice 时,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一个小组代表一个国家,为争办下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而展开自己的陈述。活动分为限时陈述、抢答、优势展示、总结四个部分。每一个环节中的语言都必须运用到英语中的“将来时态”。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个人发挥等充分展现了各自的才能,课堂气氛异常热烈,尤其是代表中国队的学生的精彩陈述,赢得了现场的阵阵掌声,学生们相当有成就感。教学效果比平常按部就班地讲解语法好得多,基本上每一位学生都能运用“英语将来时态”说一句话。

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充分发挥出来,他们不断地有所发现、思考、创新,同时也有了收获。

三、强调开放式学习方式,结合网络资源与课外阅读

。它强调教学资源与内容的开放、学习方式与教师教学手段的开放。这为我们的英语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导向,语言教学要求生动、灵活、丰富的教学手段为其服务。学生只有在立体的生活场景中才能形成深刻的感性认识,而这恰好是多媒体能够发挥的作用。多媒体视听结合,动静相宜,感染力强。尤其是通过网络丰富的资源,让课堂上的知识在情境中生动地再现,学生的感受更为深刻。同时,学生在生活中感到困惑的问题可通过网络寻找答案,网络还使得学生自主研究学习有了广阔的知识背景支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